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威 童话般的国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21)在《来看风景还是吃鳕鱼? 罗弗敦群岛:闯入极圈仙境》文中指出由上古冰川雕琢而成的罗弗敦群岛,瞬息万变的天气打造出梦幻壮观的光影。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群岛拥有令上帝惊叹的美景、探险家追求的刺激,还有希望远离尘嚣的过客期待的悠闲宁静。奥斯陆机场起飞1个多小时后,我从云端降低高度,下面的景物逐渐清晰起来——云雾深处若隐若现的岛屿、巍峨的群山、湛蓝的海水,我心中暗自赞叹:这简直是一个仙境,太美了!
魏梦莹[2](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叶芝[3](2019)在《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丰富的地理因素、地理意象是其诗歌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毕肖普的大部分诗歌都可以看作是“对地球表面的描述”,《地理学Ⅲ》一诗呈现出了她对诗歌地理书写的整体构想,自然诗、旅行诗、怀乡诗、艺格敷词诗四类诗歌则承载着她对不同地理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对这四类诗歌的考察,探讨了毕肖普如何想象、描述和建构诗歌中的地理世界,以及诗歌中地理因素、地理意象如何呈现出她对自我与时代、社会、他者、艺术之关系的思考。海洋和陆地是毕肖普最为关注的自然地理空间,它们在诗歌中呈现为一个整体性的、开放的地理结构。毕肖普依托这一结构对自我与外部世界之关系进行想象与探索。一方面,毕肖普将“自我”想象性地置于陆地之上,诗歌中观察者对海陆连结的发现,往往象征着自我与客观物质世界二元对立的消解。另一方面,海陆空间的整体形态成为了她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状况的隐喻,这一空间大处混乱,小处清晰,置身于其中的“地理观察者”力图在一些细节处发现和见证一种“可理解的统一”,重建普遍的精神秩序。北与南是毕肖普个人经验与诗歌创作中的两个方位隐喻,“北”指的是她在怀乡诗中书写的,童年时的家乡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南”指的是她旅行诗中最重要的地方——巴西。毕肖普的旅行诗与怀乡诗中包含了对西方传统旅行文学中“旅行-怀乡”模式的反思与纠正。在以“巴西”为主题的旅行诗当中,毕肖普对自我中心主义的视角以及帝国中心主义观念进行了反思,以“双重视角”去思考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联。在她的怀乡诗中,主人公往往是童年毕肖普的化身,她们通过凝视家庭中习以为常的物品和陈设,在家庭空间内部“见证”了一些奇异的陌生性,“家园”的幻象被这种陌生性打破。毕肖普通过这两类诗歌的写作,将自己归属于一个超越家乡或异域的整体性地理范围内,因此,在她的诗歌地图中家乡与异域的关系不是中心与边缘,而是这里与那里,北方与南方。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艺格敷词”(ekphrasis)指的是语言文字对视觉艺术的描述、模仿或转化,并且它被视为一种特定的文类。“艺格敷词诗”则特指用艺格敷词法创作的诗歌。二战后,美国艺术的制度化发展导致艺术品的筛选、评判标准被艺术机构掌握,艺术与其发生土壤相分离。在这一背景下,毕肖普以地图和风景画为“前文本”创作了不少个人化的艺格敷词诗,通过诗歌对图画的描述和阐释,传递出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观和艺术观。在《地图》一诗中,诗人以审美的目光观察和描述地图,并将诗人与地图绘制者类比,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密切关联。在以风景画为对象的艺格敷词诗当中,毕肖普展现了艺术接受者“发明风景”的方式和过程,在她看来,艺术的价值只有在个体的目光中才能够被建构和保存。
周芳[4](2019)在《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E.T.A.霍夫曼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着名作家、音乐家、指挥、舞台设计。他被誉为歌德和海涅之间最具世界影响的德国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神秘力量对人的控制,使得人产生分裂和异化,因此他很早就被称为“幽灵霍夫曼”。但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体现和谐、统一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到他最有名的童话小说《金罐》里的“阿特兰提斯”这一概念之中。籍由“阿特兰提斯”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贯穿于霍夫曼的所有作品,研究“阿特兰提斯”对于研究霍夫曼具有重要意义。从柏拉图、培根、诺瓦利斯到霍夫曼,他们作品中出现的“阿特兰提斯”分别体现了人类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初期文人们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想象。柏拉图的“阿特兰提斯”反映了当时对农耕文明的追求,偏重地理意义的描述。培根的“阿特兰提斯”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预言。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诺瓦利斯与霍夫曼更多是从虚幻的角度来构建理想社会。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整体层面上来说,“阿特兰提斯”是霍夫曼诗意想象王国的文学表达与政治期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艺术家所向往的自由王国或是梦想国度,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政治期望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通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丑恶现实来进行书写描绘的。社会层面的“阿特兰提斯”体现在作者对人与人、人与新兴事物(如机器人)关系的描述中:一方面他强调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他以沉迷于研究机器人原理的角色表达了对新兴事物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只有保持真诚、善良的品质,在注重情感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会和睦、健康地发展。在个人层面上,霍夫曼认为“阿特兰提斯”实现的主体是艺术家或者诗人。他们拥有的“童稚般的诗人气质”有助于克服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分裂。但是在霍夫曼的作品中,葆有童心、坚持想象的艺术家只有借助魔法或神力才能进入美好、自由的“阿特兰提斯”。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获得和谐统一也许只有依靠艺术的想象或者实践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艰难与平庸。