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宇[1](2021)在《“故事性”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的量化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大运河杭州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对外宣传战略思想,并在重要讲话和会议中被多次提及,展现出其在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宣传方面的重要地位。“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战略思想近年来逐渐吸引大量学者展开了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在已取得部分成果的同时,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应用价值。同时大运河(杭州段)作为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区域,是多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有较高的历史叙述价值和象征意义,拥有良好的形成“中国好故事”的条件和背景。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故事性评价针对其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发展潜力和现状做出评价,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系统、综合的故事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标准。首先,论文从“故事性”和文化线路基础理论入手,对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构建的程序和脉络进行整理,对故事性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构成由逻辑形式(结构)和美学形式(意义构成)。然后,论文通过分析遗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行方法归纳和框架、指标、模型运作方式提取,将其应用于本研究中。随后,综合考量文化遗产故事性特点、大运河杭州段重要特征,通过确定价值主客体类型——提炼价值客体特征——结合价值主体需求——总结价值客体价值构成——明确评价标准、原则和评价方法——构建价值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这一流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后,论文选取大运河(杭州段),在基于其故事性资源的整理基础上,通过相关文本量化方法(词频分析,情感分析等)和百度指数、google趋势等相关工具量化和可视化手法对数据进量化分析,并构建相关评价标准,对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价值进行了指导性评价。通过分析检验评价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为故事性评价理论提供己力,开辟一种更为科学客观的文化遗产的“讲好中国故事”道路,展望相关文化产业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挑战和愿景。
单超[2](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颖[3](2020)在《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定型于隋时期,元朝繁华昌盛,通过明清进一步修凿开创了大运河的整体面貌。历时2500多年,作为大运河沿线因运河而繁荣兴盛的苏州段,以其丰富的自然风貌、历史元素和人文景观呈现出独具苏州特色的运河风情,苏州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江南水乡的吴侬细语,戏曲评弹的悠扬婉转,灿烂辉煌的诗文小说,意蕴隽永的苏式园林,商铺林立的米市码头等,无一不展现出苏州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在相互交织中所碰撞出的灿烂火花。本课题以京杭大运河苏州枫桥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价值的视角,尝试从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角度展现城市运河沿岸的景观。首先在京杭大运河申遗背景下,运河滨水景观的改造成为重点,提升城市运河景观空间形象;其次,从文化价值视角结合苏州文化、运河文化与滨河景观,对文化价值、文化遗产及滨水景观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将文化融于景观设计;再者通过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运河景观中的体现,为本次设计提供新思路,并挖掘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沿线京都、燕赵、齐鲁、吴越段的文化形态,通过分析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及遗产价值,找到运河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为本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最后对枫桥段运河沿岸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场地不足和需解决的问题,以枫桥段沿岸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大运河文化与苏州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具体实践,以期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域性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结合,形成具有空间辨识度的运河景观,同时也为运河沿岸景观研究新思路提供借鉴作用。
陈习刚[4](2020)在《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京杭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的发展演变结果。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大致可分大运河申遗前时期、大运河申遗时期、大运河"后申遗时代"三个时期。隋唐大运河研究在隋唐大运河历史、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成果丰硕,但也在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研究,田野考察成果发布的及时性,隋唐大运河的组成及与黄河关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林晗芷[5](2020)在《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茱萸湾段设计》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是是集人文景观遗产和自然景观遗产于一身的特殊的线性文化遗产物质载体。扬州的城市发展伴随着运河的兴盛与演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运河遗产资源。本文选取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对象,构建运河遗产廊道。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是以运河扬州段为主体遗产资源,整合周边各类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一个功能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复杂系统。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及国内外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运河遗产廊道保护的思想与实践,对运河遗产廊道的相关概念、类型、特征、构成要素,以及遗产廊道资源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其次,梳理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历史水文变迁及其沿运区域概况,参考相关遗产廊道资源分类标准,将研究范围内的运河遗产廊道资源分为与运河密切关联的运河水利工程遗产、与运河相关的伴生历史遗存、与运河相关联的环境景观和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类别,对研究范围内的运河廊道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价值构成分析和价值评估。