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铀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封宇,郎哲思,宿延涛,陈树森[1](2021)在《用于分离铀的萃取剂微胶囊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传统萃取工艺中溶剂损失和乳化等问题,本文结合萃取和离子交换的特点,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一种聚砜壁材的含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D2EHPA,或P204)的萃取剂微胶囊,研究了稀释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NaCl)对微胶囊成球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采用二甲苯作稀释剂、P204萃取剂浓度为50%时,微胶囊对铀的吸附容量能达到40 mg/g以上;采用100 g/L H2SO4作解吸剂,铀解吸率可达99%;聚砜壁材的P204萃取剂微胶囊在低浓度铀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解吸后可重复使用。
杨晓静[2](2020)在《胺基膦萃取剂对稀土及其伴生元素的萃取与分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稀土及其化合物纯度的要求日益增加,如何从稀土矿物中提取和纯化稀土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钍和铀因其与稀土相似的化学性质而常常伴生于稀土矿物中,在稀土矿浸取过程中,这些放射性元素也会被浸出,这些杂质离子会对后续稀土的萃取分离造成影响。所以,寻找高效的分离铀和钍并回收稀土的方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有分离纯化金属的技术中,溶剂萃取法因其高效性、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处理能力大而成为分离纯化稀土的重要手段。本论文研究了胺基膦萃取剂在硫酸介质中萃取分离稀土(Ⅲ)及其伴生元素钍(Ⅳ)和铀(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使用α-胺基膦酸酯萃取剂(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Cextrant 230,L)从硫酸介质中选择性萃取分离U(Ⅵ)和Th(Ⅳ)。Cextrant 230在不同的酸度下对U(Ⅵ)、Th(Ⅳ)、RE(Ⅲ)、Al(Ⅲ)和Fe(Ⅲ)进行萃取,其萃取顺序为:U(Ⅵ)>Th(Ⅳ)>Fe(Ⅲ)>RE(Ⅲ)>Al(Ⅲ),且萃取率均随着酸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对铀的萃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斜率法推导出Cextrant 230萃取U(Ⅵ)的机理为中性络合机理,萃合物为UO2SO4·2L,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探讨了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萃取过程是放热且自发的过程。将该萃取剂用于硫酸铝浸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模拟料液中,经过单级错流萃取,超过99%的放射性U(Ⅵ)、Th(Ⅳ)被除去,这既改善了后续的萃取环境也避免了稀土产品被污染。2.研究了胺基膦酸萃取剂(2-乙基已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HEHAMP,H2A2)在硫酸介质中对稀土的萃取性能。首先考查了平衡酸度对萃取稀土的影响,萃取顺序与大多数酸性萃取剂一致,Y(Ⅲ)的位置落在Ho(Ⅲ)、Er(Ⅲ)之间,萃取次序如下:Lu(Ⅲ)>Yb(Ⅲ)>Tm(Ⅲ)>Er(Ⅲ)>Y(Ⅲ)>Ho(Ⅲ)>Gd(Ⅲ)>La(Ⅲ)。采用斜率法确定HEHAMP在硫酸介质中萃取稀土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机理,推导出萃合物的组成为RE(HSO4)2HA2,并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以重稀土Yb(Ⅲ)和Lu(Ⅲ)为例,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并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以及30%HEHAMP对稀土的饱和容量与反萃性能,结果表明该萃取过程是一个吸热自发的过程,30%HEHAMP对Yb(Ⅲ)和Lu(Ⅲ)的饱和负载量分别为37.37g/LYb2O3和40.12g/LLu2O3。盐酸是最佳的反萃剂,4mol/LHCl能有效的将Yb(Ⅲ)和Lu(Ⅲ)从有机相中反萃到水相溶液中,反萃率均超过90%。
赵雪媚[3](2020)在《海洋铀、锂资源开发的关键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限的资源和无限制的人口增长推动着社会对非常规工业金属和矿物能源的需求。海洋中铀含量大约是陆地的1000倍,锂含量是陆地上锂储量的四个数量级,无处不在的海水几乎可以作为全球铀、锂资源源源不断的来源。MOF基纳米吸附剂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和超高的比表面积,对铀具有快速吸附速率和突出选择性,是提铀领域一类新型吸附剂,但不易回收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海水提铀领域的应用。此外,针对目前报道的沉淀法,吸附法,萃取法和电渗析等方法用于海水提锂条件苛刻,最近报道了一种电化学海水提锂的方法,是基于固态电解质(SSE)结构的半电池,具有高的锂离子提取速率,但目前该领域还很有限。在本文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结合位点、高效快速提铀性能的易回收的超亲水多孔纳米复合材料膜用于海水提铀;制备了一种超致密(99.2%),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和超高提锂速率的石榴石型SSE用于海水提锂。(1)开发了一种新型的MOF-聚(偕胺肟)复合高渗透多孔铀吸附膜。利用聚丙烯腈(PAN)在DMF溶液中溶解的特性,将PAN溶解在制备UIO-66的前驱液中,原位合成UIO-66-PAN,肟化得UIO-66-PAO纳米复合材料。我们利用大片层氧化石墨烯(GO)溶液对UIO-66-PAO纳米颗粒进行均匀分散,GO与UIO-66-PAO的质量比为1:15,放置1个月仍无沉降。通过简单快速的高压抽滤法制备高分散性、强度、韧性和亲水性的UIO-66-PAO多孔膜。这种方法不仅适应于MOF材料,也适用于其它纳米颗粒材料。通过过滤海水显示出快速高效的提铀特性,在8 ppm模拟海水中提铀量高达510 mg g-1,60 ppb的低浓度铀溶液中,单层UIO-66-PAO多孔膜也可达到88.4%的铀提取率。偕胺肟官能团化的膜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回收问题,所以UIO-66-PAO多孔膜在海水提铀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候选材料。(2)本文采用铝掺杂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致密(99.2%)Li6.75La3Al0.25Zr2O12(LLAZO)立方石榴石固态电解质(SSE)。在海水提锂的最低水阻要求下,LLAZO的锂离子电导高达4.8×10-4S,是未改性Li7La3Zr2O12的20倍。在天然海水中,LLAZO SSE基装置具有198μg cm-2h-1的提锂效率和0.01 V的小电压波动。能耗分析表明,电解能源成本仅占金属锂产值的1.0%-3.7%。每平方米LLAZO SSE可从未浓缩的天然海水中获得17.3 Kg锂,每年净收益高达$1220-2500。