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爱妻遗体共枕八年(论文文献综述)
谢凤娥[1](2018)在《《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献甫是晚清岭南地区文坛的重要人物,作品众多。本论文以郑献甫《补学轩文集》骈体文二卷为研究对象,将该集骈体文全部注释,并在上编中作初步研究。补学轩是郑献甫的书斋名,《补学轩文集》包括散文四卷,骈体文二卷,清咸丰十一年由两广总督劳崇光刊行于广州。本文先从郑献甫的生平、交游入手,研究其骈体文创作的背景。郑献甫任官时间不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又辗转于两广地区多各书院任教。作为岭南地区少有的进士出身,他受到两广地区士子官员推崇。正是由于这种背景,他的骈体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景记事、书序文论、寿序诔志。郑献甫所处的时代正值清代社会动荡的年代,郑献甫所处的两广地区又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主战场,郑献甫在《补学轩文集·骈体文》中如实的描写了清代晚清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清代是骈体文的中兴期,骈散相融趋势明显。郑献甫学习六朝骈体文创作手法,注重典故的运用,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又融合散文的写作特点,骈散相接,语言清新却又古韵十足。郑献甫被称作“两粤宗师”,对他的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研究岭南地区文学史也是必需的。
赵俭杰[2](2018)在《《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和文体形态及相关问题,以考察赋、诗、文三种文体如何表现“哀伤”这一情感主题(“一题多体”)。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三章。第一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分析。本章先以《文选》“哀伤赋”“哀伤诗”“哀文”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再与《文选》中涉及“哀伤”主题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又以先秦至隋的哀伤类作品为参照,来考察其文学特征、情感意蕴及发展脉络。分析表明:哀伤赋的主题,乃或是哀伤个体女性的悲剧命运,或透过生命的消亡表达伤时哀逝之痛及人生思考,或对特定社会下的人生憾恨等普遍情感作以概括表达,“哀伤”之情逐步深化。哀伤诗前六首主要哀伤社会中的群体性死亡,后七首旨在为个体死亡而哀伤。从群体到个体,可见作家在表达“哀伤”主题时,情感更细腻,笔触更沉稳,写哀艺术趋于精熟。哀文分为哀辞和哀策文,哀辞的文体功能从最初只用于年幼夭亡者到可以施于成人,这是一种发展的文体观。哀策文则因施用对象为皇室中人,其哀伤情感显得庄重晦涩。总之,作家运用赋、诗、文三种文体表达哀伤主题,都能体现真诚哀伤的情感意蕴,其情感表现逐步细腻,写作手法渐趋成熟。第二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体形态。首先,从体制来看,哀伤赋分为骚体与骈体,骚体哀伤赋继承了楚辞的外在形式,又承袭了其悲壮怨愤的文化品格;骈体哀伤赋以规整的形式推进了写“哀”艺术的发展。哀伤诗以五言为主,且全为古体,哀情真诚古朴。哀辞和哀策文的体制不同,哀辞近于哀伤赋,哀策文与哀伤诗相近,两者与后世的散体哀文区别很大。哀伤赋、哀伤诗、哀文在各自的体制规范下完成了哀伤类作品“述哀事”与“抒哀情”的主体内容,抒情对象不同,其情感意蕴也有差别。其次,从语体来看,哀伤类作品以“哀”“伤”和与之相近或相反的语词构成了完整的语言系统,又从语音、语义、句法的角度对其加以“修辞”,形成了“哀伤凄婉”的语言风格。再次,从体式来看,哀伤类作品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叙事和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生死对比、悲喜映衬;音哀景悲、抚存感亡;虚实相生、梦中寄情;使事用典、悲人悲己。