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汽泡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旭[1](2020)在《汽-液-固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和压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循环流化床换热技术将流化床技术和换热过程相结合,可实现换热设备的在线强化传热。为考察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和压降,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气-液-固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装置,以聚甲醛颗粒作为惰性固体颗粒,分析了颗粒加入量、循环流速、热通量及颗粒粒径等操作参数对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和压降的影响。水平床不同竖直高度位置的传热性能及其差异也被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甲醛颗粒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实验中四种不同尺寸的聚甲醛颗粒,最大的增强因子分别为60.14%、59.89%、71.5%和66.71%,相对应的压降比率分别为35.7%、58.9、60.3%和78.3%。不同的操作参数对强化传热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颗粒加入量的增加传热增强因子总体上是先增加后减小,但压降比率增加或者波动。颗粒加入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已经利用已有的可视化实验进行了分析。循环流速的增加使传热增强因子呈现波动趋势,压降比率逐渐降低。循环流速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已经利用已有的可视化实验进行了分析。热通量的增加不利于强化传热,随着热通量的增加,传热增强因子不断减小,同时压降比率也逐渐减小。颗粒粒径的增加,使传热增强因子先增加后减小,压降比率逐渐波动。实验范围内POM3颗粒强化传热效果最佳。实验中关于水平床不同竖直高度位置的传热性能及其差异的研究结果如下:不同竖直高度对流传热系数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一致。随颗粒加入量的增加,水平循环流化床不同竖直高度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差异逐渐增大。但随循环流速的增加,其差异略微减小。随热通量的增加,其差异不断波动。而随颗粒粒径的增加其差异是先增加后减小。在热通量较低时,水平床底部的对流传热系数大于中部和顶部,在热通量较高时,水平床顶部的对流传热系数大于中部和底部。本文关于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其在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李娜[2](2019)在《具有隔板的竖直双管程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硫化碱和锂行业等工业生产的蒸发过程中,普遍采用具有隔板的竖直双管程循环型蒸发器,但是该类型的蒸发器存在着严重的结垢问题,是制约生产的瓶颈,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而流化床换热防垢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换热设备的在线强化传热和防、除垢问题。在该技术的应用中,惰性固体颗粒在管束中的均匀分布是保证技术顺利实施的关键子技术之一。因此,为解决硫化碱等行业中此类型蒸发器的结垢问题,本文将流化床换热防垢节能技术和该类型的蒸发器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具有隔板的透明竖直双管程循环流化床蒸发装置。利用CCD图像测量和数据处理系统开展了可视化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以考察在循环流量、颗粒加入量、隔板高度、蒸发室液位、颗粒粒径和类型等不同的操作和设备参数下,该蒸发装置中颗粒的流化、分布和压降等流体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构建了六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分布板来改善颗粒的分布,获得了分布板的适宜结构型式随操作和设备参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上行床中颗粒的分布较为均匀,受各种操作和设备参数的影响较小。然而,颗粒在下行床中分布不均匀,受操作和设备参数的影响较大。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颗粒在隔板两侧的蒸发室中固含率的差异减小,在下行床中分布得更加均匀。循环流量较低时,颗粒加入量的增加不利于下行床中颗粒的均匀分布;而循环流量较高时,颗粒加入量的增加对下行床中颗粒分布不均匀度的影响不大。隔板高度的增加,增大了隔板两侧蒸发室中固含率的差异,不利于颗粒在下行床中的均匀分布。蒸发室液位的适当升高有利于下行床管束中颗粒的均匀分布,但过高则不利于颗粒的均匀分布。颗粒粒径和密度的增加会导致颗粒在隔板两侧蒸发室中固含率的差异增大,使得下行床中的固含率降低,颗粒的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引入适宜结构型式的分布板可以明显地改善颗粒在下行床中的分布。在实验范围内,颗粒分布不均匀度最高可降低90%,且由分布板引入而增加的压降不超过10%。分布板的适宜结构型式受循环流量、隔板高度和颗粒加入量等参数的影响,其中循环流量和隔板高度的影响较大,而颗粒加入量的影响较小。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构建了蒸发器中复杂流动结构的网格,建立了液-固两相循环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在不同的循环流量、颗粒加入量、颗粒粒径和密度等条件下,蒸发器中的颗粒流化、分布和压降等流体力学性能。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掌握具有隔板的竖直双管程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的流体力学性能,确定适宜分布板结构型式和参数的设计原则,探索适合于具有复杂流动结构的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流体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促进该类型蒸发器在硫化碱和锂行业等工业蒸发过程中的应用,促进流化床换热防垢节能技术的工业推广。
