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杆坑道两用钻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阚志涛[1](2021)在《坑道钻机用多功能前顶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ZDY2-1000LF型煤矿双臂钻机前顶装置工业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坑道钻机用多功能前顶装置。前顶装置集夹持与扶正功能为一体,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活、安全系数高。工作过程中,前顶装置内的夹持机构和扶正机构可移动,形成两级扶正,工艺适应性强,钻孔精度高。
张阳[2](2020)在《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钻机车是由机械、电控、液压子系统相互交叉、融合构成的机电液一体化专用钻进施工装备,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综合性能。随着浅层油气抽采井、地热井及应急救援井等施工需求的日益增长和钻进工况复杂程度的增加,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在机械结构力学性能可靠性、液压流体传动稳定性及电控算法精控性等方面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钻机车产业的发展。目前钻机车机电液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及液压系统数值仿真、电控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而对机电液综合性能的系统性研究相对欠缺,导致钻机车机械结构应力分布不均、局部应力集中大、超重,液压系统稳定性不足及电控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开展钻机车机电液系统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提高机械系统结构强度、屈曲稳定性、轻量化特性,提升液压系统稳定响应特性、动力匹配特性,提升电控系统控制算法精度、鲁棒性的关键技术,实现机电液系统综合性能的提升与优化。获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机械结构工况条件,采用受压阶梯折算法、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及强度理论等数学分析方法与灵敏度分析、响应曲面法、MATLAB-Python-ABAQUS协同仿真、拓扑优化等数值分析方法相结合,基于多参数组合响应设计方法,优化了钻机车机械结构形式,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机械结构轻量化。(2)采用理论计算和AMESim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钻进工况下液压动力系统的频域、时域稳定特性,获得了弹簧刚度、阻尼对负载敏感及平衡阀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优选了弹簧刚度和阻尼孔直径参数;针对大惯量液压系统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阻尼半桥抑制震颤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了液压管路的振动频率响应及分布参数动态特性,并对管路进行了虚拟样机优化,提升了液压动力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3)为满足高效钻进对自动送钻电液控制算法的要求,采用理论建模、AMESim和Simulink协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传统PID、模糊PID和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不同控制算法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跟踪控制的适应性,解决了钻机车电液控制系统非线性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高了自动送钻过程中电液系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4)采用机电液一体化3D协同仿真、型式试验、力学性能检测及现场工程试验测量的方法验证了钻机车机电液系统性能优化的有效性、准确性,实现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统一。论文的研究提升了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等综合性能,可以为钻机车机电液系统设计、优化及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对提升钻机车施工可靠性、效率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3](2019)在《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刘子金,王春琢,张淼[4](2018)在《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施工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萌芽时期、创业时期、行业形成时期、全面发展时期4个阶段,国家在不同时期从政策上、制度上支持和引导国内企业创新发展,以建筑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从引进设备使用维修、引进样机仿制到引进国外技术和制造工艺、再到自主研发创新、出口创汇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40年以来,工程机械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装备的全球制造大国和使用大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开展建筑施工装备研究,在钢筋机械、起重升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和砂浆机械、机械化施工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对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之际,对建筑机械行业研发历程及自身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总结,并根据当前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装备的需求,对建筑施工装备在未来的研发方向和重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展望。