所以,基于LLAZO SSE的电化学装置具有稳定、低成本、高效率地从海水中提取锂金属的应用前景,为海水提锂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雷云逸[4](2019)在《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文中指出溶剂萃取法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中浓缩与提纯U(VI)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萃取剂的研究和工艺流程的研究是溶剂萃取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用氟原子取代二(2-乙基已基)丁酰胺(DEHBA)的丁酰基碳链上的氢原子,得到作为U(VI)、Th(IV)的新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首次研究了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萃取性能,得到了比较好的实验结果。本论文同时研究了用天然植物茶叶渣对U(VI)、Th(IV)的吸附性能,发现茶叶渣对钍、铀有较好的吸附萃取效果,这对乏燃料后处理及矿山污染的处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全氟丁酰氯、二异辛胺合成新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DEHFB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新萃取剂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萃取行为,考察了萃取时间、稀释剂、萃取剂浓度、硝酸酸度、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本文选择比较廉价的苯作稀释剂,有利于DEHFBA稳定萃取;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的萃取,要求p H越高越好,考虑到铀酰离子的水解条件,选择最佳萃取条件p H为3左右;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Th(IV)的萃取,酸溶液浓度在2~3 mol/L左右效果稍好。DEHFBA对U(VI)的有一定的萃取力,对Th的萃取力相对较弱。3、初步推断了DEHFBA对U(VI)、Th(IV)萃取机理,得出DEHFBA与UO2(NO3)2的萃合物为UO2(NO3)2·DEHFBA,分配比的对数与萃取剂浓度的对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斜率为非整数的直线关系,推测也可能有2UO2(NO3)2·DEHFBA存在;DEHFBA与Th(NO3)4的萃合物为Th(NO3)4·DEHFBA,也可能有2UO2(NO3)2·DEHFBA同时存在。研究得出DEHFBA对U(VI)、Th(IV)的萃取过程属于吸热过程。研究还发现,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低于0.0004 mol/L时,DEHFBA的萃取U性能稍优于DEHBA、TBP,但金属离子初始浓度高于0.0004 mol/L,DEHFBA的萃取性能并没有优越性。4、研究了DEHFBA的辐照稳定性,分析对比辐照前后DEHBA、DEHFBA对U(VI)的萃取行为,从萃取平衡时间、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金属离子浓度、萃取温度等因素考察分配比变化,结果表明,DEHFBA相比DEHBA具有更好的辐照稳定性。5、利用串级实验原理,研究了DEHFBA在硝酸介质中对U(VI)、Th(IV)的分离,得出优先考虑萃取U(VI)有利于两者分离。当U(VI)中含微量Th(IV),浓度比例为19:1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萃取分离;而当Th(IV)中含微量U(VI),浓度比例为9:1时,即可达到很好的分离。6、探讨了红、绿茶渣对U(VI)、Th(IV)吸附性能,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吸附剂剂量、吸附时间、水相酸度、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红、绿茶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两种茶叶对U(VI)、Th(IV)的吸净率都能达到98%以上,在U(VI)的吸附研究过程中,绿茶渣比红茶渣容易达到吸附平衡,红茶渣对U(VI)的最大吸附量为70.094μg/mg,绿茶渣对U(VI)的最大吸附量为62.078μg/mg,在吸附过程中红茶渣表现出比绿渣更好的吸附性能。红、绿茶渣吸附U(VI)、Th(IV)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得出红、绿茶渣中的羰基和羟基及氨基表现出交换与络合。分析了红、绿茶对U(VI)、Th(IV)吸附的吸附模型,得出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U(VI),Th(IV)在红茶渣上与绿茶渣上的吸附行为。
王成[5](2019)在《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铀是核能的主要燃料,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铀资源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含铀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也会浪费地球上有限的铀资源。因此,研究处置含铀废水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杯芳烃是一类拥有独特空穴结构的第三代超分子环状低聚化合物。因其合成步骤简单,结构易修饰等特点,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磁性纳米Fe3O4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磁性、巨大的比表面积等,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杯[4]芳烃与UO22+的空间匹配效应,以杯[4]芳烃为母体,对其上沿进行羧基化改性,对其下沿进行磷酸酯修饰,然后,将杯[4]芳烃衍生物“接枝负载”到磁性纳米Fe3O4粒子上,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各阶段产物进行表征。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这一系列目标产物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氯磷酸二苯酯作为取代基,通过取代反应对杯[4]芳烃下沿进行修饰,合成出一种新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表征。考察了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外界因素对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铀的初始浓度为5 mg/L时,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4.0,温度为25℃,萃取剂浓度为0.20 g/L,萃取平衡时间为2 h。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此外,在有多种共存离子的情况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表现出对U(Ⅵ)良好的选择性萃取能力。(2)用对氨基苯甲酸和氯磷酸二苯酯分别对杯[4]芳烃的上、下沿进行修饰,得到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调查了pH值、萃取时间和温度对CPD萃取铀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萃取时间和温度都会影响CPD对U(Ⅵ)的萃取。当初始pH值为5,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 h时,CPD对U(Ⅵ)的萃取率达到最大。计算了萃取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PD萃取铀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且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吻合较好。(3)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磁性纳米Fe3O4粒子和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CPD)组成的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Fe3O4/CPD复合材料用来去除在不同条件下水溶液中的U(VI)。同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Fe3O4/CPD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吸附材料,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中U(VI)的分离富集。
