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泳缓冲液pH值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月,邵波,谢慧,胡亚晨,张冰雪,张晓萍,孙伟[1](2021)在《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ATP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静电纺丝法和高温碳化法制备了碳纤维材料,进一步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将优化浓度的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作为修饰剂固定于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的表面制得了碳纤维-纳米金修饰电极(CNF-Au/CIL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最优实验条件下将该修饰电极用于ATP的检测,结果发现ATP浓度为0.06~0.80 mmol/L和12.0~150.0 mmol/L时,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3 mmol/L。常见干扰物质对ATP的测定影响较小,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中ATP含量的测定。
张晶[2](2021)在《智能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用于IDH1突变型恶性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常见肿瘤,异质性和侵袭性较高,病人五年存活率不超过10%。肿瘤组织周围正常脑组织中均可检测到GBM星形侵袭灶,不仅手术难以全切,术后辅助放化疗均被证实效果不佳。免疫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希望,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GBM成功的免疫治疗方案。GBM肿瘤微环境高度复杂,其中免疫抑制型细胞聚集和细胞毒性T细胞匮乏是制约GBM免疫治疗的主要因素之一。吲哚胺 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2,3-dioxygenase-1,IDO1)是一种内源性免疫抑制介质,它通过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积累并消耗色氨酸进而抑制T细胞活性。根据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得知,IDO1在GBM患者的脑肿瘤组织中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水平上调且IDO1 mRNA表达较低的GBM患者具有总体生存优势。因此沉默IDO1代谢途径可能有益于GBM免疫治疗。近年来某些化学疗法,例如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会触发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并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进而在淋巴结中激活T细胞。基于此,本课题设想沉默IDO1表达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IDO1)与MIT一起递送至肿瘤细胞内可减轻Tregs相关的免疫制动,同时增加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s,TAAs)的释放。2-甲基咪唑锌(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由于其表面带正电荷和极高表面比,是一种具有出色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结构(Nano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MOFs),在siRNA压缩和化学药物分子装载效率方面具有独特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内涵体/溶酶体的酸性环境可以触发ZIF-8的降解,从而促进药物从内涵体/溶酶体逃逸到细胞质中。巨噬细胞具有肿瘤迁移特性,使巨噬细胞成为GBM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究其原因为巨噬细胞表面的α4β1整合素蛋白轴和脑肿瘤细胞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主导了这种迁移。因此用带有α4β1整合素蛋白的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膜(Glioma-associated macrophage membrane,GAMM)表面掩盖制备仿生纳米粒可赋予纳米载体靶向GBM肿瘤细胞的性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GBM最新分类,GBM可分为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dehydrogenase,IDH)野生型GBM、IDH突变型 GBM、not-otherwise-specified(NOS)型三种,且 90%以上 GBM 的 IDH突变位点为IDH1。GBM患者IDH1基因表达上调,且IDH1低表达GBM患者生存期更有优势。过表达的IDH1突变体可减少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y)诱导型趋化因子(包括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motif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的分泌。CXCL10可募集表达趋化因子受体3(C-X-C motif receptor 3,CXCR3)的活化T细胞,故而IDH1突变型GBM微环境中活化的T细胞浸润和积累量极低。将CXCL10局部递送至脑肿瘤微环境中可实现将活化的血源性免疫T细胞募集到中枢神经系统以纠正过表达IDH1突变的免疫学负调节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THINR的制备及表征本课题选用ZIF-8为载体封装MIT,随后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共载MIT和siIDO1的纳米调节剂(Immune nano-regulator,INR),从荷GL261脑肿瘤小鼠脑组织中分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膜,通过脂质体挤出仪制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膜包被的纳米调节剂(THINR)。借助粒径电位测定仪、透射电镜对纳米粒进行理化表征,显示THINR具有优良的核/壳结构,平均水合粒径为195.17±4.04nm,平均电位为-19.01±0.76 mV,在pH=7.4缓冲溶液及细胞基础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环境中7天内THINR粒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 MIT含量测定方法学,荧光分光光度计建立FAM-siIDO1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学专属性强,日内、日间精密度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能够准确测定纳米载体中MIT及siIDO1的含量。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当暴露于较低pH的环境(pH=5.0)时,MIT和FAM-siIDO1平均累计释放率分别为42.88%和58.42%,显示比pH 7.4的PBS环境中更快的药物释放(19.66%和31.27%)。2.THINR体外抗肿瘤及免疫效果评价以GL261R132H细胞系为模型,通过细胞摄取实验证实THINR可通过α4β1-VCAM-1介导的主动靶向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的蓄积能力。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实验考察纳米粒细胞毒性,表明THINR具有较高的毒性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利用凋亡试剂盒检测各制剂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证明THINR具有最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溶酶体逃逸实验证明THINR能够在酸性条件下降解,从而促进搭载的药物(MIT及siIDO1)释放进入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免疫学评价实验中,通过检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外翻、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释放、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三种指标来考察各制剂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能力,结果表明THINR组诱导肿瘤发生免疫原性死亡能力最强。将未成熟的DCs与经过制剂组处理的肿瘤细胞共孵育研究各制剂组促进DCs成熟的能力,结果证明相对于MIT,MIT+siIDO1和INR组的成熟DCs的百分比,THINR组中成熟DCs的百分比分别增加约2.12,1.68和1.19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实验验证不同制剂组沉默IDO1表达能力,结果表明用 ZIF-8-siIDO1@GAMM处理后,GL261R132H细胞中 IDO1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01)。3.THINR+CXCL10瘤内共递送介导的体内抗肿瘤药效学评价采用IDH1突变型原位脑肿瘤为动物模型,造模12天后,瘤内给予不同治疗组。通过小动物活体实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TUNEL染色等实验表明THINR与CXCL10联合治疗组相比较于其他组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并显着延长的小鼠生存期(P<0.05)。基于上述理念,为了重塑“热”的肿瘤免疫微环境来攻击具有侵袭性肿瘤细胞并遏制IDH1突变型恶性神经胶质瘤发展,本课题构建一种搭载MIT和siIDO1的肿瘤归巢免疫纳米调节剂(Tumor-homingimmunenano-regulator,THINR)和CXCL10瘤内共递送给药系统。其中THINR可跟踪并主动靶向脑肿瘤细胞,纳米载体随后在内涵体/溶酶体酸性刺激下分解,包载药物(MIT和siIDO1)从内涵体/溶酶体中逃逸并在肿瘤细胞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激活T细胞并缓解了Tregs相关的免疫抑制。与此同时CXCL10将活化的T细胞募集到中枢神经系统中,以放大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效果,从而重塑“热”肿瘤免疫微环境以遏制IDH1突变型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
刘津延[3](2020)在《鱼皮胶原蛋白复合可食性抗菌涂膜对真鲷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水产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内源性化学和酶反应,以及腐败和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易导致其质量下降。尽管有改进的生产设施和有效的过程控制程序,但与水产品相关的食源性疾病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可食性膜是由天然可食性材料制成的膜,基本分为三大类:多糖类、蛋白质类、脂质类。能通过延缓微生物生长、降低脂质氧化、减少水分流失提高新鲜冷藏产品的质量,并且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载体如加入抗菌剂、抗氧化剂、增稠剂,来改善可食性膜的功能,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期。相比合成包装,可生物降解的、具生物兼容性的、绿色无污染的可食性膜更受人们的欢迎。本实验利用过剩的蓝鲨鱼皮资源提取胶原蛋白,并复合抑菌能力较强的壳聚糖,制成可食性涂膜用于鱼肉的保鲜,探讨了蓝鲨鱼皮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延长冷藏真鲷货架期的保鲜机理。这不仅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而且为可食性膜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得到的结论如下:利用蓝鲨(Prionace glauca)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鱼皮提取胃蛋白酶可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PSC提取率为8.74±0.62%(湿基),羟脯氨酸(Hyp)含量为8.07±0.20%,胶原蛋白含量为64.58±1.62%,其纯度可与市场上的胶原蛋白保健产品相媲美。由SDS-page结果分析得,PSC由?1链、?2链和?链组成,属于I型胶原蛋白。由氨基酸成分分析结果得,蓝鲨鱼皮PSC中含量最高的是甘氨酸(310.22残基数/1000氨基酸残基),其次是丙氨酸(Ala)、脯氨酸(Pro)、羟脯氨酸(Hyp)、甲硫氨酸(Met)、组氨酸(His)、半胱氨酸(Cys)、酪氨酸(Tyr),其氨基酸成分与典型的鱼胶原蛋白成分一致。PSC的亚氨基酸含量为185.98残基数/1000氨基酸残基,比一般鱼类胶原蛋白要高。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到的蓝鲨鱼皮PSC是高亚氨基酸含量的I型胶原蛋白,有望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了可食性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经济有效等特点,能够满足水产品质量和保存期的要求。