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范捷[1](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杨靖[2](2016)在《麦饭石陶瓷饮具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麦饭石是一种由我国古代医学家命名的传统中药品种,它属于花岗质岩类,矿物成分复杂,大约包含50多种元素,麦饭石在水中能够溶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可以溶出钾、钠、钙、镁、硅、猛、钛、磷等20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和矿物质,经过麦饭石处理的水可达到矿泉水水质的标准。麦饭石的的生物活性、吸附性、矿化性、水质调整性等性能,对水质的调整亦有很大的作用。长期饮用经麦饭石陶瓷饮具浸泡的水可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抗感染能力。如今市场上现有的麦饭石水杯都是将麦饭石找模具整块切割下来,然后再将切割下来的模具打磨,制作出来的水杯造型单一且浪费材料,岩石制作出来的饮具重量偏重,不宜携带。本课题是将切割打磨的麦饭石杯碎石回收再利用,将这些碎石研磨成小粒目的麦饭石颗粒或粉末,再与陶瓷原料结合,充分利用了麦饭石材料,回收利用避免浪费,麦饭石材料与陶瓷材料结合烧制的麦饭石陶瓷饮具造型多变,能烧制出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的饮具产品。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利用麦饭石这一神奇的矿物岩石,发挥其本身的吸附性、矿化性、水质调整性、生物活性等及其本身所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有利条件,设计麦饭石陶瓷饮具,使其产品能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且麦饭石陶瓷饮具较直接切割出来的饮具重量减轻,更加轻巧。研磨后的麦饭石粒度小,制作出来的麦饭石陶瓷饮具比表面积大,它的吸附率相较切割出来的麦饭石的吸附率大,水盛于饮具中短时间与水接触从而吸附水中的对人体不益有害元素,更加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相信随着对麦饭石深入的开发研究,并将麦饭石更好的推广出去,以及人们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重视这一矿石,麦饭石会将作为一种廉价的保健用品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中。
梁悦[3](2016)在《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云香祛风止痛酊,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口服可以治疗伤风感冒,风湿骨痛,头痛,肚痛,心胃气痛等。但在临床运用中,云香祛风止痛酊主要的应用形式为外用,大大限制了云香祛风止痛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也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销售量。本实验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云香祛风止痛口服剂型与口服给药途径的改变,制成滴丸,扩大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同时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方法:对滴丸的基质、冷凝剂、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距及滴制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以滴丸的基质选择、滴距和滴制温度为自变量,以容散时限、成品率和外观质量评价标准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优选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中的白芷、细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进行定量分析。在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中,对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了解本品的质量特点与变化规律。结果:经过单因素考察选出PEG6000﹕PEG4000=2﹕1的混合基质;选用液体石蜡作为冷凝剂;选用药物﹕基质为1﹕5;选用滴距为3cm、4cm;采用制剂温度为80℃85℃。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得到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PEG-6000﹕PEG-4000=2﹕1)为1﹕5,滴距为3cm,冷凝剂为液体石蜡,滴制温度为85℃。本实验研究表明:云香祛风止痛滴丸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白芷、细辛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应用气相色谱测得薄荷脑、樟脑的含量均大于45.0mg。在初步稳定性实验下,制剂的各项检测指标与“0”月对比,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优选的云香祛风止痛滴丸成型工艺稳定、简单、重现性好。所建立的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为本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药效学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及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瑶[4](2014)在《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广告、网络调研、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已经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企业如何利用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平台优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作为测量行业的标杆,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优势扩大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接着介绍了A公司网络营销现状,通过对A公司网络营销环境PEST分析、竞争对手网络营销分析和网络营销客户分析,为其提出网络营销策略。最后对A公司网络营销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A公司应采用Web3.0精准营销策略,利用数据库营销、网络市场调研、Email营销、直返式广告做到更精准的客户定位与推广;对于A公司目前失败的网络直销项目,重新定位网络直销目标客户群,加强网站建设,优化网络订单内部供货流程,提供更多网上订单支付方式,加强网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A公司CPC成本比较高,A公司优化网络广告组合,拓展新的第三方网站投放广告,提供免费的网上视频培训;针对A公司微博主要只是发布消息的功能,与消费者互动很少,关注度不高的情况和微信用户越来越多的情况,A公司利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做好品牌宣传及客户维护;现在的企业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是服务的竞争。对于网络营销来说,A公司也要做好服务这块,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对于A公司人员配置来说,网络广告、数据挖掘和社交媒体人员配置充足,但公司官网这块还需要增添一位营销人员,主要负责官网的架构创建与维护等工作。