陈天宝,贾秀敏,黄永,刘忠臣,向秋林,李培佑[6](2018)在《硫酸体系中铀、钒分步萃取分离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采用N235萃取铀—P204萃取钒工艺从某铀钒矿石酸性浸出液中分步萃取分离铀、钒,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水相pH、温度、接触时间、相比等因素对萃取、反萃取过程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所得铀反萃取液中不含钒,钒反萃取液中铀质量浓度低于1mg/L,实现了铀、钒高效分离。
柯麟[7](2017)在《硫、磷掺杂g-C3N4光催化还原UO22+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工业为人类的现代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料;铀元素是主要的高化学毒性和高放射性核废料,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如何高效、绿色地去除铀的污染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在论文研究工作中,我们以非金属半导体g-C3N4为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激发下,利用光催化还原技术还原易迁移的六价铀至沉淀的四价铀,去除铀污染,回收铀资源。本论文发展g-C3N4合成技术,将硫、磷非金属元素引入g-C3N4结构中,拓展g-C3N4基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吸收范围,减小其禁带宽度,调节价带和导带电位,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和有效利用率,促进光催化还原六价铀至四价铀性能。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g-C3N4结构中C-N具有很强的共价键,g-C3N4结构层与层间存在弱的范德华力,N具有较大的电负性,g-C3N4边缘存在的NH/NH2具有很强的氢键,氢键存在于共价碳氮体系会阻止电子的传导、降低载流子迁移率、减弱g-C3N4的阳光吸收。我们将电负性低的元素硫引入g-C3N4结构中,取代边缘NH/NH2基团。研究结果表明,将硫引入g-C3N4结构,可以得到类石墨烯结构的g-C3N4,将SC3N4光催化材料用于UO22+光催化还原反应,g-C3N4基光催化材料的活性有着显着的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表观速率值达到0.16 min-1。机理研究表明,非金属掺杂改性后催化材料活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S替代了C3N4中部分的晶格N,禁带宽度的减小,提高了导带和价带能级以及光生电子的传输能力,同时有效地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几率,提高光催化反应的速率。(2)以铀的萃取剂磷酸三丁酯与尿素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在马弗炉里面540℃高温热处理2 h,制备磷掺杂的g-C3N4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通过调节磷酸三丁酯与尿素的质量比,合成磷含量不同的磷掺杂的C3N4。通过研究实验,发现催化还原铀酰离子活性最佳的可见光催化剂是PC3N4-3(掺杂8 mL磷酸三丁酯)。最佳PC3N4光催化剂对UO22+光催化还原的活性有着显着的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表观速率值达到0.11 min-1。催化机理的探究,通过磷掺杂,拓宽g-C3N4基光催化材料对太阳管响应波长范围和光吸收强度,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和利用效率,提高光催化还原UO22+的性能。这些都为新型可见光光催化还原UO22+催化材料的开发研究提供开发依据和理论参考。
徐旭辉[8](2017)在《含亚砜基金属萃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铂族和稀土金属稀少而昂贵,加强二次资源中稀有金属的回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溶剂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提取分离方法在稀有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合成并筛选高效的萃取剂,研究各种金属的萃取规律,准确掌握体系的萃取机理,开发高效的萃取分离工艺是溶剂萃取技术在稀有金属二次资源回收的研究重点及方向。本文成功合成了含亚砜基的长碳链金属萃取剂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乙酸、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乙酰胺、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甲基)-1H-苯并[d]咪唑等。以十二硫醇,双氧水和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烷烃为原料,经亲核取代、氧化和酰化等几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亚砜基的长碳链金属萃取剂。通过GC-MS、1HNMR、红外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这几种金属萃取剂对稀土金属铥的萃取性能,探究了萃取率与官能团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萃取性能最优的萃取剂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乙酰胺(L8)。探索了pH、稀释剂、震荡时间、烷基碳链长度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L8对铥的饱和萃取容量。结果显示,L8在三氯甲烷稀释剂中,震荡时间不小于3min时,对pH>4.20的铥离子溶液能完全萃取,0.01mol/L的L8溶液的萃取容量约为等体积的0.0033mol/L的铥离子溶液,L8与铥离子的配比约为3:1。在pH>4.25时,探索了几种亚砜对镱和镥的萃取性能。实验显示,L8在三氯甲烷稀释剂中对镱和镥的萃取均表现出良好的萃取性能。溶液pH对萃取率影响极大,在高酸度下,L8对镱和镥的萃取率几乎为零,而在低酸度下,L8对镱和镥几乎都实现了完全萃取,其他官能团的亚砜对镱和镥的萃取性能一般。在萃取铥的最优条件下,用L8萃取等浓度的铥镱镥离子溶液。实验结果显示,L8对铥镱镥三种元素间的相互分离性能不佳。用几种不同官能团亚砜测试对贵金属钯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含有双羧基和酯基团的亚砜萃取性能不佳,其它几种亚砜均表现出良好的萃钯效率,其中L8的萃取性能优异。