真鲷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各种微量元素,并且味道鲜美,但由于高水分、高蛋白极易被微生物利用而腐败变质。因此,利用可食性涂膜的方法来延长真鲷鱼肉的货架期显得至关重要。将PSC与壳聚糖复合,以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p H、K值、汁液流失率和感官评价分数为指标,研究涂膜在4℃贮藏条件下对真鲷(Pagrus major)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0.8%PSC的1%壳聚糖涂膜能显着改善大部分的恶化指标。添加0.8%PSC的1%壳聚糖涂膜在菌落总数、汁液损失、K值和感官评价方面效果最佳,但其他指标对PSC浓度的依赖性不明显。结果表明,以含0.8%PSC的1%壳聚糖溶液为最佳涂膜配方,从而得到一种更优质、更有效的可食性涂膜配方,以延长真鲷鱼片的货架期。从贮藏期间蛋白质变化角度出发,鱼肉中主要蛋白质组成肌原纤维蛋白,其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表面疏水性为指标,探索真鲷鱼肉在蓝鲨鱼皮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下其蛋白质性质的变化与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真鲷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表面疏水性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未涂膜组,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肌原纤维蛋白中疏水基团的暴露、巯基的氧化,保持Ca2+-ATPase活性,降低其变性程度。表明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鱼肉蛋白质的降解,保持其高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本研究初步揭示蓝鲨鱼皮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机理,有望为可食性涂膜或薄膜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王昱[4](2020)在《超高压协同氯化钙影响低钠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机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肉制品的减盐(钠盐)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低钠盐肉制品良好的品质特性,是肉品科学领域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融合钠盐替代和非热加工两种减钠盐技术,揭示了氯化钙(CaCl2)结合超高压处理(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对低钠盐(0.3 M NaCl)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特性的影响机制,并在主要原料肉(鸡肉、猪肉、牛肉)的低钠盐乳化肠(1.25%NaCl,w/w)中验证了二者联合处理产生的协同效应,旨为推动低温肉制品的低钠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低浓度(20 mM)CaCl2结合200 MPa能协同提高MP凝胶的WHC和强度,而高浓度(100 mM)CaC12结合200 MPa会对MP凝胶的WHC和强度产生拮抗效应;200 MPa是改善含低浓度(20 mM)CaC12的MP(MP-CaC12)凝胶WHC和强度的合适压力。(2)MP凝胶的WHC和强度,与氢键含量、离子键含量、二硫键含量、β-折叠含量、不易流动水弛豫峰面积百分比(A21)、溶解度及溶解的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数量呈正相关;与色氨酸(760 cm-1 和 1339 cm-1)拉曼谱带归一化强度、脂肪族氨基酸残基CH的弯曲(1450 cm-1)和伸缩(2935 cm-1)振动拉曼谱带的归一化强度、α-螺旋含量、浊度及平均粒径呈负相关。(3)低浓度(20 mM)CaCl2结合200 MPa,可显着提高凝胶A21值(P<0.05),增加二硫键含量和氢键的含量(P<0.05),降低凝胶760 cm-1、1339 cm-1、1450 cm-1和2935 cm-1拉曼谱带的归一化强度(P<0.05),促进α-螺旋含量的减少和β-折叠含量的增加,诱导形成致密、均一、连续的凝胶网络结构,协同改善MP的溶解度,显着减小MP的平均粒径和浊度(P<0.05),解聚蛋白质纤丝,适度展开MP的三级结构,并由此产生对MP凝胶特性的协同增效作用。高浓度(100mM)CaCl2会显着减少受压MP凝胶的氢键含量(P<0.05),增加受压MP凝胶1339 cm-1拉曼谱带归一化强度(P<0.05),导致受压MP形成疏松、多孔、不连续的凝胶结构,减弱HPP对MHC的增溶作用,显着降低受压MP中肌球蛋白的热相变温度(P<0.05),促进受压MP二硫键的形成和肌球蛋白头部(S-1)的非二硫共价交联,并由此导致CaCl2与HPP对MP凝胶特性的拮抗效应。过高的压力水平(>200 MPa)会减弱MP-CaCl2凝胶的氢键作用,增加色氨酸残基的包埋程度,在MP-CaC12中形成粗糙、交联程度低的凝胶结构,显着增加MP-CaCl2的浊度和平均粒径(P<0.05),诱导蛋白质纤丝的再次形成,过度展开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显着降低Ca2+-ATP酶活性(P<0.05),促进肌球蛋白S-1的二硫共价交联,并由此降低MP-CaCl2的凝胶特性。(4)200 MPa结合0.2%CaCl2(w/w)可显着增加乳化肠A21值(P<0.05),减小脂肪颗粒大小,促进脂肪的均匀分布和致密、连续蛋白质网络结构的形成,从而协同改善三种原料肉低钠盐乳化肠的蒸煮损失率、硬度和咀嚼性,可使低钠盐乳化肠的品质特性(保水保油性、质构、感官、色泽)接近于高钠盐乳化肠(2.5%NaCl),有效弥补了钠盐含量降低引起的乳化肠质量缺陷。综上所述,温和的HPP(200 MPa)和低浓度CaCl2(0.2%,w/w)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在低钠盐肉制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振[5](2020)在《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特色水产品,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由于内源酶、微生物等作用,中国对虾易腐败,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其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因而,开发有效的保鲜技术延缓中国对虾腐败变质、保持其原有风味和品质意义重大。在众多保鲜方式中,壳聚糖涂膜保鲜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保鲜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鱼类,对于虾的保鲜效果研究还仅限于南美白对虾等部分品种。目前,壳聚糖涂膜水产品的研究多从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方面评价其保鲜效果,对于复配保鲜剂各组分的精准添加量确定、保鲜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对虾为研究对象,选用壳聚糖、ε-聚赖氨酸(ε-PL)、卡拉胶(CA)作为涂膜材料,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液的最佳配比,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评价其对中国对虾的保鲜效果,并从中国对虾风味相关物质,蛋白质、脂肪、水分变化及腐败菌等方面探讨保鲜机制,为对虾等水产品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液各组分最佳添加量为壳聚糖1.82%、ε-PL 0.16%、CA 0.22%。(2)以感官特性、物理特性(色差、汁液流失率、硬度、弹性、咀嚼性)、化学特性(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等)和微生物(菌落总数、嗜冷菌数)为指标,以空白组、壳聚糖单独涂膜(CH组)和壳聚糖、ε-PL涂膜(CH+ε-PL组)作为对照,评价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CH+ε-PL+CA组)对冷藏中国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处理能够有效延缓冷藏中国对虾感官品质的劣化,虾体亮度下降、色调变暗的速度和汁液流失,以及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指标的下降和pH值、TVB-N、K值、菌落总数、嗜冷菌数的上升,且效果优于CH组和CH+ε-PL组。相比空白组,CH组和CH+ε-PL组分别延长中国对虾货架期13天和34天,CH+ε-PL+CA组延长57天。(3)通过风味感官评价、风味相关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风味保持作用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CH+ε-PL+CA组样品风味感官评分下降最慢。HS-SPEM-GC-MS结果显示,中国对虾冷藏期间共检测出4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11种、醇类11种、酮类8种、酯类4种以及含氮或硫化合物9种。贮藏末期空白组检测到40种挥发性成分,而CH组、CH+ε-PL组、CH+ε-PL+CA组分别为31、26和19种,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减少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减少了己醛、2-乙基-1-己醇、2-壬酮及含氮含硫化合物等异味挥发性成分的产生或相对含量,有效降低了中国对虾腥味等不良气味的产生。电子鼻Loading分析显示W1W(硫化氢)对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大,W2W(有机硫化物)、W5S(氮氧化合物)对第二主成分贡献较大,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法(LDA)、雷达图分析表明同一贮藏时间CH+ε-PL+CA组样品气味特征与鲜虾最为接近,再次证明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有效维持了冷藏中国对虾固有风味特征。此外,该复合涂膜处理抑制了中国对虾ATP相关化合物的降解,鲜味物质肌苷酸(IMP)含量的下降和异味物质次黄嘌呤核苷(HxR)、(次黄嘌呤)Hx的积累均有所延缓,冷藏末期空白组相比CH+ε-PL+CA组IMP含量低了85.95%,空白组HxR、Hx含量显着(p<0.05)高于CH+ε-PL+CA组,这也是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处理维持中国对虾感官品质和风味质量的原因之一。(4)在分析中国对虾肌肉主要成分基础上,以蛋白组成、变性及降解,脂肪水解与氧化,水相变化情况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肌肉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从肌肉蛋白、脂肪和水分变化层面进一步探讨和解析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处理对中国对虾感官、质构、风味质量保持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有效减慢了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肌基质蛋白含量的下降和碱溶性蛋白的增加;生化特性分析显示该复合涂膜处理使中国对虾冷藏期间蛋白盐溶性、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下降和表面疏水性上升速率得以延缓,说明蛋白变性得以有效控制,电泳结果也表明该复合涂膜处理抑制了蛋白质降解,中国对虾感官、质构特性得以保持。同时,该复合涂膜显着(p<0.05)延缓了中国对虾冷藏期间脂肪含量的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上升以及游离脂肪酸的产生,从而保持了中国对虾的感官、风味品质。水相分析表明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有效保持了中国对虾水相的稳定,减少了汁液流失的同时,延缓了化学反应和微生物活动,这也是该复合涂膜有效保持冷藏中国对虾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5)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细菌形态学观察及微生物计数,研究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冷藏期间菌相的影响和腐败菌的抑制作用,从微生物角度揭示该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保鲜效果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在中国对虾冷藏期间由最初的37.3%上升到了最后的93.1%,是中国对虾冷藏期间的特定腐败菌(SSO)。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显着(p<0.05)抑制了中国对虾的产H2S菌、假单胞菌等腐败菌的增长,产H2S菌、假单胞菌数较空白组低了3.34 log10 CFU/g和2.71log10 CFU/g。壳聚糖基涂膜处理中国对虾冷藏末期,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总占比分别为CH组65.4%,CH+ε-PL组57.3%,CH+ε-PL+CA组50.1%,均明显低于空白组的93.1%,表明壳聚糖基涂膜特别是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抑制了中国对虾冷藏SSO的增长,更好地保持了中国对虾菌群的多样性,从而减少因SSO生长代谢产生有害物质的积累,维持了中国对虾的品质。本文精准确定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液最佳复配比例,研究了该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的保持作用和货架期延长效果,并从风味关联物、肌肉主要成分变化和微生物等角度初步揭示了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品质保持的作用方式。