杨萌[3](2019)在《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酸钠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硫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其溶液的蒸发过程不仅传热性能较差,而且存在着严重的结垢问题。污垢的产生增加了传热热阻,降低了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和蒸发速率,限制了硫酸钠的工业生产。为此,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硫酸钠溶液的循环流化床蒸发装置,用以开展强化传热和防、除垢研究。实验在常压下进行。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固体颗粒(0.6 mm,1.25 mm和1.75mm的玻璃珠;2.5 mm和3.15 mm的聚甲醛,0.5 mm和1 mm的碳化硅),分别考察了热通量、循环流量和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参数对不同浓度的溶液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的影响。采用传热系数和增强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固体颗粒时,硫酸钠溶液的传热系数较水略低。固体颗粒的添加可以有效地强化硫酸钠溶液的传热,但其效果与颗粒特性,溶液浓度及其他操作条件相关。整体上,固体颗粒强化传热性能的顺序依次为碳化硅、聚甲醛、玻璃珠;低浓度溶液中的强化传热效果优于高浓度溶液;一般情况下,系统内传热增强效果随着热通量和循环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1 mm碳化硅颗粒可以有效的防垢和除垢,但其效果取决于颗粒加入量。在实验范围内,堆体积分率为1.5%是1 mm碳化硅颗粒在低浓度硫酸钠溶液蒸发过程中防、除垢效果最佳的颗粒加入量。结果证明,流化床换热防垢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硫酸钠溶液的蒸发过程,并对其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不仅扩宽了流化床换热防垢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姜腾[4](2018)在《流向对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研究流动方向、颗粒粒径和颗粒种类对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循环流化床蒸发系统,同时也考察了颗粒加入量(0.5%≤φ≤2%)、循环流量(2.15 m3/h≤V≤5.16 m3/h)和热通量(8 kW/m2≤q≤16 kW/m2)对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考虑到水平床中颗粒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也考察了其不同竖直高度的传热性能。流向对多相流传热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珠颗粒可以提高传热系数,有利于强化传热;上行床的传热系数最大;在低热通量下,水平床的传热增强因子最大;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三个床层的传热增强因子随之增大;而随着热通量的增加,三个床层的传热增强因子随之减小;随着颗粒加入量的增加,上行床和下行床的传热增强因子随之增大,而水平床的先增大,后减小。颗粒粒径对多相流传热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玻璃珠颗粒均可以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在绝大多数工况下,颗粒粒径越大,强化传热效果越好;当流量较低(V=2.15 m3/h)时,在上行床中,粒径越小,强化传热效果越好。颗粒种类对多相流传热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SiC、POM和玻璃珠三种颗粒均可以强化传热;SiC颗粒的强化传热性能最好,POM的强化传热性能最差。
安敏[5](2016)在《管内汽—液—固流动沸腾激发的石墨管的多尺度振动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解由石墨等脆性材料组成、内部伴有多相流动的换热管的振动行为,对于换热器的安全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于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热电偶、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和静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采用标准偏差、峰度、功率谱密度函数和小波分解等分析方法,对汽-液-固三相沸腾流的循环流体、汽泡和颗粒行为进行了研究,进而揭示流化床蒸发器中石墨加热管振动行为的机理和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三相流的循环速度随蒸汽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固含率的增加而减小。压差信号的波动对应汽泡的生成行为,其功率谱的主频对应流体脉动频率,其标准偏差正相关于三相区长度,且随蒸汽压力增加而增加,随固含率变化不大。颗粒与管壁的冲击力正相关于颗粒的循环速度,冲击频率负相关于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峰度。增加蒸汽压力,1.2、2.4 mm粒径颗粒峰度减小,3.5 mm粒径颗粒峰度变化不大;增加固含率,三种粒径颗粒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峰度均减小。振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信号均表现出多尺度特性。宏尺度低频振动子信号主要决定于循环流体行为,介尺度中频振动子信号主要决定于汽泡行为,微尺度高频振动子信号主要决定于颗粒冲击行为。沿石墨管轴向方向,中间位置的振动强度大于上、下两端。增加蒸汽压力和粒径,振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信号的三尺度子信号的标准偏差均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在汽-液两相条件下加入颗粒,振动加速度显着增强,振动速度增强,振动位移减弱。增加固含率,振动加速度三个子信号增强;振动速度宏尺度减弱,介尺度和微尺度子信号增强;振动位移的宏、介尺度子信号减弱,微尺度子信号增强。非线性拟合振动位移的实验结果,得到了振动强度的经验关联式。研究结果可拓展流化床蒸发器的工业应用、在优化流化床蒸发器的有效设计和安全操作等方面可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为利用非干扰性振动信号研究汽-液-固三相管内沸腾流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贾文婷[6](2013)在《三相多管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良好的防、除垢和强化传热作用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三相流换热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汽-液-固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性能,本文以透明多管强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为实验设备,以泵为循环装置,利用CCD图像采集和在线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以水和六种惰性颗粒为液相和固相工质,研究了工质循环流量、加热管热通量、颗粒初始加入量及颗粒种类等参数对加热管束固含率、蒸发器热效率以及循环泵功率的影响。对流化床加热管束中固含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管束的固含率随着液体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每根管增加的程度不同,1号和5号管的增加幅度较大,24号管比较平缓。加热管束每根管内的固含率都随着热通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微小的增加,表明热通量对管束内固含率的影响非常微弱。