韩潇[5](2014)在《松软煤层双管钻机夹持卸扣装置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但由于地质运动时期众多大陆地块的多次碰撞和俯冲,导致煤田地质构造复杂,钻遇煤层赋存条件多变。目前我国除抚顺矿区外,大多数煤层透气性差,属于松软煤层。为解决在松软煤层中施工困难、成孔率低、成孔深度浅等问题,近年来业界研发出了一套中风压空气套管钻进技术,该技术具有对孔壁冲刷小、携带岩粉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成孔难度、减少孔内事故。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配套该技术正在研发的双管钻机(即套管钻机)既可由动力头带动钻杆和套管同时钻进,又可根据工况单独钻进,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孔壁坍塌造成套管下不到底的问题,进一步适应了大直径长钻孔的发展趋势。夹持与卸扣装置是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在钻机正常钻进时,夹持孔内钻杆防止钻具滑移;在加接或拧卸钻杆时,与回转机构和给进机构相配合来完成拧卸钻杆工作。随着钻机转拖和钻进速度的提高,接卸钻杆的工作时间随之增加。因此,研究新型夹持与卸扣装置,对于整机的性能、钻进效率以及钻孔质量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从传统夹持与卸扣装置为出发点,依托套管钻机项目对夹持与卸扣装置做了较为深入的设计与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几种传统钻机夹持器与卸扣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适用范围,选择了液压松紧型顶端开放式夹持器结构和双缸对夹式液压型卸扣器结构,适用于双管钻机在松软煤层钻进中的施工要求;(2)对双管钻机上夹持与卸扣装置的主要构成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关键零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强度校核,最终选用的夹紧油缸,强度安全系数n>1.5,完全可以满足钻进现场的使用。选用的卸扣油缸,所能产生的最大转矩大于钻机的最大额定转矩,保证钻机卸扣时能拧开丝扣;(3)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所设计装置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强度分析,在其应力应变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保证其强度安全系数n>1.2,大大地提高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利用交互式三维建模软件UGNX对夹持与卸扣装置进行三维模拟,并针对仿真进行了模型简化。在建模过程中,通过虚拟样机的装配,检查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不存在干涉问题;(5)利用运动仿真软件ADMAS对所设计的卸扣器装置进行了运动仿真,模拟了系统夹紧力、卸扣力和卸扣扭矩的变化情况,得出了卸扣器装置关键部件的位移、速度曲线。得出卡瓦的径向位移最大为0.0204m,夹紧最大速度为0.102m/s,张开最大速度为0.153m/s,满足了夹持器能够快速开合的工作要求。钻机卸扣时的最大角速度为4.2972°/s,卸扣器回位时最大角速度为,满足了钻机拧卸时角速度较快的工作要求。本文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双管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研究体系,这不仅论证了该设计在应用中的可行性,而且为进一步研制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夹持与卸扣装置奠定了基础。
刘娇[6](2014)在《铁路路基加固用轻型高压旋喷注浆钻机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承载着经济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中国。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以及铁路交通速度要求的提高,原有铁路路基出现各种形式的地基失稳现象,需要对原有路基和现在即将建设的路基的支撑力不够的路段进行加固处理。针对这种现象,普遍需要对铁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铁路路基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环境状况,路基岩土硬度不大,可选择化学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由于铁路路基边坡放置钻机的环境限制,铁路轨道沿线较长,地质条件复杂,用现有的常用大型水平定向钻机具有不适用性,因此特设计出轻便型的旋喷注浆铁路路基加固钻机,方便运输和拆装。本文主要在研究了旋喷注浆技术的国内外应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钻机设计的基本要求,整体布局设计并对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室内调试试验,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改善。该轻便型旋喷注浆地基加固钻机的设计包括动力头、钻架体、夹持卸扣器,动力站,操作台、支撑座等主要部件。该钻机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整机质量轻,分体式结构,每一部分的结构紧促,易运输易拆装;二是在夹持器的部分增加卸扣油缸,实现机械式卸扣钻杆,免去人工操作的困难,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实现钻杆的自动化控制拧卸和更换等功能;三是将通常用于垂直地下注浆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水平钻进路基加固;四是液压系统控制,一个摆线马达控制动力头的回转,另一摆线马达控制链轮链条机构实现动力头的给进,液压马达和电机相结合,实现动力头的低速大扭矩无极调速,实现钻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五是设计了钻架体导轨和支架,可以实现连续施工,更加方便快捷、操作安全。