房宏君[5](2012)在《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考察现代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看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科技开发、研制、推广和应用的程度主要依赖于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和未来的发展。近年来,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凸显,使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招聘歧视、培训资源的不公平利用、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中的不公正及科技人员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绩效,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的研究,探析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属性与其中蕴含的伦理关系,描述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分析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效地开发科技员工的工作潜力和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绩效,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论证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依此提出了改进策略。首先,以国内数十家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研究样本,在调查、分析、识别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伦理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科学学、管理学和伦理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基本维度,开发并验证了由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管理民主和关怀员工四个维度构成的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测量量表;其次,运用已有研究资料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由人力成本、内外满意度、内部流程及学习创新四个维度构成)和企业绩效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察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直接的、显着水平不是很高的正向影响路径,另一条是通过影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这一中介因素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的、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进而构建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最后,依据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与企业绩效关系作用模型,明确了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目标,提出了具体的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措施,包括建立以公开公正为主导的伦理监督机制,开展以效率公平为理念的绩效和薪酬管理,进行以关怀员工为主旨的职业生涯管理,开展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以科技伦理素质提升为取向的道德培训,以充分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潜力,为企业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不断提升绩效,推动社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力资源。
李健[6](2008)在《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大最重要特征和动力源,其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但如何架构这种影响的过程和机制则成为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将全球化推动和影响下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地方化与全球化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基于区域内部发展动力和经济学原理的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却无法将全球化等外部作用力纳入自身理论体系。泛泛的全球化探讨又多局限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缺乏综合理论框架以真正把握住全球化作用的社会和经济实质。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从新马克主义的批判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社会实质,同时基于地方化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分析了地方对跨国资本的迎合,但缺乏将多尺度下多重作用力纳入综合研究框架的能力。而本论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以上研究缺陷,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论文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和构建着手,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过渡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的探讨。在论证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先从全球生产网络中经济地理学意义的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及其空间扩散、地方镶嵌,过渡到城市经济学内容的城市经济、城市产业及其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再而过渡到兼具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意义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力求论文在逻辑上的逐次递进和结构上的完整。第1章是绪论。首先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在分析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实践及理论意义,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了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扩展和深化,将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及地方化的区域、城市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2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在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脉络和流派分析基础上,主要依据曼彻斯特学派研究并综合管理学派观点,提炼出本论文以企业、制度、关系/流、空间/地方为主要考察维度,围绕价值、权力与镶嵌等基本内容探讨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将金融、信息、物流和人才培训等价值生产支持性活动纳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的观点。最后指出未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应注重物质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泛整合,同时要创新研究方法,更多采用一些关于网络研究和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的定量统计分析。第3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组织关系的探讨。