霍夫曼作品表现“阿特兰提斯”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德国保守、落后、动荡、腐败,渴望强大的普鲁士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产阶级文人的霍夫曼构想出了“阿特兰提斯”这般理想境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文学回应。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文学、哲学等社会思潮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人性、心理、精神疾病等问题。霍夫曼对此很感兴趣,与其中某些思潮的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所以他的“阿特兰提斯”才会特别关注人性的分裂与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科技及相关物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意识与环境关系的动物磁力说,舒伯特关于音响学的假设等科学理论或假设也吸引了霍夫曼的注意力,因此在“阿特兰提斯”中经常会有音乐、声响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霍夫曼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依靠音乐、文学、绘画来排挤生活的苦闷。成年的霍夫曼白天过着早出晚归的市民生活,晚上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种分裂的生活以艺术家和同貌人的方式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是“童稚般的诗人气质”及他的艺术想象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宁,实现自我的统一。霍夫曼使用了现实批判、艺术童话体式和复调、反讽等叙事技巧来表现“阿特兰提斯”。霍夫曼在作品中较多地批判了小市民形象,他们刻板、保守的性格与诗人自由、奔放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小市民的鄙夷也是对落后、保守社会的批判。艺术童话是最能体现浪漫派写作主旨的体裁。霍夫曼使用这种体裁,将现实与幻境完美结合起来,使他的想象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奠定了他在这一体裁史中的地位。他的复调、反讽等叙述技巧使“阿特兰提斯”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阿特兰提斯”对诗人、艺术家的专注,尤其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问题以及“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作家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和俄罗斯都是对霍夫曼具有较高接受度的国家,因此以法国的波德莱尔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来分析他们对霍夫曼“阿特兰提斯”的接受。波德莱尔主要是在诗体内容(诗人和魔鬼,即人性的两面)与表现手法(通感)等方面受到了霍夫曼的影响。霍夫曼对人性分裂与统一的关注,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双重人格》等作品。在文学史方面,虽然霍夫曼创作的“阿特兰提斯”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乌托邦文学,但是它也涉及了其核心特点,即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建构。所以霍夫曼的“阿特兰提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继承了乌托邦文学传统。以往的乌托邦文学更注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整体性方面,比较少有涉及社会构成主体的人。霍夫曼在“阿特兰提斯”中对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自我统一等方面的关注可视为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一种补充与提升。他经由“阿特兰提斯”所推崇的童心、想象力和艺术还具有社会意义。只有葆有童心,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拥有童心,才能保持想象力,艺术审美及实践既是表现童心与发挥想象的有效途径,也是这两者的目的之一。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艺术的审美与实践能帮助现代人抵抗来自科技世界对人的异化、同化,这样人才不会沦为技术的奴隶、机器的替代品。
陈朝杰[5](2018)在《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带来了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将推动发展的重心由生产要素型向创新要素型转变,创新设计成为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核心。作为被纳入国家设计创新体系的国家设计政策,它的政策导向、设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以及设计产业如何求得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形成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劲优势等,都是我国在制定国家设计政策时所必须正视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设计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以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为研究主线,分别从时间结构、经济结构和逻辑结构来探讨和挖掘芬兰设计政策的正反经验,以期对中国在设计政策的研究、制定方面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芬兰案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第一章围绕设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两条发展脉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世界设计先进国家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对设计政策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从而为本文展开设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章不仅从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等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上考察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并且将社会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学领域内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去,从而为国内设计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选择。