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海道新干线电气设备的变迁及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邓洪波[1](2018)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对传统铁路和航空运输业在特定的交通走廊或者区域产生了较大竞争。通过合理有效的高铁和航空线路组织安排,可以弱化这种不适竞争,综合交通枢纽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的交通运输体系组织模式。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规划建设了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在全面支持综合交通一体化衔接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应用到了实际项目中,有建成运营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即将完工的北京第二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整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枢纽的要素凝聚能力更强,枢纽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运输经济学等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企业数据,根据节点—场所模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理论基础,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研究技术路线,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为案例地,对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以及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企业数据,分析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的特征及转变。发现传统服务业高占比,现代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制造业。枢纽地区产业具有圈层结构,不同圈层具有独自的产业结构特征,内圈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中圈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外圈层主要是制造业、传统运输业与现代服务业交织融合。通过对比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探究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征。枢纽地区逐渐从制造业经济转型为服务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但是现阶段仍然以传统服务业引领服务业发展为主。解析了枢纽地区产业演化的动力因素,明确了虹桥枢纽地区产业演化方向。运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对枢纽地区进行产业选择,确定枢纽地区将形成以总部经济、国际贸易为主导业态,以航空物流、会展旅游为功能业态,以专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文化创意为配套业态的多元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其次,运用热点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变过程,探索产业空间分异的机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结构异于单类型交通枢纽地区,有独特的空间格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呈现出点线面演变、空间累积、空间置换三个特征,产业空间结构从枢纽极化结构到线性分化结构,再到圈层结构演变,呈现出中心明确、圈层分布、网络蔓延的特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划分为产业空间形成阶段、产业空间生长阶段和产业空间涌现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吸引产业类型、产业发展规模、运行方式以及阶段性主体都在发生改变,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在配套设施建设、要素集聚与流动、城市功能形成与发展、区域品牌形成等方面不断深化,造就不同的空间结构。第三,论文依据节点—场所模型,探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特征,揭示其复杂性。选取枢纽日均客流量和枢纽地区企业数量分别作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表征指标,利用节点—场所模型图展示枢纽地区客流与产业协同发展状态。最后动态分析虹桥枢纽地区“可达性品质”、“场所品质”、“交通流”以及“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视出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潜能。依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未来升级发展以及枢纽地区空间圈层结构的拓展趋势,凝练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布局模式。本文对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研究是一个初步探索,存在的创新点有:揭示了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内涵,归纳总结了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节点—场所模型引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研究当中。期望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枢纽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为国内即将或已经开始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规划控制思路及参考。
汪明[2](2018)在《基于信息化的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又被称作工业4.0,这次工业技术革命不同于前三次,与前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的根本就是将制造与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下,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方针及竞争战略,对于作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柱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对于实现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需要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信息化在工业化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来分析企业的现状及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理论上对信息化和竞争战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阐明了竞争战略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信息化在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及实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分析工具,对案例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案例企业目前的内外部环境的现状,找到了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基本竞争态势,通过对五种能力的详细解读从而分析案例企业的行业环境并对企业的竞争对手及竞争环境进行深入的描述及分析。最后根据环境分析并运用SWOT工具,分析企业目前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构建出案例企业的SWOT矩阵,提出针对本企业的竞争战略为低成本及差异化的复合型竞争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一定的保证措施,通过制定详细的保障措施来进一步阐述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作为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及实现的一种手段,在今天乃至今后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案例企业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的代表,通过对其竞争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希望能够给中小企业—特别是高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及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些经验及帮助。
