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来给北京春季高招支“招”(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兰[1](2021)在《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重中之重。不过,传统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采取教为主、学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致少慢差费一直存在。传统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界的有志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种阅读方法在改革的浪潮中大量涌现。作为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打开了阅读教学全新的面貌,成为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良方,得到学界的热烈拥护,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群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相当匮乏,而且就仅有的对初中阶段的研究来看,也主要是理论部分,鲜少涉及实践方面。基于此,笔者试以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内容为例,研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以期对一线教师从中学切入对群文阅读进行实践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选题的意义。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研究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其应用的意义。2、梳理了群文阅读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主要从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与其它阅读教学的比较、议题、选文、教学策略、课型、某一学段、实践(教学案例与反思)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一章里,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对于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不仅探究了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也对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如议题、选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进行了阐释。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从学生、教师、教材、课堂四个方面作了回答。对于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笔者从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两个方面作了回应。第二章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全语言教学、互文性、建构主义等四个群文阅读的基本理论,以及这四个基本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集体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全语言教学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课程统整;强调文本多源性;强调学生的学习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共同建构的;强调师生平等。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组文要有互文意识;群文解读要有互文意识;阅读过程应强调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意义建构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信息资料对“学”的支持;强调协作、交流。第三章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在第二章四个理论的支撑下,笔者设计了表达、作者、题材、内容四个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即:《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学习共同体理论下的《群文阅读:<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四章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这一章是承接第三章来的,是对第三章四个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以期向一线教师展示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并分别反思四堂群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从亲身实践总结开展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分析群文阅读虽然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单篇阅读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把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池莉[2](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邱健[3](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认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徐锁荣[4](2011)在《海神》文中研究指明在士兵心中,祖国就是至高无上的神圣。谨以此作献给建党90周年。——作者题记第一章一、九花礁嫂说:男人上南沙守礁,女人最好别送,那场面,让人受不了。当汽笛一响,缆绳一解,船一离码头,甲板上站成城墙样的男人,同时挥起树林般的手,齐刷刷地喊:首长再见——战友再见——亲人再见——再硬的汉子,看到此情此景,也会哽咽淌眼泪,何况我们女人?女人这时候哭,就不吉利。可九花还是去送了。临去之前,她在心里
师东海[5](2011)在《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文中指出论文从政治学的视角,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条线索展开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以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教育公平的政治学定义,即"教育权力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对这种分配是否符合教育权利平等原则的评价",围绕教育公平的三个核心范畴——教育权利、教育权力与教育资源,以及四个基本政治属性——正义性、权利性、冲突性和妥协性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在政治学领域内初步构建起关于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概念体系;进而在研究教育权利民主化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逻辑关系、悖论关系和现实关系;特别是站在民主政治发展的高度,讨论了教育公平与不同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证研究上,‘首先对我国教育权利平等的现实状况、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主要表现进行概述和成因分析,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权、立法权和行政权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不同责任;通过考察西方教育公平的有关思想背景和有关国家在维护教育权利平等、缩小教育差距、救助教育弱势群体等方面采取的可资借鉴的政策和做法,提出对促进中国教育公平的有益启示。最后,针对我国教育公平实践,分别从维护教育权利平等、制约监督教育权力、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班红娟[6](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曹征路[7](2009)在《问苍茫》文中指出常书记也不光是鼓励她一个人,对所有的打工仔他都在反反复复说一个道理,这个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强者的时代,深圳不相信眼泪,你就不要流泪嘛。你顺着它来,它要什么你给它什么,千万不要对着干,你比别人更强,你就行了。那个美国的乔丹怎么说的?让别人尊重你的唯一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打败他!
