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山丘区雨水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源[1](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闫小斌[2](2020)在《基于WAS模型的陕北农牧交错带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农牧交错带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在气候、地貌、植被和产业经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水资源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源配置,对解决日渐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统计陕北农牧交错带的气象、径流、土地利用、供水工程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二元水循环过程的WAS模型,并以1966~2010年的还原径流数据对模型自然水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2015年的实际供水数据对模型社会水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根据规划年不同来水频率下需水量和可供水量的预测结果,基于WAS模型进行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陕北农牧交错带WAS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根据研究区的行政区划、水资源分区及DEM高程划分出17个计算单元,同时确定了水库与计算单元之间的供水关系。根据4个水文站的还原年径流量验证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在调参期相关系数和Nash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1、0.67,在验证期相关系数和Nash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6,0.54,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25%、50%、75%典型频率年径流总量误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6%、7.1%、12.4%、6.9%;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总量模拟的误差率为0.4%。结果表明模型对径流过程和水资源配置的模拟具有较好的效果。(2)不同来水频率下的需水量与可供水量预测。采用定额法计算得到2030年交错带在25%、50%和75%来水频率下的总需水量分别为14.60亿m3、18.67亿m3、21.22亿m3。通过WAS模型计算得到在25%、50%和75%来水频率下的本地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6.04亿m3、14.95亿m3、12.59亿m3,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7.55亿m3、15.34亿m3、13.70亿m3;根据交错带供水工程的建设规划,预测2030年在25%、50%和75%来水频率下外调水可供水量分别为9.19亿m3、8.35亿m3、6.68亿m3,雨水集蓄可供水量分别为1107万 m3、940 万 m3、768 万 m3。(3)基于WAS模型对规划年的水资源进行配置与分析。2030年交错带在25%、50%和75%来水频率下的总供水量分别为13.08亿m3、16.14亿m3、17.62亿m3,总缺水率分别为10.4%、13.6%、17.0%。采用堪培拉指数分析用水量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用水量与GDP、人口、耕地面积的匹配程度依次降低,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对二元水循环转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廖梓龙[4](2020)在《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高原是中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这一区域草原、沙漠、森林、煤矿等共存,既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益严峻的竞争性用水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的折衷平衡点,开展“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次着重聚焦内蒙古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怎么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临界阈值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气候干暖化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维系何种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演变情势,怎么实施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识别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解析和提出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演变的“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模式;解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与调控机制,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最后,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鉴于内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等特点,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角度和植被生态需水入手,系统解析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2)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强烈互斥性,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探讨和研究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尾闾湖生态需水量和不同地下水依赖分区及其植被生态需水量,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3)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锡林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受春季融雪影响,春汛径流要大于夏秋汛期径流;锡林河流域1953-2017年降水量在年尺度下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显着;借助于降水-径流累积双曲线拐点将径流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受气候主导的变化期Ⅰ、受人类影响主导的变化期Ⅱ和受气候-人类双重影响的变化期Ⅲ。其中,变化期Ⅲ径流量减小幅度最大、达到45.79%,降水量减少幅度为21.03%,潜在蒸发量有所上升、增幅6.15%;而变化期Ⅰ、变化期Ⅱ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都呈现小幅下降态势。②构建基于GSFLOW的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多目标率定的日径流NSE达到0.81,RMSE为0.21m3/s,PBIAS为-1.8%,验证期与率定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整体较优。③模型率定期2008-2012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28万m3/a,总排泄量为12869万m3/a,总补排差为159万m3/a;模型验证期2013-2017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698万m3/a,总排泄量为11578万m3/a,总补排差为120万m3/a。总之,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准均衡状态。④基准年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8216万m3,供水总量为7051万m3,缺水量为1165万m3,缺水率为14.18%;P=50%需水总量为8152万m3,供水总量为7013万m3,缺水量为1139万m3,缺水率为13.97%;P=75%需水总量为8384万m3,供水总量为7132万m3,缺水量为1252万m3,缺水率为14.93%;P=95%需水总量为8729万m3,供水总量为7245万m3,缺水量为1484万m3,缺水率为17.00%。由此可看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以局部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⑤根据不同方案有序度对比结果,选择方案4(高速发展+强化节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188万m3,供水总量为9733万m3,缺水量为455万m3,缺水率为4.47%;P=50%需水总量为10068万m3,供水总量为9657万m3,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P=75%需水总量为10454万m3,供水总量为9919万m3,缺水量为535万m3,缺水率为5.12%;P=95%需水总量为10912万m3,供水总量为10182万m3,缺水量为730万m3,缺水率为6.69%。