在完成设计后,进行非标准件的加工和标准件采购,完成装配进行室内调试,调试结果表明,能够满足动力头回转和给进的设计要求,卸扣钻杆方便,缺点是水龙头的密封元件密封性不够好,可以修改为V型密封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7](2014)在《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文中认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我国开展建设机械研究,在桩工机械、混凝土和砂浆机械、钢筋机械、起重升降机械、电梯、机械化施工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本文对我院建筑机械的研发历程、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主要从技术、产品、标准、产业化、重大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根据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建筑施工需求,结合国际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我院未来的研发重点和方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李守林,田广范,刘子金,刘元洪,王东红[8](2013)在《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我国开展建设机械研究,在桩工机械、混凝土和砂浆机械、钢筋机械、起重升降机械、电梯、机械化施工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本文对我院建筑机械的研发历程、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主要从技术、产品、标准、产业化、重大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根据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建筑施工需求,结合国际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我机械化分院未来的研发重点和方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宋建平[9](2013)在《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鞘岭隧道是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祁连山中高山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路缘构造区,区域内地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分布有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了宽大的“挤压构造带”,隧道穿越区域内较大范围存在复杂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变形等一系列地质难题,属国内外罕见。乌鞘岭隧道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高海拔、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为工程案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的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和总结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优化斜井断面尺寸,配备适应高原条件、容量大、高效能的机械设备,研制大型通风设备进行高原长斜井通风排烟,选择合理的运输组织以及成套的施工工艺,实现长斜井的快速施工:2、以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为例,阐述了施工机械配置模式、井底车场的运输组织模式、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施工通风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竖井分为四段,分别采取相应的开挖、支护以及装运技术进行施工,实现深竖井的快速施工3、遵循“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提出了乌鞘岭隧道穿越富水浅埋黄上地层、泥岩夹砂岩地层、砂岩和砂岩夹砾岩地层、F4、F5、F6、F7四条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等的快速施工技术。
周小松[10](2010)在《TBM法与钻爆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这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对比分析,确定了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适用范围;并通过造价计算确定了一圆形水工无压隧洞的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经济洞长;并收集整理了部分国内外已建和在建隧道工程采用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资料。(1)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适用范围在隧道施工方法上,TBM法和钻爆法都是隧道施工的成熟工法。钻爆法较TBM法工序多,施工组织复杂,工期较长,超欠挖量大、安全性差,但地质适应能力较好。TBM法与钻爆法比较的优势在于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从技术上比较,TBM法适用于工期要求紧、且以硬质岩为主的圆形长隧道,而钻爆法则适用于短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的且不适合TBM法快速施工的工程。