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水景设计

太平山水景设计

一、维多利亚山顶水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宋知刚[1](2019)在《嵯峨山破损山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山体矿藏的经济属性在城市快速建设的历史时期是被放大的,几十年山体矿石的开采售卖,形成了为数众多满目疮痍的破损山体。对自然环境及本文论述的被破坏的山体环境也是空前的,西安北部嵯峨山就是这种采石破损山体的典型。山体是宝贵的生态环境资源,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牺牲了重要的环境资源。以西安北部近效的嵯峨山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深入调研,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对其山体修复的方法路径进行探讨,期望能够提出一套解决相类似破损山体的解决方案。首先,参考相关国内外相关的山体修复案例,概括总结出破损山体修复的技术及相关修复模式,景观规划设计层面、景观视觉美学层面、环境文化要素层面,从工程技术层面,试着总结出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核心内容为:首先要找出山体破损的原因并合理归类,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成功的各类案例,明确山体景观修复的模式类型及目标,结合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各项原则,提出山体修复的策略方法,找出在实际规划设计操作中能够实施的山体修复规划设计的步骤,最后从工程技术层面上明确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边坡工程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植物种植修复技术的内容。其次,从实际出发客观的分析嵯峨山的现状及周边关系,明确嵯峨山破损山体修复的模式为郊野游憩型模式,依据生态景观破损山体的修复原则及山体修复模式类型的分类,按照总结出破损山体规划设计修复的方法,并按照破损山体修复的步骤以及破损山体修复的技术去逐步按计划的去实施,将对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核心内容的总结运用到嵯峨山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实践中去。最终解决嵯峨山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环境问题。

霍苏月[2](2019)在《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黄埔古港古村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其村集体用地上,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厂房与古村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破坏了历史环境风貌的整体性。一方面,这些随着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逐步衰败的工业厂房亟需改造,以便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厂房作为当地村集体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承载了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记忆,旧厂房改造应兼顾其工业记忆的保存与场所精神的延续。本研究从“风貌协调”的视角切入,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港古村的历史风貌特征及旧厂房的工业风貌特征进行具体阐述与总结,为旧厂房(区)的改造提供相关依据。希望能够以旧厂房(区)改造为契机,提升黄埔古港古村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塑造能够体现场地不同发展阶段历史记忆的特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类型学方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在历史风貌保护与协调、工业景观改造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研究范围内古港古村与工业厂房的典型风貌特征;调查了不同人群对旧厂房的使用需求及对旧厂房改造的态度。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1、场地历史是一个持续累积并动态演变过程,不能粗略地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概括场地整体特征,即便在古港古村历史环境中,也不能片面的以其传统历史风貌完全覆盖场地内其他历史时期所遗留的特征;2、黄埔古村在街巷空间、广场节点、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典型特征,在旧厂房(区)的改造中应加以借鉴沿用,从而呼应古村整体风貌特色;3、黄埔古村的民俗活动和黄埔古港的港口精神是场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要素,旧厂房(区)的改造应充分表达相应的文化内涵,在非物质层面体现风貌的整体性;4、旧厂房(区)的改造应该兼顾场地中不同的使用群体,统筹考虑商铺店主、游客、当地居民等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研究通过对场地内两种不同风貌特征的详细阐述,结合对场地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尝试提出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对同类型的历史环境中旧厂房(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璐[3](2019)在《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城市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罗山矿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国家内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业日渐衰败造成大量的采石场关闭停工,采石废弃地相继出现。废弃地的存在不仅浪费了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塑采石场绿色空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同的学科专家在几十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了相对完善的废弃地治理模式和技术手法,但通常将采石场归入工业废弃地进行统一研究与论述。因而,结论缺乏针对性,对采石废弃地改造的指导意义不甚理想。恢复生态学是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与方法等的理论,旨在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但目前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田和林地恢复中,缺乏针对采石废弃地的系统性研究。因此作者旨在运用恢复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并进行景观设计,以此提出国内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和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手法。论文在分别深入了解城市采石废弃地和恢复生态学的内涵、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后,探讨将恢复生态学应用于城市采石废弃地的可行性,并阐述了恢复生态学应用于采石废弃地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之后对国内外城市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的成功个案进行剖析,充分挖掘其中具有借鉴意义的设计手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应当应用的思路和遵循的原则手法,提出采石场景观设计的途径和模式。之后,以山东日照岚山区罗山矿山公园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目标、策略和方案,并针对方案进行分析解释。论文最后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城市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的建议与展望。

