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论文文献综述)
高扬励[1](2020)在《会馆剧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馆剧场,指会馆内专门用于戏曲演出及观赏的场所。本论文以会馆剧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会馆剧场的田野调查及搜集、整理与会馆剧场相关的文献材料,运用戏曲学、宗教学、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馆剧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会馆剧场是中国古代剧场的类型之一,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演剧场所,其形制、布局与当时的戏曲演出密切相关,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无疑对中国古代剧场史的建构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本论文首先对会馆及会馆剧场的基本概况进行梳理,分析会馆剧场的产生动因及发展历程;其次,对各地区会馆剧场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及建筑装饰进行总结,考察会馆剧场的实际状况;再次,对室内会馆剧场及娱人小剧场的建筑实物及史料遗存予以整理分析,总结剧场之特征;最后对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进行梳理,对会馆剧场的演剧类型、剧场及演剧活动的管理进行总结,探讨会馆剧场对于戏曲传播的作用。会馆剧场作为会馆的构成部分,其自身特征受会馆的直接影响。会馆剧场是会馆祭祀、联谊需求的产物,以满足会馆成员敬神、娱乐的目的而建。从时间上看,会馆剧场初兴于明代中后期,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民国走向衰落。整体上看,会馆受商人、官员、移民的流动而遍布全国,因而会馆剧场也分布于全国各地。具体而言,会馆剧场主要分布于北京、工商业繁荣的城市、水陆交通要地以及人口聚集的市镇。会馆剧场继承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多样,装饰文雅华丽。会馆剧场仿照神庙剧场而建,采用时代流行的剧场样式。会馆剧场的戏台以过路台为主,两侧设有看楼。有的会馆设有多座戏台来满足会馆繁盛演剧的需要。因会馆成员的审美及会馆所处地区建筑风格、地形的不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制上形成区域特征。匾额、楹联、雕塑和彩绘是会馆剧场的主要装饰,这些装饰彰显会馆成员的经济实力,寄托他们的美好愿望,也使会馆剧场成为中国古代剧场装饰艺术的代表。室内会馆剧场和娱人小剧场是会馆剧场的两种特殊形态,二者在剧场建筑的设计上更加考虑观众观剧的舒适性及剧场的专业性。室内会馆剧场在剧场顶部设置屋顶,将看楼设置成包厢,大厅摆放桌椅。室内会馆剧场虽与戏园相仿,但仍存差异。娱人小剧场多设在会馆较隐蔽的院落,规模较小,可容纳的观众数量有限。娱人小剧场摆脱了敬神演剧的功能,完全为娱乐而设,戏台面朝议事厅、看楼等建筑。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分祭祀演剧、行业演剧和团拜演剧。演剧时间以定时为主,随时为辅。会馆剧场演剧场次繁多,对于剧场及演剧活动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会馆通常会设立条规,对剧场租用、演剧活动秩序、戏资收缴等方面予以规范,确保演剧活动的顺利进行。明清时期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会馆剧场,是戏曲发展、传播的重要载体。会馆剧场不仅是家乡声腔向外传播的平台,亦是其他声腔展演的舞台。由此而言,会馆剧场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也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黄兴成[2](2016)在《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色土是四川盆地农业土壤的主体,占盆地面积的85%,其土壤肥力及生产力状况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粮食供应安全。目前有关四川盆地紫色土区域肥力状况的报道主要源自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近30年来该区域紫色土肥力现状及变化如何尚不清楚。本文首先利用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2005年以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252275个紫色土样品的土壤分析数据,18646个农户调查数据,1944个试验示范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了解30年来紫色土养分肥力的变化,为紫色土的改良培肥提供数据支撑。在对区域土壤肥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果研究,明确不同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团聚体结构、水分库容、养分含量等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紫色土培肥及土壤调理剂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4 g·kg-1、1.02 g·kg-1、15 mg·kg-1、91.9 mg·kg-1,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处于中等含量水平。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来四川盆地紫色土除速效钾变化不大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分别增加了28.1%、21.4%和200%。但是该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目前仍然偏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的比例分别占75.7%、55.6%、49.8%和65.4%。近30年来紫色土pH变化在不同类型紫色土间存在较大差异,中性紫色土30年平均降低了0.54个pH单位,石灰性紫色土pH平均降低了0.43个pH单位,酸性紫色土平均升高了0.32个单位。紫色土区作物产量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平均单产法对紫色土地区作物产量水平分级表明,旱地作物马铃薯、油菜、小麦、玉米中低产比例分别占49.6%、67.6%、67.0%和79.0%,紫色土区旱地作物仍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紫色土的实际生产力与基础地力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对不同作物的贡献率在48.7%62%,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不同产量水平下土壤养分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较高作物产量下土壤养分肥力指标更高,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紫色土肥力的首要影响要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升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不同炭基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大田作物均有显着的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不同调理剂处理榨菜两年增产幅度达9.9%30%和8.6%15.1%,玉米增产幅度达7.2%10.8%和7.5%21.7%。在大田连续2年4茬施用炭基调理剂(每季用量1500 kg·hm-2),显着提高了土壤粒径>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 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5.3818.29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课题组研发的炭基调理剂和生物碳效果最佳。施用调理剂降低了田间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持水性,扩大了土壤水分库容。经过2年的定位试验,各调理剂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显着提升,土壤水分总库容、兴利库容、滞留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均显着提升;土壤孔隙度提高2.94.5个百分点。不同调理剂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对降雨后的截留,并降低了土壤水分散失,从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抗旱能力。