马田[9](2016)在《吡啶酰胺类萃取剂萃取U(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和开发新的萃取体系对于核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吡啶酰胺萃取剂具有易合成、耐辐射、污染小等优点,在核燃料的后处理中具有显着优势。本论文合成了三种吡啶酰胺萃取剂,研究了它们对U(VI)的萃取性能,并通过斜率法探究了萃取机理,本论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含铀废水的来源、处理方法及溶剂萃取法的优势,并简单介绍了萃取剂的分类和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合成并表征了萃取剂N,N’-(1,2-乙基)-二吡啶酰胺,考察了酸度、相比、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剂三氯甲烷中,水相:有机相=1.5,萃取剂浓度为0.04 mol/L,p H值为6时,萃取效果最佳,振荡30 min即可达萃取平衡,萃取分配比达6.2,该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KCl做盐析剂时萃取效果最好,萃取剂与UO22+为双分子络合。第三部分:合成并表征了萃取剂N,N’-(1,4-亚苯基)-二吡啶酰胺,考察了酸度、时间、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剂三氯甲烷中,水相/有机相=1.5,萃取剂浓度为0.04 mol/L,p H值为6时,萃取效果最佳,振荡40 min可达萃取平衡,萃取分配比达9,该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KCl做盐析剂时萃取效果最好,盐析剂浓度为0.25 mol/L时萃取分配比达12以上,萃取剂与UO22+为双分子络合。第四部分:合成并表征了萃取剂N,N’-(2,6-吡啶基)-二吡啶酰胺(PRDPA),考察了酸度、时间、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剂三氯甲烷中,萃取剂浓度为0.025 mol/L,p H值为6时,萃取效果最佳,振荡60 min可达萃取平衡,萃取分配比达7.3,该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NH4Cl做盐析剂时萃取效果最好,萃合物可能的结构为2UO2Cl2?3PRDPA。
孟虎[10](2015)在《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核电的高速发展,在铀矿开釆和选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水,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铀是一个具有化学毒性和低放射活性的重金属元素,铀及其化合物进入到人体中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渐进或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肾衰竭,因而有必要开展环境样品中铀含量的分析测定。吸附法被广泛用于环境样品预处理,同时由于环境样品通常具有组成复杂以及浓度低等特点,要求吸附剂对UO22+具有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目前研究的吸附剂大多选择性较低,而离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对模板离子具有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适合于环境样品中UO22+的分离富集。本论文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三种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用于UO22+的选择性吸附。首先通过硅胶表面烯基的共聚反应,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硅胶表面印迹聚合物。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合成了另一种具有更高选择性和吸附容量的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此外我们还以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快速吸附性能的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首先,本论文通过烯基功能化硅胶表面双键的共聚反应制备了硅胶表面印迹聚合物。硅胶表面的烯基能够引导印迹聚合反应在硅胶表面进行,与铀酰离子配合物及交联剂进行共聚合,在硅胶颗粒表面接枝印迹聚合物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元素分析分别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而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UO22+有高的吸附效率,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升高温度有利于UO2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证实,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速控步可能是化学吸附,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5.92和22.58 mg 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选择性实验结果证实该印迹聚合物对UO22+具有高的选择性,可用于环境样品中铀的分离富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我们采用预辐照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在硅胶表面接枝印迹聚合物制备了另一种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可以获得稳定的聚合物结构以及高的接枝密度,有利于提高印迹识别位点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此外,采用预辐照方法在硅胶表面引入过氧化物,具有简单、方便、绿色等特点,且引入的过氧化物在室温下是稳定的,便于长时间保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UO22+能够促进过氧化物的分解形成含氧自由基,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制备印迹聚合物。此外,还通过批次吸附实验研究了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热力学的研究证实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此外,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6.42 mg g-1,显着高于硅胶表面双键共聚制备的印迹聚合物。而选择性研究的结果证实,该印迹聚合物对UO22+具有高的选择性,可用于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富集UO22+,而且该印迹聚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可复用性。此外,我们还制备了一种对UO22+具有快速吸附性能的离子印迹聚合物。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再经两步反应对其表面进行烯基功能化制备了烯基化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后通过其表面双键的共聚反应制备了表面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电镜、热重分析以及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通过批次吸附实验发现,该印迹聚合物对UO22+表现出快速的吸附动力学,这可能是由于基体材料GO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速率,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是吸热和自发的。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7.89 mg g-1、10.32 mg 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印迹聚合物对UO2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用于环境样品中UO22+的快速分离富集。研究表明,离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高选择性铀吸附剂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环境样品分析预处理,预辐照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可提高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此外,通过采用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为基体可显着提高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速率。
