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我国移动数据通信产业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宏明[1](2019)在《A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通信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G省分公司下属的甲级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业务范围包括通信工程、信息化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咨询、设计,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广告策划等,能为客户带来一体化服务。公司拥有多年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及其配套工程经验,一直以来为G省通信行业主要技术支撑力量,为各通信运营商及政企客户提供勘察、设计、综合规划等服务,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本文以G省通信设计市场作为环境背景,以现代企业管理、信息通信技术、通信产业发展、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管理等多领域学科理论为研究基础,对研究主体A通信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市场格局、企业竞争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A通信公司内部优势大于劣势、外部机会大于威胁的结论,并对应选择SO增长型发展战略,即:把握通信产业蓬勃的发展大潮和发展方向,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管理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思想,发挥自身合作优势和资源优势,快速感知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继续巩固并强化传统电信业务通信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等业务;坚持开拓进取,以点带面,不断提升移动、联通、铁塔等业务;整合公司优质资源,努力开拓集团客户市场,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总体战略下,本文认为A通信公司应采取目标集聚战略和低成本战略作为核心竞争战略。目标聚集战略,即:重点聚焦G省电信的设计市场,以此作为核心业务发展,利用关联性资源,投入足够的设计力量,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品牌效应,以保障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拥有稳定的客户基本面。同时,深耕市场,全方位探索和发展其他相关设计服务市场,扩大公司业务范围;低成本战略,即:引入行业内相对较低的设计费率,同时配套高质量的设计交付服务和产品,在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设计服务和交付成果的同时,形成规模效应和进入壁垒,进一步巩固A通信公司的设计市场份额。根据上述战略目标,本文在业务层面上应实现以下目标。业务层面:以通信勘察设计为主,信息化咨询服务、监理工程为辅;客户关系:重点夯实电信设计市场,努力开拓移动、联通、铁塔、集客市场;市场覆盖:立足G省设计市场、探索中西部省份设计市场;发展规模目标:未来三年内容营收增长率达到10%及以上、集团客户市场增长率达到20%及以上。为实现战略目标,A通信公司必须做到以下五点要求,即:(1)优化组织结构,向有活力、有执行力的新型组织结构转型;(2)强化技术队伍,奠定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3)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强做大,打造成为G省最强的信息业咨询服务商;(4)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创新生产流程规范,降低生产成本,;(5)强化企业文化,发扬“以员工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企业文化思想。本文的价值在于立足实际,为A通信公司的公司定位、市场认知、战略发展等发面提供思考和探索,同时,也为同类型设计服务单位提供战略参考。
孙晓[2](2015)在《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可持续增长的综合能力。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经济已高度发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市场能否占有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能否有效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并在国际市场更多实现产品价值,提高国民福利,成为各国考察评价其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作为中观层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全新的系统量化概念,可以从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两方面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由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便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互联网与通信产业作为21世纪对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之一,由于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扩张,对各国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此外,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由于对传统产业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已经渗入社会全产业链条和全生命周期,其与工业经济完全不同的生产要素、商业模式、经济形态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引发着一场空前的革命。当今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的制高点,是一国产业整体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志。与其他国家一道,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紧随国际发展趋势,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引擎,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正在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在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互联网与通信设备的普及率、新技术的推广、配套产业发展还是在对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国互联网与通信发展的优势、差距和不足,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有利于我国的结构转型和升级。此外,借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还有利于在理论上寻找继“资源禀赋理论”之后,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源泉,探索后进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差距的规律,为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理论借鉴,为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提升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以值得借鉴的途径。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开始,从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到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再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沿着事物认识的逻辑和现实历史轨迹,梳理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发展的脉络;结合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多层次、综合性评价原则,从内外因素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指标相权衡的角度,建立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学的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软件,较全面、系统地对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对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搭建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二是构建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三是开创性地对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一是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这部分梳理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的理论和评价方法,为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建立了理论框架。二是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概述。这部分介绍了产业的分类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范围、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特征。三是关于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与介绍。这部分对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四是关于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这部分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外在因素,建立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使用MATLAB软件,对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综合性分析与评价。五是提出了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这部分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为我国提升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值得借鉴的对策和可操作的建议。
