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分析及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尿沉渣分析及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一、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薛小英,叶加建[1](2021)在《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336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30 mg/24 h组(正常蛋白尿组,n=120)、UAER30300 mg/24 h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150)、UAER>300 mg/24 h组(蛋白尿组,n=66)3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员1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各组人员的mALB/Cr、α1-MG、β2-MG水平,并统计分析mALB/Cr、α1-MG、β2-MG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正常蛋白尿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ALB/Cr、α1-MG、β2-MG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独与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和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较单独检测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曲皓[2](2021)在《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疾病患者行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价值,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行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比较两组受试人群的尿常规阳性率、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以及研究组尿常规尿蛋白结果定性分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的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尿常规阳性率以及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中Ⅱ、Ⅲ、Ⅳ、Ⅴ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中Ⅰ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行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可检出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情况以及所处阶段,从而为临床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翟丽萍[3](2020)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中医宏观辨证及西医微观诊查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归纳总结中西医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研究,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方面,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评分和中医证候单项主症评分)、糖脂代谢、血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动物实验方面,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的影响。由此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求寻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为提高该方法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本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共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经过导入期入组,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各50例。其中中药治疗组使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西药对照组使用西药缬沙坦常规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如下:1)一般观察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血压等。2)疗效性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3)糖代谢指标:①空腹血糖(FBG)、②餐后血糖(PBG)、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4)脂代谢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肾功能指标:UACR、SCr、BUN、Cys-C、GFR的影响。6)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7)安全性观察指标:①低血糖发生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Scr)。2.动物实验将90只已完成适应性喂养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健康对照组,其中80只用高脂高糖饲料连续喂养,为期6周,同时联合使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组80只,有6只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74只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STZ组)、西药对照组(缬沙坦)、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中剂量组以及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5组,其中西药对照组14只,其余每组15只。按照相应药物剂量灌胃治疗12周,监测各组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型变化,尾静脉采血监测血糖水平,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酶联免疫试剂盒一步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汇总如下: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血压等基本数据,结果显示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BP、DBP,治疗组要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的下降趋势与程度均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其差异具有显着性。3)糖代谢指标:FBG、PBG、HbA1C,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血糖疗效,治疗组的有效率要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脂代谢指标包括TC、TG和LDL-C,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上述脂代谢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肾功能指标:UACR、SCr、BUN、Cys-C、GFR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进行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低血糖发生,治疗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2例,占比4.10%,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动物实验:1)血糖水平,治疗前,其余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糖均显着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模型组血糖升高;西药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西药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对血糖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基本保持不变,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西药对照组自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而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表现出随时间的增加,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越佳,经过12周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基本和健康大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接近。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模型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西药对照组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剂量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除健康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外,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对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显着高西药对照组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经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肾脏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病变,经治疗后,各给药组肾脏细胞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肾脏细胞病变程度缓解明显,接近健康对照组。5)益气养阴活血方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TRPC6、Rho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益气养阴活血方下调转录因子P300水平,上调沉默调节因子SIRT1水平。7)益气养阴活血方的三个剂量治疗组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miR-222的表达水平的下调均较西药治疗组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其中医临床症状;2.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对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进行调节,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保护患者正常的肾脏生理功能,延缓其病情发展;3.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HbA1c、TRPC6、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4.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下调转录因子P300的表达,上调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延缓患者病情发展;5.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下调miR-222的表达水平,抑制肾脏细胞的凋亡。

张绳昱[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进入到临床一线,为临床诊断、数据分析与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提高使得医学影像尤其是医学显微图像(如尿沉渣图像)的识别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人工识别转向了计算机自动识别,采用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的医学图像处理成为了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尿液中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检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采集和制作一个用于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数据集Uri Sed 2019,并对数据集图像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2.针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图像尺度小,相似度高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有效感受野将目标区分为可见目标与不可见目标,从而实现正负样本的匹配。通过将上述方法应用到区域推荐网络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检测网络V-FCN。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网络,V-FCN的检测精度更高,同时在目标的推荐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上具有显着优势。3.利用本文的目标检测网络作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尿沉渣自动检测仪上位机识别检测系统以及尿沉渣有形成分识别的网站。