杨洋[3](2016)在《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研究》文中提出运输安全是运输系统运行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的综合表现,其作为铁路运输产品的关键因素,关系到今后铁路改革发展进程,同时铁路运输性质也要求必须将运输安全摆在重要位置。纵观日本铁路改革发展经纬,其铁路行业发展迅速,自从1872年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后,经历了铁路铺设国有时期、国有化实行时期、战后复兴时期、国铁民营化改革时期,并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了以《铁道事业法》、《铁道营业法》等基本铁路法为基底,其他行业监管、安全管理、技术基准、事故调查等相关法令为补充的铁路法律族群。其在铁路运输安全领域立法先行,一方面对国铁进行民营化改革,有效实现政企分开,理顺政企铁路运输安全组织体系,明晰权责。其铁路运输安全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以国土交通省为主体的行政主管部门和铁路企业在内部设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国土交通省下设铁路安全管理机构包括大臣官房、综合政策局、铁道局、地方运输局及运输安全委员会,通过修订铁路法律省令、对运输企业进行安全评价监察及制定安全对策和事故调查办法等措施全面负责铁路运输安全;企业相应内设日常安全管理体系和专门安全推进体系以落实运输安保职能。另一方面,日本通过国会系统修法的形式强化安全管理体制,内容围绕追加运输安全的立法目的,运输企业增设选任安全主管及制定安全管理规程的义务,增加信息公开事项展开。在完善安全监管体系角度,日本立法明晰报告规则和监察规则,企业除负有年度提交安全报告书义务外,还需依据不同情况提交事故报告书、事业报告书等;监察规则强调从内部监察和外部监察两个方面落实政企监管职能。日本在铁路技术领域修正了系列技术基准和道口改良法律,设备改良方面严格技术基准的同时着重人的能动性,要求硬件、软件共同进步;在道口改良方面提出五年改良计划,分区域逐步推进道口改良进程。最后在事故预防版块致力于政府规制和企业自律互相配合,加快安全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善后处理上,强调事故调查独立规范,责任人处理严格审慎,在立法层面明确事故预防及处理办法。总之,从日本铁路改革的情况来看,铁路运输安全立法作为对铁路进行调控管理的先行手段,发挥了有效的引领作用,以立法在先切实保证铁路安全相关改革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我国铁路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期,我国应借鉴和参考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推进铁路运输安全立法进程,优化铁路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我国铁路安全技术设备及道口水平,完善铁路安全调查机构,积极推进铁路安全立法研究,争取真正做到改革与发展步伐协调,同步迈进。
叶世凤[4](2016)在《FTA与Petri网在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牵引系统作为高速动车组最为关键的系统之一,在保障动车组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数据显示,牵引系统故障是高速动车组故障中的易发故障,因而亟需深入研究其故障原因并对其故障进行诊断与分析。然而,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故障模式复杂多变,且其故障难以被诊断、预测与预防,从而导致传统的故障分析方法无法满足需求。因而,探求一套能够清晰描述故障信息并准确判断故障原因的故障诊断分析法,对于研究牵引系统的运用和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牵引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根据中国南车提供的故障记录对系统故障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而得出牵引系统各个部件的故障模式。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结合牵引系统的故障模式,建立以牵引系统工作失效为顶事件的故障树模型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应用Petri网对所得到的牵引系统的故障树模型进行简化,然后采用关联矩阵的方法对Petri网所得到的简化模型进行最小割集的求解。进一步应用Petri网研究牵引系统故障的动态传播和诊断过程,并根据实际数据验证了Petri网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本文设计开发一套高速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的诊断分析系统,并实现牵引系统结构模块、故障信息管理模块、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等功能模块。
万汉斌[5](2013)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需求,但是如何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当前城市建筑高度与密度的不断上升与地下空间基础的支撑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地面空间十分拥挤,交通拥堵加剧、景观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人性化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新世纪来临,在我国城市经济建设能力快速提高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对于消解或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紧张,提升地上空间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致力于如何能够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优化城市高密度发展地区的空间环境,建立紧凑型、立体化、高效率的城市空间体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与欧洲城市发展地下空间起始于地铁不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源于早期人民防空工程的平战结合需求,缺乏最初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的初始契合期,但未来走向城市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中潜力巨大的空间资源,能够满足地面、地上进一步的空间需求,地铁建设与地下建筑的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空间体系。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愿景,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是城市空间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经济高密度三者交织在一起,对于城市特定地区即高密度建设地区的空间容量及需求猛增,从而产生了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城乡结构发生转变,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后,由注重城镇化数量向注重质量进行转型,也需要探索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地下交通空间与地下环境安全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途径、法则、模式等问题,实现城市紧凑化、高效化、立体化、复合化的健康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开发特点与开发方式,通过理清我国城市高密度地区空间开发属性、空间类型、密度特征,分析高密度地区空间集聚必要性和矛盾性。分析认为城市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轨道(TOD模式)周边高密度开发地区的地下空间系统性开发的需求最为强烈,引导这些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有利于实现土地高密度混合开发、地上地下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城市交通立体化开发的发展目标。在论文内容组织安排上上,首先分析了当前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复杂性与需求的现实困境。力求通过理论发展研究、典型案例实证、实践经验总结及开展对一个特定旧城高密度商业区(北京东城区的旧城密集地区)更新改造地上、地下空间需求与矛盾的深入调研,论证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上空间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出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入手,支撑城市地上空间开发的巨大机遇。其次,文章选取城市高密度开发的四种典型地区,城市CBD地区、新城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高密度开发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类型、强度、规模与地上空间开发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在延伸城市功能、建筑空间组合、地下轨道交通与地下停车的空间组合方法及实践,论证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融合的创新策略与规划设计。再次,针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在安全及环境品质的高要求,论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环境质量标准及地下空间开发宏观与微观适应性等问题。针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品质要求研究如何改善地下空间的湿热、通风与除菌环境,通过地下空间生态化、艺术化、安全化设计实现建设生态化地下空间标准的策略。最后,论文总结并完善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体系与设计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建构方法上提出“柔性映射”、“紧凑聚合”、“网络岛链”、“捷径追踪”、“持续秩序”5项法则,在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上提出“环形联结”、“脊轴带动”、“枝状生长”3种典型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内容及技术方法。
