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哲学》研究补白(论文文献综述)
张琴[1](2021)在《阅读期待理论下中学小说教学策略建构》文中研究表明
张建华[2](2020)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画收藏可追溯至西汉。作为西汉皇家图书典藏和编校机构,石渠阁在汉宣帝时曾一度成为储藏功臣和贤大夫画像的重要场所。随着西汉灭亡,“石渠阁”早已被毁,但“石渠”之名却保留下来。清乾隆时期,皇家书画收藏达致顶峰,乾隆皇帝遂借“石渠”之名,于乾隆九年(1744)钦命官修《石渠宝笈》;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再次下令编修《石渠宝笈续编》。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皇帝钦命编修《石渠宝笈三编》。《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总计255册,所收书画家共863人,收录书画作品计7757件,是宫廷书画着录的集大成之作。《石渠宝笈》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唐中后期以来,随着题、款、记、跋、印成为文人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人画的文学性亦大大增强。在《石渠宝笈》收录的全部书画家和书画作品中,包括文人画家50人,文人书画作品1039件。其中,具有文学属性的“题”2280个,“款”1310个,“记”648个,“跋”856个,“印章”13796个。这为从《石渠宝笈》收录的文人画题、款、印、记、跋、印出发,探讨它们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提供了基本的文献支撑。题与款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位置与作品之间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整体。题始于唐,元代时,在画上题书诗文成为文人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文学介入艺术的手段。题是画不尽意的补充与补白;款则起说明、叙事的作用。第一章“《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画如戏影”等方面,探讨《石渠宝笈》中文人画题款的文学类型、特征及价值。第二章“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继续就《石渠宝笈》中的文人画题款展开深入讨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在文人画创作中有着深刻体现。本章大体按照儒释道三个思想来源,从作为儒家的帝王画家群体、作为佛家的禅宗画家群体和作为道家的道家画家群体入手,探讨儒家的“帝王品位”、禅宗的“不立文字”、道家的“技进于道”在《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中的具体表现。文人画中的词句印、成语印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画印因尺寸之限,不能洋洋洒洒,只能约而言之,但方寸之间亦可看出文人学者的绘画理念、文学理念和文人情怀,彰显文人印的文学属性。文人画记,也称文人画识,亦是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规表现形式为一记、补记、再记,然后又记,或者一识、又识。从功能上看,《石渠宝笈》中收录的唐代文人画“记”以叙事为主,宋之后“记”开始借鉴诗赋的表达方式,逐渐产生了抒情和议论。第三章从画印之“闲章不闲”“乾隆闲章”以及画记之文学叙事、文学抒情等方面,详细阐述《石渠宝笈》中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文人画的跋位于题款记印之后,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对文人画、题、款、记及印文的感受,它在画外另行书写并与画一起装裱,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探讨“《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基本结论是:文人画跋具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文学功能;文人画跋与辨伪、流传递藏密不可分,历代文人收藏家的跋文是古代题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画跋形成了具有独立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格调,使中国绘画从游于技而上升到游于艺,最后上升到道的层面,从而与院体画、画工画、民间画等区别开来。《石渠宝笈》收录的大量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不仅拓宽了中国古代诗文的题材内容,而且以其诗画一体、文画一体、题画一体形式提升了题、款、记、跋、印文的艺术表现力。《石渠宝笈》文人画中的题、款、记、跋、印文,虽然主要作为文人画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却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精神价值的独特贡献,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文人画题款文学、题记文学、题跋文学、印文文学。《石渠宝笈》文人画文学具有的哲学思考、文学内涵和精神品格,已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刘雨欣[3](2020)在《传统与现实的交汇 ——《船山学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山学刊》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刊物之一,自1915年8月创刊以来几经停刊和复刊,其间虽历尽艰难,但在各方的鼎力相助下又起死回生,并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至今仍焕发着生机。《船山学刊》长期活跃在湖南学术界,是以光大船山思想,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的专门性学术刊物。《船山学刊》历经百年风雨,见证着历史变迁,凝聚着各个时代研究船山学学者的成果并影响至今。在民国时期由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报》一共有十五期,每期刊载了当时对于船山思想的研究学问以及对中国文化和西学探索的文章。这是《船山学刊》的前身,1991年之后改名《船山学刊》并延续至今已有125期的总数。