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1](2021)在《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mastitis,NPM)是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良性疾病,主要包括导管周围乳腺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mastitis,GLM),导管周围乳腺炎又称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或浆细胞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近年来NPM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长,易复发,尤其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反复,以至于切除乳房,不仅影响患者乳房美观,并且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目前NPM发病机制仍不明确,PDM可能的病因包括先天性乳头内陷、吸烟史、细菌感染等,其中较为公认的是“导管阻塞”学说,Haagensen认为导管周围乳腺炎中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类脂质物质导致导管扩张,导管上皮细胞变扁平,最终导管破裂引起导管周围炎症反应;GLM的可能致病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免疫系统紊乱、性激素分泌紊乱、吸烟、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长期口服避孕药等,Ogura等在2例GLM中发现大量IgG4+浆细胞和CD4+或CD8+浸润,1例GLM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高水平IgG4,提示GLM可能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PDM和GLM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但二者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预后有别,分类诊断不明确,二者的鉴别诊断亟待研究。PDM和GLM均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脓肿、窦道或溃疡,二者的影像学检查与乳腺癌相似,不易鉴别,病理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PDM和GLM镜下均表现为乳腺急慢性炎症,伴或不伴微脓肿形成,且两种疾病中均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目前少有系统研究二者的差异。PDM和GLM缺乏统一的分类诊断标准,本研究拟通过归纳总结PDM和GLM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差异,进一步鉴别两种疾病,并为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带来一些参考。研究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总结病例特征、复习病理切片和进行相关免疫组化研究:1.总结分析PDM和GLM临床病理特征差异;2.对比PDM和GLM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例差异,观察肌上皮细胞连续性在PDM中的变化,初步探讨PDM和GLM的病因差异。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178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导管周围乳腺炎121例,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57例。本研究已经通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2.资料收集: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和辅助检查资料,HE切片由本院2名病理科医师重新进行复核,填写自行设计的病理特征描述问卷,使用ImageJ软件进行炎症细胞计数,录入数据并核查数据保证准确。3.免疫组化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进行CD3、CD4、CD8、CD20、CD138和Calponin阳性细胞的分布比例评价。病理科医师以“背靠背”方式对染色结果进行评定;根据Calponin染色结果观察PDM组织样本中肌上皮细胞的连续性。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描述性分析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小叶炎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之间的分类变量,使用t检验分析连续性变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DM和GL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差异:PDM和GLM临床特征相似,但PDM发病年龄较GLM范围广,PDM平均发病年龄37.9±10.4岁,GLM平均发病年龄32±6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M发病时间至末次生育时间长于GL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妊娠史、哺乳史、吸烟史、二手烟暴露史、避孕药服用史、高泌乳素血症和垂体微腺瘤病史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M患者病变多发生在乳晕区(n=68,56.2%),GLM患者多发生在乳腺外周象限(n=43,79.6%)(χ2=21.2,p<0.001)。GLM病变范围明显大于PDM(p<0.001),但PDM常合并乳房肿痛(χ2=26.6,p<0.001)。PDM镜下病变主要在导管周围(χ2=109.3,p<0.001),GLM病变则以小叶为中心(χ2=118.7,p<0.001),PDM较GLM更多出现导管扩张、导管破裂、管壁周围纤维化和管壁增厚(p<0.001),且导管腔内分泌物更多(χ2=23.0,p<0.001)。GLM最显着的特征即肉芽肿结构的形成增加(χ2=116.5,p<0.001),包括其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多于PD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脂质空泡和微脓肿的形成在GLM中显着多于PDM(χ2=26.4,χ2=23.0,p<0.001)。2.“导管破裂”现象的观察导管破裂时,断裂的导管周围上皮细胞变扁平,导管周围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断裂、坏死,导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DM中30例(62.5%)观察到肌上皮细胞连续性消失。3.PDM和GLM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例差异:PDM和GLM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以CD20+B淋巴细胞为主,PDM中CD20+细胞的平均比例为45.4%,GLM中CD20+细胞的平均比例为41.6%(p=0.015);GLM中CD138+细胞的分布比例显着多于PDM组(p<0.001)。GLM中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D8+T细胞浸润数量高于PDM。结论:1.PDM和GLM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相似的两类疾病,病理诊断仍是其鉴别诊断的“金标准”。现归纳两种疾病的鉴别点如下:PDM诊断特征:(1)PDM各年龄段均可起病,多在生育4年后发病;(2)单侧乳晕区肿块为初诊临床表现,红、肿、热、痛的急性期病程较长,可伴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疼痛或脓肿形成;(3)病理主要表现为导管扩张,导管内粉染脂质分泌物和胆固醇结晶形成,导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病变后期导管上皮连续性消失,导管内容物溢出,导管内外泡沫细胞形成,肉芽肿结构少见,肉芽肿内很少伴微脓肿形成;导管周围纤维化,脓肿区形成,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GLM诊断特征:(1)GLM年龄多在30-40岁,于生育4年内发病;(2)单侧乳腺外周区肿块发病,肿块长径较大,部分可伴乳房脓肿或窦道形成;(3)病理表现主要为以小叶为中心的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伴或不伴微脓肿,微脓肿中央多见脂质空泡,周围大量聚集中性粒细胞,肉芽肿周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2.导管阻塞假说可能是PDM的病因之一;PDM和GLM与免疫系统紊乱相关,其中PDM可能和Th2/Tfh辅助的体液免疫反应有关,Th1/Th17参与的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介导了 GLM的发生发展。
