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职业技能培训(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生[1](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曹和平[2](2020)在《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研究 ——以江西省H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中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顶岗实习对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实践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才水平。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国各个中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经过对江西省多个中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职院校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江西省H学校350名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实习管理教师、企业指导师傅、中职学校校长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发现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环节存在以下问题:安全教育内容不统一、安全管理师资力量缺乏、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等。为了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地方政府细化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指导方案,加强指导和监督,提供安全管理资金支持,加强实习管理教师培训。第二,中职学校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备用金制度。第三,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健全企业指导师傅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校企沟通制度,加强双方的交流。第四,中职学生提高安全认识、积极参加学校安全教育和培训,遵守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李宏喜[3](2020)在《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途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中青年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方法,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的中青年劳动者都意识到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确保自身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从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入手,首先对当前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李小丽[4](2020)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博士学位,具有和哲学博士学位同等的水平和地位,旨在通过群组形式的课程学习和对专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能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做出独创性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员。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轫于1992年,至今历经了三代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以职业性为主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归纳其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从而为改进和完善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提供经验借鉴。英国最早的博士学位教育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博士学位教育是神学、医学、法学三科的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1917年哲学博士学位制度的引入,标志着英国现代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呈现出鲜明的学术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学术之外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行的应用型博士学位成为大势所趋。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设立了英国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一般把1992年至2000年的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称为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和哲学博士学位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位命名方式的不同和模块化课程的引入。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因模仿哲学博士学位教育而与之大体趋同,其价值取向仍以学术性为主导,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进入21世纪,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以及新工党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界对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渐形成共识。2000年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进行了构建,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至第二代。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其中“混合课程”的实施密切了大学、专业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联系,档案包式的成果组合使学习评价更为灵活而综合。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再以研究训练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职业生活和专业实践,其职业性、实践性明显增强,但也存在大学和工作场所结合不够紧密以及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英国“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达成肯定性共识,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迈向第三代。此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和工作场所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之受“普职融合”理念、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点关注学生在工作场所开展实践和研究,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进而解决复杂的专业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基于工作场所的实践、批判性反思贯穿始终以及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其价值取向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主导、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的特征。目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主要存在内涵认识分歧、缺乏单列的评价标准以及专业设置过细过多等问题,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革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二是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三是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在此基础上,就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权力博弈、价值取向、模式变迁等重大问题,运用高等教育学中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观、高等教育系统整合论等有关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借鉴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经验教训,我国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地位,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跨机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余茜[5](2020)在《珠三角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小组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A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企业劳动关系尽管总体上趋于平和,但依旧存在着职工合法劳动权益受损的事实,尤其是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未尽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常常对女性抱持着偏见,认为女性结婚生子对职场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引发对女职工的职场歧视和劳动权益侵犯。