(2)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经济洞长成洞洞径4m,埋深100~500m,坡度1/800,Ⅱ类及以上围岩占40%、Ⅲ类围岩占30%、Ⅳ类占20%、Ⅴ类围岩占10%的圆形水工无压隧洞,钻爆法施工的经济洞长为5km以下,敞开式TBM施工的经济洞长为5km以上,双护盾式TBM施工的经济洞长为9km以上。(3)通过收集整理部分国内外已建和在建隧道工程采用TBM法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资料,认为:现行TBM法施工技术能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溶洞、涌水等特殊地质条件经提前处理后,或辅以钻爆法开挖通过不良洞段后,再采用TBM法进行掘进;在特长隧道中,采用TBM法快速施工,较钻爆法以长洞短打的方式经济性好,节约成本约在5%~20%;在硬岩隧道中,双护盾TBM比敞开式TBM造价高出约20%以上,敞开式TBM法的经济性更突出;国产TBM发展停滞和国内施工单位的TBM施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是当前我国隧道难以推广采用TBM法开挖的主要原因;TBM法与钻爆法的造价差异会随着TBM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将逐渐缩小,TBM法将在中长隧道的建设中逐渐取代钻爆法而成为主流的施工方法。
二、锚杆坑道两用钻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杆坑道两用钻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坑道钻机用多功能前顶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ZDY2-1000LF型煤矿巷道双臂钻机 |
2 前顶装置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
3 多功能前顶装置设计 |
4 结语 |
(2)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钻机车概述 |
1.3.2 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集成原理 |
1.3.3 钻机车机电液系统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钻机车机电液系统一体化集成 |
2.1 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组成 |
2.2 机械系统 |
2.2.1 给进装置结构型式 |
2.2.2 动力头 |
2.3 液压动力系统 |
2.3.1 动力机选型 |
2.3.2 液压系统总体集成方案 |
2.3.3 液压元件选型 |
2.3.4 给进液压系统回路 |
2.3.5 动力头回转液压系统回路 |
2.3.6 液压系统集成 |
2.4 电控系统开发 |
2.4.1 电控系统功能实现 |
2.4.2 电控系统原理及功能模块 |
2.4.3 电控系统集成 |
2.5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集成 |
2.6 本章小结 |
3 机械结构力学分析与性能优化 |
3.1 机械结构性能对机电液系统特性影响 |
3.2 极限载荷下给进装置力学性能分析 |
3.2.1 给进液压缸稳定性分析 |
3.2.2 一级给进桅杆强度分析 |
3.2.3 二级给进桅杆强度分析 |
3.3 给进装置机械结构优化及轻量化 |
3.3.1 机械结构优化方法及数学模型 |
3.3.2 基于响应面法的二级给进桅杆机械结构优化 |
3.4 变幅机构拓扑优化及轻量化设计 |
3.4.1 变幅机构力学分析 |
3.4.2 变幅机构支撑座拓扑结构优化 |
3.5 动力头力学特性分析 |
3.5.1 减速箱齿轮强度校核 |
3.5.2 动力头箱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3.6 整机稳定性分析 |
3.6.1 行驶时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
3.6.2 钻进时整机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液压系统稳定性及动力匹配特性研究与优化 |
4.1 液压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性能优化 |
4.1.1 负载敏感泵稳定输出特性研究 |
4.1.2 负载敏感多路阀阀控特性研究与优化 |
4.1.3 给进液压缸负载平衡回路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
4.2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研究及管路优化 |
4.2.1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频域分析 |
4.2.2 液压管路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时域分析 |
4.2.3 基于虚拟样机的液压管路优化 |
4.3 液压系统动力匹配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钻机车自动送钻控制算法研究与优化 |
5.1 PID控制算法 |
5.2 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 |
5.3 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协同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
6.1 ADAMS-AMESim-Simulink机电液一体化3D协同仿真 |
6.2 钻机车型式试验 |
6.3 关键机械结构力学性能实验测量分析 |
6.3.1 接触式电阻应变片测量 |
6.3.2 非接触式三维数字散斑测量 |
6.4 现场工程试验 |
6.4.1 回转液压系统性能测试 |
6.4.2 给进系统性能测试 |
6.4.3 动力系统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1 创建探矿工程队伍 |
1.2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1.3 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工作 |
1.3.1 科学研究工作 |
1.3.2 科技情报工作 |
1.3.2.1 创办专业杂志 |
1.3.2.2 创建学术组织 |
