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乡村学生创新精神的微观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裴艳丽[1](2018)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意识与观念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信仰,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也是论文力求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指导与借鉴、成绩与问题等基本内容;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该选题的核心问题,主要依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怎样培育人”和“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的理路构架了文章的内容体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外在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阐释思路,通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等内涵的一一辨析,丰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还结合了环境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相结合、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点,是构建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方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将自然、人、社会统一于实践中去考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本的解读,以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要素为逻辑线索,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社会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思考,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最本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任何教育都有其生长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民族土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中寻求思想养分,还需从西方各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中探寻合理资源,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教育的经典理论,方能促其科学发展。自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方探讨了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显着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生态人才。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得到了学界、政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相应地增加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力度,但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环境宣传教育的现状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等。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制度上找原因,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教育环境上找突破,多方发力协调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才。“用什么观点培养人”就要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从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的养成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以生态文明和谐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法制观、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生态文明科技观等有机统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怎样培育人”,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章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五个纬度形成合力,探索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意识情感性的教育,必然要求高校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和参与意识。从各种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和互补性出发,提出了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教育方法融合贯通的创新运用,克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不创新的现实困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点所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文章从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性;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其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潘朝阳[2](2015)在《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美教学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条件,逐渐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走进了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普遍关注。音乐作为中小学的一个薄弱学科处境尴尬,但音乐教学也应该肩负起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如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失为一种选择。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是指运用“听觉通道”、“视觉通道”和“动觉通道”等路径形成的“单一通道”、“双通道”或“多通道”形式把音乐教学中的美展现出来,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体验的教学形式。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是应对新时代儿童音乐教育的积极尝试,通过唱、听、动等方式让孩子体验音乐的魅力,在表现与分享中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仅仅表现在“视听”、“听唱”,还表现在音乐教学中的“律动”等音乐实践,通过多种方式的努力让孩子乐在其中。在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单一通道”、“双通道”还是“多通道”的形式,都会使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音乐及音乐活动的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存在着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审美理解等四种审美心理要素;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过程有审美准备阶段、美感形成阶段和成果实现阶段等三个阶段,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审美判断。在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自然美、趣味美和创造美三种审美形态,自然美的教学策略、趣味美的教学策略以及创造美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策略可以使孩子们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音乐及音乐活动的趣味、音乐创造的成功体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实践作出了明示:通过“零起点合唱”的教学,通过对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的发问,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游戏,通过八孔竖笛教学等实践形式对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路进行了探索。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美是事实存在的,通过唱歌教学、律动(声势)教学以及器乐教学等实践了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要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一种美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从而引导笔者思考音乐教育的教育性问题,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本文论题《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音乐教学放置在美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一方面,以实践的事例为途径去探究音乐教学的诸种问题。基于此,笔者拟设立的论述框架由此凸显,全文的论述也为此展开。多审美通道有“听觉通道”、“视觉通道”和“动觉通道”等类型,分别以单通道、双通道以及多通道等单一或组合的方式出现在音乐教学之中。研究发现,审美通道存在着主从问题,单通道之间也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存在着变换、整合的现象。通过“唱”、“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及“动觉通道”等音乐审美通道之间的主从现象、互补现象、变换情况、整合结果以及优化的效果等,给学生带来音乐审美能力上的提升。审美通道的自觉整合和优化,是音乐教学发展的一个历程,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被证明。