陈鹏,王小琴,王岚,吴文静,龙思洁[5](2019)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8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且临床确诊为慢性肾病的52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按照分期标准分为五组,包括Ⅰ期(222例)、Ⅱ期(130例)、Ⅲ期(105例)、Ⅳ期(39例)、Ⅴ期(25例),另选86名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6项尿微量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微量白蛋白(UmAlb)、β2-微球蛋白(U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UIg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UNAG)]和血清肌酐,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分析尿微量蛋白指标相关性、诊断效能及与慢性肾病分期的关联度和一致性,评价标志物单一及联合检测对于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6项尿微量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慢性肾病病程的进展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URBP与Uβ2MG、UTRF与UmAlb显着相关(rp=0.789、0.940)。UmAlb、UTRF与UIgG三者显着相关(均rp> 0.6)。Uβ2MG和URBP与eGFR、肾病分期相关性较好,其他指标相关性中等,UNAG最差。尿微量蛋白5项指标单项检测结果与慢性肾病分期关联度不高,一致性一般(均Kappa值<0.4)。尿微量蛋白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指标(AUC> 0.958),并联模式的关联度和一致性均优于串联模式。结论尿微量蛋白各有生物学特点,在评估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时各具优势。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显着提高诊断效率,对慢性肾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分期监测、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刘洋[6](2018)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质组学改变及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早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T2DM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相关机制,并探讨肾小管表面糖萼成分变化,采用天然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制品舒洛地特作为干预措施,探讨GAG对T2DM大鼠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雌性SD大鼠,在高糖、高脂饮食(常规饲料+10%蔗糖+10%猪油+10%蛋黄粉)6周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mg/kg)腹腔注射以建立T2DM大鼠模型,血糖≥16.67mmol/L以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胰岛素抵抗明显为模型成功。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GAG补充组(GAG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GAG组每天按照10mg/kg体重的剂量尾静脉注射舒洛地特注射液,其余两组每天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共干预6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 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eosaminidas,NAG)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改变。实验结束后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肾脏差异表达蛋白;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肾组织TLR2/4炎症通路相关因子以及糖萼标志物syndecan(SDC)1和4的表达。结果:1)DM组饮水量、尿量明显增多,活动迟缓,肾指数增加;补充GAG后上述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体重(P<0.01)和肾指数(P<0.01)的改善最为明显。2)实验第12周(STZ注射后6周),DM组大鼠尿液mALB水平开始高于NC组大鼠(P<0.01)且呈持续升高趋势,补充GAG后,实验第14、16周,GAG组尿mALB水平较DM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第12周,DM组尿NAG和KIM-1水平也开始升高,第14、16周明显高于NC组(P<0.01);补充GAG后,上述各时间点尿NAG和KIM-1水平均明显下降。3)光镜下可见DM组大鼠的肾小管出现广泛空泡样变性改变,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高于NC组(P<0.01);电镜下可见肾小管微绒毛肿胀、断裂、脱落,胞浆大量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而肾小球病变轻微;补充GAG后,上述情况均有较大改善,肾小管病理形态及损伤评分均低于DM组(P<0.01)。4)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鉴定并定量了 T2DM大鼠肾组织2824个蛋白;与NC组相比,DM组有38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173个,下调215个;其中,我们发现TLR2/4炎症通路相关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Ras 相关的 C3 肉毒杆菌毒素底物 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高迁移率族蛋白 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以及NF-κB炎症相关钙卫蛋白S100A8表达明显上调,故选取TLR2/4炎症通路为下一步研究对象。5)DM组大鼠肾小管TLR2/4炎症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和肾小管间质的CD68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NC组(P<0.01);补充GAG后,上述指标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可见SDC4的表达,但其在三组间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管管腔侧微绒毛上可见SDC1的表达,且其在三组间表达差异明显(P<0.01);DM组大鼠SDC1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0.01):补充GAG后,肾小管SDC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1)肾小管间质病变为T2DM大鼠早期肾损害的主要表现。2)蛋白质组学筛查发现T2DM大鼠早期肾损害与TLR2/4炎症通路相关。3)T2DM大鼠早期肾小管间质病变与TLR2/4炎症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4)糖萼标志物SDC1和SDC4可在肾小管管腔侧及胞浆中表达,T2DM大鼠早期肾小管微绒毛病变可能与糖萼的减少相关。5)补充GAG可明显减轻T2DM大鼠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4炎症通路的表达、减少肾间质中炎细胞浸润以及增加肾小管SDC1的表达,改善肾小管微绒毛病变有关。

吕长鑫[7](2016)在《丹参川穹嗪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丹参川穹嗪针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并且分析药物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治疗方法差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川穹嗪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利普片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尿尿微量蛋白的排泄率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比较炎症因子(IL-16、IL-18和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晨尿尿微量蛋白的排泄率相似(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晨尿尿微量蛋白的排泄率为(93±10)mg/24h,对照组患者的晨尿尿微量蛋白的排泄率为(128±11)mg/24 h;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排泄情况相似,治疗后研究组治疗的尿β2-微球蛋白为(11.3±5.2)Mg/g,对照组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为(19.4±4.5)Mg/g,综合两种观察指标上看,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从炎症因子的变化上看,研究组患者的三种炎症因子抑制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穹嗪针能够保护肾功能,减少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情况,抑制炎症因子作用,提升患者肾功能的抗炎症能力,临床治疗意义积极,可以推广使用。

