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种食品演绎健康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焦倩[1](2021)在《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文中提出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形成健康观念的关键阶段。然而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虽然初中生物教材中均有关于健康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为中学生物课堂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也对健康知识的长期开展提供了保障。但中学生思想叛逆,直接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目的。如何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展开健康教育,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挖掘相关教学内容,并将其融入生物课堂教育中,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值得深入研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在思政视角下对健康地生活内容展开探究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以健康地生活模块为例展开相关教学素材的挖掘,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形式进行课堂实践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核心素养和学科特点关联分析,初步确定从生命意识、社会担当、科学态度、家国情感、辩证思维五个思政维度挖掘健康教育素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2)对六名生物老师展开实践前、后两次访谈,实践前他们一致认为在中学生物课堂以思政为视角,展开健康教育是需要的;实践后认为在生物课堂展开思政教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升学考试以及相关示范案例较少的客观因素,导致实践教学中重视程度较低,应用较少。(3)以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相关教学内容为素材,梳理出4张图片、4个活动、6个小资料、5篇课外阅读、3道习题渗透思政的教学素材,并通过生物课本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技术发展、人文素养链接不同思政维度与生物教学内容,可作为日常健康教育的素材。(4)分析实践前、后学生五个维度的健康意识结果表明:七年级学生在生命意识、科学态度、家国情感、辩证思维四个维度均是在后测的认同比率高于前测,从整体来看,说明“健康地生活”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八年级学生在五个维度认同率则均是思政后测的认同比率高于思政前测,说明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对于学生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效果。综上所述,从课本中挖掘“健康地生活”教学素材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意识。但健康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效果。建议学校要鼓励老师们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相互连接,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展开思政教学。同时,倡导不同学科老师在课堂中将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实践,以实现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殷宇冰[2](2021)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健康观与我国发展人民健康事业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发展人民健康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根本指导思想。针对时代的呼唤、群众的心声、现实的问题,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应运而生,这些重要论述不仅顺应了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为新时代发展人民健康事业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治理体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健康中国战略逐渐完成,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积极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形成,在理论渊源上直接承袭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人民健康的相关论述,同时也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健康思想的智慧源泉;其现实依据上是针对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制约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有效回应,此外也与习近平个人生活有关经历和地方从政时期的相关工作实践密不可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征鲜明。总体上包括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作出科学判断、对发展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宏观谋划、对纵深推进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周密部署。在理论上呈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问题意识、系统的战略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等特点。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是新时代我国发展人民健康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科学指南,对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形成中国特色健康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重大现实问题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潘小毅[3](2021)在《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发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调查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分析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群体差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科学传播理论和文化循环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文化表征和媒介融合视角探讨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具体对策。以期弥补现有文献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不足,丰富中医药文化领域相关研究,并为促进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测量以及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理论基础,为政府相关管理方、行业协会等制订中医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政策提供建设性思路和决策支持。方法:首先,依据标准量表编制规范,在理论回顾与专家访谈基础上,主要利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并采用编码技术、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发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其次,基于开发的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进行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调查和实验,揭示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现状。最后,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媒介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交叉视角,分析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对策。结果:第一,明确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概念和结构,开发了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中医药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特征内容和形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包含18个测项和3个测量维度,其中6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认知维度,5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情感维度,7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行为维度。第二,通过中医药文化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总体认同水平不低,但青年人群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程度不及中老年人群,同时民众对中医药隐文化的认同水平相较于显文化更高。通过关于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改善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接触中医药信息能够提高青年人群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第三,通过质性研究探析了历史叙事和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文化表征具有表意实践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功能,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包含了历史叙事和媒介文化表征,其中历史叙事是方法,媒介文化表征是途径方式。