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组合使用

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组合使用

一、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结合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蕾[1](2021)在《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Web前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在铁路调度管理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设备管理分散、数据整合困难以及无法形成统一监管等问题,所以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也是顺应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潮流,推进互联网与业务需求的结合,以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简化管理工作流程,节省成本的目的。本文对当前调度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设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目标,结合了 Web前端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该平台使用了 B/S架构和MVC的设计模式,前端使用了 jQuery和bootstrap框架以及MySQL数据库等技术。个人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的构建、功能的开发、组件的开发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接着对前端中的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学习,然后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包括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接下来对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包括整体的框架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数据库和数据库表,最后对各具体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登录模块、拓扑绘制模块、网元告警模块、网元配置模块以及权限管理模块,描述了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和界面,还通过一些测试方案对功能和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对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方向。本系统中的功能模块都已基本能够实现,无论在交互体验还是使用功能上都能满足互联网产品对前端的要求。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助力铁路通信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章晨曦[2](2021)在《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之间的紧密联系,Web应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对于每个Web应用,其后台管理系统是不可或缺的。这类系统所需求的前端功能大部分比较相似,页面结构相对固定,整体需求数量庞大,UI样式要求不高。系统功能主要为数据的展示和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的管理,本质是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在传统的前端网页构造流程中,首先由美工设计界面原型图,然后开发者根据设计图编程生成静态网页,再编写逻辑代码生成动态网页,并且在开发的任何阶段可能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修改。因此网页的开发过程当中存在很多制约效率的问题。为了提升开发效率,自动化开发成为前端页面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后台管理系统页面的自动化构建,有利于解决此类网页开发效率低下的弊病,对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后台管理系统网页的功能和结构的固定性,以提升系统前端的开发效率为出发点,深入调研了现有网页构建工具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自动构建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基于React框架开发系统前端,并采用Ant Design Pro脚手架搭建后台管理控制台,构建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其次以组件化的开发方式,分析整理后台管理系统的通用功能,运用ECharts图表库和Ant Design UI组件样式库开发成低耦合、可复用、能交互的前端组件库。设计实现组件的拖拽、缩放、增删功能,基于响应式的流式网格布局,使组件能够在页面上灵活排列,从而生成个性化的页面布局。并且系统还具有导航路由和访问权限的自动配置、组件可视化动态编辑、后端数据接口绑定和交互、数据操作项设置、配置数据自动生成和保存、跨设备响应等功能。本系统能够以可视化的操作方式,结合自动化的开发流程,构建出满足功能需求的后台管理页面。系统屏蔽了 Web网页代码编写的细节,致力于前端开发的简化,提高效率,缩减成本,有利于应对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后台管理页面需求。

常静静[3](2021)在《融合移动终端的表单信息快速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表单进行信息采集的方式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各类办公场景中,且一些场合必须使用“纸质表单”,例如对于工业制造、建筑等传统企业,由于现场环境限制与信息化设备较少,纸质表单填写盖章仍是常态,另外一些内部的办公信息系统虽不面向公众,但却需要外部特定人员或部门进行信息盖章认证,故现阶段彻底实现无纸化办公并不现实。如今常见纸质表单信息系统录入方式一般通过人工或OCR方式,但这两种方式不仅速度慢且错误率较高。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应用中的痛点,本文提出一种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信息快速采集的思路,并融合智能移动终端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表单信息快速采集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信息填写、信息识读与审核入库三部分构成的闭环结构。系统综合使用C++、Java、My SQL等多种技术开发,首先解析配置文件自动生成GUI得到定制化PC端程序进行离线信息填写并将信息编码,并打印尾页附于二维码的纸质表单;紧接着的信息识读部分则以移动智能终端作为载体,由Android端实现二维码解码和信息提交入库功能;最后的审核入库环节在Web端上基于Java EE完成,包括了权限管理和审核确认等功能。