叙事方式则有时空与事件、场景变换、情节描写、人物对话等叙事元素;代言体和以抒情主体带动全篇进展的叙事结构;今昔、生死对比的叙事艺术。同时,哀伤类作品主要有三大意象类型:一是动物、植物、非生物等自然意象;二是客观实体和主观虚幻的社会意象;三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人物、地点、事件等文化意象。四种抒情方式,多角度抒发哀情;三种叙事方式,全方位交代事由;三大意象类型,立体化建构哀伤场域。最后,从体性来看,哀伤类作品以“哀情”为审美对象,自然形成“哀伤”的总体风格。“哀伤”类目既是按内容划分的,也可以说是以“风格”来分类的。总之,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的文体形态角度考察哀伤类作品,可以看出赋、诗、文三种文体表现“哀伤”主题时的文体特色和文体功能的多样化,既全面地彰显了不同文体表达相同主题时的文学特征,又立体化呈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维度,还多角度展示了“哀伤”之文化观念的演变历程。第三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相关问题研究。其一,《文选》首次设立“哀伤”类目,对历代《文选》类总集和广、续、补遗《文选》类总集的文体分类影响深远。其二,《文选》与《文心雕龙》的“哀”体观有较大差别又互为补充,体现了二书不同的职能。其三,哀伤类作品与儒家思想联系紧密。如哀策文就是儒家礼制的产物;因写作对象的不同而体现出儒家区别性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伦理等级秩序的强调;及其追求“不朽”的死亡观。其四,楚辞孕育了离别、遗弃、感时、伤逝等多重哀伤主题,其对比、时空、比兴等艺术手法的使用颇具开创性,对哀伤类作品主题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而且,屈原等人还以其坎坷的命运和感伤的气质为后世哀伤类创作提供了语源和精神寄托。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的文本分析到考察哀伤赋、诗、文三种不同的文体形态,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哀伤类作品的文学特征。
王彪[3](2016)在《你里头的光》文中研究说明他们以黑夜为白昼,说":亮光近乎黑暗。"——《圣经·约伯记》17:12第一章这会儿,陈米海终于如愿以偿。竟然还是在高红梅自己家里。老实说,那张床很糟,席梦思的弹簧坏了,他抱住高红梅躺下时有塌陷的幻觉,恍若陷身某个致命的泥沼。可以想见这些年高红梅过得怎样,跟她那张一本正经的脸相差无几吧,表面上总是端庄光鲜,皮肤的内里却松了。但陈米海知道自己非常满意,他真是个有耐心的人,为了这一天,他足足花费了二十五年漫长时光。他的亢奋就显得悲喜交集。也是这当口,他突然
张德安[4](2014)在《身体教育的历史(1368~1919) ——关于近世中国教育的身体社会史研究》文中认为近世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人身体变迁的重要阶段。本文从身体史的角度,通过考察近世以来教育活动对身体的塑造历程,透视这一时期国家、社会、个体的历史变迁及互动关系,进而尝试以“身体教育的历史”为线索,对近世以来的历史图景予以展示,对身体与社会的变革予以解读。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通过分析身体的尊卑表现与礼仪教育,考察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变迁过程中礼仪教育对身体的塑造作用。儒家礼教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教育的精髓。而礼教的一大特点,便是以维护传统道德和伦理秩序为目标,对身体的内在养成和外化表现加以训练和规约。对礼教的推崇、践行与批判、改革,集中体现为尊卑观念在身体上的实践及礼仪秩序的构建,以及在近代西方文化冲击下和新式教育改革中的改弦易张。二是从身体的动与静之间的观念选择与变迁出发,考察作用于身体的体育和卫生教育。