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促进了作物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当调理剂投入量达到土壤质量的1%时,生物质炭和自主研发的调理剂I、调理剂II均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容重比对照降低了2.55.8%,孔隙度提高了0.92.7个百分点。施用调理剂土壤持水能力显着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7%21.4%,以生物质炭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炭基调理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6.3%14.4%,全氮和全磷也明显提升,对全钾影响较小;不同调理剂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以有机肥>调理剂II>调理剂I>生物质炭>对照。施用调理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镁、交换性钾显着增加,提高了土壤的缓冲性能。综上所述,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近30年来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土壤养分肥力仍然较低。施用炭基土壤改良剂是紫色土改良培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关于炭基调理剂的优化配比、培肥机理以及与其它培肥技术的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田涛[3](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朱伟[4](2014)在《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如何去衡量是否达到了传播和教育的良好效果?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如何讲述好历史、传播好文化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和传播,传播的真实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增强传播效果达到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浮躁、虚荣、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风气有所抬头,如何做好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②“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③要“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④的号召。因此,如何从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帮助我找到了能够将工作、专业、知识基础紧密结合、充分结合的点。红色文化即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延伸至今,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式和精神样态,这是一个连续性、开放式、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将论文题目确定为《当下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直以来被认为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导和影响下,并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其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她所承载的内涵与展示的形态又是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印象、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真实可信,流布已久,老百姓喜闻乐见,听起来入耳,看起来入眼,读起来入心,是能够传播好的中国声音,是能够讲好的中国故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难、伟大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传播成效”是弘扬和宣传红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瓶颈”性难题。本文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就是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或减损了其教育效果,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对全面提升整个民族历史素质和文化层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研究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相对科学的对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广大国民素质,强化公民民族历史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特别重大的实践意义。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播问题,能够更为有效、合理地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更足的推动力。通过此次调研和结论分析,我们发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认识上静止、僵化地看待红色文化。不注意深入挖掘和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其不断延展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显现形态;(二)在经济利益至上、娱乐至上思想的误导和驱使下,有些地区、部门和行业企业将红色文化作为获取利益、谋取政绩的工具,歪曲史实,妖魔化红色人物,脱离实际胡编恶搞,将红色文化的传播“庸俗化”;(三)“抽空了具体内涵”,忽视了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红色文化出现世俗化、市侩化、空壳化趋势。(四)泛化、简单化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视为包治百病,众生皆宜,放之四海皆通用的“神奇药水”;(五)欠缺对大众传播规律特别是90后年轻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以单纯注重政治性、理论性的“布道式”说教,单纯强调思想宣传,单纯强调严谨的叙事和逻辑,减弱了传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甚至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六)表达方式上过分侧重比较狭隘的民族内容,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国际惯例和规则,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设计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做法。(七)红色旅游产业更多地是依靠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机制运作,急功近利,盲目建设,硬件设施趋同。(八)没有将红色文化放在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的大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和考虑谋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扬弃,寻找最佳契合点上做的不够。(九)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阙失,差异性不明显,雷同度高,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传播学、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并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策。