本文开发的表单信息快速录入系统结构简单,流程完整,使用方便,能满足了特定场合下离线表单的应用需求,也为表单与二维码的结合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宫珏[4](2021)在《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针对大尺寸RC结构承载能力的探索一直都是受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作为工程质量把控重点,结构施工期水化热温度控制却并未结合新兴技术进行拓展性研究。大尺寸RC构件施工期由自身材料水化反应释放的热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成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在从浇筑开始到养护结束的过程开展结构健康监测工作,将水化热模拟分析趋势与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温度超限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江西省某大型电子工业厂房施工推进过程中,随着工期要求趋紧,现浇结构需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为之后的PC构件留出足够的工期余量,大批量RC柱的施工质量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施工现场因此亟需一套基于SHM(结构健康监测)与BIM技术等先进理论的结合的混凝土温升监控技术;鉴于目前的工程实际,该技术应以“信息管理”与“反馈控制”为两条监控工作实施主线,能使施工人员及时掌握RC柱温度监测数据,并由控制模块将控制结果直观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进行的重点工作如下:(1)通过RC柱施工期水化热反应特征,以及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归纳监测工作技术层面的需求;将温度监控作为施工期结构健康监测重要应用之一进行研究,确立监控工作的中心思想,梳理施工期监控工作五项基本任务,并以其中三点作为本文研究主题;(2)以SHM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为依据,总结系统设计的标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研究BIM技术对SHM系统的拓展应用方向,构建BIM-SHM方法中的IEEF(Integrating-Evluation-Early warning-Feedback control)模块,介绍该模块的功能构成及实现思路;(3)提出一种基于BIM-SHM方法下的温度信息反馈控制技术,针对大尺寸RC柱水化热控制技术施作前后对比情况进行工况模拟,计算出RC柱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基于技术措施施作前后的水化热模拟结果,验证了降温措施的有效性,并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及设置监测预警阈值,以及Revit API中的“AVF(分析可视化框架)”技术,实现阈值的规定下水化热温度模拟结果提取;(4)总结BIM-SHM方法下IEEF模块实现的技术方法,归纳出了该模块的运行流程;即以BIM与数据库技术为依托,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Revit二次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监测信息集成化管理;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实时关联,实现监测值与控制预警值进行比对评估,并使构件通过参数修正方法达到可视化预警的效果;(5)梳理施工现场目前进行的监测流程,针对大尺寸RC柱的施工期水化热过程进行实际与BIM模型中的传感器布设;最后将BIM-SHM监控模式应用到厂房施工实际案例中,假设异常工况发生的情况下,验证了该监控模块的功能性,分析温控措施的应用价值。

杨启航[5](2021)在《面向异构系统的时序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教育数据出现体量大、类型多、结构各异的特征。对于想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管理者来说,想从这些大规模多维度的数据中通过人工分析,找寻到其中的规律与数据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与看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教育信息化无法有效地帮助高职校园决策者在教学诊改过程中发挥辅助优势。随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应用方向,本文以异构系统的教育大数据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开发基础,实现了一个针对高职教学诊改的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本文研究了各类可视化方法与异构数据的ETL过程,同时基于时序数据与层次数据的可视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缩放布局策略的层次数据可视化法方法,最后在数据可视化法平台上应用此方法,完成了教师科研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从教育数据收集的入口出发,本平台实现了教师发展平台、学生发展平台、科研管理系统、专业管理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数据收集完成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异构系统数据的ETL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装载的处理过程,对处理后的数据完成对应功能模块的可视化,实现了五个层面教育数据大屏监控页面,能够教育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的可视化呈现,达到了高职教学诊改的目的。最终进行了功能性测试与非功能性测试,结果验证本平台基本上实现了用户的功能需求与使用要求。

秦志荣[6](2021)在《无人机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人机是新产生的重要产业,当前在军用以及民用等方面都有较多的使用,但是伴随无人机“黑飞”问题频频产生,因为此类问题导致的社会以及公共安全问题日趋显着。因为公安机关针对无人机等“低小慢”特征,未能实现理想的监控效果,欠缺关于无人机的身份验证以及相应的飞行计划管理工作,还无法可靠监控具体的飞行状况以及轨迹行踪,因此管理实际空域安全保障水平,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论文围绕大型会议以及展览等重要问题的监管存在显着的短板,对当前无人机监管的客观需求开展综合论述,进而得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构建重要的无人机管控方案。而且关于系统中所论述的无人机监管技术,积极推进了深入的分析,主要有无人机的追踪算法、预警算法与在Mavlink协议基础上的通信方案,本文所完成的重点工作以及创新有下述内容。第一,研究国内外的监管平台最新进展,结合航空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与公安机构的开发需求,进而完成系统整体的架构设计工作,选择符合要求的开发方案。围绕本系统的真题设计,通过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整体的软件开发方案与Mavlink协议,最终设计和完成了多个重要的功能板块,同时各方面的功能运行较为理想,实现了预期中的设计目标。第二,围绕传统无人机跟踪算法实际存在的精度较差,多种运动模式、机动强度适应性不理想等问题,结合多种模型以及跟踪算法的基础特征,进一步将改进后的常速模型(CV)、CS滤波算法(KF),CSCTR附加无迹滤波(UKF),进而得出在三维空间之上的交互式算法方案,仿真比较论证了这一算法具备较为理想的定位滤波精度以及鲁棒性。第三,因为无人机在实际运转过程之中,欠缺测定禁飞区域的有效方式,而且实时危险预警能力显着偏差。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深入研究临时禁飞空域建模规则以及拓扑信息,后续再度运用在位置、速度方向基础上的航点矢量约束方案,对于相关的空域预警算法开展对应分析活动;通过重要的数字高程模型,后续在分析过程中整体考虑双线性高程内插算法,依靠针对无人机的实际位置和最小离地高程曲面的各类信息开展实时匹配,进而围绕近地预警算法的基础信息开展深入分析。第四,围绕当前无人机云系统、厂商地面站软件,难以有效获取周边的临时禁飞信息,多个系统之间的无人机飞行数据存在着流通有待优化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结合Mavlink协议,依靠优化系统之间通信的上、下行消息帧,深入分析本文所完成的系统和无人机云系统间的具体通信方案,通过该方式来保障无人机厂商、无人机用户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互动需求,还需要有效对接航空管理以及公安管制机构的信息互通问题。

