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和谐”教育理念

浅谈“生态和谐”教育理念

一、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苏嘉睿[1](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张霞[2](2020)在《新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肩担起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既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社会调研发现,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认知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知行偏差也较为明显,除此之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发展载体也相对缺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在于:一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意识理念相形滞后,二是教育内容、方法、过程没有更为贴近生活,发展程度有待提高,三是家庭教育缺乏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联动性差,客观环境尚需优化。从“生活化”角度出发探索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路径,是解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加强实效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探究新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可行的实践路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或者说,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加强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教育生活化理念;二是提升生态道德教学活动生活化程度;三是优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环境。

赵盛梅[3](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李佳娟[5](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宇皎[7](2020)在《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研究 ——以张家口市部分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的体现,发挥好教育的先行性、储备性、预测性优势,能为社会培养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由于对教育活动的内在要素和运行规律缺乏了解,我国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运行不畅、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市部分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分析,探讨学校内部因素与社会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规律,让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引导、规范、评价和保障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归纳法等开展调研,总结了张市被调查小学在教育方式、教学实践、师资力量的规律情况,基于张市生态和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价值链构建、组织构建、统筹协调、评价体系、师资保障体系构建等建议,如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负责部门等。本文是侧重教育机制研究,旨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深度融合。通过个案的分析,研究更为深入,将小学(学校、社会、家庭)的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研究主体,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生活化、实践化。为更好探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中教育主客体,教育规则、课程规划、评估评价等逻辑,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目标的教育合力做出了实践探索。