第三章重点放在对芬兰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对芬兰历史中遭受的重大危机及其对国家发展走向、民族心理形成、政策制度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与设计发展有关的芬兰历史事件,从设计促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演进的角度,梳理了芬兰设计所经历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和分析了芬兰设计的发展如何受到芬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对芬兰设计立国思想和芬兰设计政策的推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五章通过对芬兰设计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新旧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深入探讨了在芬兰设计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芬兰设计已产生和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判断、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并最终形成政策产品公布给公众的;第六章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芬兰设计政策的国际整体表现和政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出了芬兰设计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芬兰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10个国际设计政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综合结果,系统总结芬兰设计政策成效、问题与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政策研究的相关思路与策略。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设计政策与单纯经济利益考量的设计产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从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代表生产秩序演进的国家形态已将设计价值推向战略层面,其价值内涵已不再是纯粹的利润逻辑,而是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也必然驱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变化与调整,并最终导致设计政策研究的转型:一是尽管世界各国对设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设计1.0和2.0(工业设计)阶段,从而造成许多研究者对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经济和社会的特征关注不够。但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正从单一的服务于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提升向服务于全面的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二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群体日趋壮大。特别值得注意除了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者、创新政策研究者及产业政策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加入到设计政策研究队伍;三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研究目的越来越趋多元。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者研究目的也开始悄然变化,它已不再纯粹服务于政府在设计相关领域的决策工作,更被赋予了通过设计政策与战略的研究来为正在建构中的设计学体系做出贡献。相较于国际设计先进国家及地区在设计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政策实践上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在国家竞争力上还处于效益驱动的较低竞争层次。因此,国际上诸多构建本国、本地区设计创新体系方面的正反经验,以及在设计驱动创新和经济变革方面的诸多举措,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与路径,并为未来国家战略中纳入设计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牛宇晴[6](2018)在《论当代绘画的神秘意味 ——以挪威画家拉斯·埃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油画创作中,运用擅长的油画语言与形式技法表达对周遭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以及自己独特的艺术情感,是很多油画创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本文选择绘画中的神秘意味作为阐述视角的源起与研究内容。艺术情感丰富多样,表达也多种多样,因而笔者试图以绘画中的神秘意味的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绘画艺术史上一些具有神秘性的派别进行深入探索,加以对当代挪威画家拉斯·埃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情怀与油画语言特征进行探讨,来阐述了油画语言与情感表达之间的较为本质的关系。本文以不同画派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神秘特质为线索,最先论述了哥特式艺术,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画派在题材上的选择与情感表达。其次通过对当代挪威画家的油画作品与创作内涵的分析,分别从题材选择、画面构成、内容的神秘性以及意向的表达这几方面论述当代绘画中的神秘性表达。最后,再通过思考艺术绘画的神秘性这一特质在当代绘画中的哲思,来表达和总结当代绘画中意蕴表达的艺术观念。首先,本文通过对绘画艺术的神秘意味进行,阐述了艺术来源于生命,艺术与生命之间的承载与表现,探讨了这其中充满的各式各样的神秘意味;其二,通过对绘画艺术中神秘意味的溯源,对西方几位画家的画面构成、构图、色彩以及表达内容进行了探索;其三,通过对当代挪威画家拉斯·埃林的作品进行分析,对其画面中所体现的,说不清道不明,莫衷一是但的确存在的真实感和神秘性进行了品读,阐述了在现当代绘画艺术中,体现出的不可言喻的神秘性这一特点。最后,通过赏析当代挪威画家拉斯·埃林的作品,结合创作者的艺术创作,以及观者观看、欣赏、感受现代艺术,论述了绘画艺术中的神秘意味对当代画家的艺术创作的哲思,阐述了艺术创作的活动与神秘意味的不可分割,也要求创作者应该更加关注对于自我的拓展和对生命独一无二的体验。