马粤颖[5](2010)在《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日趋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环境刑罚是犯罪行为人承担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仅靠环境刑罚显然不能很好地达到制裁环境犯罪、救济环境权益的目的。因此,在判处环境犯罪行为人刑罚的同时适当考虑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对于环境恢复和权益保障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又称环境犯罪的补充性处罚方法,是指对环境犯罪行为人所采取的刑罚之外的旨在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环境,救济被犯罪行为减损的自然资源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包括教育性处罚措施、民事性处罚措施和行政性处罚措施三类。在国外,人们更是积极地寻找合适的制裁方法,因此,该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热点问题。在此,仅对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存在的理论根据加以探讨。任何理性的、正当的事物的存在,都有合理的理论作为支撑,否则就将难以长久立足。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也是如此,正因为有理论的铺垫、现实的需要,才有它存在的价值。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是当今全球刑法的发展趋势,作为惩治环境犯罪的表现方式之一且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明显种类单一、内容单薄,在适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司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弥补了刑罚功能的不足,限制了法定刑罚圈的范围,是报应刑与目的刑刑法思想论战的产物,刑罚谦抑、人道、个别化思想为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作为实现刑罚目的的新形式。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思想。世界各国刑法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但各国由于历史传统、立法模式的不同,对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古蔺县林业局[6](2002)在《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文中研究表明 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区,全县幅员面积3183.5平方公里,人口74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森林资源保护、荒山绿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以林为主"的山区生产方针,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三大林业工程"建设,使全县有林地覆盖率从"文化大革命"前期有10.6%上升到1998年的27.1%,取得了显着的成效。21世纪伊始,古蔺林业又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以粮代赈退耕还林两项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古蔺林业朝着更加籼烂的明天前进。一、"三大林业工程"铸就了古蔺林业发展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林为主、林粮并重、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山区生产方针,从加强林业建设入手,着力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改
于是[7](2002)在《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文中研究说明
二、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论文提纲范文)
(1)会馆剧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会馆剧场相关研究现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会馆及其剧场的兴建 |
第一节 会馆概述 |
一、会馆的兴衰 |
二、会馆的分类 |
三、会馆的分布 |
第二节 会馆的功能与剧场的创建 |
一、会馆功能概说 |
二、会馆剧场的创建缘由 |
三、会馆剧场的创修经费 |
第二章 会馆剧场的发展历程与建筑形制 |
第一节 会馆剧场的发展历程与遗存 |
一、会馆剧场的演变 |
二、会馆剧场的遗存 |
第二节 会馆剧场的建筑形制 |
一、剧场的设置 |
二、会馆剧场的建筑特征 |
第三章 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 |
第一节 剧场的布局 |
一、空间布局 |
二、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剧场的建筑形制 |
一、剧场的建筑特征 |
二、典型剧场举隅 |
第四章 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 |
第一节 剧场的布局 |
一、空间布局 |
二、平面局部 |
第二节 剧场的建筑形制 |
一、剧场的建筑特征 |
二、典型剧场举隅 |
三、正面看楼与看台 |
四、过街剧场 |
第五章 室内会馆剧场 |
第一节 室内会馆剧场的遗存 |
一、现存室内会馆剧场 |
二、碑刻及文献载录的室内会馆剧场 |
第二节 室内会馆剧场的特征 |
一、时空分布 |
二、建筑形制 |
三、室内会馆剧场与戏园之比较 |
第六章 娱人小剧场 |
第一节 娱人小剧场的遗存 |
第二节 娱人小剧场的特征 |
一、出现时间及功能 |
二、剧场的空间设置 |
三、戏台的建筑形制 |
四、观剧场所的设置 |
第七章 会馆剧场的建筑装饰 |
第一节 匾额与楹联 |
一、匾额 |
二、楹联 |
第二节 雕塑与彩绘 |
一、雕塑 |
二、彩绘 |
第八章 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会馆剧场的演剧类型 |
一、祭祀演剧 |
二、行业演剧 |
三、团拜演剧 |
第二节 剧场及演剧活动的管理 |
一、剧场的租用 |
二、演剧活动的管理 |
三、戏资的来源 |
第三节 商路与戏路:会馆剧场的演剧与戏曲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国现存会馆剧场名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
1.1.1 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1.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1.2 紫色土肥力研究概况 |
1.2.1 紫色土概况 |
1.2.2 紫色土肥力评价研究概况 |
1.2.3 紫色土肥力退化研究概况 |
1.3 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
1.3.1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 |
1.3.2 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
1.3.3 工程改良培肥土壤 |
1.3.4 植被恢复培肥土壤 |
1.3.5 土壤调理剂培肥土壤 |
1.3.6 综合措施培肥土壤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2.2.2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2.3 研究预期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和调查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3.3.2 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作物产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不同炭基调理剂田间试验 |
4.1.2 不同炭基调理剂盆栽试验 |
4.1.3 不同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养分释放影响的室内培养试验 |
4.1.4 种子发芽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炭基调理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2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2.3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保水和水分库容的影响 |
4.2.4 炭基调理剂对田间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4.2.5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释放的影响 |
4.2.6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7 炭基调理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5.1.2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应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青春的散场诗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3)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古城复兴概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
