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法语冠词在语句理解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21)在《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完形填空是我国高考英语测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以语篇理解为基础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知识,以及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语法规则进行正确识别和选择单词的能力。由此可见,词汇知识和语法意识是影响学生完形填空成绩的重要因素。文献表明,国内学者从多视角对词汇知识和语法意识进行了研究,但是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与完形填空成绩相关性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开展了高中生词汇知识和语法意识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究词汇知识与语法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完形填空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词汇知识测试卷》和《语法意识测试卷》为研究工具,对福建省漳州市某所中学188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的整体情况如何?(2)高中生英语语法意识的整体情况如何?(3)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与其完形填空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1)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水平总体较低(m=70.57),其中高中生词汇深度知识水平(m=39.19)高于词汇广度知识水平(m=31.38),即高中生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及词汇搭配能力高于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2)高中生语法意识水平总体较低(m=68.09),其中三个层级的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感知(m=15.39,73.29%)、注意(m=24.98,59.48%)、理解(m=27.71,43.98%);(3)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与完形填空成绩呈现两两相关关系,其中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意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0.667**);词汇知识和完形填空成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0.550**);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625**)。此外,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意识对完形填空成绩有直接影响,其中语法意识可以预测39.1%的完形填空成绩,词汇知识可以预测30.3%的完形填空成绩,而语法意识和词汇知识二者联合复相关时可以预测42.3%的完形填空成绩。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从词汇输入、语法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词汇知识水平,增强其语法意识,并提高其完形填空成绩。
孙为[2](2020)在《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探究俄语话语标记语语义中常体和变体的相互联系。传统语言学认为话语标记语意义抽象灵活,脱离语境不好把握,对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这类单位主要进行词典多义描写、逻辑分析或者研究它们的情态和语用方面。但这些研究很难回答:为什么语言载体要用同一个单位来表达如此多的意义(用法、功能)?什么保证了一个话语标记语不同用法(意义)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能否从单位的众多个别涵义中揭示词稳定的统一体形式,该形式能将各种意义变体联系起来?我们认为,这样的统一体存在,是词义的深层结构。本文试图从话语标记语的个别、局部意义中揭示它们的共同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条到达共同意义的路径,这种将不同意义统一起来的共同意义就是意义常体(инвариантноезначение)。我们的研究首先基于这样的假设,即无论单位有多少意义,和具体形式联系的总是它的意义常体。语言单位有一个意义常体,具体语境中该常体会发生变形,以意义变体形式出现。这一论点是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变体理论的基础。和既有研究相比,我们的优势及创新之处在于尝试确定话语标记语意义结构中各种意义的形成“基础”。划分意义常体可简化人的心理词库,符合人的心理现实,易化人对语境中词汇单位的理解。常体是用最少认知努力现实化具体语境中词汇-语义变体的基础,符合经济原则,保证了多义话语标记语意义的统一,是凝结多义词结构的核心。由于话语标记语所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对固定,使用频率高,在使用者的大脑里便形成一种图式。某个具体的话语标记语一旦出现,相关意象便同时涌现。话语标记语所在语句的意义由两部分构成:语句陈说信息和语句预设信息。话语标记语引入陈说信息,同时预设某些信息的存在。因此话语标记语可以作为二元谓词将语句陈说信息和预设信息关联起来。而这正是话语标记语固定在人意识中的图式,也是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从其具体用法中抽象而来,是储存在人意识中的定型表征,能够唤起大致相同的情境。虽然看不见和摸不着,但是可以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我们的研究中对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作元语言描写,一方面突显对话语标记语理解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层面核心要素(作为语句陈说信息的论元X和作为语句预设信息的论元Y),另一方面告知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何。Только属于元素-集合类话语标记语,其意义和元素、集合概念紧密相关。元素x、元素y、集合M是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толькоx的意思是,только引入元素x时激活了元素x所在集合M。集合M中还包含和x相关的其他元素y。因此толькоx假设考虑了其他元素y,这些元素作为“多于x和/或少于x”被否定。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将补充信息内容p和主要信息内容q关联起来。q和p是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Кстатиp的意思是,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引入的信息内容p是独立自主的、非必然的,对语境/情景Z来说p是合适的。