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应用yaahp软件构建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资源评价体系,对研究范围内的运河遗产资源进行进行评价,得出运河扬州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资源评价与分级;应用Arc GIS10.3软件对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到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据此确定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的范围和层次。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进行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规划,并选取重点区域茱萸湾运河公园进行详细设计。在运河遗产廊道的规划中保护与延续区域历史文化,保留运河遗产资源,构建以蓝绿网络为基底,联通遗产资源,激活运河文脉的多功能运河遗产廊道,在发挥廊道历史文化优势的同时实现城市绿廊和慢行系统的构建。进而选取重点区域茱萸湾运河公园进行详细设计,实现塑造连续的活力水岸、营造生态的运河廊道、延续传统的闸区风貌的目标,构建滨河绿岸融合传统老街,生态活力融入古闸文脉的茱萸湾运河公园。
张中华[6](2020)在《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杭大运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文化。国家积极倡导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家弘扬大运河文化的背景下,保持大运河文化记忆,延续大运河历史脉络,才能推动京杭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的内容丰富、构成复杂,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与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研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目的是为大运河沿线地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提供借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身份认同,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此,论文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变迁和再现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也就是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进而阐述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最后提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首先,从大运河济宁段相关的文字记载、文化遗产和记忆群体等文化记忆的客观外化物中提取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然后,选取文化记忆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被经历的时间、符号化的空间、相关联的群体和被遗忘的事件四个方面,着重探讨明清至今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由于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涵盖面广,因此每个方面又结合大运河济宁段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记忆内容,涉及仪式性质的河神信仰、空间性质的运河街区和不断扩大的记忆群体,以及被遗忘的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探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和变迁,落脚点在于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发挥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因此,基于当代社会框架提出大运河文化记忆再现的方案尤为关键。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从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性出发,主要分为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以及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两大块,具体举措包括大运河济宁段历史书写活态转化、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文化街区保护改造,以及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和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通过这些实现文化记忆由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变,加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促进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李佳淇[7](2020)在《京杭大运河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与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因京杭大运河从隋朝时期的开凿到元宋时期逐渐形成,后随着漕运的繁荣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近代又遭遇京杭大运河干涸而停漕,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变迁过程从侧面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见证了德州这座城市的成长与演变。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全球经济化趋势增强,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格局与产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与交通工具的便利,导致了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衰败,传统码头货物运输与中转的功能属性也相继消失殆尽,传统码头文化也随之没落。当前,对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使德州码头文化得以延续和表达,重塑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在景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搜集、实地调研、归纳总结、整合资源的方式,对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底蕴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传统码头景观设计的理论和规律,得出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设计策略。针对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现状和特色提出了四种应用:传统码头形式美感的展现设计,通过提炼的手法对文化符号进行变形或重构;传统码头色彩层次的空间设计,通过保留的手法对历史遗留物进行色彩空间的再组合;传统码头浓厚乡情的人文设计,通过借鉴的手法对文化现象进行创作再表达;传统码头传统文化的意境设计,通过重现的手法对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深层次解读,提升传统文化魅力。通过结合前人的理论成果和对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调研分析,在保护德州古运河段的历史遗留的同时,对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进行景观设计应用研究,基于绿色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尊重德州古运河段码头景观的历史、地域、文化等方面,设计出满足保护当地传统、体现地域特色、生态休闲发展为一体的码头景观。