随着固体颗粒加入量的增加,每根加热管内的固含率都显着增大,表明增加颗粒加入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加热管的固含率。以沉降速度来考察不同颗粒对固含率的影响,在不同管内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在1号和5号管内,固含率随颗粒沉降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24号管内,固含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加入3.15mm聚甲醛时。对流化床蒸发器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蒸发器的热效率增大,且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随着热通量的增加,蒸发器的热效率增大,而且增大的幅度非常显着。随着颗粒加入量的增加,热效率增大,且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低热通量下颗粒加入量对热效率的影响比较明显。颗粒可以完全流化时,颗粒密度、导热系数越大,热效率越高。对循环泵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泵功率随颗粒加入量、颗粒沉降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幅度较小。泵在冷模条件下消耗的功率大于热模条件下消耗的功率。
任红艳[7](2011)在《汽液固多相蒸发管内的颗粒防除垢研究》文中提出在蒸发沸腾过程中,蒸发沸腾侧壁面结垢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难解决的问题,垢层的存在严重影响传热效率,增加能耗。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以其良好的防除垢和强化传热效果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该传热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固体颗粒对壁面防除垢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管实际结构,假设管内均匀覆盖一定厚度的硫酸钙结晶垢层,考虑垢层与流体间的耦合换热、管内流体沸腾传热、汽液两相流体对垢层的剥蚀以及颗粒对垢层的碰撞磨损作用,初步建立了汽液固三相流系统防除垢的模型,并应用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固体颗粒对蒸发管内防除垢的影响,并模拟了污垢层温度及热应力分布场,对汽液固三相蒸发管内垢层断裂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模拟结果表明,垢层表面温度和汽含率、污垢剥蚀速率以及颗粒对垢层的磨损速率都是影响汽液固三相蒸发管内防除垢的重要因素;固体颗粒的加入,降低了垢层表面温度和汽含率,能有效的降低垢层表面过热度,抑制污垢在垢层表面的沉积,并且提高液流主体中液-固相界面的蒸发;汽液固三相流系统中除垢作用,是汽液固三相对垢层综合作用的结果,忽略溶液垢层沉积机制,垢层表面除垢的质量速率可近似表述为汽液两相或液相流体对垢层表面的剥蚀速率与固相颗粒对垢层表面所造成的磨损速率之和。增加三相流表观流速和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均可以提高除垢质量速率,颗粒体积分数相对于表观流速对垢层表面除垢质量速率的影响较小,综合除垢质量速率及除垢均匀性,蒸发管内适宜的操作条件为表观流速0.75 m/s,颗粒体积分数3%5%。
刘燕[8](2010)在《竖直管内汽(气)液固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管内流动沸腾过程是流动与沸腾两种基本物理过程的有机结合。而将固体颗粒加入到沸腾两相流动过程中形成汽液固三相流动,能够很好地解决换热管内的防除垢问题,且能达到强化传热目的。但其复杂的流动特性使人们采用已有的研究方法很难揭示系统内存在的非线性特征,从而影响对沸腾多相流系统的认识和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利用非线性研究方法中的混沌理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自己编写有关计算混沌特征量的程序,考察汽(气)液固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特性,为此类系统的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依据。以蒸发器内的竖直换热管为对象,考察了气液固三相、汽液两相及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动、汽液两相及汽液固三相强制循环流动过程,通过对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压力波动信号的确定性混沌分析,首次对竖直管内汽(气)液固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压力波动信号进行了混沌识别,证明此类系统具有混沌特征。另外,对汽液两相自然循环流动过程的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颗粒的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的压力波动信号具有混沌信号的特征。热流密度的变化对多相沸腾系统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有一定的影响,且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主峰个数及第一主峰的起始频率能反映出流型的变化规律。汽液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中,随着介质粘度的增加,加热段循环温度降低,循环过程更加稳定。不同表观液速下,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汽液两相强制循环流压力波动信号的分维数有变大的趋势,说明汽液两相流动的复杂程度在加剧,流动接近随机运动。热流密度对汽液两相流压力波动信号的关联维数、Kolmogorov熵和Lyapunov指数均有较明显影响,且都为有限正值,可用这些非线性特征参数预测流型的变化。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及强制循环流动过程中,颗粒体积分率对压力波动信号的关联维数、K熵及Lyapunov指数均有影响,且可从这些特征参数对流动状态进行粗略划分。在沸腾两相流中加入固体颗粒使流动过程更加稳定,且能较好地将流动状态控制在泡状流阶段,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操作。
姜峰,赵国华,李修伦[9](2006)在《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热模条件下,采用电荷耦合器件图像测量和处理系统,对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固体颗粒的运动、分布及相应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3150~5 825 w·m-2,固体颗粒含率的变化范围为O%~2%.研究中定性地分析了由启动到正常运行的不同阶段,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启动阶段是一个非稳态过程;在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稳态操作过程中,加热管可分为液-固两相段和汽-液-固三相段;固体颗粒的加入,增加了沸腾段的高度,并且对产生的汽泡有破碎作用;加热管中固体颗粒平均轴向运动速度低于循环管,而固含率高于循环管.