p和Z中之前给出的信息内容q具有联想性联系。Разве是与保证者概念相联系的话语标记语。说话人、保证者和说话人的假设/解释/观点p是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内容层面的核心要素。说话人要么完全不是p适合情景(事态)的保证者(这种情况下说话人是非p的保证者),要么不完全是p适合情景(事态)的保证者(因为说话人不为p完全适合情景/事态负责)。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将p和非p关联起来。意义常体是话语标记语的意义核心,是意义变体的基础。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变体,一方面,和意义常体相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意义常体中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话语标记语不同意义变体才能相互联系和交织,形成以意义常体为核心的辐射型语义网络。
范红琼[3](2019)在《浅谈法语中部分冠词和缩合冠词的运用》文中认为冠词是法语词性中最小的一类,但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分为不定冠词(Article indéfini)、定冠词(Article défini)、部分冠词(Article partitif)和缩合冠词(Article contracté)。由于部分冠词(Article partitif)和缩合冠词(Article contracté)的部分词形相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有混淆。通过实例并结合理解,对部分冠词和缩合冠词分别在词形、语法作用和语句理解中的功能进行辨析,使法语初学者能正确区分和把握部分冠词与缩合冠词的运用。
孙成娇[4](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周文岭[5](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认知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的必要元素。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隐喻能力也是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有机成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应无视隐喻的存在以及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以理论研究为主,面向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未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起和深入,隐喻能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曾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形成研究热潮。即便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隐喻能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是2015年之后,针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所回落,颇具影响力的文献数量有限。概括说来,隐喻能力涵盖对于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评价以及产出等多个层面。国内迄今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方面,而最能直观反映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属隐喻的产出能力。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隐喻产出能力比之于隐喻理解或解释的能力更为堪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因此了解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状况,将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探究阻碍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如何?二、我国EFL学习者的母语隐喻产出能力处于何种状态?学习者的母语与英语隐喻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或差异?三、影响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何在?针对问题一,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某年度专业八级考试的210篇作文为语料,借鉴MIP隐喻识别程序,对样本中的隐喻进行逐篇、逐句筛查和标注,并借助软件计算语料样本的总体隐喻频次及人均隐喻频次。针对问题二,选取9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为受试,开展一项中英文同题写作的微实验,分别计量每位受试者两篇习作中隐喻单位的产出频次,尝试发现其英语和母语隐喻产出能力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针对问题三,基于写作微实验数据,并通过后续开展的访谈,深入剖析影响我国EFL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语料样本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1.就直接隐喻和显性隐喻的用量而言,语料样本中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显示出极低的频次和频率,两组样本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就含蓄型隐喻的用量而言,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除了副词性隐喻之外,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习语型隐喻等四种情形的显着性差异均为极显着,表明含蓄型隐喻的产出频次同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3.样本中所有隐喻类型的人均频次均处于极低水平,与国外多个权威文献所得的语篇平均隐喻频次相去甚远。通过中英文写作微实验及访谈,发现阻碍隐喻产出的因素主要如下:1.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制约了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和接受,阻碍了他们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2.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导致学习者较难完全习得或掌握其隐喻性语言;3.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迫使学习者为追求语法的正确性及词汇的得体性而选择风险回避策略;4.