赵光伟[7](2021)在《基于工况识别的地铁构架疲劳损伤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攀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均铺设了大量地铁线路以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随着地铁列车运用里程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线路跟踪试验,构架关键部位损伤演变规律已初步探明,但是不同线路工况与列车运行状态对构架关键部位损伤的影响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某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地铁开展了构架动应力跟踪测试工作,依托大量的实测数据,搭建了集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于一体的软件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铁列车工况识别方法,并依据识别方法计算了组合工况参数与构架关键部位损伤之间的传递关系,最终建立了构架损伤预测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研究了动应力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种类,结合各类型数据特点,按照试验和测试两级别管理测试数据,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存储模板。与此同时,分析了实测数据处理流程,对数据预处理与后处理中主要环节的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传统算法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的改进算法。(2)在对数据管理方法和处理优化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NET开发了动应力试验数据分析平台,经过运行和测试,实现了从海量实测数据中快速提取、高效处理的目标,完成了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的有效衔接。(3)对地铁列车工况进行了划分,利用实测速度信号,基于LU分解的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算法滑动提取列车运行加速度,以此作为运行工况特征识别参数,研究了牵引、制动、惰行工况的识别区间。采用数据驱动和程序判别两类模型识别了地铁正线线路中直线、曲线工况,采用投票方式将识别结果进行集成,最后结合实测数据对运行工况与线路工况识别效果进行了评估。(4)研究了同工况参数下构架测点的等效应力分布,确定了损伤分析时等效应力最小样本量,据此建立了组合工况-损伤样本集。基于BP神经网络训练了组合工况参数与构架损伤之间的传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训练过程进行了优化。最后对指定线路区段进行识别和划分,将多组识别参数输入模型中得到损伤预测值,并与该区段的实测损伤值进行了比对,预测效果较为理想。本文研究内容为分工况建立高精度载荷谱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同一平台的转向构架在全新线路的损伤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图80幅,表26个,参考文献83篇。

陈海云[8](2021)在《基于React Native的移动应用开发模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移动应用在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用户对移动产品功能的需求与体验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然而移动开发本身具有上手难、成本高等痛点,为了能够及时满足层出不穷的产品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设计出一个可随时接入新业务场景的移动应用开发模版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React Native框架作为目前比较受欢迎和普遍认可的一种新型跨平台移动式应用研究开发框架。使用JavaScript构建基于Web的交互界面,并通过Bridge将复杂的业务逻辑交给Java、Object-C进行编写。同时为了实现网络请求、路由调度、Cookie管理等具体场景,GitHub上也提供了各种框架如:Redux、Navigation等等满足开发者更为高级的开发要求。可见React Native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能够满足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需求且相对成熟的研究开发框架。但React Native仅仅是很好地解决了一个跨平台的问题,无法快速接入不同业务场景,同时由于React Native技术栈有各自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技术栈也是一个难题。因此开发者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处理前期工作。本文将研究并开发一套基于React Native的轻巧、全面、高效的移动应用模版。一方面是充分利用React Native的便捷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是对现有实际主流移动应用开发常见场景进行分析,并融合必要的开发框架。弥补了移动端开发上手难,初学者无从选择的短板。从而方便进行快速开发各种需求的应用。本开发模版基于Redux架构,实现基于响应式编程。并引入Saga网络请求框架、Navigation路由框架、cookie-manager。Cookie管理框架等通用架构满足开发基本要求。同时对于特殊业务场景如表单显示业务接入Table框架进行表格绘制,地图场景接入LBS进行地理位置获取。接入综合而全面的模版大大减少了开发者的工作,开发者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具体的业务相关的逻辑及数据接入上。一个优秀的模版应该将具体的业务浓缩为只需要接入具体数据及特定UI上的,同时拥有一整套规范的技术栈及统一的界面风格并且易于扩展的。因此完成这样一个模版能够极大地提升开发效率、节约开发成本,同时可以快速形成规范的迭代模式,方便不断发展、升级与维护。本模版目前已应用于多个移动应用的开发,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了开发工作并且应用性能也得到了认可。

