一、哈勃望远镜找到宇宙中失踪的氢(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雅[1](2020)在《阿方索·卡隆电影叙事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方索·卡隆是一位拥有无限可能的墨西哥电影导演,他的作品也更是多样化——无论是文艺片还是魔幻片,亦或是科幻片,卡隆都能游刃有余地将其消化,拍摄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几十年来,他穿梭于墨西哥与好莱坞之间,尝试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影。跨文化学习电影的经历,使他的电影拥有了与众不同的个人电影叙事特点。他的电影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拥有墨西哥电影的现实感,还具有好莱坞的奇幻感,讲故事的同时,能客观展示文本中的现实主义,描述当下的社会现实与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在他的电影中,两种特征能够做到并行不悖,又能相互融合,形成虚实相生的电影艺术世界。在接触电影行业伊始,他始终觉得墨西哥本土电影有摆脱不了的乡土之气,于是,为了提升民族电影的技术力量,也为了加强其电影的影像视觉效果,他一直在为此努力着。本文从《爱在歇斯底里时》《小公主》《远大前程》《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你妈妈也一样》《人类之子》《地心引力》《罗马》这八部影片,深入地解读了卡隆导演的电影叙事艺术。第一部分介绍了卡隆在电影届的地位与影响,他既是第二次墨西哥电影“黄金时代”的全新引领者,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永久探索者;阐述了卡隆电影叙事艺术中现实主义与非现实性的交织,并分析其各自的成因;第二部分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空间,以及叙事主题来探讨卡隆导演的电影叙事策略,并概括出其电影见微知着的特点。从电影中的多元叙事视角,可见卡隆导演对于现实社会的了解程度,也使得影片更具有现实批判性。在分析过其叙事空间后,总结其电影空间文化的研究意义。从卡隆的叙事主题入手,去挖掘其电影背后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教育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卡隆导演电影的叙事语言,以长镜头、声音和意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其电影的现实性与真实感。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姜小川[3](2019)在《利用宇宙气体探索大尺度结构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今星系形成和演化理论中,气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气体塌缩形成恒星,恒星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离光子、抛射气体和尘埃;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反馈甚至会将这些气体抛射到星系以外。在上述的过程中,星系尺度上的恒星形成过程会加热气体,增加气体的金属丰度,使气体具有多种多样的速度组分和金属丰度,导致了星系周边及星系晕的复杂环境。本文通过研究大尺度结构中不同尺度上的气体性质,理解气体的分布以及其在星系演化过程及大尺度结构中的作用。在第一个工作中,我们利用包含了 53个高倾角盘星系的样本,研究了星系周围冕的光度和形态特征与星系的性质如恒星形成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定义两种不同垂向尺度,一种是代表冕延展程度的H5,另一种代表冕光度轮廓分布的尺度,Hx50和Hx75。它们和星系性质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这意味着软X射线辐射可能起源于两种成分。第二个工作,我们在类星体3C273的光谱上发现本地的O VII吸收系统,认证出它们来源于银河系费米泡的边缘区域,并计算出费米泡的膨胀速度为100~150 km s-1。第三个工作中,为了验证在X射线波段H2356-309光谱上发现的温热气体,我们分析了 H2356-309紫外的光谱。在这个紫外光谱中有两个红移分别为0.06和0.03的吸收系统。我们没有发现基于X射线预测的宽Lyα吸收线。它可能被冷气体的吸收系统所淹没,需要接下来的观测数据来确认。论文最后介绍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1)根据星系际气体中氢的吸收线估算重子物质的量时,可能将本地金属吸收线误认证为氢线,从而导致对重子物质估算的偏差。我们将统计分析这种偏差的可能性和大小,以及其对之前重子物质估算的影响;2)星系的射电晕是由同步辐射主导的,同步辐射的强度与磁场强度和宇宙射线电子的数密度相关,我们将通过模型独立的参数描述射电晕的形态特征,再将其与星系性质和X射线冕的形态做对比,进一步研究星系内物理过程对晕的影响。
肖明煦[4](2019)在《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幻类影视剧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科幻的教育价值逐渐被教育界意识到。科幻影视以科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2017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同时强调物理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因此,科幻影视是高中物理有待发掘的课程资源。为了让科幻影视作为课程资源有效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本文以“科幻影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为主题展开研究,力图探索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科幻影视作为教学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分类?第二,科幻影视能够融入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教育价值是什么?