选择方案6(适度发展+强化节水)为远期水平年(2030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819万m3,供水总量为10736万m3,缺水量为83万m3,缺水率为0.77%;P=50%需水总量为10655万m3,供水总量为10587万m3,缺水量为68万m3,缺水率为0.64%;P=75%需水总量为10930万m3,供水总量为10599万m3,缺水量为331万m3,缺水率为3.03%;P=95%需水总量为11273万m3,供水总量为10530万m3,缺水量为743万m3,缺水率为6.59%。总之,通过推广实施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可有效扭转或缓解内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周琳琳[5](2019)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优化农田灌溉用水配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突破水资源瓶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本文以新郑市为项目区,对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受降水因素影响较大,在丰水季节水位抬升,在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因此,需根据不同生育阶段作物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有限的灌溉水量用在作物最关键的需水阶段,即所谓的灌“关键水”。在对新郑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评价分析的前提下,得出其农田灌溉水源不足,应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制定合理可行的作物灌溉制度,在农作物全育期期内科学地分配有限的水量,并对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优化分配,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降低到最小,以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新郑市水资源可利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在农田区地表径流得到充分蓄积利用的情况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要,但是部分地区则基本上接近到供需平衡。(2)由于新郑市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为1099-1469m3/hm2,夏玉米灌溉需水量为1035-1324m3/hm2,冬小麦-玉米标准种植制度的年农田灌溉需水量为2134-2793m3/hm2,远小于《河南省用水定额》,自产水无法满足充分灌溉灌溉定额用水需要,因此需要制定非充分灌溉制度。(3)立足于水资源条件约束制定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相匹配的灌溉定额,并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作物同生长阶段有效湿润层深度、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制定分区节水灌溉制度,将有限的水源优先用于作物生长临界期及关键需水阶段。(4)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类型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可利用模数)作为灌溉定额确定的依据,根据灌水定额分析结果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成果,将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划分为旱作区、非充分灌溉区、充分灌溉区3类一级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类型区。(5)立足于不同类型区自然环境禀赋条件的适宜性和约束性,采取“以分区为基础,以资源定目标,以目标定工程”的技术思路,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确定了与水资源禀赋条件制定相应的灌溉次数和时间以及相匹配的农田灌溉目标和灌溉工程配置模式。
伏苓[6](201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饮用水安全一直是全世界热议的焦点。然而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供水措施滞后,饮用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亟需对饮用水安全理论、工程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系统研究,使理论系统科学,工程技术成熟高效,管理措施健全有力,以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本学位论文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为研究对象,从总体规划、水源及水源地论证、取水措施、处理工艺、管网设计及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论述,以期构建出合理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在深入剖析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供给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体系的内涵——是包含了水量充足,水质可靠,水源及供水设施供水能力有保障,取用方便,价格可负担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分析研究了由水质、水量和水压、方便程度、保证率和水价组成的针对此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明确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内涵及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工程技术和管理维护两大模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体系框架。(2)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稀少且分布不均,居民用水量时段差异性明显等特点,按照多水源联合调配、集中和分散供水方式结合、按时按需配给的供给原则,提出了分区供水、分质供水和分时供水三种供水方式,并对各种供水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分析了不同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下的供水规模计算方法。(3)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多种饮用水水源类型,提出了水源优选原则,及各种水源水量、水质评价计算方法。并根据各水源类型采用不同论证因子进行水源地定位,其中,地表水水源地位置应从水质因素、河床地形、工程地质及施工条件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源地位置应从水文地质条件,水生态环境、施工费用等方面进行论证。雨水收集区的位置应设在减少土壤入渗,增加地表径流的地区。(4)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可根据水源地特点选用不同类型地下取水构筑物。当地下水埋藏较深、含水层厚度较丰或层数较多时,可采用管井或大口井取水。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层厚度较薄时,可建设截潜流工程。在西北黄土旱塬地区,辐射井和渗流井综合了垂直式和水平式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截蓄功效。此外在水源极度稀缺地区,水窖集雨是一种饮用水集取的有效手段。文中对以上几种取水构筑物的工艺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工程结构和设计计算做了详细论述。(5)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特点,将处理系统分为原水和家用储水设施水质处理两部分。原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水源水质条件进行选择:当水质符合Ι类标准时,可用直接消毒法;当浊度小于20NTU时,采用慢滤池过滤;当浊度在20500NTU之间时,采用粗滤+慢滤工艺;当浊度超过500NTU时,在粗滤+慢滤工艺前设预沉设施。对于家用储水设施的水质处理,可通过二次消毒和定期清理来防止二次污染。(6)从管网布置、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三个方面研究了管网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利用遥感(RS)技术,并结合实地勘测,对设计资料缺失和滞后部分进行修正,为合理规划供水分区、精准布置管线提供支持。其次,针对农村建设难度大的长距离、高水压倒虹吸重力式输水管道,提出了改进后的水力计算方程以及承压和事故备用保障措施。最后,通过绘制管径——价格相关曲线,结合不同管材沿程水头损失公式,建立了重力式枝状管网的经济管径求解方程。(7)在深入考察各地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模式和组织构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管理保护措施。一方面,构建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总站和水管所两级专管、乡镇水管委员会和村管用水户协会群管组织协同配合的管护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了包括建设监督、工程管理、用水安全管理和水价计收与管理的全方位监管制度。(8)以具有典型西北农村供水特点的庄浪县店峡南调人饮工程为例,对整体工程作安全性能预评价,并就其中水压不安全的配水管网部分进行再设计,经过后评价表明,依据本文理论体系建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是安全可行的。