龚建航[3](2012)在《新时期乡镇党委换届中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H县为例》文中提出乡镇党委作为我国乡镇基层政权的领导核心,是沟通中国共产党与民众关系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在现阶段加强乡镇党委的干部选拔机制建设,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前实际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保持农存社会稳定的,更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党委换届中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尽管在以往的研究中屡有谈及,但专门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本文在对我国干部选任理论、制度进行充分研究的同时,试图以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为研究个案,展现此次换届中部分地区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成功与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中发现我国乡镇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数十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运作机制。它是一个以委任制、选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相互结合的良性机制,每一项制度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在对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中干部选拔任用现状的研究中发现,近些年干部选任机制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较为单一、候选人差额制存在缺陷、换届中出现的新老疑难问题解决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中国旧有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以及一系列制度因素及认识偏差所造成。具体来说,旧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主要包括缺乏民主传统、民主意识淡薄以及“官本位”意识浓厚两个方面;而制度因素则体现在旧有制度的遗留问题(比如委任制所形成的利益格局、旧有人员的安置问题)和现有制度建设不健全问题(如暗箱操作有较大可能性)两点;实践中认识的偏差则表现多样,如嫌麻烦、认为改革是形式主义或者对改革缺乏信心等。对此,必须从选拔任用标准和范围、选拔任用方式、班子配备、选拔任用流程四个环节入手,以强化考任制、推行公推竞选制、减少委任制为核心,用公开透明的流程监督作辅助的一整套乡镇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建议。具体来说,在考任制上就是要强化以考试为主、考核为辅的干部录用制度和建立基层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选任制上就要推行竞争机制和实行差额选举:委任制上就是要尽量减少其比重,将其重点放在非领导职务上来,注重与其他选人用人方式相结合,调整使用范围,在首长负责制的机构中实行,以免人事管理的脱节。而在领导班子的配备上,笔者主张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专长、性别结构、民族结构等方面进行完善。在换届中,应该对选拔任用流程开展公开透明的全过程监督,包括对换届考评过程、民主推荐程序、干部考察工作、常委会讨论票决任用干部、执行换届纪律的监督。笔者还主张,在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职务,比如说党委书记正职的任用上采用选任制,因为这是民主与否的体现,但应该与考试结合。而如果考虑人才引进的需要,可以在党委副职或者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上采用完全的考任或聘任。乡镇党委选任方式上的改革将是乡镇党委领导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在根本上就是要处理好党自上而下的领导与党员、群众自下而上的民主之间的关系,只有转变执政观念,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
陈阳[4](2012)在《当代中国法官角色研究 ——以“中国法官十杰”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司法制度在历经数次变革之后,已经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司法体系。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挑战,完善中国的司法审判制度,倡导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身处司法审判核心领域的法官,究竟在扮演何种角色,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成为了当前司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法官角色的较为微观的分析,揭示了法官角色行为背后的各种社会动因,进而对转型时期司法制度建设和法官角色建构提出了一些理性的建议。本文共设六章,论文本体内容集中在第一、二、三、四、五、六章中,前后分别安排有绪论和结语。本文主要采用了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为框架,整体论证思路是:以社会各个方面对法官角色的期望为出发点,展开对法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行为和策略的分析,揭示实践中法官为迎合角色期望、获得积极评价的努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思考:将法官角色置于这些期望之下的宏观社会关系以及影响法官角色扮演的微观人际关系。通过对塑造法官角色的动因的分析,明确当前中国法官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完成对法官角色建设的基本构想。以上论证思路主要在论文的第一至六章中展开。下面概述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对全文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是针对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部分术语的界定展开。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法官的角色,展开角色研究的背景就是当下中国的司法审判实践。实践中法官所运用的审判技术并不同于西方法治社会所展现的经典范式,这种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巨大差异引发了笔者的问题意识。就研究现状来说,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是比较丰富的,尤其是在司法制度方面的着述可谓洋洋大观,且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着作。但是针对“法官角色”问题进行的研究,尚且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总体的理论框架沿用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角色理论,在分析角色学习问题时采用了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该理论是角色理论的重要延伸方向。在研究各个具体层面的问题时,主要运用了法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些理论来支持论证。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笔者尽可能采取多种的研究方法:在宏观上的制度分析、规范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以及在微观上的故事描述、个案分析等方法。绪论的最后部分是有关术语的界定,主要对论文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拟剧词汇:政策“剧本”、司法“剧班”、社会“观众”的具体指向的明确。本文的第一章内容是针对角色理论、法官“角色”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官角色的初步考察。笔者意在通过对角色理论发展的梳理,为之后的理论运用做好铺垫;通过对法官“角色”尤其是中国法官角色的历史探寻,为之后的理论论证铺开研究背景。论文的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主题论证部分,该部分的结构是依据法官角色的扮演过程来设计的。法官的角色期望主要来自于政策“剧本”、司法“剧班”和社会“观众”,第二、三、四章根据这三类“期望”依次展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政策“剧本”对法官的期望。法官进行角色扮演所依据的“剧本”有法律“剧本”和政策“剧本”,在我国,政策“剧本”能够及时对政治情势作出反应,相对于法律“剧本”来说对法官有更大的号召力。政策“剧本”对法官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政策响应性上,法官在从事司法审判活动应当遵从政策的基本规定。在当前,这种对政策的回应主要表现在对调解技术的运用上。法官们在调解的过程中采用隔离观众、再合作技术等印象整饰技巧,促成调解的顺利完成。角色扮演技巧的学习为法官们出色地实践角色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法官们能够积极回应政策的要求,顺利地甚至是超额地完成政策“剧本”所设定的调解任务。但是,由于过于追求角色行为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法官们可能会过于依附于政策期望之上,容易造成实际工作中司法审判“运动式”以及调解行为“交易化”现象的产生。第三章主要是根据司法“剧班”对法官的期望展开。司法“剧班”是法官角色群体所依存的组织机构,“剧班”中的法官们分工协作,共同维护司法公正、高效的价值。在我国,司法“剧班”对法官行为以各种外显化的制度和标准予以约束,以追求审判的实绩化、实效化和专业化。因此,数字化的符号标准、群众的满意程度成为衡量法官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司法“剧班”中,法官通过学习掌握了“维持控制”和“戏剧实现”的表演策略,通过事前沟通来保证前后一致、上令下从,通过作出成绩来表现自己、实现升迁。