罗剑锋[3](2013)在《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开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TT业务的崛起、民营资本即将进入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通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行业产业链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主体的挑战。在行业变革导致产业链变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多样化和持续加剧对通信运营商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考验的则是通信运营商与产业链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赢的能力。基于电信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变化状况,立足通信运营商,研究了产业链动态变革背景下通信运营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信产业变革的深层次解读及合作主体企业分类研究。通信产业深层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更新和融合、通信技术的革新、OTT业务及OTT公司的崛起、物联网和云计算广泛应用等。分析了通信行业变革对电信产业链和通信运营商的影响,认为在纵向产业链的基础上,电信行业的变革将深化和扩展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将形成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将形成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并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通信运营商的地位关系,将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划分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其中,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等;对称企业合作主体主要是指广电运营商和其他通信运营商。(2)产业链变革动态视角下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对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分别构建了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的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采用组合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静态模糊评价体系。考虑到长期合作应重点考虑合作伙伴未来的发展能力变化,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其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以湖南移动在推进全业务运营时选择光交换机的设备提供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评价中,湖南移动将选择中兴通讯或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而在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发展时,湖南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3)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设计研究。构建了由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和合作监督机制所组成的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往来和合作过程提供重要保障。并提出了利益分成、全资、参股、控股、定制与合作开发以及构建联盟共6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采用的是改进Shapley值法,合作监督机制的设计则是依托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结果。(4)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问题研究。首先,就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在物理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的合作模式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业务合作模型和结盟模型,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宽带接入合作、在增值业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深度合作等广电运营商与通信运营商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研究了不同运营商之间如何合作、共享共建基础网络设施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非规制条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的博弈模型,然后提出了共享共建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尤其是接入费用的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实施建议。最后,就如何应对行业剧变,提出了通信运营商的对策措施;就政府如何推动通信业变革、正视通信运营商地位,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入分析电信产业变革的基础上,综合原有的纵向产业链、深化扩展出的横向产业链、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提出了电信产业的网状产业链形态。②立足通信运营商,依据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系,将合作主体分类为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并提出了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③从产业链变革和合作伙伴发展的动态视角,构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模型,丰富了合作选择理论和方法。
楚燕梅[4](2012)在《数据业务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和竞合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至今,历经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变革过程,目前正面临第四次信息产业发展浪潮的冲击。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新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层出不穷,其业务量和业务增长率已经超过传统语音业务,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前景,也推动产业链进行新一轮的结构重组和变革。随着产业链不断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纵向延伸,新的参与主体纷纷加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联结关系也更为复杂。本文讨论移动数据业务时代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下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和结构特征,运用e3-value方法构建移动数据业务情境下产业链的概念模型以便对各环节参与主体的价值创造、交换和转移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结构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本文将产业链分为竞争型、合作型两种类型,并运用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通过Shapley值法分配合作组织内各参与主体的收益,最后讨论不同类型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各参与主体的收益情况。本文研究发现,在产业链不同环节适度引入竞争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收益,但也会引致产业链中收益分配的不平衡,使产业链所创造的收益集中到垄断环节中。相较于在产业链中引入竞争,合作组织的构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其可以在提高产业链收益的同时实现收益的均衡分配,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在合作型产业链中,产业链整体收益随合作范围的扩大而逐步提高,全体合作型产业链能够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但部分合作型产业链能够实现各参与主体收益的帕累托最优,是产业链最终的稳定性均衡。
邱涛[5](2011)在《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城市功能结构也不断优化,进而使得功能分区趋向模块化发展。通信网络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城市功能的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通信网络的大力发展,客观上满足了城市各经济要素对信息交互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时空距离界限被打破。同时通信网络的发展也加速了城市经济要素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功能空间形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城市功能模块的发展变化,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在与之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暴露了种种难以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通信网络发展战略与城市功能模块发展战略存在矛盾。城市功能模块发展战略是由不同层次的分战略构成的,通信网络发展战略是当中的分战略之一。城市功能模块发展战略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这个大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完善,分战略必须按照总体战略的要求进行调整,以适应总体战略的发展要求。但由于目前通信网络迅速膨胀,其发展战略处于一个独立运行阶段,并未与城市功能模块战略形成有效的协同,这导致通信网络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之间出现发展失衡。二、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发展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功能中心体系由原有的单中心体系演变为多中心体系;城市功能分区由初期的功能混杂、分区混乱逐渐向更加有序的城市功能模块演化,城市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模块的功能结构。近年来,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膨胀的过程中,忽视了城市功能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系统发展失衡等问题,导致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在面对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新变化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三、通信网络规划重扩张,对网络发展定位模糊。通信网络具有全程全网的特性,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运营商更加重视扩大通信网络的规模,对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但是却缺乏对未来网络发展的明确定位。由于未对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信网络系统的扩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出现了提供的业务种类、网络容量与城市功能模块通信需求不均衡的矛盾。四、网络建设布局混乱,破坏城市生态景观。通信网络在城市内进行“地毯式轰炸”的同时,盲目建设、私搭乱建、布局混乱的情况屡见不鲜,通信基础物理网络出现在城市上空、地下乃至房顶。随着城市生态景观功能的发展,宜居、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1],对通信网络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补丁,缝拉链”的建设方式在未来将不再适用。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在协同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困境,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寻找到其内在遵循的科学规律。