卓百会[4](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刁翠翠[5](2019)在《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全球化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新一轮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与对话。中西方园林跨文化交流进入了新阶段,搭建两者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平衡支点变得愈发有意义。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仍存在着文化自信心缺失、盲目西化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17-20世纪初中西方园林引入外来文化时的中西交融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案例,归纳出交融式园林的涵化策略,为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吸收外来文化提供思路。论文首先引介了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从文化涵化视角初探17-20世纪初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因背景;其次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催生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发展,提出了交融式园林的“三置论”方法,并选取了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第三,基于“三置论”方法分析交融式园林要素本土与外来形式的交融模式,探讨了交融式园林要素吸收外来形式时的涵化手法,;第四,基于模式复杂性选取了代表性园林北京恭王府花园和法国卡桑花园,分析其布局原则和多要素组合的游线、平面、空间等三个层面的涵化特征,归纳两例实证的中西交融共性与差异性;最后,基于交融式园林的交融模式和涵化特征,提出宏观与微观涵化策略。论文运用学科交叉法,引入涵化理论,在文化涵化视角下对风景园林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三置论”归类法是通过图解分析并归纳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本土与外来要素形态的交融模式;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是在文献资料综述基础上,以中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交融式园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动态的视角深入解析中西方园林交融设计关系,使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研究建立在更具细节和层次的方法体系之上。论文研究成果表明,17-20世纪初的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兼具中西方园林风格和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其中在“形而上”精神层面,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模式反映出交融式园林文化由浅入深的交融过程与交融程度;在“形而下”物质层面,中西方园林交融外来形式时采用了本土化变异手法等涵化特征,使外来形式要素带有本土“口音”设计。交融式园林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涵化策略秉持包容开放态度、遵循体用结合原则和运用兼收并蓄手法。

郭凡丁[6](2018)在《构建庐山当代商业街 ——牯岭文化艺术街区项目实录》文中研究说明牯岭文化艺术街区是庐山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游的先导项目,也是庐山问题与现代商业街设计研究有机结合的成果,本文主要针对牯岭文化艺术街区整个工程的设计过程,介绍方案理念的形成与实现,记录过程中设计的得失。结合国内外商业街发展历程及先进的设计理论成果,并参照国内当代成功商业街案例进行交流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方案设计通过对牯岭镇现存旅游及商业问题的分析,总结出牯岭镇对本工程项目的现实需要,并依据当代商业街的角色与作用,深入挖掘区域内文化内涵,完善并升级域内商业业态,逐步形成合理高效的街区空间布局与业态结构。以此,对牯岭镇现存问题进行解答,推动牯岭镇商业及旅游发展。方案设计注重对街区外部空间的塑造,通过亲切宜人的街道尺度与连续活跃的街道空间,拉近街道与人的距离,提升街区的消费体验;针当下消费者对商业街多元化的要求,积极营造高密度条件下的广场节点、小型交往空间;依据基地山地环境特点,塑造能展现地域特色、环境特征的特色空间,使之成为牯岭镇新的旅游景点。建筑设计从文化因素、商业因素、山地环境因素出发,通过山地条件下建筑商业空间的复合利用、适宜的建筑尺度、兼具地域特色与商业气质的建筑风格,创造三个因素之间的完美平衡,达到街区的建设目的。

汪佩佩[7](2017)在《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卢氏县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以其强势劲头迅速占领全球经济产业的主阵地。旅游业具有显着的区域特征,各地的旅游产业都是以其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卢氏县县域旅游资源分布较多,其中以山地资源最为突出。通过深度开发县域旅游资源,对卢氏县山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增加城市休闲游憩用地同时带动县域旅游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收入。本文以卢氏县北山公园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界定研究涉及概念并通过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理论指导,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山地观念和山地公园设计上的不同,对优秀设计案例进行概括、归纳,包括其设计特色及旅游活动设计策划,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在充分分析卢氏县作为中小城市发展县域旅游的条件及北山公园的选址和旅游发展SWOT条件之后,总结其SWOT策略规划。以县域旅游发展视角,从旅游定位、规划理念与设计原则、总体规划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专项规划等方面对北山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相关研究。最后提出北山公园县域旅游发展策略,提高园区长久旅游知名度。通过从县域旅游视角对卢氏县北山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以期为中小城市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孙丽[8](2016)在《高密度城市影响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高密度城市的无序蔓延,城市人口和建筑的急剧增长,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并且影响了环境的多样性、城市通风、自然采光和声环境等方面。在高密度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面积日益减少,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城市绿化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是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和传播市民文化的场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关乎到城市公园的主题性、功能性、文化内涵等方面。本文从城市高密度的发展特征出发,总结出高密度城市中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具备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本文依据紧凑型城市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城市绿地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和服务半径理论等相关理论,将城市公园按照服务半径分为邻里公园、社区性公园和全市性公园。分别各举两个案例,对比分析相同空间布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异同和作用,引出高密度城市影响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同时分别总结出适应高密度城市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包括景观地形、景观植物、景观道路、景观铺装、景观水体和景观设施等方面,探索出这些设计手法在高密度城市中的功能和设计要点。论文根据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的成果,结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素,总结出邻里公园、社区性公园和全市性公园景观设计原则,这些设计原则根据城市公园的空间特点、社会功能、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归纳。最后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成果,除此之外,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及对未来高密度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发展的展望。

秦烨[9](2015)在《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山地资源丰富,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山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山地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不佳,使得这些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山地城市公园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地质条件及丰富的植被使得山地城市公园相比平地公园有更加多样性的空间、丰富的环境景观和多变的视觉景观。但山地城市公园一般生境异质性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质不稳定,容易出现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滑坡坍塌等生态问题。山地独特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山地城市公园无法按照平原地区公园的空间布局模式布局,且传统的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主要强调使用功能和视觉美学,无法解决山地城市公园存在的生态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外在山地城市公园和生态学之间已经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产生了相互的联动,然而,两者之间的联系仍然处于相对零散的局面,缺乏系统性的联系纽带。