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正常参考值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月娥[1](2020)在《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梗死区矫正的T波峰末间期(Corrected Tpeak-Tend interval,Tp-ec间期)、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e/QT)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的影响,判断STEMI患者的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诊断为STEMI的患者281例,按是否发生MACEs分为两组,即MACEs组36例,非MACEs组24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及术后Tp-ec及Tp-e/QT值的差异,采用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MACEs组比较,MACEs组患者年龄增高,心率增快,门球时间(door to ballon,D2B时间)延长,女性比例和多支病变比例增高,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比例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降低,PCI术前及术后心电图参数Tp-ec、Tp-e/Q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前Tp-e/QT(OR=1.238,95%CI1.149-1.334,P<0.001)、LVEF(OR=0.924,95%CI 0.874-0.976,P=0.005)、D2B时间(OR=1.007,95%CI 1.001-1.012,P=0.018)是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下面积(AUC)术前Tp-ec、Tp-e/QT分别为0.817(95%CI0.763-0.864)、0.889(95%CI 0.843-0.926)。Z检验显示,术前Tp-e/QT的AUC与术前Tp-ec、术后Tp-ec、术后Tp-e/QT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CEs组患者梗死区术前及术后Tp-ec、Tp-e/QT显着增高,术前Tp-e/QT能够有效预测患者院内MACEs事件发生。2.术前梗死区Tp-e/QT是STEMI患者院内MAC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旭婷,张越,刘艳阳[2](2016)在《窦性心律震荡与T波电交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窦性心律震荡(HRT)是自主神经对于室性期前收缩这种刺激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是窦房结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敏感性反应,反映窦房结双向变时功能。T波电交替(TWA)反映心肌复极变化,其主要的发生机制是心肌缺血缺氧,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标志。近年来,HRT和TWA多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叶明,姜庆军,葛世俊,方燕,刘艳芳,俞丹[3](2013)在《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肥厚型心肌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作MTWA检测。分析两年的死亡、晕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MTWA 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μV。对照组MTWA>36μV的占1 0.5%,观察组MTWA>36μV的占55.3%。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29例,MTWA>36μV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79.3%,特异性55.4%;阳性预测值442%,阴性预测值85.7%。结论 MTWA异常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叶明,姜庆军,葛世俊,廉姜芳,巴艳娜[4](2012)在《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晕厥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Holter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测对晕厥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及心脏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99例晕厥患者行MTWA检测,其中102例诊断为迷走反射性晕厥并排除有器质性心脏病,设为迷走晕厥组;97例既往有MVA发作史或确诊为心源性晕厥,设为心源性晕厥组;10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晕厥两组均检测MTWA、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c)及室性心动过速(VT)等指标,随访并比较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MTWA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 V;心源性晕厥组与对照组、迷走晕厥组的MTWA均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对照组与迷走晕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随访发现迷走晕厥组与心源性晕厥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MTWA阴性组与阳性组MTWA、LEVF、Q-Tc及M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MTWA的敏感性及预测价值均比其他指标高。结论国人时域法MTWA正常参考值为<36 V,MTWA对迷走反射性晕厥患者预测MVA和SCD无价值;对心源性晕厥预测MVA和SCD具有独立预测价值,联合LVEF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钟杭美[5](2012)在《动态心电图新进展》文中指出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ECG)记录器与分析功能也在不断更新,除包括记录24~48h心电图外,还包括事件记录仪及置入式的长程心电记录装置。后者主要适用于那些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临床表现为晕厥),但发作频度却较少的患者。近年来,在AECG的临床应用中新
于珂[6](2012)在《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非缺血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逐年增加,直接原因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与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已经被公认为目前对心律失常事件最具预测价值的无创电生理检测指标。本研究意在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如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T波电交替阳性的患者并提早进行干预,必然能够挽救病人生命。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共60人。应用美国GE公司的MARS系统对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进行检测,依照结果分为TWA阳性组30例及TWA阴性组30例,并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选取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的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排除心血管疾病病史。对三组研究对象于住院期间行心电监护监测并对存储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并在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60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血清离子浓度则无明显差异。TWA阳性组共25例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TWA阴性组患者共14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持续性室速、室颤和猝死。两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结论: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T波电交替阳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上应高度重视T波电交替阳性的患者。