孙冰峰[10](2005)在《汽液固三相流可视化研究及无因次建模》文中认为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将循环流态化技术与传热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除垢和强化传热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系统内部流体运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本文将运用可视化技术对汽液固三相流化床蒸发器加以研究。本实验建立了一套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采用透明玻璃管镀膜加热,其可视化部分包括加热管和循环管。应用CCD图像测量和处理系统,并编制了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采用高精度的铂电阻测温传感器对热模条件下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内部的固体颗粒流动及分布,液固两相及汽液固三相传热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循环流化床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以及相应的传热效果随热通量和固体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变量的变化规律。在本文中采用多种固体颗粒进行三相流化床传热情况的研究,考察了不同颗粒对三相流化床传热效果的影响。但是,目前有关该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上,而有关建立模型方面的研究报导很少,而本文对这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因次的汽液固三相传热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最大偏差εmax=±10.9%。
二、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汽泡行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汽泡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汽-液-固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和压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流化床换热防垢节能技术 |
1.1.1 概述 |
1.1.2 循环流化床换热技术的基本原理 |
1.1.3 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结构进展 |
1.1.4 循环流化床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 水平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
1.2.1 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的研究进展 |
1.2.2 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 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和压降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 实验工质 |
2.3 参数与测量 |
2.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2.5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章 汽-液-固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和压降的分析 |
3.1 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的分析与讨论 |
3.1.1 颗粒加入量的影响 |
3.1.2 循环流速的影响 |
3.1.3 热通量的影响 |
3.1.4 颗粒粒径的影响 |
3.1.5 小结 |
3.2 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不同竖直高度传热特性的分析与讨论 |
3.2.1 颗粒加入量的影响 |
3.2.2 循环流速的影响 |
3.2.3 热通量的影响 |
3.2.4 颗粒粒径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压降的分析与讨论 |
3.3.1 颗粒加入量的影响 |
3.3.2 循环流速的影响 |
3.3.3 热通量的影响 |
3.3.4 颗粒粒径的影响 |
3.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具有隔板的竖直双管程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 |
1.1.1 概述 |
1.1.2 污垢的分类 |
1.1.3 防、除垢的方法和措施 |
1.2 流化床换热防垢节能技术 |
1.3 循环流化床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1 颗粒分布的研究进展 |
1.3.2 分布板的研究进展 |
1.3.3 循环流化床压降的研究进展 |
1.3.4 循环流化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1.4 多相流测试技术 |
1.4.1 CCD技术 |
1.4.2 放射颗粒示踪技术 |
1.4.3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 |
1.4.4 多普勒测速技术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蒸发器流体力学性能的可视化研究 |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流程 |
2.2 实验工质及物性 |
2.3 实验参数及测量 |
2.3.1 实验参数 |
2.3.2 参数的测量 |
2.4 实验方案 |
2.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5.1 固体颗粒的流化和分布 |
2.5.2 分布板的效能评价 |
2.6 实验研究的思路和特色 |
第三章 蒸发器流体力学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
3.1 循环流量对颗粒流化和分布的影响 |
3.1.1 上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1.2 下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2 颗粒加入量对颗粒流化和分布的影响 |
3.2.1 上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2.2 下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3 隔板高度对颗粒流化和分布的影响 |
3.3.1 上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3.2 下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4 蒸发室液位对颗粒分布和压降的影响 |
3.4.1 蒸发室液位对颗粒分布和压降的影响 |
3.4.2 恒定高度差下蒸发室液位对颗粒分布和压降的影响 |
3.5 颗粒粒径对颗粒流化和分布的影响 |
3.5.1 上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5.2 下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6 颗粒类型对颗粒流化和分布的影响 |