司法“剧班”的各种奖惩机制对约束法官行为和鼓励法官上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实践中的一些负面效应:为了防止审判出现错误而不断请示汇报,逐渐丧失了审判的独立性;为了追求各种数字符号而想尽办法多立案多结案,致使审判丧失了其公正性的价值。第四章主要分析的是社会“观众”对法官的期望。社会“观众”对法官形象的认可是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在当前,亲民爱民、公正无私的法官形象是社会大众心目中所崇敬的角色形象,能够在审判中顾及民众的感受、在判决时参考民众的意见成为了法官角色学习的必要方面。这需要法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想化的整饰——不仅仅需要对审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角色品质进行理想化的“包装”,还需要对裁决结果反应出来的价值倾向进行理想化的“修饰”。总体来说,无论是法官的角色行为还是法官的裁决结果都应当符合社会上主流的价值理念——社会大众的看法,表现出法官亲民、清廉、公正、无私的品质。社会大众对法官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国又有“群众路线”的司法传统,体察民情、体恤民意是对法官角色必然的期待。然而,在实践这种期待的过程中,一些法官过分依附于角色期望的要求,出现了角色的偏差和错位,导致了从功利的“后果主义”裁量方式和盲目的依据民意裁判行为。论文的第五章主要是借用角色理论中分析角色的重要工具——角色关系——对法官所生存的关系网络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探讨。从宏观来说,当前中国法官所生存的角色关系背景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网络——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国特殊的政治关系,即政法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下的司法制度,决定了政策在司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历程,也直接影响了法官角色行为的重点,对塑造法官的角色形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长久以来的乡土文化,造成了民间法和国家法之间的裂痕难以弥补,也直接促使了司法审判行为成为其间调和差异的重要工具。中国法院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刺激了法官们对逐级晋升的强烈渴望,也间接成为促使法官过度依附于组织期望的制度原因。从微观来说,法官与同僚之间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合作的同时伴随着竞争,甚至导致了一定程度上人际内耗的出现;法官与其他角色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理性中夹杂着感情成分,容易因为“人情”关系影响审判的公正性。论文的第六章内容是对法官角色建构提出的建设性方案。“法官十杰”作为法官个体学习的角色榜样,为规范个体角色的实践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在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上的角色建设。完善政策“剧本”的规定、改善司法“剧班”的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观众”的良性互动主要是在制度层面上调整政党政策、法院组织和社会大众与法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对法官角色的社会机制的建构;而健全法官的角色人格,保持法官对原本角色的忠诚、对角色伦理的培育则是在个体层面上完善法官角色的对策,是对法官角色的个体机制的建构。文章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呼应和总结。以“中国法官十杰”为样本,可以发现在我国司法领域,理论和实践对法官角色的定位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西方的经典法治模式没有在中国顺利运行,是中国本身的“中国特色”所致,用角色理论来解释,可以认为是由于我们存在着极为特殊的政策“剧本”、司法“剧班”和社会“观众”。我们的法官角色不可能脱离于这些特殊的“角色期望”,恰恰相反,践行这些“角色期望”是促使法官角色获得其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司法的实践智慧。当然,对当前司法制度进行适度改革以确保法官正确理解角色期望、正确完成角色定位是势在必行的司法决策。在当下,我们不是一定要按照西方的经典模式塑造中国的法官,能够从实践中出发,渐进地完善中国务实的司法模式,也是接近法治社会的一种途径。
黄贺[5](2011)在《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推进,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在2011年8月5日举行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论坛中,北京奥促会副会长蒋效愚教授曾说,中国在近20年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中国人的体质正在明显滑坡。而作为中国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也谈到了自己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对策的看法,杨司长说:关心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就是关心我们国家的前途,我们国家的未来。但这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校体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不能回避,我们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着十分突出的问题,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们部分学生一些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比例在迅速增加。2007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现今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的依据。然而,在反馈回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中,我们看到大学生不但没有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而且也没有掌握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更没有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进而导致学生的体质状况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现停滞不前或下降趋势。因此,根据《标准》的实施,把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穿插到体育课堂中,调整教学内容与转变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现在高校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状况良好,生活环境优越,致使其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多指标都低于全国同龄学生,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现在对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的重庆市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探索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人数相同的八个班进行分组实验。然后,根据教改前后样本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数据对比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独立院校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汤翠华[6](2011)在《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 ——以南村和江村为例》文中提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意见领袖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是通过传播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乡村社会意见领袖的特点和双刃剑作用,意在针对性地提出引导措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本研究以江西省南村和江村为个案,以村民选举作为观察的窗口,通过对村民选举整个过程的观察,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找出了两个样本村的乡村意见领袖。本文在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意见领袖这一概念,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乡村意见领袖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乡村经济和乡村生活中的表现特征,并从乡村意见领袖的特征中分析其对乡村和谐产生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乡村意见领袖对扩大政策传播效果、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引领乡村生活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乡村权力结构的改变和基层社会和谐的消极影响。中国乡村信息传播是一个传者、受者、传播渠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乡村受众媒介素养的缺乏和乡村传播渠道的不足加大了意见领袖作为乡村把关人的影响力,巩固了乡村意见领袖的把关人地位。文章认为,要消除乡村意见领袖的消极作用,必须从规范传者角色、积极引导意见领袖,培训农村受众、提升村民媒介素养,拓宽传播渠道、掌控人际传播效果。