因此,本文从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视角出发,探究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自适应机理,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机制与策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相关领域文献的基础上,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和城市功能模块系统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名词,因此本文首先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以及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深入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内涵、边界及环境,同时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子母系统关系及特征,进而探讨了子系统、母系统的共性影响因素以及特殊性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耗散作用特征,分别是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微小涨落以及非线性作用。并应用熵理论分析了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的熵生成过程,研究了子系统、母系统的熵生成与耗散结构的关系,提出了熵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熵模型。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自适应的耗散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不同功能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的差异性。本文应用协同学理论,描述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过程,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并得出了子系统对母系统的自适应源于系统协同演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序参量和控制参量。本文以通信业务创新能力为序参量,建立了系统自适应的序参量演化方程,并分析了序参量对于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动力来源,并以序参量作为内部驱动力、控制参量为外部驱动力构建了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自适应的动力模型。本文应用CAS理论,首先分析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主体的自适应特征,并构建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主体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自适应模型,同时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三个重要主体(固定电话网络Agent,移动通信网络Agent,宽带通信网络Agent)的自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论文进一步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协同的三个重要机制。首先,论文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战略自适应协同,分析了系统战略自适应协同的机理,提出了战略自适应协同的七项关键要素,并深入探讨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战略自适应协同的模式。然后,论文研究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聚集协同。通过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同类与异类聚集分析,以及对城市聚集效应和城市功能模块演化的剖析,研究了城市聚集和功能模块演化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自适应聚集协同模式。最后,论文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的外部表现,构建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模型,并深入剖析了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的机理,即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主体的学习机制、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系统的进化机制。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本文最后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2011-2013年传送网滚动规划为案例进行了实证与应用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对比找出了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郭莉[6](2010)在《基于链与链竞争的通信运营商的纵向控制结构选择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通信业务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发展为移动数据业务。同时,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转变为通信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通信运营商如何领导以自身为核心的通信产业价值链,选择何种纵向控制结构,达到通信运营商和整个产业价值链利润最大化,是当前通信产业的重要关注课题。本文以3G通信时代为研究背景,以通信运营商的竞争转变为研究的方向,2G时代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转变为3G时代通信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即通信运营商之间竞争转变为以通信运营商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价值链的竞争。文中首先对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和回顾,分析了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推导了每个时期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断改革前进的发展要求。通信运营商为了在未来的市场里更好的发展和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从通信产业链的领导者转变为产业链的核心领导者。同时,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提供商也从产业链的附属地位转变为强有力的支撑地位。而且,他们之间的合作方式也从最初的各自发展转变为互为配套的定制等形式。在整个通信产业的发展转变的大前提下,本文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链与链竞争的理论,以及双寡头Cournot模型共同构建了两个通信运营商与两个排他性上游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竞争通信服务产业价值链模型,以竞争强度、讨价还价能力和运营成本为本文的重点讨论元素,通过对通信服务产品竞争强度、运营商的议价还价能力和运营成本差异的讨论,运用数理工具,探讨了它们对运营商纵向控制结构选择的影响,甚至对整个通信产业链的最终收益的影响。并基于产业价值链绩效,讨论通信运营商在不同的情形下的纵向结构选择问题。
王昕[7](2009)在《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据业务时代和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以产业协作为纽带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在3G时代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成为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提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的分析,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及构成、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演进规律,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从知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安俊杰[8](2009)在《国内虚拟运营商市场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电信行业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电信增值业务得到较大发展,虚拟运营商在通信产业价值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虚拟运营商如何更好的发展成为通信产业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虚拟运营商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促进电信领域的合理竞争、通信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保持通信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障和促进虚拟运营商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尝试研究虚拟运营商的经营管理方法,并结合实例对虚拟运营商的运作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对电信增值业务和虚拟运营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虚拟运营商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本文接着描述了当前通信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情况,并对虚拟运营商与产业链中的各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本文还对虚拟运营商的业务发展特点、业务发展历史、目前市场机遇、企业竞争优势劣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步骤讲述了虚拟运营商开展业务的过程。接下来的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介绍的是虚拟运营商的运作模式。先描述了一般的运作模式,然后介绍国内外几个虚拟运营商实例,并对它们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虚拟运营商的经营要素和方法进行了归纳。本文描述了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环境和业务开展方式,并结合实际对虚拟运营商的成功运作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它能对正处于成长中的虚拟运营商有所帮助。