裴建红[6](2012)在《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动车组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成,是高速铁路标志性设备。我国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大大促进高速列车的国产化和再创新步伐。CRH5A型动车组是技术引进200km/h等级典型动车组,对其牵引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大高速动车组国产化程度和提高城际列车的自主创新能力。论文以高速动车组交直交牵引变流主电路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动车组交直交牵引变流主电路结构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各国采用不同的主电路结构是从本国实际环境考虑,主要表现在:(1)受流方式的不同;(2)动力配置方面;(3)转向架控制方面。阐述了CRH5A型动车组牵引变流主电路的设计特点,分析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牵引逆变器、制动斩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从谐波控制、减少损耗等方面分析电路的优缺点,说明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根据CRH5A型动车组牵引性能要求,探讨牵引变流主电路各部件的容量计算方法和步骤。给出了牵引变流主电路的参数选择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包括功率器件的选型计算、中间直流环节支撑电容计算、变压器变比及漏感计算、制动电阻计算。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器件选择的合理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对CRH5A动车组牵引变流主电路的深入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及试验的方式,验证CRH5A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电气参数的合理性,为我国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的型谱研究提供参考。
陈军华[7](2009)在《基于稳定性的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与评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能紧张,重视能力的加强与利用,而忽视运行图的能力储备与稳定性要求。客运专线的建设,必将极大缓解运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对运输质量和运行图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稳定性的运行图编制问题是个很有研究前景的领域,本文将在这一领域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论文从分析影响运行图稳定性的机理出发,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具体特点,在研究界定客运专线运行图稳定性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运行图稳定性的相关指标函数,提出了将运行图稳定性的解析法评价和仿真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稳定性的“两阶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用于编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运行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从理论上研究界定运行图稳定性概念,提出了运行图稳定性应由运行图正常工作状念、运行图抗干扰的能力和运行图自我恢复能力三方面来描述的观点。并在总结借鉴运行图稳定性既有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随机的运行图稳定性五个评价指标函数。2)引入着色赋时petri网分别建立了列车固定闭塞和准移动闭塞情况下区间运行、车站联锁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型,利用Exspect软件搭建了仿真系统用于对运行图稳定性进行仿真评价。3)给出了运行图稳定性评价的解析法和仿真法的步骤并在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并以京津客运专线为实例,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4)在构建可行性运行图编制的0-1规划模型,并设计模型启发式算法和多种冲突模式疏解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干扰时间随机分布与缓冲时间分布关系,引入灰色规划建模理论,建立了灰色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来描述稳定性运行图的编制问题。为解决模型所具有的目标多样性、目标变动性和约束可变性的困难点,将灰色模拟技术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求解多目标灰色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改进NSGA-Ⅱ遗传算法,从而形成了基于稳定性的运行图编制的两阶段模型与算法。5)搭建了基于稳定性的运行图编制与评价一体化的平台。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软件系统构建方法对系统进行了用例分析、功能设计、模块组件划分、流程设计,保证系统的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以武广客运专线武长段为实例,验证基于稳定性运行图编制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廖茂[8](2008)在《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年产量最大的机车制造企业,曾为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中国加入WTO,机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威胁与挑战。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铁路扩充运输能力,加大机车的购买数量,而机车市场需求的增加,必将为机车制造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企业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当的发展战略,在未来国内外机车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是资阳机车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为研究课题,试图通过对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帮助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制定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规避风险,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运用发展战略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对资阳机车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充分掌握了公司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路内市场机车产品的成本领先战略和路外市场机车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并分别提出了战略的实施管理措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后公司的发展方向。
王洪胜[9](2008)在《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动车段是高速客运专线车辆(动车组)的大型综合维修中心(或基地),主要功能是实现包括大修在内的所有检查、检修、车辆改造、开发测试以及为运行中的车辆提供技术支援等。主要业务系统包括段内行车运转调度、生产计划、生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以及作业计划管理系统等。国外实践证明,为保证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的安全可靠、快速高效运营,必须具有功能综合、技术先进的动车段生产作业信息系统的支持。由于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具有起点高和综合国外各家技术的特点,尤其是采用多个国家类型的动车组,所以我国客运专线动车段生产作业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要重视结构功能的完善,更要注重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先进合理的信息组织(或集成)方案。高速铁路动车段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动车段生产作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动车组运行信息的跟踪以及对动车段内设备及管理信息的综合处理,依据检修作业规范为动车组检修提供作业管理信息。由于动车段检修作业业务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信息流组织过程,因此,采用先进的系统开发模型与技术方法,建立动车段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动车段检修作业效率,保证动车组高效、安全地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铁道部级项目“铁路动车段(所)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标准研究”为背景,通过参加实际科研工作,主要对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与方法进行了选题研究。本论文首先对高速铁路动车组的运用与维护特点、国外高速动车组的检修体制及检修方式、我国动车段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检修作业管理工作流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作为信息系统开发的先进技术,对Petri网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用于复杂工作流和动态工作流建模的层次Petri网建模技术及其分析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检修作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做了改进,设计了动车段检修作业系统的业务流程,提出并构建了动车段检修作业管理主体业务流程的Petri网模型和检修生产计划制定子过程的Petri网模型,并利用Petri网技术的评价分析方法,从模型的正确性和时间性能两个方面对所建立的Petri网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在设计工作流管理系统中进行过程定义和过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降低了后续阶段工作的复杂度。