3.6.1 上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6.2 下行床中的颗粒分布 |
3.7 操作条件对分布板性能的影响 |
3.7.1 循环流量对分布板性能的影响 |
3.7.2 隔板高度对分布板性能的影响 |
3.7.3 颗粒加入量对分布板性能的影响 |
3.8 小结 |
第四章 蒸发器流体力学性能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 颗粒在流体中所受的力 |
4.1.1 曳力 |
4.1.2 压力梯度力 |
4.1.3 升力 |
4.1.4 虚拟质量力 |
4.2 控制方程 |
4.2.1 质量守恒方程 |
4.2.2 液相动量守恒方程 |
4.2.3 固相的动量守恒方程 |
4.2.4 多相流的湍流模型 |
4.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4 网格的划分 |
4.5 模型的求解方法 |
4.5.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4.5.2 流场的数值计算 |
4.6 小结 |
第五章 蒸发器流体力学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5.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5.2 进口流速对颗粒分布和蒸发器压降的影响 |
5.2.1 颗粒分布 |
5.2.2 蒸发器的压降 |
5.3 颗粒加入量对颗粒分布和蒸发器压降的影响 |
5.3.1 颗粒分布 |
5.3.2 蒸发器的压降 |
5.4 颗粒粒径对颗粒分布和蒸发器压降的影响 |
5.4.1 颗粒分布 |
5.4.2 蒸发器的压降 |
5.5 颗粒密度对颗粒分布和蒸发器压降的影响 |
5.5.1 颗粒分布 |
5.5.2 蒸发器的压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和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换热设备中的结垢问题及流化床技术简介 |
1.2 多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和蒸发器的发展 |
1.3 多相循环流化床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研究 |
1.4 多相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2 实验工质与参数 |
2.3 实验方案 |
2.4 数据处理 |
2.5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对比测试 |
3.2 操作参数对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3.2.1 最佳操作参数 |
3.2.2 热通量的影响 |
3.2.3 循环流速的影响 |
3.2.4 颗粒加入量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颗粒特性对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3.3.1 玻璃珠颗粒 |
3.3.2 聚甲醛颗粒 |
3.3.3 碳化硅颗粒 |
3.3.4 小结 |
3.4 溶液浓度对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3.5 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防、除垢性能研究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流向对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换热设备防、除垢概述 |
1.2 多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
1.2.1 传热特性的研究 |
1.2.2 流动特性的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流程 |
2.2 实验工质 |
2.3 实验参数 |
2.4 实验数据处理 |
2.4.1 对流传热系数 |
2.4.2 传热增强因子 |
2.4.3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流动方向对多相流沸腾传热的影响 |
3.1.1 两相流与三相流对流传热系数的比较 |
3.1.2 颗粒加入量对强化传热的影响 |
3.1.3 循环流量对传热增强因子的影响 |
3.1.4 热通量对传热增强因子的影响 |
3.1.5 水平床传热性能的研究 |
3.1.6 小结 |
3.2 固体颗粒大小对多相流沸腾传热的影响 |
3.2.1 颗粒加入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2.2 循环流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2.3 热通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固体颗粒种类对多相流沸腾传热的影响 |
3.3.1 颗粒加入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3.2 循环流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3.3 热通量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 |
3.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管内汽—液—固流动沸腾激发的石墨管的多尺度振动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
1.2 研究背景和前期研究基础 |
1.2.1 流化床蒸发器发展历史介绍 |
1.2.2 沸腾传热和汽-液两相流内容介绍 |
1.2.3 振动原因、机理和流固耦合内容介绍 |
1.2.4 流化床检测信号分析方法介绍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测试装置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测试装置 |
2.1.1 实验装置 |
2.1.2 采集测试装置 |
2.1.3 实验流程介绍 |
2.1.4 实验内容介绍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2.2.1 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
2.2.2 标准偏差 |
2.2.3 峰度 |
2.2.4 功率谱密度函数 |
2.2.5 小波分解 |
2.3 图像采集装置 |
第三章 汽-液-固三相竖直管内流动沸腾行为检测 |
3.1 汽-液-固三相管内流动沸腾系统中汽泡行为研究 |
3.1.1 石墨加热管进口压力、出口压力、压差时间序列及功率谱分析 |
3.1.2 石墨加热管压差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 |
3.1.3 压力信号总结 |
3.2 汽-液-固三相管内流动沸腾系统中循环流体行为研究 |
3.2.1 循环流动速度和流型确定 |
3.2.2 流体循环速度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 |
3.2.3 循环速度总结 |
3.3 汽-液-固三相管内流动沸腾系统中颗粒行为研究 |
3.3.1 颗粒与管壁的冲击行为的物理意义分析 |
3.3.2 颗粒与管壁的冲击行为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 |
3.3.3 颗粒行为总结 |
第四章 汽-液-固流化床蒸发器中单根石墨管振动机理和振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
4.1 振动加速度信号多尺度特性的判定 |
4.1.1 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概率密度分析 |