北京张子[7](2017)在《镜头中的挪威 那个殿堂级的摄影胜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许多风光摄影师的眼中,挪威堪称殿堂级的摄影胜地,所以很多人多次前往那里,摄影师北京张子便是如此——5年间,他就去了挪威4次。他常常说,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这个星球如此美妙,而我们所知甚少,因此他会乐此不彼地探寻。4次挪威之行,他收获了太多精彩的照片,而镜头中那一幕幕唯美的画面,那一场场醉人的光影盛宴,至今都令他回味无穷。
YERGOBEKOVA ALTYNAY[8](2017)在《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欧洲和俄罗斯的许多思想家,将它定义为一个危机和过渡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俄罗斯的自我价值重估和公众意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这时代普遍被称为白银时代。在这个自我价值重估的时代,各流派诗人在世界各地文化寻找新的价值观,新的艺术形式,东方文化也不例外。转向东方,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现代主义中的东方元素潮流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对东方的兴趣不仅仅是异国情调的风格。白银时代文化从风格形式,形式的新花样慢慢转向精神深处,这样,很快转向了寻求某种统一的宗教神秘主义的世界观。转向东方意味着排斥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范式的根本性改变,并相信俄罗斯担任文明的使命。论文主要梳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各流派中的东方主题、体裁、形象,述评各流派中的东方风格作品的特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从主题、形象等方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东方”指的是: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波斯的穆斯林东方,文明古国(埃及、苏美尔、亚述等)。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回顾俄中两国学者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元素方面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主要介绍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的发展历史、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与东方主题。第二章《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四节: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本章中,笔者重点分析巴尔蒙特创作,也提到勃留索夫和别雷。象征主义诗人在东方元素诗中,谈了生命轮回和转世论,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一神论。因为,白银时代诗人与作家都寻找新的全球同一的世界观,并且通过了解世界宗教创造新的人类同一的宗教。第三章《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中国和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非洲主题与形象。本章中,笔者重点分析古米廖夫创作,并从东方主题和东方形象两个层面剖析阿克梅主义文学创作。诗人笔下的佛教是主要涉及佛教的核心理论——轮回的学说。他将轮回解释为孤独灵魂的徘徊,并他失去了最初的和谐,诚信。他的非洲主题不仅是《长颈鹿》、《扎拉公主》、《乍得湖》,也包括埃及主题。他的埃及主题不像象征主义的埃及,而古米廖夫引入俄罗斯诗歌“另一个埃及”,其最重要的元素是基督教的圣地。第四章《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本章的研究重点为赫列勃尼科夫笔下的东方。在《没有T的暴君》中的伊朗,对诗人来说,是“丢失天堂”,“人间天堂”。《没有T的暴君》,一方面,是一种创造新艺术作品的尝试,另一方面,诗人在表达自己统一世界文化和宗教的想法。第五章《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佛教和印度教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为研究重点,笔者选择布宁的创作,而且如果在以上提到的几章中,笔者分析诗歌的话,在本章中分析散文和诗歌。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董宇[9](2015)在《冬奥会开幕式探究》文中认为中国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必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鉴于此,冬奥会文化研究也必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促进冬奥会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将冬奥会开幕式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挖掘冬奥会开幕式中文艺展演的目的与创意,列举入场仪式体现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以及"人与方式"在点火仪式中角色特征与理念创新,探究冬奥会开幕式文化演变的脉络特征。
刘行,侯玉娜[10](2015)在《去挪威,看真实版《冰雪奇缘》》文中研究指明雪山是女王的冷艳披风,极光是缥缈的冰冻魔法如果不是因为卡通电影《冰雪奇缘》,我也不会想到在冬天来到挪威。《冰雪奇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风景如画的极北之地,名为阿伦黛尔的王国里,生活着两位美丽可爱的公主,妹妹安娜是一个乐天少女,天真而单纯;姐姐艾莎拥有冰冻魔法,却因此不得不将自己禁锢。姐妹二人性格迥异却彼此牵挂,最终齐心协力保卫了家园。电影中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的美景,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助力这部影片在全球拿下了12亿美
二、挪威 童话般的国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挪威 童话般的国度(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生平与创作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文学地理学与毕肖普的“诗歌地理学” |
一、陆地与海洋:毕肖普的自然诗 |
(一)海与陆作为开放性的诗学空间 |
(二)海陆空间的连结与自我情感的客观“印证” |