刘冠甲[9](2009)在《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与运营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技术、市场、客户的三轮驱动下,传统的电信业正在从通信服务业逐渐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网络技术和应用服务的二元化,促成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经营,从而导致电信产业内,价值创造主体的裂变和大量涌现。由于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新运营商的进入,同质化的电信市场逐步演变为异质化的信息服务市场,通信产业的裂变和电信市场的复杂化,推动着电信运营企业分化与整合。总而言之,单向度、链条状的通信产业,正在演化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通信产业生态系统”。传统电信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不仅仅是企业本身,也是通信产业发生一系列变革的过程。虽然现在有关电信企业转型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或者系统论述该问题的着述还是比较少的。比较来说,本论文通过对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与运营机制的研究,系统地解决了电信运营商要转向哪里、何时转、如何转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通信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了价值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中通信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对电信业务价值增值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得到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总体来讲,通信企业应将自身看成是商业生态系统有机体的一部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思考自身的战略选择与价值定位,有利于通信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价值创造。第二部分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判断模型对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时机做出判断和评价。只有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末期或者衰退期实施转型战略时,才能进入复兴期,才有可能进入到下一个生命周期中,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从产业组织模式、产业协同模式、合作模式以及业务运营模式四个方面对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赵永耀[10](2009)在《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信息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成为移动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不断推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相关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的外延不断扩大,内部也趋于复杂化。面向3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商用,积极围绕和把握客户需求,协调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商务运作模式,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支撑,是当前移动数据业务领域研究的重点。论文从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对电子商务的构成、主要理论基础和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价值增值机理进行了剖析;对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载体——移动数据业务的特点以及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研究,对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支撑技术和标准进行了分析,从价值活动出发,面向客户的角度,提出了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应用以及分类标准。论文论述了产业价值链的特征、效应和结构,分析了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机理,研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价值生成原理。在对产业价值链及各主体环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面向3G的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模型,对构建开放式共赢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提出了观点和建议。论文围绕高效管理和开展移动数据业务,打造一个开放的、平等的、功能强大的数据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分布式组件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合适的传输协议,建立了面向3G的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模型,并从平台的体系架构模型、子系统模型、接口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面向3G、NGN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移动数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信息技术系统规划的方法,提出了面向3G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升级策略,建立了新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和核心业务实体概念模型,并对主要的子系统进行了需求功能描述及业务流程分析设计。
二、发展我国移动数据通信产业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我国移动数据通信产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A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研究 |
1.2.2 通信业战略管理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综述总结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A通信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1 A通信公司基本情况 |
2.1.1 A通信公司简介 |
2.1.2 A通信公司发展现状 |
2.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2.2.1 人力资源 |
2.2.2 组织构架 |
2.2.3 财务资源 |
2.2.4 技术能力 |
2.2.5 声誉资源 |
第三章 A通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通信行业状况 |
3.2.2 通信设计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3.2.3 市场客户分析 |
3.2.4 竞争对手分析 |
第四章 A通信公司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4.1 A通信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S |
4.1.2 劣势W |
4.1.3 机会O |
4.1.4 威胁T |
4.1.5 A通信公司SWOT矩阵 |
4.2 A通信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4.2.1 总体发展战略 |
4.2.2 竞争战略选择 |
4.3 A通信公司战略业务层战略选择 |
4.3.1 勘察设计业务战略 |
4.3.2 工程监理业务战略 |
4.3.3 集团客户业务战略 |
4.3.4 A通信公司发展战略总结 |
第五章 A通信公司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
5.1 A通信公司战略实施方案 |
5.2 A通信公司战略实施措施 |
5.2.1 优化组织结构 |
5.2.2 强化人才队伍 |
5.2.3 增强市场竞争力 |
5.2.4 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
5.2.5 优化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 |
5.2.6 强化企业文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4.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
2.1.1 产业的定义 |
2.1.2 产业的分类 |
2.2 竞争、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1 竞争的含义 |
2.2.2 竞争力的含义 |
2.2.3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3 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及演化 |
2.3.1 源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2 源于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3 源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4 源于竞争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4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方法与评价体系 |
2.4.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4.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概述 |
3.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概念与界定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与界定 |
3.1.2 通信产业概念与界定 |
3.2 互联网产业与通信产业之间关系 |
3.3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特征 |
3.3.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属于智慧型产业 |
3.3.2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高渗透型产业 |
3.3.3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不断创新的新兴产业 |
3.3.4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需求广、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
3.3.5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型产业 |
3.3.6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综合性强、基础作用大的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与趋势 |
4.1.1 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2 世界通信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
4.2 美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1 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2 美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 日本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1 日本互联网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2 日本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 韩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1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2 韩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 中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1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2 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