因此,进行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建构一个系统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地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在传统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与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分析与山地城市公园生态问题相关的生态要素的类型和特征、保护与利用方式及其与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相互关系;通过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两方面来探讨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的生态学方法,应用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及叠加综合分析,兼顾山地城市公园水平方向上的景观格局优化;再结合传统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辩护分析,建构一个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进一步完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已建公园的改造和新建山地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山地城市公园生态要素的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各生态要素的类型与特征,分析其与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对应的保护与利用方式。①地形地貌是形成山地结构和功能,以及导致各种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发生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本文归纳总结了山地城市公园不同的地形地貌类型及特征;从生态角度探讨了地形地貌对公园总体空间布局的限制与影响以及不同地形空间类型的合理利用;且归纳总结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地形地貌改造与利用方式,使山地城市公园与自然地形地貌有机契合,满足生态学规划设计方法的基本要求。②植被是影响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生态格局、维护其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性生态要素。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山地城市公园的生态与景观本底。本文首先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公园植被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常规公园植被规划布局方法的局限提出基于生态观的植被规划布局原则;其次,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对原生植被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最后从满足植被生态功能的角度以及与自然生境条件相适宜两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山地城市公园植被类型的空间规划布局。从而得出一种山地城市公园植被规划布局的生态学方法及步骤。③水系是山地城市公园中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对山地城市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总体景观效果的营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山地城市公园建设中,对于山地城市公园水系景观的系统生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现状生态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山地城市公园的调研分析以及结合其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水景的选址、形态、尺度大小及深度等方面提出了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生态规划设计的途径与方法;其次提出了了以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为核心的山地城市公园水源地的保护策略与途径;最后提出了山地城市公园中控制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及场地的水质保持途径与方法。第二部分: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提出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在基于垂直生态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影响其空间格局的主要生态因子、土地利用现状,结合重庆鸿恩寺森林公园规划实例,应用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性等生态学分析方法对山地城市公园的生态敏感性、建筑场地及林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应用理想景观格局模式、水平扩散分析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进行了基于水平生态过程分析的景观格局优化途径的探讨。最后,对上述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方向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进行叠加综合分析,提出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策略的生态学途径和方法。第三部分: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的构建。基于对山地城市公园生态要素的分析方法与空间格局规划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结合传统公园规划设计程序以及使用功能、视觉景观需求对上述分析与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协调,提出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步骤,建构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即通过将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与传统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生态学方法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挖掘了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生态学之间的内涵联系,分析总结了山地城市设计中的生态要素特征与公园物质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通过对山地城市公园所存在的不足,即设计观念不足、设计脱离自然、自身安全格局不够健全、山地城市公园建设所缺乏的文化内涵等问题一一做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运用哲学的观念来转变以往我们对山地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注重生态的建设和保护,第二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以及所需要运用的技术手段。第三提出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整理出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框架。总结,本文试图以“生态——空间格局”为核心的新视角提出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通过对生态学理论和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两者之间交叉理论的探索,从规划设计角度寻求解决山地城市公园生态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旨在建构了一个系统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完善和补充山地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本论文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把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合到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