从经济地理学中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入手,结合模块化操作、转包生产,经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基于产品内分工组织形式的国际劳动分工本质。提出全球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媒质,营造出一个延续了新国际劳动分工发展的“价值链陷阱”。这个陷阱在全球尺度以微笑曲线的形式而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价值链高端管理、研发及营销等环节,发展中国家多以生产制造和一般组装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网络,其治理模式并非绝对平行的关系而阶层性广泛存在。但全球生产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并非是一个“零和”概念,也即这种阶层性并非绝对制约的关系,某些时候可能形成反制约。第4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着陆直至镶嵌的探讨。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行动者,发达国家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仍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形式,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全球生产网络生产组织关系更加复杂化。而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具有复杂的运行机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内容,从跨国公司看通过海外投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把握市场开发机会成为目前主要动力;从地方看积极的投资和贸易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而优良的生产要素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开放的市场等都成为重要动力。论文还以中国和日本作为案例,考察中国以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与日本以高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差异模式。第5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计算机产业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看,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在劳动分工原则支配下各价值链环节已完全分割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与竞争。但全球生产网络在空间布局上并非是均质化,“全球在地化”及“在地全球化”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与高端制造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拥有独特资源如高端研发能力和精密工程技术的“卓越研发中心”。价值链低端的一般部件制造、组装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能提供及时且成本较低的“成本节约中心”。近些年许多跨国公司也开始将部分非核心的高端技术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直接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促进了网络成长。但就中国计算机产业考察,关键技术的缺失使得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链构成并不完整,同时由于中国大陆计算机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的不足,与国外知名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联系也多以国内市场开拓为主,造成中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而本土计算机产业尚未全面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局面。未来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仍在于本地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合。第6章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模式的嫁接。首先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区域空间组织进行分析。其次从传统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入手,包括宏观的分工、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创新理论及空间扩散理论到微观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都被用来进行全球生产网络空间作用机制的解释,最终从价值链分解、空间配置与集聚等特性纳入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范畴中。而从全球生产网络构成要素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最终塑造了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在区域空间结构分析中,则包括多尺度的视角:全球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最终落实到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区模型。第7章为论文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案例分析部分。本章首先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上海城市经济及其空间组织状况进行研究,显示上海城市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对外贸易结构却依然显示上海制造业在价值链环节方面处于仍处于低端地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环节的劳动空间分工;其次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揭示全球生产网络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镶嵌以及空间扩散,进而通过总量及结构指标考察区域城市功能体系的等级性。从区域工业区发展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地方镶嵌发展的实质:即更多成为跨国公司低端价值链环节制造组装的基地。并对工业园区对城市的空间引导进行分析,实践从空间到空间的嫁接。最后部分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价值链陷阱”,重视技术创新,引导整个区域制造业生产不断转型迈向高端化,代表整个中国占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同时加快上海全球城市的建构,注重城市功能等级提升,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管理和控制的新核心,这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战略。第8章是结论篇。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提出粗略的建议。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计算机产业中不同价值链环节价值生产能力的差异,在全球生产网络定量化研究方面作出了一定突破。验证了“价值链陷阱”的存在,并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思想。②继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之后,从一个更为综合的全球生产网络框架探索城市生产空间组织,并将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进行整合研究,在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③从生产及贸易结构的角度入手,分析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对上海的劳动空间分工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一步扩展到更大尺度的大都市区域生产空间组织。