学习者产出的英语隐喻用法因受其母语迁移及干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介语特征;5.学习者的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同教师的课堂隐喻输出、教师对隐喻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的隐喻素养,以及教材和各类测试材料中的隐喻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6.英语测试大纲对隐喻等修辞能力的要求不高或不明确,导致教学双方对隐喻的教与学均重视不足甚至忽视。本研究重在发现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以及导致隐喻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倡从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培养学习者隐喻学用意识入手,在外语教学中实施隐喻融入策略。作者希望籍此引发我国英语教学界同仁对英语隐喻教学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索。
黄钏[6](2018)在《保罗·利科的诠释学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保罗·利科是现当代现象学与诠释学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历程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想史。从30年代现象学运动,50年代语言学转向,60年代结构主义之争,70年代解构思潮,直到80年代后现代论战,这一系列思潮更迭涉及并动摇了西方文化的根本,引发了种种危机,诸如主体危机、意义危机、以及人文科学的范式危机。利科亲身投入到这百年来西方思想界理论与方法论的诸多论战,并通过与不同流派和学科的对话,将这些对立的思想及其成果融入诠释学的理论,创立了一种关于人的行动的反思诠释学,对哲学历史疑难问题及其面临的新危机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利科的诠释学理论以反思作为出发点,其反思哲学的最根本问题都涉及了作为认知、意愿、评估等行动的主体的自身理解可能性。人因存在的复杂性而遗忘了对自身主体性的原初肯定。反思就是返回自身,使主体在理性思考与道德担当的行动中重新获得在各种活动中一致的原则,重新把握自身,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一方面,利科的反思反对传统主体哲学中直接意识的自我设定,对他而言,自我不是既有的,主体性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行动、经过各种中介和迂回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利科并不赞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所提出的“无主体哲学”论题,而将主体问题与意义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在其诠释学理论发展的最初阶段,利科强调象征的中介作用,通过象征对多重语义学意义进行诠释,来实现对主体的迂回;接着,利科从象征转向文本,通过文本的中介来实现对自身的理解;在经历了象征和文本两个阶段之后,通过强调自身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利科最终确立了自身诠释学。利科的诠释学对主体性与意义的重构在于:人对自身的认识并非建立在直接意识的自明性之上,如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存在者通过对存在的直接领悟从而实现对自身的理解,如海德格尔的“此在”;相反,必须通过象征符号、话语文本和他者的“中介化”对存在与世界进行诠释,才能返回自身,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换言之,自身只有通过诠释自己的行动、作品、在世界中的言语和与他者的关系中,才能重新占有自己,见证自己。利科的诠释学理论,是在对意志、象征、文本、隐喻、叙事、同一性等一系列命题的探索中,寻求解决主体与意义之间的中介因素,探讨诠释学与存在的关系,将形而上的“我思”主体移植到实践的土地之上,从而得以离开认识论和形而上的范畴而进入伦理道德范畴。因此,这是一个关于行动、幸福、义务、责任的思想,并最终导向一种强调人的行动的关系本体论。由于利科的诠释学理论发展历时长,涉及的命题繁杂,相关的着作数量多,因此目前国内对其思想理论的研究,大多为阶段性的研究,或者是以单项主题为对象所开展的专题性研究。因此,本论文对利科诠释学理论进行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与历时性的探讨,希冀对当下的利科研究添上一份微薄之力。另外,本研究以利科原文着作为基础,对诸多术语的中文译法存疑问题进行辨析和探讨,期望能为无法阅读法语原文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于东兴[7](2018)在《汉语的交互主观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认为,语言的交互主观性是人的自我定位这一通用认知能力在语言上的体现。所谓自我定位,是指人通过使用语言等交流方式,藉由与他人的交互来实现对自我、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在这种认识过程中获取自己相对他人的时空定位和社会关系定位,呼应情绪,协调立场,达成对行为和事件判断的共识。因此,语言的交互主观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视角(自己相对他人的物理定位和时间定位)、共情(呼应情绪和协调立场)和认识情态(达成对行为和事件判断的共识)。考察汉语中的交互主观性,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以关注听者和潜在接收者为核心,通过考察汉语的使用来识别和分析汉语的交互主观性。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序言,总体介绍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等。第二章对现有语言交互主观性的研究做了分类式梳理,国际学界主要基于英语研究将语言交互主观性分为三类:态度类交互主观性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印象(与听话人的关系)的意义编码。反应类交互主观性是以听者为目标,促进话语连续性或话语合作的特定言语行为。语篇类交互主观是作者对读者如何理解文本的主动引导。三种交互主观性的识别和可操作标准:线性化、方向性和韵律,仅是一种尝试性操作建议,存在更多潜在的类别和可能性。第三章在第二章现有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语法、神经科学和哲学等学科的讨论,提出了可适用于语言交互主观性研究的几个分析维度,概括而言,视角关乎时空定位,即空间和时间的参照对象;共情关乎社交空间中的定位,也即情绪感染和道义立场协调;认识情态则关乎与话人作为语言使用者对事件真实性和行为必要性的共同判断。第四章到第六章依次从视角、共情和认识情态三个维度,讨论了汉语中相应的交互主观性特征和表现。第四章着重讨论了汉语视角中的时间性表达和人称用法,并通过英汉语料的对比,指出汉语相对英语,更具交互主观性。第五章从共情角度考察汉语的交互主观性,具体涉及语气词的情感呼应功能,功能副词“还、也、又”的立场协调功能,以及让步类同语式的立场评价等几个方面。第六章从认识情态的角度考察汉语的交互主观性,具体讨论了把字句在行为和事件定位中的作用。第七章从句子形式入手,分别讨论了左侧话语标记、把字句中的“给”、被字句的句式变换在交互主观性方面的特征表现。