然而,女职工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力量,提高她们的劳动权益保护水平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企业转型升级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阅读与分析大量关于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小组工作文献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社工介入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后,运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广州市A区企业中的206名职工进行了调查,分析A区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状况。结果显示,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状况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薪酬福利不高,较少女职工能拿到加班费,待遇总体偏低。第二,大多数企业给女职工购买了社会保险,可是部分女职工忽视了社保政策。第三,极少女职工签署专项集体合同。第四,女职工法律意识较淡薄。第五,在相同岗位中,女职工比男职工的晋升空间更小,裁员概率更大。第六,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女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与学习进修的权利。影响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意识薄弱、“男强女弱”传统思想依然顽固、女职工与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沟通、职工间人际关系不亲密与劳动权益相关法律及政策宣传不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以ERG理论、增权理论指导实务工作,帮助广州市A区企业女职工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根据ERG理论,分析企业女职工存在掌握劳动权益法律知识、学习与领导的沟通技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服务需求,运用增能理论对影响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能力提升的五大因素进行干预,开展了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认知、维权途径普及等活动,使女职工通过小组动力形成动力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逐步树立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影响因素的正确认知,提高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能力。在整个社会工作介入劳动权益保护的过程中,社工承担了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使用同理心、倾听、建议等方面的技巧,开展了“破冰初识”“知识大讲堂”“温故而知新”“劳动权益我最懂”“权益关系你我他”“劳动权益在我心”这六个主题的活动。其中,小组初期的“破冰初识”是建立关系与制定规范,中期的四次小组活动是根据增能的个人、人际、环境三个层面来设计的,“知识大讲堂”“温故而知新”“劳动权益我最懂”这三个活动旨在从个人层面出发,满足小组成员掌握劳动权益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小组成员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认识到企业社工是自己的伙伴,而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权益关系你我他”活动一方面是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出发,希望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小组成员学习并掌握与老板的沟通技巧,共同营造良好自我保护氛围,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是从环境层面出发,提升小组成员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小组后期“劳动权益在我心”活动主要是巩固小组成果,处理小组成员离别情绪。六个主题活动最终帮助女职工学习了劳动权益知识,链接了法律援助资源,构建了社会支持网络,解决了当前面临的困难,服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了更好地解决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在小组工作之外,笔者提出相关对策,如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企业要提高性别意识,保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社会要提高宣传力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社会工作者要提升专业技能创新工作方法,提供针对性服务等。总的来说,要营造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帮助女职工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调动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她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引导企业自主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对女职工的全面关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向慧[6](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巩蕊[7](2020)在《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改革,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将“互利共赢”作为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要求对城市和乡村相互结合的设计要素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新乡村。本文在阐述田园综合体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文献查阅、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综合统计年鉴、相关统计部门的数据,对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了文登区目前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优势及开发现状,通过问卷调研情况分析,探讨目前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差异,总结出目前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主要存在产业发展,经营模式,技术、人才支撑,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区际特点,选择江苏无锡和山东临沂两处已较为成熟的田园综合体模式与文登区目前两处开发状况较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典型案例经验,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利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来构建农村新型社区。
陈逸超[8](2020)在《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文中指出塔克什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是自治区唯一一处全年开放的中蒙口岸。由于开关时间长,交通条件好,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一度非常发达:2014年,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7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占蒙古国对华进口总额的21.44%,是名副其实的中蒙边境第二大口岸。然而从2015年开始,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迅速萎缩,当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额仅为上年的10%;在2018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总额更是只有1279万美元,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一强,在我国对蒙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0.64%。如此覆巢之下,镇上的边民互市市场,一处由个体商户组成的颇具规模的日用工业品外贸批发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其出口额从2013年的6700万美元(占当年口岸出口贸易总额的22%)下降到2017年和2018年的3604.7万元(约合533.89万美元,占比31.08%)及3972.25万元(约合600.27万美元,占比46.9%);市场中边贸商人的人数也因收入下降而大幅减少:在2009年,镇上有430家从事出口边贸的商户,其中370多家商户来自外地;到了2019年,镇上的商户总数只有不到180家(边贸商约120家)。而这些商人的离开——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边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常有意地监督外来人员的行迹和言论,并积极参与联防、“反恐处突”演练等活动,也使得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在口岸所在地积聚“人力资源”,实现“边贸戍边”的功能遭到削弱。根据边贸商人们的说法,蒙古国债务危机、图格里克贬值、其它中蒙口岸及第三国对蒙商品输出规模的增长等因素是导致不景气,特别是蒙古国客户人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客户人数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反映的正是边民互市及其所售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事实,其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则与经营活动变迁所导致的区位条件变化及边民互市较差的市场环境有关;此外,边民互市中的经营者们较薄弱的经济实力以及某些不良经营习惯和观念,如对购物者,特别是零售消费者的“势利心态”,也对边民互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笔者看来,鉴于边民互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困境的原因的复杂性,若要进一步改善塔克什肯边民互市的发展条件,首先有必要加强对口岸及口岸所在地的行政管理资源的整合,减少以海关、边检为代表的各垂直管理部门与主管口岸工作的口岸管理委员会及地方政府间的职能错位和交叉,提升口岸规划发展及管理工作的统筹程度和协调性。在具体措施层面,上述各部门应以更加整体的视角,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人们参与互市的便利度,降低人们参与互市的中间成本,以及为经营者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通过举办会展等方式拉近互市参与者之间的“互惠距离”,以此改善人们对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让他们能够且愿意在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中实现消费的升级,从而使得塔克什肯口岸这个中蒙西部边境的大门,一带一路西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供应基地和物资流转中心。最后,通过田野调查,笔者也发现,世代居住在塔克什肯口岸所在地(原布尔根村)的当地边民对互市的参与度及从中获益的程度目前仍有待提升,故在边民互市之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强对当地世居少数民族边民参与边民互市的支持力度。