4.1.2 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
4.2 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分解和重建 |
4.2.1 小波函数和分解阶次的确定 |
4.2.2 小波分解得到的振动加速度子波的时间序列和功率谱分析 |
4.2.3 振动加速度宏尺度、介尺度和微尺度子信号的时间序列和功率谱分析 |
4.3 振动加速度信号随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 |
4.3.1 振动加速度信号随石墨管轴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
4.3.2 振动加速度信号随加热蒸汽压力的变化规律 |
4.3.3 振动加速度信号随固含率的变化规律 |
4.3.4 振动加速度信号随颗粒平均粒径的变化规律 |
4.4 振动加速度信号总结 |
4.5 振动速度信号多尺度特性的判定 |
4.5.1 振动速度信号的敲击实验分析 |
4.5.2 振动速度信号的时间序列和功率谱分析 |
4.6 振动速度信号的分解和重建 |
4.7 振动速度信号随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 |
4.7.1 振动速度信号随石墨管轴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
4.7.2 振动速度信号随加热蒸汽压力的变化规律 |
4.7.3 振动速度信号随固含率的变化规律 |
4.7.4 振动速度信号随颗粒平均粒径的变化规律 |
4.8 振动速度信号总结 |
4.9 振动位移信号多尺度特性的判定 |
4.9.1 振动位移信号的敲击实验分析 |
4.9.2 振动位移信号的时间序列和功率谱分析 |
4.10 振动位移信号的分解和重建 |
4.11 振动位移信号随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 |
4.11.1 振动位移信号随石墨管轴向位置的变化规律 |
4.11.2 振动位移信号随加热蒸汽压力的变化规律 |
4.11.3 振动位移信号随固含率的变化规律 |
4.11.4 振动位移信号随颗粒平均粒径的变化规律 |
4.11.5 振动位移信号的振动强度关联式 |
4.12 振动位移信号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字母注释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6)三相多管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流化床换热器的发展与应用 |
1.2 多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流动特性的研究 |
1.2.1 颗粒运动状况的研究 |
1.2.2 压降的研究 |
1.2.3 可视化研究 |
1.3 流化床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研究 |
1.3.1 汽-液-固三相传热机理的研究 |
1.3.2 汽-液-固三相传热模型的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流程 |
2.1.3 实验工质 |
2.2 测试方法 |
2.2.1 压力的测量 |
2.2.2 循环流量的测量 |
2.2.3 冷凝液流量的测量 |
2.2.4 温度的测量 |
2.3 实验数据采集 |
2.3.1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3.2 在线数据采集系统 |
2.3.3 手动测量记录 |
2.4 实验内容 |
2.4.1 设备的检查与调试 |
2.4.2 系统稳定的维持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实验操作参数 |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
2.5.1 加热管束固含率 |
2.5.2 蒸发器热效率计算 |
2.5.3 循环流速的计算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加热管束中的固含率 |
3.1.1 加热管束固含率分布 |
3.1.2 循环流量对加热管束内固含率的影响 |
3.1.3 热通量对加热管束内固含率的影响 |
3.1.4 颗粒加入量对加热管束内固含率的影响 |
3.1.5 颗粒种类对加热管束内固含率的影响 |
3.1.6 颗粒循环的周期现象 |
3.1.7 小结 |
3.2 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热效率 |
3.2.1 循环流量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2 热通量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3 颗粒加入量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4 颗粒性质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5 颗粒粒径对热效率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循环泵功率 |
3.3.1 颗粒加入量对泵功率的影响 |
3.3.2 颗粒种类对泵功率的影响 |
3.3.3 热模和冷模实验泵功率对比 |
3.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汽液固多相蒸发管内的颗粒防除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结垢过程的研究进展 |
1-1-1 蒸发设备的结垢机理 |
1-1-2 硫酸钙结垢过程及机理 |
1-1-3 影响硫酸钙结垢过程的因素 |
1-1-4 结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 多相流防除垢技术的研究 |
1-2-1 多相流防除垢技术实验研究进展 |
1-2-2 流化床内碰撞磨损对防除垢的意义 |
1-2-3 多相流防除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STAR-CCM+基本理论及应用 |
2-1 STAR-CCM+简介 |
2-1-1 STAR-CCM+的特征 |
2-1-2 STAR-CCM+的模拟能力 |
2-1-3 STAR-CCM+的模拟流程 |
2-2 STAR-CCM+的网格 |
2-2-1 网格的类型 |
2-2-2 网格的生成 |
2-3 应力分析方法FVA 与FEA 的区别 |
第三章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防除垢模拟 |
3-1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防除垢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学模型 |
3-1-3 网格划分 |
3-1-4 边界条件 |
3-1-5 模拟相关参数设置 |
3-2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防垢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垢层表面温度分布云图 |
3-2-2 操作参数对垢层表面温度的影响 |
3-2-3 液流主体温度分布云图 |
3-2-4 操作参数对液流主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
3-2-5 颗粒及垢层表面汽含率云图 |
3-2-6 操作参数对垢层表面汽含率的影响 |
3-3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除垢模拟结果分析 |
3-3-1 垢层表面污垢剥蚀速率分布云图 |
3-3-2 垢层表面污垢剥蚀速率轴向分布 |
3-3-3 加热温度对垢层表面污垢剥蚀速率的影响 |
3-3-4 表观流速对垢层表面污垢剥蚀速率的影响 |
3-3-5 垢层表面磨损速率分布云图 |
3-3-6 垢层表面磨损速率轴向分布 |
3-3-7 加热温度对垢层表面磨损速率的影响 |
3-3-8 表观流速对垢层表面磨损速率的影响 |