谭傈[10](2015)在《鹰潭枫香山庄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人们对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主题酒店作为酒店业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以其个性化的装修风格、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理念,为国内酒店的发展带来新的期望。同时,也对主题酒店的环境景观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对鹰潭枫香山庄主题酒店进行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域文化、主题元素、周边环境、消费群体等四个方面对主题酒店景观设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主题酒店景观设计主题选择的重要性,进而归纳出地形、水景、景观小品、休憩广场、道路铺装、停车场、景观照明、植物要素等九大主题酒店景观构成要素,并总结了主题酒店景观营造方法。(2)通过对泰国普吉岛素帕酒店、新加坡嘉佩乐酒店、三亚鸟巢度假酒店、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等国内外优秀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总结归纳这些主题酒店在设计与实践的先进经验。(3)以鹰潭枫香山庄为实践案例,通过现状调查和分析,经过设计构思和主题定位,进行了景观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并对主要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

二、维多利亚山顶水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多利亚山顶水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嵯峨山破损山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研究对象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破损山体修复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矿山郊野公园
        2.1.2 破损山体的定义
        2.1.3 山体生态修复
        2.1.4 山体景观修复
    2.2 相关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2.2.3 园林景观美学理论
        2.2.4 旅游规划学
    2.3 本章小结
3 矿山破损山体修复的模式及原则
    3.1 矿山破损山体的分类
        3.1.1 按矿山聚散分布程度分类
        3.1.2 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分类
        3.1.3 按破损及受污染程度分类
        3.1.4 矿山按开采方式分类
        3.1.5 矿山区域内主要破损成因分类
    3.2 山体修复的模式类型
        3.2.1 复绿经济型模式
        3.2.2 生态恢复型模式
        3.2.3 矿山公园模式
        3.2.4 郊野游憩型模式
        3.2.5 复合型旅游开发模式
        3.2.6 商业经营型文化品牌模式
        3.2.7 城市公共设施场地类模式
        3.2.8 其他模式
    3.3 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原则
        3.3.1 安全性原则
        3.3.2 生态科学性原则
        3.3.3 景观艺术性原则
        3.3.4 经济适用性原则
        3.3.5 尊重当地历史环境文化及人文原则
        3.3.6 可持续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4 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方法策略及实施
    4.1 山体修复的方法
        4.1.1 区别分类,因地制宜
        4.1.2 整体规划,注重大局
        4.1.3 尊重山形地势,师法自然
        4.1.4 景观规划设计为核心,整合景观资源
        4.1.5 生态修复设计为先导,融合性
        4.1.6 突出文化地域主题性,不重复
        4.1.7 美学的景观营造,独特性
    4.2 山体修复的步骤
        4.2.1 实地踏勘确认破损山体的成因
        4.2.2 周边环境调查解读及场地评估
        4.2.3 结合整体区域的规划进行设计分析
        4.2.4 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的目标及模式选择
        4.2.5 破损山体区域内场地分析及测绘
        4.2.6 结合景观设计的山体生态修复技术
        4.2.7 景观规划方案设计
        4.2.8 多学科的参与协调设计
        4.2.9 现场施工
        4.2.10 后期维护
    4.3 破损山体修复的技术
        4.3.1 破损山体边坡工程修复技术
        4.3.2 土壤的修复技术
        4.3.3 水体的修复及浇灌供水技术
        4.3.4 植物的修复技术
    4.4 本章小结
5 咸阳嵯峨山破损山体景观生态修复案例
    5.1 嵯峨山破损山体现状概述
        5.1.1 基础环境
        5.1.2 破坏区域山体概况
        5.1.3 区域内山体破坏的特点
        5.1.4 山体破坏的原因
    5.2 嵯峨山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
        5.2.1 嵯峨山生态景观修复规划目标
        5.2.2 嵯峨山生态景观修复模式的选择
        5.2.3 嵯峨山生态景观修复设计理念
        5.2.4 嵯峨山生态景观修复设计方法策略
    5.3 嵯峨山生态景观修复设计
        5.3.1 设计范围及生态景观修复区域
        5.3.2 生态景观修复总平面
        5.3.3 景观功能分区
        5.3.4 道路系统分析
        5.3.5 景观结构分析
    5.4 嵯峨山破损山体生态景观修复主要景观节点
        5.4.1 入口山门处
        5.4.2 生态花谷区
        5.4.3 自然生态水景的雨水花园
        5.4.4 深谷花园
        5.4.5 文化传承观景平台区
    5.5 破损山体工程技术修复的应用
    5.6 嵯峨山文化展示及历史传承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发展与“旧厂房”改造需求
        1.1.2 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观念的转变
        1.1.3 广州的工业历史与工业文化
        1.1.4 整治广州黄埔古港古村风貌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1.3.1 风貌研究范围
        1.3.2 旧厂房改造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风貌保护与协调方面
        1.4.2 工业遗存改造方面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貌协调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貌协调的概念
        2.1.2 旧厂房与工业遗存的概念
    2.2 城市中新旧风貌关系的演变
        2.2.1 工业革命之前:渐进演替
        2.2.2 工业革命-20 世纪60 年代:破旧推新
        2.2.3 20世纪60 年代后:保护历史与协调更新
        2.2.4 广州历史风貌保护与新旧风貌协调
    2.3 新旧风貌协调的主要内容
        2.3.1 尺度与肌理的协调
        2.3.2 色彩与材质的协调
        2.3.3 产业与功能的协调
    2.4 新旧风貌协调的基本手法
        2.4.1 相似协调
        2.4.2 对比协调
        2.4.3 弱化协调
    2.5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中风貌协调所面临的困惑
        2.5.1 关于风貌保护主体的问题
        2.5.2 关于风貌协调母体的问题
    2.6 典型案例研究
        2.6.1 北京第二热电厂更新改造
        2.6.2 台湾安平港历史风貌区更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埔古港古村历史环境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1 黄埔古港古村的历史沿革
        3.1.1 历史沿革
        3.1.2 黄埔古港古村的保护历程
    3.2 宗祠引领的多姓氏广府村落格局
        3.2.1 格局形成
        3.2.2 村落格局
    3.3 古村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3.1 街巷空间
        3.3.2 广场节点
        3.3.3 绿化类型
        3.3.4 黄埔村古八景
    3.4 古村的人文景观风貌内涵
        3.4.1 宗祠文化与祠堂功能的转变
        3.4.2 民俗活动与地方传统的传承
        3.4.3 古村文化认知调查
    3.5 古港的景观风貌特征
        3.5.1 文献及绘画中的古港风貌
        3.5.2 黄埔古港的文化风貌内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的风貌特征及发展现状
    4.1 厂房风貌特征
        4.1.1 厂房的发展沿革
        4.1.2 整体空间格局
        4.1.3 道路及绿化类型
        4.1.4 滨水空间类型
    4.2 不同群体的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4.2.1 当地居民
        4.2.2 店铺商家
        4.2.3 景区游客
    4.3 旅游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改造机遇
        4.3.1 广州对“一带一路”国家游客的吸引
        4.3.2 文化类景点在广州旅游市场上的优势
        4.3.3 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综合提升中的机遇
    4.4 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
    5.1 旧厂房改造的总体原则
    5.2 多层级的风貌协调分区
    5.3 改造目标与功能置换
        5.3.1 改造目标概述
        5.3.2 厂房功能置换
    5.4 景观空间格局的整体性策略
