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花黄色素对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血清和肝组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及胶原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武琰琼[1](2021)在《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观察复方中药防风桃红四物汤(Fang Feng Taohong Siwu Decoction,FTSD)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肝纤维化防治的一种新思路。方法:实验研究,选用清洁级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病理模型组(MOL组)、防风桃红四物汤组(FTSD组)、桃红四物汤组(TSD组)、防风组(FF组)、秋水仙碱组(COL组),每组各10只。CTRL组大鼠常规喂养,其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8周。于第8周末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2只,麻醉后摘取大鼠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及Masson染色,确定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复制。造模成功后,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CTRL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除CTR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继续维持每周2次CCl4腹腔注射,至实验结束。末次给药12小时后,处死所有大鼠,摘取肝脏,部分用于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部分用于制备肝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Aspartate,MDA)、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4和Smad7 m RNA表达水平。临床观察,筛选符合血瘀型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治疗组除给予ETV治疗外,同时服用复方中药防风桃红四物汤,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III型前胶原蛋白(procollagen-3-peptide,PCIII)、I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n Serum,IV-C),病毒学应答指标、APRI评分及肝脏超声指标。结果:实验研究表明,各治疗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较CTRL组均差,但优于MOL组。与MOL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大鼠肝组织MDA、HY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TGF-β1、Smad4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p<0.01),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p<0.01),Smad7表达显着上调(p<0.05,p<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FTSD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TSD组、FF组及COL组(p<0.05,p<0.01)。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HA、LN、PCⅢ、IV-C、APRI评分、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等异常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HBV-DNA、HBe Ag、HBs Ag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结果显示,FTSD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调节肝纤维化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基因表达有关。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较之于单纯ETV治疗,FTSD联合ETV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葸博婷[2](2020)在《滨蒿内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纤维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滨蒿内酯(Scoparone,SCO)体内外抗肝纤维化作用,讨论TLR-4/NF-κB在SCO抑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寻求治疗肝纤维化新的作用靶点与思路。方法:采用CC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成功建立肝纤维化的大鼠体内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体外模型。在体内实验中,我们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2mg/kg),SCO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HE染色观察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水平;微板法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胶原沉积因子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III型前胶原(Procollagen-III,PC-III)和IV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IV-C)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TLR-4/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和mi RNA表达情况。在体外实验中,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GF-β1 10 ng/m L)和SCO高,中,低剂量组(80,60,40μM),免疫荧光实验观察HSC-T6经TGF-β1诱导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划痕检测给药后细胞迁移状况;WB和Q-PCR检测给药后HSC-T6细胞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和mi RNA表达情况。结果:(1)SCO对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SD大鼠有保护作用,当给药浓度为200 mg/kg时,保护作用最佳。(2)SCO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TLR-4/NF-κB通路中的TLR-4,My D88、p-NF-κB蛋白表达,并且显着减少该通路下游因子TNF-α,IL-6,IL-1β的含量。(3)SCO可以抑制由TGF-β1活化的HSC-T6细胞增殖,其IC50为60.12μM。(4)SCO可降低HSC-T6细胞中TLR-4/NF-κB通路的TLR-4,My D88、p-NF-κB蛋白表达,并且显着降低该通路下游因子TNF-α,IL-6,IL-1β的含量。(5)SCO抑制体内外TLR-4/NF-κB通路后,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TGF-β1表达显着降低。结论:SCO能够阻断体内外TLR-4/NF-κB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谯明[3](2020)在《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筛选芹菜子和芹菜根抗肝纤维化有效部位及单体活性成分;构建芹菜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初步预测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阐明芹菜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后续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TGF-β1诱导HSC-LX2细胞活化,建立体外肝纤维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比较芹菜子和芹菜根不同提取物及其萃取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2)通过检测HSC-LX2细胞增殖、凋亡及肝纤维化指标含量,观察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采用GC-TOF-MS和UHPLC-MS/MS技术对芹菜子有效成分进行识别分析,共同考察芹菜子抗肝纤维化活性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3)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对芹菜子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和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所有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筛选;4)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和本实验室已有研究获取芹菜子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采用DAVID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5)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60g·kg-1)及芹菜素高剂量组(0.60g·kg-1)、中剂量组(0.30g·kg-1)和低剂量组(0.15g·kg-1),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40%CCl4花生油溶液(1m L·kg-1),正常组给予相应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9周。