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郭洁,陈平丽,陈可,李逸翔,陈友订[1](2021)在《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性水稻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对改善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及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功能性水稻主要包括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5大类。有色稻由于种子果皮积累花色素苷而呈紫色或红褐色,有红米和黑米两大类,分别受2个和3个基因控制,是体弱者药食同源的重要滋补食品,国内已育成一大批有色稻品种推广应用。低谷蛋白水稻由于稻米谷蛋白含量低,适于肾病患者作主粮使用,目前中国和日本已育成多个品种用于商业化开发应用。高抗性淀粉水稻由于有部分淀粉无法被人体淀粉酶分解而不能被肠道吸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主食,目前国内已育成多个品种推广应用。富微营养水稻由于稻米特种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等含量高而有益于不同缺素症患者治疗与保健,国内外已育成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多个富微营养水稻品种。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利用水稻为药用重组蛋白、多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平台,合成与提取目标功能成分物质,目前国内外都有成功报道,并已尝试进行商业化开发应用。全球对功能性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水稻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功能性水稻育种未来将从功能的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保健型向保健与辅助疗效相结合转变。多组学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挖掘与创制新种质以培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发展方向。
刘梦煜[2](2021)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香味聚合系》文中认为在为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研究中,对稻褐飞虱、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研究不容小觑,而香味作为能够最为直观地为大众反映水稻品质的一项重要性状基因,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优良基因来培育出同时具备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并且兼具香味特性的水稻聚合系不仅可以提高稻米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水稻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的常规育种手段,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科技方法,针对三种抗褐飞虱基因——Bph36、Bph3、Bph24(t),一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一种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以及一种香味基因——badh2进行研究,分别导入主栽水稻品种中,从而获得了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Bph24(t)导入系十七份、Bph36导入系一份、Bph3导入系十二份,Pita导入系二十一份、Xa23导入系十四份,badh2导入系一份,培育出Bph24(t)+Bph36聚合系一份,Bph24(t)+Xa23聚合系一份,Bph36+Pita聚合系九份,Xa23+Pita聚合系三份,Pita+badh2聚合系两份,Bph24(t)+Xa23+Pita三基因聚合系一份,Bph24(t)+Bph36+Pita三基因聚合系两份,Bph36+Pita+badh2三基因聚合系一份,本研究的BC3F1代及之前的工作由亚热带农业作物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野生稻课题组完成并提供,F2及F3由本人完成。。在经过人工接菌和人工接虫抗性鉴定后,结果显示出,含有基因Bph36和Bph24(t)的株系,在抗褐飞虱的抗性上均达到抗(R)以上等级,部分植株抗性水平接近高抗(HR)等级;含有目标基因Xa23的株系,不论聚合系还是导入系都能够对稻白叶枯病达高抗(HR)等级;含有目标基因Pita的株系,不论聚合系还是导入系都能够对稻瘟病达抗(R)等级。含有目标基因Bph24(t)+Bph36聚合系的抗性水平要比单独导入Bph24(t)或Bph36的单基因导入系的抗性水平高,目标基因badh2的导入系和聚合系呈现不同程度的香味性状。聚合系性状的表现表明,多基因的聚合对水稻抗稻褐飞虱的抗性水平显着提升,表明多目标基因聚合后相互间的功能效应不干扰且具有累加效应。农艺性状分析表明,所选的聚合系农艺性状优良,多抗性和香味基因聚合后仍可以选育出经济性状优良的聚合系,研究所获得的基因导入系和聚合系对培育新型的高效、优质、绿色水稻品种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可为水稻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材料。
程式华[3](2021)在《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杨远柱,王凯,符辰建,秦鹏,胡小淳,谢志梅,刘珊珊,周延彪,江南[4](2021)在《中国水稻商业化育种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根本,中央更是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我国经济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并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本文系统阐述了商业化育种的内涵,并总结了我国在水稻商业化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杨大兵[5](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认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张磊[6](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刘传光[7](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指出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胡燕[8](2020)在《雷琼耐盐水稻种质的筛选及其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盐胁迫严重影响着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的产量,是致使产量下滑的重要环境胁迫之一,因此,筛选鉴定优良的耐盐作物遗传资源对世界粮食安全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以自雷琼地区收集到的33份传统水稻种质资源和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Nona Bokra(耐盐对照)、IR29(敏感对照)为材料,首先筛选出耐盐品种(品系),后在芽期、苗期、成熟期分别对耐盐品种及对照样本进行各项表型性状、生理生化调控和基因表达差异观察、分析,并对雷琼当地水稻的耐盐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如下:(一)以0.5%的Na Cl水溶液连续胁迫三叶一心期从雷琼地区收集到的33份水稻种质,结合室内室外多次筛选结果,从中选出了具有强耐盐性的水稻品种(品系)C24、C34、C6。