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昕[1](2019)在《季冻区既有中小跨径桥梁时变可靠性分析和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梁结构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安全运营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中小跨径桥梁由于其易于安装建设、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已建成桥梁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然而由于环境不利因素和日益增长的汽车荷载的影响,桥梁结构性能退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正常交通运行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准确地评价既有桥梁性能不仅可以为日常维修加固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可靠性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桥梁性能评估中,可以很好地对桥梁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估,而且经过时变可靠度计算可以对未来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然而,对于季冻区不利环境特点的可靠度研究较少,现有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季冻区既有中小跨径桥梁。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对既有中小跨径桥梁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考虑温度效应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及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和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基于动态可靠度的季冻区高速公路桥梁安全性评价及维修加固策略研究”,针对季冻区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既有中小跨径桥梁时变可靠性展开研究,明确了季冻区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考虑氯离子侵蚀、冻融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中小跨径桥梁可靠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模态柔度理论和人工蜂群算法优化Kriging模型的桥梁挠度监测方法,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桥梁适用性可靠度的分析计算,并对中小跨径桥梁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综合考虑了季冻区冻融循环作用对氯离子侵蚀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氯离子侵蚀、冻融循环作用和温度等多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锈蚀程度和剩余抗拉强度时变模型。构建了考虑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时变模型。模拟了恒载的不确定性和车流的随机性,提出了中小跨径桥梁抗弯承载能力时变可靠度的计算方法。以吉林省内一座简支铰接板桥和一座三跨预应力连续梁桥作为典型中小跨径桥梁的代表,计算了桥梁抗弯性能的时变可靠度。结合灵敏度计算,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桥梁抗弯承载能力可靠性的影响。2、将简支铰接板桥铰接缝和主板损伤、连续梁桥主梁损伤作为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损伤形式,提出了车辆荷载偏载系数和超载系数来研究不利车辆活载作用对桥梁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构建了以板间相对位移作为铰接缝损伤程度的指标的修正铰接板法,以桥梁承载能力折减系数作为主板和主梁损伤评价指标。研究了车辆不利的荷载作用和损伤状态对桥梁可靠度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模态柔度理论的桥梁挠度计算方法。通过Kriging方法构建模态振型的代理模型,达到通过少量节点的振型数据就可以计算任意荷载作用下桥梁任意截面挠度的目的。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Kriging模型进行优化,提高其作为代理模型的计算精度。通过单梁的现场试验,对比本章建立方法和传统静力测试方法的挠度测试结果,验证了基于模态柔度理论和Kriging模型的桥梁挠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4、以挠度作为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结合季冻区环境因素和桥梁动力健康监测数据,对季冻区典型中小跨径桥梁挠度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了环境温度、湿度和桥梁模态频率、振型间的关系,利用监测数据对可靠性影响因素的概率模型进行了更新,提高了桥梁挠度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分析了桥梁挠度时变可靠度指标与影响因素监测数据间的关系,采用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环境温度、湿度、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对桥梁可靠性的影响作用。5、针对简支铰接板桥和连续梁桥常见损伤形式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将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作为铰接缝损伤识别参数,提出了基于修正铰接板法和群智能算法的铰接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了原始蜂群算法、优化蜂群算法、遗传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等群在该识别方法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模态曲率差作为主梁损伤识别指标,采用Kriging方法对桥梁实测模态曲率进行重构来获得结构未损伤时的基准模型,从而达到不依赖完整结构数据基准模型进行损伤识别的目的。以简支铰接板桥和三跨连续梁桥不同的损伤工况作为分析对象,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万伏彬[2](2019)在《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卫星在对地观测、太空探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空间脉管制冷机为红外探测器组件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低温环境,是红外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空间脉管制冷机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小、效率高、寿命长及可靠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空间机械制冷机最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机型。