        5.4.1 延续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层次
        5.4.2 维持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尺度
        5.4.3 沿用历史环境开放空间的组织模式
        5.4.4 协调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环境色彩
    5.5 文化景观内涵的具象化表达
        5.5.1 文化展示空间表达
        5.5.2 地域文化符号运用
        5.5.3 特色游览路线组织与历史视线通廊梳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城市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罗山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采石废弃地的形成
        1.1.2 采石废弃地的问题
        1.1.3 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采石废弃地的基本内容
        2.1.1 城市采石废弃地的定义
        2.1.2 城市采石废弃地的分类
        2.1.3 城市采石废弃地的特征
    2.2 国内外关于采石废弃地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采石废弃地研究进展
        2.2.2 国内采石废弃地的研究进展
    2.3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3.1 恢复生态学概念
        2.3.2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3.3 恢复生态学的工程做法
        2.3.4 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历程
        2.3.5 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历程
3 恢复生态学应用于采石废弃地中的可行性和发展概况
    3.1 恢复生态学与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密切联系
        3.1.1 二者的理论基础具有统一性
        3.1.2 二者目标的一致性
        3.1.3 二者遵从原则的相似性
    3.2 国内外关于恢复生态学在采石废弃地的应用概况
        3.2.1 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在采石废弃地中的应用
        3.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发展
        3.2.3 总结与借鉴
    3.3 恢复生态学应用于采石废弃地的有关理论
        3.3.1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的应用
        3.3.2 演替理论的应用
        3.3.3 其他理论的应用
    3.4 恢复生态学应用于采石废弃地的技术方法
4 国内外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4.1 国外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4.1.1 加拿大布查德花园
        4.1.2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4.2 国内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4.2.1 山东日照银河公园
        4.2.2 河南焦作缝山公园
        4.2.3 上海辰山矿坑花园
5 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城市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5.1 设计目标
        5.1.1 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
        5.1.2 重新发挥社会效益的目标
        5.1.3 带动经济效益的目标
    5.2 设计原则
        5.2.1 与城市相适应的宏观原则
        5.2.2 设计手法的多元化原则
        5.2.3 因地制宜的原则
        5.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2.5 尊重场地历史文化原则
    5.3 设计策略
        5.3.1 以生态恢复为主导的自然景观设计策略
        5.3.2 以挖掘采石记忆为重点的人文景观塑造策略
    5.4 设计途径及技术路线
        5.4.1 规划先行途径
        5.4.2 开采后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途径
    5.5 以生态恢复为主的自然景观设计方法
        5.5.1 采石场自然要素
        5.5.2 地形整治
        5.5.3 采石坑治理
        5.5.4 土壤基质改造
        5.5.5 植被恢复
        5.5.6 水系整治
    5.6 以挖掘采石记忆为重点的人文景观设计方法
        5.6.1 场地遗留设施的设计
        5.6.2 场地蕴含的文化要素设计
        5.6.3 中国古典园林思想的融入
6 山东日照罗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6.1 区域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上位规划
        6.1.3 气候特征
        6.1.4 山水特征
        6.1.5 自然资源
        6.1.6 旅游文化资源
    6.2 基址现状分析
        6.2.1 区位及用地性质
        6.2.2 周边环境
        6.2.3 自然条件分析
        6.2.4 场地历史文化分析
        6.2.5 场地优势
        6.2.6 场地现存问题
    6.3 设计构思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定位
        6.3.3 设计原则
        6.3.4 设计依据
        6.3.5 设计策略
        6.3.6 设计难点及关键
    6.4 总体方案
        6.4.1 设计理念的形成
        6.4.2 用地适宜性分析
        6.4.3 功能分区
        6.4.4 景观结构
        6.4.5 景观风貌
    6.5 生态恢复专项
        6.5.1 护坡系统设计
        6.5.2 地形设计
        6.5.3 土壤修复
        6.5.4 水系统设计
        6.5.5 种植规划设计
        6.5.6 分期实施规划
    6.6 空间及文化塑造专项
        6.6.1 活动空间设计
        6.6.2 石文化展示
        6.6.3 基础设施设计
    6.7 游线设及专项
        6.7.1 交通设计
        6.7.2 游览体系
    6.8 分区设计
        6.8.1 分区一——乐活休闲区
        6.8.2 分区二——多彩岩石区
        6.8.3 分区三——觅香花谷区
        6.8.4 分区四——自然山水区
        6.8.5 分区五——幽享山林区
    6.9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分析
        1.2.1 涵化概念
        1.2.2 交融概念
        1.2.3 交融式园林概念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时间范围界定
        1.3.2 空间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研究
        1.4.2 受中国影响的西方园林研究
        1.4.3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观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
        1.5.2 案例研究
        1.5.3 学科交叉
        1.5.4 对比论证
        1.5.5 图解剖析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文化涵化理论与近代交融式园林的内在联系
    2.1 文化涵化的理论要义
        2.1.1 文化涵化概念及内容
        2.1.2 文化涵化理论建构背景
        2.1.3 文化涵化过程
        2.1.4 文化涵化特征
        2.1.5 文化涵化策略
    2.2 中西方文化涵化下的交融式园林发展历史
        2.2.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演变
        2.2.2 中国热潮下的西方园林历程
    2.3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形成的差异化背景
        2.3.1 哲学层面
        2.3.2 历史层面
        2.3.3 文化层面
        2.3.4 物质层面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文化涵化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3.1 从文化涵化过程看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
    3.2 涵化过程中产生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3.2.1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缘起
        3.2.2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基本要素
        3.2.3 “单置”模式
        3.2.4 “并置”模式
        3.2.5 “融置”模式