陈春阳[10](2007)在《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通过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铁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车车辆的技术跨越是实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关键和主要环节。我国机车车辆业急需进一步明确定位和解决技术创新的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中国机车车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梳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其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分析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技术跨越目标、路径及重点突破领域,构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围绕技术跨越目标,提出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研究从现状与问题分析、市场潜力和目标定位研究、技术跨越模型体系阐释、关键环节和基本路径选择、自主创新战略模式设计等角度顺次展开。首先综述相关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实践的系统分析,找出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及原因;其次,沿着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的客观要求、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和能力模型、技术跨越目标和路径的思路有机展开,明确技术跨越点和基本路径,提出推动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多维战略模式: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和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方法方面,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并尽可能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力图准确把握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精髓。全文研究结论如下。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推动以及良好的外部技术与经济环境,特别是基于客运专线开行高速列车的需求,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水平必须实现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对自主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以克服总体技术能力不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技术标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制造商和铁道部之间基于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等的有机融合,其现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管理下的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其次才表现为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铁道部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战略中作用重大。推动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必须注重“单项技术突破”、“集成能力提高”及“关键技术引进”三要素的优化与协调,通过三要素的最佳耦合来实现自主创新的最优效果。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选择在考虑政府、技术、产业、市场、资源五因素共同影响前提下确立为350公里/小时动车组成套技术。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为,系统规划,确立重点跨越项目;引进先进技术,着力消化吸收,有效组织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单项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再创新;辅之基础研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以点带面,推进新一代中国机车车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设计并实施集“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及“完善政策措施”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四维战略模式,是引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储备的最基本路径是“内外结合模式”,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只能来自于产品自主创新实践。机车车辆业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官、产、学、研联合,建立起强有力的顶层决策组织并注重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创新主体等相关优势资源的高效连接。完善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应以建立适应高速、重载技术装备发展为目标,建立先进、完善的设计、工艺、制造、质量、试验、维护等综合技术标准体系。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国际化接轨等方面采取“分段突破、逐步递进”的步骤。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供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扶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创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东海道新干线电气设备的变迁及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海道新干线电气设备的变迁及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 |
2.1 综合交通枢纽 |
2.2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
2.3 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效应 |
3 理论基础 |
3.1 节点—场所模型 |
3.2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
4 国外经典案例分析与研究区域概况 |
4.1 国外经典案例分析及启示 |
4.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
5 思路、方法与章节安排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5.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交通枢纽相关研究进展 |
1 航空枢纽研究 |
1.1 临空经济概念研究 |
1.2 临空经济的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 |
1.3 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
1.4 临空经济形成机理及动力机制 |
2 高铁枢纽研究 |
2.1 区域层面研究 |
2.2 城市尺度研究 |
2.3 高铁站区研究 |
3 综合交通枢纽研究 |
3.1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3.2 综合交通枢纽研究 |
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1.1 虹桥枢纽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分析 |
1.2 虹桥枢纽地区不同圈层产业结构对比 |
1.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 |
2.1 虹桥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结构对比 |
2.2 虹桥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不同圈层产业结构对比 |
2.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特征 |
2.4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演化动力因素与演化方向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选择 |
3.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备选池 |
3.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选择分析 |
3.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路径 |
4 小结 |
第四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现状 |
1.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圈层分布特征 |
1.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集聚特征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比较 |
2.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圈层分布特征比较 |
2.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比较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 |
3.1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 |
3.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阶段 |
3.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机理 |