第八章为结论,简要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张智[8](2017)在《德语性别泛指人称名词的指称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篇章语用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种语言中都不会缺乏用来指称人尤其是包含两性在内的群体的表达方式,语言中对两性的指称问题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指称是语言表达式和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说话者使用一个表达式向听者指称一个实体,这里涉及说话者、表达式、听者和实体四个因素。如果以语言表达式为中心展开,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表达式与实体。第二、表达式与听者。第三、表达式与说话者。本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以认知结合语用的视角对德语中性别泛指人称这一指称现象进行动态的、多维度的综合考察。第一、表达式与实体。德语中对于指称两性群体的表达方式经历了女性主义语言变迁。在拥有一整套语法属性体系的德语中,指称人的中性语境长期以来以阳性为标准,即在谈到性别不明的人称或者人称性别并不重要仅作泛指两性的用法时,该人称一般用阳性形式标记,被称为泛指阳性。阳性名词能将女性附带指称这一现象是基于语法属性所获得的性别概念。人们在对语法性别的概念化过程中,赋予了名词的语法属性以性别隐喻意义,将“男性优于女性”的价值体验映射到语法体系中,形成名词语法范畴中的“阳性优越论”,正是根据“阳性优越论”和基于“男人为人类原型样本”、“人=男人”认知上的性别感知,阳性名词形式拥有了能标记包括女性在内的两性混合群体即泛指两性的功能。然而,泛指阳性这一语言惯用法导致语言使用者思维中的男性偏向及女性的不可见,这遭到女性主义语言学的批判。随着语言的变迁,德语中出现了替代泛指阳性的表达方式,主要为两性显指形式和中性化形式。第二、表达式与听者。各种泛指人称形式在语言接收者的解读中并未表现出两性平等的心理表征。对人称词所指的确定是在情境模型构建下的处理过程。根据“场景映射及焦点理论”,语言信息和相关背景知识相整合,使显性焦点中的人物与场景框架下隐性焦点中被标记为女性或男性的角色相匹配,即场景映射,从而使指称对象信息在情境模型中得到确定。所建构的情境模型中相关性别指向性信息来源包括语言内和语言外因素:人称名词的语法性别标记、上下文语境、人称词的单复数和有定性、认知结构中的男性原型观、社会性别原型以及整体语境的性别典型性,均会影响到接收者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表征。这样,随着语言输入和/或背景知识的激活,有关指称对象的性别信息便进入情境模型。在理解过程中,各性别指向性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制衡,遵循关联原则,在个人认知语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并显映,影响和制约着对人称名词所指对象性别的确定。认知语境中强大的性别指向性导致语言接收者认知上的强烈性别偏向。第三、表达式与说话者。为避免语用的随意性,本研究选取的语料为在语言的性别公正性上有明确导向的女权主义期刊“EMMA”杂志。通过对该期刊中36个语篇的分析,发现了一些性别泛指人称在语篇内运用的变化模式和制约因素。对群体的概念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物价值评价以及对语法性别概念化中与自然性别的联结,影响着语篇生产者对不同形式的性别泛指人称名词的选择。具有消极价值评价的人物及群体更多使用泛指阳性来指称,而含有积极价值评价和中立价值的群体倾向于使用性别公正的泛指人称形式,这种价值判断包括词汇语义、语篇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赋予人称的价值评价。语篇中的评价同时也标志着语言发出者的意图和观点,是发出者向接收者显现自己及其观点的方式。从语篇结构层面来看,对语篇外某一性别不确定的人物及两性群体进行多次指称的语言表达在语篇中可能存在指称形式的变化,在语篇中首次指称时,EMMA 一般使用两性显指,而之后的语篇可能继续使用两性显指也可能用泛指阳性与前文产生同指。指称对象在语篇话题上的不同重要程度也会影响其指称形式的选择。在一个多种性别泛指人称形式并存的语篇中,两性显指形式标记那些对语篇主题构成来说重要的人物及群体,泛指阳性名词则更多地标记非中心人物及群体。此外,语篇上下文中的显性性别信息能排除该语境中人物指称的模糊性,即提示语篇接收者此处的指称不仅包括男性还包括女性,这种情况下,语篇生产者会优先选择泛指阳性形式。这些语篇层面上的泛指形式的选择同样遵循着关联原则。语篇生产者根据交际意图来选择语用策略,为保障其意图及话语意义的成功传递和语境效果的生成,生产者会尽量选择具有最佳关联的指称形式,促使语言接收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而得到的内容是生产者意欲表达的。在对性别泛指人称名词指称的多维度研究中,无论是对实体进行指称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形成,还是语言接收者对指称形式的理解以及语言发出者对指称形式的选择,都离不开人们在实践过程和社会体验中对实体的概念化和心智处理。在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王刚[9](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李梦婵[10](2013)在《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文中指出孔子学院汉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余赛亚在中国“汉语桥”比赛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带来了马达加斯加汉语学习的新一轮高潮。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工作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中国教师对当地马达加斯加语及法语的掌握程度有限,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现代汉语能愿动词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要掌握的基本语法点之一,但是对他们来说,这些词语是比较难掌握的,马达加斯加的学生在能愿动词的学习中就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为了了解马达加斯加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以及帮助他们更有效的学习能愿动词,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角度着手,较为详尽的分析了初中级马达加斯加学生使用汉语能愿动词“得、该、敢、会、可能、可以、能、能够、想、要、应该、愿意、肯、应、应当”的学习状况及其产生偏误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对策、改进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即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判断、造句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的自然语料。调查的对象是马达加斯加孔子学院汉语本科班的学生。