彭婧[2](2021)在《火针对比切开清创治疗慢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慢性乳腺炎是一组发生在生育期女性的非特异性乳腺炎症疾病,主要包括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浆细胞性乳腺炎,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红肿、乳房脓肿和窦道瘘管等。疾病后期肿块难消,脓肿此起彼伏,瘘管、溃口经久不愈,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精神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慢性乳腺炎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对于该病脓肿期和溃后期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切开引流和清创,其劣势主要为创面大、换药时疼痛明显、愈合时间长以及影响乳房美观等。火针疗法是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疾病的传统特色方法,导师夏仲元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探索出以火针排脓祛腐为主的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乳房损伤小、伤口愈合更快、换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愈合后瘢痕小、不影响乳房外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满意,有待进一步科学验证。研究目的:1.分析慢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2.观察火针排脓祛腐法与切开清创法对慢性乳腺炎脓肿期或溃后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火针治疗在伤口愈合情况、瘢痕大小、乳房外形、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上的优势。研究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门诊诊断为慢性乳腺炎的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脓肿期或溃后期患者共95例,均行口服中药和外治法治疗。按照外治法将其分为两组,使用火针排脓祛腐法的63例作为治疗组,使用切开清创法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和治疗情况。研究起点为患者入组,研究终点为随访结束。分析火针排脓祛腐法和切开清创法治疗慢性乳腺炎脓肿期或溃后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者差异。研究结果:共纳入患者93名,单侧乳房发病91名,双侧乳房发病2名,以治疗单侧乳房计算,共纳入95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32例)。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3.12±5.66岁,以31~40岁多见,占60.21%。有生产史者居多,占89.25%,多在产后3~5年发病,大多有过哺乳史,占84.95%。24名患者曾经有过乳房外伤史,占25.81%,6名患者有吸烟史,占6.45%,20名患者有过敏史,占21.51%,2名患者曾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占2.15%。2.临床发病情况(1)症状和体征:患者发病以单侧乳房发病为主(91名,87.85%),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病,以外上象限和内上象限较为多见。初诊时多以乳房肿块(82名,88.17%)和疼痛(85名,91.40%)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乳房局部皮肤红热33名(35.48%),乳头凹陷27名(29.03%),乳头溢液10名(10.75%)。少数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结节性红斑等。(2)病程:从3天到1年不等,以1~2个月多见,平均病程61.52±68.93天。从肿块到脓肿形成的时间,最短4天,最长240天,平均55.29±47.58天。(3)理化检查: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彩超检查,肿块期呈低回声、低-无回声或不均质回声、混合回声表现,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血流信号正常;脓肿期、溃后期病变内见细点状弱回声或点状强回声,挤压可见流动,存在不均质低回声区同时存在不规则窦道,可贯通。大部分患者(46.24%)超声下病灶范围介于3~5cm。78名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升高22名(28.21%),48名患者行泌乳素检查,数值升高者11名(22.92%)。3.治疗结果(1)总体疗效及疗程:治疗组63例患者中,治愈62例,有效1例,治愈率98.41%,平均疗程97.58± 37.04天;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30例,有效2例,治愈率93.75%,平均疗程111.61±36.31天。经比较,两种外治法总体疗效和疗程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主要疗效评价:①伤口愈合率:治疗组8周内愈合58例(92.06%),对照组8周内愈合17例(53.13%)。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8周内愈合率优于对照组。②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35.40±17.21天,对照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68.00±27.27天,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考虑病程、肿块大小和脓肿范围以及外治法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外治法(P=0.000<0.05,HR=5.125,95%CI:2.546-10.317)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显着,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更短。构建两组的K-M函数,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③愈合后瘢痕直径:治疗组愈合后平均瘢痕直径0.54±0.30cm,对照组愈合后平均瘢痕直径2.41±0.83cm,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直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溃口愈合后瘢痕明显优于对照组。(2)次要疗效评价:①乳房外形:治疗组外形优秀57例(90.48%),良好6例(9.52%),无一般和差,对照组外形优秀22例(68.75%),良好8例(25.00%),一般2例(6.25%),无差。经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外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乳房外形比对照组更好。②患者满意度:治疗组患者满意35例(55.56%),较满意27例(42.86%),一般1例(1.59%),对照组患者满意13例(40.63%),较满意15例(46.86%),一般4例(12.5%)。