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特网上的声像信息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黄苏珂[1](2021)在《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学习环境是给教学提供支持的一种空间,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前在线教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使用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同的空间,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在线教学下,教师与学生面临着互动方式受限、教学诸要素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思考教师要如何做才能应对新的挑战,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十分有必要。因此本研究将以外教在线英语一对一教学为取材,探讨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首先,本文的研究问题来自于对现实的反思。在对现实反思后,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了解了当前在线英语教学的现状、学习环境创设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关于学习环境要素的讨论,从中确立本研究的立足点和创新点。其次,通过阐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出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双向影响的过程,为分析教学过程提供基本指导。厘清语言学习环境环境与语言学习的关系,为探讨教师创设在线英语学习环境提供思路。对学习环境要素进行深入阐述,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形成在线英语教学学习环境要素框架:教师课堂话语、辅助学习的条件和社会性支持三个方面。根据语言学习环境要素框架,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探索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结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环境两者间的关系和课例分析的实际结果,把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分为语言输入、语言学习中介、语言输出三个层次。笔者期望本研究能为在线语言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范迪才[2](2011)在《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立足当前电网建设管理模式,从项目建设管理的需求出发,结合现有项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视频监控和海拉瓦洛斯达等技术,研究构建了由数字沙盘、多媒体、数据信息等多系统融合的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数字沙盘”生动形象地展示电网建设工程的地形地貌、线路基础、杆塔、架空线、变电设备、架构、建筑物的三维可视化信息,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实时准确地反映输变电工程现场施工全过程的影像信息,通过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为项目管理提供更加直观、实时、高效的辅助工具,有效增强了电网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的过程实时管控手段和力度,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空间感、位置感更强的“数字沙盘”模型与施工现场视频进行对比,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指导、诊断和决策。在辅助应用方面,该系统可以利用建设过程实时数字沙盘和声像信息,作为设计变更、工程结算的依据,提高设计变更、工程结算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应用工程建设过程形成的电子化文件和数字沙盘信息,实现工程电子化档案资料的无缝移交生产,为生产运行提供调阅方便、追溯性强的数字化工程建设信息,实现了项目信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辅助实现了电子交桩、施工招投标、在线监测布点、召开视频会议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同时,也促进电网建设管理从条块分割向协同运作转变、从资源分散向优化配置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逐步实现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项目管理。
林莹[3](2009)在《浅议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信息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通过对网络信息有效的评价、组建、整序,把过滤识别过的、最适合、最有价值的网上信息资源及其检索途径提供给用户,架起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桥梁。
马正江[4](2008)在《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由于在高校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往往也是高校的形象窗口,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多重作用,对大学生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网络的运用和普及,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对于网络的依赖在逐步加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正面临着考验,这已经是图书馆界的共识。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难点、意义及其影响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问卷和座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网络心理状况,从道德层面、技术手段、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策措施。高校图书馆员是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他们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兼具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是不上讲台的教师。因此,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以保障丌展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力求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计算机程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校园BBS是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应正确引导,宜疏不宜堵。那么作为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参与BBS上的讨论,发挥专业人士的知识、管理特长,及时对学生在BBS中表现出的疑惑、不满进行释疑、解惑、开导,纠正其中的错误信息和错误言论,更重要的是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丌展网上讨论,给BBS注入一种正确的思想源,引发一个积极的话题,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学校建设、学生成才的方向上来。更要让大学生清楚地知道,如果违反法规必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或受到相应的制裁。在强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有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网络管理者的重视:第一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充分保障知识自由。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功能,不能低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对社会政治事物的判断能力,也不能高估网络传播对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影响;第二是注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第三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对学生读者的人文关怀。
宋军良[5](2006)在《学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学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学校图书馆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邹黎敏[6](2006)在《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多媒体的概念、特点,探讨了多媒体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应用方式,论述了多媒体在图书馆应用中对读者产生的意义。
赵万明[7](2006)在《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及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数字信息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所依赖的基础信息。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产物,它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与传播为主要特征,采用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等方式,实现了超时空信息服务。图书馆是党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则是党校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发展目标,它对于天津市委党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其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服务于社会。数字图书馆正在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对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做一些研究,论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数字图书馆进行概要性地分析,主要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和功能;第二部分,分析了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对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作了分析;第四部分,对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锐[8](2006)在《网上国际商事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仲裁机构也开始在因特网上尝试着一种新的仲裁方式——网上仲裁。这对传统仲裁形式而言是一次新的革新。