第三,将科幻影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思路有哪些?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陈述了研究的问题。界定了科幻影视资源及其相关概念。围绕国内外科幻融入教学的现状、科幻资源的育人价值、科幻资源融入教学的策略、科幻资源融入教学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本解读法、案例分析法。第二部分讨论科幻影视的分类及特点。提出了科幻影视的两种分类方法:硬科幻与软科幻、六类科幻主题。后者包括太空探索、外星文明、时空旅行、人工智能、生态环境、超自然能力。总结出了科幻影视的视觉性、幻想性、科学性、警示性四个特点。第三部分探讨了科幻影视融入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从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幻影视融入物理教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幻影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育人价值。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探讨了科幻影视具体如何融入高中物理教学。首先阐述了三个教学思路:用科幻影视场景辅助前沿知识教学,将科幻影视情节转化为高中物理教学需要的问题情境,从高中物理学科视角审视科幻影视的科学性。在每种教学思路下探讨了具体的教学形式。然后以三种教学思路为基础,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每种教学思路下设计了两到三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将部分经典科幻影视场景对应物理教学主题进行了汇总归纳。
王琳[5](2018)在《“悟空”号首次探测结果的1.5TeV超出的暗物质解释》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于2017年底公布了宇宙中从2.5GeV—4.6TeV的e+e-的探测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在1.5TeV处有一个明显超出的峰值——截止到目前这是实验中第一次在1.5TeV处观测到超出,这个现象在国际上引起的广泛关注。在对之前的研究结果调研后发现“悟空”的结果和拟合结果在不同的能量区间存在超出或不足,这要求附近0.3kpc的距离以内存在大质量的高能粒子源,那么显然目前宇宙中已知的连续源或者附近的外源不能够合理自然的对于这个峰值作出解释,但是如果考虑将事例数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那么这个粒子源就可以自然地用超新星或者暗物质来解释,本文的工作就是围绕1.5TeV的暗物质解释展开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中分别占比高达23%和73%的谜团,目前对于暗物质的探测实验中,只有间接探测实验通过对暗物质次级粒子的探测获得了一些证据,本人在硕士期间展开了暗物质的探测及性质的相关学习,在本文中提出一种新思路来解释“悟空”号的1.5TeV超出。作为粒子理论中的框架的标准模型,它依然避免不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真正意义上将四大力学统一起来,不能在标准模型粒子谱中找到暗物质的可能性等。在这些问题的漩涡中,新物理应运而生,它通过对标准模型的拓展,构建了诸如超对称、Technicolor等一系列新的有效模型。这些模型分别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较为自然的解释。本文基于标准模型及其拓展、暗物质探测及性质的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悟空”结果中的1.5TeV超出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即通过一个增强因子——索末菲因子(Sommerfied factor)对被s波压低的湮灭截面进行增强,直到符合实验数据的湮灭截面值。在对早期和目前的暗物质遗迹密度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对“悟空”的结果展开了讨论和分析,针对1.5TeV的超出的暗物质解释给出了新的模型,通过新的湮灭截面增强方法,对索末菲因子的构造和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针对实验探测的限制,本文选择通过选取更小的耦合来避开其边界值并使用MicrOmega程序包进行了模型的理论验证,给出了参数限制的范围,并给出了符合模型和实验数据的扫描结果。
关毅[6](2016)在《科学的赢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都已尘埃落定。无论是帮助大隅良典夺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研究,还是帮助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斩获物理学奖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或是帮助让-皮埃尔·索维奇、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赢得化学奖的分子机器,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础科研"堪称2016年的"最大赢家"。事实上,如果有人提问,这