从造模第5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5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肝、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LB、TP、ALP和LDH水平;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TB、DB、GSH-PX、Hyp、SOD和MDA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A、LN、PCIII和IV-C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COL-I蛋白的表达;6)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大鼠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对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整合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对差异m RNA-protein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对富集程度高的靶蛋白进行验证,进一步阐明芹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1)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和芹菜根95%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部位可有效抑制HSC-LX2细胞活化,降低LN、HA和PCIII的含量,促进细胞凋亡,其中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作用最强,故将芹菜子作为后续研究对象;2)芹菜子6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高剂量对HSC-LX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14%、73.52%、54.09%和43.3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5%、4.3%、0.7%和0.1%,石油醚部位细胞上清液中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更接近于正常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中共鉴定识别出122个化学成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与所含芹菜素、芹菜甲素、秦皮乙素及其含量呈正相关;3)从芹菜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佛手柑内酯、芹菜苷、芦丁、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大叶茜草素和芹菜甲素。芹菜素、芹菜苷、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芹菜甲素对HSC-LX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1.32%、30.87%、15.81%、22.02%、48.28%和61.93%;4)筛选得到芹菜子17个活性成分,其中apigenin、aesculetin和3-n-butylphthalide具有较多的作用靶点,可能在芹菜子的药理作用中起到较为核心的作用。芹菜子活性成分作用的69个靶点主要涉及collagen catabolic,inflammatory response和negative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storage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TGF-β,NF-κB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5)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III和IV-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清肝功能指标AST、ALT、ALP、MDA、LDH、Hyp、TP、TB和DB水平显着下降(P<0.05),ALB、SOD和GSH-PX水平显着升高(P<0.05);大鼠的肝脾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芹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纤维化及炎性程度逐渐减轻;6)通过转录组学分析,芹菜素组中有161个基因上调,891个基因下调,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PAR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Cell adhesion molecules。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芹菜素组中正调控蛋白207个,负调控蛋白332个,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HIF-1/VEGF/MAPK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ECM-receptor interaction。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可能通过HIF-1/MAPK/e NOS/VEGF/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GF-β1、α-SMA、HIF-1α、VEGF、i NOs、FAK和p38 MAPK m 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抑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1)从芹菜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佛手柑内酯和大叶茜草素为首次从芹菜子中分离得到,大叶茜草素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芹菜子有效成分识别分析结合单体化合物体外药效实验,确定了芹菜素、芹菜甲素和秦皮乙素是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芹菜素生物活性最强;2)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了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体现了芹菜子“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3)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从整体水平探讨了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建立了“多靶点-多通路”复杂网络关系,从系统层面探析芹菜素抗肝纤维化机制为通过TGF-β、HIF-1、MAPKs、PI3K/AKT、e NOS和VEGF介导的FAK磷酸化途径来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陈媛媛[4](2019)在《“活血理气散”治疗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活血理气散”治疗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思路及方法。并初步探讨“活血理气散”治疗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入选年龄1860岁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88例。两组既往均有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试验组给予中药“活血理气散”,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LSM)、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粪便常规、肾功能及十二道心电图。结果1.参加试验病例完成情况及人口学资料:参加试验病例共88例,试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最终完成整个试验疗程的病例数为84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治疗前人口学资料及各项指标基线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变化: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均有改善(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3.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试验组治疗后P-Ⅲ-P、HA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N、Ⅳ-C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Ⅲ-P、LN、Ⅳ-C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P-Ⅲ-P、HA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或P<0.05)。4.Fibroscan检测值变化: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Fibroscan检测值较治疗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门静脉系超声指标变化:治疗后试验组肝门静脉(PV)主干直径及血流量均较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门静脉主干直径及血流量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减小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有效率为:69.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提高(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提高幅度更显着(P<0.01)。8.不良反应:所有试验病例均无病情加重及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1.“活血理气散”可以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活血理气散”可以改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及门脉血流动力学。3.“活血理气散”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的机制可能与降低门脉压力有关。