于涵[7](2011)在《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建设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节水是当今社会面临水资源危机时所做出的应对之策。水资源作为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资源已经开始面临非常严重的危机,节水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绿地来说,在发挥其生态、美学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在偷偷地消耗着水——这一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种现状,急需通过研究建立起一套关于绿地节水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将针对绿地的建设中,特别是规划设计中和节水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中国虽幅员辽阔,但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近60%。这些地区水资源匮乏,绿地建设中对水的使用往往走入误区。本文将对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的不恰当的绿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需要纠正的问题。干旱和半干旱区具有其自然条件的特点,因此节水型绿地的建设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的实施方法。本文将从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自然条件和节水园林的关系入手对节水型绿地的规划设计进行讨论。本文将研究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规划设计体系。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可实施性是关键,而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为绿地节水规划设计提供明确的实施目标。本文将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区绿地节水的具体措施。通过研究场地设计,灌溉设施,场地评价等有关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将节水型绿地建设的原则精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将在课题合作单位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干旱区部分乡土树种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一套干旱地区绿地耐旱乡土树种和景观配置的应用模式。绿地的建设,城市规划是基础,从城市规划角度入手进行节水型绿地建设是一种途径。本文将探索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节水型绿地建设的模式——流域径流系统模式,以期增加一种关于节水型绿地建设的思路。
邹君[8](2010)在《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南虽然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资源较为丰沛,但是,以季节性干旱为代表的水资源脆弱性问题也较为突出。加之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虚拟水战略广泛实施所形成的虚拟水战略背景均会对区域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造成诸多影响。所有这些共同决定了进行“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提出南方湿润地区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概念并对其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从循环经济思想和虚拟水战略理念两个角度分析探讨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用水总量不断增长、用水结构不断变化、地域差异明显等诸多特点。目前,湖南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可以概括为以季节性干旱为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洪涝灾害为主的水灾问题、以生活和工业污染为主的水污染问题和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2、分别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人为活动和经济发展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成因;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干旱、大中城市的阶段性供水紧张、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三个方面构建一个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对湖南85个县域单元的生态水资源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总体上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内部脆弱度差异不显着,分布态势为“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构建一个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少雨期干旱指数、坡度指数、土壤蓄水能力指数等8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GIS和RS方法获取指标数据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GIS的数据叠置运算功能建立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进行定量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GIS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细致和精确。3、运用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以及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对湖南1960~2007年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方面,48年来湖南年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先降后升态势,上升趋势为0.106℃/10a,春季和冬季的气温上升趋势明显;降水量方面,48年来降水量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再升的过程,气候倾向率为30.8mm/10a。春、夏、冬三季均表现为增多趋势,其中又以夏季增多趋势最为明显,倾向率达到30.4 mm/10a。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趋于降低,而从暴雨频率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时间演变趋势上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均趋于上升。4、对湖南14个地(市、州)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区域水资源系统的脆弱度普遍会有所上升,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周边山地丘陵区水资源脆弱度会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中部的长沙、湘潭、娄底和衡阳地区相对影响较弱。5、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生化”原则运用到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认为水田节水灌溉是湖南农业水资源减量化的重要模式之一,而湖南工业用水减量化则主要以提高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冶金、纺织和造纸等高耗水产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为核心。湖南雨水资源化利用可以探索雨水就地资源化利用、庭院雨水资源化以及大田雨水资源化等农村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和城市绿化型雨水资源化、水生态维护型雨水资源化以及城市公共用水型雨水资源化等城市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发挥境内隐形水库的调蓄水功能、增强实体水库调蓄水能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改变治洪观念、提高气象、水文要素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水利工程的洪水调度管理等几大方面是湖南洪水资源资源化利用的实现路径。