王婵[6](2019)在《双酶法合成谷胱甘肽》文中指出谷胱甘肽是一种关键的非蛋白质硫醇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行业。本研究采用产物抑制作用弱的GshF酶催化酶法合成GSH的两步反应;引入PPK,催化价格低廉的多聚磷酸盐和ADP合成ATP,降低生产成本。将GshF和PPK构建到仿生载体上,实现了酶的重复利用,延长了酶的使用寿命。(1)构建了来自多杀巴斯德菌(Pasteurellamultocida)、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GshF酶和来自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PPK酶的重组表达载体。并实现了GshF和PPK酶的正确表达,表达量为4-5 mg/mL。(2)对双酶法生产GSH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系列的最优反应条件:GshF(Sa)、PPK(Rs)、T(37℃)、pH值(9.0)、ATP初始添加量(5%)、PolyP浓度(P6:Cys=1.5:1)、GshF和PPK酶量比(1:1)、氨基酸摩尔比例(3:1:3)。并且将GSH生产体系的底物浓度从30 mM扩大到50 mM。最优条件下生产GSH,GSH产量由8.76 g/L提高到13 g/L,对应转化率为86.36%;并且ATP的外源添加量仅为体系理论需求量的5%、节约了95%。(3)开创性地将来自无乳链球菌的GshF和来自球形红细菌的PPK与聚多巴胺(PDA)微胶囊支架组成仿生固定双酶催化体系。验证了固定后PPK酶的效果,优化了双酶的固定位置,并且该系统显示出更高的酶重复利用率。37℃、350rpm充氮气保护条件下,仿生固定双酶可重复使用十批并且转化率依然可以达到75.11%。该体系对辅因子再生、级联反应(循环反应)、保护多亚基酶活性提供了参考方案。
张秀丽[7](2020)在《氧化三甲胺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血管钙化的发生预示着慢性肾病患者总生存率下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异位软组织钙化的重要原因。最近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因为潜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CVD)、肾脏疾病而受到广泛关注,在CKD中,TMAO浓度增加与全身炎症标志物相关。然而TMAO与血管钙化之间的机制联系尚不清楚。研究目的:血管钙化在CKD患者中非常普遍。在CKD中,TMAO浓度增加与全身炎症标志物相关,然而,TMAO对血管钙化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离体主动脉血管环和CKD钙化模型探究TMAO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与结果:1、首先探讨了 23例CKD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我们比较了主动脉弓无钙化组与主动脉弓钙化组的CKD患者血浆TMAO水平,我们发现主动脉弓钙化的患者血浆TMAO水平显着高于主动脉弓无钙化的患者。这一结果提示,TMAO在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潜在的作用。2、在钙化培养基中TMAO(100μM、300μM、600μM)处理大鼠VSMCs,7天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TMAO促进了 VSMCs内钙沉积,显着增加了 VSMCs内钙含量,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和BMP2的mRNA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分析进一步证实TMAO对Runx2和BMP2表达的正调控作用。TMAO促进了钙化培养基诱导的大鼠VSMCs的钙化;同样,我们发现TMAO促进了钙化培养基诱导的离体主动脉血管环的钙化;进一步体内的实验研究显示TMAO促进CKD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3、此外,我们发现TMAO在促进VSMCs的钙化和成骨分化的过程中,激活了 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通路;为了进一步确定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是否调节TMAO诱导的VSMCs钙化,MCC950(NLRP3的选择性抑制剂)和PDTC(NF-κB的抑制剂)分别与TMAO一起干预VSMCs,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MCC950和PDTC均减少VSMCs钙沉积,钙含量也显着降低,Runx2和BMP2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这些结果提示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参与了 TMAO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进一步我们发现在TMAO促进VSMC钙化过程中,NF-κB信号调控NLRP3炎症小体,反之亦然。NF-κB/NLRP3信号环参与了 TMAO诱导的VSMC钙化过程。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TMAO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和NF-κB信号促进血管钙化。降低TMAO水平可能成为CKD血管钙化的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牛清[8](2019)在《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别与猪纤维消化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大国,猪以玉米-豆粕型饲料为主,但我国耕地有限且人口基数大,导致人畜争粮问题越发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猪种或含地方猪种血缘的培育猪种的耐粗特性,在日粮中选择富含纤维的非常规饲料替代玉米豆粕日粮是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的突破口。由于动物消化酶不能消化最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植物多糖,肠道菌群是纤维素分解的关键。研究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认识肠道菌群与宿主纤维消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传统研究仅发现了 Cellulosilyticum、Clostridium和Ruminococcaceae等属是与纤维降解相关的微生物,但由于肠道大部分微生物无法分离培养,因此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挖掘更多纤维相关的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别与纤维消化相关的肠道菌群。首先分析猪不同生理阶段(含4个生长阶段和母猪空怀阶段)的肠道纤维消化率和相应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特征,探究猪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挖掘与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接着基于含具有耐粗特性淮猪25%血缘和国外瘦肉型大白猪75%血缘的培育猪新品种苏淮猪群体内纤维消化率的表型变异,选择极端高、低纤维消化率的个体,分析其肠道菌群差异,鉴别与纤维消化相关的微生物,并为挖掘地方猪耐粗特性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特征奠定基础。最后基于中、西方猪品种间耐粗特性的差异,选择二花脸猪和大白猪,通过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分析品种间的纤维消化率差异及相应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鉴别出与纤维消化相关的微生物,为系统分析地方猪耐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提供重要线索。主要内容如下:1.生长猪肠道菌群的动态分布及其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关系探析通过对28 d,60 d,90 d和150 d苏太猪的纤维表观消化率和粪便16S rRNA数据分析,探究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和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变化,并了解猪的肠道菌群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粗纤维(Crude fiber,C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表观消化率在150 d时最高(P<0.01),且与年龄成正相关(P<0.01),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猪对C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增加;90 d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表观消化率极显着高于60 d组(P<0.01),与150 d组无显着性差异。测序共获得5,737,794个序列。在97%的种间相似性的基础上,共获得19,875个OTU、22个门和249个属。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为两大优势门。随着年龄的增长,TM7和Tenericutes的比例增加,而lentisperae和Synergistetes的比例减少。通过四组OTU数目和Chao1指数的比较发现,菌群多样性和数量随着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说明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同时,有36个属的数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有13、4和13个属分别与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相关,包括已报道的与日粮纤维消化率有关的Clostridium 属。Anaeroplasma、Campylobacter、Clostridium、Enterococcus、Methanobrevibacter、Nitrosospira、Propionibacterium、Pseudobutyrivibrio、Robinsoniella、Staphylococcus 和 Treponema 与 CF 的发酵过程有关;Methanobrevibacter、Parasporobacterium、Sporobacter 和 Treponema 与NDF的 发酵过程有关;Anaeroplasma、Campylobacter、Caulobacter、Cloacibacillus、Enterococcus、Lactobacillus、Methanobrevibacter、Nitrosospira、Propionibacterium、Pseudomonas、Robinsoniella、Staphylococcus和Treponema与ADF的发酵过程有关。2.母猪肠道菌群区系特征及其与纤维表观养分消化率的关系探究通过对9头空怀期的母猪的纤维表观消化率和粪便16S rRNA数据分析,评估母猪肠道菌群的结构和表观养分消化率,并探索与养分消化率相关的肠道菌群群落;同时,比较母猪与生长猪肠道结构的差异及两者肠道中与纤维降解相关微生物的不同。结果显示,母猪组的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1.61±5.23、65.83±4.02和54.47±3.43。母猪组与生长阶段的各组猪相比,结果显示,母猪组的C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高于60 d和90 d两阶段猪(P<0.01)。母猪组的NDF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60 d阶段的猪(P<0.01)。测序共获得1,235,278个序列。在97%的种间相似性的基础上,共获得16,137个OTU、25个门和245个属。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为两大优势门,约占总序列数的73%。优势属为Treponema、Oscillibacter和Lactobacillus,占总序列数的49%以上。母猪的肠道菌群区系与猪生长阶段28 d、60 d、90 d和150 d四个组的微生物区系分离。皮尔森系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猪肠道中的Anaerofustis和Robinsoniella的细菌丰度与CF的表观消化率呈正相关;Collinsella和Sutterella的细菌丰度与NDF的表观消化率呈正相关;Clstridium、Collinsella、Robinsoniella 和 Turicibacter 的细菌丰度与 ADF表观消化率呈正相关。其中,仅发现Robinsoniella也是生长阶段猪中与NDF和ADF表观消化率均相关的属。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与生长猪相比,母猪有其独特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不同的肠道菌群与不同纤维类型的发酵过程有关。3.基于品种内纤维消化率变异鉴别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的肠道菌群与不同纤维类型的发酵过程有关,但鉴别的与纤维相关的微生物结果可能会受到猪不同生理阶段器官发育与生理机能完善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苏淮猪是含有25%淮猪血缘和75%大白猪血缘的新品种,因此其群体内在纤维消化率和肠道菌群上可能存在分离。本研究首先检测分析了 300头160日龄苏淮母猪NDF和ADF表观消化率的表型变异,随后分别选择6头极端高、低NDF和ADF纤维消化率的个体,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菌群差异,进一步鉴别与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并为挖掘地方猪耐粗特性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特征奠定基础。