古春,俞小炯,董科,熊伟,彭盛坤[5](2018)在《不同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肝纤维化:客观标准评价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损伤的过程中,移植途径的选择可能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目的:对比分析经尾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肝纤维化大鼠的差异。方法:75只雄性大鼠中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不进行任何干预;取剩余6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4组干预,其中3组分别经肝动脉、门静脉、尾静脉移植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悬液2 mL(细胞浓度为1×109 L-1),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细胞移植4周后,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及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组相比,尾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尾静脉移植组相比,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肝动脉移植组上述指标与门静脉移植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2)与模型组相比,尾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大鼠肝组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Ⅲ型前胶原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与尾静脉移植组相比,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肝动脉移植组上述指标与门静脉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3)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呈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尾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肝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肝动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改善程度优于尾静脉移植组;(4)结果表明,经尾静脉、肝动脉及门静脉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可改善SD大鼠肝纤维化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其中经肝动脉与门静脉移植的效果要优于尾静脉移植。
李海[6](2017)在《基于Hippo信号通路的红花黄色素治疗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百草枯(PQ)为一种速效触杀灭生型季胺盐类除草剂,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我国既是百草枯的生产大国,又是百草枯的消费大国。随着百草枯的广泛使用,百草枯中毒患者也日益增多。百草枯脂溶性强,易于人体吸收,且在血液中基本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分布于肺、肝、肾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其中肺组织既是百草枯在人体的主要蓄积器官,也是百草枯致人体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在百草枯中毒早期可发生急性肺损伤,到了中晚期则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典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也被称为“百草枯”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百草枯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一些进展,但对于百草枯中毒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故百草枯中毒,尤其是中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尚无特效解毒药及救治方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在分子与基因水平的研究,为百草枯中毒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在对果蝇的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信号通路即Hippo信号通路,目前已证实该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Hippo通路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该通路与人类的其他疾病如主动脉瘤、组织纤维化、病毒性肝炎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Hippo信号通路和TGF-β 1信号通路在调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而TGF-β1已被认为是百草枯中毒中引起肺纤维化的关键因子。因此,Hippo信号通路可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观察百草枯染毒大鼠肺组织内MST、Yap、TGF-β 1及Smads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了解Hippo信号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深入开展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中药红花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常用药物,自汉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红花黄色素为红花的提取物,其中85%以上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红花黄色素还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已有实验证实红花黄色素能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及大鼠肺纤维化,同时在临床上使用红花黄色素治疗IPF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百草枯患者主要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作为基本的抗炎及抗纤维化治疗手段,不仅效果尚不理想,而且副作用较大,因此发现新的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使用红花黄色素及TGF-β 1抑制剂SB431542干预百草枯染毒大鼠,通过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与部分蛋白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为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治疗研究探索新的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目的:1、建立急性大鼠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研究Hippo信号通路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从Hippo信号通路角度出发探索红花黄色素及TGF-β 1抑制剂SB431542治疗百草枯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成年(6周)雄性Wister大鼠255只,随机分为6组,其中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各35只,染毒组、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各50只。染毒组、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以50mg/kg给予体积分数为20%的百草枯原液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灌胃;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与其等量生理盐水灌胃。SY干预组给予红花黄色素50mg/kg,SB干预组给予SB431542 100μg/kg,每日腹腔注射,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腹腔注射,连续给药四周。各实验组于实验开始后3、7、14、21、28天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大鼠血液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留取大鼠肺组织分别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MST、TGF-β1、Yap、Smad3、CTGF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MST、TGF-β1、Yap、Smad3、CTGF蛋白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blotting检测肺组织MST、TGF-β1、Yap、Smad3、CTGF蛋白的表达。留取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及Masson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留取大鼠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计算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各组生存率。结果:1.血清TGF-β,水平染毒组大鼠血清TGF-β1浓度自3天开始进行性升高,14天达到高峰,其后缓慢下降,28天仍高于对照组。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与染毒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TGF-β1升高程度较染毒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TGF-β1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肺组织MST、TGF-β1、Yap、Smad3、CTGF蛋白表达情况(1)MST染毒组MST的表达3天开始下降,7天下降到最低值,其后缓慢升高,至28天仍低于对照组。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与染毒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其下降幅度要低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MST的表达各组间及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MST蛋白主要表达定位于肺组织细胞胞浆中,仅在处于最强表达时细胞核中出现极少量表达。