钟杭美[7](2011)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一、概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冠脉)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疾病,简称冠心病。(一)分类冠心病可分为5种类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王晓霞,黄织春[8](201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发生情况及与心率的关系。方法对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频谱法检测MTWA,分析扩张型心肌病MTWA的阳性率及不确定结果的原因,静息和运动时MTWA的发生情况,心率与交替压(Valt)的关系。结果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TWA的阳性率为35.48%;②扩张型心肌病者,运动时的心率大于静息时,运动时各导联的Valt值大于静息时(P均<0.01)。静息时MTWA阳性2例,运动时MTWA阳性11例,运动时MTWA的阳性率高于静息时(35.48%vs 6.45%,P<0.01);③心率与综合导联Valt呈正相关,随心率的增加,Valt增大(r=0.984,P<0.01)。结论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TW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②MTWA的发生与心率相关,随心率增快,Valt增大,MTWA阳性检出率增加。
周正文,李郁,潘婷婷,赵军[9](2011)在《健康人Holter微伏级T波电交替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基于Holter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112例健康体检者接受Holter检查,移动平均修正法连续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采集最大MTWA值,不同心率及不同时间段MTWA值,分析交替压(alternans voltage,Vlat)的大小、分布及其与性别、时间、心率及导联的关系。结果 (1)最大MTWA百分位数P75参考值MV5<66μV、MaVF<70μV、MV1<79μV;Valt与性别无关;最大MTWA发生时的心率与24小时平均心率有相关性(r=0.87,P<0.05)。(2)Holter-MTWA数据呈偏态分布,在三个时间段各导联MTWA百分位数P75值均≤5μV;上午1012时最高,夜间24时最低;MV5与MaVF导联MTWA值无显着差异,MV1导联MTWA值最高。结论健康体检者MTWA值呈动态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有关;Holter-MTWA检测技术便于在临床研究实践中应用。
刘卫涛[10](201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MTWA)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标的变化,为ACS患者猝死进行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探讨ACS患者MTWA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动态心电图渐量修正技术(MMA)记录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0%。分组: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I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8例; III组:对照组27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或者冠状动脉狭窄≤50%。结果1. I组各MTWA指标明显高于III组对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II组各MTWA指标均高于III组对应指标,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I组各MTWA指标明显高于II组对应指标,通道1(mv5)和通道3(mv3)TWA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I组患者单支病变组(Ia组)、双支病变组(Ib组)、三支病变组(Ic组)各通道MTWA指标均明显高于III组对应指标,除Ic组通道2(mv1)TWA最大值外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Ia组、Ib组各通道MTWA指标明显高于Ic组对应指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Ia组各MTWA指标均高于Ib组各对应指标,通道2(mv1)TWA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II组患者单支病变组(Ⅱa组)、双支病变组(Ⅱb组)各通道MTWA指标均明显高于III组对应指标,除Ⅱb组通道1(mv5)和通道3(mv3)TWA最大值外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Ⅱc组各通道MTWA指标均低于III对应指标,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Ⅱa组、Ⅱb组各通道MTWA指标明显高于Ⅱc组对应指标,除通道1(mv5)TWA最大值外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Ⅱa组各通道MTWA指标与Ⅱb组各对应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 I组患者通道1(mv5)TWA最大值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负相关且为中度相关;通道3(mv3) TWA最大值与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负相关且为中度相关,与回旋支成负相关但P>0.05;通道2(mv1)TWA最大值与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支数成负相关P均>0.05;三通道TWA最大值与前降支成正相关但P均>0.05。5. II组患者通道1 (mv5) TWA值与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负相关且为中度相关,与回旋支成负相关但P值>0.05;通道2(mv1)TWA值与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支数成负相关但P值均>0.05;通道3(mv3)TWA值与回旋支、病变支数成负相关且为中度相关,与右冠状动脉成负相关但P>0.05;三通道TWA值与前降支成正相关但P均>0.05。结论(1)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2)三通道方法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受病变部位及病变支数的影响,Max TWA与前降支呈正相关,与回旋支、右冠呈负相关,单支病变患者TWA最大,双支和多支病变患者Max TWA值减小。
二、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正常参考值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正常参考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基线资料采集及相关诊断标准 |
2.5 实验室数据 |
2.6 心电图采集方法 |
2.7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 |
3.3 两组心电图参数比较 |
3.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5 ROC曲线评价各心电图参数的诊断价值 |
4.讨论 |
4.1 STEMI患者Tp-ec、Tp-e/QT值与MACEs |
4.1.1 STEMI与 MACEs |
4.1.2 Tp-ec、Tp-e/QT值与MACEs |
4.1.3 STEMI与 Tp-ec、Tp-e/QT值 |
4.2 影响Tp-ec、Tp-e/QT预测价值的相关因素 |
4.2.1 基线资料中影响Tp-ec、Tp-e/QT值和MACEs发生率的相关因素 |
4.2.2 导联选择对Tp-ec、Tp-e/QT预测价值的影响 |
4.3 本课题的局限性 |
4.4 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心电学指标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警作用 |