2.1 城市文化 |
2.2 古城保护 |
2.3 城市更新 |
2.4 城市复兴 |
2.5 城市文化规划 |
2.6 综合评述 |
2.7 小结 |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
3.2.1 相关理论借鉴 |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
3.3.3 古城复兴域 |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
6.1 西安城市概况 |
6.1.1 历史沿革 |
6.1.2 地形地貌 |
6.1.3 社会经济发展 |
6.2 研究范围界定 |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
6.7 本章小结 |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
7.3.2 中观:脉络 |
7.3.3 微观:符号 |
7.4 本章小结 |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
8.1.3 发展策略 |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
8.3.4 文化廊道规划 |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8.4.1 文化遗址公园 |
8.4.2 特色文化街区 |
8.4.3 古镇名村 |
8.4.4 城墙景区 |
8.4.5 工业遗产 |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
8.4.7 古树名木 |
8.4.8 非物质遗产 |
8.5 本章小结 |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
(4)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过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七、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研究前导:调查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红色历史知识的认知状况 |
一、重大事件(节点):红色历史的过程及其时代意义 |
二、革命先辈:引领红色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 |
三、红星照耀中国:二万五千里的人类壮举 |
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大团结 |
五、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
第三章 红色精神的认知状况 |
一、内涵丰富的红色精神 |
二、红色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命运 |
三、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
四、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和传播方式 |
一、红色文化认知的主要媒介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 |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 |
四、传播方式的度与效:从“抗日神剧”说起 |
第五章 史学教育: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路径 |
一、历史学教育的地位与使命 |
二、困境与机遇:红色历史教育的地位 |
三、历史课堂上的收获与反思 |
四、历史学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途径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症结和出路 |
一、调研整体印象 |
二、红色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误区 |
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
附表一:以“红色文化”为关键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列表 |
附表二:100首爱国歌曲名单 |
附表三:全国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
附表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
附表五: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附表六:双百人物名单 |
附表七:第一批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附录八: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含有历史元素的课文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概述 |
2.1 非刑罚制裁方法概念 |
2.2 非刑罚制裁方法种类 |
2.3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概念 |
2.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特点 |
2.5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种类 |
3 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3.1 符合制裁环境犯罪的目的是恢复性司法的要求 |
3.2 环境犯罪实施非刑罚制裁方法符合环境犯罪特殊性的要求 |
3.3 环境犯罪实施非刑罚制裁方法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
3.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
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
4.1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
4.1.1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法律依据 |
4.1.2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司法实践 |
4.2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
4.2.1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法律依据 |
4.2.2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司法实践 |
5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不足与完善 |
5.1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不足 |
5.1.1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滞后 |
5.1.2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单一 |
5.1.3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监督不力 |
5.2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完善措施 |
5.2.1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附加刑罚化 |
5.2.2 建立社区服务制度 |
5.2.3 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会馆剧场研究[D]. 高扬励.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D]. 黄兴成. 西南大学, 2016(02)
- [3]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4]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D]. 朱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5]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研究[D]. 马粤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
- [6]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J]. 古蔺县林业局. 四川政报, 2002(07)
- [7]继往开来的古蔺林业[J]. 于是. 中国林业,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