《船山学刊》的过去与现在是船山学发展的历史,更是见证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船山学刊》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一为王夫之思想研究,是学刊的根基。主要研究领域有王夫之的哲学、王夫之的史学和王夫之的文学。二是湖湘传统文化研究,是学刊思想滋生的土壤。《船山学刊》以一种本土情怀研究和融入到湖湘文化当中,相辅相成。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学刊积极探索之地。《船山学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儒释道研究。《船山学刊》以船山学研究为主要切入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传承湖湘优秀文化传统。《船山学刊》的编辑特色与学刊研究内容息息相关,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刊物的栏目虽与时俱进有所革新,但其办刊宗旨和精神内核没变。在变与不变中,从《船山学刊》编辑群体和栏目的变迁可以分析出《船山学刊》的编辑特色。《船山学刊》历经百年,其功用在于光大船山学问、弘扬湖湘文化、传承中国传统学问。《船山学刊》对于船山学的影响毋庸置疑,在海内外被奉为船山学研究的重镇、国学之津梁。《船山学刊》研究对船山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而《船山学刊》生长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也反哺湖湘文化,其湖湘文化研究成果促进了湖湘精神的觉醒。《船山学刊》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贡献在于融合了船山学和儒释道文化,并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之处。《船山学刊》发展至今,已然形成了完备的生态环境。包括稳定专业的编辑团队、丰富的稿件来源、明确的编辑方针。但另一方面期刊数字化建设,内容创新和学术化发展方向方面依旧需要不断探索。《船山学报》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对船山学以及船山学背后蕴含的湖湘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内容,本文着重从期刊编辑学、湖湘文化传统和历史与传统方面进行研究。
王一博[4](2020)在《“留白”艺术在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泗水博物馆环境设计为例》文中认为留白既是中国画技法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又是艺术作品审美意境的重要体现形式,其与格式塔理论的图底关系、西方美学的“空白”艺术、日本的“空”、“间”概念等有异曲同工之处。“空而不虚,白而不乏”的留白艺术在陶瓷、摄影、诗歌、戏曲、影视等其他艺术领域也广泛盛行,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表达中,留白艺术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随着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对文化展示空间的设计品味和艺术诉求也越来越高涨。留白在文化展示空间中所呈现的中国哲学意境、形式美法则等艺术表现力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精神需要。将文化展示空间与“留白”艺术相结合,不但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意境,而且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心理文化需求。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本课题相关背景的了解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留白”艺术与当代文化展示空间的相关理论:首先论述“留白”艺术的含义、渊源及发展,其次分析“留白”艺术的其他理论阐释,最后论述当代文化展示空间概述,介绍文化展示空间的概念、特点及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与“留白”艺术的关系;第三章论述“留白”艺术的主要表征:首先介绍意境表达的艺术体现,其次介绍形式美法则的艺术体现(虚实得当的构图留白、韵律节奏的立面留白、隔而不断的空间留白),最后介绍留白的残缺、含蓄等其他艺术美感;第四章依据作者对“留白”艺术理论的相关研究,结合当代文化展示空间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泗水博物馆环境设计实践应用。
吴卓溶[5](2020)在《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度母,梵音译作多罗,藏语则称卓玛。度母的一大特点是,常成组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二十一度母。二十一度母的形象在藏传佛教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图像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对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进行整理研究,系统、直观的呈现各版本图像的异同。从艺术学的角度对二十一度母形象特点做系统的归纳,对二十一度母不同版本图像的基本形象和风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二十一度母图像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反映二十一度母造像风格的演变与传承。并以现有历史资料和图像的艺术特征为依据,利用二十一度母像不同版本及二十一度母形象本土化现象等具体情况分析二十一度母佛像对佛教图像的艺术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藏传佛教艺术风格变迁以及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三个章节对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整理研究;第一章是二十一度母信仰及图像起源,包括二十一度母像的基本信息,例如:圣号、法相及象征意义等;简述图像及信仰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第二章是二十一度母像版本整理与分析,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为壁画、唐卡、版画、绘本等几大类。对各版本进行分析描述,包括来源、年代、材料、度母形象的基本特征等。第三章是二十一度母各版本图像对比分析,通过第二章节的整理明确了二十一度母图像的演变与传承关系,同时发现雍和宫木版佛画在众多版本中特殊的地位,进一步对雍和宫木板佛画二十一度母图像进行分析。在对比中分析二十一度母形象本土化现象及二十一度母佛像对佛教图像的艺术影响。