目前我国遥感探测卫星设计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为10年,与之配套的国产某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已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但能否在长达10年的设计寿命内可靠工作尚不清楚,寿命和可靠性问题是国产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在卫星型号上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针对具有“高可靠、长寿命、小子样”特点的国产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的工程应用需求,本文从试验效率和评估精度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方面引入加速退化试验,建立高效的整机级装备加速试验方法;另一方面引入贝叶斯理论,运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高装备可靠性评估精度,建立了一套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多源信息融合可靠性评估方法,为空间脉管制冷机等国产新研装备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设计及可靠性评估方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脉管制冷机整机污染性能退化模型。系统深入分析了脉管制冷机的主要潜在失效模式:泄漏、疲劳、磨损和污染,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泄漏、疲劳和磨损失效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脉管制冷机内非金属材料释放杂质气体导致的污染失效问题,是制约脉管制冷机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非金属材料放气规律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导致脉管制冷机污染失效的敏感应力。基于非金属材料的放气规律,建立了包含敏感应力和运行时间的脉管制冷机整机污染性能退化模型,为开展脉管制冷机整机加速退化试验和可靠性评估奠定理论基础。2.温度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研究了热端温度变化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机理:根据脉管制冷机在轨运行情况和加速试验应力载荷需要,设置热端温度在243~353K范围内变化时,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了脉管制冷机关键部件内的温度分布、质量流和压力波相位差值以及整机制冷性能变化情况,以一台国产空间脉管制冷机试验样机开展了整机高温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分析了脉管制冷机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的热环境适应性,为之后的脉管制冷机加速试验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3.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空间脉管制冷机恒定应力及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分析方法,为空间脉管制冷机在不同轨道下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1)针对恒定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建模和可靠性评估问题,在产品寿命分别服从指数寿命型、威布尔寿命型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源可靠性信息融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了可靠性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数学表达式,在得到现场加速退化数据后,利用贝叶斯公式更新模型参数,并利用Gibbs抽样算法解决了贝叶斯公式中的高维积分计算难题。该方法适用于多个寿命分布场合,可以有效提高小子样产品可靠性评估精度。(2)针对循环应力加速退化数据建模和可靠性评估问题,首先提出了循环应力加速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其次建立了基于累积失效原理的循环应力退化数据等效处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温度循环造成的杂质气体扩散和热应力疲劳效应的联合影响,建立了产品非线性退化模型,利用伪失效寿命分布模型,融合先验信息,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可靠性模型;最后采用Gibbs抽样算法,得到可靠性模型参数估计。4.以国产某型空间脉管制冷机为对象,开展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验证。搭建脉管制冷机加速退化试验平台,综合设计恒定应力和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开展了多个温度点下的脉管制冷机整机加速退化试验;基于失效机理分析,建立了整机非线性性能退化模型;基于伪失效寿命分布和贝叶斯理论,融合先验信息和退化信息,基于Gibbs抽样算法,提高了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精度。综上所述,本文从失效机理、数值仿真、退化模型、信息融合和加速试验等方面对空间脉管制冷机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解决“高可靠、长寿命、小子样”国产新装备寿命的高效合理预测和可靠性精确评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谷海彤,陈邵华,吴晓强,蔡妙妆,崔卓,曾小林[3](2017)在《DA多重插补法在电网电能量数据缺失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电能量数据缺失值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引入时间序列的基于贝叶斯常均值模型的数据增广算法(DA多重插补法).应用期望最大算法(EM插补算法)计算缺失值的插补值,将得到的插补值作为插补的初始值,然后根据电能量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构建基于常均值模型的多重插补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预测每个缺失值的多次插补值,综合分析观测误差方差和状态误差方差得到最终插补值,从而得到多个完整数据集合.在不同缺失率的条件下,通过与EM插补结果,以及与基于贝叶斯线性回归的DA多重插补结果相比较,得出改进的插补方法比所预测的误差更低,波动更小,插补结果更稳定的结论,有效提高电能量缺失数据的插补精度.