近代以前主“静”观念长期占据教育主导地位,而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对“动”的倡导与实践成为新的教育思潮。“静”与“动”的塑造承载着社会预期,从“静以修身”到“动以强身”,近世中国身体教育经历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观念与形式的变革,并驱动了身体的社会改造。三是从男女两性的身体角度,对有关身体与性别教育、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加以考察。作用于身体的教育,对两性的社会化特征塑造、两性社会关系的确立、情爱与性的社会态度等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反映,并直接引导了身体的“性别取向”、两性关系表达、男女社会秩序构建,推动了两性社会的发展。四是考察从传统修身观到现代教育科学转变中,关于身体教育中的身体哲学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教育身体的理念、作为实施层面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在历史中运行和变迁的过程。若具体展开论述,可包括如何认识和定位身体、如何应用身体达到教育的目的等等。五是以改朝换代之际的身体变革与国民形象教育为对象,考察在政治主导下,具有国族属性的身体如何在历史中被驯化和建构。具体以男子发式变迁、“女国民”形象塑造为切入点,对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两个易代时期的国民形象教育及身体改造运动加以分析论述,审视在传统文化、政治变革的共同作用下,新身体如何替代旧身体,进而探讨身体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论文对近世以来教育对身体的异化与整合、野蛮化与文明化建构、解放与束缚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通过身体教育的变迁展示了近世社会的转型,旨在丰富对近世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对现实的教育生活和人的未来发展做出关照。近世身体教育的历史表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博弈下,作用于身体的种种力量,有些可能随着新的生活情境进一步在身体里延伸和拓展,有些则随着旧的生活形态而消失或减弱分量,而他们共同左右着身体的走向。作为教育对象的身体,自由性与非自由性、主动性与被动性同在,本身即是在各种关系的均衡和抉择中探索和寻求存在的方式。
徐剑[5](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叶子[6](2012)在《《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题名《<纽约客>的“中国”——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旨在跳出华裔文学研究的常规框架,将文学文本放入与一本杂志的“合作”/“合谋”之中,从文本接受的角度,再做界定与考察。笔者试图以资料的客观呈现为第一目标,搭建一个《纽约客》之想象与华人作者自塑文本所共同完成的知识构架。在这条拥有主体性双重“在场”的“书写中国”的线索中,考察华人作者有关中国政治、记忆与欲望的重述,如何围绕“冷战思维的延续”、“国族叙事”和“‘去根’/‘去中国化’意识”三者的此消彼长而逐渐展开。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并评述相关研究成果,阐述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构想。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纽约客》的总体风格与容量,给予数据统计的同时,介绍杂志的主要版块设置与态度立场,并大致梳理杂志中与美国文学相关的重大事件,来说明《纽约客》作为一本中产阶级的“利基”杂志,如何成为美国文学最理想的中介平台;还将介绍《纽约客》早期对于中国的部分观察,及其从政治及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作家及文学的评论,为后续讨论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背景呈现。