臧婷[6](2020)在《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以丹纳《艺术哲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艺术的发展始终建立在艺术史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起源,直到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艺术始终都在完善它的表达方式。艺术哲学正是在宏观的艺术史的长河中赖以存在,包括美学从哲学的分离,艺术的审美始终也是作为艺术品的价值所在。《艺术哲学》一书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从史学的角度考察西方艺术史实,且这本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本文以丹纳编着的《艺术哲学》为主要范例,从西方艺术的角度探究艺术哲学。
张媛[7](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大教育方略实施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课程。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中常出现“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教学留白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艺术,契合素质教育本质,符合新课程理念,近年来被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教师通过有效利用教学留白艺术,把教学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本文对教学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借鉴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论文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支撑,追溯教学留白的来源并结合其理论依据,综合山东省三所中学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留白艺术的应用己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留白意识薄弱、留白时机不当、留白反馈欠佳,学生对教学留白艺术参与不积极、应用不适应等因素制约,课堂实施仍存在一定问题。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提出了应用教学留白艺术的优化路径:纵向从教学环节角度优化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留白艺术,横向则从“双主体”角度提高教学留白艺术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性。最后,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给出了一则教学设计《意识的本质》,课堂中应用教学留白艺术,体现新课程理念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学留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贾波[8](2019)在《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文中认为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研究关注人的思想活动,是指人在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基础上生发的思维认知活动。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创作-表演实践、音乐鉴赏-批评实践和音乐理论研究实践等等。音乐理解实践方式——不仅是指表演实践的操作,也是指向理性思维活动,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是理性实践,即人的理性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思维的具体实践过程,是看不见的实践活动。本文提出音乐理解要结合人类不同的实践方式:形式理解——它指向具体技术;语境理解——它指向主体已有的感悟和积累;交往主体理解——它指向主体理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切都指向了人存在的目的——即为有利生存而做出的实践选择。并以音乐实践方式的哲学基础、音乐观念的解析为着眼点,以多元音乐实践形态为切入点,以人的有利生存原则为目的,对三种理解方式进行评述,指出它们各自的哲学、美学理论来源,指出它们各自具有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指出各自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综上,提出理解实践方式应该把形而下和形而上加以贯通,即从技术上升至经验,再由经验上升至认知。三者之间贯通,螺旋式循环上升。在文化整体存在的整体性观念基础上,对多元文化存在的现实性、客观性和整体性作出阐释,探寻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而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及其实践方式的选择都遵循着人自身的主观有利生存原则,这应该是音乐理解的方法,也是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李沛成[9](2018)在《论丹纳“效果集中的程度”对油画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他作为影响十九世纪及后世的历史文化学派代表者,其着作《艺术哲学》中“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理论之影响力最为广泛,且研究这一理论的人也为之较多,而该着作中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理论也引起了后世不少的关注与研究,但却往往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对丹纳观点的批判上,而丹纳作为实证主义的继承者,其研究运用了大量的文学、历史事实和经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是与丹纳的研究精神相悖的。