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空压机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孙鹏飞[1](2020)在《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余热回收利用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如何在煤矿行业中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煤矿上主要可以回收利用的能源有:矿井回风余热、矿井排水余热、空压机余热。这些热源生产过程中被大量的浪费,没有得到充分使用。总的来说,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性价比最高,同时也是最简易可行的。本文从葛泉矿洗浴用热需求入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了葛泉矿整套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系统的组成包括一级水-水串联管壳换热器,二级油-水管壳换热器,热力管网循环系统,保温水箱,水泵输送系统及控制装备。重点研发了油-水管壳换热器和水-水串联管壳式换热器,并通过实验比较了管壳式换热器与内置螺旋扭带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对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管线碰撞检测,利用Lumion软件渲染漫游图,采用BIM5D技术进行项目管理等,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缩短了施工的进度。项目完成后,对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进行测试,每小时可回收余热369k W,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回收效率为66%,每天可制取250吨45℃洗浴热水,能够分担原有系统近39%的负担。项目投资费用为47万元,年运行费用3.88万元,较原系统节约运行费用50.82万元。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为0.92年。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构想,对系统的不足部分进行优化。
邱安[2](2020)在《探讨几种空压机常见故障处理》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性能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升级,空气压缩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气压缩机能够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近年来广泛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随着市场的扩大,压缩机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并且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存在着一定的故障,为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就此对空压机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处理,文章主要阐述了几种空压机常见故障以及它的处理方法,具体内容见下文。
汪琦[3](2020)在《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气压缩设备。空压机的种类繁多,大型空压机可作为船用柴油机的启动、风洞实验、爆破采煤等,小型空压机可用于车辆制动、仪器控制等。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也需要空压机作为输送高压氧气的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对氧气输送的流量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空压机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优良。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在空压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此来优化空压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空压机的测试技术发展起步较晚,针对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相关测试标准没有制定,因此目前各厂商对于空压机的测控实验都停留在摸索阶段,并且对于空压机性能指标也只是相较于产品需求来设计,缺乏规范。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测试精度不高,实验方法不科学,测试成本过大等问题。本文针对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进行设计实验,能够满足对空压机产品的测试需求,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准度,简化测试人员的操作,并在各类空压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文将虚拟仪器测试技术应用到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当中,对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做出较为完善的设计并加以实现。在硬件系统中,根据罗茨空压机的性能参数进行包括冷却水路、空气回路的台架设计、传感器选型和测试需求定义,明确了对于空压机流量、气体温度、冷却水温、进出气压力、空压机转速等参量进行采集的目标。在软件层面编写了一套基于Lab VIEW软件的虚拟仪器测试程序,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数据采集、故障报警、数据存储等功能,并且作为可以二次开发的空压机测试上位机,本套测试系统对于后续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的测试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使用CAN总线技术作为连接硬件系统和上位机的通讯标准,为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仅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够和其他开发软件将结合,在数据解析的过程中不再具有局限性。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MATLAB中BP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训练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利用Lab VIEW中的MATLAB script框图实现Lab VIEW和MATLAB的交互,对于空压机故障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完善了空压机测试系统功能。