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③95例患者随访3~18个月,总体复发率为7.53%。治疗组患者复发4例(6.35%);对照组患者复发3例(9.38%)。两组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生命体征异常、晕针、过敏、出血等不良反应。研究结论:火针排脓祛腐法和切开清创法对慢性乳腺炎脓肿期或溃后期均有疗效,疗程均在3~6个月之间。相比切开清创法,火针排脓祛腐法具有减少乳房损伤、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患者痛苦小、愈合后瘢痕仅有米粒大小、乳房外形基本没有改变和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于远航[3](2020)在《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以下均简称为GM)是以在乳腺小叶为中心,周边可见多灶性微脓肿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非干酪样坏死,坏死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又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好发于有过哺乳史,且于断乳后2-5年的20-40岁的初产妇或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上除了病理为诊断的“金标准”外,无其他明显特异性,极易误诊为乳腺癌等疾病,从而导致失治误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目的:本文第一部分对于GM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尽可能的抓住GM的病因学和诊治的关键。同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GM的临床研究下一步的方向。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已经治愈的GM患者,以及借鉴近十年对于主题是对GM诊治进行分析的1048例患者,对其一般情况、发病特点和原因、诊治特点及后期随访复发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认识,积累对该病的临床经验,对此后开展对该病的其他研究做一个基础,为今后开展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个参考。方法:第一部分于中英文数据库中以“肉芽肿性乳腺炎”和“granulomatous mastitis”为关键词,1988年-2019年2月的全面检索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综述。第二部分1.在中文数据库中以“肉芽肿性乳腺炎”为关键词搜索,用“分析”为在结果中二次搜索,根据纳排标准最终剩余20篇文献,提取其中共1048例患者的相关信息。2.收集从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乳腺外科门诊治疗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共60例,通过查阅病历资料,门诊及线上进行随访的调查,了解其情况,与文献中的1048例,共1108例患对其部分一般情况和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检查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第一部分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1.我院6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25-44岁,其中25岁-35岁的患者居多,占总数的68.3%,其中BMI不在正常范围值的有文献中1048例患者最大65岁,最小16岁,主要集中在25-40岁。年龄段分布广,跨度大。本病全年均可发病,季节不限,本院研究中重要集中在夏季多发。文献研究中提到秋季多发。2.多数发生在断乳后2.5年内的初产妇和经产妇。研究中有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的共有235例,占研究总数的23%。单侧乳房多发,双侧发病在研究中只有20例双乳发病,其余都是单侧乳房发病,且在本院60例研究中有左乳多于右乳,其中涉及单象限发病的有39例,主要集中在外上象限。两个象限以上发病的21例,其中有3例患者全乳房发病。病灶大小主要为5-10cm,有32例(53.3%)3.本研究中本院患者病程7d-14个月,平均3.03个月。本院将该病分肿块型,脓肿型,窦道型,混合型。60例患者中,于外院就诊治疗过的有53名患者,来我院时处于肿块型的有23例(38.3%),脓肿型的15例(25.0%),窦道型的13例(21.7%),混合型的9例(15.0%);4.本研究60例患者中先天乳头畸形有24例,患过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的有19例,15例有患侧乳房外伤史,口服避孕药或精神类药物的患者有8例等。文献回顾中,哺乳期乳腺炎史有239例,先天乳头畸形或凹陷有223例,患侧外伤史50例,流产史53例,药物史34例,泌乳素增高28例等。5.进行相关检查过程中,60例本院患者患侧乳房导管扩张48例(80%),液体流动(液性暗区)44例(73.3%),患侧淋巴结肿大22例(36.7%)。文献中报道了427超声结果,其中82例被误诊为乳腺癌,其余主要以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或肿块为主,部分显示液性暗区,脓肿形成,考虑炎性包块等。性激素检查中,异常患者不正常项出现69次,其中32例(53.3%)泌乳素不在正常范围内。60例患者中,有43例做了细菌培养+药敏,42例无菌生长,1例分泌物为含有金色葡萄球菌。文献中也有也有129例出现炎细胞浸润,怀疑恶变26例,误诊率较高。7.文献中采用的治疗,有抗生素、中药、激素、引流、外敷、手术等,术式主要为手术区段切除、单纯肿物切除、皮下腺体切除、乳房重建术、乳房全切术等。本院治疗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中药+手术治疗,第二种是中药+引流+手术治疗。中药辨证论治,引流采取普通切开引流术伴搔扒换药,手术为清创缝合术。两种治疗年龄、病程、分型、象限分布、伴随症状中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相同,有比较意义。中药+手术组治愈9例,显效12例,中药+引流+手术治愈24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100%,两组在整体疗效(P=0.00<0.05),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证明两组有效果,且效果明显;在乳房外形上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病灶最长径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组内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显差异,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前的最长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后最长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说明中药+引流+手术组在诊对术后病灶大小上优于中药+手术组。8.通过门诊、微信平均随访22.46±8.834月,中药+手术组原位置复发2例(3.3%),经过切开引流后再行清创缝合术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中药+引流+手术组随访期间未见原位置复发情况。结论:1.本病的近年来的发病趋势升高,且一般为女性,也有男性患者(但由于病人数量有限,本院未对男性病人进行统计)。2.该病好发于有过哺乳史,且于断乳后2-5年的20-40岁的初产妇或经产妇。3.四季均可发病,本研究中夏季多发。4.一般都是乳房外伤史、口服避孕药、精神类药物,外伤,泌乳素增高、促排卵、口服性激素类药物、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肥胖、吸烟等不良习惯等提示可能有GM的发病相关因素。5.双乳均可发病,单侧多发,本研究中左侧多发,四个象限均可发病,本研究中外上象限多发。6.发病时主要是以初期以乳房肿块伴疼痛,后期发展破溃流脓形成窦道或瘘管且经久不愈,且发展过程迅速。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咳嗽、关节肿痛、四肢红斑、乳头溢液等症状。7.该病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可行初步诊断,但病理检查时GM的诊断金标准。8.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目前本作者认为最值得推广的办法之一,本研究中认为中药+引流+手术方案更优。9.本病极易复发,切除范围要斟酌而定,选择手术时机,保持乳房外形美观也是治疗考虑范畴的重要范畴之一。术后也要一定时间内的药物调理,防止复发。