结果发现苏淮猪NDF的表观消化率范围为44.57%到88.34%,变异系数为12.08%;ADF的表观消化率范围为29.98%到83.09%,变异系数为18.08%。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高低组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NDF和ADF高组的平均表观消化率分别比低组提高了 30.20%和33.76%。NDF和ADF组的粪便样品中共发现了 975个OTU,14个门和189个属。在H-NDF、L-NDF、H-ADF和L-ADF组中分别确定了188、183、188和185个属,其中分别有6、1、5和2个属是H-NDF、L-NDF、H-ADF和L-ADF组中特有的属。在PCoA分析中,H-NDF和H-ADF组的微生物群分别沿主坐标轴1与L-NDF和L-ADF组的微生物群分离。在14个门中,Spirochaetae,Bacteroidetes和unclassifiedknorank的丰度在H-NDF和L-NDF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Spirochaetae,Verrucomicrobia,unclassifiedknorank 和 Fibrobactere的丰度在H-ADF和L-ADF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H-NDF组和H-ADF组中分别发现了 29和23个属(共40个不同的属)是与NDF和ADF表观消化率相关的差异属,也是与淮猪耐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其中12个属是H-NDF组和H-LDF组中共有的差异属,17和11个属分别是H-NDF组和H-LDF组中特有的差异属。对以上属进行功能预测分析发现,主要与微生物代谢相关的功能包含了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4.基于品种间纤维消化率差异鉴别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上章研究基于耐粗特性存在差异的中、西方猪杂交培育新品种内纤维消化率变异,鉴别到大量纤维消化率相关微生物,为鉴别地方猪耐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奠定基础。本章研究基于中、西方猪品种间耐粗特性差异,选择具有耐粗特性的二花脸育肥阉割公猪(Er-HL)为试验猪、与二花脸猪相同体重的大白育肥阉割公猪(S-LW)、与二花脸猪相同生理阶段的大白猪育肥阉割公猪(L-LW)为对照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7%、14%和21%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的日粮。28 d后全部屠宰,采集饲料、粪便和肠道黏膜样品,分析二花脸猪和大白猪组的各类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数据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差异,鉴别与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为系统分析地方猪耐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提供重要线索。结果发现,7%麸皮代替基础日粮组情况下,二花脸猪的纤维表观消化率(NDF、ADF、TDF和IDF)最高,且Er-HL组相对大肠长度显着高于L-LW,纤维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两种大白猪组。分别选择三个品种猪基础日粮、7%和21%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的盲肠和结肠黏膜样品,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与对照组和21%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相比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微生物功能特征。测序数据结果显示,所有黏膜样品中共获得6,708,767个序列、1,931个OTU、18个门和311个属。通过分别比较盲肠和结肠部位7%Er-HL、7%S-LW和7%L-LW组间差异微生物,在7%二花脸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分别发现34和9个(共40种)是与二花脸猪比大白猪纤维耐受相关的差异属。其中Cellulosilyticum、RuminococcaceaeUCG00、RuminococcaceaeUCG005、RuminococcaceaeUCG009、Rum inococcaceaeUCG010、Ruminococcus6 和 RuminococcaceaeNK4A214group均为已知纤维分解菌,另有12个属是试验3中与高纤维表观消化率相关的差异属。二花脸猪两个部位的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的关键属的主要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二花脸猪具有纤维耐受性可能与其特有的大肠纤维分解菌和具有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的功能微生物有关。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生长阶段猪的纤维表观消化率及其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6个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有11、4和13个属分别与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相关,不同的肠道菌群与不同纤维类型的发酵过程有关;与生长猪相比,空怀母猪有其独特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其中有2、2和4个属分别与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相关。2.基于培育品种内纤维消化率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异研究发现,在H-NDF组和H-ADF组中分别发现了 29和23个属(共40个不同的属)是与NDF和ADF表观消化率相关的差异属,也可能是苏淮猪耐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代谢相关的主要功能包含了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3.基于品种间纤维消化率及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研究发现,7%麸皮代替基础日粮组的日粮纤维水平是二花脸猪最优的纤维耐受水平;共发现40个差异属是品种间与纤维消化率差异相关的差异属,也是与二花脸猪耐粗相关的关键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代谢相关的主要功能包含了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4.本研究通过各类方法鉴别到多个与各类纤维消化相关的微生物,其中有12个属的菌群在第四、五章研究中得到了相互验证,但这些微生物是否真正具备纤维代谢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张茂[9](2019)在《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的MCT1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斑块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是AD常见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实际上,Aβ和NFTs的形成、炎症、氧化应激与神经元能量缺乏相关,临床证据显示家族型AD病人发病早期,脑部已经出现了葡萄糖代谢方式的改变和葡萄糖利用率的降低。AD脑部葡萄糖利用的减少与AD后期认知功能异常相关,脑部能量供给不足进一步加快了AD病程的发生发展。AD脑内神经元对葡萄糖摄取减少、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活性减弱和氧化应激产物增加更是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因素。此时,神经元及时的能量供给是维持神经元活动所必须。另一方面,线粒体功能受损,代偿性增强的糖酵解途径成为神经活动主要的能量支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方式从以线粒体的有氧氧化为主转变为糖酵解途径主导。糖酵解途径产生的乳酸对维持脑部活动有重要作用,尤其在葡萄糖不足的时候,乳酸成为大脑主要的能量来源。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神经元的乳酸主要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乳酸在单羧酸转运体(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MCTs)的协助下转运入神经元。目前已知的表达于CNS的MCTs包括单羧酸转运体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单羧酸转运体2(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2,MCT2)和单羧酸转运体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4,MCT4)。MCT1主要分布于少突胶质细胞以及包绕于神经元轴突的髓鞘组织,神经元主要表达MCT2,MCT4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MCT1参与少突胶质细胞或髓鞘内乳酸的转运,MCT4介导星形胶质细胞内乳酸的转运,MCT2协助MCT1和MCT4促进胶质细胞内乳酸向神经元的转运。最重要的是,少突胶质细胞表面MCT1介导的髓鞘向神经元轴突的乳酸转运对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活动有重要作用。另外,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组织更是参与神经兴奋性传导的重要结构。因此,本课题着重分析了少突胶质细胞表面MCT1表达水平的改变与AD中神经元损伤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了AD中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结构的损伤与神经元损害的关系。首先探讨了生理情况下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区MCT1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神经元数量变化的关系;然后重点分析了AD中MCT1参与的乳酸代谢改变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最后阐述了AD中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结构的损伤与神经元损害的潜在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MCT1表达水平改变与神经元数量变化相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的结果表明,MCT1在mPFC区的表达量从第1周的低水平逐渐增加到第3周的高水平(n=3,*P<0.05),并在第3周和第6周保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n=3,*P<0.05)。第7周和第8周,MCT1在mPFC区的表达量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与第1周和第2周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n=3,P>0.05)。MCT1在mPFC区的表达水平逐渐从第1个月的高水平降低到第8个月的低水平(n=3,*P<0.05),并在第8个月到第12个月一直处于低表达水平,低于第1个月的表达量(n=3,*P<0.05)。第1个月到第7个月MCT1的表达量无显着改变(n=3,P>0.05)。MCT1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发现12个月内mPFC区MCT1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与WB的结果一致。MCT1阳性细胞数量从第1周的低水平逐渐增加到第3周的高水平(n=3,*P<0.05);MCT1的阳性细胞数量在第3周到第6周保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高于第1周的水平(n=3,*P<0.05)。第7周和第8周MCT1阳性细胞数量与第1周和第2周无显着差异(n=3,P>0.05)。MCT1阳性细胞数量从第1个月的高水平逐渐减少到第8个月的低水平(n=3,*P<0.05);并在第8个月到第12个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均低于第1个月的水平(n=3,*P<0.05)。第1个月到第7个月MCT1阳性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n=3,P>0.05)。以上结果提示第6周MCT1的表达量高于第1周和第12个月MCT1的表达水平。因此,我们进一步对1周龄、6周龄和12个月龄的C57BL/6小鼠进行了MCT1和神经元核(neuronal neucli,Neu N)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检测了MCT1表达水平的差异与神经元数量改变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虽然MCT1与Neu N标记的神经元不共定位表达,但是1周龄、6周龄和12个月龄C57BL/6小鼠脑内神经元数量的变化趋势与MCT1阳性细胞数量的改变趋势一致。统计结果表明,与第1周和第12个月相比,第6周mPFC区神经元的数量增加(n=3,*P<0.05),第1周与第12个月神经元数量无显着差异(n=3,P>0.05)。mPFC区MCT1在第6周的表达水平高于第1周和第12个月MCT1的表达量(n=3,*P<0.05),第1周与第12个月mPFC区MCT1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n=3,P>0.05)。