蔡文成[7](2011)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政体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现状和发展的基础,是解读中国民主状况及民主化进程的关键。人大民主形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结构、制度设计、机制程序及价值功能的有机组合和运行状态。“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既包含静态结构,又包含动态的程序;既包含内在的关系,又包含外部的形态;既包含显性的制度,又包含隐性的规范,是对人大民主制度的系统反映。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纵向维度主要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的思想基础、形态演变的历程;人大制度民主形态在横向维度上主要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权建设学说,发展于苏联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理论,形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体系。人大民主形态是代议民主制度同中国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历经罢工工人代表大会、苏维埃代表大会、边区参与会、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萌芽、产生、发展、完善和成熟的演变过程。人大民主形态是一个制度系统,由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组成和建构,其组成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制度结构体系。代表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主体。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细胞,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是联结人民和国家的中介,无代表则无人大制度。会议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民意机关、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统一体,又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的公共场所,是这一制度运行的基础、条件、平台,是人大代表的实践场域。选举制度是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代表制度和会议制度的前提和依据,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和保证。人大民主机制是一定民主政治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作用原理和运行状态。人大参与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基础,参与机制推动和维系人大系统的运行,没有参与就没有民主;人大民主形成以公民、代表、共产党、政府、社会组织为参与主体,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相结合的参与方式。制衡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形成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司法系统、军事系统、监督系统相互分立的国家结构和立法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职能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运行、相互制约机制。法律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保障,人民代表表达人民意志,制定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法律,形成一套有序的法律机制,保证人大机构、各要素合法、有序运行。代表制度、选举制度和会议制度三大制度相辅相成,构成人大制度系统,参与机制、制衡机制和法治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人大的机制体系,制度和机制、结构和程序有机统一,奠定人大民主形态的基础,共同承担并完成人大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但同任何制度一样,人大民主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缺漏、矛盾和不足之处,新陈代谢和发展创新势在必行。从制度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实行代表专职化、选举竞争化、会议辩论化的革新,推动人大民主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从机制形态而言,人大民主应扩大参与机制、强化制衡机制、完善法治机制,促使人大民主动态和静态的融合,从而,通过发展和创新真正建构事实与价值一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实至名归先进的人大民主形态。
乔清彬[8](2010)在《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农村政治体制由“一元权力结构”转向“二元权力结构”,基层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方面出现了不适应。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个案,分析了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贴近农村实际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外部环境的建设,如农村的法制建设和理顺两委会关系;二是从提高思想认识、优化组织队伍、改善工作作风、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史琰琰[9](2010)在《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翼城花鼓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之一,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其引入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更具有特殊的价值。笔者运用民族舞蹈学的研究方法,对翼城花鼓的形态特征进行直观的分析,概括归纳出翼城花鼓的体态特征、基本动律、动作特色、风格特点及队列图形,并探讨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运用舞蹈教育学和教学课程论的知识,透彻剖析了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的文化传承价值、身体训练价值、心理健康发展价值,重点对山西翼城花鼓列入小学课程开发的价值及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方法、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做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民间舞蹈的传承为切入点,以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为依托,以山西翼城花鼓舞蹈为素材,以将地方民间舞蹈艺术引进校园为目标,力求全面剖析山西翼城花鼓的价值,通过对山西翼城花鼓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探索性研究,以期为翼城各小学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可参考的操作方案。
叶正波[10](2006)在《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文中认为本报告以叙事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海曙区实施教育议事会(教育协作理事会)的所循路径,对社区、家庭、学校三者互动的缘由;基于三者互动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架构与基本特征;三者互动表现形式:整合社区、家校资源的方式;典型规章制度的形成;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的内容等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依据两个个案的实践,我们研究认为:以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互动机制为契合点而建立起的教育议事会(教育协作理事会),对促发我国在微观层面上进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构建区域教育的优化生态模式具有指向性意义。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旧有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某种东西的缺失导致了一种行为现象的产生(家长产生了一些过去没有的意识),致使现代学校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冲突,在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多向层面,产生很多不协调的现象。这些问题与学校制度的相对落后、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反应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解决这种进步的过程中缺少一些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这些矛盾与冲突同社会的和谐极不相称,必须及时化解、迅速解决,以使学校能栖息在更优化的生态的教育环境中健康运行。 但是,现行学校的主体地位不明晰,产权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人力资源、货币资源、设备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学校所在社区中的一些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学校效能陷入有效性的困境;学校类似于“文化孤岛”:一方面,社区、家庭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在现行学校制度缺少广泛的制衡、监督、参与机制,与学校密切相关的家庭及社区被排除在主体环境之外,难以系统地强化于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之中。 制度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时之举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种基于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互动的现代学校制度,以期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的教育环境。 