张小明[7](2005)在《雇主品牌让最优秀的人才为你心动》文中指出雇主品牌是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较高乃至很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 度的企业品牌。它使潜在员工愿意来企业工作,使现有员工愿意留在企业工作, 使企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工作地。雇主品牌从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脱颖而 出,并进而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文澜[8](2004)在《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文中研究指明 安捷伦科技公司的CEO不久前在由知名企管顾问公司翰威特(HewittAssociates)所主办的最佳企业雇主评选中荣获台湾区第一名,安捷伦公司将获奖原因归功于“优秀员工造就最佳雇主”;而员工则以“实至名归”来赞扬安捷伦当之无愧。究竟是员工造就了安捷伦,还是因为安捷伦先塑造了优良的制度及工作环境,吸引人才纷纷进驻?走进安捷伦,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文澜[9](2003)在《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安捷伦科技公司的CEO不久前在由知名企管顾问公司翰威特(HewittAssociates)所主办的最佳企业雇主评选中荣获台湾区第一名,安捷伦公司将获奖原因归功于"优秀员工造就最佳雇主";而员工则以"实至名归"来赞扬安捷伦当之无愧。究竟是员工造就了安捷伦,还是因为安捷伦先塑造了优良的制度及工作环境,吸引人才纷纷进驻?走进安捷伦,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刘雪梅[10](2003)在《讨好员工是不够的——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之辨》文中研究说明或许会令许多公司中高层吃惊——如果不把满意度转化为更 出色的工作表现,或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最令员工满意的 雇主也不一定最佳
二、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麦饭石陶瓷饮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一、麦饭石历史 |
二、本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麦饭石的基本成分及溶出性 |
第一节 麦饭石的探析 |
第二节 麦饭石的特点 |
一、麦饭石的生物活性 |
二、麦饭石的吸附性能 |
三、麦饭石的矿化性能 |
四、麦饭石具有对水中元素含量、水质p H值的双向调节作用 |
五、麦饭石的溶出性 |
六、麦饭石的无毒无害性能 |
第三节 麦饭石的微量元素 |
一、微量元素的探析 |
二、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饭石陶瓷饮具材料研究 |
第一节 陶瓷及陶瓷材料的探析 |
第二节 陶瓷分类 |
一、按用途的不同分类 |
二、按材料、材料致密程度 |
第三节 陶瓷材料分类 |
第四节 麦饭石陶瓷饮具材料的选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瓷饮具造型 |
第一节 陶瓷饮具结构 |
一、陶瓷饮具的分类 |
二、陶瓷饮具的造型要素 |
三、陶瓷饮具的设计法则 |
第二节 陶瓷饮具的装饰 |
一、陶瓷的内容题材 |
二、陶瓷的色彩 |
三、陶瓷的装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麦饭石陶瓷饮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麦饭石陶瓷饮具设计的原料及设备 |
一、麦饭石陶瓷饮具的原料 |
二、试验所用设备 |
三、样品的制备及实验 |
第二节 麦饭石陶瓷饮具的设计与制作 |
一、麦饭石陶瓷饮具的设计原则 |
二、草图设计 |
三、饮具样品制作 |
四、饮具烧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3)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酊的处方研究 |
1 处方组成 |
2 处方分析 |
第二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剂型选择的依据 |
2 仪器和试剂 |
2.1 仪器 |
2.2 药品 |
2.3 试剂 |
3 方法和结果 |
3.1 综合评分标准 |
3.1.1 外观质量评价标准 |
3.1.2 成品率平价标准 |
3.2 单因素考察 |
3.2.1 基质的选择 |
3.2.2 冷凝剂的选择 |
3.2.3 药物与基质配比的选择 |
3.2.4 滴距的选择 |
3.2.5 滴制温度的选择 |
3.3 正交试验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滴丸基质的选择 |
5.2 滴丸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的优势 |
第三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
1 云香祛风止痛酊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
2 仪器与试剂 |
2.1 仪器 |
2.2 试剂 |
3 性状 |
4 薄层鉴别 |
4.1 白芷的鉴别 |
4.1.1 供试品的溶液制备 |
4.1.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
4.1.3 阴性溶液的制备 |
4.1.4 白芷的薄层鉴别 |
4.2 细辛的鉴别 |
4.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
4.2.3 阴性溶液的制备 |
4.2.4 细辛的薄层鉴别 |
5 含量测定 |
5.1 樟脑、薄荷脑含量测定 |
5.1.1 色谱条件 |
5.1.2 内标溶液的制备 |
5.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5.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1.5 线性关系考察 |
5.1.6 精密度考察 |
5.1.7 稳定性考察 |
5.1.8 重复性考察 |
5.1.9 加样回收考察 |
5.1.10 样品含量测定 |
6 检查 |
6.1 重量差异 |
6.2 溶散时限 |
7 小结 |
8 讨论 |
第四部分 云香祛风止痛滴丸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长期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云香祛风止痛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总体概况 |
1.1.2 我国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的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网络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
2.1 网络营销概念与特点 |
2.1.1 网络营销定义 |
2.1.2 网络营销特点 |
2.2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 |
2.2.1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同点 |
2.2.2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区别 |
2.3 网络营销基本理论 |
2.3.1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2.3.2 网络整合营销理论 |
2.3.3 网络软营销理论 |
2.3.4 直复营销理论 |
2.3.5 关系营销理论 |
2.3.6 服务营销理论 |
2.3.7 高科技营销理论 |
2.4 网络营销常用策略 |
2.4.1 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
2.4.2 网络营销产品策略 |
2.4.3 网络营销服务策略 |
2.4.4 网络营销促销策略 |
3 A公司网络营销现状 |
3.1 总公司N公司概况 |
3.1.1 N公司全球概况 |
3.1.2 中国分公司A公司概况 |
3.2 A公司传统营销方式 |
3.2.1 A公司人员推销 |
3.2.2 A公司展会 |
3.2.3 A公司广告 |
3.2.4 A公司公关 |
3.3 A公司网络营销现状 |