王琴[7](2016)在《基于WWT平台的天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文学是基础科学之一,它对人类认识宇宙及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意义。天文教育需要承担起培养天文研究型人才,加强人们天文科学素养的重责。然而,我国当前天文教育的结构呈现倒挂的形式。教学过程还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存在直接经验有限、户外观测困难、以讲授为主且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专业师资匮乏、数字化教学资源零散等困难。天文教育研究相对落后,缺乏对天文教学模式的探讨。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本研究将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信息技术与天文教学整合的意义和方式、天文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建构方法,突破信息技术在天文教学中作为演示工具的局限性,将天文教学变革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教与学过程,提出适应多种教学目标和条件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天文教学的困境。WorldWide Telescope(以下简称WWT)是一款将空间及地面诸多大型望远镜采集的真实科学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可视化和无缝拼接等技术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全波段数字星空软件。基于该平台,本研究建构了三种新型的天文教学模式并实施教学实践。具体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如下:(1)从建构主义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基于科学数据的天文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信息技术与天文教学整合的意义。以WWT为典型信息技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此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总结WWT与天文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其中包括WWT作为学习对象、演示工具、个别辅导工具、资源环境、信息加工工具与知识建构工具、研发工具的多层次整合方式。在实际天文教学过程中将更深层次的整合作为目标。(2)按要素分析的方法解读天文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天文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天文教学整合的理论,以及对现代教学起重要作用的学习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WWT)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教与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天文信息素养(特别是数据素养)及其它能力;操作程序视具体的教学模式而定:实现条件则是从教师、学生、媒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补充;评价方式则注重过程性和多元性。(3)初步提出三种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理论-演绎法是指从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模式的方法;借鉴-创新法是指教师借鉴已有的成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地实施教学并实现创新。它包括迁移式创新和整合式创新;经验-归纳法是指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存在某种模式,按照教学模式的五要素总结出新教学模式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也是本研究建构具体天文教学模式时所采用的方法。(4)建构混合讲-探-创的天文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基于大学天文选修课改革的需求,在讲授、探索、创新、混合学习等教学理论与思想的指导下,本研究利用理论-演绎法建构出此混合型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半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既保留了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传授大量知识的优越性,又提供了探索式学习的机会,还为学生创作创新提供平台。在实施教学实践后,本研究分析了学生作品,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独立创作漫游作品,展现所学知识与创意。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认同WWT软件的应用、课程的设置及期末考核的方式。这些都初步证明了混合讲-探-创的天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5)本研究利用借鉴-创新法建构出基于项目的天文探究教学模式,结合天文学科特色提出实现条件。该模式既具备项目学习的基本特征与优势,又非常适应在当前倒挂的天文教育结构中开展教学。在实施基于大学生“探究中国古星图”项目教学实践后,本研究展开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到中国星空知识和探究方法,提高了对天文的兴趣以及信息素养,证明了此天文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在此项目中,利用WWT可视化中国古星图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它不仅被应用于天文教学的研究性训练,它对我国传播中国古星图文化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利用经验-归纳法,基于在美国中学实施“月相与食”的WWT VizLab教学研究,建构出基于交互式漫游的天文辅导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VizLab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辅导功能以及多种优势,例如有效避免实物模型缺陷,帮助知识建构,突破时空限制,节省教师工作量,实现自适应学习。本研究提出了辅导式交互漫游的设计框架,并衍生出练习式交互漫游。综上所述,本研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基于WorldWide Telescope的天文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展开探索。它是根据信息技术(WWT)在天文教育中的优势,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于科学数据的天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模式为落脚点,建构天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本研究提出的天文教学模式内容、建构方法以及三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能被广泛应用于天文教学,体现了本研究在天文教育中的意义和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创新。