5.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评价方法及程序 |
5.1.4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1.5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2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5.2.1 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 |
5.2.2 人力资源要素比较分析 |
5.2.3 资本要素比较分析 |
5.2.4 技术水平比较分析 |
5.2.5 生产条件比较分析 |
5.2.6 国内需求因素比较分析 |
5.2.7 相关产业状况因素比较分析 |
5.2.8 政策因素比较分析 |
5.2.9 市场环境因素比较分析 |
5.3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5.3.1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分 |
5.3.2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6.1 重视人才培养,突破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
6.1.1 人才培养短期战略 |
6.1.2 人才培养长期战略 |
6.2 实施创新战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源 |
6.2.1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6.2.2 大力推广颠覆性创新战略,加快创新进程 |
6.2.3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 |
6.3 重视相关产业培育,夯实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
6.3.1 全面推进互联网与通信的应用创新 |
6.3.2 加强信息化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
6.3.3 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
6.3.4 大力促进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发展,丰富互联网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本文的创新点 |
7.2.2 本文的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合作伙伴选择及关系维持问题 |
1.2.2 合作风险及共担问题 |
1.2.3 合作收益及分配问题 |
1.2.4 通信产业链及通信业竞合问题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社会交换理论 |
2.4 合作竞争理论 |
2.5 价值链理论 |
3 通信行业剧变下的通信产业链变革 |
3.1 通信行业剧变 |
3.1.1 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 |
3.1.2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
3.1.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3.1.4 智能终端不断更新和融合 |
3.1.5 通信技术的革新 |
3.1.6 OTT业务和OTT公司的崛起 |
3.2 行业剧变下的电信产业链变革 |
3.2.1 传统链式产业链形态 |
3.2.2 变革后的网状产业链形态 |
3.3 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主体变革 |
4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指标与方法 |
4.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特性分析 |
4.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1 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分类 |
4.2.2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3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3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5.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特性分析 |
4.5.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6 基于组合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6.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6.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4.7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4.7.1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隶属度的确定 |
4.7.2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
4.8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其模糊评价 |
4.8.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4.8.2 评价指标改善状况隶属度的确定 |
4.8.3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实证分析 |
5.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背景及样本收集 |
5.1.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的背景及意义 |
5.1.2 样本及数据搜集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3 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5.4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1 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5.4.2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合作企业伙伴的合作机制 |
6.1 信任机制 |
6.2 信息共享机制 |
6.3 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 |
6.3.1 基于Shapley值法的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 |
6.3.2 基于风险的改进Shapley值算法 |
6.4 合作监督机制 |
6.4.1 违约惩罚机制模型 |
6.4.2 数值仿真 |
6.4.3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建议 |
6.5 可能的合作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合作 |
7.1 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 |
7.1.1 电信与广电的业务合作模型 |
7.1.2 电信与广电结盟的合作模型 |
7.1.3 电信与广电的合作模式 |
7.2 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
7.2.1 非管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博弈分析 |
7.2.2 共享共建的理论解决方案 |
7.2.3 共享共建的实施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施建议 |
8.2.1 面向通信运营商的建议 |
8.2.2 面向政府的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4)数据业务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和竞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 |
2.1.1 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 |
2.1.2 移动通信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 |
2.2 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 |
2.2.1 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 |
2.2.2 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 |
2.3 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
2.3.1 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
2.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 |
2.4 合作竞争理论研究 |
2.4.1 合作竞争理论研究 |
2.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合作竞争关系研究 |
第三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概述 |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主体构成 |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演进历程 |
3.2.1 演进原因分析 |
3.2.2 技术演进路径 |
3.2.3 产品演进路径 |
3.2.4 结构演进路径 |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模型 |
3.3.1 理论基础——基于e~3-value方法 |
3.3.2 结构模型 |
3.3.3 分析讨论 |
3.4 典型案例讨论 |
3.4.1 欧洲Vodafone案例 |
3.4.2 韩国SKT案例 |
3.4.3 日本NTT DoCoMo案例 |
第四章 竞争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4.1 模型假设 |
4.2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4.2.1 M-M-M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2 C-M-M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3 M-C-M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4 C-C-M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5 M-M-C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6 C-M-C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7 M-C-C产业链结构分析 |
4.2.8 C-C-C产业链结构分析 |
4.3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整体效益分析 |
4.4 不同市场结构下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收益分析 |
第五章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5.1 模型假设 |
5.2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5.2.1 部分合作型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5.2.2 全体合作型产业链纵向结构分析 |
5.3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
5.3.1 构建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基于Shapley值法 |
5.3.2 部分合作型产业链中参与主体收益分配 |
5.3.3 全体合作型产业链中参与主体收益分配 |
5.4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整体效益分析 |
5.5 合作型移动通信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收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发展建议 |
6.3 本文的创新点 |