4 小结 |
第五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功能特征 |
1.1 虹桥枢纽地区节点功能特征 |
1.2 虹桥枢纽地区场所功能特征 |
1.3 虹桥枢纽地区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发展解析 |
2.1 虹桥枢纽地区客流—产业发展状况 |
2.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布局模式 |
3.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升级转型 |
3.2 虹桥枢纽地区圈层结构拓展 |
3.3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与建议 |
1.1 主要结论 |
1.2 发展建议 |
2 讨论与展望 |
2.1 论文创新点 |
2.2 论文不足 |
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名索引 |
图名索引 |
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信息化的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的概念及特点 |
2.1.2 竞争战略的内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 |
2.2.1 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2.2 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 |
2.2.3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 |
2.3 相关理论述评 |
第3章 宏达青田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宏达青田公司概况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3.1.2 技术能力 |
3.1.3 企业文化 |
3.1.4 组织机构 |
3.1.5 人力资源情况 |
3.2 公司业务经营现状 |
3.2.1 公司的主要业务流程 |
3.2.2 公司的经营收入 |
3.2.3 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宏达青田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达青田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宏达青田的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5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第5章 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
5.1 宏达青田公司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会 |
5.1.4 威胁 |
5.1.5 SWOT矩阵分析 |
5.2 宏达青田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 |
5.2.1 竞争战略选择的意义 |
5.2.2 竞争战略选择的原则 |
5.2.3 竞争战略选择的论证 |
5.2.4 宏达青田的竞争战略 |
第6章 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 |
6.1 打通生产和服务之间通道,引入条码追溯系统 |
6.2 加强内外部后勤管理 |
6.3 把握当前形势,扩大市场占有量 |
6.4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
第7章 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7.1 优化组织结构 |
7.2 打造差异化的企业文化 |
7.3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
7.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3)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铁路运输安全的理论基础 |
2.1 铁路运输安全的含义 |
2.1.1 安全的定义 |
2.1.2 铁路运输安全的定义和特征 |
2.2 铁路运输安全的价值 |
2.2.1 安全是铁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
2.2.2 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的关键因素 |
2.2.3 安全的重要性由铁路运输性质决定 |
3 日本铁路发展及运输安全概况 |
3.1 日本铁路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铁路业的开端(1872年——1914年) |
3.1.2 战后复兴时期(1915年——1979年) |
3.1.3 国铁民营化改革(1980年至今) |
3.2 日本铁路网的构成 |
3.3 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概况 |
3.3.1 日本立法模式 |
3.3.2 日本铁路运输安全法律省令概览 |
4 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组织体系 |
4.1 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及职能 |
4.1.1 国土交通省下设的铁路运输安全主管机构 |
4.1.2 安全主管机构职能 |
4.2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及职能 |
4.2.1 日常安全管理体系 |
4.2.2 专门安全推进体系 |
5 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的主要内容 |
5.1 立法强化安全管理体制 |
5.1.1 追加立法目的 |
5.1.2 增设企业义务 |
5.1.3 扩大信息公开 |
5.2 立法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
5.2.1 报告规则 |
5.2.2 监察规则 |
5.3 立法严格安全技术规范 |
5.3.1 设备改良方面 |
5.3.2 道口改良方面 |
5.4 立法明确事故预防及处理办法 |
5.4.1 事故预防 |
5.4.2 善后处理 |
6 日本铁路安全立法对我国铁路安全立法的启示 |
6.1 推进我国铁路安全立法进程 |
6.1.1 跟进法律法规修改 |
6.1.2 健全配套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6.2 优化我国铁路安全监管体系 |
6.2.1 明确政企监管主体和职责 |
6.2.2 强化政府安全评价职能 |
6.2.3 健全政企沟通协调机制 |
6.2.4 建立第三方监管组织 |
6.3 提高我国铁路安全技术设备及道口水平 |
6.3.1 设备方面 |
6.3.2 道口方面 |
6.4 完善铁路安全调查机构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FTA与Petri网在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机车故障诊断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牵引系统研究现状 |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2 故障树分析方法 |
1.3.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动车组牵引系统及故障树分析 |
2.1 牵引系统的简介 |
2.1.1 牵引系统构成 |
2.1.2 牵引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
2.2 故障模式分析 |
2.2.1 故障概况 |
2.2.2 典型部件的故障模式 |
2.3 牵引系统故障树分析 |
2.3.1 故障树分析方法概述 |
2.3.2 牵引系统故障树分析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树的Petri网建模 |
3.1 Petri网结构和分析方法 |
3.2 故障树到Petri网的转换 |
3.3 Petri网的简化 |
3.3.1 Petri网的简化原则 |
3.3.2 Petri网模型简化 |
3.4 关联矩阵法求解故障树最小割集 |
3.4.1 关联矩阵求解最小割集的方法和步骤 |
3.4.2 关联矩阵求解最小割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etri网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验证 |
4.1 Petri网库所标记与转移使能算法 |
4.2 Petri网故障动态传播过程 |
4.3 Petri网的牵引系统故障动态传播与实验论证 |
4.3.1 受电弓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 |
4.3.2 高压隔离开关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 |
4.3.3 主变压器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 |
4.3.4 牵引变流器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 |
4.3.5 牵引电机的故障动态传播与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牵引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开发平台介绍 |
5.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3 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
5.3.1 系统人员权限管理模块 |
5.3.2 故障信息管理模块 |
5.3.3 故障树展示 |
5.3.4 Petri网展示 |
5.3.5 故障诊断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框架 |
1.2.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研究综述 |
2.1 研究概念解析 |
2.1.1 高密度与紧凑型城市 |
2.1.2 城市地下空间 |
2.2 地下空间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地下空间理论 |
2.2.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理论及实践 |
2.3 城市密度研究综述 |
2.3.1 城市高密度研究综述 |
2.3.2 紧凑型城市研究综述 |
2.4 以往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分析 |
3.1 当前城市高密度发展状态 |
3.2 现状城市空间拥挤与空间矛盾凸显 |
3.2.1 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开发使用呈现脱节状况 |