陈琰[8](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文中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时代,摄影术的发明,使得人们被图像包围,在这个过程中,观看行为的问题性日益复杂和显现。观看蕴含了特定时期的“所知的东西和所信仰的东西”,也就是布迪厄所说的“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它深刻的反映出特定时代和文化相适应的眼光。本文正是从这些范畴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思考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审美文化体验的视觉化历程,而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就是借助视觉机器将一切不可视的东西可视化。当代社会,“技术化观式”成为观看范式的基本趋势,因为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高科技视觉文化产品和电子媒介图像,各种新新媒介的介入使图像以更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从而对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在经历了摄影、电影、电视的发展之后,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跃进,我们逐渐梳理出媒介化观看的发展轨迹和演进路径。可以说,人们的观看史就是一部借助视觉机器及其技术“观看”的历史。观看范式正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指向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可以说,观看媒介重新塑造了人类的视觉经验。技术的演进和观看范式的相互影响使得观看潜藏的意义开始显现,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和议题。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考察媒介技术的演进导致观看范式的性质和特征的一系列变化,研究观看行为是如何从自然属性一步步过渡到机械属性的。通过总结新的观看范式呈现出的种种规律,研究这个大的变革下了人们观看方式和感知方式的转变。文章在绪论部分回答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是将媒介技术形态演进的历史作为切入点,探讨媒介技术发展对观看范式的影响,探寻观看行为在媒介演进过程中的变迁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关系一直在发生改变,数字技术对人们的时空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章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人们如何在时空的无限性中追求视觉的功能,加大视觉和时空的沟通与联系的。在被媒介化的观看过程中,人已经不再是原初意义上的人。正是基于此本文第三章的研究重点从当代电子媒介的技术文化逻辑入手,来探讨媒介对观看共同体内部诸因素——观看主体、心理接受、审美意识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三章的论证,我们看到,每一种“观看的方式”的改变都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生方式的改变。本文始终贯穿的基本思路就是对视觉文化进行批判性分析,所以在第四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化观看的特点进行梳理和界定,从符号化到数字化,从虚拟化到数据化的发展过程。考察媒介化观看发展到今天,它所呈现的模式、关系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与变化。最后,本文通过反思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所面临一系列观看困境,批判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观看主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失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强调营造和谐的观看方式和提高观看素养的倡导。这种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实现媒介化观看新的革命、有助于我们走出视觉文化的种种误区。
王渝生[9](2012)在《人类基因测序 宇航火星土星——世界科技一百年(十二)21世纪头10年(上)》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空间、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21世纪头10年中,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发射了火星、土星探测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差异图等相继完成,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人造生命展现雏形;超级计算机10年来从十万亿次发展到千万亿次数量级,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微型纳米电动机问世。中国则实现了载人航天,启动了登月工程,建设了青藏铁路,实施了新一代互联网工程,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幽游[10](2008)在《众眼看宇宙》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感觉好像木星得了什么病症,第三个红斑出现在木星大气中着名的大红斑和Jr.红斑旁边,但比这两个要小一些。它位于大红斑同一纬度的西侧。可见光波段的照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宽视场行星照相仪-2于5月9日和10日拍摄的。