本论文从对特征的两个方面的论述为出发点,以“效果集中的程度”为核心,探究其理论中“特征”与“原素”的实质内容,将其与油画创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互印证,本论文除第一章绪论外,正文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丹纳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三种标准。笔者将详细的剖析丹纳关于这三个标准的观点,阐述丹纳着作中“特征”的两个方面的含义,梳理与“效果集中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每一节会论述和总结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进而为本论文的核心论点提供帮助;第二部分:效果集中的原素。笔者将详细探讨能够使效果集中的正反两种原素,让读者拥有一种评判标准——我们应该注重何种原素,并为下一章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可能;第三部分:“效果集中的程度”对油画创作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前两章的研究,进行案例分析,详细探究哪些原素是艺术家在进行油画实践当中所要注重的,并将其运用到本人的一幅创作之中,探求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最终的结论部分,笔者将根据前文中每一章节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将其汇总、梳理,得出一个完整、系统的结论,能够协助油画的实践与创作。
马绎[10](2018)在《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文中研究说明1921年5月,中德两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41年7月,纳粹政府公开承认汪伪政权,蒋介石政府遂宣布与德国断交。这20年是中德两国近现代史上交往甚密的一段时期,两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有过紧密的合作。其间中国知识界对德国关注度颇高,民国学者对德国的重大事件的分析述评、对德国思想文化的译介认知构成了官方交往之外中德关系的另一个横断面。基于此,本文选取晚清民国时期着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1921年至1941年间以德国为主的报道、述评,以考察这一时期围绕在《东方杂志》周围的民国知识分子对德国形象的认知,挖掘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由五章组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进行考察。前三章以杂志中涉德政治题材文本为分析对象,分别考察魏玛共和国时期(1921-1933.01)、第三帝国前期(1933.01-1939.08)、二战初期(1939.09-1941)等三个阶段中民国知识界对德国政局的认知和评价:第一章考察《东方杂志》中对动荡的德国政局、鲁尔危机和上西里西亚归属等一战遗留问题的妥协和解决、德皇威廉二世和兴登堡等德国政坛人物、反思一战等四个方面的述评,厘清时人眼中含垢忍辱、勉力复兴的新兴民主共和国形象;第二章从独裁统治的开端、重整军备和征服捷奥、德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和预言二战等四个方面展开,这一时期,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希特勒上台的前三年,时人笔下的德国仍是一个从危机中崛起、努力摆脱凡尔赛和约束缚、自强不息的欧洲新兴强国形象,但随着希特勒雄心日炽、德国在毁约扩军之路上越走越远,其侵略者的面目已越来越清晰;第三章主要分析《东方杂志》对欧洲战场、德意日军事同盟、德苏关系的述评,随着中德两国在民国时期的外交关系逐步迈向终点,知识界终于认清德国侵略者的本质,此时知识界视德国为一个公然主张暴力、侵略永无止境的法西斯国家,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第四章围绕杂志中对德国经济情况的论述展开,一战后的“欧洲祸根”——赔款问题、经济危机前后的德国、第三帝国的经济真相是知识界关注的要点。时人对身负赔款重压的德国表示同情,也为通胀后迅速复兴的德国经济加以赞叹,同时也在时间的推移中认清了第三帝国“经济奇迹”背后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和通过掠夺他国富源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暴力现代化”的真相。第五章透过民国学人对“德国国民性”的阐释考察知识界对德国文化的认知。德国文化中体现出的勤俭、服从、尊重秩序、富有组织且擅长哲学思辨等优秀的民族品质和其排外、唯我独尊、纵情任性等负面民族性格受到国人的瞩目。民国学者在德国文学中也找到了德国国民性的印迹,即文豪歌德笔下的积极进取、笃于实践、永不自我满足的浮士德精神,认为其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改造苟安、守旧的国民性”的一剂良药。在主体论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能大致呈现围绕在《东方杂志》周围的民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德国形象、嬗变过程及其原因。民国知识界对德国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民国学人心怀爱国热忱,在国难当头之际,关注国际格局,联系中国实际,以智识指导舆论的有益尝试。
二、《艺术哲学》研究补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哲学》研究补白(论文提纲范文)
(2)《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的文学属性——以王维、苏轼、徐渭为个案 |
第一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石渠宝笈》与王维 |
一、文学与图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二、《辋川图》(图像)与《辋川诗》的对应 |
第二节 “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与苏轼 |
一、苏轼的诗画关系论 |
二、“画不尽意,以言补之”:《石渠宝笈》中的苏轼 |