田岳鑫[4](2014)在《基于非线性滤波的IRST系统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在武器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红外弱小目标的远距离检测技术是保证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随着未来作战对象的光电隐身性能不断提升,作战对象的可检测性大大降低,其在获取的图像序列中主要以弱小目标的形态呈现,而且图像的对比度差、信噪比低,使得红外弱目标的表征呈现出强烈的非高斯、非线性的特性。传统的基于Kalman滤波等线性系统理论的检测方法,对于从背景噪声和杂散噪声中提取并准确地检测出目标的位置是非常困难的。本论文针对传统线性检测方法的缺点,开展基于非线性的红外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展对红外图像背景杂波抑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空域非线性滤波新算法。该算法在空域滤波时,只对背景轮廓进行估计,正确性得到很大提高,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在时域滤波时,通过对背景残差和盲元进行统计,能在背景残差得到进一步抑制同时有效保留弱目标信息,使处理结果更加接近SPN(Signal Plus Noise)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线性滤波方法,所提出的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空域滤波算法在抑制红外杂波背景杂波,增强信噪比方面有明显优势。随后,针对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最佳非线性滤波算法。该算法基于实际环境构建出随机非线性模型,模型的状态方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观测方程在时间上是离散的。采用谱方法递归求得非线性模型的数值解,该算法易于工程实现,累积误差小。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该算法能显着提高对目标的估计性能,同时,目标位置的估计精度也显着提高。接着,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和的红外目标运动轨迹序贯检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IRST系统中带有忽隐忽现特征的弱小目标连续检测问题。进而,通过深入研究,使该方法从单波段IRST系统扩展到多波段IRST系统,并根据多波段检测系统特点,对算法进行改进。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变异点目标检测方面有着良好效果。最后,提出一种IRST图像数据实时处理系统新架构。该系统架构采用VPX总线作为板际通信链路,支持RapidIO总线协议,可实现多DSP并行处理,具备实时性、灵活性、可拓展性、易实施性等特点。经验证分析,该系统架构可以满足IRST大数据量、快速信号处理任务的需要。论文最后对完成的工作及创新点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吴春利[5](2012)在《基于应变模态桥梁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桥梁是交通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国家的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塌桥和桥梁损伤事故使人们对桥梁的安全产生了质疑。试想如果能在塌桥或桥梁损坏之前对桥梁的健康状况得以掌握,然后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维修加固,那么将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和财产。因此,使桥梁智能化、使人们能实时掌控桥梁使用状况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目前和今后桥梁工作者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依托863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季节冻土区大范围道路灾害参数监测与辨识预警系统研究”(2009AA11Z104)和国道102线安龙泉互通立交桥健康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应变模态理论,采用遗传算法、微分进化算法和模糊聚类算法,从结构动力特性出发,对桥梁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优化布设、参数识别和损伤识别几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每一个关键技术研究中均有所创新:在传感器优化布设研究中,将模态能量评价准则(BHM)与有效独立准则(EI)和模态置信准则(MAC)进行组合构造了新的适应度函数。借鉴稳定图理论,提出了传感器布设的两步法,给出了梁式桥梁通用的传感器布设位置。在参数识别技术研究中,提出以频率为横坐标,以振型构成的MAC矩阵中任一列为纵坐标的模糊聚类稳定图,并通过比较圆法实现自动判别系统的真假模态。另外,将微分进化优化算法应用于稳定图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提高了模糊聚类稳定图识别模态参数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在损伤识别技术研究中,将微分进化算法(DE)应用于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研究,通过控制损伤范围,提出两步法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健康监测系统从布设传感器到监测损伤一系列的过程,提出的新方法、新技术使桥梁的安全进一步得到了保障,使没有生命的桥梁向智能化又跨进了一步。论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应变模态与位移模态的关系推导了应变响应模态的理论公式,发现应变模态与位移模态一样均可以用模态叠加原理表达。证明了应变模态振型与振型之间的正交特性,其各模态坐标与位移模态中的同阶模态坐标相同。对应变模态优于位移模态的两大优点(其一是避免了由位移到应变的微分过程产生的转换误差,其二是增强了对结构局部损伤或变动区域的敏感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对由位移到应变模态的转换误差分析可见,转换误差较小,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影响不大,但再加上在实际工程中位移模态本身就存在的测量或转换误差,误差的累积结果将不容小视。对应变模态最大优点—局部敏感性研究发现,应变模态较位移模态对结构的局部变动和损伤非常敏感,更有利于桥梁健康状态的判别。2.通过将改进遗传算法与单亲遗传算法的对比分析,揭示出单亲遗传算法中没有交叉操作,保证了在进化过程中传感器的数量不变,是一种简单且有效地布设桥梁结构传感器的优化算法。基于不同准则构造了5个适应度函数,借鉴稳定图理论采用两步法对桥梁结构传感器进行定量和定位。定量研究发现: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与所选取的振型阶数有关,通过适应度函数f2和取对数的f1和f4的N-f曲线的转折点可确定出传感器数量的取值范围。