杨杭[4](2019)在《火腿上盐装置设计及其上盐均匀度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腿上盐是火腿生产中的关键一步,上盐量及其均匀性对火腿的品质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火腿的生产仍然以人工上盐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与标准化管理的需求。因此,本论文以方形火腿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火腿上盐装置,以满足火腿上盐均匀、可控的需求,并对火腿上盐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火腿上盐要求,研发了一种火腿上盐装置。设计并搭建了火腿悬挂输送机构,在火腿向前输送的同时,使其在上盐区域产生自转,以保证上盐的均匀性。设计并加工了出盐速率可调的喷射器,用于火腿上盐。设计并搭建了盐箱,用于遮挡和回收盐粒,避免污染和浪费。设计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控制系统,实现了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并通过脉冲输出指令PLSY,调节输送线速度,实现火腿上盐时间可调的目的。2.喷射器工作压力选择及喷嘴选型。通过试验,确定了喷射器的工作压力为0.3Mpa,获得了该压力下不同口径尖头喷嘴和平头喷嘴的喷射扇面角,以及出盐速率与喷嘴距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口径下,尖头喷嘴的喷射扇面角小于平头喷嘴,尖头喷嘴的控盐效果优于平头喷嘴。为兼顾喷射扇面角和控盐效果,选取8mm尖头喷嘴作为工作喷嘴。3.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在设计的工作参数下对喷射器进行仿真,获得了喷射器内气相流场以及盐粒的分布。结果表明:气流在流经气管出口时流速显着增大至超音速并形成激波,此时喷射器内壁面附近的速度较小,但未在喷嘴处形成明显涡流;盐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料腔底部产生堆积,当时间T=5s时,料腔底部的盐粒的堆积量达到最大,之后料腔底部盐粒的堆积量开始逐渐减少,并在T=8s时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在料腔底部产生薄层堆积。由于喷嘴具有锥度,可使盐粒回流,避免了在喷嘴处产生堆积,造成堵塞。4.设计了一种用于火腿表面盐粒均匀度检测的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对比和计算,确定了工业相机及镜头的型号。为了突出火腿表面盐粒分布信息,选用蓝色LED条形光源,采用低角度打光方式,进行图像采集。设计了光源箱,其长、宽、高为400?200?510mm。采用Visual Studio 2013编写了基于相机SDK的图像采集软件。5.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火腿上盐均匀度检测方法。首先,将盐粒假设为椒盐噪声,利用中值滤波和图像相减获取盐粒区域。然后,将图像分成16个矩形小块,选取每个区域小块的灰度均值作为特征参数组成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数据集的标准差来判定上盐的均匀度。最后,利用上盐装置进行均匀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5组灰度均值数据的标准差分别为1.39、1.41、1.69、1.33、1.43,且无显着性差异(P=0.843>0.05),证明了设计的火腿上盐装置可均匀上盐。
赵琛[5](2019)在《基于风力发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风力发电为主力军的新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但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导致了虽然装机容量巨大,但不能大规模并入电网。本文将为一些地区严重的弃风现象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可实现“消峰填谷”和平衡电力负荷的作用。为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微能源电网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路径,对于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针对白云鄂博某风电场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通过matlab计算得到其风速密度曲线与风力发电机运行功率曲线,计算出单台风力发电机需要的储能容量,汇总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计算流程,为建设风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提供理论上的方法。分析当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空压机得到结论,在不同风况下,使用不同类型空压机,如功率在150KW到350KW之间的空压机,无论从转换效率与需要的储能体积等要素都相比其他空压机具有优势,这类型适用于风况相对稳定的风场。而大功率空压机,如BLT150A/W-750W,自身耗能较大导致储能容量较小,但是其储能时间较短,导致储能系统整体响应较快,这种类型适用于风况波动快且大的风场,能够快速地实现储能释能过程。通过上述实际案例的分析计算证明了新能源与储能耦合的必要性。使用solidworks设计1:1实验台,完成实验原理设计与实物结构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仿真基础模型的正确性并计算出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因为传统压缩空气系统效率低下,所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压缩热,在原系统内串联换热器。并考虑换热器与压缩/膨胀级数的关系。得到压缩级数与膨胀级数的最佳关系和级数与换热器效能的最佳配比。当压缩/膨胀级数为2级、3级与4级时匹配换热器效能在0.9-0.85之间为最佳,效率能到达68%-71.8%。当压缩/膨胀级数为5级、6级和7级时匹配换热器效能在0.85-0.75之间为最佳,其效率可达到68.1%-68.9%。当压缩/膨胀级数为8级和9级时匹配换热器效能在0.8-0.75之间为最佳,其效率可达到68.%-68.2%。
孙志广,侯大立[6](2018)在《索拉压缩机组动力透平转速低故障分析与处理》文中提出分析排查索拉压缩机组动力透平转速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解决动力透平转速低导致的压缩机组出力不足问题,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正常运行。