(三)海陆空间中的时代隐喻与精神秩序的见证 |
二、南与北:毕肖普的旅行诗和怀乡诗 |
(一)旅行与怀乡:文化传统与个人视角 |
(二)南方:异域观察与“家园化”的见证 |
(三)北方:家庭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异在感”的发现 |
三、地图与风景画:毕肖普的艺格敷词诗 |
(一)博物馆时代的艺格敷词诗 |
(二)作为艺格敷词诗的“地图诗”与作为“地图绘制者”的诗人 |
(三)发明风景:个体目光下艺术价值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范围、思路、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0.3.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及内涵 |
1.1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 |
1.1.1 神话传说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2 欧洲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3 德国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2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 |
1.2.1 诗意的想象王国 |
1.2.2 和睦的社会关系 |
1.2.3 自由统一的个体 |
第2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成因 |
2.1 德意志民族统一与强大的召唤 |
2.1.1 政治、经济与军事改革 |
2.1.2 教育与文化改革 |
2.2 社会思潮与科学发展的影响 |
2.2.1 关注人性与主观的文学思潮的影响 |
2.2.2 探索心理与梦境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
2.2.3 研究意识与环境的科学的影响 |
2.3 霍夫曼个人经历与艺术旨趣的反映 |
2.3.1 醉心想象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
2.3.2 尝试工作与创作并行的青年时期 |
2.3.3 文学与艺术创作渐入佳境的中年时期 |
第3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达 |
3.1 立足“阿特兰提斯”理念的现实批判 |
3.1.1 强烈鲜明的对比 |
3.1.2 现实与幻境并存的童话 |
3.2 呈现“阿特兰提斯”多样形式的叙事技巧 |
3.2.1 极具艺术表达力的复调 |
3.2.2 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讽 |
第4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影响与意义 |
4.1 关注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阿特兰提斯”之影响 |
4.1.1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4.1.2 对乌托邦文学的继承与补充 |
4.2 强调童心、想象力与艺术的“阿特兰提斯”之意义 |
4.2.1 作为想象力源泉的童心 |
4.2.2 促进创新的想象力 |
4.2.3 保持人之特性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 |
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
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设计学理论 |
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 |
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 |
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 |
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 |
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 |
2.3.3 国家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
2.4 章小结 |
第三章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 |
3.1.2 芬兰的地质地理与气候环境 |
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 |
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 |
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 |
3.3.1 芬兰政治概况 |
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
3.4 章小结 |
第四章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1860) |
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 |
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 |
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成功(1945-1960) |
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60年代-80年代) |
4.2.6 向创新之国迈进(1990-1999) |
4.3 章小结 |
第五章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 |
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 |
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
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2005! (2000年) |
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 |
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 |
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
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 |
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 |
5.3.2 新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 |
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 |
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 |
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 |
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 |