    3.3 文化涵化、园林交融、“三置论”方法三者统一
    3.4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案例选取
        3.4.1 案例构建基础
        3.4.2 案例选取标准
        3.4.3 案例样本汇总
        3.4.4 案例特征对比
    3.5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研究的阐释
    3.6 本章小结
4 外来影响下园林单要素的交融模式解析
    4.1 交融式园林水体的模式分析
        4.1.1 含交融式水体的园林案例统计
        4.1.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水体模式分析
        4.1.3 园林交融下理水手法的涵化特征
    4.2 交融式园路的模式分析
        4.2.1 含交融式园路的园林案例统计
        4.2.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园路模式分析
        4.2.3 异域文化下园路规划的涵化特征
    4.3 交融式园林建筑的模式分析
        4.3.1 含交融式建筑的园林案例统计
        4.3.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建筑模式分析
        4.3.3 中西融汇下建筑设计的涵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涵化转译下多要素综合的园林实证分析
    5.1 实证园林多要素的交融模式分析
        5.1.1 基于模式复杂性的代表性案例选取
        5.1.2 恭王府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5.1.3 卡桑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5.2 恭王府花园
        5.2.1 恭王府概况与特征
        5.2.2 布局原则的中西相生
        5.2.3 多要素组合的西式涵化特征
    5.3 法国卡桑花园
        5.3.1 卡桑花园概况与特征
        5.3.2 规划构图的中西相对
        5.3.3 多要素组合的中式涵化特征
    5.4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共性
        5.4.1 园林的文化固本形式求新
        5.4.2 造园要素变异的先期探索
        5.4.3 涵化心理势差的同构表达
    5.5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差异性
        5.5.1 拿来主义态度下布局控制
        5.5.2 次生要素交融的差别方式
        5.5.3 材料技术引进的冲突调适
    5.6 本章小结
6 多元文化下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
    6.1 从文化到园林的涵化策略
        6.1.1 文化涵化策略的解读
        6.1.2 园林文化交融对涵化策略的借鉴
        6.1.3 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的建立
    6.2 基于交融式园林交融模式的宏观策略
        6.2.1 修正园林涵化盲目崇外理念
        6.2.2 基于历史传承兼融外来形式
        6.2.3 依据园林规模规划布局构图
        6.2.4 提供包容与平等的中西导向
    6.3 基于交融式园林涵化特征的微观策略
        6.3.1 引入尺度合宜得体
        6.3.2 交融要素协调发展
        6.3.3 经营位置因地制宜
        6.3.4 多变视线追随功能
    6.4 基于交融式园林策略的现代园林设计思路
        6.4.1 中西交融设计的启示性
        6.4.2 和而不同理念的时代性
        6.4.3 园林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6.4.4 建构理性思维的形态化
        6.4.5 审视交融园林的实践性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水体模式图例
附录B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园路模式图例
附录C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建筑模式图例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构建庐山当代商业街 ——牯岭文化艺术街区项目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商业街起源与发展历程
        1.2.2 互联网时代下当代实体商业的困境与新的要求
        1.2.3 我国当代商业街发展趋势
        1.2.4 国内外商业街设计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项目工程概况及设计理念
    2.1 项目工程概况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选址
        2.1.3 庐山旅游业概况
        2.1.4 牯岭镇概况
        2.1.5 项目规模及功能
        2.1.6 项目设计内容及设计依据
    2.2 牯岭镇现存问题
        2.2.1 文化旅游产品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2.2.2 商业开发水平较低且结构不完善
        2.2.3 交通状况严峻
        2.2.4 城市风貌较为杂乱缺少当代气息
    2.3 项目设计理念
        2.3.1 源于山水——山水诗意的商业街区
        2.3.2 根植文化——牯岭文化主题商业街区
        2.3.3 完善业态,升级产品——牯岭休闲娱乐广场
        2.3.4 步行主导——步行体验式街区
        2.3.5 情感场域——孕育情感牵绊的风情街区
第3章 场地的初步设计与业态的策划
    3.1 场地的分析与初步设计
        3.1.1 场地条件分析
        3.1.2 场地的初步设计
        3.1.3 对街区未来施工顺序的设计
    3.2 街区业态的探讨与策划
        3.2.1 对任务书的解读
        3.2.2 街区业态组成与策划
第4章 街区总体布局设计
    4.1 街区空间格局设计
        4.1.1 延续牯岭镇城镇肌理
        4.1.2 具有山地特征的街区空间
        4.1.3 丰富多样的街区空间
    4.2 街区交通流线的组织
        4.2.1 街区出入口的开设
        4.2.2 街区步行交通流线的组织
        4.2.3 街区车行交通流线的组织
        4.2.4 设计中的思考与探讨
    4.3 街区的功能组织
        4.3.1 街区功能分区
        4.3.2 基于夜生活氛围营造的功能设计
        4.3.3 基于休闲娱乐氛围营造的功能设计
        4.3.4 街区部分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第5章 街区外部空间设计
    5.1 街道尺度设计
        5.1.1 街道的宽度设计
        5.1.2 街道的街廓比设计
        5.1.3 街道的长度设计
        5.1.4 街道的坡度设计
    5.2 街道空间连续性设计
        5.2.1 街道建筑界面的连续性设计
        5.2.2 连续活跃的街道空间设计
        5.2.3 街区中标志物的设计
    5.3 街区广场空间设计
        5.3.1 入口广场
        5.3.2 内部广场
    5.4 街区中小型交往空间设计
        5.4.1 商业外摆
        5.4.2 街道中的“灰空间”
        5.4.3 儿童乐园
        5.4.4 自拍点
    5.5 层台组合特色空间设计
        5.5.1 “台阶”是山地项目的重要元素
        5.5.2 空间序列设计
        5.5.3 彩云牯岭、花梯小镇的概念设计
第6章 街区建筑设计
    6.1 山地环境下建筑功能的复合式组织
        6.1.1 复合布置的商业业态
        6.1.2 “双首层”式商业空间
    6.2 街区建筑尺度设计
        6.2.1 影响建筑尺度设计的因素
        6.2.2 建筑的尺度
    6.3 街区建筑风格设计
        6.3.1 庐山传统建风格特点
        6.3.2 关于街区建筑风格的探讨
        6.3.3 街区建筑风格构成
    6.4 建筑立面设计
        6.4.1 立面整体造型
        6.4.2 立面色彩
        6.4.3 外墙的材料与样式
        6.4.4 门窗样式
        6.4.5 雨棚与栏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卢氏县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的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县域旅游
        2.1.2 山地及山地城市
        2.1.3 山地公园
    2.2 基础理论
        2.2.1 旅游经济学
        2.2.2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2.2.3 山地城市景观学
        2.2.4 景观生态学
    2.3 小结
3 国内外山地公园发展概况及相关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山地观念发展概况
    3.2 国内外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3.2.1 国外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3.2.2 国内山地公园设计研究发展概况
    3.3 国内外山地公园案例分析
        3.3.1 班夫国家公园
        3.3.2 平顶山山顶公园
        3.3.3 大连麟道山地车主题公园
        3.3.4 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
    3.4 小结