6.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问题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问题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论文基本构成与研究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基本构成与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1.1 耗散结构理论基础 |
2.1.2 协同学理论概述 |
2.2 熵理论概述 |
2.2.1 熵的起源与发展 |
2.2.2 熵的性质 |
2.2.3 熵增原理 |
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 |
2.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概述 |
2.3.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2.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
2.4 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研究现状 |
2.4.1 通信网络结构研究现状 |
2.4.2 城市功能模块研究现状 |
2.4.3 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相互关系研究现状 |
第3章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概念界定 |
3.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构成 |
3.1.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
3.1.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边界界定 |
3.1.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环境 |
3.2 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构成 |
3.2.1 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
3.2.2 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边界界定 |
3.2.3 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环境 |
3.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子母系统关系 |
3.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子母系统特征分析 |
3.4.1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开放性 |
3.4.2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共生性 |
3.4.3 子系统对于母系统的变化存在滞后性 |
3.4.4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动态耦合性 |
3.5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子母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共性影响因素 |
3.5.2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特殊性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熵及耗散结构 |
4.1 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自适应耗散作用特征分析 |
4.1.1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过程的开放性 |
4.1.2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过程远离平衡态 |
4.1.3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过程存在微小涨落 |
4.1.4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过程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
4.2 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的熵生成分析 |
4.2.1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熵及耗散结构 |
4.2.2 子系统与母系统的熵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子母系统的熵模型 |
4.2.4 对子母系统熵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
4.3 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自适应的耗散结构模型分析 |
4.3.1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耗散结构模型 |
4.3.2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耗散结构边界 |
4.3.3 子系统与母系统自适应的耗散结构功能 |
4.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不同功能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差异性分析 |
4.4.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居民区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4.4.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工业区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4.4.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商贸区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驱动关系 |
5.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协同学分析 |
5.1.1 协同学中的基本概念 |
5.1.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协同学界定 |
5.1.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过程的协同学描述 |
5.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的协同演化规律 |
5.2.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 |
5.2.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 |
5.2.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和协同演化关系分析 |
5.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序参量以及控制参量 |
5.3.1 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序参量与控制参量分析 |
5.3.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序参量演化方程 |
5.3.3 序参量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影响 |
5.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动力来源及其模型 |
5.4.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 |
5.4.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之间存在协同 |
5.4.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动力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协同机制 |
6.1 基于主体的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的协同机理 |
6.1.1 CAS 理论概述 |
6.1.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自适应主体及CAS 特征分析 |
6.1.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主体自适应模型及自适应性分析 |
6.2 通信网络结构子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母系统战略自适应协同 |
6.2.1 子系统与母系统战略自适应协同机理 |
6.2.2 子系统与母系统战略自适应协同关键要素的确定 |
6.2.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战略自适应协同模式分析 |
6.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聚集协同 |
6.3.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同类与异类聚集的CAS 演化分析 |
6.3.2 城市的聚集效应与城市功能模块演化分析 |
6.3.3 城市聚集和功能模块系统的演化对通信网络结构系统的影响 |
6.3.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聚集协同模式分析 |
6.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 |
6.4.1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的CAS 分析 |
6.4.2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的外部表现 |
6.4.3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模型的构建 |
6.4.4 通信网络结构系统与城市功能模块系统自适应进化协同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案例研究 |
7.1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 2011 ~ 2013 年传送网规划概述 |
7.1.1 项目概述 |
7.1.2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7.2 呼和浩特市城市功能模块系统概述 |
7.2.1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区域特征 |
7.2.2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新特征 |
7.3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城市功能模块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7.3.1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居住区的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7.3.2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工业区的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7.3.3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商贸区的自适应耗散作用分析 |
7.4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城市功能模块自适应驱动关系分析 |
7.4.1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业务传输需求预测 |
7.4.2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技术发展分析 |
7.4.3 呼和浩特移动通信业务创新能力分析 |
7.5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城市功能模块自适应协同及策略分析 |
7.5.1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总体战略 |
7.5.2 呼和浩特移动2011-2013 年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 |