二、铀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铀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分离铀的萃取剂微胶囊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含P204萃取剂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1.3 含P204萃取剂微胶囊对铀的吸附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壁材选择 |
2.2 萃取剂微胶囊合成的影响因素 |
1) 分散剂和稀释剂 |
2) 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相稳定剂 |
2.3 萃取剂浓度对微胶囊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 微胶囊的表征 |
1) 红外光谱分析 |
2) 热重分析 |
2.5 含P204 萃取剂微胶囊对铀的吸附性能 |
1) 吸附动力学 |
2) 吸附等温线 |
2.6 微胶囊的循环吸附能力 |
2.7 成型微胶囊对铀的吸附 |
2.8 含P204萃取剂微胶囊与萃淋树脂吸附铀的对比 |
3 结论 |
(2)胺基膦萃取剂对稀土及其伴生元素的萃取与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萃取分离稀土、铀和钍常用的萃取剂及其研究进展 |
1.2.1 中性含膦(磷)类萃取剂 |
1.2.2 酸性萃取剂 |
1.2.3 胺类萃取剂 |
1.3 胺基膦萃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常用萃取剂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萃取实验中料液的制备 |
2.2.2 萃取和反萃实验 |
2.2.3 实验相关参数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水相溶液酸度的测定 |
2.3.2 单一稀土离子浓度的测定 |
2.3.3 萃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3章 Cextrant230 在硫酸介质中选择性萃取分离U(Ⅵ)和Th(Ⅳ) |
3.1 引言 |
3.2 萃取剂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平衡酸度对Cextrant230 萃取金属离子的影响 |
3.3.2 平衡酸度对N1923 萃取RE(Ⅲ)和Al(Ⅲ)的影响 |
3.3.3 萃取时间对萃取U(Ⅵ)的影响 |
3.3.4 Cextrant230 在硫酸介质中萃取U(Ⅵ)的机理研究 |
3.3.5 Cextrant230 和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3.3.6 温度对Cextrant230 在硫酸介质中萃取U(Ⅵ)的影响 |
3.3.7 Cextrant230对U(Ⅵ)和Th(Ⅳ)的饱和负载量 |
3.3.8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实验 |
3.3.9 从模拟料液中选择性除去U(Ⅵ)和Th(Ⅳ)并回收稀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EHAMP在硫酸介质中萃取RE(Ⅲ)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萃取剂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extrant230和HEHAMP萃取RE(Ⅲ)的比较 |
4.3.2 萃取时间对HEHAMP萃取RE(Ⅲ)的影响 |
4.3.3 平衡酸度对HEHAMP萃取RE(Ⅲ)的影响 |
4.3.4 盐析剂对HEHAMP萃取RE(Ⅲ)的影响 |
4.3.5 HEHAMP在硫酸介质中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4.3.6 HEHAMP及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4.3.7 温度对HEHAMP在硫酸介质中萃取RE(Ⅲ)的影响 |
4.3.8 HEHAMP在硫酸介质中对RE(Ⅲ)的饱和容量 |
4.3.9 负载有机相中RE(Ⅲ)的反萃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实验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海洋铀、锂资源开发的关键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洋资源(铀、锂)提取研究意义 |
1.2 海水提铀研究进展 |
1.2.1 无机吸附剂 |
1.2.2 高分子吸附剂 |
1.2.3 纳米结构材料 |
1.3 海水提锂研究进展 |
1.4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海水提铀材料结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3 X射线衍射仪XRD |
2.2.4 接触角 |
2.2.5 傅里叶红外(ATR-IR) |
2.2.6 热重分析(TGA) |
2.2.7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9 力学性能测试 |
2.3 铀吸附性能测试 |
2.3.1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UV-Vis) |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 |
2.4 海水提锂材料结构表征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2 X射线衍射仪(XRD) |
2.4.3 接触角 |
2.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 |
2.5 电化学表征 |
2.5.1 恒流充放电曲线 |
2.5.2 循环伏安测试(CV) |
2.5.3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
2.5.4 交流阻抗谱(EIS) |
3 UIO-66-PAO多孔膜的制备及提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UIO-66-PAO颗粒的制备 |
3.2.2 UIO-66-PAO多孔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IO-66-PAO复合多孔膜的材料表征 |
3.3.2 UIO-66-PAO复合多孔膜对铀的吸附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LLAZ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提锂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石榴石型LLAZO固态电解质结构表征 |
4.3.2 LLAZO SSE用于海水提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3 Li沉积物的表征 |
4.3.4 基于电解技术从海水中提取锂的可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能的利用 |
1.1.1 核能利用趋势 |
1.1.2 核能发展引起核燃料问题 |
1.2 核能工业中溶剂萃取技术的研究状况 |
1.2.1 工艺流程的研究 |
1.2.2 新萃取剂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萃取剂DEHFBA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DEHFBA的合成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DEHFBA的合成反应 |