报告共分七章,引子以几个冲突为缘起,分析了当前教育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中存在的失衡现状,第一、二、三、四章节分别叙述了本研究的必要性;与本研究相关的背景,如教育生态理论、国外教育微观制度和在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实施本研究所在区域的教育与社区建设情况;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运用叙事研究,结合调查研究、形成性研究并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人类学田野考察法、经验总结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第五章以广济中心学校世纪苑实验校区为样本进行叙事研究。我们将故事搬置于悬念化的戏剧舞台,戏核是矛盾冲突,广济“学校教育议事会”这一三位一体的创新制度其张力在于唤醒了每个角色的社会意识,通过积极的服务与合作,承诺与约定,不仅化解了矛盾与冲突,而且结构了合适的利益表达机制,提升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利益链动,整合了三者资源自主、和谐的效用。 第六章以对弱智儿童进行特殊教育的达敏学校为叙事研究样本。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持续地揭示了从生存教育到生命教育须要的生态教育的逻辑必然性,实现以教学活动为纽带,将课堂设在真实的社区生活中,为弱智儿童的成长寻求多方背景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开放的互动的机制将三者资源有效融和,为特殊教育赢得了围墙外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七章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略出“我们的结论”:教育议事会开启了对学校公益性组织社会治理结构的探索;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为学校民主办学、开放办学提供了一种制度模块;更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践行出独特的范本。
二、培养乡村学生创新精神的微观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乡村学生创新精神的微观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 |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 |
三、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借鉴 |
二、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政策推动规范完善的课程设置 |
二、多方探索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 |
三、相继创建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文明观内容渗透缺乏体系化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缺乏延续性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缺乏专业化 |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相对滞后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总体目标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文明和谐观教育 |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五、生态文明科技观教育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计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案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观课程育人 |
二、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观实践育人 |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观文化育人 |
四、创新推动生态文明观网络育人 |
五、切实强化生态文明观管理育人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方法 |
一、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
三、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
第六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与评价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案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指标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自我设问 |
第一节 音乐只是听觉艺术吗? |
一、历史的理解 |
二、音乐的进步 |
三、情感的体验 |
第二节 音乐教育研究研究什么? |
一、学校音乐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 |
二、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及其展望 |
第三节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还是以表演为核心? |
一、音乐审美教学的缺失 |
二、“以表演为核心”的局限 |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石 |
第二章 乡村音乐教育手记: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角色与对象 |
一、局内人和局外人 |
二、观察和调查的对象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对乡村音乐教育的影响 |
一、社会发展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
二、乡村学校音乐教育境况 |
三、乡村音乐教育展望 |
第三章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的分类与审美能力的实现 |
第一节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的几种类型 |
一、单一通道 |
二、双通道 |
三、多通道 |
第二节 音乐教学审美通道与审美能力的实现 |
一、单一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二、双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三、多通道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 |
第一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要素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感知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想象 |
三、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感情 |
四、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理解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心理过程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审美准备阶段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美感形成阶段 |
三、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的成果实现阶段 |
第三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审美判断 |
一、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审美判断释义 |
二、多审美通道音乐教学审美判断标准 |
第五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美的形态及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自然美及教学策略 |
一、自然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自然美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趣味美及教学策略 |
一、梁启超的趣味美论述 |
二、梁启超趣味美观点的启示及趣味美教学策略 |
第三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创造美及教学策略 |
一、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创造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创造美教学策略 |
第六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学堂乐歌:谁接着李叔同唱 |
一、学堂乐歌溯源 |
二、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 |
三、李叔同之后的学堂乐歌 |
第二节 零起点合唱:音乐教育的新概念 |
一、概念的提出 |
二、零起点合唱的教材创编与教学 |
三、零起点合唱的启示 |
第三节 与你同行,想唱就唱 |
一、“零起点合唱”理念 |
二、《希望与你同行》“零起点合唱”编创例举 |
三、零起点合唱审美教学追问 |
第四节 视觉艺术的艺术视角: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管窥 |
一、“看”的机制 |
二、音乐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
三、音乐教学中视觉艺术的再思考 |
第五节 动感地带:音乐教学中的游戏 |
一、音乐教学中的几种游戏 |
二、游戏的特质 |
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几个案例 |
四、游戏是一种艺术 |
第六节 关于八孔竖笛教学 |
一、掌握基本指法 |
二、传统五声训练 |
三、民族管乐技法的移植 |
四、八孔竖笛常见问题 |
五、八孔竖笛教学中的形式美探析 |
第七章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反思 |
第一节 孩子们的认同 |
一、关于唱歌教学 |
二、关于律动(声势)教学 |
三、关于器乐教学 |
第二节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美的意蕴 |
一、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 |
二、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感 |