张伟[9](2020)在《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阐述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这为新时代社会组织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此背景下,社会体育领域的治理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当前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实践表明,社会体育公共治理需要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同时,参与社会体育公共治理也是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需要。从当前社会现实来看,社会体育公共治理的工作任务是复杂艰巨和困难重重的,在积极推进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实践的初始阶段,迫切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解决问题能用专业方法、拥有专业发展理念的社会体育组织来承接政府转移的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这类组织就是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专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因而,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成为了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依据创新社会体育治理的目的和要求,从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存在两个具体问题,一是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急需构建;二是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不足急需提升。本文以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构建了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对SH市各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进行了尝试性评价和分析,找出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七点:第一,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能力指标:参与社会体育事务管理能力,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能力;5个二级能力指标:获得外部认可能力,信誉维系能力,政策建设能力,标准化和专业化体育服务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13个三级能力指标:组织宣传能力较强,能获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组织社会评价良好能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有危机处理能力能够进行危机公关,具备协调群众能力、群众诉求能得到满足,参与公共体育政策建设的能力,分析研判政策准确并能充分贯彻,专业场地设施设备,优质管理人力资源,优秀服务人力资源,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开通服务网站等信息服务平台,能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等指标构成;第二,SH市各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普遍存在标准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多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参与社会体育治理的项目和内容不多;各区协会普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严重不足,信息服务平台运行不佳;多数区协会参与公共体育政策建设能力不足;协会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明显;协会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数量不足;指导员管理松散,流失率高;指导服务不够规范;指导员专业水平偏低;社区社会体育指导站缺乏经费保障;第三,协会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协会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传统管理体制惯性导致协会工作行政干扰较多;基础服务性质难以承接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社会服务方式难以达到服务标准;自主参与形式达不到服务条件;健身指导不能完全实现健康目标;政府培育扶持不足不利于组织转型发展。第四,健身群众期望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同时还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和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以及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第五,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转型发展。服务性质由基础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服务方式由社会服务向公共服务转变,服务形式由自主参与向岗位参与转变,服务内容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第六,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建设提升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建设;二是参与社会体育事务管理能力建设;三是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第七,政府培育保障有三点要求。正确审视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发展的价值地位;改善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生存的政策环境;培养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独立的造血功能。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社会体育服务组织要依据自身优势和抓住创新社会治理发展机遇,尽快实现转型发展,达到参与社会体育治理的能力要求;第二,社会体育服务组织要吸收借鉴先进组织的发展经验,增强组织活力,依据参与社会体育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内容,加强公共治理能力建设,特别是提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并细化到优秀服务人力资源等多个子能力的提升上来;第三,社会体育服务组织要加大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力度,积极拓宽合作路径,采用科学合理的合作办法,争取获得更多的政府购买和社会支持,共同治理社会体育,为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佳的服务;第四,政府要重视与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在公共体育领域的合作,加大对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扶持与帮助,加大培育力度,尽快实现社会体育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曾台刚[10](2019)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他们自身却存在有不少问题,就业能力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由于整体的就业能力水平偏低,因此在就业竞争上处于弱势地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及生活质量,是政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人力资本以及就业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相关就业能力提升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寻求理论支撑。接着,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行调研,进而就当前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政府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政府助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这一角度入手,对政府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中的支持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有益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二、浅论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职业技能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深度贫困地区 |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能力贫困理论 |