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部到贸易与就业部 |
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 |
5.4.6 新政策实施情况 |
5.5 章小结 |
第六章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 |
6.1.1 研究方法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 |
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 |
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
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 |
6.2.3 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和评估持续系统地应用到政策的发展 |
6.2.4 设计政策主题的拓展:政策发展趋势和优先考虑事项 |
6.2.5 设计政策对有效促进设计创新绩效的改善有待观察 |
6.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对我国构建设计政策体系的启示 |
6.3.1 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6.3.2 芬兰设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6.4 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录 |
(6)论当代绘画的神秘意味 ——以挪威画家拉斯·埃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绪论) |
1 窥见艺术的神秘意味之美 |
1.1 缘起 |
1.2 绘画艺术的神秘意味综述 |
2 绘画艺术的神秘性溯源 |
2.1 神秘意味绘画的象征主义特点 |
2.2 神秘意味绘画的哥特式特点 |
2.3 神秘意味绘画的超现实主义特点 |
2.4 神秘意味绘画的共性 |
3 当代绘画中的神秘性..以拉斯·埃林为例 |
3.1 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游戏 |
3.2 交织的梦境与现实 |
3.3 真实的幻象 |
4 当代绘画中神秘意味的艺术启示 |
4.1 艺术家的幻象与错觉 |
4.2 视域与隐喻的魅力 |
4.3 艺术绘画神秘性在当下的哲思 |
4.4 当代绘画中神秘意味的艺术启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8)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历史的回溯: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一节 古代与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二节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三节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的简要综述 |
小结 |
第二章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一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 |
第二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印度主题与形象 |
第三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
第四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一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印度主题与形象 |
第二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
第三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非洲主题与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一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日本主题与形象 |
第二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印度主题与形象 |
第三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
小结 |
第五章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佛教与印度教主题与形象 |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冬奥会开幕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冬奥会开幕式的结构演变与创新 |
1.1冬奥会开幕式文艺展演的目的与创意 |
1.1.1文艺展演的目的分析 |
1.1.2文艺展演的创意分析 |
1.2冬奥会开幕式入场式的国家形象展现 |
1.2.1服装与器物的选择 |
1.2.2队列与行为的变化 |
1.3冬奥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的理念创新 |
1.3.1历届冬奥会主火炬手的角色特征 |
1.3.2时间维度解析点火方式的理念创新 |
2结论 |
3结束语 |
(10)去挪威,看真实版《冰雪奇缘》(论文提纲范文)
峡湾间的雪山碧海 |
最美的冬日小镇 |
美食与极光之城 |
四、挪威 童话般的国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来看风景还是吃鳕鱼? 罗弗敦群岛:闯入极圈仙境[J]. 陈婷. 世界博览, 2021(05)
- [2]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3]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D]. 叶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D]. 周芳. 湘潭大学, 2019(07)
- [5]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D]. 陈朝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2)
- [6]论当代绘画的神秘意味 ——以挪威画家拉斯·埃林为例[D]. 牛宇晴.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7]镜头中的挪威 那个殿堂级的摄影胜地[J]. 北京张子. 环球人文地理, 2017(13)
- [8]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D]. YERGOBEKOVA ALTYNAY.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9]冬奥会开幕式探究[J]. 董宇. 体育文化导刊, 2015(08)
- [10]去挪威,看真实版《冰雪奇缘》[J]. 刘行,侯玉娜. 环球人物,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