李春柳[9](2021)在《心理云平台安全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心理测评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心理云平台就是为了提供高效、实时、广泛的在线心理测评、心理咨询而建设的,安全子系统是心理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维护系统的访问控制与管理功能,提供隐私保护与日志服务,保障平台的安全运行。本文从安全子系统的业务需求入手,抽离出系统的主要参与者角色,提取核心业务场景,对授权认证、数据加密、平台管理进行了细致的需求分析,进而导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将安全子系统划分为两个平台端和三个系统服务,两个平台端分别是心理云总平台管理端、机构平台管理端,三个服务为认证授权服务、隐私数据防护服务和日志采集服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设计和架构设计。模型设计,主要是对权限模型和数据保护模型的构建。架构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了系统架构,各模块在系统的位置,并且重点说明了系统采用的认证授权架构。同时,也对系统界面、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设计与说明。基于总体设计,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各个微服务的接口和前端页面。后端开发主要使用Spring框架中的Spring Boot、Spring Cloud和Spring Security,通过Maven进行工程管理。前端基于VUE开发,风格统一且界面友好。系统建设完成后,搭建了相应测试环境,针对业务场景设计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以及针对日志采集服务进行了性能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要求。目前系统已顺利部署运行。

刘美娇[10](2021)在《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物联网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将推动物联网进行第三次迭代,进入物联网3.0时代。本课题将物联网背景下事件驱动特性以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与传统工作流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构建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对事件驱动流程引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部分对事件驱动引擎的设计原理、复杂逻辑事件关系的构建及计算以及引擎与智能合约的集成进行研究。其中,在事件驱动流程引擎的设计原理中研究了基于事件驱动的相关流程模型的分解、事件消息驱动机制和流程实例节点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化。(2)在对事件驱动流程引擎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设计与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基于EPC(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事件驱动过程链)规范的流程模型建模:本文采用EPC事件过程驱动链建模规范对现实世界的业务流程进行抽象建模,构建出具有事件驱动语义的流程模型。集成智能合约的工作流引擎:本文自主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智能合约的工作流引擎。该引擎可对采用EPC规范建模的流程模型进行形式化验证,包括语法验证和结构验证,避免不符合规范的流程模型脏数据进入系统。引擎实现了对完成建模的流程模型的解析与部署。针对驱动流程执行的事件消息,引擎提供针对特定schema格式进行解析及计算的能力,引擎通过特定算法抽取函数与复杂逻辑事件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构建复杂逻辑事件表达式完成对复杂事件消息的逻辑计算。引擎通过任务调度模块实现对任务的正确调度执行。同时,本工作流引擎通过引入智能合约技术,拓展了传统工作流引擎的特性,将智能合约用作中介程序控制业务流程实例执行过程中决策点的执行。引擎还将流程实例的执行操作记录上链,由区块链特性保证流程实例执行操作记录可跟踪、透明、不可攥改。本工作流引擎通过与智能合约相结合,解决业务流程协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信任不足问题。可视化后台管理系统:本部分设计与实现了对系统资源、流程模型进行可视化操作管理以及对流程执行过程中的任务进行管理与监控跟踪的后台管理系统。本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目前已部署、应用于国家发改委项目--祁连山生态保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二、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结合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结合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Web前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多媒体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1.2.2 Web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Web前端技术研究
    2.1 web前端框架结构
        2.1.1 jQuery框架
        2.1.2 Bootstrap前端框架
    2.2 web数据传输技术
        2.2.1 Ajax与异步传输
        2.2.2 WebSocket与同步传输
    2.3 前端数据可视化
        2.3.1 echrts.js
        2.3.2 jtopo.js
    2.4 浏览器工作原理
        2.4.1 DOM与页面渲染
        2.4.2 Web请求响应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Web前端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Web前端需求
        3.1.2 功能需求
        3.1.3 非功能需求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概要设计
    4.1 系统架构及开发技术设计
        4.1.1 B/S结构
        4.1.2 框架整体结构
    4.2 数据库模型设计
        4.2.1 E-R图设计
        4.2.2 数据表设计
    4.3 文件结构及使用方案
第五章 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Web前端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登录的设计与实现
        5.1.1 用户登录功能的实现
        5.1.2 基于session登录
        5.1.3 防暴力测试
    5.2 拓扑绘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2.1 拓扑绘制流程图
        5.2.2 拓扑绘制模块详细设计
        5.2.3 拓扑绘制模块界面展示
    5.3 监控告警服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3.1 告警消息推送流程图