2.2.2 贫困代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4.1 研究思路 |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指标选取 |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优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研究 ——以江西省H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中职学生 |
1.4.2 集中顶岗实习 |
1.4.3 安全管理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法 |
1.7.2 调查研究法 |
2 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现状调查 |
2.1 调查说明 |
2.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2 问卷介绍 |
2.2 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
2.2.1 安全教育与培训现状 |
2.2.2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现状 |
2.2.3 安全保障措施现状 |
3 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集中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
3.1.1 顶岗实习前安全教育与培训准备不足 |
3.1.2 顶岗实习过程中安全教育与培训松懈 |
3.2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 |
3.2.2 企业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不合理 |
3.3 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 |
3.3.1 安全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 |
3.3.2 实习三方协议文本缺少规范 |
3.3.3 安全事故医疗资金垫付申请繁琐 |
3.3.4 实习管理教师与企业指导师傅信息交流不畅 |
4 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
4.1.1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4.1.2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缺乏 |
4.1.3 安全管理专项资金支持不足 |
4.1.4 顶岗实习管理教师的培训不足 |
4.2 中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力 |
4.2.1 安全教育和培训缺少规划 |
4.2.2 学校安全管理师资力量缺乏 |
4.2.3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4 安全事故处理备用金制度缺失 |
4.3 企业协管职责不到位 |
4.3.1 企业安全培训缺乏规划 |
4.3.2 企业指导师傅工作和考核制度不健全 |
4.3.3 校企交流沟通机制不完善 |
4.4 中职学生安全认识不足 |
4.4.1 中职学生安全重视程度不足 |
4.4.2 中职学生纪律观念不强 |
5 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政府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
5.1.1 细化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指导方案 |
5.1.2 加强对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
5.1.3 提供安全管理资金支持 |
5.1.4 加强对实习管理教师的统一培训 |
5.2 中职学校积极承担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职责 |
5.2.1 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
5.2.2 加强安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 |
5.2.3 完善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 |
5.2.4 建立集中顶岗实习安全事故处理备用金 |
5.3 企业加强协助,积极落实校企联合管理职责 |
5.3.1 完善安全培训计划 |
5.3.2 加强对企业指导师傅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 |
5.3.3 完善校企沟通机制,加强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
5.4 中职学生加强安全学习,积极配合管理 |
5.4.1 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 |
5.4.2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
(一)个人因素对培训的节奏和速度具有直接影响 |
(二)成人学习的实践性、针对性以及功利性强 |
(三)成人培训的实用性技能要求较高 |
(四)业余学习为主 |
二、当前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 |
三、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
(一)理论联系实际,将实际工作与培训课堂相结合 |
(二)充分激发学员的发散思维,鼓励其积极思考 |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培训模式 |
(四)合理利用定向培训模式 |
(4)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1992—2000)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英国传统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
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驱动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倒逼英国博士学位教育多样化 |
四、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强力推动 |
五、对美、澳等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英国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计划的探索 |
二、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四所大学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 |
三、“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金斯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勃兴 |
一、项目数量和学科领域快速增加 |
二、在教育等五个学科领域分布最为集中 |
三、新学科和子学科不断涌现 |
四、从主要由“老大学”开办向全国辐射 |
第四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二章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兴起(2000-2004) |
第一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产业结构变迁和职业专业化的推动 |
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 |
三、三螺旋理论的引入 |
四、新工党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的建构 |
二、伦敦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率先转型 |
三、“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利物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扩张 |
一、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
二、学科专业领域加速拓展 |
三、“新大学”直追“老大学” |
第四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三章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2004至今) |
第一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 |
二、“普职融合”理念的影响日益深刻 |
三、博洛尼亚进程的持续推动 |
四、2004年之后英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2004年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的召开 |
二、密德萨斯大学“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实践 |
三、“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
一、数量规模从大幅扩张到平稳增加 |
二、学科专业领域更趋细化 |
三、学科领域分布明显不均衡 |
四、“新大学”专业博士项目数超过“老大学” |
五、入学和完成人数状况 |
第四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四章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演进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演进特点 |
一、变革动力:三方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 |
二、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 |
三、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 |
第二节 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历史发展的追问与反思 |
一、哲学的视角: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 |
二、权力的博弈:基于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理论的分析 |
三、探讨的中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地位 |
二、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