最值得关注的是,关联分析发现第1周,第6周和第12个月mPFC区MCT1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与神经元数量的改变存在相关性(R=0.86,***P<0.001)。2.MCT1发育性地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通过对mPFC区MCT1和Neu N的表达分析,发现MCT1不表达于Neu N标记的神经元,因此我们继续检测了MCT1在神经元轴突的表达情况。分别对1周龄、6周龄和12个月龄C57BL/6小鼠进行了MCT1和神经元轴突标志物,非磷酸化神经丝(non-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SMI-32)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结果显示MCT1部分表达于神经元轴突,主要位于神经元轴突周围。不仅如此,通过对6周龄C57BL/6小鼠MCT1和MBP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发现MCT1主要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鼠龄(1-8周龄、1-12个月龄)C57BL/6小鼠mPFC区MCT1在少突胶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如结果所示,MCT1与少突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并且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在12个月内的变化趋势与MCT1表达量的改变趋势一致。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从第1周的低水平逐渐增加到第3周的高水平(n=3,*P<0.05)。第3周到第6周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多于第1周少突胶质细胞数量(n=3,*P<0.05)。与第1周和第2周相比,第7周和第8周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无显着改变(n=3,P>0.05)。通过对1个月龄到12个月龄C57BL/6小鼠脑内MCT1与MBP表达水平的分析发现,与MCT1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第8个月到第12个月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低于第1个月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n=3,*P<0.05)。第1个月到第7个月,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无显着改变(n=3,P>0.05)。关联分析发现,不同鼠龄(1-8周龄、1-12个月龄)C57BL/6小鼠mPFC区MCT1表达量的变化与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R=0.88,***P<0.001)。3.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在12个月内无显着改变,且不表达MCT1WB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分别检测了12个月内mPFC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MCT1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抗CD11b/c抗体(Anti-CD11b/c antibody,OX42)分别用于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结果显示不同鼠龄(1-8周龄、1-12个月龄)C57BL/6小鼠mPFC区GFAP和OX42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差异(n=3,P>0.05)。并且MCT1不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4.AD中Aβ斑块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显示,APP/PS1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Aβ斑块数量有显着性差异(n=4,**P<0.01)。WB半定量分析,发现APP/PS1小鼠脑内Aβ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Aβ的表达量(n=4,*P<0.05)。不仅如此,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数量减少(n=4,*P<0.05),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n=4,*P<0.05),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n=4,*P<0.05)。5.AD中脑组织乳酸水平和MCT1,2,4表达量下调乳酸检测试剂盒和WB实验分别检测了APP/PS1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乳酸含量和MCT1,2,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PP/PS1小鼠脑组织乳酸含量较野生型C57BL/6小鼠减少(n=4,*P<0.05)。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小鼠脑内MCT1,2,4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MCT1:n=4,**P<0.01;MCT2:n=4,*P<0.05;MCT4:n=4,*P<0.05)。为了明确APP/PS1小鼠脑内MCT1,2,4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分布情况,我们进一步对APP/PS1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脑组织切片进行了MCT1与MBP、MCT2与Neu N以及MCT4与GFAP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如结果所示,APP/PS1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均可见MCT1与MBP、MCT2与Neu N、MCT4与GFAP的共定位表达。统计分析发现,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MCT1,2,4阳性表达区域的累计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低于野生型C57BL/6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MCT1,2,4阳性表达的IOD值(MCT1:n=4,*P<0.05;MCT2:n=4,*P<0.05;MCT4:n=4,*P<0.05)。6.AD中神经元内乳酸代谢酶LDHA和LDHB的表达改变LDHA与Neu N以及LDHB与Neu N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用于检测APP/PS1小鼠神经元内乳酸代谢酶的表达改变,其中LDHA与Neu N或者LDHB与Neu N共标的区域被认定为神经元内表达的LDHA或LDHB。结果表明,与野生型C57BL/6小鼠比较,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内LDHA和LDHB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其中神经元内LDHB表达水平的降低更明显(皮层:n=4,*P<0.05;海马CA1:n=4,*P<0.05;)。不仅如此,通过对神经元内LDHA与LDHB表达水平的比值分析发现,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小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内LDHA与LDHB的比值增加(皮层:n=4,*P<0.05;海马CA1:n=4,**P<0.01)。7.AβO组第3周出现髓鞘损伤,第8周可见神经元损害采用了MBP和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分析了第3周和第8周Control组、Sham组和AβO组胼胝体区髓鞘和神经元纤维的损伤情况。统计显示,第3周,与Control组相比,AβO组胼胝体区MBP表达水平降低(n=5,*P<0.05),Control组与Sham组胼胝体区MBP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n=5,P>0.05)。第3周Control组、Sham组和AβO组胼胝体区NF200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n=5,P>0.05)。第8周,与Control组比较,AβO组胼胝体区MBP的表达水平减少(n=5,*P<0.05),Control组与Sham组胼胝体区MBP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n=5,P>0.05)。第8周,AβO组胼胝体区NF200的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n=5,*P<0.05),Control组和Sham组胼胝体区NF200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n=5,P>0.05)。8.第8周AβO组可见海马、胼胝体和皮层区的神经元损伤尼氏染色和免疫染色技术继续检测了第8周Control组、Sham组和AβO组海马、胼胝体和皮层区神经元数量和神经元纤维密度的差异。结果显示,Control组和Sham组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量无显着差异(CA1:n=5,P>0.05;CA3:n=5,P>0.05)。与Control组比较,AβO组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减少(CA1:n=5,*P<0.05;CA3:n=5,*P<0.05)。通过对NF200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发现,Control组和Sham组胼胝体区NF200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无显着差异(n=5,P>0.05)。AβO组与Control组胼胝体区NF200的OD值有显着差异(n=5,*P<0.05)。通过对Control组、Sham组和AβO组皮层区Neu 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OD值分析发现,Control组和Sham组皮层区Neu N的OD值无显着差异(n=5,P>0.05)。与Control组比较,AβO组皮层区Neu N的OD值降低(n=5,*P<0.05)。9.第8周AβO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GFAP和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AIF-1)分别用于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统计发现,第3周,AβO组皮层区GFAP和AIF-1的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无显着差异(n=5,P>0.05)。Control组和Sham组皮层区GFAP和AIF-1的表达量也无显着差异(n=5,P>0.05)。第8周,与Control组相比,AβO组皮层区GFAP和AIF-1的表达水平增加(n=5,*P<0.05)。Control组和Sham组皮层区GFAP和AIF-1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n=5,P>0.05)。10.AβO体外干预引起了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和MBP阳性标记区域的减少离体实验观察了AβO对OPCs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AβO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n=5,*P<0.05),Control组与Sham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n=5,P>0.05)。通过对各组少突胶质细胞MBP阳性表达区域的统计分析,发现AβO组少突胶质细胞MBP阳性表达区域较Control组减少(n=5,*P<0.05),Control组与Sham组少突胶质细胞MBP阳性表达区域无显着差异(n=5,P>0.05)。综上,本研究首先阐明了生理情况下MCT1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神经元数量改变相关,并且MCT1发育性地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然后明确了AD中MCT1表达量降低与神经元损伤相关,并且进一步阐明了MCT1参与的乳酸代谢改变是导致神经元损害的重要因素;最后证实了AD中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结构的损伤发生不仅早于神经元损害,还早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数量的增加,提示早期脱髓鞘改变与神经元损伤相关,同时明确了AβO对OPCs直接的毒性作用是AD早期脱髓鞘改变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推论:AD发病过程中,MCT1表达量下调与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结构破坏,引起了少突胶质细胞内乳酸向神经元转运的障碍,从而导致了神经元内乳酸等能量底物的不足,加重了神经元的损害。因此,AD发病过程中,特别是AD早期阶段上调少突胶质细胞表面MCT1的表达水平和促进髓鞘再生修复,可以改善AD中神经元的能量代谢,减轻神经元损伤,推迟AD的发生发展。