(二)以其中两个耐盐品种C34、C24和耐盐性较差的品种HG1及两个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芽期以Na Cl浓度为0m M、50m M、100m M、150m M、200m M、250m M、300m M进行发芽率、相对盐害率、胚芽/胚根抑制率指标测试。结果显示:随着所处理盐分浓度的加大,水稻受到的盐害越发明显,发芽率逐渐减少,盐害率及抑制率逐渐增高,但C24、C34受盐害程度均小于其余三个品种,显现出芽期良好的耐盐性。(三)同样上述材料在苗期以0m M、80m M、100m M、120m M、150m M的盐浓度进行了表型性状测定,结果显示:与其他水稻样品相比,两个雷琼传统耐盐水稻样品均表现出较少的盐胁迫生长抑制作用,这两种有耐盐性能的水稻在盐逆境下的萎黄症状也较少,这说明它们具有更好的持水能力。此外,分别对100m M Na Cl处理了5d和10d的幼苗进行了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测量,在两个雷琼样品中发现较少的细胞膜损伤和更强的抗氧化酶系统,表明其在苗期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四)将上述材料于三叶一心期盐处理后进行成熟期耐盐性测试,在0m M、80m M、100m M、120m M、150m M盐处理下,发现雷琼本土品种具有更好的株高、最高穗穗长及千粒重表现,相较于其他品种显示出更耐盐的能力。(五)分别将在Na Cl溶液里处理了10d的水稻C34、C24、HG1进行Os HAL3和Osi SAP8克隆,并将序列测序、分析,以日本晴该两基因的序列为参考。分析发现,Os HAL3基因序列在雷琼本土三个品种中无差异,但是关于基因Osi SAP8,发现C34、C24与HG1序列有一个碱基不同,进而对蛋白序列进行比对,找到所翻译的氨基酸有一个差异,该氨基酸在C34、C24中为半胱氨酸,但是在HG1、日本晴中则为精氨酸,故推测此可能是由于耐盐基因序列变化导致C34、C24、HG1表现出不同耐盐性,但仍须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六)将Nona Bokra、C34和IR29 100m M盐处理6h后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在各个品种间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充分说明盐胁迫诱导了大量基因表达的波动。通过GO、KEGG注释分析可看出,在C34、Nona Bokra和IR29中有大量基因被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中生物碳固定、脂肪酸降解、糖酵解等通路中,说明盐胁迫对样本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功能、色素合成等方面有巨大影响。此外,还可以看到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等通路注释到的DEGs在C34中上调的比较多,核糖体、嘧啶代谢等通路注释到的DEGs在IR29中下调的比较多。故此推测,可能是不同水稻种质耐盐调控网络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该三个品种呈现出差异的盐耐受性。综合以上结果,本次试验对不同的水稻品种的耐盐性的分子机理进行初步讨论,认为C34、C24等雷琼水稻具有比较好的耐盐性,在盐胁迫条件下,在发芽率、生长抑制、持水能力、叶绿素含量、调渗物质积累、细胞膜损伤、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表现更优。转录组测序结果中,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等相关基因在当地耐盐种中上调的比较高,而核糖体、嘧啶代谢等通路注释到的相关基因在IR29中下调比较多,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耐盐性迥异且雷琼种质更耐盐的原因。
耿雷跃[9](2020)在《基于连锁和关联分析的水稻耐盐性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妨碍作物正常生长,影响作物高产稳产和种植面积扩大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种植水稻是改良和利用盐渍化土壤的经济有效途径之一,而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是在盐渍化土壤种植水稻的基础。水稻耐盐基因定位是水稻耐盐基因克隆和分子育种的必要条件,对推动水稻耐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至今关于水稻耐盐QTL初步定位报道较多,而发掘耐盐基因较为困难的难题,通过水稻耐盐性梯度试验,建立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方法;以RIL群体和关联群体为研究材料,在温室和田间盐胁迫环境下开展分蘖期耐盐性的多年重复鉴定评价;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析策略,定位水稻耐盐性QTL位点;在盐胁迫和正常环境下,对RIL群体2个亲本以及耐盐显着差异家系开展RNA-seq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水稻耐盐候选基因预测分析。其研究结论如下:1明确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的最适盐胁迫浓度为0.5%,表型调查最佳时间为盐胁迫处理4-6周后,以耐盐等级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准确鉴别水稻种质耐盐性差异。利用此鉴定方法对2886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出137份相对耐盐种质,为水稻耐盐遗传机理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2由吉冷1号×密阳23构建的RIL群体中,检测到1.81M高质量SNP标记,利用“滑动窗口”策略将上述SNP标记简化为3061个Bin标记。构建总长1408.03 cM、平均间距0.48 c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该遗传图谱与水稻参考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共线性,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株高、生育期等高遗传力性状相关基因。基于上述RIL群体耐盐性鉴定结果,定位了12个耐盐相关QTL位点,其中6个是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重复检测到的稳定QTL。搜索稳定QTL置信区间内已克隆基因,筛选到4个已知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NAPL6、OsRR22、ONAC106和ONAC063。