定位分析结果是:基于MAC矩阵的f2布设的传感器位置分散,在传感器定位稳定图中难以形成理想的稳定极轴;基于BHM矩阵的f3布设的传感器位置集中于边跨,因此可综合考虑f1、f4和f5的结果来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另外,给出了简支梁和连续梁桥传感器通用布设位置:简支梁最优位置位于跨中截面、其次为1/4和3/4截面附近;连续梁桥首选各跨的跨中附近截面,其次选择中支点截面。3.将仅需环境激励的随机子空间法应用于桥梁结构参数识别,协方差驱动和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协方差驱动比数字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识别精度更高,程序运行时间少。采用模糊聚类算法中模糊C-均值聚类(FCM)及输入空间中模糊核聚类算法(KFCM)对传统稳定图进行改进。提出不考虑阻尼的影响,以频率为横坐标以MAC中的任一列数据为纵坐标的模糊聚类稳定图,提出比较稳定图中各聚类圆半径的方法来判别真假模态,使参数识别过程智能化。由于FCM和KFCM稳定图识别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聚类中心,因此将微分进化(DE)算法与模糊聚类算法(KFCM-Ⅱ)相结合,使模糊聚类算法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识别模态参数结果更加准确。4.在对多位置损伤识别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微分进化(DE)算法对桥梁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进行研究。构造了基于频率以及频率与振型相组合的多位置损伤识别指标。在确定了微分进化算法中个体、损伤范围、损伤规模和进化代数等参数后,提出用两步法对桥梁的多位置损伤进行识别,第1步找出疑似损伤位置,第2步对疑似损伤进行准确定位及定量,结果表明:基于频率的MDLAC指标并不能对对称结构损伤进行精确定位,但可以识别出包含损伤单元在内的成对称的单元,需引入振型指标才可识别损伤位置,而第1步中以频率和振型综合的MDLAC指标为目标函数的识别结果则更加理想。另外,在引入噪声后,两步微分进化算法仍能够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说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微分进化的多位置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聂超[6](2011)在《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汽车零部件的安全与可靠是汽车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汽车零部件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大多数工程实际问题所固有的,而汽车零部件所承受的载荷同样具有随机变化的性质,这样就必然导致具有随机参数的承受随机载荷的汽车结构系统。因此研究这种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汽车零部件可靠性研究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合理地建立汽车零部件的安全容限和控制随机参数对汽车零部件安全的影响,使汽车零部件的预测工作性能与实际工作性能更加符合,得到既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又有适当经济性的优化结构。在工程设计中,由于传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未考虑过去的经验信息,因此为了使所设计的汽车结构参数具有高置信度的可靠性水平,必须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试验。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大量的试验常常有很大的困难,只能得到有限数量的试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会遇到很大的误差。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贝叶斯统计理论和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设计理论、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技术以及稳健设计思想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只有少量试验数据的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设计问题。首先,将贝叶斯统计理论和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其次,将贝叶斯统计、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解决了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灵敏度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贝叶斯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汽车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在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灵敏度分析技术和稳健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的数值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溶入优化设计模型之中,将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进行重量的极小化和稳健性的极大化,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章蕾[7](2007)在《某特种半挂车车桥疲劳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车桥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传递着车架与路面之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其静动态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及舒适性。因此,研究汽车车桥的特性,为设计具有最佳性能的车桥提供数据支持,在汽车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经济、安全意义。本课题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某型半挂车的研制”中的个子项目,本文在有限元法以及疲劳分析的理论基础上,以某特种半挂车车桥为研究对象,将CAD软件UG和有限元分析MSC系列软件结合起来,根据车桥设计的国家标准,分析了半挂车车桥在几种典型工况下的静态强度和刚度;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半挂车虚拟样机模型,并仿真出车桥在不平路面激励下所受到的垂直动载荷,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车桥在该垂直动载荷下的瞬态响应,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FATIGUE的名义应力法和振动寿命分析法分析出车桥的疲劳寿命。