        5.3.2 监控告警服务详细设计
        5.3.3 监控告警服务界面展示
    5.4 网元配置服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4.1 网元配置服务功能流程图
        5.4.2 网元配置服务功能的详细设计
        5.4.3 网元配置服务功能界面
    5.5 用户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5.5.1 用户访问系统流程图
        5.5.2 用户权限管理的详细设计
        5.5.3 用户权限管理的系统界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功能测试及结果
    6.3 非功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2.1 Web前端框架React介绍
        2.1.1 虚拟DOM
        2.1.2 React组件化
        2.1.3 单向数据流
    2.2 MVC模式介绍
        2.2.1 MVC模式的结构
        2.2.2 MVC模式的优点
    2.3 UI组件框架介绍
        2.3.1 Ant Design
        2.3.2 Ant Design Pro脚手架
        2.3.3 ECharts
    2.4 Spring Boot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架构及功能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3.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1 用户角色划分
        3.4.2 页面编辑模块设计
        3.4.3 组件库模块设计
        3.4.4 组件编辑模块设计
        3.4.5 配置数据操作模块设计
        3.4.6 项目打包下载模块设计
        3.4.7 后端功能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可视化页面构建系统的实现
    4.1 页面编辑模块实现
        4.1.1 系统页面整体布局实现
        4.1.2 导航菜单以及访问权限的可视化配置实现
        4.1.3 页面组件拖拽增删功能实现
        4.1.4 响应式布局实现
    4.2 组件库模块实现
        4.2.1 ECharts图表组件实现
        4.2.2 Ant Design UI组件实现
        4.2.3 封装AJAX请求实现
    4.3 组件编辑模块实现
        4.3.1 组件样式配置及接口参数配置实现
        4.3.2 组件显示数据配置及操作数据配置实现
        4.3.3 组件编辑模块应用实现示例
    4.4 配置数据操作模块实现
        4.4.1 浏览器本地实时保存和读取实现
        4.4.2 数据库持久化储存和读取实现
    4.5 项目打包下载模块实现
    4.6 后端功能模块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优化
    5.1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及分析
    5.2 系统单元测试及跨设备响应测试
        5.2.1 单元测试
        5.2.2 跨设备响应测试
    5.3 系统性能优化
        5.3.1 打包文件优化
        5.3.2 系统代码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融合移动终端的表单信息快速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1.1 应用场景研究
        1.1.2 应用载体研究
        1.1.3 应用技术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用户界面自动生成
        1.2.2 信息采集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2.1.1 表单办公的现状
        2.1.2 具体业务流程
    2.2 现有表单工具与应用对比
        2.2.1 填表工具
        2.2.2 信息采集工具应用
        2.2.3 应用场景对应系统
    2.3 非功能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架构设计
        3.1.1 业务架构设计
        3.1.2 系统架构设计
        3.1.3 系统闭环结构设计
    3.2 技术路线
    3.3 表单信息采集载体与设备
        3.3.1 表格信息载体
        3.3.2 文本信息采集设备
    3.4 系统设计
        3.4.1 系统总体设计
        3.4.2 PC填写端模块设计
        3.4.3 移动端采集模块设计
        3.4.4 Web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3.5 数据库设计
        3.5.1 E-R图设计
        3.5.2 数据库表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PC信息填写程序实现
        4.1.1 界面生成功能实现
        4.1.2 打印与保存功能实现
    4.2 移动端信息采集模块实现
        4.2.1 表单信息获取
        4.2.2 信息显示与入库
    4.3 Web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4.3.1 照片信息采集
        4.3.2 普通用户与管理员操作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前期
        5.1.1 测试目的与计划
        5.1.2 测试环境
    5.2 执行测试
        5.2.1 功能测试
        5.2.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
    6.1 研究总结
    6.2 优化预设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2.2 RC结构温度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2.3 BIM技术在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理论
    2.1 RC柱施工期监控内容分析
        2.1.1 RC柱施工期监控需求
        2.1.2 RC柱施工期监控任务
    2.2 SHM系统的应用与扩展方法分析
        2.2.1 SHM系统的组成
        2.2.2 SHM系统设计标准及应用
        2.2.3 BIM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方向
        2.2.4 BIM技术与SHM系统结合方式
    2.3 BIM-SHM方法的监控模块构建方法
        2.3.1 BIM-SHM监测信息管理方式
        2.3.2 BIM可视化编程技术
        2.3.3 构建BIM-SHM的 IEEF监控模块
    本章小结
3 IEEF模块下的RC柱施工期温控技术研究
    3.1 BIM-SHM方法中的反馈温控技术
        3.1.1 反馈温控工作流程
        3.1.2 温控方法总体设计
    3.2 新型降温技术及温控理念
    3.3 温控效果模拟验证
        3.3.1 水化热分析验证内容
        3.3.2 相关材料热学计算
        3.3.3 新型降温技术温控效果验证
    3.4 BIM环境下水化热分析数据集成