3利用关联群体开发了1.31M高质量SNP标记,估计群体LD衰减距离约为475 kb,可将群体划分为2个亚群。结合群体耐盐性鉴定数据,筛选到145个水稻耐盐相关SNP标记,位于19个QTL上。其中4个是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重复检测到的稳定QTL。在稳定QTL附近,筛选到2个已经克隆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DREB1D和OsRR22,5个未克隆渗透调节物质运输相关基因,可作为水稻耐盐候选基因。4通过水稻耐盐性差异转录组分析,筛选到515个水稻耐盐相关特异转录表达转录本,分布于480个基因上,其中有10个基因已经克隆,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基因通过差异表达影响水稻盐胁迫反应。经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的水稻耐盐特异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0个基因位于QTL位点的置信区间内,重点关注Os02g0574100和Os11g0256300,作为影响水稻耐盐遗传调控的候选基因,有待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
张秀杰[10](2020)在《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化体获得不同国家的安全许可或进入田间试验,但作为重要主粮,其产业化及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水稻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民众恐慌,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检测工作。因此,加强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的研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针对基于硅基质膜柱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开发了新型植物种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同时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基因组DNA质量和得率,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基础;其次对已发现的和本研究开发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反应体系与程序进行优化筛选、深入研究,研制了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再次对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元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最后成功研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检测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结果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与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基于核酸的PCR技术是转基因检测最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而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各生物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多种DNA提取的试剂盒,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质量和得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硅基质膜柱的方法,通过对过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优化,研发一种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与市售业内评价较高的试剂盒相比,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和得率上都有显着提高,并针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对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开展研究,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了基础;2.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多种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但由于不同内标准基因的使用,影响了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本研究以国内外标准、文献中已发表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通过本研究筛选的新水稻内标准基因为对象,设计引物及探针,比较不同内标准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差异性和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种内一致性、拷贝数稳定,以及灵敏度较高的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对其PCR扩增检测相关的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标准化水稻内标准基因的普通PCR及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进一步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转基因检测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选检测方法,构建了阳性标准质粒。在转基因水稻日常检测中,各检测机构没有确定统一的检测参数,时而会出现相同样品在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给客户及政府执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收集、统计了国内外报导的转基因水稻外源元件,并分析这些元件的使用频率及覆盖率,进一步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方法,同时构建了筛查与特定转化体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为转基因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了统一标准;4.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在我国已进入生产性试验研究阶段,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已相继发布,但至今尚未有检测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本研究以克螟稻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克螟稻数字PCR检测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以数字PCR方法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成功研制了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性水稻分类 |