(2)TGF-β 1和Smad3 染毒组TGF-β 1和Smad3的表达3天开始进行性升高,14天达到高峰,其后缓慢下降,28天仍处于较高水平。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与染毒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其升高程度较染毒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TGF-β,和Smad3的表达各组间及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TGF-β1蛋白表达定位于肺组织细胞胞浆中;Smad3在各对照组主要表达定位于肺组织细胞胞浆中,染毒后Smad3表达部位由胞浆转移至胞核。(3)Yap和CTGF染毒组Yap和CTGF的表达自3天起进行性升高,28天达到最高峰。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与染毒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其升高程度较染毒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Yap和CTGF的表达各组间及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Yap在各对照组主要表达定位于肺组织细胞胞浆中,染毒后Yap表达部位由胞浆转移至胞核;CTGF蛋白表达定位于肺组织细胞胞浆中。3.病理学变化(1)光镜观察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未见明显异常。染毒组早期表现为急性肺泡炎,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基本无纤维化表现。随时间炎症表现逐渐加重,14天达到高峰,并开始出现纤维化表现。21至28天肺组织炎症表现逐渐减轻,但纤维化持续进展加重。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与染毒组有相同病理学变化趋势,但炎症及纤维化表现较染毒组减轻。(2)病理学评分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毒组、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染毒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高于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p<0.05)。(3)电镜观察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损伤。染毒组早期表现为Ⅰ、Ⅱ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集等细胞损伤表现,晚期出现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等纤维化表现。SY干预组和SB干预组各时间点与染毒组有类似超微结构改变,但细胞损伤及组织纤维化程度较轻。4.各实验组生存率比较空白对照组、SY对照组及SB对照组大鼠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染毒组、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p<0.05)。SY干预组及SB干预组大鼠生存率高于染毒组(p<0.05)。结论:1.急性百草枯中毒时Hippo信号通路可通过MST-Yap途径被激活,并通过参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CTGF表达调控促进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2.红花黄色素及TGF-β 1抑制剂SB431542能通过干预Hippo信号通路部分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程度。3.急性百草枯中毒时,机体可能还存在不依赖于TGF-β 1信号通路的其他途径参与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
岳学良[7](2017)在《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肝纤维化是当肝脏受到各种刺激因子侵袭时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常常伴有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活化,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若不加干预,肝纤维化往往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癌等方向发展,最终危及生命。然而,肝纤维化这一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因此着眼于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红景天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药材,其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炎、改善睡眠、增强记忆、保护肝脏功能、抗疲劳、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红景天苷是红景天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其对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但目前对其保护机制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和TGF-β诱导的人肝细胞系L02的体外肝纤维化细胞模型,从细胞因子、炎性小体、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等方面探讨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从而加深我们对红景天苷药理作用及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方面的认识。方法:通过CCl4皮下注射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和TGF-β诱导人肝细胞系L02建立体外肝纤维化细胞模型。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并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病理学检查评价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和IL-1β;NF-κB、IκB和磷酸化的NF-κB、IκB;TGFβ、smad3和磷酸化的smad3;MMP2和MMP9;α-SMA和type I collagen的表达研究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1、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CCl4组AST和ALT、HA和LN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红景天苷(20 mg/kg)组及(40 mg/kg)组和CCl4组比较使AST和ALT、HA和LN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E染色中,CCl4组可见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索紊乱,大部分肝窦消失,肝细胞呈中、重度水肿,肝细胞多发气球样变及脂肪样变性,并伴有多发炎性细胞浸润。红景天苷(20 mg/kg)组及(40 mg/kg)组则明显减轻了肝纤维化程度,仅有轻度的气球样变及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在Masson染色中,CCl4组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红景天苷(20 mg/kg)组及(40 mg/kg)组则胶原纤维增生较少。2、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CCl4组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20 mg/kg)组及(40mg/kg)组则较CCl4组TNF-α,IL-6和IL-1β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CCl4组肝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磷酸化的NF-κB、IκB;TGFβ和磷酸化的smad3;MMP2和MMP9;α-SMA和type I collagen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20 mg/kg)组及(40mg/kg)组和CCl4组比较上述蛋白的表达则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TGF-β诱导人肝细胞系L02体外肝纤维化细胞模型中,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ALT、AST含量均较对照组显着性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20μM、40μM)给药组能明显降低ALT和AST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在TGF-β的刺激下,L02细胞上清液中的IL-6、IL-1β和TNF-α表达极显着增高(p<0.001)。各浓度红景天苷组极显着下调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p<0.001)。4、在TGF-β诱导人肝细胞系L02体外肝纤维化细胞模型中,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磷酸化的NF-κB、IκB;TGFβ和磷酸化的smad3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极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景天苷组(10μM、20μM、40μM)和模型组比较上述蛋白的表达则显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红景天苷10μM组caspase-1的表达p<0.01,其余均P<0.001)。结论:1、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有效减轻了肝损伤。2、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产生,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进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3、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红景天苷能降低MMP2及MMP9的表达,维持MMPs和TIMPs之间的平衡,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进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4、红景天苷能抑制NF-κB、TGF-β/Smad3信号转导通路及其所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5、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是多层次多靶位多信号通路的,其作用机制复杂,且相互作用机制之间还可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织成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的巨大保护网络。