邰勇夫[8](2009)在《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文中提出这一天,我踏上了推销路,从此我的生命之旅险象环生,云谲波诡。15年后一位执导过许多战争大片的导演对我说:"如果要我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我宁可去死!"我说:"这不是你愿不愿意,也不是我愿不愿意。如果冥冥中真的有主宰万物的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是有意让我从此一会上天堂一会入地狱经历九曲十八弯,从而完成这样一首推销员之歌。"
彭见明[9](2009)在《天眼》文中提出第一章近处菩萨远处显何了凡不久前听说大青山有一个姓王的瞎子,善算命。还有一个绝招:即听人的声音便可辨别其贵贱祸福。他很想去拜访他。所谓"看相",用肉眼看的,其实算不得高手;不看,用手摸骨相的,要高一筹;而不看、不摸,仅凭耳朵听的,便是此行中的高人了。就如武林中真正的高人,与人过招,不必再使利器,一双空手就足够了。
邓九刚[10](2008)在《大盛魁商号(二)》文中指出第一章大道通"商"驼道是草原商城归化通向四面八方的主要交通形态,它的存在和活跃使归化城成为八方通衢之地!驼帮是经营驼运的组织,许多驼帮的联合体构成了归化城的万驼社。贴蔑儿拜兴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就是骆驼房子。"房子"一词在归化被引申为聚
二、谁来给北京春季高招支“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来给北京春季高招支“招”(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 |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及核心概念 |
一、思想渊源 |
二、核心概念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学生方面的价值 |
二、教师方面的价值 |
三、教材方面的价值 |
四、课堂方面的价值 |
第三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 |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 |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理论 |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二节 全语言教学理论 |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 |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三节 互文性理论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四节 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三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
一、古诗文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统计 |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第四章 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 |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五节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经验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题解与意义 |
二、综述与视野 |
三、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和局限 |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
一、国民性乐教 |
二、现代性伦理 |
三、古典性抒情 |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
小结 |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
小结 |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
小结 |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
小结 |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
小结 |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教育公平的缘由 |
(二) 政治学视角下研究教育公平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教育公平研究的学科归属 |
(二) 教育公平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
(三) 国内学者对国外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四) 国内外教育公平研究的主要特点 |
(五) 国内外教育公平研究的不足及政治学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一) 构建教育公平研究的政治学理论框架 |
(二) 教育公平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教育公平的政治意蕴 |
一、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涵义 |
(一) 研究教育公平的政治学视角 |
(二) 教育公平的政治学定义 |
(三) 研究教育公平的政治学维度 |
二、教育公平的政治属性 |
(一) 教育公平的正义(Justice)属性 |
(二) 教育公平的权利(Right)属性 |
(三) 教育公平的冲突(Conflict)属性 |
(四) 教育公平的妥协(Compromise)属性 |
第三章 教育公平与政治发展 |
一、教育权利的民主化进程 |
(一) 教育权利的历史演进轨迹 |
(二) 教育权利成为一项公认权利 |
(三) 中国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 |
二、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
(一)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基本关系 |
(二)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悖论 |
(三)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现实关系 |
三、教育公平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
(一)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公平质的规定性 |
(二) 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
(三) 教育公平对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 |
(四) 教育不公对政治发展的逆向阻滞作用 |
第四章 中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 |
一、教育权利平等的现实状况 |
(一) 中国对公民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 |
(二) 对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教育权利不平等的调整 |
(三) 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救助 |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政策调整 |