三、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 |
四、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五、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珠三角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小组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A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研究 |
2.4 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研究 |
2.5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3章 珠三角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广州市A区企业概况 |
3.2 A区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 |
3.3 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水平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4.1 小组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2 介入过程 |
第5章 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水平提升的小组工作评估 |
5.1 过程评估 |
5.2 结果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田园综合体概念的研究 |
1.2.2 田园综合体发展特征的研究 |
1.2.3 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效益研究 |
1.2.4 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5 乡村社区对田园综合体的影响研究 |
1.2.6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田园 |
2.1.2 综合体 |
2.1.3 田园综合体 |
2.2 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创意产业理论 |
第三章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现状与优势 |
3.1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梳理 |
3.1.1 项目稳步开发 |
3.1.2 规模不断扩大 |
3.1.3 经济成效显着 |
3.2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优势 |
3.2.1 自然资源优势 |
3.2.2 政策扶持优势 |
3.2.3 民俗文化优势 |
第四章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问卷调研与分析 |
4.1.1 问卷调研实施情况 |
4.1.2 问卷样本描述性分析 |
4.1.3 问卷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4 问卷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5 问卷样本卡方检验 |
4.1.6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2 产业发展问题 |
4.2.1 主题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
4.2.2 经营模式单一,缺乏配套建设 |
4.2.3 品牌意识不强,输出力度不足 |
4.3 经营管理模式问题 |
4.3.1 发展不平衡,处于起步阶段 |
4.3.2 经营理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4.3.3 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引导职能发挥不明显 |
4.4 人才、智力支撑问题 |
4.4.1 人才“内动力”不足 |
4.4.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4.5 产业融合问题 |
4.5.1 产业定位不清,同质化问题严重 |
4.5.2 产品层次较低,重复率高 |
4.5.3 文化内涵不够,缺乏个性化主题 |
第五章 典型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借鉴 |
5.1 案例选取原则 |
5.2 阳山田园东方项目实践及经验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特征 |
5.3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践及经验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项目特征 |
5.4 典型田园综合体经验对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启示 |
5.4.1 米山镇田园综合体案例实践分析 |
5.4.2 界石镇田园综合体案例实践分析 |
5.4.3 案例对比与借鉴 |
5.4.4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文登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定位,增强基础性建设 |
6.1.1 打造特色发展品牌 |
6.1.2 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
6.2 强化管理,构建发展支撑体系 |
6.2.1 转变固有发展理念 |
6.2.2 加强政府规划管理 |
6.2.3 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平衡体系 |
6.3 完善机制,保障人才、智力支持 |
6.3.1 谋今思远,抓好高层次人才培育 |
6.3.2 坚持人才驱动,打造优质建设“强引擎” |
6.4 突出文化,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6.4.1 强化政策引导 |
6.4.2 铸牢硬件配置“文化魂” |
6.4.3 突出“文化底色”,激活美丽经济 |
6.4.4 强化“文旅+生态”先发优势 |
6.4.5 挖掘“文旅+艺术”发展潜力 |
6.4.6 推介特色文登学IP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8)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我国古代的“边市”与当代“边民互市”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理论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塔克什肯口岸与塔克什肯镇 |
第一节 作为中蒙走廊的布尔根河沿岸 |
第二节 塔克什肯口岸 |
一 口岸概况 |
二 口岸运行情况 |
三 口岸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塔克什肯镇 |
一 塔克什肯镇概况 |
二 镇区重心的北移 |
三 现在的塔克什肯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概况 |
第一节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基本情况 |
一 塔克什肯口岸的“边民互市” |
二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发展 |
三 边民互市市场的建设 |
第二节 边民互市贸易的参与者 |
一 边民互市市场中的经营者 |
二 市场中的购物者和其他人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主要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客户流失 |
第二节 市售商品综合竞争力不足 |
第三节 边民互市市场的经营活动存在无序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环境因素 |
一 蒙古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
二 区位条件、市场环境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经营者自身的局限性 |
一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二 负面经营心态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反思 |
第一节 当地政府及海关的努力 |
一 在口岸发展规划中更加重视出口边贸的发展 |
二 加强对边民互市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
三 改善购物者对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 |
第二节 促使边民互市经营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对世居边民参与互市的支持 |
一 加强对边民参与互市的引导和组织 |
二 明确塔克什肯镇在边贸中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加大边境金融机构对互市边民的支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元共治:创新社会体育治理需要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参与 |
1.1.2 能力建设: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需要具备专业的公共治理能力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急需构建 |
1.2.2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不足急需提升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访谈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德尔菲法 |
1.5.5 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 |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社会(体育)组织治理研究综述 |
2.1.1 社会组织治理相关研究 |
2.1.2 社会体育组织治理相关研究 |
2.2 国外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综述 |
2.2.1 取得成就及面临的困难 |
2.2.2 社会体育组织的绩效 |
2.2.3 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力建设 |
2.3 小结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分析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治理理论 |
3.1.2 公共治理理论 |
3.1.3 创新社会治理 |
3.1.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1.5 小结 |