郭杭琦[8](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运河沿线许多城市相继展开大量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现阶段此类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风格雷同,景观特色不凸显等问题。京杭大运河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沿线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如何在其滨河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是京杭大运河滨水景观(以下简称运河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背景,结合相关国内外城市滨水以及地域文化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通过理论研究、案例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制定研究框架。其次,通过结合运河整体概况,归纳以运河视角的城市滨河景观理论概念与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概念研究,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实地案例调研,实地调研杭州段、苏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情况以及具有特色天际线意义的上海黄浦江天际线景观规划设计,借鉴案例优秀特点之处,用实际案例来支撑后续实践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策略。认为地域文化视角的运河景观建设可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应考虑运河的线廊性特征,进行总体布局和定位:中观层次应注重运河沿线各个城市的滨水公园空间景观相融合;微观层面则宜把地域文化落实到各个节点,通过运用抽象、再现、符号化等景观表现手法,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本文还以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通过运用GIS对通州城市特色天际线景观点进行选取研究分析,以展现地域特色的天际线角度分析运河滨水景观天际线;通过挖掘通州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漕运文化、商业文化、历史遗迹、手工艺文化、名人文化等,并以地域文化角度对通州运河进行宏观意义上的规划,最后选取特色文化主题进行细化规划设计。
石婷婷[9](2020)在《文化遗产廊道概念下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段运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国家提出建设“运河文化带”,将运河文化的发展重新带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从文化遗产廊道和滨水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对如何建设运河沿岸滨水景观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为运河沿岸城市的滨水景观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首先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入手,概述了运河文化遗产的特征、历史沿革、运河保护发展现状等,以及阐述滨水景观和运河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研究国内外运河滨水景观建设经典案例,并总结经验,期望能够指导泗阳段运河的滨水景观建设。其次具体分析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然后研究泗阳文化遗产构成和价值,论述在遗产廊道中如何构建新型的滨水景观。最后以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建设为例,提出运河沿岸滨水景观建设策略,将泗阳特色的泗水文化、妈祖文化等融入到运河滨水景观设计中。本文通过对运河发展现状、运河文化遗产、沿岸城市历史发展与滨水景观设计理论的研究,发现了运河沿岸的滨水景观设计与当地文化发展存在重要的联系。提出在滨水景观建设中增加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对运河沿岸滨水景观的建设,形成运河沿线旅游观光线路,从而达到对运河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最终实现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厉瑾[10](2020)在《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对旅游业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同时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五千年的岁月征程,中华民族形成了璀璨的传统文化,这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运河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推动了沿运河流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本文将“文化旅游”核心理论与概念结合到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实际发展情况中,并对运河区域内的资源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与案例研究等方法,本文作者对杭州运河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可以为其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此外,本文还梳理国内外文化旅游和运河文化的研究成果,包括运河文化旅游的产品传播策略、产品开发、资源评价和保护等等方面,以便作者能够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理论层面指导论文更好地研究。其次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调研杭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整理出杭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主要包括了资源的现状、开发程度,以及该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该部分内容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对杭州运河文化旅游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本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从杭州运河文化旅游的自身发展条件和外部发展条件两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已有的文献理论研究和调查问卷结果,对杭州运河文化旅游提出发展建议。作者认为杭州运河的文化旅游资源众多,是一条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个体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都较深厚,从科考价值或是文化价值来看,都值得深入挖掘。