7.5.3 呼和浩特移动城域传送网与城市功能模块协同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链与链竞争的通信运营商的纵向控制结构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和逻辑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链的概念 |
2.2 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
2.4 通信产业价值链的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信产业价值链的演化 |
3.1 传统时期的通信产业价值链 |
3.2 垄断时期的通信产业价值链 |
3.3 全业务时期的通信产业价值链 |
3.4 通信运营商主体地位的演变 |
3.4.1 通信运营商从领导地位到核心地位的演变 |
3.4.2 服务提供商从附属地位到支撑地位的演变 |
3.5 通信运营商与产业价值链上的服务提供商关系的发展历程 |
3.5.1 通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独立发展阶段 |
3.5.2 通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终端定制阶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等成本链竞争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竞争强度对纵向结构选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中心化—中心化结构模式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4.4 分散化—分散化结构模式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4.5 中心化—分散化结构模式链竞争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4.6 等成本链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4.6.1 以运营商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的产业价值链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4.6.2 以通信产业价值链总体收益最大化的产业价值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本差异链竞争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竞争强度对纵向结构选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3 中心化—中心化结构模式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5.4 分散化—分散化结构模式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5.5 分散化—中心化结构模式链竞争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5.6 中心化—分散化结构模式链竞争下运营商利润与产业价值链收益分析 |
5.7 成本差异链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5.7.1 以运营商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的产业价值链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5.7.2 通信产业价值链总体收益最大化的产业价值链控制结构选择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构成及演进研究现状 |
1.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合作、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移动通信创新的研究现状 |
1.3.4 产业链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5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 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链的概念 |
2.4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5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1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2 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3 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5.4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分析 |
2.6 创新的概念 |
2.6.1 技术创新 |
2.6.2 产业创新 |
2.6.3 产业集群创新 |
2.7 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 |
2.7.1 国家创新系统 |
2.7.2 区域创新系统 |
2.7.3 产业创新系统 |
2.7.4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2.7.5 产业链创新系统 |
2.7.6 企业创新系统 |
2.7.7 各个创新系统的关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述 |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念及组成 |
3.1.1 移动通信产业链概念的提出 |
3.1.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组成分析 |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
3.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 |
3.2.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介绍 |
3.2.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析 |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
3.3.1 移动通信产业链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
3.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演进路径 |
3.4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4.1 移动通信产业链终端产品的市场分析 |
3.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
3.5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概念 |
3.5.2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比较的分类 |
3.5.3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 |
4.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系统 |
4.1.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活动 |
4.1.2 构建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
4.1.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 |
4.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 |
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演进 |
4.2.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
4.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及演进 |
4.2.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 |
4.2.4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
4.3.2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4.3.3 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 |
4.3.4 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竞争力 |
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 |
4.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5.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的概念 |
5.2 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特点分析 |
5.2.1 模仿创新 |
5.2.2 自主创新 |
5.2.3 合作创新 |
5.2.4 协同创新 |
5.2.5 各种创新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
5.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的现状分析 |
5.3.1 模仿创新模式现状 |
5.3.2 自主创新模式现状 |
5.3.3 合作创新模式现状 |
5.3.4 协同创新模式现状 |
5.2.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模式发展路径 |
5.4 国内外移动通信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
5.4.1 日本DoCoMo 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2 韩国SK 电讯的创新模式 |
5.4.3 英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4 美国高通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5 法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6 国外创新模式经验总结 |
5.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 |
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概念 |
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现状 |
6.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能力 |
6.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能力 |
6.2.3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能力 |
6.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能力 |
6.2.5 移动通信产业链组织创新能力 |
6.2.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制度创新能力 |
6.2.7 移动通信产业链综合创新能力 |
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指标选取原则 |
6.3.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
6.4 基于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4.1 模型的选取 |
6.4.2 因子分析法 |
6.4.3 聚类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1.2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设备制造业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3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7.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3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国际比较 |
7.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的对策建议 |