它们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表征、生产、消费和认同五个环节。其中,规范环节是通过历史叙事经由还原式叙事和拟情式叙事呈现中医药历史面貌和情节,形成其文化事实和价值规范。表征环节是通过媒体媒介系统的再符号化处理实现中医药文化历史叙事内容的转化,使得再呈现、再生产的是符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的中医药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生产环节),并能与受众共情互动,易于受众接受及理解(消费环节);在意义与价值被受众解码之后转化为他们的意识(认知、情感)和行为,促成相互间的分享及参与实践,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认同环节)。第四,以科学传播理论和文化循环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文化表征和媒介融合视角提出了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对策模型及内容,主要包括“真实-再现-参与”的对策框架,以及“历史叙事-媒介表征-媒介融合”的对策路径。结论:在新时代背景下,首先应在广义文化范畴下理解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概念,研究中医药文化认同问题应该遵循态度情感说而非价值类型说。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对象既包括中医的核心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隐性文化内容,又包括中医药疗效、中医药文化作品、中医药产品、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显性文化形式。其次,针对目前我国民众以及青年人群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情况来看,未来要尤其关注新时代下的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一方面,重视并利用历史叙事方法来加强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叙事素材、叙事话语结构和叙事模式等。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并利用媒介表征方式来促进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提升,关注广义语言符号系统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媒介融合对中医药文化意义的生产和中医药文化认同提升的作用,逐步推动由技术要素驱动的表征形式的融合过渡到由经济要素驱动的表征内容的融合,最终实现由文化要素驱动的表征生态的融合。中医药文化表征和传播的主体身份应尝试多元化,突破科普宣传的传统渠道角色,积极向服务、产品、体验、社群延伸;中医药文化表征和传播不再局限于以科普知识宣传来满足公众需求,而是要通过媒介融合方式有效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以中医药文化IP和品牌运营策略为引领形成全媒介业态体系,围绕着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生产科普知识、新闻内容、社交主题,并提供相应的健康促进、文化娱乐、生活购物等产品或服务,使中医药隐文化和显文化全面渗透到受众生活中,有效构建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
周苏林[4](2021)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新修订的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被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一年级使用。对于教师而言,新旧教材的更替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困惑。本论文立足于生物学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力求全面地展现其特色,旨在为生物学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提供帮助。本文从四个角度开展课后习题的研究。首先,从教材课后习题纵向比较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新旧教材课后习题在呈现方式和题型数量上的变化,概括了新教材课后习题呈现的新特征。其次,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分析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再次,从教师角度出发,提供给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最后,从学生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给出了适于学生的答题方式。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有如下结论:第一,相较于旧教材,新教材必修模块中的课后习题总量大致相同,但在各类题型的数量上存在极显着差异。新教材在保留一定数量优秀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删除立意不明、修订措辞不当和更改内容过时的习题。同时新教材中新增课后习题更加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和关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第二,新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中所渗透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占比各不相同。其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将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要素分析后,发现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第三,新教材课后习题中考查频率最多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为生命观念。但是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存在偏差,通常认为课后习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这两个维度。第四,针对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主观题存在一定困难的现象。本研究开发的两种类型主观题评价量规有利于学生规范答题,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丁潇颖[6](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慧鸿[8](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鞠斐[9](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崔丽[10](2020)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6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被誉为“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的单元教学设计,成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词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宏观的理念,最终要实现个体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转化,必须依托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本研究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这条教育教学活动链,重点关注承上启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环节,理论联系实践,探究初中阶段生物学教学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和理解文献,了解并掌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两者的内涵及研究现状,并尝试对本研究涉及的“初中生物学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和“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概念界定。2、分析了在初中生物学中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具备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建构了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该框架由四个环节组成,包括以“选定单元主题”为起点,进行前端分析;以“挖掘教材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为抓手,确定单元目标;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优化单元流程;以“教—学—评”一致为原则,设计单元评价。3、以“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这一主题为例,完成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实施,运用S-T教学分析法和纸笔测试法分别从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科中的核心素养达成这两个方面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1)单元教学设计是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2)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能更好地关注学生主体性。(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测试成绩。(4)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教学目标。本研究从理论探索到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目标实现的途径——单元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期能为广大一线初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十三种食品演绎健康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三种食品演绎健康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课程思政研究进展 |
1.2.2 初中生物思政教育实施现状访谈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程思政 |
2.1.2 健康地生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2.2.2 隐性课程理论 |
第三章 健康地生活模块思政素材的挖掘 |
3.1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原则 |
3.1.1 适于生物教学原则 |
3.1.2 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