第二章(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将讨论林语堂作为中美文化的传播中介,在《纽约客》的叙述中所经历的身份转变;分析林语堂在中国创办的《论语》与《宇宙风》在体例与风格上对《纽约客》的复制;讨论为何《纽约客》对于林语堂长篇小说的评论,停留在“中国式文学”及“史料”层面的考察;细述林语堂有“反共”因素的旅行笔记《枕戈待旦》,如何在冷战时期盛行“美国主义”的大语境之下,遭到《纽约客》的全面否定。第三章(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侧重于讨论黎锦扬作为《纽约客》“小说”栏的第一位华人作者,其书写中对于华埠东方奇景再造的“真实性”是否可靠;并考察《纽约客》与他联手利用与滇缅公路有关的文学想象,所构造出的西南中国整体观。第四章(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将梳理《纽约客》通过引介韩素音的三部小说和刊发她的文化报道,来建立她亚洲文化女使节形象的过程;考察《纽约客》如何通过批判她为毛泽东与周恩来传记写作中政治立场的转变,来质疑其政治乌托邦的构想。第五章(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将考察《纽约客》对哈金作品的选取与舍弃背后的文学观念;阐析哈金用“抵达之谜”的核心精神,在书写美华移民时有意违反语言规则,却并未得到《纽约客》认可的背后成因。第六章(20世纪90年代至今)将讨论由《纽约客》一手捧红的新兴作家李翊云早期作品中的国族叙事,并细察她在向《纽约客》长期关注的作家威廉·特雷弗学习,在写作中退回“日常生活”的逻辑,有意“去中国化”后,所达到的文本呈现,讨论“书写中国”历史变迁中的文学隐喻。除结语部分的总结陈述之外,附录将呈现《纽约客》与五位华人作家相关的篇目一览表,以及英语文化界、《纽约客》、和《纽约客》华人作家三者之间的事记比对年表。
孙霄[7](2010)在《孙中山女儿孙婉的悲喜人生》文中研究说明澳门是中国与世界交往最早的门户之一。由于澳门曾经在历史上具有对中国领土的中立地位,它曾吸引了许多持不同政见的人士在此居住和生活。辛亥革命前后,在一个朝代即将面临更替的历史变迁中,澳门也成为中国革命党人策动民主革命的舞台。
李师江[8](2010)在《三坊七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即便是家国情怀,也是融化在儿女情长之中——任何宏大的意图,能够落实到细微的生活中,永远是文学家的梦想。在一个我们不曾经历的时代,只能以我们的经验去靠近,以最大的努力把所谓的历史变成现实。
二、与爱妻遗体共枕八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爱妻遗体共枕八年(论文提纲范文)
(1)《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郑献甫的生平交流与着述 |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
第二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写景记事 |
第二节 书序文论 |
第三节 寿序诔志 |
第三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注重写实 |
第二节 用典贴切雅致 |
第三节 语言清新古朴 |
下编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 |
凡例 |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序 |
史传论 |
山问 |
快绿园小集记 |
游白龙洞记 |
高明瘗旅会碑记 |
白崖山寨记为松如林子作 |
孔氏抚孤事略为郡侯韵函大令作 |
书嘉应梁子藤州殉难事 |
是亦家记 |
浈水纪行 |
孙仿山《不着一字斋诗》序 |
胡灵泉《度梅岭图》序 |
《笏山诗草》序 |
送严墨庄同年之官新安序 |
《怡云诗草》后序 |
《鸣秋集》序 |
《红兰池馆摭存诗》序 |
《箕盘鬼女诗》序,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 |
合刻《幽女诗集》序 |
《离鸾图》序 |
《山月照弹琴轩印存》序 |
许隽生郎中《题画绝句百首》小序 |