谢娟平[10](2018)在《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巫山淫羊藿黄酮(EWF)对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通过检测巫山淫羊藿黄酮干预后子代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变化,探讨巫山淫羊藿黄酮改善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方法:1.应用SD孕鼠,孕鼠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C);②产前应激组(PS);③PS+生理盐水组(PS+NS);④PS+EWF高剂量给药组(PS+EWFD,500 mg/kg/天);⑤PS+EWF低剂量给药组(PS+EWFZ,300 mg/kg/天)。每组6只动物。对照组正常喂养,对各应激组在妊娠的第7~21天给予束缚应激。PS+NS组每天1次给予生理盐水,对PS+EWFD、PS+EWFZ组每天给予EWF灌胃,连续14天。每组孕鼠所产子鼠按窝别随机选取子代雄鼠1~2只,按照孕鼠对应组别分为空白对照组子鼠(OC)、PS组子鼠(OPS)、PS+NS组子鼠(ONS)、PS+EWFD给药组子鼠(OEWFD)、PS+EWFZ给药组子鼠(OEWFZ),每组6只。所有子鼠于出生后第30天进行行为学实验。后断头取脑,分离海马,下腹腔主动脉取血,取血清,测定各指标。2.采用蔗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和旷场实验检测子鼠的抑郁样行为,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行为的影响。3.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子鼠血清CORT浓度变化,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血清CORT分泌的影响。4.分别检测各组子鼠血清MDA含量与SOD活力、CAT活力变化,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上述抗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子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海马目标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子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观察EWF给药对PS子鼠海马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在糖水偏好实验中,OPS组比OC组子鼠糖水饮用量降低显着(p<0.01);OEWFD组及OEWFZ组比ONS组子鼠糖水偏好度均显着提高(p<0.01);各应激组子鼠饮水总量与空白对照组饮水总量之间呈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强迫游泳实验表明,PS诱导的子代雄鼠不动时间显着延长,与OC组相比呈显着差异(p<0.01);OEWFD组和OEWFZ组与ONS组比较,均能显着减少PS子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1、p<0.05),高剂量组作用效果高于低剂量组。3.旷场实验表明,OPS组子鼠比OC组子鼠水平穿越格数显着减少(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延长(p<0.01),直立次数显着减少(p<0.01),粪便粒数显着减少(p<0.01);与ONS组相比,OEWFD组子鼠穿越格数显着增加(p<0.05),在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减少(p<0.01),直立次数显着增加(p<0.05),修饰次数显着增加(p<0.01),粪便粒数显着增加(p<0.01)。4.PS使子鼠血清CORT浓度明显升高;给予EWF干预后,高剂量和低剂量给药干预组血清CORT降低(p<0.01)。EWF有可能通过降低CORT浓度改善了 PS子鼠的抑郁症状。5.研究发现PS子鼠血清中的总SOD活力及CAT活力显着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弱,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能力降低;与ONS组相比,给予EWF后,高剂量与低剂量组PS子鼠血清总SOD活力及CAT活力明显增强(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反映EWF干预后,PS子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增强。6.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PS子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NS组相比,EWF高剂量给药组子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EWF高剂量和EWF低剂量给药均能显着上调TrkB蛋白表达(p<0.01)。7.RT-PCR实验发现,PS使子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NS组相比,EWF高剂量和EWF低剂量给药干预均能显着上调 PS 子鼠海马 BDNF(p<0.01)及 TrkB mRNA 的表达(p<0.01)。结论:1.PS引起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EWF给药能改善PS子鼠抑郁样行为。2.PS引起子代大鼠血清CORT浓度升高,导致抑郁样行为;EWF通过抑制这种改变,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3.PS子代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降低;EWF抑制了这种改变,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4.PS子代大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下调;EWF通过上调其蛋白表达水平,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5.PS子代大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下调;EWF通过上调其mRNA表达水平,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
二、电泳缓冲液pH值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泳缓冲液pH值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AT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CNF-Au/CILE修饰电极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CNF-Au/CILE电极的表征 |
2.2 ATP在CNF-Au/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 pH的影响 |
2.4 工作曲线 |
2.5 干扰测定 |
2.6 分析应用 |
3 结论 |
(2)智能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用于IDH1突变型恶性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
1. 临床治疗措施 |
2. 免疫治疗 |
3. 肿瘤微环境 |
二、小干扰RNA |
1. siRNA作用机制 |
2. siRNA药物的优势及挑战 |
三、米托葱醌 |
四、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1. 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种类和优势 |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3. 基于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五、CXC趋化因子配体10 |
1. 2016 CNS WHO肿瘤分类 |
2. IDH突变型GBM |
3. CXCL10及其受体结构与生物学效应 |
六、课题设计 |
第一章 THINR制备及表征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1. 试剂与药品 |
2. 仪器设备 |
3. 细胞与动物 |
4. 溶液配制 |
二、实验方法 |
1. MIT@ZIF-8制备及表征 |
2. INR制备及表征 |
3. THINR的制备及表征 |
4. THINR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1. MIT@ZIF-8制备及表征 |
2. INR制备及表征 |
3. THINR的制备及表征 |
4. THINR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THINR体外细胞水平抗肿瘤及免疫学效果评价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1. 试剂与药品 |
2. 仪器设备 |
3. 细胞 |
二、实验方法 |
1. 细胞培养 |
2. 细胞摄取实验 |
3.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4. 细胞凋亡研究 |
5. 溶酶体逃逸表征 |
6. 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研究 |
7. 体外树突状细胞成熟研究 |
8. IDO1 mRNA沉默实验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1. 细胞摄取实验 |
2.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3. 细胞凋亡研究 |
4. 溶酶体逃逸表征 |
5. 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研究 |
6. 体外树突状细胞成熟研究 |
7. IDO1 mRNA沉默实验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HINR+CXCL10瘤内共递送介导的体内抗肿瘤药效学评价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1. 试剂与药品 |
2. 仪器设备 |
二、实验方法 |
1. 实验动物与IDH1突变型原位脑肿瘤模型 |
2. 分组及给药方案 |
3. 体内药效学评价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1. 体内实验设计方案 |
2. 体内药效学评价 |
四、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鱼皮胶原蛋白复合可食性抗菌涂膜对真鲷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胶原蛋白概述 |
1.2 可食性膜概述 |
1.3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
1.3.1 脂质氧化 |
1.3.2 蛋白水解变化 |
1.3.3 K值 |
1.4 不同可食性膜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多糖 |
1.4.2 蛋白质 |
1.4.3 脂质 |
1.5 活性成分在可食性薄膜和涂膜中的应用 |
1.5.1 有机酸 |
1.5.2 植物精油 |
1.5.3 脂肪酸酯 |
1.5.4 多肽和细菌素 |
1.5.5 益生菌 |
1.6 结论与展望 |
1.7 课题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7.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蓝鲨(Prionace glauca)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蓝鲨鱼皮的化学成分测定 |
2.2.2 蓝鲨鱼皮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 |
2.2.3 蓝鲨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计算 |
2.2.4 胃蛋白酶可溶性胶原蛋白(PSC)的提取 |
2.2.5 PSC得率计算 |
2.2.6 PSC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及纯度计算 |
2.2.7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2.8 PSC氨基酸成分分析 |
2.2.9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蓝鲨鱼皮化学成分 |
2.3.2 蓝鲨鱼皮中Hyp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 |
2.3.3 PSC提取率 |
2.3.4 PSC中 Hyp含量及纯度 |
2.3.5 SDS-PAGE |
2.3.6 氨基酸成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对冷藏期间真鲷鱼片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真鲷的化学成分测定 |
3.2.2 涂膜液的准备 |
3.2.3 样品处理 |
3.2.4 涂膜与贮藏试验 |
3.2.5 菌落总数测定 |
3.2.6 TVB-N测定 |
3.2.7 TBA测定 |
3.2.8 pH值 |
3.2.9 K值 |
3.2.10 汁液流失率分析 |
3.2.11 感官评价分析 |
3.2.1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真鲷的化学成分 |
3.3.2 菌落总数 |
3.3.3 TVB-N |
3.3.4 TBA |
3.3.5 pH值 |
3.3.6 K值 |
3.3.7 汁液流失率 |
3.3.8 感官评价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原蛋白-壳聚糖涂膜对冷藏期间真鲷肌原纤维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涂膜液的准备 |
4.2.2 样品处理 |
4.2.3 涂膜与贮藏试验 |
4.2.4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
4.2.5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测定 |
4.2.6 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测定 |
4.2.7 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测定 |