3-4 垢层表面除垢效果及均匀性分析 |
3-4-1 垢层表面除垢质量速率 |
3-4-2 垢层表面除垢不均匀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汽液固三相蒸发管内污垢层温度和热应力场的初步模拟 |
4-1 STAR-CCM+有限体积应力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
4-1-1 热应力与热应变 |
4-1-2 STAR-CCM+有限体积应力分析步骤 |
4-2 数值模拟假设及条件设置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1 垢层温度分布 |
4-3-2 垢层内壁当量应力分布 |
4-3-4 垢层最大主应力分布 |
4-3-5 垢层断裂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8)竖直管内汽(气)液固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混沌简介 |
1.2.1 混沌的起源与发展 |
1.2.2 混沌研究的意义 |
1.3 混沌研究方法在多相流中的进展 |
1.3.1 统计分析 |
1.3.2 R/S 分析 |
1.3.3 混沌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 |
2.1 混沌的基本概念 |
2.1.1 重构相空间 |
2.1.2 混沌吸引子 |
2.2 混沌研究的方法 |
2.2.1 统计分析方法 |
2.2.2 定性研究方法 |
2.2.3 定量分析方法 |
2.3 混沌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 |
2.3.1 G-P 算法及其改进 |
2.3.2 Lyapunov 指数的计算方法 |
2.3.3 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的选择 |
第三章 实验研究与信号处理方法 |
3.1 实验主要设备 |
3.1.1 动态信号分析仪 |
3.1.2 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
3.1.3 热电阻 |
3.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3.2.1 压力波动时间序列 |
3.2.2 信号数据的采集 |
3.3 压力波动时间序列的处理 |
第四章 气液固三相流的混沌分析 |
4.1 实验 |
4.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4.1.2 主要物性参数 |
4.1.3 实验内容 |
4.2 压力波动信号的统计分析 |
4.2.1 表观液速与压力波动信号方差的关系 |
4.2.2 压力波动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压力波动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4.3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性分析 |
4.3.1 压力波动信号的重构相空间 |
4.3.2 压力波动信号的R/S 分析 |
4.4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量分析 |
4.4.1 表观液速与压力波动信号关联维数的关系 |
4.4.2 表观气速与压力波动信号K 熵的关系 |
4.4.3 表观液速与压力波动信号Lyapunov 指数的关系 |
4.5 颗粒性质和操作条件对混沌特征量的影响 |
4.5.1 颗粒体积分率对混沌特征量的影响 |
4.5.2 颗粒直径对混沌特征量的影响 |
4.5.3 表观液速对混沌特征量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汽液两相自然循环沸腾流动过程分析 |
5.1 实验 |
5.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1.2 操作条件 |
5.1.3 实验方法 |
5.2 压力波动信号的统计分析 |
5.2.1 热流密度对压力波动信号时间序列的影响 |
5.2.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均值的关系 |
5.2.3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方差的关系 |
5.2.4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偏斜度和峰度的关系 |
5.2.5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功率谱的关系 |
5.2.6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相关性的关系 |
5.3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性分析 |
5.3.1 压力波动信号的R/S 分析 |
5.4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量分析 |
5.4.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的关联维数的关系 |
5.4.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K 熵的关系 |
5.4.3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Lyapunov 指数的关系 |
5.5 温度时间序列的分析 |
5.5.1 热流密度及粘度对温度曲线的影响 |
5.5.2 热流密度对自然循环起始时间的影响 |
5.5.3 粘度、热流密度对加热段平均循环温度的影响 |
5.5.4 热流密度与温度波动信号方差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汽液两相强制循环沸腾流动的分析 |
6.1 实验 |
6.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6.1.2 主要物性参数 |
6.1.3 实验方法 |
6.2 压力波动信号的统计分析 |
6.2.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方差的关系 |
6.2.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关系 |
6.3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性分析 |
6.3.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分维数的关系 |
6.4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量分析 |
6.4.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关联维数的关系 |
6.4.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K 熵的关系 |
6.5 表观液速对压力波动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关系 |
6.5.1 同一热流密度下,不同表观液速与功率谱密度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七章 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沸腾流动的分析 |
7.1 实验 |
7.1.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7.1.2 主要物性参数 |
7.1.3 实验内容 |
7.2 压力波动信号的统计分析 |
7.2.1 压力波动信号的时间序列 |
7.2.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关系 |
7.2.3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相关性的关系 |