林开荣,徐新苗[8](2004)在《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汽车钢板弹簧所受的载荷进行了分析及传统的可靠性设计,并在给定可靠度的条件下,对设计参数进行贝叶斯统计分析,给出了用贝叶斯统计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可靠性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设计结果更科学合理。
二、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季冻区既有中小跨径桥梁时变可靠性分析和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桥梁结构时变可靠度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动态贝叶斯理论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1.2.4 中小跨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小跨径桥梁安全性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氯离子侵蚀作用下钢筋锈蚀模型 |
2.2.1 钢筋锈蚀机理 |
2.2.2 季冻区桥梁氯离子侵蚀模型 |
2.2.3 锈蚀钢筋截面损失率及其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计算 |
2.2.4 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 |
2.3 混凝土强度时变模型 |
2.3.1 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变模型 |
2.3.2 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4 桥梁时变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
2.4.1 季冻区典型中小跨径桥梁实际工程 |
2.4.2 典型中小跨径桥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
2.4.3 荷载效应 |
2.4.4 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功能函数 |
2.5 时变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可靠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5.1 典型中小跨径桥梁时变抗弯承载能力可靠度 |
2.5.2 可靠度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不利车辆荷载作用和损伤状态下的桥梁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利车辆荷载作用对中小跨径桥梁可靠度的影响 |
3.2.1 车辆偏载 |
3.2.2 车辆超载 |
3.3 典型中小跨径桥梁损伤状态模拟 |
3.3.1 简支铰接板桥铰接缝伤模拟 |
3.3.2 考虑铰接缝损伤的修正铰接板法验证 |
3.3.3 主梁损伤模拟 |
3.4 损伤状态下桥梁安全性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
3.4.1 简支铰接板桥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计算 |
3.4.2 三跨连续梁桥极限承载能力可靠度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跨径桥梁基于模态参数的挠度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模态柔度理论的桥梁挠度计算方法 |
4.2.1 模态柔度理论 |
4.2.2 基于Kriging模型和模态柔度理论的桥梁挠度计算方法 |
4.2.3 人工蜂群算法优化Kriging方法 |
4.3 单梁结构验证 |
4.3.1 试验梁及试验设备描述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桥梁动力健康监测和动态贝叶斯理论的挠度可靠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简支桥梁挠度及其环境因素监测系统 |
5.2.1 挠度监测系统 |
5.2.2 环境温度和湿度监测系统 |
5.3 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 |
5.3.1 线性回归模型 |
5.3.2 动态贝叶斯网络 |
5.3.3 Gibbs抽样方法 |
5.3.4 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果分析 |
5.4 简支桥梁挠度动态可靠度计算分析 |
5.4.1 动态可靠度计算结果 |
5.4.2 挠度可靠度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简支铰接板桥和多跨连续梁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简支铰接板铰缝损伤识别方法 |
6.2.1 优化人工蜂群算法 |
6.2.2 基于优化人工蜂群算法和修正铰接板法的铰接缝损伤识别方法 |
6.2.3 铰接缝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6.3 典型中小跨径桥梁主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6.3.1 模态曲率差基本理论 |
6.3.2 基于蜂群算法优化Kriging方法和模态曲率差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 |
6.3.3 中小跨径桥梁损伤模拟 |
6.3.4 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6.4 模态阶次对桥梁损伤识别的影响分析 |
6.4.1 不同模态阶次的简支铰接板桥损伤识别结果 |
6.4.2 不同模态阶次的连续梁桥损伤识别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脉管制冷机的发展及应用 |
1.2.2 空间脉管制冷机寿命和可靠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建模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评估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3.1 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空间脉管制冷机工作原理及失效分析 |
2.1 结构特点及制冷原理 |
2.1.1 基本组成结构 |
2.1.2 长寿命高可靠的支撑技术 |
2.1.3 制冷原理 |
2.2 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分析 |
2.2.1 早期失效模式分析 |
2.2.2 主要失效模式及机理分析 |
2.3 污染性能退化规律及建模 |
2.3.1 杂质气体的释放规律 |
2.3.2 污染性能退化模型 |