4.2.8 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分析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变化 |
4.3.2 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变化 |
4.3.3 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变化 |
4.3.4 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超高压协同氯化钙影响低钠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机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肌原纤维蛋白(MP)的凝胶特性和溶解性的研究现状 |
1.2.1 MP的结构和组成 |
1.2.2 MP的凝胶特性 |
1.2.3 MP的溶解性 |
1.2.4 MP溶解性和凝胶特性的关系 |
1.3 超高压处理(HPP)在低钠盐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HPP在低钠盐肉制品中的应用 |
1.3.2 HPP对MP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
1.4 氯化钙(CaCl_2)在低钠盐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1 CaCl_2在低钠盐肉制品中的应用 |
1.4.2 CaCl_2对MP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PP结合CaCl_2对低钠盐鸡肉MP凝胶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低钠盐MP-CaCl_2凝胶的制备 |
2.2.1 MP的提取 |
2.2.2 MP-CaCl_2混合体系的制备 |
2.2.3 HPP |
2.2.4 受压MP-CaCl_2的热凝胶化 |
2.3 检测方法 |
2.3.1 凝胶WHC和强度测定 |
2.3.2 凝胶微观特性测定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保水性(WHC) |
2.5.2 凝胶强度 |
2.5.3 水分流动性和分布 |
2.5.4 分子间作用力 |
2.5.5 氨基酸微环境和二级结构 |
2.5.6 微观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PP结合CaCl_2对低钠盐鸡肉MP溶解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低钠盐MP-CaCl_2溶胶的制备 |
3.2.1 MP的提取 |
3.2.2 MP-CaCl_2混合体系的制备 |
3.2.3 HPP |
3.3 检测方法 |
3.3.1 溶解特性测定 |
3.3.2 物化特性测定 |
3.3.3 分子特性测定 |
3.4 数据统计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溶解度 |
3.5.2 溶出蛋白组分 |
3.5.3 浊度 |
3.5.4 粒径分布和大小 |
3.5.5 蛋白质形态 |
3.5.6 构象稳定性 |
3.5.7 Ca~(2+)-ATP酶活性 |
3.5.8 表面疏水性 |
3.5.9 三级结构 |
3.5.10 总巯基含量 |
3.5.11 交联方式 |
3.5.12 肌球蛋白共价交联位点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受压CaCl_2-低钠盐鸡肉MP凝胶特性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试验结果 |
4.2.2 结果分析 |
4.2.3 CaCl_2对受压MP凝胶特性的影响机制探讨 |
4.2.4 HPP对MP-CaCl_2凝胶特性的影响机制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PP和CaCl_2的协同效应在不同原料肉的低钠盐乳化肠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设计和样品制备 |
5.2.1 试验分组 |
5.2.2 乳化肠制作 |
5.2.3 HPP |
5.3 检测方法 |
5.3.1 蒸煮损失率和pH值测定 |
5.3.2 脂肪、蛋白质及水分相对含量测定 |
5.3.3 其他品质测定 |
5.3.4 微观特性检测 |
5.4 数据统计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蒸煮损失率(CL) |
5.5.2 pH |
5.5.3 脂肪、蛋白质及水分相对含量 |
5.5.4 色泽 |
5.5.5 质构(TPA) |
5.5.6 感官评价 |
5.5.7 水分流动性和分布 |
5.5.8 微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对虾简介 |
1.2 对虾等水产品死后品质变化与腐败机理 |
1.2.1 蛋白成分变化及腐败机理 |
1.2.2 脂肪成分变化及腐败机理 |
1.2.3 其他成分变化及腐败机理 |
1.3 对虾等水产品新鲜度评价方法 |
1.3.1 感官指标评价方法 |
1.3.2 物理指标评价方法 |
1.3.3 化学指标评价方法 |
1.3.4 微生物指标评价方法 |
1.4 对虾等水产品的保鲜方法研究进展 |
1.4.1 保鲜方法概述 |
1.4.2 化学生物保鲜 |
1.4.3 复合保鲜 |
1.5 对虾等水产品涂膜保鲜研究进展 |
1.5.1 对虾等水产品涂膜保鲜研究现状 |
1.5.2 对虾等水产品涂膜保鲜常用涂膜材料 |
1.6 壳聚糖特性及其在对虾等水产品涂膜保鲜中的应用 |
1.6.1 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
1.6.2 壳聚糖在对虾等水产品涂膜保鲜中的应用 |
1.6.3 壳聚糖涂膜保鲜对对虾等水产品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液最佳配比优化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涂膜液的制备 |
2.2.2 样品处理 |
2.2.3 TVB-N值测定 |
2.2.4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液最优配比的确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壳聚糖-ε-PL-CA涂膜液各组分添加量对中国对虾TVB-N值的影响 |
2.3.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保鲜效果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涂膜液的制备 |
3.2.2 样品处理 |
3.2.3 感官评价 |
3.2.4 物理评价 |
3.2.5 化学评价 |
3.2.6 微生物评价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感官品质的影响 |
3.3.2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物理品质的影响 |
3.3.3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化学品质的影响 |
3.3.4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微生物的影响 |
3.3.5 感官评分与理化、微生物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6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货架期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风味影响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涂膜液制备 |
4.2.2 样品处理 |
4.2.3 风味感官评定 |
4.2.4 挥发性物质的GC-MS测定 |
4.2.5 电子鼻分析 |
4.2.6 ATP相关化合物检测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风味感官评定 |
4.3.2 挥发性成分分析 |
4.3.3 电子鼻分析 |
4.3.4 ATP相关化合物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肌肉成分变化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涂膜液制备 |
5.2.2 样品处理 |
5.2.3 中国对虾肌肉组织基本成分分析 |
5.2.4 中国对虾肌肉各结构蛋白质提取与含量测定 |
5.2.5 肌动球蛋白提取 |
5.2.6 肌动球蛋白盐溶性测定 |
5.2.7 肌动球蛋白总巯基含量测定 |
5.2.8 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测定 |
5.2.9 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测定 |
5.2.10 SDS-PAGE电泳分析 |
5.2.11 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 |
5.2.12 硫代巴比妥酸值测定 |
5.2.13 水分分布变化分析 |
5.2.1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中国对虾肌肉组织基本营养成分 |
5.3.2 中国对虾肌肉蛋白组成变化 |
5.3.3 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变化 |
5.3.4 肌动球蛋白巯基变化 |
5.3.5 Ca~(2+)-ATPase活性变化 |
5.3.6 表面疏水性变化 |
5.3.7 SDS-PAGE电泳结果分析 |
5.3.8 蛋白质变化与感官、质构特性相关性分析 |
5.3.9 脂肪含量变化 |
5.3.10 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
5.3.11 TBA变化 |
5.3.12 脂肪变化与风味感官相关性分析 |
5.3.13 水分分布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冷藏期间微生物影响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涂膜液制备 |
6.2.2 样品处理 |
6.2.3 细菌的培养分离与纯化 |
6.2.4 细菌形态观察 |
6.2.5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 |
6.2.6 16S rDNA鉴定和序列分析 |
6.2.7 优势腐败菌计数 |
6.2.8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细菌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6.3.2 16S rDNA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
6.3.3 中国对虾冷藏过程中细菌组成及其菌相变化 |
6.3.4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冷藏期间菌相影响 |
6.3.5 壳聚糖-ε-PL-CA复合涂膜对中国对虾优势腐败菌的影响 |
6.3.6 微生物指标与其它指标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6)双酶法合成谷胱甘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谷胱甘肽的性质及应用 |
1.1.1 谷胱甘肽的性质 |
1.1.2 谷胱甘肽的应用 |
1.2 谷胱甘肤的主要生产方法 |
1.2.1 萃取法 |
1.2.2 化学合成法 |
1.2.3 发酵法 |
1.2.4 酶法 |
1.3 谷胱甘肽的检测方法 |
1.3.1 分光光度计法 |
1.3.2 荧光法 |
1.3.3 电化学法 |
1.3.4 高效液相法 |
1.3.5 新兴方法 |
1.4 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GshF |
1.4.1 GshF简介 |
1.4.2 谷胱甘肽双功能酶的结构 |
1.5 ATP再生 |
1.5.1 ATP作用 |
1.5.2 体外酶法ATP再生 |
1.5.3 多聚磷酸激酶(PPK) |
1.6 多酶自组装体系构建 |
1.6.1 多酶复合体系 |
1.6.2 多酶复合体系的构建方法 |
1.6.3 固定酶用于依赖ATP合成的反应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7.1 本课题已有研究基础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shF和PPK表达载体构建及酶表达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构建pET22b-gshf和pET22b-gshf(His)表达载体 |
2.3.2 构建pET22b-ppk和pET22b-ppk(His)表达载体 |
2.3.3 GshF、PPK诱导表达 |
2.3.4 GshF、PPK粗酶液制备 |
2.3.5 GshF高密度发酵表达 |
2.3.6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7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2.3.8 GSH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9 GshF酶活力检测方法 |
2.3.10 PPK酶活检测 |
2.3.11 镍柱层析法制备GshF、PPK纯酶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GshF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2 PPK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 GshF高密度发酵表达 |
2.4.4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5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2.4.6 GSH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7 GshF酶活力检测 |
2.4.8 PPK酶活力检测 |
2.4.9 镍柱层析法制备GshF、PPK纯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酶法合成GSH体系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PPK再生ATP效果验证及优化 |
3.3.2 双酶反应体系GshF的优化 |
3.3.3 双酶反应体系gshr作用的验证 |
3.3.4 双酶反应体系六偏磷酸钠(P_6)浓度的优化 |