1.3.2.3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1.4 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国产钻探装备 |
1.5 初步建立管理体系,建章立制 |
1.5.1 操作规程 |
1.5.2 管理办法 |
1.5.3 定额 |
1.5.4 技术标准 |
1.6 小结 |
2 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2.1 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多工艺钻探技术逐步完善 |
2.1.1 以金刚石钻探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起步 |
2.1.2 以绳索取心钻进为主的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成为地质岩心钻探主体 |
2.1.3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
2.1.4 受控定向钻进技术研究应用成果斐然 |
2.2 以反循环为主体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体系获推广应用 |
2.3 以低密度为主体的护孔、堵漏、保矿技术体系形成 |
2.4 以坑道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奥法掘进技术体系得到推广应用 |
2.5 水文水井钻探、高温地热钻井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2.6 地质钻探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
2.7 地质勘查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
2.8 科研能力及国际交流得以加强 |
2.9 小结 |
3 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 |
3.1 贯彻地矿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
3.2 工程勘察钻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3.3 工程施工钻探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 |
3.3.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
3.3.2 基坑支护与地基处理设备 |
3.3.3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与设备 |
3.3.4 其他特殊工程 |
3.4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初显神威 |
3.5 坑探工程技术进步,服务领域拓宽 |
3.6 对接井施工技术解决盐岩采矿技术难题 |
3.7 建筑装修薄壁工程钻技术 |
3.8 地质钻探技术稳中求进 |
3.9 小结 |
4 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 |
4.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大变革 |
4.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深部钻探工程 |
4.3 钻探工程在地热、铀矿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中一展身手 |
4.4 页岩气勘探开发依托钻井技术进步取得突破 |
4.5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
4.6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
4.6.1 前期准备工作 |
4.6.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 |
4.6.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
4.6.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
4.6.5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 |
4.6.6 极地钻探工程 |
4.7 积极开展大洋钻探 |
4.8 积极开展绿色勘查钻探技术研究 |
4.9 探矿工程专业标准体系逐步成熟并完善 |
4.10 钻探技术在矿山救援等特种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
5 展望 |
(4)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
2 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 |
2.1 初期创立和早期研发成果 |
2.2 近30年研发的主要技术成果和产品 |
3 结语 |
(5)松软煤层双管钻机夹持卸扣装置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传统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传统钻机夹持器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常开式液压夹持器 |
2.1.2 常闭式液压夹持器 |
2.1.3 液压松紧式夹持器 |
2.1.4 双管钻机夹持器的选择 |
2.2 传统钻机卸扣器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卡杆式钻机卸扣器 |
2.2.2 夹持式钻机卸扣器 |
2.2.3 双管钻机卸扣器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3 双管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设计 |
3.1 双管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结构设计 |
3.1.1 双管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结构特点 |
3.1.2 双管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主要构成 |
3.2 钻机夹持与卸扣装置的关键零件设计 |