3.3.1 公司网站 |
3.3.2 网上论坛营销 |
3.3.3 网上直销 |
3.3.4 SNS营销 |
3.3.5 搜索引擎营销 |
3.3.6 网络广告 |
3.3.7 Email营销 |
4 A公司网络营销环境PEST分析 |
4.1 政治法律因素 |
4.2 经济环境因素 |
4.2.1 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因素 |
4.2.2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市场经济环境 |
4.3 社会文化因素 |
4.4 技术因素 |
5 A公司竞争对手网络营销分析 |
5.1 A公司竞争对手概况 |
5.2 A公司竞争对手网络营销分析 |
5.2.1 竞争对手搜索引擎营销分析 |
5.2.2 竞争对手社交网络营销分析 |
5.2.3 竞争对手网络广告营销分析 |
6 A公司网络营销客户分析 |
6.1 按行业应用划分 |
6.2 按产品划分 |
6.2.1 产品理念 |
6.2.2 产品类别 |
6.3 按地理位置划分 |
6.4 按购买渠道划分 |
6.5 按客户结构划分 |
7 A公司网络营销策略 |
7.1 A公司网上直销策略 |
7.1.1 A公司网上直销失败原因分析 |
7.1.2 A公司网上直销改进策略 |
7.1.2.1 重新评估网上直销市场定位 |
7.1.2.2 加强网站建设,优化内部供货流程 |
7.1.2.3 网上客户支付方式多样化 |
7.1.2.4 加强网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7.2 WEB 3.0营销模式 |
7.2.1 Web 3.0新营销模式概述 |
7.2.2 A公司精准营销策略 |
7.2.2.1 数据库营销 |
7.2.2.2 网络市场调研 |
7.2.2.3 Email营销 |
7.2.2.4 直返式广告 |
7.3 A公司网络广告策略 |
7.4 A公司SNS营销策略 |
7.4.1 A公司微博营销策略 |
7.4.2 A公司微信营销策略 |
7.5 A公司官网维护策略 |
7.6 A公司网络营销服务策略 |
7.7 A公司网络营销人员配备策略 |
8 网络营销策略实施效果 |
8.1 A公司网上直销改进策略实施效果 |
8.2 A公司WEB 3.0精准营销策略实施效果 |
8.3 A公司网络广告策略实施效果 |
8.4 A公司SNS营销策略实施效果 |
8.5 A公司网络营销服务策略实施效果 |
9 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与结构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及伦理测度 |
2.1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与道德 |
2.1.1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与道德 |
2.1.2 现阶段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主要问题 |
2.2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要素 |
2.3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属性及伦理关系 |
2.4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测度 |
2.4.1 变量开发与设计 |
2.4.2 维度假设与检测 |
2.4.3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调研与探测 |
3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企业绩效及其测度 |
3.1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及其测度 |
3.1.1 变量开发与设计 |
3.1.2 维度假设与检测 |
3.2 企业绩效及其测度 |
3.2.1 变量开发与设计 |
3.2.2 维度假设与检测 |
3.3 小结 |
4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基础 |
4.2 研究假设模型 |
4.3 研究假设内容 |
4.4 数据相关分析 |
4.4.1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影响 |
4.4.2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对企业绩效影响 |
4.4.3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 |
4.5 检验结果与模型修正 |
4.5.1 假设检验结果 |
4.5.2 假设模型修正 |
5 提升企业绩效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策略 |
5.1 明确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目标 |
5.2 加强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对策 |
5.2.1 建立以公开公正为主导的伦理监督机制 |
5.2.2 开展以效率公平为理念的绩效薪酬管理 |
5.2.3 进行以关怀员工为主旨的职业生涯管理 |
5.2.4 加强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 |
5.2.5 实施以科技伦理素质提升为取向的道德培训 |
5.3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维度测量量表 |
附录B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维度测量量表 |
附录C 企业绩效维度测量量表 |
附录D 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访谈提纲 |
附录E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与绩效相关分析部分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依据与来源 |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启示 |
1.2.2 中国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与综述 |
2.1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 |
2.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脉络 |
2.2.1 价值链研究:价值生产的分析路径 |
2.2.2 微笑曲线研究:价值分配的分析路径 |
2.2.3 网络和镶嵌:全球化发展地方性研究的基石 |
2.2.4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商品链:研究尺度的扩张 |
2.2.5 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组织新的研究框架 |
2.3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与内容 |
2.3.1 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解析 |
2.3.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维度与内容 |
2.3.3 全球生产网络主要构成要素的考察 |
2.3.4 关于价值链支持性活动的分析 |
2.4 全球生产网络的未来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关系 |
3.1 国际劳动分工的演化:全球生产网络的经济基础 |
3.1.1 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兴起与发展 |
3.1.2 国际贸易理论对劳动分工的分析 |
3.1.3 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发展与形式 |
3.2 基于劳动分工的新的生产组织 |
3.3.1 模块化操作与转包生产 |
3.3.2 从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 |
3.3.3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价值链陷阱”的出现 |
3.3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
3.4.1 网络平行与阶层等级之分的组织治理争论 |
3.4.2 购买者驱动型与生产者驱动型之分的治理模式 |
3.4.3 管理学学派基于生产组织细分的企业类型划分 |
3.4.4 曼彻斯特学派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化响应 |
4.1 基于FDI发展的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 |