第三节 “画如戏影”:《石渠宝笈》与徐渭 |
一、《石渠宝笈》所录徐渭《泼墨十二种》中的题 |
二、《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牡丹》 |
三、《石渠宝笈》与徐渭《写生》 |
四、《石渠宝笈》与徐渭画竹 |
五、《石渠宝笈》与徐渭画荷 |
第二章 儒释道背景下的《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以帝王、禅僧、文学家三个团体为例 |
第一节 作为儒家的帝王品位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中的宋徽宗 |
二、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辉煌:《石渠宝笈》中的明宣宗 |
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中的巨然 |
二、《石渠宝笈》中的梁楷、法常 |
三、《石渠宝笈》中的吴镇 |
四、《石渠宝笈》中的朱耷、石涛 |
第三节 道家“技进于道”与《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 |
一、《石渠宝笈》与宋徽宗的《瑞鹤图》 |
二、《石渠宝笈》中的黄公望 |
第三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记的文学表达 |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闲章不闲” |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印之“乾隆闲章” |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论 |
一、《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叙事 |
二、《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议论 |
第四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记中的文学抒情 |
第四章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元素 |
第一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功能 |
一、《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描述功能 |
二、《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言情功能 |
三、《石渠宝笈》中文人画跋的评辨功能 |
第二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流传递藏 |
一、帝王收藏文人群体画跋 |
二、文人名臣群体文人画跋 |
三、商人收藏家群体文人画跋 |
四、文人画家与理论家群体文人画跋 |
第三节 《石渠宝笈》文人画跋的文学格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数据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传统与现实的交汇 ——《船山学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船山学刊》其史 |
第一节 《船山学报》及其创办背景 |
一、刘人熙其人 |
二、船山学社 |
三、《船山学报》 |
第二节 改革与传统——1984年第一次复刊 |
一、复刊的时代背景 |
二、复刊后的主要成果 |
第三节 现代与创新——1991年再次复刊 |
一、再次复刊的时代背景 |
二、再次复刊后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船山学刊》其学 |
第一节 《船山学刊》的王夫之研究 |
一、《船山学刊》的王夫之哲学思想研究 |
二、《船山学刊》的王夫之史学研究 |
三、《船山学刊》的王夫之文学研究 |
第二节 《船山学刊》的湖湘文化研究 |
一、《船山学刊》湖湘文化研究概述 |
二、《船山学刊》的湖湘文化研究成果 |
第三节 《船山学刊》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
一、《船山学刊》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概述 |
二、《船山学刊》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
第三章 《船山学刊》其编 |
第一节 、栏目变迁与特色 |
一、栏目变迁 |
二、特色栏目 |
第二节 、编辑群体与编辑特色 |
一、民国时期的编辑群体与编辑特色 |
一、复刊后的编辑群体与编辑特色 |
第四章 船山学刊其用 |
第一节 光大船山学问 |
一、发掘整理王夫之着作 |
二、扩展船山学边界 |
第二节 发扬湖湘文化 |
一、船山学和湖湘文化交融发展 |
二、弘扬湖湘文化传统 |
第三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一、传承儒释道文化 |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第四节 兼容并蓄,多样发展 |
第五章 船山学刊其未来 |
第一节 数字化建设 |
一、《船山学刊》数字化建设现状 |
二、数字化发展策略 |
第二节 博采众长,吸收优秀办刊经验 |
一、进一步与现实紧密结合 |
二、进一步延展研究领域 |
三、进一步精深研究成果 |
第三节 解读时代,期刊内容多元化 |
一、以点带面,编织优秀文化 |
二、清晰思路,寻求文化创新 |
三、立足时代,承担社会责任 |
结语 坚守传统,别开生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留白”艺术在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泗水博物馆环境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留白”艺术与当代文化展示空间的相关理论 |
2.1 “留白”艺术概述 |
2.1.1 “留白”艺术的含义 |
2.1.2 “留白”艺术的渊源 |
2.1.3 “留白”艺术的发展 |
2.2 “留白”艺术的其他理论阐释 |
2.2.1 格式塔理论的图底关系 |
2.2.2 西方美学的“空白”艺术 |
2.2.3 日本“空”、“间”的概念 |
2.4 当代文化展示空间概述 |
2.4.1 文化展示空间的概念 |
2.4.2 当代文化展示空间的特点 |
2.4.3 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与留白艺术的关系 |
第3章 “留白”在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中主要艺术表征 |
3.1 建筑留白的意境营造 |
3.2 形式美法则的艺术体现 |
3.2.1 虚实得当的构图留白 |
3.2.2 韵律节奏的立面留白 |