选择相适应的开发方式,强化资源整合,形成联动机制,从而增强运河文化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宣传运河文化,以期更好的传承运河文化方面,除了政府、旅游机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积极宣传,更要培养市民的参与意识,将运河文化与市民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全民传承。同时也要清醒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二、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1)“故事性”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的量化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大运河杭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政治和社会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故事评价研究综述 |
1.3.2 文本量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遗产评价体系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故事”与“故事性” |
2.1.1 “故事”的概念界定 |
2.1.2 “故事性”的概念和内涵演变 |
2.1.3 文化遗产关联故事分类 |
2.1.4 “讲好中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 |
2.2 文化线路 |
2.2.1 文化线路遗产概念和定义 |
2.2.2 文化线路遗认定要素与特性 |
2.3 文化遗产故事性评价基础理论 |
2.3.1 评价学 |
2.3.2 层次分析法 |
3 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文化遗产故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与内容 |
3.2 故事性评价主体类型分析 |
3.3 评价客体类型分析 |
3.4 评价客体特征提炼 |
3.4.1 大运河(杭州段)的特征提炼 |
3.4.2 大运河故事(杭州段)的特征提炼 |
3.5 评价主体需求分析 |
3.6 评价客体价值构成 |
3.7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内容 |
3.7.1 评价原则和标准 |
3.7.2 评价方法 |
3.7.3 评价体系流程构建 |
3.8 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8.1 一层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3.8.2 二、三层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4 大运河(杭州段)的故事性评价背景 |
4.1 大运河(杭州段)时空范围的界定 |
4.2 大运河(杭州段)遗产重要价值 |
4.3 大运河(杭州段)遗产故事性资源 |
4.3.1 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 |
4.3.2 大运河(杭州段)重要人物 |
4.3.3 大运河(杭州段)重要水政机构 |
5 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 |
5.1 故事性文本量化分析 |
5.1.1 历史文献文本量化分析 |
5.1.2 评论性文本量化分析 |
5.1.3 新闻事件文本量化分析 |
5.2 故事内容维度指导性评价 |
5.2.1 真实性(B1) |
5.2.2 社会价值(B2) |
5.2.3 历史价值(B3) |
5.3 故事内涵维度指导性评价 |
5.3.1 思想价值(B4) |
5.3.2 科学性(B5) |
5.3.3 代表性(B6) |
5.3.4 艺术性(B7) |
5.4 故事传播维度指导性评价 |
5.4.1 对外性(B8) |
5.4.2 本地性(B9) |
5.4.3 商业性(B10) |
5.5 小结 |
5.5.1 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评价结果分析 |
5.5.2 大运河(杭州段)故事性发展利用策略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杭州运河名人 |
附录2 杭州运河历史建筑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附录4 调研问卷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
2.1 京畿制度 |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
2.2.1 元 |
2.2.2 明 |
2.2.3 清 |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
2.3.1 运河北端 |
2.3.2 京师门户 |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
3.2 京师门户 |
3.2.1 沿革与形胜 |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
3.2.3 城池 |
3.2.4 公署/衙署 |
3.2.5 学校/学宫、书院 |
3.2.6 坛庙 |
3.2.7 楼台亭阁 |
3.3 运河北端 |
3.3.1 漕渠河道(遗存) |
3.3.2 桥闸坝 |
3.3.3 仓厂 |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
3.4 其他遗产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附表 |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
4.1 概述 |
4.1.1 遗产角度 |
4.1.2 文物角度 |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
4.2.2 真实性 |
4.2.3 完整性 |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
4.3.1 历史价值 |
4.3.2 艺术价值 |
4.3.3 科学价值 |
4.3.4 社会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
5.1.1 HUL概念的提出 |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
5.2.1 HUL特色含义 |
5.2.2 构成要素分析 |
5.2.3 要素结构 |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
5.4.1 城市地标 |
5.4.2 城市轮廓景观 |
5.4.3 城市格局 |
5.4.4 城市功能 |
5.4.5 城市文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
6.2.1 古建筑 |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
6.2.3 城市文化特征 |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
6.3.1 街区建筑保护 |
6.3.2 街道格局保护 |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
6.4.1 城市布局调整 |
6.4.2 城市格局保护 |
6.4.3 城市环境保护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
7.1.2 利用原则 |
7.1.3 利用方式 |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
7.3.1 燃灯古塔 |
7.3.2 钟鼓楼 |
7.3.3 八里长桥 |
7.3.4 万舟骈集 |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
7.4.3 漕运一线 |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
7.5.2 张家湾古镇区 |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杭大运河申遗背景 |
1.1.2 严峻的形势及文化遗产的破坏 |
1.1.3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 |
1.3.3 运河城市滨水景观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理论研究进展 |