沈伯眉《小只陀盦诗钞》序 |
兰州《魏氏家乘》序 |
书《昙华集》后 |
书许周生《吴台卿哀词》后 |
诰封通政大夫伍太翁先生八秩寿序(代伍实生作) |
诰封朝议大夫程太翁雪庵先生七秩双寿序 |
湖南永州太守林云峣老封翁七十寿序(代刘怡园作) |
宜山邑侯晓园先生五十初度序 |
贵州普安州知州德亭张公七秩寿序 |
修职郎、兴安县学教谕赖翁九秩寿序 |
镇安府太守縻次泉先生六十寿序 |
庆远太守张粤卿观察寿序 |
陈秬香先生八秩寿序 |
姊丈小山先生八秩寿序 |
官西泉封翁六十双寿序 |
灵川县学训导刘君久葭六秩寿序 |
刘正夫五十初度序 |
刘笑山五秩寿序 |
石宗甫四十初度序 |
代拟制府劳公寿言 |
香泉蒋方伯三十初度序 |
诰封宜人吴太尊大母张太夫人九十寿序(代外舅作) |
卢太夫人七秩寿序 |
殷孺人七秩寿序 |
李母吴孺人八秩寿序 |
姚母张孺人七秩寿序 |
区母招孺人七十寿序 |
敕封孺人高母曹太孺人六秩寿序 |
外姑王孺人八秩寿序 |
伍母韦孺人七十寿序 |
李母林宜人六十寿序 |
与李秋航论四六文书 |
与李铭彝书 |
与李秋航书(之一) |
与李秋航书(之二) |
与李秋航书(之三) |
与李秋航书(之四) |
后答胡桂山大令书 |
与朗玉峰书 |
答白河令李秋航书 |
为张眉叔论四六文述略 |
答门人问作令琐语 |
徵何烈妇诗启 |
募修文昌洞山亭启 |
长寿寺募修药师殿疏 |
鬻笔帖为画师许耀亭作 |
上城隍十保状 |
小除夕祭灶文 |
代宜山分县告理苗城隍文 |
刘宝臣哀辞 |
公祭刘子校茂才文 |
刘小山先生告祭文 |
公祭张小籍文 |
公祭李序园先生文 |
李绮堂先生公祭文 |
敕封七品孺人外姑王孺人告祭文 |
女士秦惠淑哀词 |
诰授奉直大夫、四川营山县知县晋知州衔俞公石村墓志铭 |
山辉覃府君墓志铭 |
明经净溪蓝君墓表 |
邓君茂林墓志铭 |
勅封文林郎、协理忻城县知县、诸生延禧莫君墓志铭 |
勅授修职郎、马平县学教谕保举知县、西园张君墓志铭 |
诰封中宪大夫楠友桂君墓表 |
李母严孺人墓表 |
博白女校书阿绿小传 |
李知月小传 |
象云赋并序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2)《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哀伤赋 |
一、哀伤赋界定 |
(一) 何为哀伤赋? |
(二) 《文选》哀伤赋的分类 |
二、《文选》哀伤赋的文本分析 |
(一) 女性悲歌:《长门赋》《寡妇赋》 |
(二) 伤时哀逝:《思旧赋》《叹逝赋》《怀旧赋》 |
(三) 人生离恨:《恨赋》《别赋》 |
三、《文选》哀伤赋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感伤抑郁:“情”“志”赋和“音乐”赋 |
(二) 迁逝之痛:“纪行”“游览”赋 |
(三) 沉吟悲苦:“咏物”赋 |
四、先秦至隋哀伤赋述论 |
(一) 萌芽:先秦西汉 |
(二) 兴盛:汉末曹魏 |
(三) 成熟:两晋时期 |
(四) 深化:南朝时期 |
第二节 哀伤诗 |
一、哀伤诗界定 |
(一) 何为哀伤诗? |
(二) 哀伤诗的分类 |
二、《文选》哀伤诗的文本分析 |
(一) 愤懑悔憾的《幽愤诗》 |
(二) 哀时伤逝的“七哀诗” |
(三) 沉郁悲痛的“悼亡诗” |
三、《文选》哀伤诗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挽歌:思索死亡 |
(二) 行旅:旅途歌哭 |
(三) 祖饯、赠答:哀世伤别 |
(四) 咏怀、咏史:感物伤怀 |
(五) 乐府:离怨哀歌 |
(六) 杂诗、杂拟:情洞悲苦 |
四、先秦至隋哀伤诗述论 |
(一) 先秦时期 |
(二) 两汉时期 |
(三) 汉末曹魏 |
(四) 两晋时期 |
(五) 南北朝至隋 |
第三节 哀文 |
一、哀文辨体 |
二、《文选》哀文的文本分析 |
三、《文选》哀文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荣始哀终:诔文 |
(二) 志在不朽:碑文、墓志、行状 |
(三) 伤古悼今:吊文、祭文 |
四、魏晋南北朝哀文述论 |
(一) 魏晋南北朝哀辞 |
(二) 魏晋南北朝哀策文 |
第二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体形态 |
第一节 体制 |
一、表达规范 |
(一) 结构要求 |
(二) 内容特征 |
二、文体功能 |
(一) 情感指向 |
(二) 情感意蕴 |
第二节 语体 |
一、语言系统 |