2.4 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 |
2.4.1 制冷机故障树建模 |
2.4.2 制冷机故障树定量分析 |
2.4.3 制冷机失效主要预防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
3.1 脉管制冷机一维流体热力学理论分析 |
3.1.1 脉管制冷机热力学基础 |
3.1.2 脉管制冷机内能量流动分析 |
3.2 一维数值模型建立 |
3.3 实例研究 |
3.3.1 热端温度对回热器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3.3.2 热端温度对脉管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3.3.3 热端温度对整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恒定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评估 |
4.1 基本思想 |
4.1.1 退化失效基本概念 |
4.1.2 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
4.1.3 可靠性评估基本流程 |
4.2 指数寿命型小子样产品的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
4.2.1 基本假设 |
4.2.2 伪失效寿命计算 |
4.2.3 联合后验分布 |
4.3 威布尔寿命型小子样产品的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
4.3.1 基本假设 |
4.3.2 伪失效寿命计算 |
4.3.3 联合后验分布 |
4.4 仿真示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评估 |
5.1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
5.1.1 循环应力常见施加类型 |
5.1.2 试验剖面参数选取与设计 |
5.1.3 循环应力下数据等效处理 |
5.2 脉管制冷机循环应力退化模型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循环退化模型建立 |
5.3 循环应力退化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 |
5.3.1 伪失效寿命数据 |
5.3.2 可靠性评估 |
5.3.3 仿真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产某型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应用验证 |
6.1 概述 |
6.2 空间脉管制冷机实验系统 |
6.2.1 脉管制冷机系统 |
6.2.2 外部电源系统 |
6.2.3 温度控制和真空系统 |
6.2.4 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 |
6.2.5 测量误差分析 |
6.3 基于恒加退化试验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 |
6.3.1 试验对象分析 |
6.3.2 失效机理一致性验证试验设计及结果 |
6.3.3 恒加退化试验方案设计 |
6.3.4 恒加退化试验数据及分析 |
6.3.5 恒加退化试验结果讨论 |
6.4 基于循加退化试验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 |
6.4.1 循加退化试验方案设计 |
6.4.2 循加退化试验数据及分析 |
6.4.3 循加退化试验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DA多重插补法在电网电能量数据缺失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介绍 |
1.1 EM插补计算初始值 |
1.2 构造基于常均值模型的DA插补模型 |
1.3 进行贝叶斯预测获得插补值 |
2 在电能量缺失数据中的应用与分析 |
2.1 EM插补作初始值 |
2.2 贝叶斯常均值模型的计算 |
2.3 DA多重插补结果 |
2.4 不同缺失率下EM插补与DA多重插补对比 |
2.5 基于不同模型的DA多重插补对比 |
3 结论 |
(4)基于非线性滤波的IRST系统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RST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
1.2.3 最佳非线性滤波研究现状 |
1.2.4 非线性随机滤波理论综述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空域滤波背景杂波抑制方法 |
2.1 引言 |
2.2 红外图像分析 |
2.2.1 红外成像原理及特点 |
2.2.2 含有小目标的红外序列图像组成 |
2.2.3 弱小运动目标特征 |
2.3 基于核估计方法的非参数回归理论基础 |
2.3.1 非参数回归方法简介 |
2.3.2 核密度估计 |
2.3.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间序列平滑 |
2.4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空域滤波方法 |
2.4.1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空域滤波方法的数学模型 |
2.4.2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空域滤波 |
2.4.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时域滤波 |
2.5 仿真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最佳非线性滤波的检测前跟踪算法 |
3.1 引言 |
3.2 最佳非线性滤波基础 |
3.2.1 动态空间模型 |
3.2.2 贝叶斯理论与最优滤波 |
3.2.3 谱方法求解随机微分方程 |
3.3 基于最佳非线性滤波的TBD算法实现 |
3.3.1 动态方程的构建 |
3.3.2 算法步骤 |
3.3.3 特例分析 |
3.4 仿真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累积和的序列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序列检测方法介绍 |
4.2.1 序贯概率比检验方法介绍 |
4.2.2 累积和方法 |
4.3 陡变红外弱目标检测原则 |
4.4 基于累积和方法的红外序列图像目标检测 |
4.4.1 检测模型和方法 |
4.4.2 检测步骤 |
4.4.3 多波段推广 |
4.5 性能分析 |
4.5.1 阈值的选择和性能评估 |
4.5.2 平均检测延时 |
4.6 仿真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PX架构的实时IRST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实时系统的概念及实现策略 |
5.2.1 算法与结构的相互映射 |
5.2.2 算法复杂性分析 |
5.2.3 软件∕硬件的折衷 |
5.3 实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5.3.1 系统硬件体系架构设计 |
5.3.2 板间互联总线选择 |
5.3.3 板间传输协议选择 |
5.3.4 DSP处理板设计 |
5.3.5 基于硬件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4 系统软件设计 |