秦冬梅[8](2017)在《毛菊苣活性成分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t Hout)根为研究对象,采用药效追踪方式分离抗肝纤维化有效部位及成分,通过体内外活性跟踪探讨了倍半萜和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root of Cichorium glanudulosum,TFCG)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柱层析、制备液相等方法提取分离单体成分,应用2D-NMR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首先考察了 95%乙醇提取物(CG-I)对刀豆蛋白(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昆明种小鼠60只,小鼠灌胃CG-I,阳性药甘利欣,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天/次,连续十天。第十天灌胃结束后1小时尾静脉注射Con A(除正常组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指标、炎症因子、肝组织匀浆指标及HE染色。将CG-I萃取得到石油醚(CG-V)、乙酸乙酯(CG-Ⅵ)和正丁醇(CG-Ⅶ)萃取物灌胃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模型。Wistar 大鼠 60 只,雌雄对半,分为 6 组,CG-V(15mg·kg-1),CG-Ⅵ mg·kg-1),CG-Ⅶ(6mg·kg-1),水飞蓟宾胶囊(8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l00mg·kg-1腹腔注射TAA,2次/周。造模第5周始,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它各组动物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8周,共12周。考察肝脏、脾脏系数、血清指标、病理检查、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将分离的3个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采用MTT和RT-PCR法考察24/48h其对TGF-β1刺激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和纯化TFCG并考查了 TFCG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SD大鼠60只,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大鼠首次皮下注射40%CC14-植物油混悬液1ml·kg-1,以后每次注射量为0.5ml·kg-1,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周。于第四周末把给药组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宾)、TFCG高剂量(200mg·kg-1)、中剂量(1OOmg·kg-1)、低剂量(50mg·kg-1)。于第五周始给药组大鼠灌胃,共计13周。检测体内肝脾系数、血清指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和蛋白表达等。RT-PCR方法考察24/48h其对TGF-β1刺激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PERK基因慢病毒修饰对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的作用。结果:鉴定了 3个倍半萜内酯类成分:11β,13-Dihydrolacurin、奥菊素和8-去乙酰母菊素-8-O-硫酸盐,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1个为新天然产物,另1个为首次从毛菊苣根中分离得到,还有β-谷甾醇。CG-I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CG-I给药组ALT、AST、GST和AKP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肝脏、脾脏系数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CG-I高剂量组IFN-γ显着下降(P<0.05),TNF-α、IL-1β水平均显着下降,T-SOD水平显着上升,MDA水平均显着降低,白蛋白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CG-I各给药组肝损伤程度减轻。三个萃取物对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G-Ⅶ组可降低肝脾脏系数(P<0.05);CG-Ⅵ可降低脾系数(P<0.01),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显着降低(P<0.05,P<0.01);HE、Masson染色检测,治疗组(CG-V,CG-Ⅶ)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较模型组比较,CG-V与CG-Ⅶ显着降低了 FN、Smard3及TGF-β1表达(P<0.05),CG-Ⅴ与CG-Ⅶ与模型组比较凋亡指数显着降低(P<0.01);Western-Blot结果,CG-Ⅴ与CG-Ⅶ组FN和Smard3表达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IGFBPrP1表达CG-Ⅶ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3个化合物对HSC-T6基因表达结果,药物对Smad2、Smad3、PPP5C和TGF-β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显着,24小时三个药物均具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但48小时抑制作用不显着;48小时三个药物均能显着上调Smad7基因表达(P<0.05或P<0.01),而24小时仅有奥菊素和8-去乙酰母菊素-8-0-硫酸盐个别浓度能够上调Smad7基因表达(P<0.05或P<0.01),Smad7基因表达时效关系成正比。TFCG的提取工艺条件为:80℃,用70%乙醇料液比1:15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AB-8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3.Omg·mL-1,流速为4BV·h-1,5BV柱体积,吸附率达80%以上;50%乙醇洗脱,流速2 BV·h-1,2BV柱体积解吸率达90%以上。得到TFCG含量为50.82±0.37%(n=3)。TFCG对CC1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CG组、水飞蓟宾组肝脾脏系数均有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ALT、AST、AKP、LDH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TFCG高、低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y-GT水平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TFCG和水飞蓟宾组大鼠血清Hyp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TFCG高、中剂量和阳性药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5);TFCG高剂量组MDA水平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病理检查结果,TFCG各剂量组大鼠肝脏纤维有显着改善。免疫组化结果,TFCG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TGF-β1、Smad3、TLR4 和 α-SMA 蛋白表达(P<0.01 或P<0.05),显着上调 Smad7的表达(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CG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TGF-β1表达显着降低(P<0.05),Smad7表达明显增强(P<0.05)。RT-PCR结果:给药组对TGF-β1和PPP5CmRNA表达抑制作用24h优于48h作用,对Smad7基因的上调,48h的效果好于24h,Smad7基因表达时效关系成正比,而TGF-β1、PPP5C、Smad2和Smad3基因表达无明显的时效关系。TFCG中浓度组对于基因表达影响显着(P<0.01)。初步构建人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颗粒,采用western-blot、流式细胞等技术考察L02细胞凋亡情况。结论:通过活性追踪探讨了倍半萜和TFCG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得到三个先导化合物。倍半萜类下调肝组织中FN、IGFBPrPl、Smad3与TGF-β 1的蛋白表达,抑制HSC-T6中 TGF-β1、Smad2、Smad3、PPP5CmRNA 表达以及上调 Smad7mRNA 表达,抑制HSC-T6的激活及增殖作用,有效阻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TFCG抑制肝组织中TGF-β1、Smad3、TLR4和α-SMA的表达,上调Smad7蛋白表达,对活化HSC-T6中TGF-β1、Smad2、Smad3、PPP5CmRNA表达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极显着上调Smad7基因mRNA表达,有效阻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α-SMA、TLR4和PPP5C蛋白及基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初步了解在内质网应激时,LV-PERK慢病毒可促进肝细胞株L02的增殖和凋亡作用。