(一) “哀”“伤”及其同义字词(语词) |
(二) 句、章、篇 |
二、语言修辞 |
(一)语音方面(语调) |
(二) 语义方面(辞格) |
(三) 句法方面(句式) |
三、语言风格 |
第三节 体式 |
一、抒情方式 |
(一) 生死对比,悲喜映衬 |
(二) 音哀景悲,抚存感亡 |
(三) 虚实相生,梦中寄情 |
(四) 使事用典,悲人悲己 |
二、叙事方式 |
(一) 时空与事件、场景变换、情节描写、人物对话等叙事元素 |
(二) 代言体和以抒情主体带动全篇进展的叙事结构 |
(三) 今昔、生死对比的叙事艺术 |
三、意象类型 |
(一) 自然意象 |
(二) 社会意象 |
(三) 文化意象 |
第四节 体性 |
一、审美精神 |
二、风格探因 |
第三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哀伤”类目的设立与影响 |
一、萧统与“哀伤”类目的设立 |
二、《文选》“哀伤”类目对后世总集设目的影响 |
第二节 《文选》与《文心雕龙》“哀”体观之比较 |
第三节 哀伤类作品与儒家思想之关系 |
一、儒家丧葬文化在哀伤类作品中的反映和对其创作的影响 |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等级伦理的强调 |
三、强调现世、追求不朽的死亡观 |
第四节 《楚辞》对哀伤类作品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你里头的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4)身体教育的历史(1368~1919) ——关于近世中国教育的身体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缘起:由身体史到身体教育的历史 |
二、聚焦“身体”:身体教育史的问题意识 |
三、思考“身体”:身体教育史的思考维度 |
四、相关学术史回顾 |
五、论文概念界定与研究设想 |
第二章 尊卑之间:身体与礼仪教育 |
第一节 尊卑中的秩序:传统礼教主导下的身体礼仪教育 |
第二节 僭越与批判:近世身体对尊卑观念的挑战及身体礼仪教育的嬗变 |
第三节 由身体礼仪教育看近世身体秩序的延续与变迁 |
第三章 动静之间:身体与体卫教育 |
第一节 以“静”为主:近代以前身体教育中的“动静观” |
第二节 由“静”向“动”: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中的身体异化 |
第三节 动静之间:由动静之变看中国近世身体教育变迁 |
第四节 由养生到卫生:身体卫生观的近代形成 |
第四章 男女之间:身体与性别教育(兼论性教育) |
第一节 关于男女之别的身体教育 |
第二节 关于两性关系的身体教育 |
第三节 关于情爱与性的身体教育 |
第五章 身心之间:理念弥漫与技术承载的身体教育 |
第一节 “道德身体”的教育理念 |
第二节 苦乐与奖惩:身体教育的技术与手段 |
第三节 近代理念与技术的变化 |
小结:作为哲学与技术的身心之思 |
第六章 新旧之间:变迁时代的身体与国民形象教育 |
第一节 薙发政策与明清易代的身体礼仪之争 |
第二节 剪辫与清末民初的国民形象改造 |
第三节 新旧之间——由发式变迁看身体形象的改造与重塑 |
第四节 清末民初对“女国民”身体的塑造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合谋”下的中国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是“谁”在呈现中国?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想 |
第一章 《纽约客》概论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利基”杂志与美国文学的温床 |
第二节 《纽约客》眼中的中国与中国文学 |
第二章 林语堂:“掮客” 的美国化” |
第一节 传教:从“哲人”到“国族发言人”的转变 |
第二节 《纽约客》的中国复本:《论语》与《宇宙风》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式英语小说”的阅读指导 |
第四节 冷战时期林语堂的“反共”及《纽约客》对“美国主义”的抗衡 |
第三章 黎锦扬:“白华”的中国想象 |
第一节 “微弱的中国意识”:唐人街东方奇景的再造 |
第二节 “摩登”的改造:《纽约客》的西南中国整体观 |