吕国录[7](2018)在《船舶空压机站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工业领域内,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在众多余热资源中,空压机是余热利用潜力极大的设备,近85%的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本文针对空压机余热资源,对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进行了实验及相关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根据空压机运行时油气温度特点,以“油路为主、气路为辅”的回收原则,设计了一套油气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基于此,进行了模拟空压机余热回收实验台的设计及搭建,并在所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余热回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排气压力一定时,排气流量随润滑油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润滑油承载着大部分的热量,其热量约占总余热量的79.5%。在本文所研究的工况下,排气压力为0.6MPa、油温为70?C工况时,回收油气的热量分别为327.73KJ/min和84.35KJ/min,而且在油温为6575?C范围内,自来水温度升高20?C以上时,可制备的热水流量为24L/min。因此,回收空压机油气余热是实际可行性的,并且余热回收效果显着。(2)以余热回收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条件的合理简化和假设,运用Fluent软件,建立与实验元件波纹参数相同的简化几何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模拟结果在传热性能与流动阻力方面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波纹参数的传热特性和波纹板片受力,对换热器进行了流固耦合计算,获得了不同结构参数下板片的换热性能和应变分布。流固耦合结果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波纹参数范围内,波纹倾角?=60?、间距?=12mm、波高h=5mm时的综合传热性能最佳;当油液粘度较高时,板片所受作用力较大,因此,换热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换热性能、流动阻力及板片的受力问题。(3)针对空压机压缩空气脱湿干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音速喷嘴与旋流器相结合的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用于压缩空气脱湿干燥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脱湿效果进行了相关模拟及实验研究。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气流经过喷嘴后速度增大、温度下降,为气液两相旋流分离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该方法能够有效除去压缩空气中的部分水分,进一步提高气体干燥程度。在本文所选用的喷嘴尺寸及研究工况下,喷嘴进出口最大温差为78?C,不同工况下的平均脱湿效率分别为45.7%和51.3%。本文计算结果,对船舶空压机站余热回收的技术方案及板式换热器的改进设计和压缩空气脱湿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张玉瑾[8](2018)在《大功率PEMFC空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凭借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等优势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然而燃料电池在工作时需要众多辅助系统的配合,其中空气系统作为最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直接决定着参与反应的氧气是否足量且适宜。当参与反应的氧气量不足时,电堆输出电压降低,质子交换膜过热,降低电堆寿命。反之参与反应的氧气量过高,电堆输出功率不会随之增加但对应的空压机功耗变大,燃料电池系统净输出功率减少。因此,对燃料电池空气系统进行研究,使其能够精确快速地满足燃料电池工作所需空气流量,对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仿照巴拉德HD6电堆空气系统,搭建了包含离心式空压机的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了实验平台的电气控制与通信方式,编写了相关控制程序。该实验平台由离心式空压机、冷却系统、交流电机、电机驱动器及PLC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实现空压机运行状态参数在线监测与控制,实验数据分析存储等功能。接着,本文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不同蝶阀开度与防喘阀组合形式对空压机出口空气参数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防喘阀对喘振的作用效果受蝶阀开度因素的影响,蝶阀开度越大,防喘阀作用效果越强;在相同蝶阀开度条件下,防喘阀距离空压机出口较远时,防喘振效果好。最后,本文采用PID控制器对空压机出口流量进行控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传统PID控制器在流量控制应用中存在局限性,不能较好的控制空气流量。为了改进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本文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用于空压机流量控制,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相比于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有很大提升。
张志方,单剑,江峰[9](2017)在《空气压缩机故障分析及维护管理》文中研究说明该船所用的空压机为WP220、WP270型单作用两级空气压缩机,它将一定容量的空气,压缩其体积,升高其压力,用来做功或充填容器。空气压缩机是船舶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辅助设备,对于动力系统来说又是一种比较依赖的一种设备,空压机发生故障后,将影响船舶动力的控制系统,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结合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合理地使用与管理,减少故障的发生,加强对空气压缩机的运行管理,将为该船提供有力的气源保障,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该文着重对空压机的常见故障及维护管理进行分析。