6、定义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概念,构建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内陆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元为对象,测算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大小。结果发现,我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纺锤型等级分布规律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湖南虚拟水战略优势度指数得分较高,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诸多领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构建水资源禀赋指数综合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禀赋条件,据此将全国内陆31个省(市、区)划分为虚拟水输出地域、虚拟水输入地域和虚拟水平衡地域三种类型区。然后,构建农产品贸易指数与非农产业需水压力指数,运用列联表互斥的矩阵分类方法将每种类型区域再细分为4种类型区。结果发现,湖南属于虚拟水输出地域中的典型输出类型,因此,无论是从本省的经济发展考虑,还是从全国农产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大局考虑,“粮食等水密集型产品生产大省”都应该成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生产的战略地位。选择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量指数来表征区域农业生产的虚拟水消耗空间分布状况,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的虚拟水空间分布具有北方大于南方的特点。构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度指数用以表征基于区域水土资源条件的区域农业空间布局理想模式。结果发现,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适宜度差异十分显着,基本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态势。构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农业生产调整指数,结果发现湖南为保障全国食物和水资源安全所做出的贡献小于其应负的责任。用上述相同方法对湖南14个地(市、州)农业生产耗水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生产适宜度进行比较,以诊断湖南农业生产的内部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同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发展的理想布局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4地区相对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来说农业生产布局密度已超出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应有的布局密度,而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和永州4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密度明显不够,需要加大农业生产的力度。分别定义地均工业增加值耗水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耗水两指标用以表征湖南各地区工业生产耗水的空间分布,分别采用地均水资源和人均水资源两指标用以表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构建工业生产耗水协调性诊断指数对各地区工业生产布局密度与区域水资源的协调性进行科学诊断。结果发现,湖南工业布局密度整体上与湖南各区域水资源之间的匹配不是很理想。其中,长、潭、娄、株、衡、郴6地区为工业布局密度过密,工业水资源消耗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已经超出了其可供水资源量的承载能力,其中,又以长、潭、娄3地区为甚,张、永、湘西、岳、益、怀、邵7地区为工业布局过疏地区,工业生产的水资源消耗相对于其可供水资源量来说还比较少,尚可加大工业布局密度,充分利用区域水资源。其中,又以张家界、湘西和永州3地区最为明显。最后,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具体微观层面给出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宏观方面需要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观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强化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具体微观方面,需要提高“绿水”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布局耗水型农业,优化和调整耗水型工业布局,切实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预防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贾永芹[9](2010)在《鄂托克旗水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炭、天然气、高岭土的储量及羊绒的产量均在全国前列,并于1998年,2008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行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管辖。该旗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旗县,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7%,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工业发展对全旗经济建设至关重要。根据鄂托克旗运行、在建及规划工业项目耗水情况,到2030年鄂托克旗工业用水需求量将达到25096.94万m3/a,水资源亏缺为9221.39万m3/a(P=95%)。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鄂托克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水资源分析与评价工作、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对保障全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全旗及各级分区的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分析了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水资源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2)地表水水质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补测成果分析,结果表明:都斯图河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部分河段砷超标,水质现状评价为劣Ⅴ类。地下水水质大部分地区符合标准,少数地方出现超标的现象。(3)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统计了截止2007年全旗的供水基础设施、不同设施的供水量及各行业的供水量和用水量,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利用状态良好。
李猛[10](2007)在《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五省(区)的全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等地区,面积36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5%。西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论文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量着手,分析了当前该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业用水效率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30.4左右,浪费极其严重。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问题表现在: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节水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本文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划分为内蒙古高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川陕山丘盆地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等5个一级节水农业类型区和13个二级节水农业类型区,并分别对分区内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节水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区内节水农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适宜区内的农业节水战略措施。