3.2.3 隔而不断的空间留白 |
3.3 “留白”艺术的其他美感呈现 |
3.3.1 残缺美 |
3.3.2 含蓄美 |
第4章 “留白”艺术在泗水博物馆环境设计中的实践 |
4.1 设计构思 |
4.1.1 基地分析 |
4.1.2 设计理念 |
4.2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 |
4.2.1 建筑外观设计 |
4.2.2 建筑景观设计 |
4.3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
4.3.1 功能分区 |
4.3.2 交通流线分析 |
4.3.3 平面布局 |
4.3.4 主要空间分析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效果展示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2.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二十一度母信仰及图像起源 |
(一)基本信息 |
1.圣号 |
2.法相及象征意义 |
(二)二十一度母图像及信仰起源 |
二、二十一度母像版本整理与分析 |
(一)壁画、唐卡 |
1.托林寺二十一度母壁画 |
2.阿尔寨石窟二十一度母壁画 |
3.十五世纪西藏西部《二十一度母》唐卡 |
(二)版画 |
1.《诸佛菩萨妙像名号经咒》二十一度母 |
2.北元蒙藏文《二十一度母颂》 |
3.《乾隆大藏经》二十一度母 |
4.清代蒙藏文朱印微型经卷版画二十一度母 |
5.清代汉藏文墨印微型经卷版画二十一度母 |
6.《雍和宫木版佛画》二十一度母 |
7.五百佛像集二十一度母 |
8.新疆清代托特文二十一度母经插图 |
(三)绘本 |
1.《诸佛菩萨圣像赞》二十一度母 |
三、二十一度母各版本图像对比分析 |
(一)二十一度母图像演变与传承关系 |
(二)雍和宫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考证 |
1.雍和宫木板佛画二十一度母与明代二十一度母 |
2.雍和宫木板佛画二十一度母与北元刊印《二十一度母颂》 |
3.雍和宫木板佛画二十一度母与乾隆《大藏经》二十一度母 |
(三)二十一度母形象本土化现象 |
(四)二十一度母佛像对佛教图像的艺术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托林寺二十一度母壁画 |
附录2 阿尔寨石窟二十一度母壁画 |
附录3 十五世纪西藏西部《二十一度母》唐卡 |
附录4 《诸佛菩萨妙像名号经咒》二十一度母 |
附录5 北元蒙藏文《二十一度母颂》 |
附录6 《乾隆大藏经》二十一度母 |
附录7 清代蒙藏文朱印微型经卷版画二十一度母 |
附录8 清代汉藏文墨印微型经卷版画二十一度母 |
附录9 《雍和宫木版佛画》二十一度母 |
附录10 五百佛像集二十一度母 |
附录11 新疆清代托特文二十一度母经插图 |
附录12 《诸佛菩萨圣像赞》二十一度母 |
(6)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以丹纳《艺术哲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哲学的概念论断 |
二、艺术哲学概念下的艺术史 |
三、艺术史对于艺术哲学的影响 |
总结 |
(7)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理论概述 |
一、留白的内涵 |
二、教学留白的内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内涵及特点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内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特点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理论依据 |
(一) 道家的“有无相生”思想 |
(二) 魏晋玄学的“贵无”思想 |
(三) 格式塔完成趋向理论 |
(四) 蔡格尼克效应 |
(五) 宗白华美学理论 |
(六) 海明威冰山原理 |
(七) 启发式教学思想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价值效用 |
一、有利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
(一)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二) 促进教师专业风格的成熟 |
(三) 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
(一) 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三) 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拟定与实施 |
(一) 访谈对象 |
(二) 访谈问题的拟定和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留白水平不高 |
(二) 学生对教学留白艺术参与度较低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原因 |
(一)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性被忽视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
(三)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较弱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的优化路径 |
一、纵向——从教学环节角度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 |
(一) 新课导入留白,设疑激趣 |
(二) 讲授新课留白,有张有弛 |
(三) 板书设计留白,虚实相生 |
(四) 课堂小结留白,余音绕梁 |
二、横向——从“双主体”角度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 |
(一) 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主体的对策 |
(二) 针对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的对策 |
第五章 课堂设计——《意识的本质》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
(二) 讲授新课 |
(三) 课堂小结 |
(四) 课后作业 |
(五) 板书设计 |
(六)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录 |
(8)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论域、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界定 |