李怀元,单剑,江峰[10](2017)在《WP270型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浅析》文中提出空气压缩机是一种以制造压缩空气的机械,通常称为空压机。它能将一定容量的空气,压缩其体积,升高其压力,可用来做功或充填容器。该船所用的空压机为WP60、WP270型单作用两级空气压缩机,其作用主要是:气动控制系统、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启动、充填压力水柜、清洁杂用;气笛、气动工具等。空压机发生故障后,将影响船舶动力的控制系统,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该文着重对空压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二、几种空压机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空压机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介绍 |
1.2.1 煤矿行业余热回收系统分类 |
1.2.2 空压机工作原理 |
1.2.3 螺杆式空压机常见的冷却方式 |
1.2.4 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 |
1.2.5 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工作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地理参数 |
2.1.3 设计依据 |
2.1.4 葛泉矿现有洗浴系统概况 |
2.2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
2.2.1 葛泉矿空压机应用情况 |
2.2.2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流程 |
2.3 管壳式换热器 |
2.3.1 串联管壳式换热器(一级换热) |
2.3.2 油-水换热器(二级换热) |
2.3.3 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 |
2.4 其他主要设备及装置 |
2.4.1 保温水箱 |
2.4.2 内循环水泵 |
2.4.3 热水供水水泵 |
2.4.4 系统管路 |
2.5 控制系统 |
2.5.1 控制系统图 |
2.5.2 余热回收系统整体控制方案 |
2.5.3 油-水管壳换热器自控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关键设备研发 |
3.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
3.1.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计算 |
3.1.2 管壳式换热器的具体设计流程 |
3.2 设计油-水换热器 |
3.3 设计串联管壳式换热器 |
3.4 螺旋扭带对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
3.4.1 强化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 |
3.4.2 螺旋扭带强化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葛泉矿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
4.1 BIM技术的概念 |
4.2 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
4.3 BIM技术制作机房的布置图 |
4.4 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 |
4.5 Lumion渲染漫游图 |
4.6 BIM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分析 |
5.1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数据采集 |
5.2 分析油-水换热器运行情况 |
5.2.1 油-水换热器测量数据 |
5.2.2 分析油-水换热器温度变化 |
5.3 分析串联管壳式换热器的运行情况 |
5.3.1 串联管壳式换热器测量数据 |
5.3.2 分析串联管壳式换热器内温度变化 |
5.3.3 螺旋扭带传热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效益分析 |
6.1 运行费用分析 |
6.1.1 原系统运行费用 |
6.1.2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费用 |
6.2 经济节能性分析 |
6.2.1 经济性分析方案评价结果 |
6.2.2 节能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2)探讨几种空压机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空气压缩机的发展现状 |
2 ATLAS GA110-250系列空压机故障处理 |
2.1 排气压力不正常以及排气压力降低 |
2.2 空压机运转时打不起压力故障 |
2.3 排气量不足 |
2.3.1 进气孔空气滤清器的故障 |
2.3.2 压缩机转速降低使排气量降低 |
2.3.3 气缸、活塞、活塞环磨损严重、超差、使有关间隙增大,泄漏量增大,影响到了排气量 |
2.3.4 压缩机吸、排气阀的故障对排气量的影响 |
3 ATLAS XAHS365MD空压机常见故障处理 |
4 IngersollRand VHP600E空压机常见故障 |
4.1 自动停机 |
4.2 排气压力过低 |
4.3 空压机进气口向外喷油发生于突然停机时 |
5 压缩机事故及原因分析 |
5.1 断裂事故曲轴断裂 |
5.2 活塞杆断裂 |
5.3 气缸、缸盖破裂 |
5.4 燃烧和爆炸事故 |
6 结束语 |
(3)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燃料电池系统介绍 |
1.3 燃料电池空压机国内外发展综述 |
1.4 虚拟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空压机测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虚拟仪器与数据采集技术 |
2.1 虚拟仪器技术 |
2.1.1 虚拟仪器概述 |
2.1.2 虚拟仪器结构 |
2.1.3 虚拟仪器的总线标准 |
2.1.4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2.2 数据采集技术 |
2.2.1 数据采集原理 |
2.2.2 采样相关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压机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3.1 测试内容和要求 |
3.2 空压机性能参数 |
3.3 硬件系统设计概述 |
3.3.1 硬件测试需求 |
3.3.2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3.4 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
3.4.1 软件设计需求 |
3.4.2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测试系统设计 |
4.1 传感器的选择与台架设计 |