4.1.1 全球FDI总体发展与新的流动特征 |
4.1.2 跨国公司及其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 |
4.1.3 FDI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
4.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考察 |
4.2.1 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机制分析 |
4.2.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与组织 |
4.2.3 “三角联盟”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4.2.4 地方网络镶嵌的制度与文化影响 |
4.3 地方网络镶嵌的不同模式:兼对中国的分析 |
4.3.1 基于分工和比较优势原则的两种差异模式 |
4.3.2 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模式与发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 |
5.1 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 |
5.2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链分割与关系网络 |
5.2.1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与空间竞争性 |
5.2.2 全球计算机产业权力等级与关系网络分析 |
5.3 中国计算机产业地方生产网络发展与分析 |
5.3.1 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的案例考察 |
5.3.2 中国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及空间竞争性探讨 |
5.3.3 计算机产业的地方镶嵌与中国的网络镶嵌 |
5.3.4 基于广达集团全球功能布局的实证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理论架构 |
6.1 区域空间组织概念的解析与再认识 |
6.1.1 区域空间组织的概念化与认知 |
6.1.2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影响因素 |
6.1.3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构成要素 |
6.1.4 区域空间结构新的特性与表征 |
6.2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区域空间作用机制 |
6.2.1 劳动分工理论与规模经济的启示 |
6.2.2 创新理论与空间扩散理论的解释 |
6.2.3 竞租—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借鉴 |
6.2.4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空间作用机制 |
6.3 全球生产网络调动的全球城市网络 |
6.3.1 全球化条件下新的城市区域模式 |
6.3.2 全球/世界城市——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节点 |
6.3.3 全球城市体系——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等级联系 |
6.3.4 全球城市区域——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空间整合 |
6.4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
6.4.1 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大都市区新的组织 |
6.4.2 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全球生产网络的解释 |
6.4.3 大都市区空间成长单元与发展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生产空间组织与发展战略 |
7.1 全球城市建构中的上海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
7.1.1 上海城市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考察 |
7.1.2 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
7.1.3 基于分工的城市就业人口空间组织 |
7.1.4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城市生产空间结构 |
7.2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浮现中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域 |
7.2.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层级体系 |
7.2.2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及行业结构发展层次 |
7.2.3 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基于上海的区域拓展 |
7.2.4 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联系发展分析 |
7.3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发展及其空间效应 |
7.3.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区发展模式分类 |
7.3.2 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考察 |
7.3.3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组织效应 |
7.4 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发展战略与功能重组 |
7.4.1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技术创新战略 |
7.4.2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品牌建设战略 |
7.4.3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功能重组 |
7.4.4 基于全球城市的大都市区空间重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雇主品牌让最优秀的人才为你心动(论文提纲范文)
最佳雇主是如何炼成的? |
怎样创立最佳雇主品牌? |
(8)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温馨的安捷伦 |
最佳企业雇主 |
开放的环境 |
同舟共济 |
四、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2]麦饭石陶瓷饮具设计研究[D]. 杨靖.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3)
- [3]云香祛风止痛(云香精)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稳定性研究[D]. 梁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宋瑶.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5]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 房宏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6]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 李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雇主品牌让最优秀的人才为你心动[J]. 张小明. 人力资源, 2005(04)
- [8]安捷伦科技:台湾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J]. 文澜. 市场周刊(商务营销), 2004(01)
- [9]最佳企业雇主的故事[J]. 文澜. 中国商人, 2003(11)
- [10]讨好员工是不够的——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之辨[J]. 刘雪梅. 当代经理人, 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