4 卢氏县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山地公园建设分析
    4.1 卢氏县县域旅游发展条件
        4.1.1 地理区位
        4.1.2 交通区位
        4.1.3 资源条件
        4.1.4 历史文化
        4.1.5 经济条件
    4.2 卢氏县县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2.1 县域旅游发展现状
        4.2.2 县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 山地公园选址及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3.1 公园选址
        4.3.2 基址现状分析
        4.3.3 公园旅游发展SWOT分析
        4.3.4 公园旅游发展SWOT策略规划
    4.4 小结
5 北山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5.1 旅游定位
        5.1.1 旅游形象定位
        5.1.2 旅游功能定位
        5.1.3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5.2 规划依据、理念与设计原则
        5.2.1 规划依据
        5.2.2 规划理念
        5.2.3 设计原则
    5.3 规划设计内容
        5.3.1 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
        5.3.2 功能分区
        5.3.3 专项规划
    5.4 北山公园县域旅游发展策略
        5.4.1 稳定与发展并存
        5.4.2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5.4.3 旅游产品多样化
        5.4.4 健康可持续发展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8)高密度城市影响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西方与中国城市公园发展概述
        1.4.1 西方的城市公园发展
        1.4.2 中国的城市公园发展
第二章 高密度城市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概述
    2.1 高密度城市的概念
        2.1.1 高密度城市的定义
        2.1.2 高密度城市的门槛标准
    2.2 城市公园的概述和功能意义
        2.2.1 城市公园的定义
        2.2.2 城市公园的分类
        2.2.3 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的功能意义
    2.3 高密度城市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2.3.1 紧凑型城市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城市绿地系统理论
        2.3.4 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
        2.3.5 服务半径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3.1 基于服务半径的城市公园分类
        3.1.1 邻里公园
        3.1.2 社区性公园
        3.1.3 全市性公园
    3.2 邻里公园的案例分析
        3.2.1 高密度城市中的邻里公园案例
        3.2.2 低密度城市中的邻里公园案例
        3.2.3 邻里公园在高密度城市中的作用
    3.3 社区性公园的案例分析
        3.3.1 高密度城市中的社区性公园案例
        3.3.2 低密度城市中的社区性公园案例
        3.3.3 社区性公园在高密度城市中的作用
    3.4 全市性公园的案例分析
        3.4.1 高密度城市中的全市性公园案例
        3.4.2 低密度城市中的全市性公园案例
        3.4.3 全市性公园在高密度城市中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密度城市中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及要素分析
    4.1 高密度城市中邻里公园的设计理念
        4.1.1 景观结构和空间布局
        4.1.2 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
        4.1.3 人性化设计
        4.1.4 生态景观
    4.2 高密度城市中社区性公园的设计理念
        4.2.1 景观结构和空间布局
        4.2.2 地域性景观文化
        4.2.3 人性化设计
        4.2.4 绿色景观
    4.3 高密度城市中全市性公园的设计理念
        4.3.1 景观结构和空间布局
        4.3.2 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
        4.3.3 人性化设计
        4.3.4 可持续的景观
    4.4 高密度城市中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
        4.4.1 景观地形
        4.4.2 景观植物
        4.4.3 景观道路
        4.4.4 景观铺装
        4.4.5 景观水体
        4.4.6 景观设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密度城市中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5.1 邻里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5.1.1 实用性原则
        5.1.2 人性化原则
        5.1.3 安全性原则
        5.1.4 异质性原则
    5.2 社区性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5.2.1 功能性原则
        5.2.2 可达性原则
        5.2.3 生态性原则
        5.2.4 多样性原则
    5.3 全市性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景观连通性原则
        5.3.3 可持续性原则
        5.3.4 社会性原则
    5.4 结论和展望
        5.4.1 主要内容和结论
        5.4.2 研究的不足
        5.4.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山地城市公园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1.1.2 山地城市公园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
        1.1.3 传统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应用于山地城市公园的局限与不足
        1.1.4 山地城市公园与生态学系统性联系纽带的缺乏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山地
        1.2.2 公园
        1.2.3 山地城市公园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从规划设计角度寻求解决山地城市公园生态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1.3.2 对生态学和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交叉理论的探索
        1.3.3 建构一个系统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
        1.3.4 完善和补充山地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5.1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1.5.2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研究
        1.5.3 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
        1.5.4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的建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综述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归纳总结法
        1.6.4 交叉理论比较法
        1.6.5 层次分析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传统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园研究进展
        2.1.2 生态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公园研究进展
    2.2 与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的生态学理论
        2.2.1 与山地城市公园景观格局相关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与山地城市公园植物规划布局相关的植被生态学理论
    2.3 与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的生态学分析方法
        2.3.1 生态敏感性分析
        2.3.2 生态适宜性分析
3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研究
    3.1 地形地貌的分析方法研究
        3.1.1 山地城市公园地形地貌的空间类型及其合理利用
        3.1.2 地形地貌与山地城市公园总体空间布局的耦合性设计
        3.1.3 基于地形因子的山地城市公园地形地貌的改造与利用方式