王媛媛[9](2016)在《银杏叶提取物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各种慢性肝损伤所进行的修复反应,具有可逆性。若慢性肝损伤持续存在和发展,肝纤维化则可恶化为不可逆的肝硬化。银杏叶提取物(GBE)是从干燥的银杏叶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种药理学作用。近几年来,有研究发现GBE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活性。本课题将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明确GBE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灌胃建模组(模型组)、GBE高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组)和GBE低剂量给药组(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了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每周两次50%CC14/花生油溶液(1m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在建模的同时,高剂量组按体质量每天一次腹腔注射GBE 30mg·kg-1低剂量组按体质量每天一次腹腔注射GBE 15 mg·kg-1。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蛋白(IV-C)、层黏连蛋白(LN)及III型前胶原肽(PIIINP)。同时观察大鼠肝脏形态,采集肝组织样品。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实验技术检测肝组织中核蛋白(NF-κB)、质蛋白(NF-κB 和 IκBα)以及总蛋白(p38MAPK、p-p38MAPK、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平行实验考察GBE对大鼠肝组织中p38MAPK、NF-κB、Bcl-2 和 Bax 蛋白表达的影响;半定量 RT-PCR 和 Real-time PCR 检测 HSCs 激活因子(Colla1、Colla2、MMP-1、TIMP-1、α-SMA 和 Desmin)和炎症相关因子(Cox-2、IL-1β、IL-6、TNF-α 和 TGF-β),考察 GBE 对 HSCs和炎症的影响。结果:1.50%CC14/花生油溶液(1mL·kg-1)灌胃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降低(P<0.05),肝重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肝重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肝重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肝重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大鼠肝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肝脏指数(肝重/体重)计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功能明指标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GBE给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功能指标(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P<0.05)。4.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PⅢNP)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GBE给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指标(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P<0.05)。5.对大鼠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较其它各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加深(P<0.05)。GBE给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后,胶原沉积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并且随着GBE剂量增加,肝纤维化程度也明显改善(P<0.05),但仍然没有恢复到对照组水平。6.Western blot实验技术检测结果显示,GBE给药能够有效地降低p38MAPK和p-p38MAPK的蛋白水平(P<0.05),表明GBE能够抑制肝纤维化大鼠p38MAPK信号途径。GBE给药能够有效地降低核内蛋白(NF-κB)和增加胞质蛋白(NF-κB、IκBα)水平(P<0.05),表明GBE能够调节肝纤维化大鼠NF-κB/IκBα信号途径。GBE给药能够有效地增加Bcl-2蛋白水平(P<0.05),同时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水平(P<0.05),表明GBE能够调节肝纤维化大鼠Bcl-2/Bax信号途径。7.免疫组化平行实验结果显示,GBE给药能够有效地降低p38MAPK、Bax和NF-κB蛋白水平(P<0.05),同时增加Bcl-2蛋白水平(P<0.05),这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表明GBE能够调节肝纤维化大鼠p38MAPK信号途径、NF-κB/IκBα信号途径和Bcl-2/Bax信号途径。8.HSCs 激活标志因子(Colla1、Colla2、MMP-1、TIMP-1、α-SMA 和 Desmin)RN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GBE给药能够有效地降低肝纤维化大鼠HSCs激活因子RNA水平(P<0.05),表明GBE能够抑制肝纤维化过程中HSCs的激活。9.炎症相关因子(Cox-2、IL-1β、IL-6、TNF-α和TGF-β)RN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GBE给药能够有效地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RNA水平(P<0.05),表明GBE能够抑制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结论:GBE对CC1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GBE抑制p38MAPK信号途径,调节NF-κB/IκBα信号途径,从而有效地抑制炎症和肝星状细胞激活。同时,GBE也能够抑制Bcl-2/Bax信号途径,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由淑萍[10](2016)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体内观察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分析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评价CPhG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体外观察CPhGs对HSC的增殖和凋亡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从细胞学水平阐述CPhG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同时研究CPhGs对TGF-β1/smad和PDGF/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从分子水平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的新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75只,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BJRG,600 mg/kg)、CPhGs高剂量组(500 mg/kg)、中剂量组(250 mg/kg)、低剂量组(125 mg/kg),CPhG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3只,其余每组各12只。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干预,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造模结束后继续治疗4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清、肝、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含量;ELISA测定血清TGF-β1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I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2)采用HSC分别以含CPhGs浓度为0,3.91,7.81,15.63,31.25,62.50,125.00,250.00,500.00μg/mL浓度的培养液体外培养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测量CPhGs对HSC的半数抑制率(IC50);选取CPhGs(25,50,100μg/mL)作用于HSC及正常肝细胞(HL7702),24h、48h、72h、96 h后MTT法检测不同受试药物对HSC及HL7702增殖的影响;LDH比色法测定药物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PhGs(25,50,100μg/mL)对HSC凋亡的影响;进一步RT-PCR法检测CPhGs对HSC细胞α-SMA、Caspase3、NF-k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受试药物对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3)MTT观察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在不同时间对TGF-β1诱导的HSC增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对smad2、smad3、smad7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对tgf-β1/smad通路蛋白smad2,smad3,p-smad2,p-smad3和smad7的表达。mtt法观察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在不同时间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hsc增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对α-sma、i型胶原、erk1/2、c-fos、c-jun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25,50,75,100μg/ml浓度的cphgs对pdgf/erk1/2通路蛋白i型胶原、erk1/2、p-erk1/2表达的差异。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脾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肝功能酶中除低剂量组tb和db外,cphgs其余剂量组的gpt、got、alp、tp、tb和db含量明显下降(p<0.05),alb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肝纤维化标志ha、ln、pciii、iv-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hyp含量降低(p<0.01),血清tgf-β1含量降低(p<0.01),并且,cphgs高剂量组的肝脾指数、血清学指标、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yp含量的效果与bjrg阳性对照组接近;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显示cphgs各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假小叶形成减少,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cphgs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与bjrg阳性对照组相当,各剂量组肝组织中i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或p<0.01),i型、Ⅲ型胶原较模型组比较,仅见于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病理着色浅且少,呈现细丝状纤维;tgf-β1的表达显示,细胞浆的棕黄色表达面积较模型组明显缩小,染色以浅黄色为主(p<0.01)。