4.2 数据采集与通讯设备 |
4.2.1 CAN总线技术 |
4.2.2 数据采集卡 |
4.3 抗干扰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测试系统设计 |
5.1 人机交互界面 |
5.2 自动工况模块 |
5.3 CAN接收模块 |
5.4 数据存储模块 |
5.5 故障报警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实验及故障诊断 |
6.1 性能测试实验 |
6.2 燃料电池空压机故障诊断 |
6.2.1 空压机故障现象 |
6.2.2 主成分分析概述 |
6.2.3 空压机性能参数主成分分析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压机故障诊断 |
6.3.1 BP神经网络概述 |
6.3.2 构建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 |
6.3.3 LabVIEW与 MATLAB交互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火腿上盐装置设计及其上盐均匀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火腿上盐方法 |
1.3 机器视觉在火腿检测中的应用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火腿上盐装置设计 |
2.1 火腿上盐装置组成 |
2.2 火腿悬挂输送机构设计 |
2.2.1 火腿输送线设计 |
2.2.2 火腿悬挂装置设计 |
2.3 喷射机构设计 |
2.3.1 气固喷射器简介 |
2.3.2 喷射器结构设计 |
2.3.3 喷射器安装位置计算 |
2.3.4 喷射机构气路设计 |
2.4 盐箱设计 |
2.5 控制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器工作参数选择与三维数值模拟 |
3.1 喷射器工作参数选择 |
3.1.1 喷射器工作压力选择 |
3.1.2 不同喷嘴扇面角测定 |
3.1.3 不同喷嘴出盐速率测定 |
3.2 气固喷射器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 |
3.2.1 气相数值模拟 |
3.2.2 近壁面湍流处理 |
3.2.3 颗粒相数值模拟 |
3.2.4 数值模拟收敛性判定 |
3.2.5 数值模拟求解 |
3.3 气固喷射器中气相流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3.3.1 喷射器实体模型建立及计算域划分 |
3.3.2 网格划分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5 气相流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气固喷射器中气固两相流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腿上盐均匀度检测研究 |
4.1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
4.1.1 图像采集装置组成 |
4.1.2 工业相机及镜头选型 |
4.1.3 光源及打光方式选择 |
4.1.4 图像采集软件设计 |
4.2 火腿上盐均匀度检测方法研究 |
4.2.1 盐粒区域分割 |
4.2.2 特征参数提取 |
4.2.3 火腿上盐均匀度表征方法 |
4.3 火腿上盐均匀度检测试验 |
4.3.1 试验方法 |
4.3.2 检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5)基于风力发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
1.2.1 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1.2.2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1.2.3 液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理论基础 |
2.1 储能过程 |
2.2 释能过程 |
2.3 系统循环 |
2.4 本章小结 |
3 储能容积设计 |
3.1 风速及功率预测研究 |
3.2 风电场输出功率随风速变换情况 |
3.3 风力机组输出功率特性 |
3.4 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 |
3.5 风力发电机储能容积确定 |
3.6 空压机各参数对储能系统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验台设计 |
4.1 实验系统设计 |
4.2 实验台系统部件选型 |
4.2.1 伺服电机与电缸 |
4.2.2 压缩气缸 |
4.2.3 储气罐 |
4.2.4 膨胀输出气缸 |
4.2.5 试验台桁架设计 |
4.3 实验测控系统 |
4.3.1 压力传感器 |
4.3.2 PLC控制模块 |
4.4 系统集成 |
4.5 实验数据与仿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优化仿真 |
5.1 系统概况 |
5.2 系统热力学模型 |
5.2.1 压缩膨胀级数对系统影响 |
5.2.2 换热器效能对系统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索拉压缩机组动力透平转速低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动力透平转速低的故障分析 |
2 故障诊断与排除 |
2.1 燃气发生器的检测与故障排查 |
(1) 孔探检测 |
(2) 制作专用工具清洗燃气发生器 |
2.2 可调导叶系统的检测与分析 |
2.3 点火试启机实验 |
3 结语 |
(7)船舶空压机站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压缩气体除湿/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及系统设计 |
2.1 空压机工作原理 |
2.2 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 |
2.3 余热回收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与工作原理 |
3.2 实验内容、方案及步骤 |
3.2.1 实验参数测量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3.1 排气流量随润滑油温度变化情况 |
3.3.2 油气余热回收量 |
3.3.3 余热回收效果分析 |
3.3.4 油气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3.3.5 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压机余热回收换热器数值模拟与结构改进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4.2.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2 控制方程 |
4.2.3 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
4.2.4 数据处理 |
4.2.5 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