二、哈勃望远镜找到宇宙中失踪的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勃望远镜找到宇宙中失踪的氢(论文提纲范文)
(1)阿方索·卡隆电影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选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卡隆电影叙事艺术的跨境融合 |
2.1 卡隆在电影界的地位与影响 |
2.1.1 “黄金时代”的全新引领者 |
2.1.2 好莱坞电影的永久探索者 |
2.2 民族寓言下的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与家国情怀 |
2.2.2 墨西哥电影文化的潜移默化 |
2.3 虚实相生的好莱坞电影 |
2.3.1 好莱坞体制中树立个人标签 |
2.3.2 跨文化影响下的非现实性 |
第三章 卡隆电影叙事策略的见微知着 |
3.1 叙事视角展现人文情怀 |
3.1.1 幼年与成年:对美好人生的期待 |
3.1.2 男人与女人:性别背后的社会思考 |
3.1.3 种族、阶级不同:众生平等的普世价值 |
3.2 叙事空间反映社会现实 |
3.2.1 独特地理空间再现典型社会环境 |
3.2.2 还原历史空间解读战乱之殇 |
3.2.3 探索精神空间引领自我回归 |
3.2.4 塑造虚拟空间营造幻想世界 |
3.3 叙事主题映照社会背景 |
3.3.1 现实与批判:平凡人物见证民族命运 |
3.3.2 幻想与现实:个体生命见证人类命运 |
第四章 卡隆电影叙事语言的情感呈现 |
4.1 数字技术与长镜头:真实与科幻并现叙事与画面并存 |
4.1.1 长镜头给与观众真实感 |
4.1.2 长镜头画面与叙事之间相互依存 |
4.1.3 数字技术与长镜头结合呈现空间真实感与故事连续性 |
4.2 声音的表意:还原真实空间表达真情实感 |
4.2.1 自然音效:还原真实的空间 |
4.2.2 旁白:对主题的丰富和深刻 |
4.3 意象下的隐喻:物体为真实情感的载体 |
4.3.1 水:生命与自我的和解 |
4.3.2 家:记忆与心灵的寄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利用宇宙气体探索大尺度结构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简介 |
1.1 失踪重子问题 |
1.1.1 微波背景辐射与大爆炸核合成 |
1.1.2 莱曼α森林和冈恩-彼得森效应 |
1.1.3 邻近宇宙的观测 |
1.2 温热气体和星系周介质 |
1.3 温热气体的观测 |
1.3.1 金属吸收线 |
1.3.2 弥散的辐射 |
1.3.3 SZ效应 |
1.4 吸收线的拟合 |
1.4.1 生长曲线法 |
1.4.2 Voigt轮廓 |
1.5 相关望远镜介绍 |
1.5.1 钱德拉和XMM牛顿望远镜 |
1.5.2 哈勃望远镜宇宙起源紫外光谱仪 |
1.5.3 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 |
1.6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高倾角邻近星系WISE波段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本选择 |
2.3 数据分析 |
2.3.1 测光 |
2.3.2 图像拟合 |
2.3.3 倾角 |
2.3.4 恒星质量 |
2.3.5 恒星形成率 |
2.3.6 X射线数据 |
2.4 相关性分析 |
2.4.1 相关性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总结 |
第三章 类星体3C273视线方向上热气体的X射线光谱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3C 273的视线方向 |
3.3 观测数据及分析 |
3.4 分析 |
3.4.1 X射线观测得到的吸收气体物理特性 |
3.4.2 结合X射线辐射和紫外吸收的分析结果 |
3.5 与费米泡成协的可能性 |
3.6 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H2356-309视线方向上温热星系际介质的COS研究 |
4.1 引言 |
4.2 观测和数据分析 |
4.2.1 星系的分布 |
4.2.2 紫外观测和连续谱模型 |
4.2.3 吸收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吸收线与星系的关系 |
4.4 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隐藏在背景光谱中的本地吸收系统 |
5.1.1 背景 |
5.1.2 吸收线样本 |
5.1.3 吸收线的空间分布 |
5.1.4 MgⅡ的认证 |
5.2 星系射电晕冕的形态特征与星系性质之间的联系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科幻影视资源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科幻影视 |
二、科幻影视资源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科幻资源融入教学的现状研究 |
二、关于科幻资源的育人价值之研究 |
三、关于科幻资源融入教学的策略之研究 |
四、关于科幻资源融入教学有效性之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科幻影视资源特点与分类 |
第一节 科幻影视资源的特点 |
一、视觉性 |
二、幻想性 |
三、科学性 |
四、警示性 |
第二节 科幻影视的分类 |
一、硬科幻与软科幻 |
二、六类科幻主题 |
第三章 科幻影视资源融入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
第一节 科幻影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二、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三、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范式 |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