3.1.3 联系健康主题原则 |
3.2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过程 |
3.2.1 熟悉相关教材内容 |
3.2.2 掌握生物课程标准 |
3.2.3 了解考试命题方向 |
3.2.4 链接思政衔接元素 |
3.3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策略 |
3.3.1 通过图片图示挖掘 |
3.3.2 通过实践活动挖掘 |
3.3.3 通过小资料挖掘 |
3.3.4 通过课后阅读挖掘 |
3.3.5 通过习题挖掘 |
3.4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内容梳理 |
3.4.1 《青春期》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2《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3《输血与血型》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4《传染病及其预防》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5《免疫与计划免疫》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6《用药与急救》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7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政素材梳理表 |
第四章 健康地生活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1 健康地生活模块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与方法 |
4.1.1 策略方法一:条件反射-刺激法 |
4.1.2 策略方法二:创设冲突-认知法 |
4.1.3 策略方法三:价值辨析-讨论法 |
4.1.4 策略方法四:榜样示范-观察法 |
4.1.5 策略方法五:情感渲染-故事法 |
4.1.6 策略方法六:联系实际-事实法 |
4.1.7 策略方法七:角色扮演-体验法 |
4.1.8 策略方法八:制定规则-游戏法 |
4.1.9 策略方法九:提出问题-解决法 |
4.2 健康地生活模块内容在教学应用中的实施过程 |
4.3 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案例 |
4.3.1 教学案例-《青春期》 |
4.3.2 教学案例-《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4.3.3 教学案例-《传染病及其预防》 |
第五章 教学实践结果及讨论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过程 |
5.3 研究方法 |
5.3.1 学生的问卷编制 |
5.3.2 教师的访谈编制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5.4.2 教师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2.1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形成的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思想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健康的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依据 |
2.2.1 保障人民健康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
2.2.2 当前制约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
2.2.3 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及在地方工作期间有关健康事业的实践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就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性作出科学判断 |
3.1.1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
3.1.2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
3.1.3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
3.1.4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3.2 就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完善作出宏观谋划 |
3.2.1 以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根本指导 |
3.2.2 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健康服务为核心目标 |
3.2.3 以大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作为战略牵引 |
3.3 就人民健康事业纵深推进作出周密部署 |
3.3.1 强基固本:夯实人民绿色安全健康生活基础 |
3.3.2 改革创新:打造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动力系统 |
3.3.3 推己及人:共同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理论特点 |
4.1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彰显鲜明的人民立场 |
4.2 直面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矛盾,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 |
4.3 全方位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贯穿系统的战略思维 |
4.4 首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凸显宽广的国际视野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
5.1.2 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内容 |
5.2 实践意义 |
5.2.1 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提供根本指导 |
5.2.2 为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健康治理体系提供关键思想武器 |
5.2.3 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3)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绪论 |
1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1.1 关于认同的研究 |
1.1.1 认同的概念界定与理解 |
1.1.2 认同的层次和类型 |
1.1.3 关于认同的特点 |
1.2 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 |
1.2.1 关于文化认同内涵的研究 |
1.2.2 文化认同的结构与测量研究 |
1.2.3 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关于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研究 |
1.3.1 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1.3.2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作用 |
1.3.3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测量、调查及现状分析 |
1.3.4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策略 |
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2.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2.1.1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开发与设计 |
2.1.2 中医药文化认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路径及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文本和数据的处理方法 |
2.3 主要创新点 |
2.3.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2.3.2 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
二、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1 中医药文化认同初始量表构建 |
2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提纯 |
3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的结构分析与验证 |
3.1 确定关联效标 |
3.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6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和检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理论意义与讨论 |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三、中医药文化认同调查——基于文化认同差异的实证分析 |
1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认同 |
1.1 中医药文化 |
1.2 中医药文化认同 |
2 理论回顾与假设形成 |
2.1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演绎 |
2.2 基于新媒体传播与文化认同关系理论的演绎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一的设计 |
3.1.1 变量的测量 |
3.1.2 数据收集 |
3.2 研究二的设计 |
3.2.1 实验方法、对象及变量 |
3.2.2 实验步骤 |
4 数据分析 |
4.1 研究一的数据分析 |
4.1.1 信度和效度 |
4.1.2 功能分析 |
4.2 研究二的数据分析 |
4.2.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分析 |
4.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3 功能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6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四、历史叙事与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 |
1 历史叙事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
1.1 对历史叙事的理解 |
1.2 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
1.3 历史叙事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
2 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