1.4.2 国外运河景观案例分析 |
1.4.3 国内理论研究进展 |
1.4.4 国内运河景观案例分析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挖掘 |
2.1 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 |
2.1.1 京杭大运河的概念与起源 |
2.1.2 京杭大运河的疏凿与整治 |
2.1.3 京杭运河与苏州吴江运河 |
2.2 京杭大运河沿线各段的文化形态特征及运河变迁 |
2.2.1 京都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
2.2.2 燕赵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
2.2.3 齐鲁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
2.2.4 吴越文化特征及运河变迁 |
2.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综合价值分析 |
2.3.1 历史文化价值 |
2.3.2 艺术审美价值 |
2.3.3 水利技术价值 |
2.3.4 线性文化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概况 |
3.1 苏州市基本概况 |
3.2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历史文化挖掘 |
3.2.1 运河苏州段的历史概述 |
3.2.2 运河苏州段的文化概述 |
3.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资源分析 |
3.3.1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3.3.3 遗产资源利用的优势 |
3.3.4 遗产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3.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现状分析 |
3.4.1 场地情况简介 |
3.4.2 自然条件分析 |
3.4.3 周边环境分析 |
3.4.4 场地优劣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杭大运河苏州枫桥段地域文化滨水景观设计 |
4.1 设计背景 |
4.1.1 苏州高新区段上位规划 |
4.1.2 苏州枫桥遗产背景 |
4.2 大运河枫桥段景观设计原则 |
4.2.1 以人为本的参与性原则 |
4.2.2 文化价值的普遍性原则 |
4.2.3 人文景观的生态性原则 |
4.2.4 运河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
4.3 设计构思 |
4.3.1 设计理念 |
4.3.2 设计方法 |
4.3.3 总体布局分析 |
4.4 大运河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 |
4.4.1 具体方案 |
4.4.2 文化元素的提取 |
4.4.3 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 |
4.4.4 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唐大运河研究分期 |
二、隋唐大运河本体研究 |
(一)隋唐大运河概念、特征 |
1.隋唐大运河名实 |
2.隋唐大运河的特征 |
(二)隋唐大运河河道变迁 |
(三)隋唐大运河运河工程、设施 |
(四)隋唐大运河交通与漕运 |
(五)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
三、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 |
四、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研究 |
五、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一)隋唐大运河遗产内涵、性质特征与价值 |
(二)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保护 |
1.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 |
2.隋唐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
(三)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 |
六、隋唐大运河研究不足与思考 |
(5)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茱萸湾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进入新时期 |
1.1.2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
1.1.3 线性遗产保护的整体性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论述及界定 |
2.1.1 廊道 |
2.1.2 遗产廊道 |
2.1.3 运河遗产廊道 |
2.2 遗产廊道理论概述 |
2.2.1 遗产廊道的特点 |
2.2.2 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2.3.2 国外相关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 遗产廊道实践的成功经验 |
3.1 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ERIE CANALWAY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 |
3.1.1 概况 |
3.1.2 规划设计策略 |
3.1.3 指导意义 |
3.2 25号州际公路保护廊道(I-25 CONSERVATION CORRIDOR) |
3.2.1 概况 |
3.2.2 规划设计策略 |
3.2.3 指导意义 |
3.3 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 |
3.3.1 概况 |
3.3.2 规划设计策略 |
3.3.3 指导意义 |
3.4 洛厄尔国家历史公园(LOWELL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
3.4.1 概况 |
3.4.2 规划设计策略 |
3.4.3 指导意义 |
3.5 庞特基西斯特渡槽保护区(PONTCYSYLLTE AQUEDUCT CONSERVATION AREA) |
3.5.1 概况 |
3.5.2 规划设计策略 |
3.5.3 指导意义 |
4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资源与价值构成 |
4.1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及其沿运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运河历史变迁与城市空间营造 |
4.1.3 小结 |
4.2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资源构成 |
4.2.1 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
4.2.2 相关联的环境景观 |
4.2.3 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4.3 运河遗产廊道资源概况 |
4.3.1 运河水利工程遗产 |
4.3.2 伴生历史遗存 |
4.3.3 相关联的环境景观 |
4.3.4 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4.4 运河遗产廊道价值构成 |
4.4.1 历史研究价值 |
4.4.2 科学技术价值 |
4.4.3 文化艺术价值 |
4.4.4 社会经济价值 |
4.4.5 生态环境价值 |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 |
5.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与分析步骤 |
5.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
5.1.2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
5.2 遗产廊道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 遗产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3.2 构建运河遗产廊道资源评价标准判断矩阵 |