杨宁[4](2020)在《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综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溃后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坏死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伴微脓肿形成和非干酪样坏死的乳房慢性疾病。本病多发于非哺乳期中青年妇女,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在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等方面,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标准,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也是百家争鸣。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上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同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范畴,二者临床表现相似,极易混淆,而重症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上误诊为乳腺癌也不少见,导致误治失治。本病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最终选择乳房切除,所以又被称作“不死的乳癌”。组织学诊断是确诊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金标准”。依据病程进展,可分为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三期。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中医中药及外科手术治疗,手术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依据病灶部位、范围不同,选择不同手术切口:如放射状切口、乳晕周围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等,常见术式包括切开引流术、单纯病灶切除术、坏死病灶扩大切除术及乳房单纯切除术。而溃后期由于具有病灶范围大、多部位窦道形成、皮肤完整性差等特点,加之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期望,常规的切口、术式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彻底清除病灶、保留更多的可逆腺体、保证较好的乳房外形,是本病近远期疗效的关键,而切口的选择是手术治疗的保证。本研究依据本期病灶特点,选择涵盖所有病变区域的复合切口,如:放射状切口+乳晕周围弧形切口、放射状切口+乳头裂隙贯通切口、双放射状切口、“S”形切口等,利于探查所有病灶,尤其是微小病灶,选择蚕食清创、腺体瓣转移填充治疗,达到彻底清除病灶、保留较好乳房外形、减轻患者对开放创面换药的恐惧心理。同时配合中药内外治综合治疗,巩固疗效,进一步缩短临床治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复发率,保证良好的乳房外形。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溃后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行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及单一切口搔爬清创联合VSD术后,针对其预后效果行分析研究,旨在探求一种能缩短临床治愈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彻底清除病灶、避免术后复发,且能保证女性乳房外形的治疗方案,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诊治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7-2019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时处于溃后期且于病房住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共计56例,依照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术中使用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对照组:使用单一切口搔爬清创联合VSD。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运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治愈时间、复发率、复发时间及乳房外形评价的差别,评价溃后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使用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的临床治愈时间、复发率、复发时间及乳房外形情况。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收集溃后期经病理证实为GM患者共计56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5岁,中位年龄33.5岁,平均发病年龄(33.27±4.249)岁,依据统计结果,年龄<30岁者13例(23.2%),≥30-<40岁者40例(71.4%),≥40-<50岁者3例(5.4%),无年龄≥50岁者。56例患者中有3例未生产,其余均为经产妇,生育史53例(94.6%),产后经历哺乳者42例(75.0%),患侧乳头凹陷者22例(39.3%),双侧乳头凹陷者7例(12.5%),未出现乳头凹陷者27例(48.2%),乳房外伤史9例(16.1%),2例(3.6%)有长期口服抗精神病类药物史,均为抗抑郁药。入组患者中,职员发病率最高,共计23例(41.1%),教师次之,共计13例(23.2%),无业人员11例(19.6%),企业管理人员4例(7.1%),农民2例(3.6%),专业技术人员1例(1.8%),公务员1例(1.8%),工人1例(1.8%)。2.就诊时临床症状分析:本研究GM患者中,初发症状以无意中发现的肿块多见,患者自述发病之前或被孩子突然撞击,或有忧思恼怒史,或无明显诱因发病。初起发病时乳房局部表现为肿块者10例,肿块伴疼痛者44例,肿块伴疼痛且局部皮色变红者20例,发病后出现双下肢红斑者3例。发病时间以末次产后3年内、5年内居多,均为21例(39.6%),末次产后1年内、5年以上发病者均为5例(9.4%),有1例患者孕期发病,3例患者已婚未孕未育。本病双乳均可发病,其中病灶位于左乳者34例(60.7%),位于右乳者18例(32.1%),双乳均发病者4例(7.1%)。对患者入院时肿块直径进行测量,测得本研究中肿块最长直径为16cm,最短直径1cm。其中肿块直径≤5cm者27例,>5-≤10cm者23例,>10-≤15cm者5例,>15cm者1例。就诊时肿块位于外上象限者最多见,共计25例(44.6%),位于外下象限者12例(21.4%),位于内上象限者21例(37.5%),位于内下象限者11例(19.6%),56例患者乳房肿块波及范围并非仅仅累及一个象限,可多个象限并存,伴有乳头内陷者还可累及乳头乳晕区,本研究肿块位于乳头乳晕区16例(28.6%)。病灶范围累及1个象限者32例(57.1%),2个象限者19例(34.0%),3个及以上象限者5例(8.9%)。3.实验室检查异常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化验血常规、女性激素六项,统计白细胞总数、泌乳素值,56例患者术中均取病灶脓腔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化验结果中,白细胞升高者29例,泌乳素升高者14例,泌乳素最高值>200ng/m L,菌培养阳性者14例。乳腺分泌物中培养出的菌群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纹带棒杆菌及产气肠杆菌。4.疗效评价:治疗组中术后采用一期缝合的方法,最长临床治愈时间为50天,最短为10天,平均临床治愈时间为22.14±11.78天,且28例患者中有15(53.6%)例术后达到一期愈合,减少了临床治愈时间;对照组术后需长期换药治疗直至伤口愈合,最长临床治愈时间为128天,最短为30天,平均临床治愈时间为72.82±31.26天,临床治愈时间较长。