        3.4.1 各级温度阈值总结设定
        3.4.2 BIM环境下的水化热分级表达与提取
    本章小结
4 IEEF模块下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4.1 BIM-SHM施工期数据库设计
        4.1.1 施工期数据库需求
        4.1.2 施工期静态信息管理
        4.1.3 施工期动态信息存储设计
        4.1.4 传感器、BIM与数据库交互
    4.2 BIM-SHM方法下监测信息集成管理
        4.2.1 Revit API与二次开发技术
        4.2.2 Ribbon栏及功能设定
        4.2.3 数据更新录入
        4.2.4 信息查询功能
        4.2.5 日志记录功能
        4.2.6 邮件发送功能
    4.3 DYNAMO驱动下的可视化编程
        4.3.1 目标设计及实现说明
        4.3.2 评估及预警编程实现
        4.3.3 自定义节点封装
    4.4 监测数据管理技术方法总结
    本章小结
5 实例应用
    5.1 应用工程背景介绍
    5.2 监测方案设计
        5.2.1 监测程序及方案设计
        5.2.2 BIM模型中传感器三维布置
    5.3 基于BIM-SHM的 IEEF模块主要功能验证
        5.3.1 IEEF模块总体运行流程总结
        5.3.2 IEEF模块应用效果
    5.4 IEEF模块在BIM-SHM方法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人已获得专利、软件着作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5)面向异构系统的时序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
        1.2.2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
        1.2.3 时序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
        1.2.4 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应用场景与相关技术研究
    2.1 应用场景研究
        2.1.1 高职院校诊改
    2.2 相关技术研究
        2.2.1 可视化平台前端基础开发技术
        2.2.2 可视化平台前端开发框架Vue.js
        2.2.3 可视化平台前端开发框架React.js
        2.2.4 Echarts.js技术
        2.2.5 Spring Boot框架
        2.2.6 Nginx
        2.2.7 My Batis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构系统数据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3.1 异构系统数据研究
        3.1.1 ETL数据抽取
        3.1.2 ETL数据转换
        3.1.3 ETL数据装载
    3.2 可视化方法研究
        3.2.1 层次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3.2.2 科研评价数据模型设计
        3.2.3 时序尺度动态抽取
        3.2.4 基于缩放策略的层级交互设计
        3.2.5 扇形面积比例划分算法
        3.2.6 可视化方法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
        4.1.1 功能性需求
        4.1.2 非功能性需求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系统功能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5 平台实现
        4.5.1 系统开发平台及开发环境
        4.5.2 平台登陆与可视化模块
        4.5.3 教师发展平台
        4.5.4 学生发展平台
        4.5.5 科研管理系统
        4.5.6 课程管理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测试
    5.1 平台实现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功能性测试
    5.3 非功能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展望与总结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无人机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监管系统研究现状
        1.2.2 无人机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2.3 无人机危险预警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方案选择
    2.1 系统设计原则
    2.2 系统设计总述
        2.2.1 系统总体设计总述
        2.2.2 无人机实名登记与飞行计划申报子系统设计总述
        2.2.3 无人机飞行监控子系统设计总述
    2.3 开发方案选择
        2.3.1 无人机实名登记与飞行计划申报子系统开发方案
        2.3.2 无人机飞行监控子系统开发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人机实名登记与飞行计划申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功能设计
    3.2 系统开发架构
    3.3 文件组织结构
    3.4 数据库设计
        3.4.1 无人机信息表~((uav))
        3.4.2 无人机型号信息表~((product))
        3.4.3 飞行计划信息表~((plan))
        3.4.4 临时禁飞区信息表~((area))
        3.4.5 新闻通告信息表~((news))
        3.4.6 无人机厂家用户信息表~((company))
        3.4.7 无人机单位用户信息表~((dept))
        3.4.8 系统用户信息表~((sys_uscr))
    3.5 系统实现
        3.5.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3.5.2 实名登记信息管理模块
        3.5.3 政策新闻发布管理模块
        3.5.4 无人机登记信息管理模块
        3.5.5 无人机机型管理模块
        3.5.6 飞行计划申报管理模块
        3.5.7 临时禁飞区管理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人机飞行监控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功能结构
    4.2 主窗体搭建
        4.2.1 GMap控件加载及初始化地图设置
        4.2.2 航空仪表控件加载及界面风格模版设置
        4.2.3 公共控件界面布局
    4.3 临时禁飞区管理模块
    4.4 无人机运行状态显示及控制模块
        4.4.1 数传端口连接
        4.4.2 飞行数据读取
        4.4.3 模式指令填充
        4.4.4 控制指令填充
        4.4.5 航点规划
    4.5 无人机定位与监视模块
        4.5.1 无人机载具加载及动态显示
        4.5.2 实时路径显示及地图纠偏