2)cphgs对hsc的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ic50为119.125μg/ml;不同浓度的cphgs对hl7702有轻度的增殖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00)μg/ml的cphgs对hsc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phgs100μg/ml浓度组的凋亡率最高,为20.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cphgs均可抑制α-sma、nf-kbp65mrna水平,促进caspase3mrna水平,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cphgs药物组hscbcl-2/bax均明显降低(p<0.05)。3)(50-100)μg/ml的cphgs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sc的增殖(p<0.05);(25-100)μg/ml剂量组的cphgs均可抑制smad2和smad3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且明显抑制smad2和smad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促进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4)(50-100)μg/ml的cphgs可以抑制rrpdgf-bb诱导的hsc的增殖(p<0.05);(25-100)μg/ml剂量组的cphgs均可抑制α-sma、i型胶原、erk1/2、c-fos、c-jun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cphgs可明显抑制i型胶原、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cphgs对bsa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i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生成有关。2)CPhGs可明显抑制HSC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对HL7702的生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诱导HSC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及降低Bcl-2/Bax比值有关。3)CPhGs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通路及PDGF/ERK1/2通路进而阻断HSC的活化、增殖有关。
二、红花黄色素对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血清和肝组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及胶原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花黄色素对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血清和肝组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及胶原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章 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
2.1 病例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2.4 治疗方案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研究结果 |
2.7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 |
文献综述 中药防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滨蒿内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滨蒿内酯体内抗肝纤维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SCO改善损伤后肝功能 |
2.2 SCO促进肝脏胶原沉积降解 |
2.3 SCO对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4 SCO降低体内炎症因子含量 |
2.5 SCO发挥抗氧化作用 |
2.6 SCO对体内肝纤维化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滨蒿内酯体外抗肝纤维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7 SCO体外有效剂量筛选 |
2.8 TGF-β1成功诱导体外肝纤维化 |
2.9 SCO在体外减轻肝纤维化 |
2.10 SCO对体外肝纤维化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通过NF-κB通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芹菜子和芹菜根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研究 |
实验一 芹菜子和芹菜根不同提取物及萃取部位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筛选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GC-TOF-MS和 UHPLC-MS/MS的芹菜子化学成分及抗肝纤维化活性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芹菜子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芹菜子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预测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芹菜素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基于转录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芹菜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及验证实验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芹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活血理气散”治疗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样本量估计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2.3.1 西医诊断标准 |
2.3.1.1 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 |
2.3.1.2 肝硬化代偿期分期诊断标准 |
2.3.1.3 肝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
2.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3 纳入标准 |
2.3.4 排除标准 |
2.3.5 试验中止标准 |
2.3.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3.6.1 剔除标准 |
2.3.6.2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课题设计思路 |
3.2 分组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3.3.1 试验组 |
3.3.2 对照组 |
3.4 观察指标 |
3.4.1 安全性指标 |
3.4.2 疗效观察指标 |
3.4.2.1 肝功能、肝纤维化、Fibroscan?测定 |
3.4.2.2 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 |
3.4.2.3 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 |
3.4.2.4 胃肠生活质量指数 |
3.5 疗效评定标准 |
3.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7 伦理原则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病例完成情况 |
5.2 试验前两组各项基线比较 |
5.2.1 年龄 |
5.2.2 性别 |
5.2.3 试验前肝功对比 |
5.2.4 试验前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对比 |
5.2.5 试验前Fibroscan测定值对比 |
5.2.6 试验前门静脉主干直径及血流量对比 |
5.2.7 试验前胃肠道症状积分(GIS)对比 |
5.2.8 试验前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对比 |
5.3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
5.3.1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
5.3.2 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对比 |
5.3.3 治疗前后两组FS值对比 |
5.3.4 治疗前后肝门静脉主干直径及血流量对比 |
5.3.5 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积分(GIS)对比 |
5.3.6 治疗前后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对比 |
5.3.7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 |
5.4 药物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6.1.1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
6.1.2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1.2.1 观察肝功能的意义 |
6.1.2.2 观察肝纤四项血清学指标意义 |
6.1.2.3 观察肝脏硬度检测指标的意义 |
6.1.2.4 观察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意义 |
6.1.2.5 观察胃肠道症状积分及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的意义 |
6.2 导师学术观点 |
6.2.1 中医病名 |
6.2.2 中医对肝与血关系的认识 |