2.1 对文化表征的理解 |
2.2 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
五、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 |
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科学传播理论基础 |
1.1 科学传播的含义 |
1.2 科学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 |
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现实背景 |
2.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政策背景 |
2.1.1 国家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
2.1.2 行业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
2.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经济背景 |
2.2.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2.2.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健康产业发展背景 |
2.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社会背景 |
2.4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技术背景 |
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策略 |
3.1 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叙事策略 |
3.2 中医药文化的媒介表征策略 |
3.2.1 中医药文化表征与媒介的关系 |
3.2.2 媒介融合与中医药文化的表征 |
3.2.3 中医药文化表征的媒介融合策略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医药文化认同初始量表(42 个项目) |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项目情况 |
致谢 |
(4)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现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七、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材 |
(二)习题 |
(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四)评价量规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
(二)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
第三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比较分析 |
一、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差异分析 |
(一)栏目设置的差异 |
(二)题型分布的差异 |
(三)习题插图的差异 |
二、课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
(一)课后习题总体比较分析 |
(二)节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
(三)章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变化实例 |
(一)删除旧教材中问题宽泛习题 |
(二)保留旧教材中基础性习题 |
(三)改进旧教材中内容过时习题 |
(四)修正旧教材中语言不严谨习题 |
(五)原创高考情境习题 |
第四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分析 |
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分析 |
(一)生命观念素养要素及例题分析 |
(二)科学思维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
(三)科学探究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
(四)社会责任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 |
(一)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命观念要素分布情况 |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思维要素分布情况 |
(四)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探究要素分布情况 |
(五)新教材课后习题社会责任要素分布情况 |
第五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及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
一、针对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的访谈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提纲 |
(四)访谈记录与结果 |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
(一)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流程 |
(二)检测试题的选取与初次发放和回收 |
(三)分析性量规等级和指标的确定 |
(四)分析性量规的应用和修订 |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新教材课后习题例题 |
附录二 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检测试题 |
附录五 检测试题回答典型实例 |
在读期间所获奖励和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的引领 |
1.1.2 生物学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 |
1.1.3 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求 |
1.2 文献研究 |
1.2.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
1.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初中生物学中的学生核心素养 |
1.5.2 单元教学设计 |
第2章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
2.1 在初中生物学中开发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
2.1.1 促进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2.1.2 顺应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需要 |
2.1.3 优化生物学学科教学设计的需要 |
2.2 在初中生物学中开发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
2.2.1 教学目标的可行性---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
2.2.2 教学任务的可行性---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 |
2.2.3 依托教材的可行性---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体系特点 |
2.3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
2.3.1 单元内容的组织注重“逐级递进” |
2.3.2 单元背景的创设关注“真实情境” |
2.3.3 单元活动的开展倡导“探究学习” |
2.4 学科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简述 |
2.5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搭建 |
2.5.1 选定单元教学主题,进行前端分析 |
2.5.2 挖掘教材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
2.5.3 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优化单元教学流程 |
2.5.4 以“教—学—评”一致为原则,设计单元学习评价 |
第3章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例——以“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为例 |
3.1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的前端教学分析 |
3.1.1 课程标准研读 |
3.1.2 教材分析 |
3.1.3 学生情况分析 |
3.2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的单元教学目标 |
3.2.1 学科核心素养在单元中的整体体现 |
3.2.2 学科核心素养在单元重点活动中的体现 |
3.2.3 单元学习目标确定 |
3.2.4 重难点分析 |
3.3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单元教学流程 |
3.3.1 单元教学流程设计 |
3.3.2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
3.4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单元学习评价 |
3.5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第4章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单元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 |
4.1 单元教学的实施 |
4.1.1 对象的选取 |
4.1.2 实施的过程 |
4.2 单元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
4.2.1 基于S-T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
4.2.2 基于纸笔测试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与“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单元有关的试题 |
附录二: 各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十三种食品演绎健康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D]. 焦倩. 延安大学, 2021(11)
- [2]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研究[D]. 殷宇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3]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D]. 潘小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D]. 周苏林.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崔丽. 扬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