7.3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性分析 |
7.3.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Hurst 的关系 |
7.4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量分析 |
7.4.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关联维数的关系 |
7.4.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K 熵的关系 |
7.4.3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Lyapunov 指数的关系 |
7.5 颗粒体积分率对压力波动信号的影响 |
7.5.1 不同颗粒体积分率对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影响 |
7.5.2 不同颗粒体积分率对Hurst 指数的影响 |
7.5.3 不同颗粒体积分率对关联维数的影响 |
7.5.4 不同颗粒体积分率对K 熵的影响 |
7.5.5 不同颗粒体积分率对Lyapunov 指数的影响 |
7.6 小结 |
第八章 汽液固三相强制循环沸腾流动的分析 |
8.1 实验 |
8.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8.1.2 主要物性参数 |
8.1.3 实验内容 |
8.2 压力波动信号的统计分析 |
8.2.1 不同表观液速下,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关系 |
8.3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性分析 |
8.3.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Hurst 指数的关系 |
8.4 压力波动信号的定量分析 |
8.4.1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关联维数的关系 |
8.4.2 热流密度与压力波动信号K 熵的关系 |
8.4.3 热流密度与Lyapunov 指数的关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9)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1.2 实验工质 |
1.3 实验参数的测定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正常操作前的启动阶段 |
2.2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正常运行阶段 |
2.3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三相段特性 |
3 结论 |
(10)汽液固三相流可视化研究及无因次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 |
2.1 流化床换热器的应用及发展 |
2.1.1 液固流化床 |
2.1.2 汽液固三相流化床 |
2.2 流化床传热机理和模型的研究 |
2.2.1 汽液两相流动沸腾传热模型 |
2.2.2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沸腾传热机理和模型 |
2.2.3 无因次模型 |
2.3 多相流测试技术 |
2.3.1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
2.3.2 摄像法 |
2.3.3 颗粒图像测速技术 |
2.4 CCD技术 |
2.4.1 CCD技术简介 |
2.4.2 CCD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2.5 数字图像处理 |
2.5.1 图像的数字化 |
2.5.2 数字图像处理 |
2.6 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3.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流程 |
3.1.3 实验物系 |
3.2 测试方法、数据采集以及计算 |
3.2.1 测试方法 |
3.2.2 实验数据的采集 |
3.2.3 实验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
3.3 CCD系统简介及技术指标 |
3.4 实验步骤及内容 |
3.4.1 检查与调试 |
3.4.2 惰性固体粒子的准备 |
3.4.3 实验步骤 |
3.4.4 实验操作条件 |
3.5 图像处理 |
3.5.1 普通光源实验 |
3.5.2 片光源实验 |
第四章 CCD图像的分析与讨论 |
4.1 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系统的颗粒浓度研究 |
4.1.1 轴向固含率 |
4.1.2 径向固含率 |
4.2 汽液固三相区高度比 |
4.2.1 三相区高度及其占加热管总长度的比例(L_0/ H) |
4.2.2 热通量对三相区高度比的影响 |
4.2.3 固体颗粒加入量对三相区高度比的影响 |
4.3 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系统的颗粒速度研究 |
4.3.1 速度分布规律 |
4.3.2 热通量对颗粒速度的影响 |
4.3.3 固体颗粒加入量对颗粒速度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三相流化床传热特性研究及无因次建模分析 |
5.1 汽液固三相流化床传热特性分析 |
5.1.1 平均传热系数 |
5.1.2 固体颗粒的防、除垢效果 |
5.2 汽液固三相流化床传热建模研究 |
5.2.1 理论基础 |
5.2.2 实验数据关联 |
5.2.3 误差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符号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汽泡行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汽-液-固三相水平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特性和压降的研究[D]. 梁旭. 天津大学, 2020
- [2]具有隔板的竖直双管程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3]硫酸钠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和防、除垢性能研究[D]. 杨萌. 天津大学, 2019(06)
- [4]流向对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D]. 姜腾. 天津大学, 2018(07)
- [5]管内汽—液—固流动沸腾激发的石墨管的多尺度振动行为[D]. 安敏. 天津大学, 2016(02)
- [6]三相多管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D]. 贾文婷. 天津大学, 2013(01)
- [7]汽液固多相蒸发管内的颗粒防除垢研究[D]. 任红艳.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8]竖直管内汽(气)液固多相流动沸腾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研究[D]. 刘燕.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4)
- [9]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可视化分析[J]. 姜峰,赵国华,李修伦. 天津大学学报, 2006(04)
- [10]汽液固三相流可视化研究及无因次建模[D]. 孙冰峰. 天津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