1.1 有色稻 |
1.2 低谷蛋白水稻 |
1.3 高抗性淀粉水稻 |
1.4 富微营养水稻 |
1.5 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 |
2 国内外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 |
2.1 有色稻研究进展 |
2.2 低谷蛋白水稻研究进展 |
2.3 高抗性淀粉水稻研究进展 |
2.4 富微营养水稻研究进展 |
2.5 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研究进展 |
3 功能性水稻研究展望 |
(2)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香味聚合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
1 前言 |
1.1 水稻的概述 |
1.2 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
1.3 水稻抗性和香味基因 |
1.4 分子标记 |
1.4.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1.4.2 RFLP |
1.4.3 RAPD |
1.4.4 AFLP |
1.4.5 SSR(SSLP) |
1.4.6 STS |
1.4.7 染色体原位杂交 |
1.4.8 In Del |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点 |
1.5.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水稻渊源 |
1.5.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
1.6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供试病源和虫源 |
2.2 试验所需仪器、试剂耗材 |
2.2.1 试验所需仪器及品牌型号 |
2.2.2 试验所需试剂耗材 |
2.2.3 试验所需制备的试剂及制备方法 |
2.3 目标基因导入系、聚合系的培育 |
2.4 抗病虫以及香味鉴定 |
2.4.1 抗病虫鉴定 |
2.4.2 香味鉴定 |
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5.1 DNA提取 |
2.5.2 分子标记引物 |
2.5.3 PCR |
2.5.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6 农艺性状的考察 |
3 结果和分析 |
3.1 抗稻褐飞虱基因导入系的抗性表现 |
3.2 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导入系的抗性表现 |
3.3 抗稻瘟病基因导入系的抗性表现 |
3.4 香味基因导入系的培育 |
3.5 双目标基因聚合系的抗性和香味表现 |
3.6 三目标基因聚合系的抗性和香味表现 |
3.7 聚合系农艺性状的表现及差异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双基因聚合系培育 |
4.1.2 三基因聚合系培育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3.1 香味基因和抗性基因的聚合 |
4.3.2 多抗性基因聚合系培育 |
4.4 问题与展望 |
4.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问题与展望 |
4.4.2 水稻种植资源创新方面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种技术百年发展史 |
1.1 纯系育种 |
1.2 杂交育种 |
1.3 诱变育种 |
1.4 细胞工程育种 |
1.5 分子育种 |
2 水稻育种百年突破性成就 |
2.1 矮化育种[2] |
2.2 杂交稻育种[5] |
2.3 超级稻育种[6] |
3 未来百年水稻育种展望 |
3.1 C4水稻 |
3.2 固氮水稻 |
3.3 耐盐碱水稻(海水稻) |
3.4 耐旱水稻(沙漠稻) |
3.5 一系杂交稻 |
(4)中国水稻商业化育种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商业化育种的概念、特征与模式 |
1.1 商业化育种概念 |
1.2 中美商业化育种历程 |
1.2.1 美国 |
1.2.2 中国 |
2 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发展主要成就 |
2.1 种业企业自主投入逐年增加,研发团队不断扩大 |
2.2 水稻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完善 |
2.3 水稻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快速提升 |
2.4 水稻种子商品化率与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
2.5 水稻商业化育种产学研合作紧密程度不断加强 |
2.6 海外杂交水稻“本土化”研发与市场开拓进展迅速 |
3 隆平高科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实践与成效 |
3.1 建成杂交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 |
3.1.1 高度重视区域育种站建设,不断完善国内外水稻研发布局 |
3.1.2 逐步完善表型鉴定平台,大幅提高性状鉴定筛选能力 |
3.1.3 不断夯实生物技术平台,快速提升分子育种能力 |
3.1.4 建立健全品种测试网络,显着提高品种测试规模与水平 |
3.1.5 注重自主研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断壮大商业化育种团队 |
3.1.6 强化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公司自主创新工作 |
3.1.7 建立研发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商业化育种可持续 |
3.2 创新杂交水稻商业化育种模式 |
3.2.1 育种目标市场化 |
3.2.2“育繁推”一体化 |
3.2.3 育种过程工厂化 |
3.2.4 成果评价科学化 |
3.2.5 体系管理规范化 |
3.2.6 育种手段现代化 |
3.2.7 研发投入企业化 |
3.3 杂交水稻商业化育种成效 |
3.3.1 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的持续创新,创制一批突破性亲本 |
3.3.2 培育出一批市场急需的绿色安全、优质高效、广适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
3.3.3 晶两优、隆两优系列品种迅速成为全国杂交水稻主栽品种 |
3.3.4 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奖励等 |
4 我国商业化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1 我国商业化育种存在的问题 |
4.1.1 科企创新仍然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政府对企业育种研发支持力度小 |
4.1.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符合我国水稻品种创新的新形势 |