7.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产品创新比较分析 |
7.3.1 新移动的产品创新 |
7.3.2 新联通的产品创新 |
7.3.3 新电信的产品创新 |
7.3.4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经营现状比较分析 |
7.3.5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国际比较 |
7.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
7.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1 中国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 |
7.4.2 中国联通的市场营销 |
7.4.3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营销能力对比分析 |
7.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5 国外通信运营商品牌营销策略 |
7.4.6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国际比较 |
7.4.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的对策建议 |
7.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1 中国移动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2 中国联通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3 中国电信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4 电信业的三次制度创新 |
7.5.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制度、组织、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发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运营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6.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国内虚拟运营商市场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界关于市场发展策略的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理论界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2.1.3 目前研究的不足或者薄弱环节 |
2.2 本文的研究重点与视角 |
2.2.1 本文对市场发展策略的界定 |
2.2.2 研究重点 |
2.2.3 研究视角 |
第三章 虚拟运营商介绍 |
3.1 虚拟运营商 |
3.1.1 虚拟运营商的界定 |
3.1.2 电信增值业务 |
3.2 虚拟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1 强有力的市场的需求是虚拟运营商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 |
3.2.2 基础电信运营商必要的补充 |
3.2.3 通信产业键整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
3.2.4 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吸引 |
3.3 新兴通信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 |
3.3.1 通信产业价值链 |
3.3.2 虚拟运营商与传统运营商的关系 |
3.3.3 虚拟运营商存在的问题 |
3.3.4 虚拟运营商与最终客户需求 |
3.4 虚拟运营商的国家政策分析 |
第四章 虚拟运营商的市场分析与运营 |
4.1 市场分析 |
4.1.1 市场机会分析 |
4.1.2 优劣势分析 |
4.2 新业务开发 |
4.2.1 制定业务开发计划书 |
4.2.2 新业务创意的来源 |
4.2.3 业务创意的筛选 |
4.2.4 机遇的市场分析 |
4.3 业务的管理 |
4.3.1 服务设施的配备 |
4.3.2 业务质量的控制 |
4.3.3 对业务的控制 |
第五章 国内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策略研究 |
5.1 传统的运作模式 |
5.2 国外虚拟运营商运营模式探讨 |
5.2.1 英国维珍移动的发展——品牌的推动 |
5.2.2 日本的i-mode模式——良好的分成模式 |
5.3 国内虚拟运营商发展策略研究 |
5.3.1 QQ的梦想——依托用户群赢利 |
5.3.2 移动梦网业务的开展——多赢的合作模式 |
5.3.3 网络游戏代理的经营——合理的合作方式 |
5.4 对运作模式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与运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生态视角下电信运营商的价值定位 |
2.1 通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
2.1.1 通信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结构 |
2.1.2 通信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络模型 |
2.1.3 我国通信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演进 |
2.1.4 通信产业生态系统中通信企业的战略选择 |
2.2 基于价值网的渠道定位及电信业务增值过程研究 |
2.2.1 电信业务价值增值过程分析 |
2.2.2 电信渠道的含义、特征与分类 |
2.2.3 渠道模式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三章 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时机的选择 |
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
3.2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经营战略 |
3.3 企业生命周期判断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第四章 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机制研究 |
4.1 打造复合型的产业组织模式 |
4.1.1 通信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
4.1.2 通信产业复合型组织模式的构建 |
4.1.3 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复合型组织模式中的定位 |
4.2 开拓价值共享的产业协同模式 |
4.2.1 基于信息交流的产业协同 |
4.2.2 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的协同研究 |
4.2.3 典型的产业协同模式分析 |
4.2.4 未来通信产业协同模式设计 |
4.3 采取核心能力优势互补的共赢合作模式 |
4.4 建立新型的平台化的业务运营模式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5.2 论文的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
1.2.4 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与移动数据业务 |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1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2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状况 |
2.1.3 电子商务的构成 |
2.1.4 电子商务的功能 |
2.2 电子商务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价值链、供应链理论 |
2.3 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和价值增值机理研究 |
2.3.1 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机理 |
2.3.2 电子商务价值增值机理 |
2.4 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 |
2.4.1 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 |
2.4.2 移动数据业务的应用优势 |
2.4.3 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技术和标准 |
2.4.4 移动数据业务的应用分类及标准 |
2.5 小结 |
第三章 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模型 |
3.1 产业价值链 |
3.1.1 产业价值链的特征 |
3.1.2 产业价值链的效应 |
3.1.3 产业价值链的结构 |
3.2 产业价值链形成机理 |
3.2.1 理论研究分析 |
3.2.2 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系统能力分析 |
3.3 移动数据业务价值原理 |
3.3.1 客户价值分析 |
3.3.2 业务增值分析 |
3.3.3 价值关联分析 |
3.4 移动数据业务产业价值链分析 |
3.4.1 产业价值链的特点 |
3.4.2 产业价值链的模型 |
3.4.3 产业价值链的主要问题 |
3.4.4 开放式共赢产业价值链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模型 |
4.1 管理平台的基本要求 |
4.2 管理平台的体系架构模型 |
4.2.1 系统架构模型 |
4.2.2 系统逻辑模型 |
4.3 管理平台的子系统模型 |
4.3.1 门户设计 |
4.3.2 应用服务设计 |
4.3.3 数据存储设计 |
4.4 管理平台的接口模型 |
4.4.1 接口原则 |
4.4.2 接口方式 |
4.4.3 外部接口模型 |
4.4.4 内部接口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运营支撑系统升级策略 |
5.1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 |
5.2 BOSS系统介绍 |
5.2.1 BOSS系统建设现状 |
5.2.2 BOSS系统存在的问题 |
5.3 BOSS系统分析 |
5.3.1 现行系统模型及分析 |
5.3.2 新系统的子系统划分 |
5.4 BOSS系统升级方案 |
5.4.1 系统升级目标和原则 |
5.4.2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
5.4.3 系统核心业务实体概念模型 |
5.4.4 主要子系统功能描述及业务流程设计 |
5.5 小结 |
结束语 |
1.主要结论 |
2.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发展我国移动数据通信产业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A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林宏明. 广西大学, 2019(01)
- [2]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孙晓. 吉林大学, 2015(08)
- [3]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 罗剑锋. 中南大学, 2013(01)
- [4]数据业务时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纵向结构和竞合模式研究[D]. 楚燕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5]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D]. 邱涛. 吉林大学, 2011(08)
- [6]基于链与链竞争的通信运营商的纵向控制结构选择分析[D]. 郭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7]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 王昕. 吉林大学, 2009(08)
- [8]国内虚拟运营商市场发展策略研究[D]. 安俊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与运营机制研究[D]. 刘冠甲.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10]面向3G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研究[D]. 赵永耀.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