康玲玲[8](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朱晓鹏[9](2020)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中国历史方位的新定位。今日的中国,在经过全党及全中国亿万人民的砥砺奋斗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告别了过去,创造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的位置,以前所未有的政治目光来考量自然环境,全力打造利国利民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升华,它要求人们以更高的责任意识去面对生态的失衡问题,从而以有力的行为担当起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任。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对物质的需要也越来越复杂与多元化,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架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总结当前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策略,力图对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可借鉴性的参考。论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努力实现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在方法论层面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王竹[10](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尤为重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开展情况,调查了X市8所初中的482名学生,访谈了20位相关教师。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初中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和生态文明行为水平等方面,来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生态文明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原因如下: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学校和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教师生态文明相关培训不够重视;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够系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挖掘不够充分;教材与实际教学及学生需求存在脱节;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缺乏主体性;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缺乏延伸性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从本课程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内因上,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突出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地位;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加强教材和实际教学及学生学习需求的联系。其次是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体验式游戏法等。再次是实践教学方面: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向家庭、社区延伸等。还有是开发辅助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辅助教材;以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发辅助教材。外因上,是教学环境方面:完善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健全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建设;建立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希望此研究能为X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可行之策,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二、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主要创新点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2.1.1 生命的内涵
        2.1.2 生命的特征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4.2.2 调查结果分析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2)新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及理论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来源
    2.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相关概念与内涵
        2.1.1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2.1.2 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2.2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2 中国传统生态道德认识
        2.2.3 西方生态道德思想
        2.2.4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
        2.2.5 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
第三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内容
    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2.1 问卷设计
        3.2.2 调查实施
    3.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总体状况
        3.3.1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状况
        3.3.2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状况
        3.3.3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状况
        3.3.4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状况
第四章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存在问题与归因分析
    4.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4.1.1 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认知需求存在一定距离
        4.1.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知行偏差较为明显
        4.1.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发展载体相对缺乏
    4.2 相关问题归因分析
        4.2.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相对滞后
        4.2.2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程度有待提高
        4.2.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环境尚需优化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路径
    5.1 树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
        5.1.1 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5.1.2 践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育人理念
        5.1.3 培养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自觉意识
    5.2 推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生活化
        5.2.1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关注生活
        5.2.2 生态道德教育方法适用生活
        5.2.3 生态道德教育过程融入生活
    5.3 优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环境
        5.3.1 积极营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绿色软环境
        5.3.2 不断加强多元生活场域的教育资源融合
        5.3.3 改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管理方式
        5.3.4 大力建设课内外协同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调查问卷
致谢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调研法
        (二) 实证研究法
        (三) 跨学科研究法
        (四) 归纳演绎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风
        二、新时代家风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一、家庭的变迁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第一节 立身
        一、知书达礼
        二、审慎自律
        三、尊老爱幼
        四、择贤而友
    第二节 治家
        一、健康生活
        二、勤劳简约
        三、互敬互爱
        四、和顺和睦
    第三节 处世
        一、宽容豁达
        二、与人为善
        三、待人以诚
        四、敬畏自然
    第四节 致用
        一、知行合一
        二、开拓创新
        三、爱岗敬业
        四、服务社会
    第五节 强国
        一、遵纪守法
        二、志存高远
        三、爱党爱国
        四、共建共享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一、言传身教法
        二、说服引导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比较鉴别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研究 ——以张家口市部分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1.3.2 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研究
        1.3.3 国内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研究
        1.3.4 简要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2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相关理论
    2.1 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2.1.1 生态文明教育的涵义
        2.1.2 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
        2.1.3 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育途径
        2.1.4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2.2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概念
        2.2.2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特征
        2.2.3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意义
        2.2.4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
    2.3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具体运行过程
3 张家口市部分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现状
    3.1 以绿色办奥等创建活动引领生态文明教育
        3.1.1 社会外部环境中的多渠道教育引导
        3.1.2 学校内部要素的多维度教育引导
    3.2 教育运行与保障的发展不均衡
        3.2.1 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情况良莠不齐
        3.2.2 生态文明教育师资保障情况参差有别
    3.3 教学的评价和约束情况
        3.3.1 评价方式多样但实效性不强
        3.3.2 以结课考试与平时成绩方式开展教学评价
4 张家口市部分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问题分析
    4.1 未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理念引导不足
        4.1.2 生态文明教育的激励不足
    4.2 基础教育运行的环节与保障欠缺
        4.2.1 生态文明教育规划不完善
        4.2.2 缺少师资力量等保障
        4.2.3 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合作协调乏力
    4.3 课程体系与教学评价不足
        4.3.1 缺少基础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4.3.2 未建立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系统
        4.3.3 当前生态教育教学模式不科学
5 张家口市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优化对策
    5.1 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5.1.1 加强师生双方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
        5.1.2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少先队德育教育
        5.1.3 注重家风教育与社会教育引领
    5.2 强化领导职能与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5.2.1 强化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
        5.2.2 设置专职生态文明教育负责部门
    5.3 完善教育管理规划设计
        5.3.1 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管理规划设计
        5.3.2 拓宽生态学校基地建设与教学联盟参与渠道
        5.3.3 丰富户外实践等自然教育的参与方式
    5.4 丰富考核奖惩等评价体系
        5.4.1 完善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办法
        5.4.2 引入奖惩考核等教学激励
    5.5 推动师资和绿色人文与科技的保障体系构建
        5.5.1 增加师资力量建设
        5.5.2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5.5.3 以校园文化保障生态行为养成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
附录B 学生问卷
附录C 调查提纲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学术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1.3.5 不足之处
第2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美丽中国
        2.1.2 生态文明观
    2.2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架构体系
        2.2.1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
        2.2.2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
        2.2.3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支撑
    2.3 美丽中国建设下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2.3.1 时代开创性和人民普惠性
        2.3.2 法德规范性和进程持续性
        2.3.3 政策引导性和方法实践性
        2.3.4 地位重要性和教育紧迫性
第3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影响要素分析
    3.1 生态文明观教育主体
    3.2 生态文明观教育载体
    3.3 生态文明观教育客体
第4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
    4.1 取得的成绩
        4.1.1 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4.1.2 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走进校园
        4.1.3 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多维呈现
    4.2 存在的问题
        4.2.1 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高度不够
        4.2.2 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资源不足
        4.2.3 生态文明教育的顶层设计欠缺
        4.2.4 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4.3.2 教育资源比较匮乏
        4.3.3 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4.3.4 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第5章 提升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5.1 国外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借鉴
        5.1.1 俄罗斯打造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宣教格局
        5.1.2 丹麦洗刷陈旧发展模式增大曝光效应形成认知
        5.1.3 澳大利亚将可持续环保意识培养纳入国民教育
    5.2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
        5.2.1 生态文明观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5.2.2 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5.2.3 生态文明观教育实施的体验性
    5.3 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方向
        5.3.1 创新教育理念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持续化
        5.3.2 丰富教育资源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均等化
        5.3.3 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多元化
        5.3.4 转变教育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共享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4.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生态文明教育及其理论基础
    1.1 核心概念厘定
        1.1.1 “生态文明”概念的厘定
        1.1.2 “生态文明教育”概念的厘定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1.4 理论基础
        1.4.1 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基础
        1.4.2 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基础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研究设计
        2.1.1 调查设计
        2.1.2 调查方法
        2.1.3 问卷内容、访谈内容和样本分布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2.1 《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充分
        2.2.2 《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2.2.3 学校和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滞后
        2.2.4 初中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相对薄弱
        2.2.5 初中生生态文明行为水平不容乐观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3.1 教育理念层面的原因
        3.1.1 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3.1.2 学校和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重视程度不够
        3.1.3 学校对教师生态文明相关培训不够重视
    3.2 教学内容层面的原因
        3.2.1 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够系统
        3.2.2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挖掘不够充分
        3.2.3 教材与实际教学及学生需求存在脱节
    3.3 教学过程方面的原因
        3.3.1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3.3.2 学生学习缺乏主体性
        3.3.3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3.4 实践教学层面的原因
        3.4.1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3.4.2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缺乏延伸性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4.1 完善教学内容
        4.1.1 突出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地位
        4.1.2 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4.1.3 加强教材和实际教学及学生学习需求的联系
    4.2 改善教学方法
        4.2.1 混合式教学法
        4.2.2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4.2.3 体验式游戏法
    4.3 补充实践教学
        4.3.1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4.3.2 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活动
        4.3.3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向家庭、社区延伸
    4.4 开发辅助教材
        4.4.1 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辅助教材
        4.4.2 以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发辅助教材
    4.5 优化教学环境
        4.5.1 完善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
        4.5.2 健全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建设
        4.5.3 建立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设计—以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为例
    5.1 教学分析
        5.1.1 学情分析
        5.1.2 教学目标
        5.1.3 教学重难点
        5.1.4 教学方法
    5.2 教学过程
        5.2.1 导入新课
        5.2.2 讲授新课
    5.3 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致谢

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D]. 张霞.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研究 ——以张家口市部分学校为例[D]. 王宇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朱晓鹏.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王竹.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浅谈“生态和谐”教育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