网上仲裁以其与生俱来的方便、快捷等优点,自问世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网上仲裁方式对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均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传统仲裁法律制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诸如网上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网上仲裁的仲裁地问题、以及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设置仲裁程序?网上仲裁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网上仲裁的承认与执行?为了对这些问题逐一作出回答,本文着重结合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国际商事仲裁因其程序在网上进行而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参照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对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原理、特点、争议解决实践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障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了客观可信的结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概述,介绍了互连网的普及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网上仲裁的概念,进行网上仲裁的媒介以及网上国际商事仲裁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最新发展动态。第二章介绍了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及其分类。第三章和第四章集中探讨了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问题、网上仲裁地空缺问题、以及网上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本文最后一章则对完善我国的仲裁立法与实践和加快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步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结论指出,与国际上通行的网上
王燕[9](2006)在《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文献的整合》文中指出数字化文献作为新型的知识载体,具有明显的特色,数字信息的收集及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质文献。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组织、整理数字化文献,达到便于用户检索及利用的目的。
金洁琴[10](2005)在《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 ——以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影响为例证》文中提出从门泽尔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论到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论”,非正式信息交流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都处于弱势。直到90年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的快速升温,非正式信息交流才开始重新被广泛认可。相对于传统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工具,网络环境下都有相对应的交流工具,Email相对于传统信件、实时互动工具ICQ、QQ等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和电话交流、网上学术会议相对于传统的学术会议等等,这些网络环境下新兴的交流工具不仅继承了传统非正式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更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是传统非正式信息交流工具无法比拟的。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前人提出的一些主要交流模式,例如申农的信息交流模式、拉斯韦尔信息交流模式等,并总结了这些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然后对网络环境下交流工具的重新鉴定,提出了以“是否有专业人员进行加工处理”作为网络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划分标准,并讨论了构成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模式的各种非正式交流工具与其相应传统交流工具的比较,总结了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优势和弱势。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本文讨论了其功能以及对高校的影响,并将其作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实验室可以说是众多交流工具应用的一个集合体,在高校教学、科研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正因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复兴,它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工作等都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且给科研,尤其是高校科研带来了变化。高校科研是全国科研的一个中心所在,而大学生和教师又是高校科研的主体,网络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学术交流、讨论方式,这些都会在本质上影响他们的科研成效。 本研究从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对高校科研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结合从高校师生对网络的应用状况调查,细化各种非正式交流工具并进行分析。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和高校科研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关系提出若干假设,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收集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思想从深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来更好的探讨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对高校科研的影响关系,验证或反驳所提出的假设,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模式,这些是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工具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具体应用的模式图,具有实际意义。
二、因特网上的声像信息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特网上的声像信息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在线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
1.1.2 在线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
1.1.3 新的学习环境下对学生发展的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学习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3.2 学习环境要素相关研究 |
1.3.3 在线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在线英语教学 |
1.4.2 学习环境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
2.1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2.2 语言学习环境与语言学习关系 |
2.2.1 二语习得中关于语言环境与语言习得的看法 |
2.2.2 社会文化理论关于语言环境与语言学习的看法 |
2.2.3 语言环境促进语言学习的条件 |
2.3 语言学习环境要素 |
2.3.1 CLEs模型的组成 |
2.3.2 语言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
3 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践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观察数据来源 |
3.1.2 观察数据的记录和收集方式 |
3.2 在线语言学习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
3.2.1 教师话语分析 |
3.2.2 教师借助辅助性条件促进在线英语教学 |
3.2.3 社会性支持对在线英语教学的支撑作用 |
3.3 课例研究结果 |
4 创设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的策略 |
4.1 语言输入的优化策略 |
4.1.1 充分运用语言输入材料,保证语言输入质量 |
4.1.2 提高教师课堂话语质量,促进可理解性输入 |
4.2 语言学习中介的支撑策略 |
4.2.1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 |
4.2.2 充分利用认知工具,促进思维可视化 |
4.3 语言输出的表达策略 |
4.3.1 借助在线平台教学工具,开展课堂活动 |
4.3.2 及时反馈,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课堂文字实录 |
致谢 |
(2)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电网建设管理现状分析及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
2.1 工程建设项目及其管理的特点 |
2.1.1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
2.1.2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2.3.1 构建"大建设"管理体系 |
2.3.2 推行标准化、精益化、智能化、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理念 |
2.4 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沙盘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 |
3.1 变电站数字沙盘三维施工模拟平台的建立 |
3.2 数字沙盘三维技术的作用 |
3.2.1 通过数字沙盘三维可视化技术增强信息展示的直观性 |
3.2.2 通过数字沙盘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电子交桩 |
3.3 数字沙盘技术辅助全寿命周期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4.1 电网建设工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 |
4.2 通过视频监控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 |
4.3 多媒体录像技术引入项目信息管理 |
4.4 技术要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及应用 |
5.1 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及应用 |
5.2 电子化档案存储平台的建立 |
5.3 网络化工程信息平台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
5.4 使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 |
5.5 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
5.6 通过集成整合拓宽应用方向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MBA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课题的现有研究概况及评价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一) 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