3.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2.1 社会服务组织 |
3.2.2 社会体育组织 |
3.2.3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 |
3.2.4 公共治理能力 |
3.2.5 社会体育公共治理 |
3.3 基础理论分析 |
3.3.1 社会体育公共治理主体关系分析 |
3.3.2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在社会体育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
3.3.3 小结 |
4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4.2.1 工具NVivo概述 |
4.2.2 评价指标构建步骤 |
4.3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形成 |
4.3.1 指标内容初步拟定 |
4.3.2 指标筛选流程与方法 |
4.3.3 专家选择与权威程度 |
4.3.4 指标的筛选与修订 |
4.3.5 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最终结果 |
4.4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
4.4.1 参与社会体育事务管理能力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2 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 评价指标的考察点、权重及评分办法 |
4.5.1 评价指标的考察点 |
4.5.2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
4.5.3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指标的评分办法 |
4.6 评价指标适用性 |
4.7 小结 |
5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以SH市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例 |
5.1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概况 |
5.1.1 协会管理架构 |
5.1.2 协会制度建设 |
5.1.3 协会参与的社会体育管理活动 |
5.1.4 协会参与的公共体育服务工作 |
5.2 SH市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公共治理能力评价与分析 |
5.2.1 公共治理能力整体评价与分析 |
5.2.2 公共治理一级能力指标评价与分析 |
5.2.3 公共治理二级能力指标评价与分析 |
5.2.4 公共治理三级能力指标评价与分析 |
5.3 健身群众服务评价与服务期望分析 |
5.3.1 健身群众服务评价与服务期望问卷相关性分析 |
5.3.2 健身群众服务评价与服务期待结果分析 |
5.4 SH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问题诊断 |
5.4.1 协会管理方面 |
5.4.2 服务队伍建设方面 |
5.4.3 指导站点建设方面 |
5.4.4 参与社会体育公共治理能力方面 |
5.5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5.5.1 协会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 |
5.5.2 传统管理体制惯性导致协会工作行政干扰较多 |
5.5.3 基础服务性质难以承接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 |
5.5.4 社会服务方式难以达到服务标准 |
5.5.5 自主参与形式达不到服务条件 |
5.5.6 健身指导不能完全实现健康目标 |
5.5.7 政府培育扶持不足不利于组织转型发展 |
5.6 小结 |
6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
6.1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转型发展 |
6.1.1 服务性质由基础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 |
6.1.2 服务方式由社会服务向公共服务转变 |
6.1.3 服务形式由自主参与向岗位参与转变 |
6.1.4 服务内容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 |
6.2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建设 |
6.2.1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基础能力建设 |
6.2.2 参与社会体育事务管理能力建设 |
6.2.3 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建设 |
6.3 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政府培育保障 |
6.3.1 正确审视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发展的价值地位 |
6.3.2 改善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生存的政策环境 |
6.3.3 培养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独立的造血功能 |
6.4 小结 |
7 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及阈值设定 |
附录3 SH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制度一览表 |
附件4 部分资料图片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科研情况 |
(10)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劳动者就业能力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生代农民工 |
二、就业能力 |
三、政府支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就业理论 |
小结 |
第二章 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调研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调查统计的结果与分析 |
一、调查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
一、政府扶持原因 |
二、个体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概况及成效 |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政策 |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渠道 |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成效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存在的问题 |
一、现行政策的有效性不强 |
二、行政组织整合功能较弱 |
三、职业技能培训相对不足 |
四、缺乏完善的政策评估体系 |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乏力的原因 |
一、培训目标上忽略人的长期发展 |
二、行政组织间缺乏有效沟通 |
三、对新时期就业能力要求变化把握不力 |
四、对公共政策效果评估重视不够 |
小结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广州市政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实践 |
第二节 南宁市政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实践 |
第三节 典型经验对福州市政府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启迪 |
小结 |
第五章 强化政府支持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调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目标定位 |
第二节 加强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
一、完善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的制度体系 |
二、强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机构间的协调配合 |
第三节 建立健全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
一、拓展多元参与协同机制 |
二、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体系及监督机制 |
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论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中职学生集中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研究 ——以江西省H学校为例[D]. 曹和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社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途径探析[J]. 李宏喜. 现代职业教育, 2020(47)
- [4]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 李小丽. 河北大学, 2020(02)
- [5]珠三角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小组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A区为例[D]. 余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6]“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7]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巩蕊.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D]. 陈逸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9]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公共治理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张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10]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府支持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曾台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