第四章 韩素音:女使节的双重视角 |
第一节 为亚洲宣传的文化女使节 |
第二节 双重视角下中国“对”与“错”的复调 |
第五章 哈金:抵达之谜 |
第一节 质朴的假象:部落与代言人 |
第二节 移民者的文学:以语言的背叛为核心 |
第六章 李翊云:《纽约客》学徒的成长 |
第一节 离开的端倪:为出走正名 |
第二节 “稻草变黄金”:学徒的成长 |
结语 |
附录1 《纽约客》涉及文本一览 |
附录2 英语文化界事记与《纽约客》事记比对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孙中山女儿孙婉的悲喜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兄长孙科作媒与戴恩赛喜结良缘 |
二、随丈夫出使巴西前牵挂在沪的儿女 |
三、儿子戴永丰和丈夫相继病逝 |
四、在香港认司徒倩为干女儿 |
五、与离别近半个世纪的女儿王纕蕙相认 |
六、病逝于澳门镜湖医院 |
(8)三坊七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多情儿借书定情梅怡春慧眼识珠 |
第二章痴情男痴情难解顽劣童顽劣受宠 |
第三章田清客设计断私情陈承影回乡祭祖先 |
第四章陈承影全力斗英夷李碧玉二心委林舒 |
第五章秦代儒分组教孺子陈宝理寻衅闹学堂 |
第六章李碧玉巧嫁林书生陈承影义收牧牛童 |
第七章宝落妙笔画睡莲宝亦粗心辱林舒 |
第八章陈承影三顾马晓春陈宝亦一试八股文 |
第九章马先生初馆改计策陈宝回新婚忘经书 |
第十章孟神医妙手救宝落陈宝回伤心遇旧情 |
第十一回陈承影书房训孽子马晓春野外教学童 |
第十二回梅怡春开心受画陈承影暗中访婿 |
第十三回陈宝亦幼稚谜禁书马先生从容说主人 |
第十四回懵懂生初识造船厂陈承影难劝不肖子 |
第十五回陈翰林讲经鳌峰书院三少爷留情烟花柳巷 |
第十六回张同利送鲜果献妙计陈宝回体乡情夺解元 |
第十七回失意童重阳出风头得意父诗会识才俊 |
第十八回三后生喜入鳌峰书院二老汉合选贫家女婿 |
第十九回幺儿沼池试兵船老父两边说道理 |
第二十回群英会纵谈天下主考官新授知县 |
第二十一回大富商书院访名师窘书生茶楼听韵事 |
第二十二回马晓春茶亭评译文李青柏腊八赋情诗 |
第二十三回痴情女佳对传情有才男妙文中举 |
第二十四回陈宝回殿试赐进士落榜儿古寺悟偈语 |
第二十五回陈宝盛德化想出家马晓春茶楼献妙计 |
第二十六回陈承影山寺会老僧马晓春海岛迎少爷 |
第二十七回英国领事逞淫威族塾教师牵红线 |
第二十八回林嫣儿绣床觑夫婿李大户酒楼得儿媳 |
第二十九回陈承影忍痛献宗祠林昌彝受激嫁孙女 |
第三十回林嫣儿巧劝夫君读书陈承影恸哭老母归西 |
第三十一回胡老爹义选贫家婿陈承影遥忧失意儿 |
第三十二回陈宝回望江县建功业林白江川石岛设防务 |
第三十三回陈宝常偶染心病李青柏终娶佳人 |
第三十四回陈远芳随夫渡台湾马晓春醉酒赴黄泉 |
第三十五回赵元凯三番拒婚陈宗耕一心办学 |
第三十六回二公子三试及第陈老爷六子进士 |
第三十七回热血儿血洒闽江忠义子义走大漠 |
第三十八回陈承影投资办实业赵元凯丁忧走南洋 |
第三十九回陈承影垂死立遗嘱大公子毁家办新学 |
第四十回兴闽学堂薪火相传三坊七巷浴火重生 |
四、与爱妻遗体共枕八年(论文参考文献)
- [1]《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D]. 谢凤娥.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2]《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D]. 赵俭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你里头的光[J]. 王彪. 江南, 2016(06)
- [4]身体教育的历史(1368~1919) ——关于近世中国教育的身体社会史研究[D]. 张德安. 南开大学, 2014(04)
- [5]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6]《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D]. 叶子. 复旦大学, 2012(02)
- [7]孙中山女儿孙婉的悲喜人生[J]. 孙霄. 世纪, 2010(05)
- [8]三坊七巷[J]. 李师江. 作家,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