3.2.1 钻机夹持器的夹紧力计算 |
3.2.2 钻机夹持器的夹紧油缸缸筒直径选择 |
3.2.3 钻机卸扣器的卸扣油缸缸筒直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4 夹持与卸扣装置的强度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4.1.1 有限元思想简介 |
4.1.2 有限元软件选择 |
4.1.3 ABAQUS 有限元软件分析步骤 |
4.2 夹持器的有限元的求解过程 |
4.2.1 夹持器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夹持器体的材料参数设定 |
4.2.3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4.2.4 边界条件的处理与载荷的施加 |
4.2.5 静态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
4.2.6 夹持器体的结构优化及分析 |
4.3 卸扣器的有限元的求解过程 |
4.3.1 卸扣器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边界条件的处理与载荷的施加 |
4.3.3 静态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
4.3.4 卸扣器体的结构优化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卸扣装置的三维运动仿真 |
5.1 卸扣器的三维建模 |
5.1.1 三维建模软件 UG NX 概述 |
5.1.2 三维建模软 UG NX 软件特点 |
5.1.3 模型的简化 |
5.2 ADMAS 三维仿真软件概述 |
5.2.1 ADMAS 软件主要特点 |
5.2.2 ADMAS 软件主要模块 |
5.2.3 ADMAS 软件仿真分析流程 |
5.3 卸扣器的三维仿真过程 |
5.3.1 导入模型建立构件 |
5.3.2 模型的初始化 |
5.3.3 构件添加约束 |
5.3.4 构件添加驱动 |
5.3.5 构件施加载荷 |
5.3.6 冗余约束的处理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1 仿真过程模拟 |
5.4.2 仿真曲线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铁路路基加固用轻型高压旋喷注浆钻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旋喷钻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旋喷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1.2.2 旋喷钻机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旋喷钻机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4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整体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设计要求 |
2.2.1 技术性能要求 |
2.2.2 可靠性要求 |
2.2.3 安全要求 |
2.2.4 主要零件技术要求 |
2.2.5 部件技术要求 |
2.2.6 整机装配技术要求 |
2.2.7 外观要求 |
2.3 总体布局设计 |
2.3.1 技术参数要求 |
2.3.2 布局设计 |
2.3.3 动力源部分 |
2.3.4 执行部件 |
2.3.5 操作部分 |
2.3.6 钻机支撑部分 |
2.5 小结 |
第3章 钻机部件设计计算过程 |
3.1 引言 |
3.2 动力头设计 |
3.2.1 动力头设计要求 |
3.2.2 马达选择 |
3.2.3 主轴设计 |
3.2.4 轴承选择 |
3.2.5 水龙头设计 |
3.2.6 保护短节设计 |
3.2.7 动力头主动钻杆设计 |
3.2.8 动力头与钻架配合部分设计 |
3.3 夹持卸扣器设计 |
3.4 钻架体设计 |
3.4.1 链轮链条机构的设计 |
3.4.2 钻架体马达的选择 |
3.5 动力站设计 |
3.5.1 联轴器的选择 |
3.5.2 液压油箱设计 |
3.6 操作系统设计 |
3.6.1 液压油路图 |
3.6.2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6.3 操作台设计 |
3.7 钻机支撑部分设计 |
3.7.1 工字钢选择 |
3.7.2 滚轮设计 |
3.7.3 支撑架设计 |
3.8 整体技术参数和模型 |
3.9 小结 |
第4章 安装调试 |
4.1 引言 |
4.2 旋喷钻机的安装调试 |
4.2.1 动力站安装调试 |
4.2.2 钻架体安装调试 |
4.2.3 动力头与夹持器安装调试 |
4.2.4 操作台安装调试 |
4.2.5 整体实物图 |
4.3 调试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初期创立和早期研发成果 |
2 近20年研发的关键产品和技术 |
2.1 概述 |
2.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与设备 |
2.3 钢筋加工机械及施工技术 |
2.4 电梯及电梯安全部件 |
2.5 混凝土及制品机械技术与设备 |
2.6 混凝土布料机械 |
2.7 建筑装修和高空作业机械 |
2.8 施工升降机械 |
2.9 塔式起重机、特殊起重机械及安全技术 |
2.10 桩工机械 |
2.11 标准化技术工作 |
3 未来展望 |
(8)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初期创立和早期研发成果 |
2 近20年研发的关键产品和技术 |
2.1 概述 |
2.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与设备 |
2.3 钢筋加工机械及施工技术 |
2.4 电梯及电梯安全部件 |
2.5 混凝土及制品机械技术与设备 |
2.6 混凝土布料机械 |
2.7 建筑装修和高空作业机械 |
2.8 施工升降机械 |
2.9 塔式起重机、特殊起重机械及安全技术 |
2.9.1 36t级环形起重机 |
2.9.2 月球车地面模拟1/6微重力试验装置 |
2.9.3 桥梁检测维护设备 |
2.9.4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
2.1 0 桩工机械 |
2.1 1 标准化技术工作 |
3 未来展望 |
(9)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乌鞘岭隧道概况 |
1.2.1 地形地貌 |
1.2.2 地层岩性 |
1.2.3 地质构造 |
1.2.4 水文地质 |