4.1.3 国家种业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未形成高端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有效机制 |
4.1.4 品种审定数量“井喷”,中小种企却举步维艰 |
4.2 我国商业化育种发展对策 |
4.2.1 企业回归成为市场主体 |
4.2.2 建立更为严格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
4.2.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夯实,民族种企国际竞争力提高 |
4.2.4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 |
5 结语 |
(5)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2.1 生产效率评价 |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
2.2.4 比较优势分析 |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2.4.1 提高生产效率 |
2.4.2 提高水稻品质 |
2.4.3 创建稻米品牌 |
2.4.4 降低生产成本 |
2.5 相关评述 |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
3.3.1 播种面积比较 |
3.3.2 单产比较 |
3.3.3 总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
4.1 生产效率 |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
4.1.2 劳动生产率 |
4.2 成本与收益 |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
4.2.3 价格 |
4.2.4 产值 |
4.2.5 利润 |
4.2.6 成本利润率 |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
4.4 品质 |
4.5 品牌 |
4.6 比较优势 |
4.6.1 规模比较优势 |
4.6.2 效率比较优势 |
4.6.3 综合比较优势 |
4.7 综合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条件 |
5.2.1.1 积温条件 |
5.2.1.2 日照时间 |
5.2.1.3 水资源情况 |
5.2.1.4 耕地质量 |
5.2.2 社会经济状况 |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5.2.2.3 经营规模 |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
5.2.3 需求条件 |
5.2.3.1 运输方式 |
5.2.3.2 销售市场 |
5.2.3.3 市场细分 |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
5.2.5 政府重视程度 |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水稻育种的辉煌历史 |
1.1 矮化育种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 |
1.2 高产稳产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
1.3 优质稻育种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
1.4 率先在全国开展超级稻育种研究 |
1.5 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及丰硕成果 |
2 常规水稻育种辉煌历史的传承 |
3 常规水稻育种的发展与展望 |
3.1 以改良食味品质、创建产品牌为目标,培育广东丝苗米新品种 |
3.2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选育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
3.3 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培育功能营养型水稻新品种 |
3.4 抗病虫、耐盐碱及适宜轻简化种植的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选育 |
3.5 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 |
(8)雷琼耐盐水稻种质的筛选及其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对照 |
1 绪论 |
1.1 土壤盐渍化及人口增加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
1.2 盐胁迫对水稻产生的伤害影响 |
1.3 水稻不同时期的盐耐受力 |
1.4 盐胁迫下水稻的应答机制 |
1.5 耐盐水稻筛选的研究进展 |
1.6 耐盐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传统育种 |
1.6.2 生物技术相结合育种 |
1.7 耐盐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1 转运蛋白基因 |
1.7.2 转录因子基因 |
1.7.3 调渗基因 |
1.7.4 功能蛋白基因 |
1.8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主要技术路线 |
2 耐盐水稻种质的收集、筛选与扩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芽期表型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方法 |
3.1.3.1 发芽率 |
3.1.3.2 相对盐害率 |
3.1.3.3 生长抑制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胁迫对种子相对盐害率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胁迫对芽长、根长生长抑制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苗期表型性状、生理性能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方法 |
4.1.4.1 苗期生长抑制率 |
4.1.4.2 持水率 |
4.1.4.3 叶绿素含量 |
4.1.4.4 丙二醛(MDA)含量 |
4.1.4.5 脯氨酸(Pro)含量 |
4.1.4.6 可溶性糖含量 |
4.1.4.7 活性氧(ROS)染色 |
4.1.4.8 过氧化物酶(POD)含量 |
4.1.4.9 过氧化氢酶(CAT)含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持水量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对丙二醛(MDA)的影响 |
4.2.5 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对脯氨酸(Pro)的影响 |
4.2.6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
4.2.7 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对活性氧(ROS)积累的影响 |
4.2.8 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对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4.2.9 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对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水稻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1.4 方法 |