3.2.2 单一地面交通组织与交通立体化需求不适应 |
3.2.3 当前城市环境状况与现代城市品质极不协调 |
3.2.4 城市更新改造及历史街区保护地上空间冲突 |
3.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功能多样化趋向 |
3.3.1 城市土地高密度混合提升空间效能 |
3.3.2 人口职住空间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紧凑化 |
3.3.3 城市空间多功能与高度深度的并重发展 |
3.4 高密度地区交通组织立体化与复杂化 |
3.4.1 轨道交通引导地下交通空间快速发展 |
3.4.2 TOD 模式引导空间一体化开发 |
3.4.3 静态与步行交通得到高度关注 |
3.5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安全风险较严峻 |
3.5.1 地下市政管廊集成化亟待加强 |
3.5.2 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地下化转变 |
3.5.3 地下空间安全水平需大力提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一体化建构 |
4.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一体化建构 |
4.1.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 |
4.1.2 城市高密度开发态势 |
4.1.3 高密度地区立体开发实践 |
4.2 高密度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典型方式 |
4.2.1 城市 CBD 地区空间一体化开发 |
4.2.2 新城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
4.2.3 基于旧城保护的地下空间开发 |
4.2.4 旧城高密度地区地下商业街开发 |
4.3 高密度地区地下交通空间一体化建构 |
4.3.1 基于 TOD 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开发 |
4.3.2 交通触媒催化的地下空间开发 |
4.3.3 轨道站域周边高密度开发 |
4.3.4 轨道站域周边立体化开发 |
4.3.5 机动及静态交通地下化 |
4.3.6 地下步行空间的优化与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安全环境研究 |
5.1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评估 |
5.1.1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分析 |
5.1.2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应用 |
5.1.3 地下空间开发宏观适应性 |
5.1.4 地下空间开发微观适应性 |
5.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
5.2.1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要素 |
5.2.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
5.2.3 地下空间艺术与生态化设计 |
5.3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对策 |
5.3.1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优势 |
5.3.2 地下空间防灾减灾一体化 |
5.3.3 地下空间应急及安全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
6.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现实价值 |
6.1.1 地下空间规划适应空间集聚化需求 |
6.1.2 地下空间规划系统化与秩序化需求 |
6.2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建构 5 项法则 |
6.2.1 地下空间规模强度的“柔性映射” |
6.2.2 地下空间组织方式的“紧凑聚合” |
6.2.3 地下空间形态结构的“网络岛链” |
6.2.4 地下空间交通联系的“捷径追踪” |
6.2.5 地下空间开发导向的“持续秩序” |
6.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模式 |
6.3.1 “环形联结”模式 |
6.3.2 “脊轴带动”模式 |
6.3.3 “枝状生长”模式 |
6.4 旧城更新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案例实践—以北京东城区内城为例 |
6.4.1 北京东城区旧城高密度区现状 |
6.4.2 东城区地区整体规划与旧城高密度区更新保护 |
6.4.3 东城区内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导向 |
6.4.4 重点功能区地下空间设计 |
6.5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层次与方法 |
6.5.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 |
6.5.2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方法 |
6.5.3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技术方法 |
6.5.4 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技术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综述 |
1.1.1 国外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 |
1.1.2 我国动车组技术发展现状 |
1.2 动车组交直交牵引变流主电路结构特点 |
1.2.1 国外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主电路结构特点 |
1.2.2 我国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主电路结构特点 |
1.2.3 各国主电路结构综合比较 |
1.3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设计与工作原理 |
2.1 牵引变流器主电路结构 |
2.2 牵引变流器工作原理 |
2.2.1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 |
2.2.2 两电平脉冲整流器的特点 |
2.2.3 牵引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4 制动斩波器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车组牵引系统容量的计算 |
3.1 牵引系统的技术性能 |
3.1.1 研究条件 |
3.1.2 牵引特性 |
3.1.3 接触电压波动下的牵引特性 |
3.1.4 电气制动特性 |
3.2 牵引传动系统容量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电路电气参数选择与分析计算 |
4.1 牵引变流器功率器件选型与仿真分析 |
4.1.1 主功率开关器件选型 |
4.1.2 电气仿真分析 |
4.2 中间支撑电容的选择 |
4.2.1 简介 |
4.2.2 计算分析 |
4.2.3 电阻制动模式时的谐波分析 |
4.3 变压器变比和漏感的计算 |
4.3.1 变压器变比计算 |
4.3.2 变压器漏感计算 |
4.3.3 短路阻抗 |
4.4 制动电阻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RH5A动车组牵引变流器试验 |
5.1 试验平台 |
5.2 试验结果 |
5.2.1 换流试验 |
5.2.2 温升试验 |
5.2.3 输入电流谐波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基于稳定性的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晚点赔偿"事件得到的启示 |
1.1.2 运行图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
1.1.3 运行图稳定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运行图稳定性概念研究及指标函数构建 |
2.1 运行图稳定性概念提出 |
2.2 运行图稳定性上要影响因素 |
2.2.1 列车运行干扰 |
2.2.2 缓冲时间 |
2.3 运行图稳定性指标 |
2.3.1 现有运行图稳定性指标 |
2.3.2 基于随机的运行图稳定性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着色赋时PETRi网(CTPN)的列车运行仿真模型 |
3.1 着色赋时PETRI网(CTPN)概述 |
3.1.1 petri网基本结构,发展与特点 |
3.1.2 着色赋时petri网 |
3.2 列车运行系统模型的构建 |
3.2.1 列车在闭塞区间运行模型构建 |
3.2.2 车站运行控制系统(联锁)模型构建 |
3.3 基于EXSPECT的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运行图稳定性评价 |
4.1 运行图稳定性的解析评价 |
4.2 运行图稳定性的仿真评价 |
4.3 解析法和仿真法相结合的运行图稳定性评价方法 |
4.4 实例分析 |
4.4.1 实例路网结构 |
4.4.2 计划运行图输入 |
4.4.3 解析法评价运行图稳定性 |
4.4.4 仿真法评价运行图稳定性 |
4.4.5 评价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稳定性运行图编制的两阶段模型与算法 |
5.1 运行图编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
5.1.1 问题定义 |
5.1.2 路网、区段拓扑模型描述 |
5.1.3 信号、联锁闭塞系统 |
5.1.4 列车作业时间标准 |
5.1.5 列车开行方案 |
5.1.6 基本约束条件 |
5.2 可行性运行图编制模型及其求解 |
5.2.1 运行图编制的0-1规划模型 |
5.2.2 行性运行图编制的启发式算法 |
5.3 基于稳定性的运行图编制的灰色规划模型 |
5.3.1 灰色系统基本理论与灰色规划模型概述 |
5.3.2 基于稳定性运行图编制的灰色机会约束规划模型(STGCCP)构建 |
5.4 基于灰色模拟的稳定性运行图编制算法 |
5.4.1 灰色模拟原理 |
5.4.2 基于灰色模拟的灰色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求解 |
5.4.3 基于灰色模拟的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6 稳定性运行图编制与评价一体化系统与实例分析 |
6.1 稳定性运行图编制与评价一体化系统RSTESYS(RAILSTABILITYTIMETABL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
6.1.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6.1.2 系统结构与功能 |