治疗组中术后复发2例,未出现复发26例;对照组术后复发10例,未出现复发18例。治疗组中术后复发最短时间为40天,最长时间为152天,平均复发时间为96.00±64.66天,对照组术后复发最短时间为33天,最长时间为100天,平均复发时间为51.80±18.84天。两组间复发时间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6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乳房外形优秀者19例,良好者7例,一般者2例;对照组乳房外形优秀者7例,良好者7例,一般者14例。两组间乳房外形评价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研究结论:1.溃后期行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治疗GM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2.溃后期行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相对于使用单一切口搔爬清创联合VSD者疗效相对更好。3.溃后期行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治疗GM患者可以缩短临床治愈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术后乳房外形评价。4.本研究中患病女性职业多为职员,提示职业可能与GM发病相关。
屠道远[5](2018)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TLR2/4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中两种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以期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异同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经术后病理证实肉芽肿性乳腺炎为5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为50例。并统计两组疾病发病年龄、乳头凹陷、首次发病部位、就诊月份、哺乳史及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年龄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1.856 P=0.066>0.05);在乳头凹陷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2,P<0.01);在发病部位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99,P=0.001<0.01);在就诊月份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8 p=0.020<0.05);在是否有哺乳史上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502 P=0.22>0.05);在术后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χ2=0.016 P=0.900>0.05)。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发病年龄、有无哺乳史及术后复发率的特点上没有显着区别,而两者区别在于在乳头凹陷、就诊月份以及发病部位三个临床特征方面。第二部分TLR2和TLR4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表达研究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在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1例NPM(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收集其术后石蜡病理切片,分别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组(N=59)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组(N=50);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急性期组(N=21)、亚急性期组(N=72)与慢性期组(N=48),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检测病理切片中的累计光密度值以研究TLR2与TLR4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其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LR2和TLR4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的TLR2、TLR4表达显着高于慢性期与亚急性期组(P(27)0.01),TLR2和TLR4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组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LR2和TLR4可能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在TLR2和TLR4表达上并无差异。
闫丽君[6](2018)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常规中医药治疗与加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对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探寻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对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GL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随访研究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病理明确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且行细菌培养棒状杆菌阳性的患者,在常规中医药综合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加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分为三联抗分枝杆菌治疗组与常规中医药治疗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x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三联抗分枝杆菌治疗治疗组与常规中医药治疗组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84例,其中三联药物组26例,常规治疗组58例,平均年龄为31.54±5.00岁,随访时间7-40个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21.02个月,使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的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生育哺乳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临床辨证分期分型等基线特征一致。