5.4.1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4.2 板间网络通信软件设计 |
5.4.3 图像处理算法软件设计 |
5.4.4 多DSP并行软件开发与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基于应变模态桥梁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桥梁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1.2.2 传感器优化布设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参数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应变模态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应变模态理论分析 |
2.2.1 应变响应模态推导 |
2.2.2 应变模态振型间的正交性 |
2.2.3 由位移模态求解应变模态的误差分析 |
2.3 应变模态与位移模态数值仿真分析 |
2.3.1 仿真模型 |
2.3.2 应变模态低误差特性分析 |
2.3.3 应变模态局部敏感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桥梁结构传感器优化布设 |
3.1 引言 |
3.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3.2.1 基本遗传算法 |
3.2.2 改进遗传算法 |
3.2.3 单亲遗传算法 |
3.3 适应度函数设计 |
3.4 算例 |
3.5 梁式桥梁通用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
3.5.1 传感器定量 |
3.5.2 传感器定位 |
3.6 安龙泉互通立交桥传感器布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随机子空间及模糊聚类算法的桥梁应变模态参数识别 |
4.1 引言 |
4.2 随机子空间方法 |
4.2.1 应变模态随机状态空间模型 |
4.2.2 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 |
4.2.3 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 |
4.3 传统稳定图 |
4.3.1 稳定图原理 |
4.3.2 功率谱密度(PSD) |
4.3.3 传统稳定图绘制 |
4.4 模糊聚类算法 |
4.4.1 模糊 C-均值聚类 |
4.4.2 特征空间中的模糊核聚类算法 |
4.4.3 输入空间中的模糊核聚类算法 |
4.4.4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稳定图 |
4.5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聚类稳定图 |
4.5.1 微分进化算法原理 |
4.5.2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聚类分析 |
4.6 仿真算例 |
4.6.1 简支梁 |
4.6.2 连续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桥梁结构多位置损伤识别 |
5.1 引言 |
5.2 多位置损伤识别原理 |
5.2.1 基本原理 |
5.2.2 基于频率的多位置损伤指标 |
5.2.3 基于频率和应变模态振型的多位置损伤指标 |
5.3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多位置损伤识别 |
5.4 仿真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传统可靠性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1.3 稳健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1.4 贝叶斯可靠性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贝叶斯统计和可靠性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贝叶斯统计 |
2.2.1 贝叶斯基本原理 |
2.2.2 贝叶斯统计推断 |
2.2.3 贝叶斯基本公式 |
2.3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2.3.1 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
2.3.2 可靠度计算方法概述 |
2.4 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2.4.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2.4.2 建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贝叶斯统计理论 |
3.3 贝叶斯可靠性设计的摄动法 |
3.4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实例 |
3.5.1 螺栓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1.1 螺栓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1.2 螺栓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1.3 数值算例 |
3.5.2 拉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2.1 拉杆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2.2 拉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2.3 数值算例 |
3.5.3 连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3.1 连杆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3.2 连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3.3 数值算例 |
3.5.4 扭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4.1 扭杆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4.2 扭杆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4.3 数值算例 |
3.5.5 半轴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5.1 半轴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5.2 半轴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5.3 数值算例 |
3.5.6 前轴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6.1 前轴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6.2 前轴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6.3 数值算例 |