三、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之美育 |
第三节 论音乐教育的教育性 |
一、音乐教育的教育性之问 |
二、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特征 |
三、教育性迷失的音乐教育 |
四、新时期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建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 |
(3)新时期乡镇党委换届中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特点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相关概念介绍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镇党委干部选任机制的历史变迁及理论制度基石 |
2.1 建国以来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历史变迁 |
2.1.1 建国初期乡镇基层党组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2.1.2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2.1.3 社改乡后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2.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理论基石 |
2.3 新时期乡镇基层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安排 |
2.3.1 委任制 |
2.3.2 选任制 |
2.3.3 考任制 |
2.3.4 聘任制 |
第3章 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干部选拔任用的现状 |
3.1 河北省H县的基本情况 |
3.2 乡镇党委换届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安排 |
3.3 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干部选拔任用主要环节和做法 |
3.3.1 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2月18日-2月底) |
3.3.2 推选代表阶段(3月初-3月中旬) |
3.3.3 确定人选阶段(3月初-3月中旬) |
3.3.4 组织会议阶段(3月底) |
3.4 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4章 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河北省H县乡镇党委换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选拔任用方式较为单一 |
4.1.2 候选人差额制存在缺陷 |
4.1.3 换届中出现的新老疑难问题解决困难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旧有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 |
4.2.2 制度因素 |
4.2.3 认识偏差 |
第5章 我国乡镇党委换届中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的对策与思考 |
5.1 选拔任用标准和范围 |
5.1.1 切实落实党的各项用人标准 |
5.1.2 选拔适应新形势的优秀人才 |
5.1.3 开通民主的、多层次、多方向的选人渠道 |
5.2 选拔任用方式:推进选拔任用方式多元化 |
5.2.1 逐步减少基层干部委任制 |
5.2.2 推行基层干部公推竞选制 |
5.2.3 不断强化基层干部考任制 |
5.3 班子配备:注重干部班子的合理配置 |
5.3.1 年龄结构 |
5.3.2 知识结构 |
5.3.3 业务专长 |
5.3.4 其它结构 |
5.4 选拔任用流程:开展公开透明的全过程监督 |
5.4.1 对换届考评过程的监督 |
5.4.2 对民主推荐程序的监督 |
5.4.3 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 |
5.4.4 对常委会讨论票决任用干部的监督 |
5.4.5 对执行换届纪律的监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当代中国法官角色研究 ——以“中国法官十杰”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历史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术语界定 |
2 法官及其“角色” |
2.1 法官的“角色” |
2.1.1 角色理论 |
2.1.2 法官的“角色” |
2.2 当代中国法官的角色变迁 |
2.2.1 第一次法律革命及法官角色的初步定位 |
2.2.2 第二次法律革命与法官角色的逐步完善 |
2.3 中国法官角色的典型样本 |
3 政策“剧本”中的法官角色 |
3.1 角色样本 |
3.1.1 回应政策 |
3.1.2 积极调解 |
3.2 政策“剧本”的期望 |
3.2.1 政治素质 |
3.2.2 调解能力 |
3.3 角色学习 |
3.3.1 隔离观众 |
3.3.2 再合作行为 |
3.4 角色实践 |
3.4.1 法官的政策回应 |
3.4.2 法官的调解行为 |
4 司法“剧班”里的法官角色 |
4.1 角色样本 |
4.1.1 业绩突出 |
4.1.2 努力学习 |
4.2 司法“剧班”的期望 |
4.2.1 审判实效化 |
4.2.2 审判实绩化 |
4.2.3 审判专业化 |
4.3 角色学习 |
4.3.1 维持控制 |
4.3.2 戏剧实现 |
4.4 角色实践 |
4.4.1 对审判实效的控制 |
4.4.2 对审判实绩的追求 |
5 社会“观众”前的法官角色 |
5.1 角色样本 |
5.1.1 亲民爱民 |
5.1.2 正直清廉 |
5.1.3 忘我奉献 |
5.2 社会“观众”的角色期望 |
5.2.1 司法为民 |
5.2.2 公正无私 |
5.3 角色学习 |
5.3.1 审判行为的理想化整饰 |
5.3.2 裁判结果的理想化整饰 |
5.4 角色实践 |
5.4.1 坚持司法的亲民路线 |
5.4.2 倡导司法的民主参与 |
6 法官的角色关系 |
6.1 宏观范畴研究——社会关系研究 |
6.1.1 政治关系 |
6.1.2 经济关系 |
6.1.3 文化关系 |
6.1.4 组织关系 |
6.2 微观范畴研究——人际关系研究 |
6.2.1 角色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
6.2.2 角色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 |
7 法官的角色建设 |
7.1 完善政策“剧本”的角色规范 |
7.1.1 针对个案:完善个案审判中政策与司法的关系 |
7.1.2 针对整体:改进政策推进中司法的回应方式 |
7.2 改进司法“剧班”的管理模式 |
7.2.1 外部改革:切断行政机关对法院的控制 |
7.2.2 内部改革:摒弃法院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
7.3 引导社会“观众”的良性互动 |
7.3.1 立足民众:规范民意的表达方式 |
7.3.2 立足法官:完善审判的监督程序 |
7.4 健全法官的角色人格 |
7.4.1 保持角色忠诚 |
7.4.2 培育角色伦理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目录 |
后记 |
附件 |
(5)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简释 |
1.2.1 体质 |
1.2.2 健康 |
1.2.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
1.2.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
1.2.5 独立学院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体质研究状况 |
1.3.2 国内体质研究状况 |
1.3.3 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对照实验法 |
2.2.3 数据统计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结果 |
3.1.1 A组(对照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
3.1.2 B组(实验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1 肺活量体重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2.2 耐力类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2.3 柔韧、力量类项目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2.4 速度、灵巧类项目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2.5 小结 |
3.3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
3.3.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
3.3.2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
3.3.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
4.1.2 不断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
4.1.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与影响 |
4.2 建议 |
4.2.1 拓宽教学思路,增设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 |
4.2.2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 |
4.2.3 提高体育教师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度 |
4.2.4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深入探讨,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
4.2.5 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 ——以南村和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与选题意义 |
1.2 主要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2 乡村社会的意见领袖 |
2.1 村情概况 |
2.2 乡村意见领袖与村民选举 |
2.2.1 传播选举信息 |
2.2.2 影响选举结果 |
2.3 乡村意见领袖与乡村经济 |
2.4 乡村意见领袖与乡村生活 |
3 乡村社会的传播要素分析 |
3.1 传播者:乡村意见领袖的特征分析 |
3.1.1 经济实力强 |
3.1.2 个人素质高 |
3.1.3 掌握资源多 |
3.2 受传者:乡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分析 |