5.3.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4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综合评价 |
5.4.1 模糊积分法赋值 |
5.4.2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6 基于GIS的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6.1 GIS空间分析法 |
6.1.1 GIS空间分析法的概念 |
6.1.2 数据来源 |
6.1.3 数据处理 |
6.2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类型 |
6.3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集分布特征 |
6.4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性分布特征 |
6.5 总体评价 |
7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构建 |
7.1 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目标与原则 |
7.1.1 构建目标 |
7.1.2 构建原则 |
7.2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构建范围及层次 |
7.2.1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的范围确定 |
7.2.2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的层次 |
7.3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整体格局 |
7.3.1 现状分析 |
7.3.2 规划目标与策略 |
7.3.3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整体规划方案 |
7.3.4 遗产资源规划 |
7.3.5 山水绿廊规划 |
7.3.6 慢行系统规划 |
7.3.7 解说系统规划 |
8 茱萸湾运河公园设计 |
8.1 背景条件 |
8.2 现状分析 |
8.2.1 用地分析 |
8.2.2 产业分析 |
8.2.3 交通分析 |
8.2.4 水文分析 |
8.2.5 遗产资源分析 |
8.3 茱萸湾运河公园设计目标与策略 |
8.3.1 设计目标 |
8.3.2 设计策略 |
8.4 分区设计 |
8.4.1 活力休闲区 |
8.4.2 古闸文化区 |
8.4.3 滨水游憩区 |
8.5 专项设计 |
8.5.1 交通设计 |
8.5.2 竖向设计 |
8.5.3 驳岸设计 |
8.5.4 种植设计 |
8.5.5 建筑与服务设施 |
8.5.6 技术经济指标 |
9 总结 |
9.1 研究成果 |
9.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扬州市区法定保护类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
附录B 扬州市区法定保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
附录C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资源评价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京杭大运河文化记忆研究 |
2.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概述 |
(一)文化记忆 |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 |
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载体 |
(一)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字记载 |
1.运河着述中的记载 |
2.地方志中的记载 |
3.诗文、游记中的记载 |
4.碑刻、砖刻中的记载 |
(二)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化遗产 |
1.物质文化遗产 |
2.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大运河济宁段的记忆群体 |
三、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变迁 |
(一)被经历的时间:大运河济宁段区域信仰演变 |
1.明清时期济宁河神信仰的仪式 |
2.清末以后济宁宗教信仰的传播 |
(二)符号化的空间:大运河济宁段沿岸街区变化 |
1.老运河沿岸街道名称沿革 |
2.济宁代表性运河记忆空间 |
(三)相关联的群体:大运河济宁段记忆群体扩大 |
1.久居济宁的居民群体 |
2.旅居济宁的商人群体 |
3.迁居济宁的回族群体 |
(四)被遗忘的事件:大运河济宁段水利枢纽消亡 |
1.济宁段分水枢纽的建设过程 |
2.作为文化遗产的记忆唤醒 |
四、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再现 |
(一)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的更新 |
1.历史书写活态转化 |
2.文化遗产有效利用 |
3.文化街区保护改造 |
(二)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记忆塑造 |
1.讲好大运河济宁特色故事 |
2.建设大运河(济宁段)国家文化公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京杭大运河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与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码头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码头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码头历史与景观设计相关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京杭大运河码头发展历史 |
一、历史渊源 |
二、地域特色 |
三、人文特色 |
四、码头景观 |
第二节 景观设计概念与设计原则 |
一、景观设计 |
二、设计原则 |
第三节 国内外码头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一、国内码头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二、国外码头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第三章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 |
第一节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现状 |
一、传统文化环境缺失 |
二、地域特色功能缺乏 |
第二节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 |
一、起源与演变 |
二、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分布与类型 |
三、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的功能与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特色 |
一、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地域特色 |
二、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人文特色 |
第四章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重塑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
一、历史遗迹的保留与传承 |
二、景观系统的设计与完善 |
三、城市文化的拓展和提升 |
第二节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
一、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的传承 |
二、文化景观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
第三节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与景观设计 |
一、传统码头形式美感的展现设计 |
二、传统码头色彩层次的空间设计 |
三、传统码头浓厚乡情的人文设计 |