6.1.3 系统实现的构造方法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目标 |
6.2.2 实验设计方案 |
6.3 区域网客运专线实验(武长段为例) |
6.3.1 系统基本参数输入 |
6.3.2 可行性运行图编制 |
6.3.3 稳定性运行图编制 |
6.3.4 指标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文章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A 稳定性运行图编制与评价一体化系统功能简介 |
附录B 京津城际运行图时刻表 |
附录C 干扰时间灰数的白化权函数 |
附录D 武汉-长沙优化前运行图时刻表 |
附录E 武汉-长沙优化后运行图时刻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资阳机车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资阳机车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我国机车车辆行业总体分析 |
2.2.2 机车行业竞争分析 |
第3章 国际机车车辆环境分析 |
3.1 国外机车制造行业现状 |
3.1.1 国外机车制造行业简介 |
3.1.2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行业经营状况 |
3.2 世界机车车辆行业的技术走向 |
3.3 世界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提出的挑战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技术状况分析 |
4.1.1 自身技术开发能力 |
4.1.2 技术引进 |
4.2 生产能力分析 |
4.2.1 公司设备状况 |
4.2.2 公司生产规模 |
4.3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4.3.1 总体人员结构 |
4.3.2 知识结构 |
4.3.3 技术职称及技术等级结构 |
4.4 财务状况分析 |
4.4.1 公司销售收入 |
4.4.2 公司资金来源 |
4.5 营销状况分析 |
4.5.1 营销网络体系 |
4.5.2 营销人员队伍建设 |
4.5.2 售后服务 |
4.5.3 培训中心 |
第5章 发展战略制定 |
5.1 资阳机车公司的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
5.2 竞争态势矩阵 |
5.3 SWOT分析 |
5.3.1 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
5.3.2 内部的优势与劣势 |
5.3.3 SWOT分析 |
5.4 发展战略制定 |
5.4.1 确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5.4.2 发展战略目标及规划 |
5.4.3 发展战略选择 |
5.4.4 发展战略评价 |
第6章 发展战略实施与管理 |
6.1 立足于路内市场的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与管理 |
6.1.1 目标建立 |
6.1.2 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 |
6.1.3 成本领先战略的管理 |
6.2 路外市场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与管理 |
6.2.1 目标建立 |
6.2.2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
6.2.3 差异化战略的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高速铁路信息系统概况 |
1.2.2 国内铁路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
1.3 论文的工作及创新点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5 小结 |
2 高速铁路动车段车辆检修作业的系统分析 |
2.1 高速铁路车辆(动车组)的运用与维护特点 |
2.2 铁路高速动车组的主要检修方式 |
2.3 国外高速动车组检修体制及检修方式的比较分析 |
2.3.1 日本的检修体制 |
2.3.2 德国的检修体制 |
2.3.3 法国的检修体制及检修基地的分布 |
2.3.4 国外高速列车(动车组)检修特点的综合分析 |
2.4 我国高速动车组检修制度及修程的系统分析 |
2.4.1 检修目标及策略 |
2.4.2 检修制度与修程 |
2.4.3 检修作业流程分析 |
2.5 动车段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 |
2.5.1 高速铁路动车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
2.5.2 动车段(所)检修作业相关业务功能模块分析 |
2.5.3 动车段(所)检修作业系统工作业务流程分析 |
2.6 小结 |
3 工作流及PETRI网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3.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与工作流管理系统 |
3.1.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
3.1.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3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3.1.4 工作流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领域 |
3.2 工作流的建模方法 |
3.3 工作流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
3.3.1 工作流模型分析方法 |
3.3.2 工作流模型的分析对象 |
3.4 PETRI网的基本概念及层次化结构 |
3.4.1 Petri网的描述及定义 |
3.4.2 Petri网的相关技术 |
3.4.3 层次化的Petri网 |
3.5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
3.5.1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定义 |
3.5.2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执行 |
3.5.3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分析 |
3.5.4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建立流程 |
3.6 小结 |
4 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研究 |
4.1 动车段检修作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 |
4.2 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 |
4.2.1 动车段检修作业主流程的Petri网模型 |
4.2.2 "检修生产计划制定"子过程Petri网模型 |
4.3 小结 |
5 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的模型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
5.1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5.2 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的正确性分析 |
5.2.1 正确性定义 |
5.2.2 基于可达图的模型正确性分析 |
5.3 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的性能评价 |
5.3.1 工作流——随机Petri网基本概念 |
5.3.2 工作流时间性能评价分析方法 |
5.3.3 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的时间性能评价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已列入国家规划 |
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
1.1.3 技术装备现代化已成为铁路发展的重要环节 |
1.1.4 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技术环境已经形成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技术创新目标和路径的明确 |
1.2.2 技术集成创新平台的建立 |
1.2.3 技术标准体系的提升 |
1.2.4 政策措施的完善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技术概念 |
1.5.1 机车车辆 |
1.5.2 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引言 |
2.1.2 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
2.1.3 技术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2.1.4 理论总结 |
2.2 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的研究进展 |
2.2.1 技术跨越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
2.2.2 实现技术跨越的两种创新方式 |
2.2.3 技术跨越的外部条件 |
2.2.4 企业是技术跨越的实现主体 |
2.3 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综述 |
2.3.2 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网络关系 |
2.4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总结 |
2.4.1 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 |
2.4.2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实践基础 |
3.1 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综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成就 |
3.1.3 体制变迁 |
3.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1 发展环境 |
3.2.2 国外高速铁路及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
3.2.3 机车车辆国际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及其在华发展 |
3.3 我国机车车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3.1 高速列车技术水平与差距 |