2.2.3 DEHFBA的纯化 |
2.2.4 新萃取剂的主要理化指标 |
2.3 DEHFBA的表征 |
2.3.1 DEHFBA产物的红外光谱 |
2.3.2 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
2.3.3 产物的核磁共振氟谱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EHFBA对UO_2~(2+)萃取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条件的选择 |
3.3.2 二(2-乙基己基)氟代丁酰胺与UO_2~(2+)萃合物的确定 |
3.3.3 萃合物红外光谱图 |
3.3.4 DEHFBA与UO_2~(2+)萃合物晶体的培养 |
3.4 DEHFBA与DEHBA、TBP对UO_2~(2+)萃取性能的比较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EHFBA对Th(IV)萃取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4.3.2 DEHFBA与Th(IV)萃合物的确定 |
4.3.3 萃合物红外光谱图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辐照对DEHBA、DEHFBA萃取UO_2~(2+)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2.2 辐照实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辐照前后DEHBA萃取性能的影响 |
5.3.2 辐照前后萃取剂DEHFBA对UO_2~(2+)萃取性能的研究 |
5.3.3 辐照对DEHFBA与 DEHBA萃取性能的比较 |
5.3.4 DEHBA与 DEHFBA辐照前后的光谱图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EHFBA对U(VI)、Th(IV)萃取分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2 水相/有机相中钍中铀的Br-PADAP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
6.2.3 水相/有机相中微量U(VI)中Th(IV)的钍试剂分光光度法(U干扰条件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优先考虑Th(IV)的分离 |
6.3.2 优先考虑U(VI)的分离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绿茶渣与红茶渣对UO_2~(2+)吸附性能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2 分析方法 |
7.2.3 茶叶的前处理 |
7.2.4 吸附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条件对红、绿茶渣吸附性能的影响 |
7.3.2 茶叶渣最大吸附量qe的测定 |
7.3.3 红、绿茶渣吸附UO_2~(2+)红外光谱图 |
7.3.4 红、绿茶渣对铀的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绿茶渣与红茶渣对Th(IV)吸附性能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8.2.2 分析方法 |
8.2.3 茶叶的前处理 |
8.2.4 吸附实验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不同条件红、绿茶渣对Th4+吸附性能的影响 |
8.3.2 红、绿茶渣吸附Th4+红外光谱图 |
8.3.3 红、绿茶渣对钍的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5)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
1.1.2 铀矿冶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
1.2 含铀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溶剂萃取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法 |
1.2.7 吸附法 |
1.3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杯芳烃的起源 |
1.3.2 杯芳烃的特点 |
1.3.3 杯芳烃的合成 |
1.3.4 杯芳烃衍生物的发展 |
1.3.5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 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1.4.1 纳米材料 |
1.4.2 磁性纳米Fe3O_4 |
1.4.3 磁性分离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铀的萃取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2.3 铀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4 萃取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叔丁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2.3.2 pH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3 萃取时间对萃取U(Ⅵ)的影响及其萃取动力学 |
2.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5 温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3.6 共存离子对萃取U(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铀的萃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3.2.3 萃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对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表征 |
3.3.2 pH对萃取铀的影响 |
3.3.3 萃取热力学 |
3.3.4 萃取动力学 |
3.3.5 选择性萃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磁性纳米Fe_3O_4 粒子的制备 |
4.2.3 Fe_3O_4/CPD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吸附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PD和 Fe_3O_4/CPD的表征 |
4.3.2 pH的影响 |
4.3.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4.3.4 吸附动力学 |
4.3.5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分析 |
4.3.6 选择性吸附 |
4.3.7 再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硫酸体系中铀、钒分步萃取分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1.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1.2.1 试验原理 |
1.2.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铀的萃取、反萃取 |
2.1.1 N235体积分数对铀萃取率的影响 |
2.1.2 萃原液pH对铀萃取率的影响 |
2.1.3 温度对铀萃取率的影响 |
2.1.4 接触时间对铀萃取率的影响 |
2.1.5 相比对铀萃取率的影响 |
2.1.6 铀的反萃取 |
2.2 钒的萃取、反萃取 |