四、传统码头传统文化的意境设计 |
第五章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景观设计方案 |
第一节 方案背景与概况 |
第二节 总体规划设计 |
一、整体规划 |
二、功能分区 |
三、道路交通 |
四、景观节点 |
五、植物搭配 |
六、特色铺装 |
七、景观小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品目录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4 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框架图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京杭大运河相关概况 |
2.2 运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
2.3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
2.4 本章总结 |
3 相关案例调研研究 |
3.1 杭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 |
3.2 苏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 |
3.3 上海黄浦江滨江城市天际线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4 地域文化视角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策略 |
4.1 运河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 依托地域文化的总体布局定位 |
4.3 运河景观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通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背景研究 |
5.2 项目区位分析 |
5.3 项目概况 |
5.4 宏观总体规划定位及布局 |
5.5 微观重点区域规划设计 |
5.6 分区设计 |
5.7 主要节点景观设计 |
5.8 植物规划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文化遗产廊道概念下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段运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 小结 |
第2章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滨水景观相关概念阐述 |
2.1 文化遗产廊道相关概念阐述 |
2.2 运河遗产廊道保护案例分析 |
2.3 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
2.4 滨水区景观的空间构成 |
2.5 运河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泗阳段运河历史沿革与现状及问题 |
3.1 .历史概况与现状 |
3.2 存在的问题 |
3.3 优劣势分析 |
3.4 .解决策略 |
3.5 小结 |
第4章 大运河江苏泗阳段文化遗产构成 |
4.1 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
4.3 自然生态遗产构成 |
4.4 小结 |
第5章 京杭大运河江苏泗阳段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
5.1 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设计要素研究 |
5.2 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布局 |
5.3 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道路设计 |
5.4 泗阳段运河滨水景观植物配置及其他小品设计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 |
2.1 文化旅游 |
2.2 运河文化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1.1 从运河旅游开发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
3.1.2 从运河旅游产品方面进行分析 |
3.1.3 从运河旅游市场方面进行分析 |
3.1.4 从运河旅游规划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2.1 从运河文化旅游的文化资源保护层面进行研究 |
3.2.2 从运河文化旅游的文化资源评价层面进行研究 |
3.2.3 从运河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层面进行研究 |
3.2.4 从运河文化旅游的传播层面进行研究 |
3.2.5 从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层面进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概况 |
4.1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
4.1.2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
4.2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概况 |
第5章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5.2.1 旅游者个人基本特征信息统计 |
5.2.2 旅游者对杭州运河景区旅游资源价值认可度的分析 |
5.2.3 旅游者对杭州运河景区旅游活动认可度的分析 |
5.2.4 旅游者对杭州运河景区服务与设施认可度的分析 |
5.2.5 旅游者对杭州运河景区自然与社会环境认可度的分析 |
5.2.6 旅游者对杭州运河景区环境保护认可度的分析 |
5.3 调查分析总结 |
5.3.1 文旅资源开发不完善,宣传不到位 |
5.3.2 文旅产品同质化,体验获得感缺失 |
5.3.3 文旅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
5.3.4 文旅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力度亟需加强 |
第6章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
6.1 深入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提升资源核心竞争力 |
6.2 多方位打造体验式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 |
6.3 有效结合文旅与公共服务,完善联动保障机制 |
6.4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事性”视角下历史文化遗产的量化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大运河杭州段为例[D]. 王鑫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D]. 陈颖. 苏州大学, 2020(02)
- [4]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陈习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5]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茱萸湾段设计[D]. 林晗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文化记忆研究[D]. 张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京杭大运河 ——德州古运河段传统码头与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D]. 李佳淇.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D]. 郭杭琦.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9]文化遗产廊道概念下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段运河为例[D]. 石婷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 厉瑾.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