收到语料后,在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问卷和自然语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是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对能愿动词的一些具体使用条件等做了归纳和对比,以及汉、法、马能愿动词的对比分析。在对收集到的偏误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指出了母语负迁移这一主要原因以外,还有诸如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交际策略学习策略的影响、教师教材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最后,通过分析找出原因之后,结合马达加斯加实际教学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愿动词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来帮助提高对马达加斯加学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希望这些分析能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二、浅谈法语冠词在语句理解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法语冠词在语句理解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词汇知识 |
二、语法意识 |
三、完形填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输入输出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英语词汇知识的研究述评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国内外英语语法意识的研究述评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五节 国内外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相关性的研究述评 |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词汇知识与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语法意识与词汇知识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三、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语法意识与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研究述评 |
四、国内外学者关于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相关性的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一、词汇知识测试卷 |
二、语法意识测试卷 |
三、完形填空测试卷 |
四、SPSS21.0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 |
一、高中生词汇知识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高中生语法意识描述性统计结果 |
三、高中生完形填空成绩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二节 不同组别间差异分析 |
一、完形填空成绩高低分组 |
二、语法意识高低分组 |
第三节 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及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一、相关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三、路径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高中生词汇知识现状 |
二、高中生语法意识现状 |
三、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词汇知识测试卷 |
附录2 语法意识测试卷 |
附录3 2020漳州某中学高二第一学期英语期中考试完形填空部分 |
附录4 被试学生的完形填空成绩 |
致谢 |
(2)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0.1. 研究客体与对象 |
0.2. 研究必要性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价值 |
0.5. 研究新意 |
0.6.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0.7. 论文结构和章节概要 |
第一章 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 |
1.1. 中国话语标记语研究 |
1.1.1. 总体研究趋势 |
1.1.2. 关键词分布及研究特点 |
1.1.3. 高被引文献与高中心性文献 |
1.1.4. 主要研究内容 |
1.2. 俄语话语标记语研究 |
1.2.1. 相关术语 |
1.2.1.1. 联系语/语篇关联成分/关联成分-小句 |
1.2.1.2. 元话语/元语篇 |
1.2.1.3. 混合词(слово-гибрид) |
1.2.1.4. 话语词(дискурсивное слово) |
1.2.1.5. 话语标记语(дискурсивный маркер)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词典多义描写 |
1.2.2.2. 逻辑分析 |
1.2.2.3. 情态研究 |
1.2.2.4. 语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常体-变体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
2.1. 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
2.1.1. 意义特征 |
2.1.2. 句法特征 |
2.1.3. 功能特征 |
2.2. 语言研究中的常体-变体二分 |
2.2.1. 线性单位和集合单位 |
2.2.2 常体-变体出现的认知基础 |
2.2.3 词汇研究层面的常体和变体 |
2.3.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和变体 |
2.3.1 意义常体 |
2.3.1.1 意义常体存在与否的讨论 |
2.3.1.2 意义常体的传统界定 |
2.3.2.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常体 |
2.3.2.1. 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存在与否的讨论 |
2.3.2.2. 话语标记语作二元谓词 |
2.3.2.3. 话语标记语意义常体的界定 |
2.3.3 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变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 |
3.1. только的相关信息 |
3.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только |
3.1.2. только的词源 |
3.1.3. Только的语法角色 |
3.1.4. только 的话语用法和非话语用法 |
3.2. 话语标记语 только 的意义常体 |
3.3. 话语标记语 только 的意义变体 |
3.3.1. “唯一”意义 |
3.3.2. 淡化和不足意义 |