2.2.1 P204体积分数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2.2.2 平衡水相pH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2.2.3 温度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2.2.4 接触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2.2.5 相比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2.2.6 钒的反萃取 |
2.3 综合验证试验 |
3 结论 |
(7)硫、磷掺杂g-C3N4光催化还原UO22+的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1.1 铀的基本性质 |
1.1.2 铀的开发与应用 |
1.1.3 放射性含铀废水的来源、危害及特点 |
1.2 含铀废水的处理传统方法 |
1.2.1 蒸发浓缩法 |
1.2.2 化学沉淀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2.4 吸附法 |
1.3 光催化技术 |
1.3.1 光催化作用机理 |
1.3.2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1.4 石墨相氮化碳的研究进展 |
1.4.1 氮化碳的简介 |
1.4.2 制备方法 |
1.5 提高g-C_3N_4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
1.5.1 贵金属沉积 |
1.5.2 掺杂 |
1.5.3 与其他半导体复合 |
1.5.4 染料光敏化 |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硫掺杂的石墨烯类型C_3N_4在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UO_2~(2+)的性能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2.1 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催化剂的表征及测量 |
2.2.3 光催化还原UO_2~(2+)试验 |
2.2.4 DFT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C_3N_4样品的形态和组成 |
2.3.2 SC_3N_4的电子结构 |
2.3.3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3.4 SC_3N_4对UO_2~(2+)的光催化还原机理 |
2.4 结论 |
第三章 磷掺杂g-C_3N_4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还原UO_2~(2+)的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过程 |
3.2.1 光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表征 |
3.2.3 光催化还原UO_2~(2+)实验 |
3.2.4 光电化学的测量 |
3.2.5 DFT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形态及化学组成 |
3.3.2 PC_3N_4的光电性能和电子结构 |
3.3.3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3.3.4 可能的光催化还原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附录: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含亚砜基金属萃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溶剂萃取技术的应用 |
1.2.1 在能源与石油化工的应用 |
1.2.2 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1.2.3 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应用 |
1.2.4 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 |
1.2.5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3 溶剂萃取技术的新进展 |
1.3.1 萃取介质进展 |
1.3.2 接触方式进展 |
1.3.3 过程强化进展 |
1.4 萃取剂的开发 |
1.5 亚砜萃取剂的发展概况 |
1.6 研究背景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薄层色谱法(TLC) |
2.2.2 核磁共振氢谱法 |
2.2.3 气质联用 |
2.2.4 红外光谱法 |
2.2.5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2.2.6 EDTA滴定法测定单一稀土离子浓度 |
第三章 含亚砜基金属萃取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亚砜的合成与表征 |
3.2.1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乙酸的合成与表征 |
3.2.2 3-(十二烷基亚硫酰基)丙酸的合成与表征 |
3.2.3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琥珀酸的合成与表征 |
3.2.4 1-(十二烷基亚磺酰基)丙2醇的合成与表征 |
3.2.5 3-(十二烷基亚硫酰基)丙烷-1,2 -二醇的合成与表征 |
3.2.6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乙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
3.2.7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乙基)膦酸二乙酯的合成与表征 |
3.2.8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乙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3.2.9 2-((十二烷基亚磺酰基)甲基)-1H-苯并[d]咪唑的合成与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萃取剂萃取分离铥镱镥的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离子溶液的配制 |
4.3 铥的萃取实验 |
4.3.1 不同官能团萃取剂萃取稀土金属铥的性能 |
4.3.2 溶液pH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3 稀释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4 震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 碳链长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6 萃取剂L8对铥的饱和萃取容量 |
4.4 镱和镥的萃取实验 |
4.4.1 不同官能团萃取剂萃取稀土金属镱和镥的性能 |
4.4.2 溶液pH对镱和镥萃取率的影响 |
4.4.3 稀释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4.4.4 震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5 钯的萃取实验 |
4.6 铥镱镥的萃取分离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吡啶酰胺类萃取剂萃取U(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含铀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1 含铀废水的来源 |
1.1.2 含铀废水的危害 |
1.2 含铀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蒸发浓缩法 |
1.2.4 吸附法 |
1.2.5 膜分离法 |
1.2.6 生物法 |
1.2.7 萃取法 |
1.3 萃取剂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
1.3.1 酰胺类萃取剂 |
1.3.2 亚砜类萃取剂 |
1.3.3 磷类萃取剂 |
1.3.4 螯合类萃取剂 |
1.3.5 碱性萃取剂 |
1.3.6 羧酸类萃取剂 |