第一节 音乐理解 |
一、音乐理解之概念 |
二、音乐理解之相对性 |
三、音乐理解之多解性 |
第二节 实践哲学与音乐实践哲学 |
一、实践哲学 |
二、音乐实践哲学 |
第二章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 |
第一节 形式理解 |
一、理论依据 |
二、形式理解的内涵 |
三、形式理解的具体实践 |
第二节 语境理解 |
一、语境理论之于音乐理解 |
二、音乐的语境 |
三、理解者的语境 |
四、多重语境的融合 |
第三节 交往主体理解 |
一、理论依据 |
二、交往主体的内涵及其实践 |
三、生活世界作为音乐理解的源头与归宿 |
第三章 不同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有效范围 |
第一节 相对性与绝对性 |
第二节 不同理解方式的局限性 |
一、形式理解的局限性 |
二、语境理解的局限性 |
三、交往主体理解的局限性 |
第三节 音乐意义的层次 |
一、不同实践方式的同一性 |
二、意义生成的多层性 |
第四章 走向多元的音乐理解实践方式 |
第一节 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转变 |
一、从一元到多元 |
二、从客体对象到意向性对象 |
三、从审美主体到交往主体 |
第二节 多元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的追问 |
一、整体性观念 |
二、人文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人与音乐的哲学审思 |
一、人与音乐的关系 |
二、文化整体存在之要点 |
三、有利生存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论丹纳“效果集中的程度”对油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源起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关于丹纳衡量艺术品价值的三个标准 |
2.1 造型艺术中特征的重要程度 |
2.1.1 艺术的目的——反映特征 |
2.1.2 造型艺术的美——不能偏离其根本 |
2.2 造型艺术中特征的有益程度 |
2.2.1 人体的健康与精神的健全 |
2.2.2 造型艺术的最高典型 |
2.3 造型艺术中效果集中的程度 |
2.3.1 效果集中的程度以及原素 |
2.3.2 原素的通力合作 |
3 效果集中的原素 |
3.1 效果能够集中的三个原素 |
3.1.1 效果集中的程度与人体 |
3.1.2 效果集中的程度与线条 |
3.1.3 效果集中的程度与色彩 |
3.2 效果不够集中的两个原素 |
3.2.1 艺术家技艺的不成熟 |
3.2.2 效果不伦不类的拼凑 |
4 “效果集中的程度”对油画创作的指导与帮助 |
4.1 探索使效果能够集中的原素 |
4.1.1 画面的内容及特征 |
4.1.2 画面的构成 |
4.2 效果集中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 |
4.2.1 主题与画面内容的确立 |
4.2.2 原素在画面中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研究对象的界定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 |
4.研究目标和基本结构 |
5.晚清民国时期中德关系概述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上):魏玛兴衰(1921-1933.01) |
1.1 德国国内局势 |
1.2 一战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妥协 |
1.3 德国政坛人物 |
1.4 对一战的反思 |
1.5 总结 |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中):战前准备期的第三帝国(1933.02-1939.08) |
2.1 独裁统治的开端 |
2.2 德国重整军备和征服奥捷 |
2.3 希特勒政府的外交关系 |
2.4 对二战的预言 |
2.5 总结 |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下):二战初期的德国(1939-1941) |
3.1 对欧洲战场战况的关注 |
3.2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缔结 |
3.3 对德苏关系与德苏战争的评价 |
3.4 总结 |
第四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经济形势 |
4.1 一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
4.2 经济危机前后的德国 |
4.3 对第三帝国的经济形势的渐进认知 |
4.4 总结 |
第五章 从“德国国民性”看民国学者对德国文化的认知 |
5.1 对德国国民性的专题论述 |
5.2 对德国文学所呈现的德国国民性的关注 |
5.3 “对老派的反叛”——德国青年运动之中国解读 |
5.4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东方杂志》涉德文本(1921-1941) |
附录二:涉德文本作者统计 |
四、《艺术哲学》研究补白(论文参考文献)
- [1]阅读期待理论下中学小说教学策略建构[D]. 张琴.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2]《石渠宝笈》文人画题款记跋印文研究[D]. 张建华. 河北大学, 2020(02)
- [3]传统与现实的交汇 ——《船山学刊》研究[D]. 刘雨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留白”艺术在当代文化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以泗水博物馆环境设计为例[D]. 王一博.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二十一度母图像版本整理研究[D]. 吴卓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以丹纳《艺术哲学》为例[J]. 臧婷. 当代音乐, 2020(02)
- [7]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应用研究[D]. 张媛. 扬州大学, 2019(02)
- [8]音乐理解实践方式研究[D]. 贾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论丹纳“效果集中的程度”对油画创作的影响[D]. 李沛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D]. 马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