3.2.1 乡村受众的媒介素养现状 |
3.2.2 乡村受众的媒介素养特点 |
3.3 乡村的传播渠道 |
3.3.1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缺失 |
3.3.2 组织传播中的信息屏障 |
3.3.3 人际传播中的领袖把关 |
4 乡村意见领袖的作用 |
4.1 积极作用 |
4.1.1 扩大政策传播效果 |
4.1.2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
4.1.3 引领乡村生活方式 |
4.2 消极作用 |
4.2.1 改变乡村权力结构 |
4.2.2 影响基层社会和谐 |
5 政府的疏导措施 |
5.1 规范传者角色,积极引导意见领袖 |
5.2 培训农村受众,提升村民媒介素养 |
5.3 拓宽传播渠道,掌控人际传播效果 |
6 结论 |
6.1 小结 |
6.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6.2.1 创新之处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问题 |
(二) 理论背景 |
(三)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 |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五、论述逻辑和文章结构 |
第一章 民主方法论:民主形态分析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民主·民主性·民主化 |
一、民主的思想纷争和理论界定 |
(一) 西方民主的多元内涵和思想纷争 |
(二) 民主的中国化语境和观念性改造 |
(三) 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 |
二、民主性:主体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机统一 |
(一) 人民的主体性:人民的统治 |
(二) 统治的合法性:人民的选择 |
(三) 治理的有效性:人民的参与 |
三、民主化:现代国家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态势 |
(一)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性的趋势 |
(二) 民主化呈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民主形态:民主分析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民主形态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
二、民主形态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
(一) 民主形态分析是一种理论尝试 |
(二) 民主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论解析 |
三、民主形态的结构层次和要素内容 |
(一) 纵向:民主形态的层次结构 |
(二) 横向:民主形态的要素内容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分析 |
一、人大民主形态的基本内涵 |
二、人大民主形态的内容结构 |
(一) 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形态的结构特征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社会形态 |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本体形态 |
三、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意义 |
(一) 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理论意义:一种理论模型的知识试验 |
(二) 人大民主形态分析的实践意义:一种政治制度的真实解析 |
小结 |
第二章 民主历史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历史成长 |
第一节 人大民主的理论形态: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是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人大民主形态的思想原理 |
(一) 理论原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
(二) 理论创新: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展 |
三、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人大民主形态的理论主体 |
(一) 民主革命的理论反思:工农民主专政思想 |
(二) 民主革命的理论探索: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
(三) 民主革命的理论创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四) 民主实践的理论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第二节 人大民主的历史形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原型和历史模式 |
(一) 制度原型:巴黎公社的政治试验 |
(二) 历史模式:苏联苏维埃政体实践 |
二、民主革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演进 |
(一) 人大民主形态的孕育: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市民代表大会 |
(二) 人大民主形态的萌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
(三) 人大民主形态的雏形:边区参议会制度 |
(四) 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
(五)人大民主形态的过渡: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
三、民主发展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 |
(一) 国家建构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二) 政治发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成长 |
小结 |
第三章 民主制度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制度结构 |
第一节 人大民主制度的内涵、结构和功能 |
第二节 代表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主体 |
一、代表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形态的主体 |
二、人大代表是多重代理关系的角色集 |
三、人民—代表—国家:代表制度中民主关系 |
(一) 人大民主形态之代表与人民关系 |
(二) 人大代表与各级权力机关的关系 |
四、人大代表制度是民主的制度规范体系 |
(一) 人大代表的主体规范系统:资、权、责、义的统一体系 |
(二) 代表制度的民主运行过程:产生-履职-监督-罢免的规范程序 |
第三节 选举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基础 |
一、选举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形态的标志 |
二、人大选举是人民民主选择的过程 |
(一) 人大选举是民主选择的过程 |
(二) 人大选举是人民民主的基础 |
三、人大选举制度的运行程序和方式 |
(一) 人大民主选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准备 |
(二) 人大民主选举的运行程序和选举监督 |
第四节 会议制度: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载体 |
一、议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传统 |
二、人民代表大会是议会民主的先进形式 |
三、人大会议制度是民主的组织结构系统 |
(一)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 |
(二) 人民代表大会的层级关系 |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运行程序和方式 |
(一) 会议制度和提案制度是人大会议的前提 |
(二) 审议制度和表决制度是人大会议的核心 |
(三) 发言制度和质询制度是人大会议的基础 |
(四) 列席制度和旁听制度是人大会议的补充 |
小结 |
第四章 民主机制论: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人大民主机制的内涵、结构和功能 |
第二节 人大的参与机制——民主运行机制 |
一、政治参与:民主发展的衡量尺度 |
二、参与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基础 |
三、人大参与机制的运作过程和方式 |
(一) 人大民主参与机制的主体——谁参与 |
(二) 人大民主参与机制的方式——怎样参与 |
第三节 人大的制衡机制——民主约束机制 |
一、分权制衡:民主运行的权力逻辑 |
二、制衡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关键 |
三、人大制衡机制的作用过程和关系 |
(一) 人大的自我约束机制:人大和国家机关分权制约关系 |
(二) 人大的外部约束机制:人民、政党和人大的制约关系 |
第四节 人大的法治机制——民主保障机制 |
一、法治机制:民主治理的有效工具 |
二、法治机制是人大民主运行的保障 |
(一) 法治机制确认人大民主形态的建构 |
(二) 法治机制保障人民权利自由的实现 |
(三) 法律机制确保人大民主形态的运行 |
三、人大法治机制的运行和实现过程 |
(一) 人大法治机制横向的动态展开 |
(二) 人大法治机制纵向的动态进程 |
小结 |
第五章 民主发展论: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创新 |
第一节 人大民主形态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
一、人大民主形态:新陈代谢和创新发展 |
(一) 国家建构与人大民主形态的自我更新 |
(二) 民主实践与人大民主制度的与时俱进 |
(三) 共识对话与人大民主形态的评判反思 |
二、人大民主形态的发展基础和政治保障 |
(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好、依法治国的统一 |
(二) 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统一 |
第二节 价值和事实的矛盾:人大民主形态的问题 |
一、人大民主制度结构与功能的张力 |
二、人大民主机制静态与动态的矛盾 |
第三节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人大民主制度的创新 |
一、代表专职化,优化代表制度 |
二、会议辩论化,完善会议制度 |
三、选举竞争化,变革选举制度 |
第四节 静态和动态的统一:人大民主机制的发展 |
一、扩大参与机制,拓展人大民主的主体性 |
(一) 发展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是人大参与的基础 |