3.3.2 重载运输机车车辆技术水平与差距 |
3.4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
3.4.1 主要问题 |
3.4.2 制约因素 |
3.5 自主创新:我国机车车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
3.5.1 自主创新的新内涵 |
3.5.2 自主创新的典型特征 |
3.5.3 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得自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
3.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环境已经具备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主创新的机车车辆技术跨越 |
4.1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及特点 |
4.1.1 创新的组织模式 |
4.1.2 特点分析 |
4.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 |
4.2.1 技术跨越及其条件和特征 |
4.2.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能力模型 |
4.2.3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 |
4.3 技术跨越点的选择 |
4.3.1 影响因素 |
4.3.2 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3 350km/h高速动车组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4.4 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
4.4.1 以日、法等为代表的原始创新型路径 |
4.4.2 以西、韩等为代表的引进型技术跨越路径 |
4.4.3 经验总结 |
4.4.4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路径 |
4.5 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 |
4.5.1 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
4.5.2 四维模式描述 |
4.5.3 四维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加强技术储备 |
5.1 技术储备的内涵和特点 |
5.1.1 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 |
5.1.2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储备 |
5.1.3 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的关系 |
5.2 储备的基本内容 |
5.2.1 基础储备 |
5.2.2 能力储备 |
5.3 储备的基本路径 |
5.3.1 内部积累 |
5.3.2 外部联合 |
5.3.3 内外结合 |
5.4 战略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构建创新平台 |
6.1 创新平台概念的引入 |
6.1.1 中国航天技术与组织管理的一体化创新 |
6.1.2 集成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6.1.3 应重视集成创新 |
6.1.4 集成创新:创新主体及其技术的有效融合 |
6.2 创新平台的构架 |
6.2.1 概念 |
6.2.2 创新平台的结构要素 |
6.2.3 创新平台的功能要素 |
6.2.4 创新平台的运作机理 |
6.3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平台 |
6.3.1 特点 |
6.3.2 70吨级新型货车技术创新平台 |
6.4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平台的构建 |
6.4.1 基本准则 |
6.4.2 构建创新平台的设想 |
6.4.3 创新主体的职能 |
6.4.4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6.5 依托创新平台的创新团队建设 |
6.5.1 创新型人才 |
6.5.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 |
6.5.3 创新团队的基本构架 |
6.5.4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7 提升技术标准 |
7.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 |
7.1.1 技术标准 |
7.1.2 技术标准的作用 |
7.1.3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 |
7.1.4 技术标准战略及特征 |
7.1.5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技术标准战略 |
7.2 中国铁路行业技术标准现状与问题 |
7.2.1 历史沿革及现状 |
7.2.2 主要问题 |
7.2.3 原因分析 |
7.3 提升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7.3.1 总体目标 |
7.3.2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运用 |
7.3.3 标准的国际化战略 |
7.3.4 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7.4 关于采标 |
7.4.1 国外动车组技术标准现状 |
7.4.2 总体思路 |
7.4.3 采标建议 |
7.5 保障措施 |
7.5.1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标准化体制 |
7.5.2 构建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策略 |
7.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政策措施 |
8.1 政府激励 |
8.1.1 技术创新成果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8.1.2 市场缺陷 |
8.1.3 政府的作用 |
8.2 激励创新的政策及其手段 |
8.2.1 科技投入政策 |
8.2.2 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 |
8.2.3 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
8.2.4 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8.2.5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
8.2.6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政策 |
8.2.7 科技人才政策 |
8.2.8 促进军民结合的政策 |
8.3 韩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
8.3.1 增加研发投资总量的同时注重研发投资的高效分配 |
8.3.2 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3.3 着力打造优秀中心和改革公共研究机构 |
8.3.4 为企业参与创新活动提供支持措施 |
8.3.5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8.3.6 利用全球资源 |
8.3.7 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8.4 推进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发展的关键政策措施 |
8.4.1 针对机车车辆业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 |
8.4.2 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
8.4.3 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 |
8.4.4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5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6 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 |
8.4.7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
8.4.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
9.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东海道新干线电气设备的变迁及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D]. 邓洪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2]基于信息化的宏达青田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汪明. 山东大学, 2018(12)
- [3]日本铁路运输安全立法研究[D]. 杨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4]FTA与Petri网在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叶世凤. 天津大学, 2016(11)
- [5]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D]. 万汉斌. 天津大学, 2013(12)
- [6]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设计[D]. 裴建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7]基于稳定性的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与评价问题研究[D]. 陈军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2)
- [8]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廖茂.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1)
- [9]基于Petri网技术的动车段检修作业流程模型与方法研究[D]. 王洪胜.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10]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D]. 陈春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