4.3 高粘性流体板式换热器数值优化研究 |
4.3.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3.2 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数据处理 |
4.4 数值优化结果与分析 |
4.4.1 波纹倾角对板式换热器的影响 |
4.4.2 波纹间距对板式换热器的影响 |
4.4.3 波纹高度对板式换热器的影响 |
4.4.4 波纹板结构应变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音速喷嘴在空压机压缩空气脱湿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超音速喷嘴在压缩空气脱湿中的性能研究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数学模型 |
5.2.3 求解方法 |
5.2.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3 超音速喷嘴用于压缩空气脱湿中的实验研究 |
5.3.1 实验系统 |
5.3.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5.3.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8)大功率PEMFC空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EMFC空气系统建模 |
1.2.2 PEMFC空气系统防喘振控制技术 |
1.2.3 PEMFC空气系统流量控制技术 |
1.3 主要工作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篇章结构 |
第2章 PEMFC工作原理与内部结构 |
2.1 PEMFC的工作原理 |
2.2 PEMFC内部结构 |
2.3 空气系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实验平台搭建 |
3.1 实验平台概述 |
3.2 测试对象选择 |
3.3 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
3.3.1 传感器选择 |
3.3.2 电气控制设计 |
3.3.3 硬件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防喘振研究 |
4.1 蝶阀开度对空压机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 |
4.2 防喘阀对空压机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 |
4.2.1 蝶阀开度对防喘阀作用效果的影响 |
4.2.2 防喘阀位置对空压机出口空气参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LC的空压机出口流量控制技术 |
5.1 最优空气流量计算 |
5.2 空压机出口流量PID控制技术 |
5.3 模糊控制设计 |
5.3.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5.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结构 |
5.3.3 输入、输出量论域及隶属度函数 |
5.3.4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与解模糊 |
5.3.5 MATLAB工具箱与模糊控制查询表 |
5.4 空压机出口流量模糊PID控制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9)空气压缩机故障分析及维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WP270型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 |
2 空压机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 |
2.1 一级安全阀开启 (一级压力过高) |
2.2 功耗大 (一级压力过低) |
2.3 空气进入循环冷却水 |
2.4 水温异常 |
3 空气压缩机的管理和维护 |
3.1 启动前的检查 |
3.2 保持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参数 |
3.3 监听声音 |
3.4 空气压缩机气缸及管道的密封性 |
3.5 维护保养 |
(10)WP270型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WP270型空气压缩机结构 |
2 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
3 空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 |
3.1 拉缸 |
3.1.1 拉缸的主要症状 |
3.1.2 拉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3.2 压力比不同步 |
3.3 曲轴冒烟大 |
3.4 水温异常 |
3.5 压缩机异常响声 |
3.6 电磁阀故障 |
3.7 空气进入冷却水 |
4 结语 |
四、几种空压机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泉矿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孙鹏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探讨几种空压机常见故障处理[J]. 邱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22)
- [3]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测试系统设计[D]. 汪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4]火腿上盐装置设计及其上盐均匀度检测研究[D]. 杨杭. 江苏大学, 2019(02)
- [5]基于风力发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仿真研究[D]. 赵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6]索拉压缩机组动力透平转速低故障分析与处理[J]. 孙志广,侯大立.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21)
- [7]船舶空压机站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D]. 吕国录. 集美大学, 2018(11)
- [8]大功率PEMFC空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张玉瑾.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9]空气压缩机故障分析及维护管理[J]. 张志方,单剑,江峰. 科技资讯, 2017(09)
- [10]WP270型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浅析[J]. 李怀元,单剑,江峰. 科技资讯,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