黄吉峰[8](2010)在《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CTGF mRNA及肾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及其肾白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研究采用左侧肾脏摘除+STZ诱发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中药组将肾白宁浸膏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以2.97g/kg(含生药量),1次/天,灌胃,2ml/次;将阳性对照组洛汀新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予以洛汀新0.9mg/kg,1次/天,灌胃,2ml/次。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予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2ml,1次/天,灌胃。观察肾白宁对其尿微量蛋白排出量、尿NAG.ACR.实验鼠的肾重量及体重量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定性与定量检测肾组织TNF-α、Bax.Bcl-2.Co-Ⅳ、LN、FN及CTGFmRNA的表达情况;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2周后光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萎缩、球囊腔略增大、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有轻度内皮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基底膜略增厚,远曲小管扩张,肾间质充血、水肿、血细胞浸润、并有轻度间质纤维化。中药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体重量的增加程度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肾脏体重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中药组在第12周时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尿微量白蛋白、NAG、ACR有显着性差异;中药组TNF均有显着降低;肾小球中Bax、Bcl-2表达各组几乎为阴性,肾小管中Bax、Bcl-2表达假手术组显着低于其他三组,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着降低、Bax阳性表达低,而Bcl-2表达高,中药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中药组、阳性对照组肾组织CTGFmRNA较假手术组高,有显着性差异,中药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表达低,中药组与阳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肾白宁可增加实验鼠体重量,改善肾重/体重的比值,能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蛋白定量、NAG.ACR,显着降低肾组织CTGFmRNA含量,TNF-α含量,能明显抑制肾组织细胞凋亡、能明显降低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改善肾功能。

叶跃红,高科,李兴禄[9](2003)在《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 ,mAlb)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etinol bindingprotein ,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kidneydisease ,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日产SysmexUF 1 0 0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WBC)、红细胞 (RBC)、上皮细胞 (EC)、管型 (CAST) ;mAlb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 ;RBP用ELISA法。结果 NIDDM组mAlb/Cr、RBP/Cr、WBC较正常对照组有显着的增高 ,RBP/Cr随mAlb/Cr增加而显着增高 ,而WBC与mAlb/Cr无相关性 ;RBC、EC、CAST在正常对照组与NIDDM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时mAlb/Cr、RBP/Cr为敏感的指标 ,尿WBC是DM患者应关注的临床指标 ,但WBC、RBC、EC、CAST不能用于DN的早期诊断。

罗飞[10](2020)在《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蛋白尿组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转铁蛋白(UTf)及尿免疫球蛋白G(UIgG)的变化,评估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LEVD)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等);实验室资料(包括MAU、UTf、UIgG、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根据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ACR<30mg/gCr,微量蛋白尿组(B组):30mg/gCr≤ACR<300mg/gCr,大量蛋白尿组(C组):ACR≥300mg/gCr。按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LEVD)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LEVD)。对不同分组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尿微量蛋白与ACR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评估MAU、UTf、UIgG 和 LEVD 与 DKD 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241例患者,A组61例,B组89例,C组91例,伴有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180例(74.69%);在241患者中有2例缺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伴下肢血管病变161例(67.36%),无下肢血管病变78例(32.64%);蛋白尿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132例(55.23%),单纯蛋白尿者46例(19.25%),单纯下肢血管病变者29例(12.13%),两者均无32例(13.39%)。2.不同蛋白尿组间相关分析C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BP)、β2微球蛋白(β 2-MG)、ACR、α 1微球蛋白(α 1-M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其余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其余两组,且B组合并高血压比例、β 2-MG、A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舒张压(DBP)、尿NAG酶、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大于A组(P<0.05)。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也上升(P<0.05)。经Spermanen 秩相关分析发现 β 2-MG、UTf、MAU、α 1-MG、UIgG 与 ACR 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 0.275、0.754、0.752、0.364、0.724,P<0.001;eGFR 与 ACR负相关,相关系数-0.391,P<0.001。3.LEVD组及NLEVD组两组间相关分析与NLEVD组比较,LEVD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比例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NLEVD组与LEVD组临床指标比较,尿NAG酶、A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UTf、MAU、UIgG等水平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LEVD组明显较高(P<0.05);而 SBP、DBP、HbAlc、β 2-MG、FPG、BUN、SCr、UA、eGF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α 1-MG在两组患者中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TC、LDL、NAG、ACR、UTf、MAU和UIgG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有影响(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年龄、LDL和MAU均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尿NAG酶是其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U、UTf、UIgG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无创实验室指标;2.随着尿白蛋白排泄增加,MAU、UTf、UIgG随之增加,eGFR随之下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随之升高;3.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LDL和MAU水平越高、尿NAG酶水平越低,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越高;4.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5.年龄、糖尿病病程病程、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6.本组研究显示性别、尿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及下肢血管病变无影响。