5.1.4.1 株高测量 |
5.1.4.2 最高穗的穗长测量 |
5.1.4.3 千粒重测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浓度NaCl溶液盐胁迫对成熟期水稻株高的影响 |
5.2.2 不同浓度NaCl溶液盐胁迫对成熟期水稻最高穗穗长的影响 |
5.2.3 不同浓度NaCl溶液盐胁迫对成熟期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相关耐盐基因OSHAL3、OSISAP8 的克隆与测序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剂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1.4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转录组测序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剂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1.4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7.2.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7.2.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基于连锁和关联分析的水稻耐盐性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
1.1.2 水稻耐盐性研究意义 |
1.2 水稻耐盐性研究进展 |
1.2.1 盐胁迫对水稻生物学影响 |
1.2.2 水稻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研究 |
1.2.3 水稻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品种选育 |
1.2.4 水稻耐盐性基因定位 |
1.2.5 水稻候选基因预测 |
1.2.6 水稻耐盐基因克隆 |
1.2.7 水稻耐盐基因利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水稻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及种质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管理 |
2.1.3 试验调查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分蘖期适宜盐胁迫浓度确定 |
2.2.2 水稻分蘖期耐盐种质鉴定筛选 |
2.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高密遗传图谱构建及耐盐性连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3.1.3 SNP标记开发 |
3.1.4 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图谱构建 |
3.2.2 群体耐盐表型鉴定 |
3.2.3 QTL定位分析 |
3.3 讨论 |
3.3.1 QTL影响因素分析 |
3.3.2 QTL定位结果 |
3.3.3 候选基因预测 |
第四章 水稻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群体耐盐等级评价 |
4.2.2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 |
4.2.3 GWAS分析 |
4.2.4 候选基因预测 |
4.3 讨论 |
4.3.1 GWAS分析影响因素 |
4.3.2 GWAS分析结果 |
4.3.3 候选基因预测 |
第五章 水稻耐盐性比较转录组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数据质量情况汇总 |
5.2.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4 差异基因GO注释与富集分析 |
5.2.5 候选基因筛选 |
5.3 讨论 |
5.3.1 盐胁迫诱导特异差异表达基因 |
5.3.2 水稻耐盐性特异转录因子 |
5.3.3 水稻耐盐性渗透调节基因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1章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发与管理现状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应用 |
1.2 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2章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1 基于外源插入核酸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外源插入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方法 |
2.3 转基因检测新方法 |
2.4 转基因检测关键要素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
3.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类型 |
3.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植物种子DNA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水稻内标准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与阳性标准质粒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郭洁,陈平丽,陈可,李逸翔,陈友订.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香味聚合系[D]. 刘梦煜. 广西大学, 2021(12)
- [3]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 程式华. 中国稻米, 2021(04)
- [4]中国水稻商业化育种成就与展望[J]. 杨远柱,王凯,符辰建,秦鹏,胡小淳,谢志梅,刘珊珊,周延彪,江南. 中国稻米, 2021
- [5]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60年:成就与展望[J]. 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刘传光.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8]雷琼耐盐水稻种质的筛选及其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 胡燕.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9]基于连锁和关联分析的水稻耐盐性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发掘[D]. 耿雷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10]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D]. 张秀杰.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