3.5.7 后桥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7.1 后桥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7.2 后桥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7.3 数值算例 |
3.5.8 法兰盘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8.1 法兰盘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8.2 法兰盘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8.3 数值算例 |
3.5.9 钢板弹簧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9.1 钢板弹簧贝叶斯可靠度计算 |
3.5.9.2 钢板弹簧贝叶斯可靠性优化设计 |
3.5.9.3 数值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1 引言 |
4.2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
4.3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稳健设计 |
4.4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 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实例 |
4.5.1 螺栓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2 拉杆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3 连杆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4 扭杆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5 半轴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6 前轴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7 后桥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8 法兰盘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5.9 钢板弹簧贝叶斯可靠性稳健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某特种半挂车车桥疲劳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车桥的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车桥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 |
2.2 有限元软件 MSC.Patran和 MSC.Nastran的介绍 |
2.2.1 MSC.Software介绍 |
2.2.2 MSC.PATRAN软件特点和用途 |
2.2.3 计算分析软件 MSC.NASTRAN |
2.3 半挂车车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车桥的几何模型 |
2.3.2 车桥的有限元模型 |
2.4 静力学分析 |
2.4.1 半挂车车桥静力学分析的工况 |
2.4.2 各种工况车桥应力应变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路面不平度影响下车桥的动载荷 |
3.1 路面不平度 |
3.1.1 路面不平度定义和分类 |
3.1.2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
3.1.3 空间谱密度与时间谱密度的转化关系 |
3.1.4 随机路面不平度的模拟 |
3.2 车桥动载荷的动力学仿真 |
3.2.1 虚拟样机技术 |
3.2.2 ADAMS软件介绍 |
3.2.3 半挂车动力学模型 |
3.2.4 车桥动载荷的虚拟样机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车桥的动力学分析 |
4.1 模态分析 |
4.1.1 模态分析理论 |
4.1.2 模态分析步骤和结果 |
4.2 车桥瞬态动力学分析 |
4.2.1 瞬态动力学分析理论 |
4.2.2 车桥瞬态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车桥疲劳寿命 |
5.1 疲劳分析理论 |
5.1.1 雨流计数法 |
5.1.2 材料抗疲劳机械性能 |
5.1.3 材料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5.2 疲劳分析方法 |
5.2.1 名义应力法 |
5.2.2 局部应力应变法 |
5.2.3 振动寿命估算方法 |
5.3 车桥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5.3.1 MSC.FATIGUE软件介绍 |
5.3.2 疲劳分析过程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片钢板弹簧的传统可靠性设计 |
2 利用贝叶斯统计的可靠性设计 |
2.1 非正态变量的等效正态化 |
2.2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度的计算 |
2.3 设计参数的贝叶斯统计分析 |
3 设计实例 |
4 结束语 |
四、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季冻区既有中小跨径桥梁时变可靠性分析和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 何昕. 吉林大学, 2019
- [2]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万伏彬.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3]DA多重插补法在电网电能量数据缺失处理中的应用[J]. 谷海彤,陈邵华,吴晓强,蔡妙妆,崔卓,曾小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 [4]基于非线性滤波的IRST系统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的研究[D]. 田岳鑫.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3)
- [5]基于应变模态桥梁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吴春利. 吉林大学, 2012(09)
- [6]汽车零部件贝叶斯可靠性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 聂超. 大连工业大学, 2011(06)
- [7]某特种半挂车车桥疲劳可靠性分析[D]. 章蕾.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8]贝叶斯统计在多片板簧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J]. 林开荣,徐新苗.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