3.3.3 时间用法 |
3.3.4 举例论证用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 |
4.1. Кстати的相关信息 |
4.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кстати |
4.1.2. Кстати的形式变体 |
4.1.3. Кстати的词源 |
4.1.4. Кстати的语法角色 |
4.2.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的意义常体 |
4.2.1. 联想联系 |
4.2.1.1 非突然性联想 |
4.2.1.2 突然性联想 |
4.2.2 话语标记语 кстати 意义常体的界定 |
4.3. 话语标记语кстати的意义变体 |
4.3.1. Кстати_1话语自然平稳发展 |
4.3.2. Кстати_2临时性插入 |
4.3.3. Кстати_3中断后继续 |
4.3.4. Кстати_4话题剧烈转换 |
4.3.5. Кстати_5语篇内标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话语标记语разве |
5.1. Разве的相关信息 |
5.1.1. 不同语体和体裁中出现的разве |
5.1.2. Разве的词源 |
5.2. Разве的意义常体 |
5.2.1. 语言学中关于разве意义常体的讨论 |
5.2.2. 保证者概念 |
5.2.3. Разве意义常体的界定 |
5.3. Разве的意义变体 |
5.3.1. Разве的意义分类 |
5.3.2. Разве的测度半疑意义 |
5.3.2.1. 确认意义 |
5.3.2.2. 回想意义 |
5.3.2.3. 自我思考意义 |
5.3.2.4. 建议意义 |
5.3.3. Разве的反诘无疑意义 |
5.3.3.1. 不赞意义 |
5.3.3.2. 提醒意义 |
5.3.3.3. 等同意义 |
5.4. Разве的特殊用法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3)浅谈法语中部分冠词和缩合冠词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形 |
二、语法作用和用法 |
(一)部分冠词 |
(二)缩合冠词 |
1. 关于介词à: |
2. 关于介词de: |
三、在句中的翻译及理解功能 |
四、结语 |
(4)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英语隐喻及其功能概述 |
1.2 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
1.2.1 中英文“比喻”概念及范畴比照 |
1.2.2 隐喻与比喻之惑 |
1.2.3 隐喻与转喻之惑 |
1.2.4 隐喻与明喻之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2.1 隐喻的概念 |
2.1.1 英语“metaphor”一词的词源追溯 |
2.1.2 英语主流词典的隐喻释义 |
2.1.3 传统的隐喻观 |
2.1.4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界定 |
2.2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2.1 文体假说 |
2.2.2 隐喻从修辞到认知 |
2.2.3 认知假说 |
2.2.4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概念隐喻理论 |
3.1.1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 |
3.1.2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及工作原理 |
3.1.3 隐喻投射的基本特征 |
3.1.4 概念隐喻的特征 |
3.1.5 概念隐喻理论综合评价 |
3.1.6 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
3.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
3.2 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
3.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概述 |
3.2.2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评价 |
3.2.3 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 |
3.2.4 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喻和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
4.1 隐喻能力概念综述 |
4.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
4.1.2 概念流利 |
4.1.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位一体 |
4.2 隐喻能力构成要素解析 |
4.2.1 隐喻能力的构成要素 |
4.2.2 隐喻产出能力 |
4.2.3 隐喻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促 |
4.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
4.3.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 |
4.3.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
4.3.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教学理念及实验效果 |
4.3.4 国内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状况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待考察隐喻类型及其描述性特征 |
5.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2 词句隐喻的考察动机及原因 |
5.2 词句隐喻的概念、构成及分类 |
5.2.1 词句隐喻的概念及常规范畴 |
5.2.2 词句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 |
5.3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及其描述性特征 |
5.3.1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划分 |
5.3.2 词句隐喻的典型形式 |
5.3.3 含蓄型隐喻主体表征单位的描述性特征 |
5.3.4 传统隐喻和新颖隐喻以及本文立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EFL学习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状况 |
6.1 隐喻单位的识别和提取 |
6.1.1 隐喻识别概述 |
6.1.2 隐喻识别的标准及步骤 |
6.1.3 MIP隐喻识别程序 |
6.2 样本语料来源及隐喻考察项目说明 |
6.2.1 样本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因 |
6.2.2 语料描述及抽样说明 |
6.2.3 隐喻考察项目及判别、计量方案 |
6.2.4 隐喻单位的频次计量方式及标注方案 |
6.3 数据分析 |
6.3.1 高分组数据分析 |
6.3.2 低分组数据分析 |