两组患者在临床治愈情况、乳房外形、复发新发情况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三联抗分枝杆菌治疗组入院后治疗时间(5.69±1.78月)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7.07±2.6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中医药治疗对大部分对于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门诊局部处理次数,三联药物组患者门诊局部处理次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白细胞偏高的患者,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较常规治疗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型为弥漫型的患者,三联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乳房外形恢复较好,门诊局部处理次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既往长程(>2个月)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三联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治疗时间更短,复发新发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和不良事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或头晕不适,在药物减量后,不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在临床中,常规中医药治疗对大部分对于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那些乳房局部病变范围弥漫,白细胞偏高,长程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常规中医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长,可达到保护乳房外形的效果。因此,对于伴棒状杆菌感染的患者常规中医药治疗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病变范围弥漫,白细胞较高,既往长程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临床医生可尝试使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
邬梦云[7](2016)在《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 GM)病人及国内核心期刊报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提高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肉芽肿”、“乳腺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1986-2015年30年间国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肉芽肿性乳腺炎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搜集2009年5月-2015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对比文献报道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从1986年2015年共选取了98篇关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治文献,共报道了2770例病例,其中7例(0.25%)男性,2763例(99.75%)女性,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为33.96岁。本院54病例中均为女性患者,在本院的病例报道中发病年龄在24-50岁之间,以31-35岁多发。2.本院有孕产史的患者占96.3%,有哺乳史的患者占79.6%,文献报道有孕产史的病例为97.8%,有哺乳史的病例为93.2%,且大部分于停止哺乳后3-5年内发病。3.本院的54例病例中有乳腺炎病史有4例,1例有垂体微腺瘤病史。文献回顾中可发现乳腺炎病史有38例文献,42例有乳房外伤史,13例患者有口服精神类药物史,49例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史,5例患者有垂体微腺瘤病史,2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4.本院对41例患者行性激素检查,其中12例(29.3%)泌乳素均较正常值高。本院GM患者超重病人19例,占35.2%,肥胖病人12例,占22.2%,35.7%患者血脂异常。5.本院病例中GM的病程从4天到4年,平均5.83±10.18个月,文献报道的病程从2天到10年,平均病程为7.5个月。6.本院双侧发病患者7例,占13.0%,文献23例双侧发病的病例报道。本院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有45例,占83.3%,文献报道病变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病例122例,占29.4%。本院肿块平均长径为8.36cm,文献报道肿块的平均长径为4.20cm。本院位于左乳44.4%,位于右乳42.6%,文献报道位于左乳56.6%,位于右乳43.3%,本院单纯以肿块就诊的病例仅有10例,占18.5%。本院病例中溃后期患者26例,占48.1%,收集病例中已有窦道形成的病例26例,占48.1%,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的病例18例,占33.3%7.本院报道了16例(29.6%)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文献报道了399例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本院病例中有19例(35.2%)乳头畸形的患者,可见乳头溢液4例(7.4%);文献报道了225例乳头畸形的病例和106例乳头溢液的病例。8.本院24例送检病人中有4例(16.7%)细菌培养阳性,文献也有报道23例菌培阳性的病例。9.文献报道的误诊病例以乳腺癌为多,报道了322例。10.本院54例病例均采用中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2例(3.7%)复发,复发后均行区段切除术后治愈,未见二次复发。结论:1.近5年病例报道急剧上升,提示本病发病率上升及广大医者对本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有关。2.GM绝大多数发生于女性,GM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青年到老年均可发病,但相对集中于30余岁,考虑与GM的发病因素相关。育龄期经产妇女为GM的主要发病人群。3.催乳素升高、肥胖、血脂异常、乳腺炎病史、药食物过敏史、口服避孕药史、乳房外伤史提示可能为GM发病的相关因素。4.GM的发病较为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并且有延绵难愈的特点。病程3个月内较多。5.病变部位左右相当,外上位置的肿块分布显着多于其余3个象限。6.GM患者可伴有结节性红斑,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畸形,乳头溢液等伴随症状。7.本院GM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联合中药效果显着。
唐维,周艺默,任玲,黄砚玲,李松柏[8](2015)在《鼻腔鼻窦少见良性肿物的MRI表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几种鼻腔鼻窦少见良性肿物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临床少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其MRI影像表现。结果 7例均为女性,1例浆细胞肉芽肿及1例多形性腺瘤伴邻近骨质破坏,剩余5例表现为非侵袭性生长,边界清楚。1例浆细胞肉芽肿呈等信号、轻度强化;1例神经鞘瘤呈团状等-低T1、等T2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伴囊变坏死,另1例则表现为不典型的均匀强化;2例多形性腺瘤呈等-略低T1稍高T2浅分叶团块,伴小斑片样无强化区;1例鼻低级别胶质瘤呈略高T1、等T2信号,均匀轻度强化;1例鼻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呈类圆形等T1高T2信号影,增强扫描见多发点状低强化区。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少见鼻腔鼻窦良性肿物的信号特点、生长及侵犯范围,综合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分析有助于诊断,辅助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手术。