3.3.5 双酶反应体系ATP浓度的优化 |
3.3.6 双酶反应体系GshF和PPK酶量比的优化 |
3.3.7 双酶反应体系底物氨基酸比例的优化 |
3.3.8 双酶反应体系反应温度T的优化 |
3.3.9 双酶反应体系pH值的优化 |
3.3.10 双酶法生产GSH晶体的制备 |
3.3.11 双酶法生产谷胱甘肽体系最大底物浓度的探究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PPK再生ATP效果验证及优化 |
3.4.2 双酶反应体系GshF的优化 |
3.4.3 双酶反应体系gshr作用的验证 |
3.4.4 双酶反应体系六偏磷酸钠(P_6)浓度的优化 |
3.4.5 双酶反应体系ATP浓度的优化 |
3.4.6 双酶反应体系GshF和PPK酶量比优化 |
3.4.7 双酶反应体系底物氨基酸摩尔比例的优化 |
3.4.8 双酶反应体系T的优化 |
3.4.9 双酶反应体系pH值的优化 |
3.4.10 双酶法生产谷胱甘肽晶体的制备 |
3.4.11 双酶法生产GSH体系最大底物浓度的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合成GSH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所使用的酶 |
4.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PDA微胶囊的制备 |
4.3.2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的制备 |
4.3.3 PDA微胶囊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 |
4.3.4 PDA微胶囊投射电镜(TEM)表征分析 |
4.3.5 PDA微胶囊激光共聚焦表征分析 |
4.3.6 PDA微胶囊粒度表征分析 |
4.3.7 PDA微胶囊BET分析 |
4.3.8 仿生固定酶中PPK再生ATP效果探究 |
4.3.9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与游离酶效果对比 |
4.3.10 GshF在线粒体仿生体系中固定位置的研究 |
4.3.11 PPK在线粒体仿生体系中固定位置的研究 |
4.3.12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使用批次研究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PDA微胶囊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 |
4.4.2 PDA微胶囊投射电镜TEM表征分析 |
4.4.3 PDA微胶囊激光共聚焦表征分析 |
4.4.4 PDA微胶囊粒度分析 |
4.4.5 PDA微胶囊Bet分析 |
4.4.6 固定化PPK再生ATP效果验证 |
4.4.7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与游离酶效果对比 |
4.4.8 GshF在线粒体仿生体系中固定位置的研究 |
4.4.9 PPK在线粒体仿生体系中固定位置的研究 |
4.4.10 线粒体仿生固定双酶使用批次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导师和作者介绍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氧化三甲胺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CKD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TMAO对血管钙化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TMAO影响血管钙化的机制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见第二部分的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别与猪纤维消化相关的肠道微生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江苏代表性地方猪种与培育猪种 |
1.1 二花脸猪 |
1.2 淮猪 |
1.3 苏太猪 |
1.4 苏淮猪 |
2 猪日粮纤维 |
2.1 日粮纤维的化学特性 |
2.2 日粮纤维的理化特性 |
2.3 日粮纤维的利用 |
3 猪对高纤维日粮的适应性及生理意义 |
3.1 适应性 |
3.2 生理意义 |
4 影响猪对日粮纤维利用的因素 |
4.1 猪的生理阶段 |
4.2 猪的品种 |
4.3 日粮纤维的来源 |
4.4 益生菌 |
5 二代高通量测序在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5.1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类鉴定 |
5.2 基因文库的构建 |
5.3 在猪肠道菌群演替方面的研究 |
5.4 在猪肠道菌群遗传效应方面的研究 |
5.5 益生菌对猪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
5.6 在抗生素对猪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猪肠道菌群的动态分布及其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关系探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表观消化率分析结果 |
2.2 16S rRNA测序多样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母猪肠道菌群区系特征及其与纤维表观养分消化率的关系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表观消化率分析结果 |
2.2 16S rRNA测序多样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品种内纤维消化率变异鉴别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内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变异分析结果 |
2.2 16S rRNA测序多样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品种间纤维消化率差异鉴别纤维消化相关微生物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纤维表观消化率分析结果 |
2.2 16S rRNA测序多样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文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的MCT1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发育性地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的MCT1 与神经元数量相关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阿尔茨海默病中MCT1 参与的乳酸代谢改变与神经元损伤相关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阿尔茨海默病中早期的脱髓鞘改变与神经元损伤相关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中“轴突-髓鞘单元”能量代谢异常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应激 |
1.1.1 产前应激 |
1.1.2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
1.2 产前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
1.2.1 产前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2.2 产前应激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1.2.3 产前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4 产前应激对代谢活动的影响 |
1.2.5 产前应激对子代行为学的影响 |
1.3 抑郁症及其发病机制 |
1.3.1 PS与抑郁症 |
1.3.2 抑郁症与HPA轴 |
1.3.3 抑郁症与氧化应激 |
1.3.4 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1.4 产前应激与海马 |
1.5 主要的抗抑郁药现状 |
1.5.1 单胺靶标抗抑郁药 |
1.5.2 非单胺靶标抗抑郁药 |
1.5.3 中草药抗抑郁药 |
第二章 EWF的提取纯化与主要成分分析 |
2.1 试剂与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巫山淫羊藿的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分析 |
2.2.2 EWF的提取与纯化 |
2.2.3 EWF的主要成分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巫山淫羊藿的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分析测定结果 |
2.3.2 EWF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
第三章 EWF对PS子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3.1 试剂与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2 模型的建立 |
3.2.3 样本取材 |
3.2.4 糖水偏好实验 |
3.2.5 强迫游泳实验 |
3.2.6 旷场试验 |
3.2.7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EWF对PS子鼠糖水偏好实验中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3.3.2 EWF对PS子鼠强迫游泳实验中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3.3.3 EWF对PS子鼠旷场实验中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第四章 EWF对PS子鼠血清CORT浓度的影响 |
4.1 试剂与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理 |
4.2.2 溶液配制 |
4.2.3 标本的激活 |
4.2.4 实验操作 |
4.2.5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皮质酮测定 |
4.3.2 EWF对PS子鼠血清CORT浓度的影响 |
第五章 EWF对PS子鼠血清MDA含量和SOD及CAT活力的影响 |
5.1 试剂与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2.2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测定 |
5.2.3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
5.2.4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EWF对PS子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
5.3.2 EWF对PS子鼠血清T-SOD活力的影响 |
5.3.3 EWF对PS子鼠血清CAT活力的影响 |
第六章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表达影响 |
6.1 试剂与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分离脑组织 |
6.2.2 BDNF和TrkB蛋白表达测定 |
6.2.3 BDNF和TrkB mRNA表达测定 |
6.2.4 统计学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 |
6.3.2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七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泳缓冲液pH值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碳纤维-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ATP的研究[J]. 张思月,邵波,谢慧,胡亚晨,张冰雪,张晓萍,孙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智能仿生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用于IDH1突变型恶性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D]. 张晶. 山东大学, 2021(12)
- [3]鱼皮胶原蛋白复合可食性抗菌涂膜对真鲷保鲜效果的研究[D]. 刘津延.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超高压协同氯化钙影响低钠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机制及其应用[D]. 王昱.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5]壳聚糖-ε-聚赖氨酸—卡拉胶复合涂膜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影响研究[D]. 张振.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双酶法合成谷胱甘肽[D]. 王婵.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氧化三甲胺对CKD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秀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别与猪纤维消化相关的肠道微生物[D]. 牛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9]表达于少突胶质细胞的MCT1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 张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谢娟平. 西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