        3.1.4 小结——地形地貌的分析方法策略框架
    3.2 植被的分析方法研究
        3.2.1 山地城市公园的植被特征及其基于生态观的规划布局原则
        3.2.2 山地城市公园原生植被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3.2.3 基于自然生境条件的山地城市公园植被群落布局策略
        3.2.4 小结——植被的分析方法策略框架
    3.3 水系的分析方法研究
        3.3.1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3.3.2 基于生态观的水景规划设计策略
        3.3.3 水源地的保护策略
        3.3.4 水质的保持途径
        3.3.5 小结——水系的分析方法策略框架
4 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
    4.1 山地城市公园的空间格局规划概述
        4.1.1 空间格局的概念及特点
        4.1.2 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原则
        4.1.3 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方法
    4.2 基于垂直生态过程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规划方法
        4.2.1 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
        4.2.2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生态分区方法
        4.2.3 生态适宜性分析
    4.3 基于水平生态过程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4.3.1 山地城市公园的理想景观格局模式
        4.3.2 山地城市公园水平扩散分析
    4.4 基于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相叠加的公园空间规划布局策略
        4.4.1 山地城市公园多因子叠加综合分析
        4.4.2 基于叠加综合分析的重庆鸿恩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框架的构建
    5.1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对比研究
        5.1.1 二者设计程序的对比研究
        5.1.2 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不足
        5.1.3 生态学规划设计方法的优势
    5.2 寻求生态学方法和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5.2.1 山地城市公园物质空间要素与生态要素的内涵联系
        5.2.2 生态学方法与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相融合的原则
        5.2.3 将生态学方法引入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途径
        5.2.4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对策
    5.3 与传统方法相融合的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生态学方法框架
        5.3.1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和步骤
        5.3.2 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理论构架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鹰潭枫香山庄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和定义
        1.3.1 主题酒店
        1.3.2 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主题酒店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1.4.2 国内主题酒店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理论探讨
    2.1 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主题选择
    2.2 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 地域化对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影响
        2.2.2 主题元素对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影响
        2.2.3 周边自然环境对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影响
        2.2.4 消费群体对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影响
    2.3 主题酒店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2.3.1 地形设计
        2.3.2 水景设计
        2.3.3 景观小品
        2.3.4 休憩广场
        2.3.5 道路铺装
        2.3.6 停车场
        2.3.7 景观照明
        2.3.8 植物要素
        2.3.9 服务设施
    2.4 主题酒店景观营造方法
        2.4.1 主题酒店景观空间的营造
        2.4.2 主题酒店植物要素的营造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经验借鉴
    3.1 泰国普吉岛素帕莱度假酒店
        3.1.1 选址
        3.1.2 景观营造
    3.2 新加坡嘉佩乐酒店
        3.2.1 功能分区
        3.2.2 景观营造
    3.3 三亚鸟巢度假酒店
        3.3.1 功能分区
        3.3.2 建筑及景观设计
    3.4 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
        3.4.1 选址
        3.4.2 景观设计
    3.5 对鹰潭枫香山庄主题酒店设计的启示
        3.5.1 要有独特的大胆的创意,能够吸引到广大客户
        3.5.2 要突出地域文化,实现客户通过酒店度假对当地文化领略
        3.5.3 娱乐场所从室内走向室外,扩展主题酒店的空间
        3.5.4 要将自然生态优势引入酒店,提升主题度假酒店的实力
        3.5.5 注重选址,发挥主题酒店基地本身及周边优越的资源优势
    3.6 本章小结
4 鹰潭枫香山庄景观设计
    4.1 区位分析和项目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项目概况
    4.2 基地分析
        4.2.1 基地现状分析
        4.2.2 设计原则
        4.2.3 设计构思
        4.2.4 设计理念
        4.2.5 总平面布置
    4.3 总体结构与布局
        4.3.1 总体结构
        4.3.2 总体布局
    4.4 功能分区与详细设计
        4.4.1 功能分区
        4.4.2 详细设计
        4.4.3 主要景观详细设计
    4.5 视线分析
    4.6 灯光布置
    4.7 竖向设计
    4.8 道路与停车场设计
        4.8.1 交通功能分析
        4.8.2 停车场设计
    4.9 植物规划与配置
        4.9.1 植物选择原则
        4.9.2 植物配置
    4.10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名录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维多利亚山顶水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嵯峨山破损山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D]. 宋知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2]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D]. 霍苏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城市采石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罗山矿山公园为例[D]. 王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5]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D]. 刁翠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构建庐山当代商业街 ——牯岭文化艺术街区项目实录[D]. 郭凡丁. 天津大学, 2018(06)
  • [7]县域旅游视角下的卢氏县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汪佩佩.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8]高密度城市影响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孙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9]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研究[D]. 秦烨. 重庆大学, 2015(06)
  • [10]鹰潭枫香山庄主题酒店环境景观设计[D]. 谭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太平山水景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