1.4 影响萃取的因素 |
1.4.1 稀释剂的特征 |
1.4.2 萃取剂的浓度 |
1.4.3 pH值的影响 |
1.4.4 相比 |
1.4.5 盐析剂的种类及浓度 |
1.4.6 温度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N,N’-(1,2-乙基)-二吡啶酰胺(EDPA)对U(Ⅵ)的萃取行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溶液的配制 |
2.2.1 铀标准备液的配制(10 mg/ml) |
2.2.2 偶氮胂Ⅲ溶液的配制 |
2.2.3 氯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 |
2.2.4 2,4-二硝基苯酚指示剂的配制 |
2.3 铀(Ⅵ)离子的萃取实验 |
2.3.1 铀(Ⅵ)离子的萃取过程 |
2.3.2 光度法检测 |
2.3.3 萃取结果的计算 |
2.4 UO_2~(2+)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1 铀(Ⅵ)离子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4.2 铀(Ⅵ)离子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实验部分 |
2.5.1 2-吡啶酰氯的合成 |
2.5.2 N,N’-(1,2-乙基)-二吡啶酰胺(EDPA)的合成 |
2.6 结果和讨论 |
2.6.1 N,N’-(1,2-乙基)-二吡啶酰胺的结构表征 |
2.6.2 不同条件对EDPA萃取铀酰离子影响的研究 |
2.6.3 萃合物红外谱图解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N’-(1,4-亚苯基)-二吡啶酰胺对U(Ⅵ)的萃取行为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2-吡啶酰氯的合成 |
3.2.2 N,N’-(1,4-亚苯基)-二吡啶酰胺(PPDPA)的合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N,N’-(1,4-亚苯基)-二吡啶酰胺的结构表征 |
3.3.2 不同条件对PPDPA萃取铀(Ⅵ)离子影响的研究 |
3.3.3 萃合物红外谱图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N’-(2,6-吡啶基)-二吡啶酰胺(PRDPA)对U(Ⅵ)的萃取行为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2-吡啶酰氯的合成 |
4.2.2 N,N’-(2,6-吡啶基)-二吡啶酰胺(PRDPA)的合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N,N’-(2,6-吡啶基)-二吡啶酰胺的结构表征 |
4.3.2 不同条件对PRDPA萃取铀酰离子影响的研究 |
4.3.3 萃合物红外谱图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铀分离方法 |
1.1.1 化学沉淀法 |
1.1.2 溶剂萃取法 |
1.1.3 离子交换法 |
1.1.4 吸附法 |
1.1.5 其他方法 |
1.2 离子印迹技术 |
1.2.1 印迹反应体系的组成 |
1.2.2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2.3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3 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本体聚合法 |
1.3.2 表面印迹法 |
1.3.3 分散聚合法 |
1.3.4 乳液聚合法 |
1.3.5 其他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硅胶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硅胶的活化 |
2.2.4 氨基功能化硅胶颗粒的制备 |
2.2.5 烯基功能化硅胶颗粒的制备 |
2.2.6 硅胶表面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2.7 产物的表征 |
2.2.8 吸附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印迹及非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2.3.2 产物的表征 |
2.3.3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辐照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印迹聚合物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硅胶的活化 |
3.2.4 氨基功能化硅胶颗粒的制备 |
3.2.5 氨基化硅胶颗粒的预辐照 |
3.2.6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3.2.7 非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3.2.8 产物的表征 |
3.2.9 吸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 吸附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O/SiO_2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GO/SiO_2)的制备 |
4.2.4 氨基化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GO/SiO_2-NH2)的制备 |
4.2.5 烯基化硅胶包覆氧化石墨烯(GO/SiO_2-C=C)的制备 |
4.2.6 表面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4.2.7 产物的表征 |
4.2.8 吸附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O/SiO_2-IIP和GO/SiO_2-NIP的合成 |
4.3.2 产物的表征 |
4.3.3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铀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分离铀的萃取剂微胶囊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 封宇,郎哲思,宿延涛,陈树森.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05)
- [2]胺基膦萃取剂对稀土及其伴生元素的萃取与分离[D]. 杨晓静.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3]海洋铀、锂资源开发的关键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雪媚. 海南大学, 2020(02)
- [4]二(2-乙基己基)全氟丁酰胺(DEHFBA)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D]. 雷云逸. 上海大学, 2019(02)
- [5]磁性功能化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分离富集性能[D]. 王成. 南华大学, 2019
- [6]硫酸体系中铀、钒分步萃取分离试验研究[J]. 陈天宝,贾秀敏,黄永,刘忠臣,向秋林,李培佑. 湿法冶金, 2018(02)
- [7]硫、磷掺杂g-C3N4光催化还原UO22+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 柯麟.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8]含亚砜基金属萃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徐旭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吡啶酰胺类萃取剂萃取U(Ⅵ)的研究[D]. 马田. 东华理工大学, 2016(12)
- [10]铀酰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孟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