参考文献 |
(2)窦性心律震荡与T波电交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HRT定义 |
1.2 TWA定义 |
2 产生机制 |
2.1 HRT的发生机制 |
2.2 TWA的发生机制 |
3 检测指标 |
3.1 HRT数据检测方法 |
3.2 TWA的检测方法 |
3.2.1 频域检测法 |
3.2.2 时域检测法 |
4 HRT、TWA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
4.1 HRT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
4.1.1 HRT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4.1.2 HR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病情评估 |
4.1.3 HR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预测价值 |
4.2 TWA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
4.2.1 TWA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评估 |
4.2.2 TWA用于筛查冠心病患者 |
4.2.3 TWA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预测价值 |
4.3 TWA和HRT两者相结合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
5 小结 |
(3)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肥厚型心肌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 |
1.2.2 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测方法 |
1.3 观察指标和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MTWA的正常参考值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MTWA平均值及阳性率比较结果 |
3 讨论 |
(4)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晕厥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MTWA检测方法 |
1.2.2 其他无创危险分层指标的检测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国人动态心电图时域法MTWA的正常参考值 |
2.2 对照组与晕厥两组MTWA的均值及阳性率比较 |
2.3 晕厥组间的观察指标比较 |
2.4 心源性晕厥组MTWA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 |
2.5 心源性晕厥组MTWA及其他无创危险分层指标对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国人时域法MTWA的正常参考值 |
3.2 MTWA对晕厥患者发生WAV和SCD的预测价值 |
3.3 MTWA及其他无创危险分层指标对MVA及SCD的预测价值 |
(5)动态心电图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窦性心率震荡 |
1.1 判断指标 |
1.1.1 震荡初始 (turbulence onset, TO) |
1.1.2 震荡斜率 (turbulence slope, TS) |
1.1.3 心率震荡新指标 |
1.2 临床应用新进展 |
1.2.1 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1.2.2 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1.2.3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2 T波电交替 |
2.1 检测技术 |
2.2 主要适用范围及阳性参考标准 |
2.2.1 适应证 |
2.2.2 非适应证 |
2.2.3 阳性参考标准 |
2.3 临床应用新进展 |
2.3.1 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
2.3.2 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中的预测价值 |
3 初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3.1 发病率和主要危险因素 |
3.2 病理生理 |
3.3 检测技术 |
3.4 AECG特点 |
3.5 临床应用新进展 |
3.5.1 发现心律失常的特征 |
3.5.2 应用心电图推导呼吸曲线 |
3.5.3 应用心率变异性初筛SAS |
4 心率减速力 |
4.1 基本概念 |
4.2 DC检测方法与技术 |
4.2.1 Holter记录 |
4.2.2 确定减速周期及加速周期并做标志 |
4.2.3 确定心率段的长短值 |
4.2.4 各心率段的位相整序 |
4.2.5 对应序号的周期进行信号平均 |
4.3 DC值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
4.3.1 低危值 |
4.3.2 中危值 |
4.3.3 高危值 |
4.4 DC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
4.4.1 低的DC值是心肌梗死患者猝死与全因死亡的较强预测指标 |
4.4.2 较低的DC值对心肌梗死患者猝死及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指标 |
4.4.3 心率减速力死亡预警的能力优于心率加速力 |
5 心率变异性 (HRV) 与心电散点图 |
(6)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非缺血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情况 |
1.2 试验方法 |
1.3 判定阳性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基本指标检测结果 |
2.2三组研究对象室性心律失常检测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MTWA的检测 |
1.3 结果判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研究组MTWA检测结果 |
2.2 静息和运动时MTWA检测结果比较 |
2.3 心率与Valt的相关性 |
3 讨论 |
(1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国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正常参考值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D]. 吴月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2]窦性心律震荡与T波电交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 赵旭婷,张越,刘艳阳. 医学综述, 2016(08)
- [3]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肥厚型心肌病高危人群的预测价值[J]. 叶明,姜庆军,葛世俊,方燕,刘艳芳,俞丹. 心电与循环, 2013(06)
- [4]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晕厥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 叶明,姜庆军,葛世俊,廉姜芳,巴艳娜. 现代实用医学, 2012(11)
- [5]动态心电图新进展[J]. 钟杭美.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05)
- [6]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非缺血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D]. 于珂. 青岛大学, 2012(10)
- [7]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A]. 钟杭美. 2011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8]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分析[J]. 王晓霞,黄织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03)
- [9]健康人Holter微伏级T波电交替值分析[J]. 周正文,李郁,潘婷婷,赵军.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01)
- [1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临床研究[D]. 刘卫涛. 泰山医学院,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