        4.5.3 多机监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人机跟踪算法研究
    5.1 无人机跟踪算法概述
    5.2 3D运动模型
        5.2.1 改进的常速模型(CV)
        5.2.2 “当前”统计模型(CS)
        5.2.3 3D固定圆心常速率常转向率模型(CSCTR)
    5.3 滤波算法
        5.3.1 UKF算法
        5.3.2 IMM-DKF算法
    5.4 仿真与分析
        5.4.1 仿真情景设置
        5.4.2 仿真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无人机预警算法与通信方案研究
    6.1 无人机禁飞空域预警
        6.1.1 临时禁飞空域建模
        6.1.2 临时禁飞空域拓扑关系逻辑构建
        6.1.3 无人机禁飞空域预警算法
    6.2 无人机近地预警
        6.2.1 数字高程模型
        6.2.2 高程插值算法
        6.2.3 无人机近地预警算法
    6.3 飞行监控子系统与无人机云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
        6.3.1 通信方案介绍
        6.3.2 系统通信协议
        6.3.3 系统间通信流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工况识别的地铁构架疲劳损伤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2 车辆工况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构架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构架动应力数据采集与管理研究
    2.1 构架动应力测试方法
        2.1.1 测点位置选择与布置
        2.1.2 动应力测试系统
        2.1.3 动应力线路试验
    2.2 测试数据管理研究
        2.2.1 测试数据组成及分类
        2.2.2 文件存储管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线路实测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3.1 线路实测数据处理流程
    3.2 数据预处理算法研究
        3.2.1 信号片段连接
        3.2.2 信号尖峰识别与剔除
        3.2.3 实测数据频谱估计方法
    3.3 数据后处理算法研究
        3.3.1 雨流计数算法研究
        3.3.2 应力谱编制
    3.4 本章小结
4 动应力试验数据分析平台设计
    4.1 软件架构设计
    4.2 动应力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4.2.1 动应力试验数据库模型设计
        4.2.2 软件界面系统设计
    4.3 实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地铁列车工况识别方法研究
    5.1 地铁列车工况划分
    5.2 运行工况识别方法研究
        5.2.1 运行工况特征参数提取
        5.2.2 运行工况分类区间研究
    5.3 线路工况识别方法研究
        5.3.1 陀螺仪波形特征分析
        5.3.2 多视图特征选择
        5.3.3 基分类器训练与筛选
        5.3.4 程序判别模型研究
        5.3.5 线路工况识别模型集成
    5.4 工况识别效果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组合工况下构架疲劳损伤研究
    6.1 组合工况-损伤样本集构建
        6.1.1 组合工况参数计算
        6.1.2 损伤分析的最小样本量估计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工况-损伤传递关系研究
        6.2.1 BP神经网络算法推导
        6.2.2 模型训练初始化
        6.2.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训练
        6.2.4 工况参数与构架损伤间的关系
    6.3 构架损伤预测
        6.3.1 多组组合工况下等效应力计算方法
        6.3.2 指定区段内的构架损伤预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接线表存储模板
附录 B 工况识别效果评估参数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React Native的移动应用开发模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1.2.1 Web应用
        1.2.2 原生渲染技术
        1.2.3 自渲染技术
        1.2.4 跨端技术的对比与总结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跨平台技术研究基础
    2.1 React Native跨端原理
        2.1.1 跨端技术与React Native简述
        2.1.2 通过Bridge调用原生方法
        2.1.3 通过JavaScript绘制页面
        2.1.4 React Native启动流程
    2.2 React Native组件化思想
        2.2.1 响应式编程
        2.2.2 组件化思想
        2.2.3 Redux设计思想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描述
    3.2 系统目标和解决问题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基础功能组件
        3.3.2 UI样式组件
        3.3.3 业务功能组件
        3.3.4 开发工具组件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1 性能
        3.4.2 兼容性
        3.4.3 可维护性与健壮性
        3.4.4 生命力
第4章 整体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1.1 工程架构设计
        4.1.2 技术栈的生成
        4.1.3 组件化与应用状态机
    4.2 功能架构设计
    4.3 通信架构设计
        4.3.1 网络通信设计
        4.3.2 组件通信设计
        4.3.3 路由通信设计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工程基建
        5.1.1 工程配置实现
        5.1.2 技术架构搭建
    5.2 通用能力实现
    5.3 用户组件实现
        5.3.1 登陆认证实现
        5.3.2 用户权限实现
    5.4 表单组件实现
        5.4.1 数据增删改查实现
        5.4.2 多样式图表展示实现
        5.4.3 全文检索功能实现
    5.5 地图组件实现
        5.5.1 地图组件的接入
        5.5.2 实时定位实现
        5.5.3 轨迹回放实现
    5.6 开发工具组件实现
        5.6.1 权限申请实现
        5.6.2 屏幕适配实现
        5.6.3 国际化实现
        5.6.4 性能分析工具实现
第6章 开发模版项目实践
    6.1 超市管理系统
        6.1.1 功能架构设计
        6.1.2 数据结构设计
        6.1.3 改价功能实现
    6.2 车辆监控系统
        6.2.1 功能架构设计