6.3.3 样本数据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隐喻产出能力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1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 |
7.1.1 写作微实验的方式及体裁 |
7.1.2 写作微实验的受试描述 |
7.1.3 写作微实验的实施过程 |
7.1.4 写作微实验数据分析 |
7.2 主题访谈描述 |
7.3 英文隐喻产出不足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3.1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
7.3.2 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 |
7.3.3 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 |
7.3.4 母语迁移与干扰 |
7.3.5 学生对隐喻的保留性态度 |
7.3.6 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 |
7.3.7 英语测试导向不明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点 |
8.3 教学启示 |
8.3.1 输入隐喻理论知识,培养隐喻学用意识 |
8.3.2 实施隐喻融入策略,强化隐喻学用效果 |
8.3.3 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8.3.4 以习语为抓手,开启隐喻学习之门 |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写作微实验及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写作指令 |
附录4 写作微实验中英文习作扫描件选录 |
(6)保罗·利科的诠释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保罗·利科的着作及思想历程 |
二、利科的译介与研究现况 |
三、本文研究主旨与写作脉络 |
第一部分 象征诠释学 |
第一章 利科的象征诠释学 |
第一节 反思与诠释 |
1. 利科与反思哲学 |
2. 从意志哲学到诠释学 |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诠释 |
1. “梦”的诠释 |
2. 象征问题 |
3. 诠释概念 |
第二章 从象征到文本的过渡:冲突中的诠释学 |
第一节 结构与诠释 |
1. 60年代结构之争 |
2. 利科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
3. 意识哲学与概念哲学的中间人 |
第二节 利科的语言理论 |
1. 从图腾崇拜到神话叙事 |
2. 从语词到句子 |
3. 从符号学到语义学 |
第二部分 文本诠释学 |
第一章 利科与诠释学的传统与问题 |
第一节 从局部诠释学到普遍诠释学 |
1. “去局部化”:施莱尔马赫 |
2. “客观化”:狄尔泰 |
第二节 从认识论到本体论 |
1. 本体论转向:海德格尔 |
2. 开启认识论的返程:伽达默尔 |
第二章 利科的文本理论 |
第一节 利科的文本概念 |
1. 从象征到文本 |
2. 建立在话语理论之上的文本概念 |
第二节 文本与诠释 |
1. 间距化的诠释功能 |
2. 文本世界 |
3. 归己化与理解自身 |
第三章 “走向诠释的新概念” |
第一节 “诠释”抑或“解释”? |
第二节 诠释的辩证法 |
1. 诠释与理解 |
2. 诠释与说明 |
第三节 作为范式的文本诠释 |
第三部分 从隐喻到叙事:走向自身的研究 |
第一章 建构自身的可能性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的可能性与有限性 |
第二节 康德:想象的创造性与超越性 |
第三节 利科:“想象变异”和语言的创造性 |
第二章 隐喻:意义的盈余与存在的盈余 |
第一节 “活的隐喻” |
1. 从隐喻语词到隐喻陈述 |
2. 隐喻陈述的语义革新 |
第二节 隐喻与存在 |
1. 隐喻陈述的指涉问题 |
2. 隐喻陈述的本体论功能 |
第三章 在叙事中建构自身 |
第一节 从隐喻到叙事 |
第二节 叙事与时间疑难性 |
第三节 三重模仿与情节化 |
第四章 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 |
第一节 历史与虚构在认识论上的交织 |
第二节 历史与虚构在本体论上的交织 |
第三节 历史时间与虚构时间 |
第四部分 自身诠释学 |
第一章 自身概念 |
第一节 “自身”概念之疑难 |
第二节 从“自我”到“自身” |
第二章 作为他者的自身 |
第一节 同一性之疑难 |
第二节 相同性与自身性 |
第三节 自身与叙述同一性 |
第四节 自身与他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汉语的交互主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语言的交互主观性 |
1.1.2 通过语言的交互主观性深化汉语的用法研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2 语言交互主观性研究综述 |
2.1 概述 |
2.1.1 功能语言学 |
2.1.2 认知语法 |
2.1.3 交互主观化与语法化 |
2.2 基于交互主观性的显性语言表达(功能性分类) |
2.2.1 态度类交互主观性 |
2.2.2 回应类交互主观性 |
2.2.3 语篇类交互主观性 |
2.3 操作识别类型 |
2.3.1 线序化 |
2.3.2 方向性 |
2.3.3 韵律 |
2.4 小结 |
3 基于交互主观性的语言分析维度 |
3.1 隐性语言构建分析维度 |
3.2 视角 |
3.3 共情 |
3.4 认识情态 |
3.5 意图性 |
3.6 小结 |
4 从视角维度考察汉语中的交互主观性 |
4.1 汉语的时间视角 |
4.1.1 汉语的时间性 |
4.1.2 “就”与“才”的时间视角 |
4.2 汉语的空间视角 |
4.2.1 人称指示语 |
4.2.2 称谓 |
5 从共情维度考察汉语中的交互主观性 |
5.1 语气词与情感呼应 |
5.2 功能副词与立场协调 |
5.2.1 “还”的语义和交互主观性特征 |
5.2.2 “也”的语义和交互主观性特征 |
5.2.3 “又”的语义和交互主观性特征 |
5.2.4 “就”与“才”的情感呼应 |
5.3 让步类同语式与立场评价 |
5.3.1 两类会话序列结构 |
5.3.2 四类句子成分 |
5.4 把字句的共情特征 |
5.5 小结 |
6 从认识情态维度考察汉语中的交互主观性 |
6.1 “把”字句在行为类表述中的交互主观性定位 |
6.2 “把”字句在事件类表述中的交互主观性定位 |
6.3 被字句的行为与事件类表述中的交互主观性 |
6.3.1 被字句句式结构变异 |
6.3.2 被字句成分隐略 |
6.4 小结 |
7 从话语标记和特殊句式考察汉语中的交互主观性 |
7.1 左侧话语标记“好了”、“行了” |
7.1.1 共性 |
7.1.2 差异 |
7.2 把字句中“给”的交互主观性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汉语具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 |
8.1.2 视角维度的汉语交互主观性 |
8.1.3 共情维度的汉语交互主观性 |
8.1.4 认识情态维度的汉语交互主观性 |
8.1.5 话语标记和特殊句式中的汉语交互主观性 |
8.2 余论 |
8.3 研究创新 |
8.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德语性别泛指人称名词的指称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篇章语用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女性主义的语言批评 |