第四章 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用科幻影视场景辅助物理前沿知识教学 |
一、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前沿知识学习的困难 |
二、以科幻影视场景辅助前沿知识的理论教学 |
三、以科幻影视场景呈现前沿知识的科技应用 |
第二节 将科幻影视的情节转化为高中物理教学需要的问题情境 |
一、以科幻影视情节进行情境设疑引入新课 |
二、以科幻影视情节设置问题解决深化课堂 |
第三节 从高中物理学科视角审视科幻影视的科学性 |
一、从物理理论的视角判断科幻影视的科学性 |
二、以构建物理模型的方式论证科幻影视的科学性 |
第五章 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案例设计 |
第一节 前沿知识教学 |
一、科幻影视片段与前沿知识教学主题汇总 |
二、“全息投影”教学设计案例 |
三、“光电效应”教学设计案例 |
四、“相对论”教学设计案例 |
第二节 问题情境教学 |
一、科幻影视片段与问题情境教学主题汇总 |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案例 |
三、“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
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三节 科学判断与论证教学 |
一、科幻影视的科学判断与论证主题汇总 |
二、“力与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
三、“电磁波通信”教学设计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所涉及的科幻影视一览表 |
后记 |
(5)“悟空”号首次探测结果的1.5TeV超出的暗物质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标准模型简介 |
1.2.1 标准模型的粒子构成 |
1.2.2 Higgs机制 |
1.2.3 标准模型的缺陷 |
1.3 超对称模型 |
1.4 Wess-Zumino模型 |
1.5 最小超对称模型 |
1.6 超对称模型的特征 |
1.7 次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NMSSM) |
2 暗物质问题研究 |
2.1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
2.2 暗物质的性质 |
2.2.1 热/冷的暗物质 |
2.2.2 稳定的暗物质 |
2.3 暗物质探测方式 |
2.3.1 直接探测 |
2.3.2 间接探测 |
2.4 暗物质候选者 |
2.5 暗物质遗迹密度的计算 |
3 我国首个暗物质间接探测实验——悟空号的一种暗物质解释 |
3.1 “悟空”的设计原理 |
3.2 “悟空”的首次探测结果 |
3.3 “悟空”结果分析 |
3.3.1 索末菲增强机制 |
3.3.2 索末菲增强效应下的“悟空”解释 |
3.4 计算工具及扫描结果 |
4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科学的赢家(论文提纲范文)
“天眼”睁眼: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 |
哈勃发现木卫二疑似有“喷泉”从地下喷出 |
“罗塞塔”献上彗星探索“谢幕之吻” |
宇宙或包含2万亿个星系是之前估计水平的10倍 |
中国古鱼化石揭示人类颌骨来源之谜 |
美飞船发现欧火星登陆器坠毁地点科学家正结合各种信息查找事故原因 |
世界首例三亲婴儿诞生有科学家质疑其伦理问题 |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方向和目标 |
中国首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 |
(7)基于WWT平台的天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行动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访谈调查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工作基础 |
2.1 天文教育现状 |
2.1.1 天文教育的内容 |
2.1.2 我国天文教育的结构 |
2.1.3 我国天文教育的困难 |
2.2 信息技术与天文教学整合的指导理论 |
2.2.1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2.2.2 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整合” |
2.2.3 基于科学数据的天文教育思想 |
2.3 基于WorldWide Telescope的天文教育 |
2.3.1 WWT的发展历程 |
2.3.2 WWT的技术特点 |
2.3.3 WWT与天文教学整合的方式 |
2.3.4 基于WWT的天文教育案例 |
第三章 天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
3.1 教学模式的概述 |
3.2 天文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 |
3.2.1 理论基础 |
3.2.2 教学目标 |
3.2.3 操作程序 |
3.2.4 实现条件 |
3.2.5 评价方式 |
3.3 建构教学模式的方法 |
3.3.1 理论-演绎法 |
3.3.2 借鉴-创新法 |
3.3.3 经验-归纳法 |
第四章 混合讲-探-创的天文教学模式 |
4.1 理论基础 |
4.1.1 “讲授”的理论基础 |
4.1.2 “探索”的理论基础 |
4.1.3 “创作”的指导思想 |
4.1.4 混合模式的指导思想 |
4.2 模式内涵 |
4.2.1 基本特征 |
4.2.2 教学流程 |
4.2.3 实现条件 |
4.3 教学实践 |
4.3.1 教学环境 |
4.3.2 教学目标 |
4.3.3 教学内容 |
4.3.4 教学过程 |
4.3.5 教学效果 |
4.4 教学反思 |
第五章 基于项目的天文探究教学模式 |
5.1 项目学习模式 |
5.1.1 定义 |
5.1.2 理论基础 |
5.1.3 特征与优势 |
5.1.4 要素与流程 |
5.1.5 实现条件 |
5.1.6 评价方式 |
5.2 案例:探究中国古星图 |
5.2.1 教学对象分析 |
5.2.2 教学实施过程 |
5.3 教学评价 |
5.4 教学反思 |
第六章 基于交互式漫游的天文辅导教学模式 |
6.1 建模背景 |