董莉,董驰,周俊林,刘建莉,张虹[9](2014)在《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8例临床病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MRI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亚型的认识。方法综合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影像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RI示8例均为单发病灶,7例病灶沿脑膜匍匐性生长,1例位于侧脑室旁;6例呈不规则斑片状,未形成具体瘤结节,2例为不规则分叶状;8例病灶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明显,邻近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受累。8例镜下组织学成分多样。瘤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束状、旋涡状或席纹状,其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局灶可形成淋巴滤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EMA和vimentin(+),S-100和GFAP(-);淋巴细胞LCA(+),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20(+),浆细胞CD138和CD38(+);Ki-67阳性细胞数为15.4%。结论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的诊断应在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免疫组化及具有一定表现特征的影像学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降低误诊率。
薛春海[10](2013)在《牙龈浆细胞肉芽肿(附一例报告)》文中认为浆细胞肉芽肿(plasma cell granuloma,PCG)属炎性假瘤,发生在牙龈者非常罕见。因牙龈浆细胞肉芽肿发病率低、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加上其所表现出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与其性质不相符临床上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牙龈浆细胞肉芽肿进行报告,同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总结。
二、胃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与附表 |
综述 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火针对比切开清创治疗慢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乳腺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认识 |
2 辨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乳腺炎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点 |
2 病因 |
3 治疗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 |
7 疗效性指标 |
8 安全性评价 |
9 样本量计算 |
10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情况分析 |
3 疗效比较 |
4 两组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一般资料讨论 |
2 临床表现讨论 |
3 疗效探讨 |
4 本病目前治疗难点 |
5 火针为主内外综合治疗的优势 |
6 内托法的运用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慢性乳腺炎患者病情记录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GM的病因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文献整理 |
1 引言 |
2 流行病学 |
2.1 国外流行病学 |
2.2 国内流行病学 |
3 病因及和增加发病几率的因素 |
3.1 西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1 自身免疫 |
3.1.2 炎性反应 |
3.1.3 激素水平改变 |
3.1.3 避孕药 |
3.1.4 其他 |
3.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4 临床表现 |
4.1 发病部位和好发部位 |
4.2 临床症状和体征 |
4.2.1 主要临床表现 |
4.2.2 伴随症状 |
5 诊断 |
5.1 符合临床表现 |
5.2 辅助检查 |
5.2.1 实验室检查 |
5.2.2 影像学检查 |
5.3 病理检查 |
6 鉴别诊断 |
6.1 乳腺癌 |
6.2 炎性乳腺癌 |
6.3 急性感染性乳腺炎或乳房脓肿 |
6.4 浆细胞性乳腺炎 |
6.5 乳房结核 |
6.6 结节病 |
7 治疗 |
7.1 手术治疗 |
7.2 非手术治疗 |
7.2.1 激素治疗 |
7.2.2 中医治疗 |
7.2.3 其他治疗 |
8 随访与复发 |
第二部分 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临床回顾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病例资料来源 |
1.1 检所关键词 |
1.2 相关检索数据库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检索步骤 |
2 临床资料来源 |
2.1 研究对象 |
2.2 选择患者标准 |
2.3 诊断标准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外形评价标准 |
2.6 观察指标 |
二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年龄分布 |
1.2 患者BMI值 |
1.3 发病季节 |
1.4 婚育史、哺乳史 |
1.5 既往史 |
1.6 过敏史 |
1.7 家族史 |
2 临床症状与体征 |
2.1 发病部位 |
2.2 病程 |
2.3 临床症状和体征 |
2.4 外院治疗及诊断情况 |
3 辅助检查 |
3.1 实验室检查 |
3.2 影像学检查(以基本的超声检查为主) |
3.3 病理学检查 |
4 治疗 |
4.1 中药运用 |
4.2 根据一般资料就行基线分析: |
5 随访与复发 |
讨论 |
1 一般资料讨论 |
2 发病机制讨论 |
3 临床症状讨论 |
4 诊断讨论 |
5 治疗讨论 |
6 本研究中治疗方式的优势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2.1 课题方面的不足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中引用病例的文献来源 |
附录二 收集病例调查问卷 |
综述 肉芽肿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综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溃后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诊断标准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分组方案 |
3.2 治疗方案 |
3.3 手术方案 |
3.4 实施方案 |
3.5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临床症状及体征 |
5.3 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 |
6 治疗评价 |
6.1 基线比较 |
6.2 效果评价 |
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一般情况讨论 |
2 临床症状及体征讨论 |
3 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 |
4 基线分析 |
5 疗效评价 |
5.1 临床治愈时间 |
5.2 复发情况 |
5.3 乳房外形评价 |
6 GM西医、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
6.1 GM 西医病因 |
6.2 中医病因病机 |
6.3 西医治疗方法 |
6.4 中医治疗方法 |
6.5 乳腺肿瘤整复外科技术(OPS)应用探讨 |
6.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探讨 |
7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7.1 存在问题 |