1.2.5 气象和地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辅助坑道的设置 |
2.1 辅助坑道的设置原则 |
2.2 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
3.1 无轨运输斜井的技术条件 |
3.1.1 优化斜井断面尺寸 |
3.1.2 合理设置斜井坡度 |
3.1.3 设置适应高效运输的会车道、调车洞和井底车场 |
3.2 施工机械能力系统匹配 |
3.3 施工通风设计 |
3.3.1 通风难度 |
3.3.2 通风总体设计 |
3.3.3 通风效果 |
3.4 倒坡施工排水技术 |
3.5 快速施工技术 |
3.5.1 施工方法 |
3.5.2 开挖断面的台阶高度选择 |
3.5.3 作业要点 |
3.5.4 施工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轨运输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
4.1 洞外卸碴设施及布置 |
4.2 井底车场 |
4.3 调车环岛技术 |
4.4 机械设备配备技术 |
4.5 斜井有轨与无轨运输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机械设备 |
5.3 井底车场布置 |
5.4 通风的特殊处理 |
5.5 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
5.5.1 锁口段施工 |
5.5.2 2.4~26m段施工 |
5.5.3 26m~170m段施工 |
5.5.4 170m~516.14m段施工 |
5.5.5 马头门施工 |
5.6 施工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地质条件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
6.1 富水浅埋黄上地层及泥岩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
6.1.1 进口段左线富水浅埋黄土地层正洞施工 |
6.1.2 进口段右线泥岩地层正洞施工 |
6.2 砂岩及砂岩夹砾岩地层快速施工技术 |
6.2.1 出口段右线正洞快速施工 |
6.2.2 出口段左线平行导坑快速施工 |
6.3 岭脊地段软弱地层正洞快速施工技术 |
6.3.1 F4断层段正洞施工 |
6.3.2 志留系千枚岩地段正洞施工 |
6.3.3 F7断层段施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个人简历 |
(10)TBM法与钻爆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 |
1.2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必要性 |
1.3.2 研究内容 |
2 TBM法与钻爆法施工技术对比分析 |
2.1 TBM法与钻爆法简介 |
2.1.1 TBM法 |
2.1.2 钻爆法 |
2.2 临时工程对比 |
2.2.1 钻爆法临时工程 |
2.2.2 TBM法临时工程 |
2.3 开挖施工对比 |
2.3.1 TBM开挖 |
2.3.2 钻爆法开挖 |
2.4 支护对比 |
2.4.1 支护理论 |
2.4.2 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
2.4.3 超前预报与超前支护 |
2.4.4 初期支护 |
2.4.5 永久支护 |
2.4.6 不良地质条件处理 |
2.5 出渣及进料运输对比 |
2.5.1 主要运输方式 |
2.5.2 TBM法出渣及进料运输 |
2.5.3 钻爆法出渣及进料运输 |
2.6 小结 |
3 TBM法与钻爆法经济对比分析 |
3.1 隧道工程造价 |
3.1.1 隧道工程造价编制 |
3.1.2 人工费 |
3.1.3 机械费 |
3.1.4 材料费 |
3.1.5 临时工程 |
3.1.6 工程量 |
3.1.7 工期 |
3.2 经济性比较 |
3.2.1 已有经济比较方法 |
3.2.2 经济比较方法 |
3.3 算例 |
3.3.1 对比方案 |
3.3.2 开敞式TBM法造价 |
3.3.3 双护盾式TBM法造价 |
3.3.4 钻爆法造价 |
3.3.5 造价对比分析 |
3.4 已建及在建工程 |
3.4.1 水利工程 |
3.4.2 铁路工程 |
3.5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5 致谢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锚杆坑道两用钻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坑道钻机用多功能前顶装置设计[J]. 阚志涛. 煤矿机械, 2021(04)
- [2]钻机车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张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3)
- [3]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J].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9)
- [4]建筑施工装备研发历程回顾与展望[J]. 刘子金,王春琢,张淼. 建筑科学, 2018(09)
- [5]松软煤层双管钻机夹持卸扣装置的设计与分析[D]. 韩潇.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6]铁路路基加固用轻型高压旋喷注浆钻机的设计[D]. 刘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7]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J].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建筑机械化, 2014(02)
- [8]建设机械研发60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J]. 李守林,田广范,刘子金,刘元洪,王东红. 建筑科学, 2013(11)
- [9]复杂地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以乌鞘岭隧道快速施工为例[D]. 宋建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10]TBM法与钻爆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D]. 周小松.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