1.1.2 性别泛指人称词的认知心理研究 |
1.1.3 性别泛指人称词的接受与运用研究 |
1.1.4 其它相关研究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提出问题 |
1.3.3 研究目标、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语言的理解与表达 |
2.1 语言符号、意义与指称 |
2.2 概念化和体验性 |
2.3 语言的理解 |
2.3.1 意义的动态性和主观性 |
2.3.2 原型范畴理论 |
2.3.3 认知模式 |
2.3.3.1 相关认知概念 |
2.3.3.2 场景映射 |
2.3.3.3 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 |
2.4 语言表达的生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别泛指形式的概念化及演变 |
3.1 德语中的性范畴 |
3.1.1 语义性别与语法性别 |
3.1.2 人称名词的性别标记 |
3.1.3 语法性别与自然性别之关联 |
3.1.3.1 形式主义观 |
3.1.3.2 语义关联观 |
3.1.3.3 语法属性指派的依据 |
3.1.3.3.1 语法属性指派的语义原则 |
3.1.3.3.2 语法属性指派中的原型范畴 |
3.2 语法属性的概念化 |
3.2.1 基于体验的语法属性概念 |
3.2.2 语用中的性别感知 |
3.3 德语中的泛指阳性 |
3.4 泛指阳性的替代形式 |
3.4.1 女性主义语言学对泛指阳性的批评 |
3.4.2 对泛指阳性的辩护 |
3.4.3 语言变迁 |
3.4.3.1 政策引导 |
3.4.3.2 泛指阳性的替代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别泛指人称解读的认知机制 |
4.1 不同泛指人称名词的心理表征 |
4.1.1 两性泛指人称词的认知心理实验 |
4.1.2 实验结果 |
4.2 情境模型作为共同认知基础 |
4.3 情境模型中的性别指向性因素 |
4.3.1 语言因素 |
4.3.1.1 语法性别标记 |
4.3.1.2 泛指阳性人称词的单复数和有定性 |
4.3.1.3 上下文语境 |
4.3.2 背景知识 |
4.3.2.1 人范畴中的男性原型观 |
4.3.2.2 社会性别原型 |
4.3.2.3 性别典型性语境 |
4.3.3 性别指向性因素的整合及处理 |
4.3.3.1 认知视角 |
4.3.3.2 社会视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别泛指人称的语篇内变化模式及制约因素 |
5.1 两性泛指人称运用趋势 |
5.2 研究对象“EMMA”杂志 |
5.3 泛指人称语篇内变化的制约因素 |
5.3.1 语用层面 |
5.3.1.1 语义价值评价 |
5.3.1.2 语篇语境 |
5.3.1.3 语篇外语境 |
5.3.1.3.1 情景语境 |
5.3.1.3.2 文化语境 |
5.3.2 篇章语法及语义层面 |
5.3.2.1 同指现象 |
5.3.2.2 语篇话题 |
5.3.2.3 语篇信息 |
5.3.3 认知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现实意义及启示 |
6.3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EMMA”各期语料中的性别泛指人称名词列表 |
附录二: 部分语篇原文 |
致谢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达加斯加语言概况及汉语学习溉况 |
1.2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5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
1.5.1 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研究概况 |
1.5.2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概况 |
2 汉、法、马中能愿动词的对比 |
2.1 汉语能愿动词概况 |
2.1.1 汉语能愿动词的义项分合 |
2.1.2 汉语近义能愿动词的共性与个性 |
2.2 汉.法.马语能愿动词的对比 |
2.2.1 汉、法语中能愿动词的对比 |
2.2.2 汉、马语中能愿动词的对比 |
2.2.3 汉、法、马语能愿动词综合分析 |
2.3 对外汉语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预测 |
3 基于问卷的能愿动词习得情况调查 |
3.1 调查的范围及对象 |
3.2 马达加斯加初、中级能愿动词学习情况调查 |
3.3 语料的搜集 |
3.4 语料的处理 |
3.4.1 自然语料中能愿动词偏误情况 |
3.4.2 问卷调查中能愿动词偏误情况 |
3.5 小结 |
4 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 |
4.1 偏误的类型 |
4.1.1 能愿动词的误加 |
4.1.2 能愿动词的遗漏 |
4.1.3 能愿动词的词义混淆 |
4.1.4 能愿动词语序的偏误 |
4.1.5 能愿动词否定用法不当 |
4.1.6 能愿动词连用偏误 |
4.2 偏误调查结果的印证 |
4.3 偏误原因探讨 |
4.3.1 母语的负迁移 |
4.3.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4.3.3 交际策略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4 外部因素的影响 |
5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 |
5.1 马达加斯加教师能愿动词教学情况 |
5.1.1 重点讲解的能愿动词 |
5.1.2 语义相近词汇的辨析讲解情况 |
5.1.3 练习情况 |
5.2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 |
5.2.1 教材的编写 |
5.2.2 课堂教学 |
5.2.3 练习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法语冠词在语句理解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英语词汇知识、语法意识和完形填空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 陈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常体-变体视角下的俄语话语标记语意义研究 ——以话语标记语только、кстати、разве为例[D]. 孙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3]浅谈法语中部分冠词和缩合冠词的运用[J]. 范红琼.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6)
- [4]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D]. 周文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保罗·利科的诠释学理论研究[D]. 黄钏. 厦门大学, 2018
- [7]汉语的交互主观性研究[D]. 于东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德语性别泛指人称名词的指称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篇章语用学视角[D]. 张智. 南京大学, 2017(03)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 李梦婵.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