        6.2.2 车辆监控实现
        6.2.3 轨迹回放实现
        6.2.4 车辆报警实现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心理云平台安全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比对分析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人主要承担的工作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介绍
    2.1 前端技术
        2.1.1 VUE
    2.2 后端技术
        2.2.1 Spring框架
        2.2.2 0Auth2.0
        2.2.3 ELK
        2.2.4 MYSQL
    2.3 其它技术
        2.3.1 Redis
        2.3.2 Nginx
        2.3.3 基于属性的机密机制
        2.3.4 JPBC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周境分析
    3.2 数据流图分析
        3.2.1 平台管理数据流图分析
        3.2.2 访问控制数据流图分析
    3.3 系统角色分析
        3.3.1 总平台超级管理员
        3.3.2 总平台普通管理员
        3.3.3 机构平台管理员
        3.3.4 机构平台普通用户
        3.3.5 被试用户
    3.4 功能需求分析
        3.4.1 认证授权
        3.4.2 用户管理(总平台/机构)
        3.4.3 角色管理(总平台/机构)
        3.4.4 权限管理(总平台)
        3.4.5 机构管理(总平台)
        3.4.6 部门管理(总平台)
        3.4.7 被试用户管理(机构)
        3.4.8 日志
        3.4.9 隐私数据保护
    3.5 系统功能需求总结
    3.6 非功能需求
        3.6.1 稳定性
        3.6.2 可维护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4.1 总体架构设计
        4.1.1 认证授权架构设计
        4.1.2 日志服务架构设计
    4.2 系统相关模型设计
    4.3 界面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前端界面设计实现
        5.1.1 列表展示界面
        5.1.2 组合查询框
        5.1.3 新增/更新对话框
        5.1.4 树形列表界面
    5.2 系统类图设计
    5.3 认证授权模块设计实现
        5.3.1 网关
        5.3.2 控制层
    5.4 总平台管理模块设计实现
    5.5 机构平台管理模块设计实现
    5.6 隐私数据保护服务设计实现
    5.7 日志服务设计实现
        5.7.1 ES集群搭建
        5.7.2 日志采集及存储
        5.7.3 性能指标采集及存储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功能测试
        6.2.1 总平台功能测试
        6.2.2 机构平台功能测试
        6.2.3 隐私数据保护功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工作流相关技术概述
        2.1.1 工作流技术
        2.1.2 工作流参考模型
        2.1.3 工作流管理系统
    2.2 基于EPC的流程模型建模方法概述
    2.3 区块链技术概述
        2.3.1 链式区块存储
        2.3.2 Merkle树
        2.3.3 共识机制
        2.3.4 智能合约
    2.4 超级账本Hyperledger技术概述
        2.4.1 Hyperledger Fabric
        2.4.2 Hyperledger Fabric CA
    2.5 发布订阅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事件驱动流程引擎关键技术研究
    3.1 事件驱动流程引擎设计原理
        3.1.1 研究动机
        3.1.2 基于事件驱动的流程模型分解
        3.1.3 事件消息驱动机制
        3.1.4 流程实例节点状态设计
        3.1.5 流程实例节点状态变迁
    3.2 复杂逻辑事件关系的构建及计算
        3.2.1 逻辑事件表达式构建
        3.2.2 逻辑事件表达式更新计算
    3.3 集成智能合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4.1.2 流程模型建模需求分析
        4.1.3 工作流引擎需求分析
        4.1.4 后台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2 系统设计
        4.2.1 流程模型建模模块设计
        4.2.2 工作流引擎模块设计
        4.2.3 后台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4.2.4 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4.3 系统实现
        4.3.1 流程模型建模实现
        4.3.2 工作流引擎实现
        4.3.3 后台管理系统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流程模型建模测试
        5.2.2 工作流引擎测试
        5.2.3 后台管理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结合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调度管理平台Web前端的设计与实现[D]. 张静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D]. 章晨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融合移动终端的表单信息快速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D]. 常静静.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D]. 宫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面向异构系统的时序教育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杨启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6]无人机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秦志荣. 扬州大学, 2021(08)
  • [7]基于工况识别的地铁构架疲劳损伤预测方法研究[D]. 赵光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8]基于React Native的移动应用开发模版的设计与实现[D]. 陈海云. 山东大学, 2021(12)
  • [9]心理云平台安全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春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美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浅谈动态查询文件与表单的组合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