7.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TLR2/4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LR2和TLR4 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中英文全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撰写及临床轮转情况 |
致谢 |
(6)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概述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1 西医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2 中医对该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临床表现 |
1.4 影像学检查 |
1.4.1 乳腺彩超 |
1.4.2 乳腺钼靶 |
1.4.3 乳腺MRI |
1.5 病理诊断 |
1.6 鉴别诊断 |
1.6.1 炎性乳腺癌 |
1.6.2 乳房结核 |
1.6.3 浆细胞性乳腺炎 |
1.6.4 乳晕下脓肿(即Zuska病) |
1.7 治疗方法 |
1.7.1 手术治疗 |
1.7.2 局部封闭治疗 |
1.7.3 激素治疗 |
1.7.4 抗生素治疗 |
1.7.5 免疫抑制剂 |
1.7.6 抗分枝杆菌治疗 |
1.7.7 中医治疗 |
1.7.8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8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病例研究 |
2.1 研究方法及对象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诊断标准 |
2.1.6 分组及治疗方法 |
2.1.7 观察指标 |
2.1.8 评价标准 |
2.1.9 数据统计分析 |
2.1.10 技术路线图 |
2.2 临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临床表现 |
2.2.3 临床辨证分期分型 |
2.2.4 实验室检查 |
2.2.5 彩超情况 |
2.2.6 外院治疗情况 |
2.2.7 随访情况 |
2.2.8 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组情况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伴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3.1.1 伴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流行病学特点 |
3.1.2 伴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分析 |
3.1.3 伴棒状杆菌感染的GLM患者临床分期分型辨证方面分析 |
3.2 棒状杆菌与GLM的关系 |
3.3 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对伴有棒状杆菌的GLM临床疗效分析 |
3.3.1 治疗时间 |
3.3.2 复发新发情况及门诊局部处理次数 |
3.3.3 乳房外形 |
3.4 治疗方法的选择 |
3.5 安全性及依从性 |
3.6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3.6.1 不足之处 |
3.6.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7)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病机 |
2.1 免疫 |
2.2 炎性 |
2.3 超敏 |
2.4 避孕药 |
2.5 其他 |
2.6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临床表现 |
3.1 主要症状 |
3.2 伴随症状 |
4 辅助检查 |
4.1 实验室检查 |
4.2 影像学检查 |
5 病理 |
5.1 细胞学 |
5.2 冰冻 |
5.3 组织病理学 |
6 鉴别诊断 |
6.1 浆细胞性乳腺 |
6.2 乳腺癌 |
6.3 良性乳腺肿块 |
6.4 乳腺结核 |
6.5 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 |
6.6 乳腺脂肪坏死 |
6.7 结节病 |
6.8 韦格氏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 |
6.9 猫抓病 |
7 治疗 |
7.1 手术 |
7.2 激素 |
7.3 抗生素 |
7.4 抗结核 |
7.5 免疫抑制剂 |
7.6 病因治疗 |
7.7 针吸 |
7.8 观察 |
7.9 中医治疗 |
8 随访与复发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资料来源 |
1.2 临床资料来源 |
1.3 疾病诊断标准 |
1.4 疗效评价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分析方式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发表数量及病例数分析结果 |
2.2 一般资料 |
2.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2.4 辅助检查 |
2.5 分期分型 |
2.6 诊断 |
2.7 治疗 |
2.8 随访 |
3 讨论 |
3.1 文献及病例数 |
3.2 一般资料 |
3.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3.4 辅助检查 |
3.5 分期分型 |
3.6 诊断 |
3.7 治疗 |
3.8 随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8例临床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组织学特征 |
2.3 免疫组化 |
3 讨论 |
3.1 临床病理及MRI表现 |
3.2 鉴别诊断 |
3.3 治疗与预后 |
(10)牙龈浆细胞肉芽肿(附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例报告 |
二、文献复习[1~11] |
三、讨论 |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
2. 鉴别诊断: |
四、胃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研究[D]. 杨振. 山东大学, 2021(09)
- [2]火针对比切开清创治疗慢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D]. 彭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D]. 于远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复合切口蚕食清创联合OPS综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溃后期临床疗效观察[D]. 杨宁.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及TLR2/4表达研究[D]. 屠道远.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6]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合并棒状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D]. 闫丽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D]. 邬梦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鼻腔鼻窦少见良性肿物的MRI表现[J]. 唐维,周艺默,任玲,黄砚玲,李松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06)
- [9]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8例临床病理研究[J]. 董莉,董驰,周俊林,刘建莉,张虹.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08)
- [10]牙龈浆细胞肉芽肿(附一例报告)[J]. 薛春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3(04)
标签:肉芽肿性乳腺炎论文; 乳腺炎论文; 浆细胞性乳腺炎论文; 乳房肿块论文; 乳腺导管扩张的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