(二) 健全人大民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是参与机制发展的核心 |
(三) 拓展人大民主的参与渠道和领域是参与机制发展的关键 |
二、强化制衡机制,提升人大民主的有效性 |
(一) 改善人大与党的关系,强化人大的监督制衡功能 |
(二) 合理分配人大系统权力结构,完善监督制衡体系 |
(三) 建立人大独立有效监督机构,健全人大制衡机制 |
三、完善法律机制,增强人大民主的法治性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在村民自治的情况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
一、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
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
四、密切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
第二章 建国后滨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村民自治前滨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回顾 |
二、村民自治后滨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回顾 |
第三章 村民自治中滨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的根源 |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民自治的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公共资源的垄断被打破 |
二、依法治国需要党政分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政治体制转变的不适应 |
三、村民自治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出现的问题 |
(一) 思想上的问题 |
(二) 组织上的问题 |
(三) 作风上的问题 |
(四) 制度上的问题 |
(五) 廉政建设上的问题 |
第四章 在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 |
一、外部环境的建设 |
(一) 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 |
(二) 理顺两委会关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队伍的建设 |
(一) 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先进性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
(二) 优化组织队伍,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 |
(三)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
(四) 完善制度建设,确保组织运转效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
五、研究综述 |
六、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 |
第一节 山西翼城花鼓舞蹈的概况 |
一、翼城花鼓的历史沿革 |
二、翼城花鼓的艺术形式 |
第二节 山西翼城花鼓舞蹈的形态特征 |
一、体态特征 |
二、基本动律 |
三、动作特色 |
四、风格特点 |
五、队列图形 |
第二章 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传承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延续 |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
第二节 身体训练价值 |
一、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
二、训练身体的灵活性 |
第三节 心理健康发展 |
一、团结协作的精神 |
二、吃苦耐劳的品格 |
三、乐观向上的态度 |
四、开拓创新的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翼城花鼓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实践探索 |
一、课程的性质 |
二、课程的目标 |
三、课程的内容 |
四、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方法 |
五、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子 |
冲突场景一: 家长集体上访,要罢免教师! |
冲突场景二: 有没有“体罚”张海涛? |
冲突场景三: “我的孩子不想分入这个班级!” |
冲突场景四: “我恨不得砸了这个小店!”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2.1 关于教育生态理论提出 |
2.2 关于国外教育微观制度的概述 |
2.3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 |
第三章 本区社区与教育状况 |
3.1 本区的教育状况 |
3.2 本区的社区建设情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过程 |
4.3.1 进入课题研究现场 |
4.3.2 研究中收集材料 |
4.3.3 整理分析资料 |
4.3.4 撰写研究报告 |
4.4 研究成员 |
4.5 研究效度 |
4.6 特色与创新 |
第五章 广济中心学校实验校区的教育议事会 |
5.1 后台酝酿: 策划与铺垫——教育议事会是怎么来的? |
5.1.1 缘起 |
5.1.2 萌芽 |
5.1.3 铺垫 |
5.2 初登舞台: 混沌到秩序——教育议事会的人员构成怎样? |
5.2.1 新校长W的成长故事 |
5.2.2 “冒出来”的Z老师 |
5.2.3 第一次校区教师动员会 |
5.2.4 推选教育议事会成员 |
5.2.5 教育专家的论证 |
5.2.6 第一次教育议事会成员见面会 |
5.2.7 第一任主席和部长 |
5.3 聚焦调整: 激情与困境——教育议事会该议何事? |
5.3.1 激情:议案处理 |
5.3.2 调查:民意汇总 |
5.3.3 梗阻:陷入困境 |
5.3.4 分歧:聚焦偏移 |
5.3.5 对焦:统一思想 |
5.3.6 转向:聚焦集中 |
5.4 倾情出演:规则与互动——教育议事会怎样成立、构建? |
5.4.1 ZHA主席与成立大会 |
5.4.2 第一份工作计划 |
5.4.3 第一组部门规程 |
5.4.4 议案与提案 |
5.4.5 改革家校沟通的调查与整改 |
5.4.6 家长会在悄悄变脸 |
5.4.7 论坛与网页 |
5.4.8 第一项日常工作 |
5.5 高潮迭起: 参与与协调——教育议事会发挥什么作用? |
5.5.1 第一次考察活动 |
5.5.2 主席要开会了 |
5.5.3 家庭教育沙龙 |
5.5.4 其他许多的第一次 |
5.5.5 冲突与协调 |
5.6 不言谢幕: 台内与台外——对教育议事会有何评价? |
5.6.1 W校长的总结 |
5.6.2 Z老师的评述 |
5.6.3 Y老师的随谈 |
5.6.4 相关人员的简答 |
5.6.5 ZHA主席如是说 |
5.6.6 R老师的冷静 |
5.6.7 议事会H成员的担心 |
5.6.8 外部的宣传与专家的评论 |
第六章 达敏学校的教育协作理事会 |
6.1 排斥: 一步之遥 |
6.1.1 居民的非难和敌视 |
6.1.2 老师的留恋和委屈 |
6.1.3 校长哭了 |
6.2 教改: 艰难前行 |
6.2.1 教改历程 |
6.2.1.1 教育为了什么: 生活教育 |
6.2.1.2 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生存教育 |
6.2.1.3 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生命教育 |
6.2.2 陷入困顿 |
6.2.2.1 社区不配合学校教学 |
6.2.2.2 老师们的难过和伤心 |
6.2.2.3 一部分家长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
6.3 帮助: 峰回路转 |
6.3.1 热心的社区干部 |
6.3.2 社区主任F |
6.3.3 社区干部思想的转变 |
6.3.4 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得益 |
6.4 指引: 豁然开朗 |
6.4.1 点拨:指引方向 |
6.4.2 设计:初步设想 |
6.4.3 分歧:形成共识 |
6.4.4 L校长 |
6.4.5 顺理成章: 成立协作理事会 |
6.4.6 教育协作理事会章程 |
6.5 硕果: 生态渐成 |
6.5.1 居民的转变 |
6.5.2 单位的支持 |
6.5.3 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统一 |
6.5.4 学生学习效果的显着提高 |
第七章 “我们认为”的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培养乡村学生创新精神的微观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裴艳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2]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D]. 潘朝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3]新时期乡镇党委换届中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H县为例[D]. 龚建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4]当代中国法官角色研究 ——以“中国法官十杰”为样本[D]. 陈阳. 武汉大学, 2012(07)
- [5]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D]. 黄贺. 西南大学, 2011(06)
- [6]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 ——以南村和江村为例[D]. 汤翠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6)
-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 蔡文成. 兰州大学, 2011(10)
- [8]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山东省滨州市村民自治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为例[D]. 乔清彬.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9]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史琰琰.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10]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 叶正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法官论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