(一) 教育资源的分类 |
(二)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
(四) 中国政府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政策矫正 |
三、教育权力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政治责任 |
(一) 党的教育领导权的公平责任 |
(二) 国家教育立法权的公平责任 |
(三) 国家教育行政权的公平责任 |
四、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走向 |
(一) 教育公平上升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 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
(三) 教育普及走向教育均衡 |
第五章 教育公平的国际考察 |
一、西方教育公平思想的社会政治思潮背景 |
(一) 生而平等又生而有别:古典自由主义对教育公平的主张 |
(二) 强调政府责任和干预:新自由主义对教育公平的主张 |
(三) 回归自由市场、强调能力:保守自由主义对教育公平的主张 |
(四) 注重福利:社会民主主义对教育公平的主张 |
(五) 超越自由和保守:第三条道路主张“积极”的教育公平思想 |
二、不同国家维护教育权利平等的政策选择 |
(一) 促进种族之间教育权利平等的努力 |
(二) 促进不同阶级教育权利平等的努力 |
(三) 各国保障教育选择权的政策努力 |
三、不同国家缩小教育差距的主要政策和作法 |
(一) 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的国外经验 |
(二)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俄罗斯经验 |
(三) 关注缩小教育差距成为世界教育公平发展的趋势 |
四、不同国家救济教育弱势群体的主要政策和作法 |
(一) 学位分配的补偿 |
(二) 对经济困难群体的救助 |
(三) 对残障儿童的特殊关照 |
(四) 对不同教育群体文化差异的补偿 |
五、国外教育公平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权利的平等 |
(二) 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主要在政府 |
(三) 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 |
(四) 教育公平的实现决定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 |
(五) 择校制度的本质是保障和扩大教育选择权 |
(六) 教育公平的重点随着教育发展而变化 |
(七) 救济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
(八) 教育公平需要注重文化差异 |
第六章 促进中国教育公平的对策 |
一、维护教育权利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 |
(一) 教育权利平等是当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共同要求 |
(二) 机会平等是当今世界教育公平的共同价值 |
(三) 社会主义理想下,机会公平将失去合法性 |
二、制约、监督教育权力: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
(一) 教育权力的价值选择:维护教育权利平等,促进教育公平 |
(二) 教育权力的现实选择:扩大教育资源+ 促进机会公平 |
(三) 教育公平的关键:制约和规范教育权力运行 |
(四) 教育权力的规范:明确责任,强化追究 |
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
(一) 可分配的教育资源种类 |
(二) 校舍和设备图书类教育资源的分配建议 |
(三) 师资的分配建议 |
(四) 办学经费的分配建议 |
(五) 学位指标的分配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地域文化" |
二、"国家意识" |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
一、研究内容概要 |
二、研究进度 |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
一、领军人:Y校长 |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
小结 |
结语 |
一、本论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问苍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5 |
第二章 |
6 |
7 |
8 |
第三章 |
9 |
10 |
11 |
12 |
第四章 |
13 |
14 |
15 |
第五章 |
16 |
17 |
18 |
19 |
第六章 |
20 |
21 |
22 |
23 |
第七章 |
24 |
25 |
26 |
27 |
第八章 |
28 |
29 |
30 |
31 |
第九章 |
32 |
33 |
34 |
第十章 |
35 |
36 |
37 |
38 |
第十一章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第十二章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第十三章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9)天眼(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近处菩萨远处显 |
第二章命悬一线情缠百结 |
第三章一字拆开去钱米滚滚来 |
第四章穿着裤子连着裆 |
第五章缘去缘来, 山不转水转 |
第六章山大了, 什么草都长 |
第七章悲如何, 乐又如何 |
第八章江湖之近江湖之远 |
第九章泥鳅爱往松处钻 |
第十章塘大水深好养鱼 |
第十一章树大未必能遮荫 |
第十二章比一比井水和河水的味道 |
第十三章冉冉佛音绕古城 |
第十四章见识 |
第十五章打断骨头连着筋 |
第十六章火车和蚂蚁 |
第十七章头炷香 |
第十八章磕下去的是头, 翻起来的是浪 |
第十九章飞来横喜 |
第二十章迎风摆柳舞翩跹 |
第二十一章关于老板 |
第二十二章潭深波浪静 |
第二十三章圆寂 |
第二十四章风动云也动水涨船自高 |
第二十五章塘干水浅风起叶落 |
第二十六章条条蛇咬人 |
第二十七章米箩跌到糠箩里 |
第二十八章走多了夜路难免不碰鬼 |
第二十九章走麦城 |
第三十章风扫落叶各自飘 |
第三十一章烟飞火灭在净土 |
第三十二章求半 |
第三十三章四两拨千斤 |
第三十四章无欲一身轻 |
第三十五章勾魂夺魄愁满天 |
第三十六章不算风情, 也如风情 |
第三十七章猪出众, 山也荣 |
第三十八章缘深义重山低水短 |
第三十九章无尘无念时月朗星高处 |
第四十章拨雾见红霞方觉众山小 |
四、谁来给北京春季高招支“招”(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王小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4]海神[J]. 徐锁荣. 红岩, 2011(04)
- [5]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 师东海. 吉林大学, 2011(08)
-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问苍茫[J]. 曹征路.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3)
- [8]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J]. 邰勇夫. 中国作家, 2009(08)
- [9]天眼[J]. 彭见明.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2)
- [10]大盛魁商号(二)[J]. 邓九刚. 长篇小说选刊,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