(二) 高校图书馆网络的基本特征 |
(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
二、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一) 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 |
(二)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
(三) 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 |
(四) 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 |
(五)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三、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措施 |
(一) 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二) 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
(三) 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四、高校图书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
(一)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充分保障知识自由 |
(二)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对学生读者的人文关怀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及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 |
2.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特点 |
2.2 数字技术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
2.3 中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
2.4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
第三章 建设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
3.1 建设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 |
3.2 建设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和环境保障 |
3.3 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 |
3.4 项目选址与土建工程 |
3.5 公用工程 |
3.6 消防、环境保护及绿化等配套工程 |
3.7 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效果分析 |
第四章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 |
4.1 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
4.2 数字信息资源的管理 |
4.3 数字信息服务的管理 |
4.4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上国际商事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概说 |
第一节 仲裁内容及形式的沿革——网上仲裁的出现 |
第二节 网上仲裁的定义 |
第三节 实施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媒介 |
第四节 世界范围内网上仲裁的发展状况 |
一、国际网上仲裁机构的近期发展 |
二、网上仲裁在中国的近期发展 |
第二章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及基本分类 |
第一节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 |
第二节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分类 |
一、保留型仲裁和激进型仲裁 |
二、非约束性仲裁和约束性仲裁 |
第三章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数字化形式能否视作书面形式——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问题 |
一、《纽约公约》对仲裁协议形式要件的要求 |
二、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仲裁协议形式要件的要求 |
三、网上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书面要求的小结 |
第二节 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问题 |
一、电子签名简介 |
二、电子签名的特征 |
三、外国法律与国际公约关于电子签名的立法发展 |
四、外国法律与国际公约对电子签名效力的基本规定及评价 |
五、我国现行法律对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 仲裁地的“真空”现象——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空缺问题 |
一、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空缺问题概述 |
二、网上仲裁地的分类 |
三、网上仲裁地空缺法律问题解决方法初探 |
四、网上仲裁与“非地方化”仲裁理论 |
第四章 网上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
第一节 网上仲裁裁决是否属于《纽约公约》的调整范围 |
第二节 网上仲裁裁决是否符合《纽约公约》的执行条件 |
第三节 网上仲裁裁决与《公约》不予执行裁决的事由 |
一、关于仲裁协议无效 |
二、关于违反正当程序 |
三、关于裁决与内国公共政策相抵触 |
第五章 网上仲裁法律制度发展的前景展望及网上仲裁立法的几点建议 |
第一节 网上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二节 我国网上仲裁立法的几点建议 |
一、网上仲裁机构及仲裁业务,要尽快取得我国《仲裁法》的承认 |
二、修改我国仲裁法,使之与国际上仲裁制度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 ——以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影响为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非正式交流统观 |
2.2 传统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
2.2.1 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传统划分 |
2.2.2 比较传统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
2.2.3 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地位、角色 |
2.3 各种传统交流模式的介绍 |
2.3.1 申农模式 |
2.3.2 拉斯韦尔模式 |
2.3.3 施拉姆互动模式 |
2.3.4 守门人模式 |
2.3.5 沃拉模型 |
2.3.6 丹斯螺旋形模式和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 |
2.3.7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2.4 网络环境带来了非正式交流的复兴 |
2.4.1 网络媒体的优势 |
2.4.2 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系统的整合 |
2.4.3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复兴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与高校教学科研 |
3.1 网络信息交流的重新鉴定 |
3.1.1 从信息源定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
3.1.2 从信息交流过程分析网络交流 |
3.1.3 从信息用户角度分析网络交流 |
3.2 网络非正式交流与传统非正式交流的比较 |
3.2.1 网络非正式交流工具介绍 |
3.2.2 网络非正式交流的优势 |
3.2.3 网络非正式交流的不足 |
3.3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与高校教学、科研 |
3.3.1 非正式交流的作用和意义 |
3.3.2 网络非正式交流的作用和意义 |
3.3.3 网络非正式交流与高校教学、科研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方法论介绍 |
4.1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4.1.1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介 |
4.1.2 基本数据分析、统计 |
4.2 调查表的设计 |
4.2.1 调查表概况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方案与步骤 |
4.2.4 分析、统计方法介绍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5.1 样本属性分析 |
5.2 基本数据分析 |
5.2.1 上网频率 |
5.2.2 上网目的的调查 |
5.2.3 关于 BBS |
5.2.4 关于网上聊天 |
5.2.5 关于搜集资料 |
5.2.6 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
5.2.7 学术交流 |
5.2.8 网络视频会议 |
5.2.9 关于个人网站 |
5.2.10 关于博客 |
5.2.11 关于网络课堂 |
5.2.12 其他 |
5.3 假设的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 |
6.2 问卷结果分析 |
6.2.1 博客网 |
6.2.2 虚拟实验室 |
6.2.3 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模式 |
6.3 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建议 |
第七章 总结 |
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2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学生) |
问卷(教师) |
致谢 |
四、因特网上的声像信息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D]. 黄苏珂.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 范迪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8)
- [3]浅议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J]. 林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
- [4]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马正江. 贵州大学, 2008(S1)
- [5]学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宋军良. 兰台世界, 2006(22)
- [6]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运用[J]. 邹黎敏. 冶金信息导刊, 2006(05)
- [7]天津市委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及运营管理研究[D]. 赵万明. 天津大学, 2006(05)
- [8]网上国际商事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王锐. 四川大学, 2006(03)
- [9]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文献的整合[J]. 王燕. 晋图学刊, 2006(01)
- [10]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 ——以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影响为例证[D]. 金洁琴.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