6.2.3 中医对肝与脾胃关系的认识 |
6.2.4 中医病因病机 |
6.2.5 组方分析 |
6.2.6 药味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2.6.1 柴胡 |
6.2.6.2 红花 |
6.2.6.3 桃仁 |
6.2.6.4 白芍 |
6.2.6.5 川芎 |
6.2.6.6 熟地黄 |
6.2.6.7 枳壳 |
6.2.6.8 炙甘草 |
6.2.6.9 当归 |
6.2.6.10 牛膝 |
6.2.6.11 桔梗 |
6.3 “活血理气散”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6.3.1 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肝功能 |
6.3.2 降低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
6.3.3 对患者Fibroscan指标的影响 |
6.3.4 减小患者门脉直径及血流量,改善门脉血流动力学 |
6.3.5 缓解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6.3.6 安全性分析 |
6.3.7 小结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一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一 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表(GIS) |
附录二 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不同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肝纤维化:客观标准评价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肝纤维化的评价指标: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4 方法 |
1.4.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 |
1.4.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
1.4.3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1.4.4 实验动物分组及干预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5.1 肝功能指标检测 |
1.5.2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
1.5.3 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与鉴定结果 |
2.2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2.3 肝功能指标 |
2.4 肝纤维化指标 |
2.5肝组织病理变化 |
3 讨论Discussion |
(6)基于Hippo信号通路的红花黄色素治疗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一 |
英文文章二 |
(7)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红景天苷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2章 红景天苷对小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3章 红景天苷对人肝L02细胞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毛菊苣活性成分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毛菊苣根化学成分研究及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考察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毛菊苣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毛菊苣萃取物对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毛菊苣根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对HSC-T6增殖抑制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毛菊苣中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植物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银杏叶提取物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大鼠分组、给药和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药物和主要试剂 |
1.1.3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大鼠分组和处理 |
1.2.2 大鼠基本情况观察 |
1.2.3 大鼠血清提取和分离 |
1.2.4 大鼠肝脏组织样品采集和形态观察 |
1.2.5 大鼠肝脏指数计算 |
1.2.6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大鼠实验期间的基本情况 |
2.2 大鼠肝脏形态和肝脏指数的变化 |
3.讨论 |
第二部分 银杏叶提取物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血清肝功能指标(TBIL、ALT和 AST)的检测 |
1.2.1.1 TBIL的检测 |
1.2.1.2 ALT的检测 |
1.2.1.3 AST的检测 |
1.2.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和 PIIINP)的检测 |
1.2.2.1 HA的检测 |
1.2.2.2 LN的检测 |
1.2.2.3 IV-C的检测 |
1.2.2.4 PIIINP的检测 |
1.2.3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GBE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
2.2 GBE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
3.讨论 |
第三部分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组织石蜡包埋和切片制作 |
1.2.2 HE染色 |
1.2.3 Masson染色 |
1.2.4 肝纤维化程度评价 |
1.2.5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HE染色结果 |
2.2 Masson染色结果 |
2.3 肝纤维化评价结果 |
3.讨论 |
第四部分 银杏叶提取物抗大鼠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1.2.3 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blot)实验 |
1.2.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GBE对 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2.2 GBE对 NF-кB/IкB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2.3 GBE对 Bcl-2/Bax信号通路的影响 |
3.讨论 |
第五部分 银杏叶提取物抑制炎症和HSCs的激活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引物设计及合成 |
1.2.2 RNA抽提(Trizol法) |
1.2.3 逆转录合成c DNA |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2.5 半定量PCR |
1.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2.7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GBE在抗肝纤维化过程中对炎症的影响 |
2.2 GBE在抗肝纤维化过程中对HSCs激活的影响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肉苁蓉苯乙醇总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及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四、红花黄色素对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血清和肝组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及胶原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防风增效桃红四物汤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D]. 武琰琼. 兰州大学, 2021(09)
- [2]滨蒿内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纤维化机制研究[D]. 葸博婷. 桂林医学院, 2020(03)
- [3]转录—蛋白质组学的芹菜子抗肝纤维化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D]. 谯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4]“活血理气散”治疗乙肝肝硬化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陈媛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不同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肝纤维化:客观标准评价的比较[J]. 古春,俞小炯,董科,熊伟,彭盛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9)
- [6]基于Hippo信号通路的红花黄色素治疗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研究[D]. 李海. 山东大学, 2017(03)
- [7]红景天苷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岳学良. 郑州大学, 2017(07)
- [8]毛菊苣活性成分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D]. 秦冬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5)
- [9]银杏叶提取物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媛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肉苁蓉苯乙醇总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由淑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8)
标签:对照组论文;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成分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