二、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人员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比较
    2.2 m ALB/Cr、α1-MG、β2-MG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比较
3 讨论

(2)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尿常规阳性率、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尿微量蛋白水平比较
3 讨论

(3)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1.1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1.2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1.3 糖尿病肾病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1.4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名探析
        2.2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数量及来源
        2.2 分组方法
    3 病例选择
        3.1 疾病诊断标准
        3.2 证候诊断标准
        3.3 病例纳入标准
        3.4 病例排除标准
        3.5 病例剔除标准
        3.6 病例脱落标准
    4 治疗方法
        4.1 基础治疗
        4.2 分组治疗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性观察指标
        5.2 疗效性指标
        5.3 安全性指标
    6 疗效评价标准
        6.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6.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6.3 安全性评估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病例完成情况
        8.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性指标的对比
        8.3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的对比
    9 讨论
        9.1 导师王旭教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见解
        9.2 立论依据
        9.3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9.4 益气养阴活血方临床疗效分析
        9.5 机制探讨
    10 结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DKD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分组
        1.3 药物、试剂及配置方法
        1.4 主要仪器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
        2.2 血糖仪检测大鼠血糖水平
        2.3 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
        2.4 酶联免疫试剂盒一步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2.5 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
        4.2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
        4.3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4.4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尿微量蛋白水平
        4.5 健康对照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变化
    实验二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试剂及配置方法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Western Blot检测TRPC6、RhoA、P300、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
        2.2 采用Trizol法对各组大鼠的肾脏组织进行总RNA提取
        2.3 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水平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各组大鼠TRPC6、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
        4.2 各组大鼠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水平
        4.3 各大鼠miR-222的表达水平
        5 讨论
        5.1 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5.2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5.3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TRPC6、RhoA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
        5.4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表达水平的作用
        5.5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miR-222的作用
        6 结论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尿液成分与医学诊断
        1.1.2 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的传统方法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学图像自动化分析的研究
        1.2.2 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二.深度学习及目标检测相关理论概述
    2.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2.1.1 深度学习基础理论
        2.1.2 卷积神经网络
    2.2 目标检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三.数据集的制作与分析
    3.1 常见的目标检测数据集
    3.2 数据集采集与制作
    3.3 数据集的分析与整理
    3.4 本章小结
四.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
    4.1 基于交并比的目标匹配策略
    4.2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目标匹配算法
    4.3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区域推荐网络
        4.3.1 网络整体结构
        4.3.2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网络训练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评判标准
        4.4.2 公开基准数据集上的算法检验
        4.4.3 尿沉渣有形成分图像的识别
    4.5 本章小结
五.自动化尿沉渣识别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5.0 系统概述
    5.1 自动对焦系统设计
        5.1.1 系统设计需求背景
        5.1.2 自动调焦算法及分析
    5.2 尿沉渣分析仪上位机目标检测模块
    5.3 网站系统概要设计
    5.4 网站系统详细设计
        5.4.1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5.4.2 类详细设计
        5.4.3 前端页面设计
        5.4.4 通信模块设计
        5.4.5 数据库设计
    5.5 系统运行与测试
    5.6 本章小结
六.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及判定标准
        1.3.1 标本采集与处理
        1.3.2 仪器与试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KD不同分期与正常对照组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2.2 尿微量蛋白指标相关性
    2.3 尿微量蛋白指标与CKD分期的关联度和一致性分析
    2.4 尿微量蛋白指标对CKD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6)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质组学改变及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肾脏的早期病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初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Toll样受体2/4炎症反应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小管间质炎症反应与肾小管糖萼成分损伤相关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早期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CTGF mRNA及肾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DN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辩证施治
        1.4 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1.5 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2.西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1病因病机
        2.2 DN诊断
        2.3 DN临床分期
        2.4 DN治疗进展
        2.5 DN的预后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9)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材料
    1.3 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正常对照组与NIDDM尿蛋白阴性组mAlb/Cr、RBP/Cr、WBC、RBC、EC、CAST检测结果
    2.2 尿白蛋白不同排泄量RBP/Cr、WBC阳性率的比较
3 讨 论

(10)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尿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薛小英,叶加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 [2]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曲皓.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6)
  • [3]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D]. 翟丽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D]. 张绳昱. 安徽大学, 2020(07)
  • [5]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肾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 陈鹏,王小琴,王岚,吴文静,龙思洁. 中国医药导报, 2019(29)
  • [6]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质组学改变及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D]. 刘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2)
  • [7]丹参川穹嗪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J]. 吕长鑫. 糖尿病新世界, 2016(04)
  • [8]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CTGF mRNA及肾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 黄吉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7)
  • [9]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J]. 叶跃红,高科,李兴禄. 重庆医学, 2003(12)
  • [10]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D]. 罗飞.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尿沉渣分析及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