6.1.1 WWT VizLabs简介 |
6.1.2 基于实物模型的“月相”课程 |
6.1.3 基于虚拟模型的“月相”课程 |
6.1.4 “月相”交互式漫游的设计 |
6.1.5 教学效果 |
6.2 基于经验的模式建构 |
6.2.1 理论指导 |
6.2.2 操作程序 |
6.2.3 模式优势 |
6.2.4 实现条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太阳系》漫游脚本 |
附录二:《苍穹的奥秘》课程问卷试题 |
附录三:可视化中国古星图经验总结 |
附录四:探究中国古星图项目访谈提纲 |
附录五:WWT VizLab教学模块教案 |
附录六:WWT VizLab教学随堂练习册 |
附录七:WWT VizLab教学实验测试题 |
在读期间获得的科研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五、研究意义 |
六、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界定 |
第一章 媒介演进下观看范式的嬗变 |
第一节 媒介化观看的萌芽阶段——观看法则的探索与确立 |
一、镜中之像——客观世界的再现和自我的认知 |
二、透视法则与暗箱机制——视觉法则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媒介化观看的发展阶段——技术化中介化了的间接观看 |
一、摄影术——瞬间的凝滞与时空的存留 |
二、电影——“物”“我”之间的相互凝视 |
三、电视——观看的在场性与直接性 |
第三节 媒介化观看的勃兴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化观看 |
一、互联网:颠覆真实的虚拟世界 |
二、手机等移动媒介:随时随地的观看需要 |
第四节 观看范式发展的总体趋势 |
一、认知的看 |
二、发现的看 |
三、创造的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观看时空的数字化重构 |
第一节 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演变 |
一、空间的划分 |
二、观看路径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的“块茎化”观看 |
三、观看场所的变更——从“黑匣子”到“游乐场” |
四、被重新审视的“位置”——位置媒介的兴起 |
五、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边界的模糊——空间所表征的观看关系的改变 |
六、空间经验的改变——从静止固定到流动并置 |
第二节 从自然时间的完整到媒介时间的断裂 |
一、自然时间与媒介时间 |
二、媒介时间的空间化呈现 |
三、媒介时间的弹性体验 |
四、新媒体环境下时间经验的解构与重组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主体的重塑 |
第一节 主体身份的改变 |
一、读者/作者/观者的角色置换 |
二、旁观者变成在场者 |
三、从“在世”化生存到“在线”化生存 |
第二节 数码化身的出现——虚拟自我 |
一、数码化身的定位 |
二、数码化身的存在方式 |
三、被赋予灵魂的化身——数码化身的生命意义 |
第三节 新型观看关系的变化与建立 |
一、福柯的权利观看——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监看 |
二、大众传媒下的观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观看 |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观看——主客体模糊的围观 |
第四节 观看场域中各要素的变化 |
一、观看视线的变化——从定点观看到多视点游移 |
二、观看视框的变化——从画框到界面 |
第五节 观看的全感官参与——从视听结合审美到全感官的联觉体验 |
一、视觉中心主义下的感官等级和被贬抑的身体观 |
二、身体的重新出场 |
三、全感官的观看 |
第六节 观看心理的变化 |
一、从“视错觉”到“视知觉”再到“视幻觉” |
二、从视觉理性到视觉感性 |
三、从以身观之到以心观之——基于遥在技术下的审美观看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技术性观看下的生存图景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特点 |
一、将一切不可视的可视化——媒介对观看能力的延伸 |
二、从封闭的看到开放的看——超文本链接下观看的开放性 |
三、从被动到互动:交互技术下观看的主动性参与 |
四、从单一的看到重叠的看——界面化的多屏观看 |
五、从窥视他人到自我表演——观看欲求的改变 |
六、从凝视到瞥视——从深度观看到碎片化观看 |
第二节 图像人的生存症候——“E”世界的“异化”生存 |
一、机械之眼代替心灵之眼 |
二、从寻找自我到迷失自我 |
三、从追求美感到追求快感 |
四、从匮乏消费到欲望消费 |
五、数码焦虑下的脱离肉体效应 |
六、从身处世界转变为身处视界——对世界的认知 |
本章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四、哈勃望远镜找到宇宙中失踪的氢(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方索·卡隆电影叙事艺术研究[D]. 刘梦雅. 河北大学, 2020(03)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利用宇宙气体探索大尺度结构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D]. 姜小川. 厦门大学, 2019(02)
- [4]科幻影视资源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 肖明煦.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悟空”号首次探测结果的1.5TeV超出的暗物质解释[D]. 王琳. 郑州大学, 2018(12)
- [6]科学的赢家[J]. 关毅. 自然杂志, 2016(06)
- [7]基于WWT平台的天文教学模式研究[D]. 王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D]. 陈琰.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9]人类基因测序 宇航火星土星——世界科技一百年(十二)21世纪头10年(上)[J]. 王渝生. 科学中国人, 2012(06)
- [10]众眼看宇宙[J]. 幽游. 太空探索,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