并提出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途径:(1)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全面推进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建设;(3)加强旱地节水农业建设,实施水旱并举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4)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加强管理;(5)建立健全节水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完善服务。最后,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承载力等进行了分析,认为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节水和高效用水,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探讨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节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浅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山丘区雨水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山丘区雨水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WAS模型的陕北农牧交错带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二元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水资源状况 |
2.4.1 地表水资源量 |
2.4.2 地下水资源量 |
2.4.3 水资源总量 |
2.4.4 水质概况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5.1 供水工程和供水能力 |
2.5.2 供用水现状 |
2.5.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用水水平 |
2.5.4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WAS模型原理与功能 |
3.1 模型基本原理 |
3.1.1 模型特点 |
3.1.2 模型结构 |
3.1.3 模型单元划分 |
3.2 模型主要计算过程 |
3.2.1 产汇流过程 |
3.2.2 再生水生产过程 |
3.2.3 水量平衡关系 |
3.3 水资源配置策略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4 GWAS软件系统 |
3.4.1 GWAS特点 |
3.4.2 GWAS主要功能 |
3.4.3 GWAS建模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陕北农牧交错带WAS模型构建 |
4.1 模型逻辑关系 |
4.2 单元划分及供水关系确定 |
4.2.1 单元划分 |
4.2.2 供水关系确定 |
4.3 模型基本数据 |
4.3.1 气象数据 |
4.3.2 水文数据 |
4.3.3 土地利用数据 |
4.3.4 供水工程数据 |
4.3.5 非常规水源供水及行业需水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WAS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1 模型校验数据 |
5.2 模型调参方法 |
5.2.1 水文模型调参方法 |
5.2.2 配置模型调参方法 |
5.3 自然水循环模拟验证 |
5.3.1 水文模型参数 |
5.3.2 自然水循环模拟验证结果 |
5.4 社会水循环模拟验证 |
5.4.1 配置模型参数 |
5.4.2 社会水循环模拟验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WAS模型的水资源配置研究 |
6.1 需水量预测 |
6.1.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6.1.2 用水定额信息 |
6.1.3 需水量计算 |
6.2 可供水量预测 |
6.2.1 地表水和地下水 |
6.2.2 入境水量 |
6.2.3 其他水源可供水量 |
6.3 水资源配置结果与分析 |
6.3.1 水资源配置结果 |
6.3.2 供需平衡分析 |
6.3.3 匹配度分析 |
6.3.4 二元水循环转化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基础与调控模式 |
2.1 理论基础 |
2.2 调控原则与机制 |
2.3 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多源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与效果分析 |
4.1 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的响应 |
4.2 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 |
4.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构建 |
4.4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构建 |
4.5 水资源调控推荐方案及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几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着等情况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基准年保证率P=5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2 基准年保证率P=7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3 基准年保证率P=9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4 2025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5 2025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6 2025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7 2030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8 2030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9 2030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5)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任务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经济概况 |
2.2.1 地形地貌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土壤入渗条件 |
2.2.4 社会经济条件 |
3 研究区水资源禀赋条件 |
3.1 水文条件 |
3.2 大气降水 |
3.3 地表径流与地表水资源量 |
3.4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
4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
4.1 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2.1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需水量分析 |
4.2.2 可利用水资源量 |
4.2.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3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农田灌溉目标研究 |
4.4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4.4.1 充分灌溉制度 |
4.4.2 非充分灌溉制度 |
4.4.3 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节水灌溉制度制定 |
4.5 工程建设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有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有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有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的理论分析 |
2.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2 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指标体系 |
2.2.1 水质 |
2.2.2 居民生活用水量及水压 |
2.2.3 方便程度 |
2.2.4 保证率 |
2.2.5 水价 |
2.3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供给系统总体规划 |
3.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供给方式 |
3.1.1 常见农村供水系统类型 |
3.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供水方式 |
3.2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供水工程规模确定 |
3.2.1 供水设计年限 |
3.2.2 供水规模计算 |
第四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选取及水源地确定 |
4.1 干旱半干旱地区饮用水水源选择 |
4.1.1 水源类型 |
4.1.2 水源选取顺序 |
4.1.3 水源选取条件 |
4.2 水源地论证确定 |
4.2.1 地表水水源地确定 |
4.2.2 地下水水源地确定 |
4.2.3 雨水收集区选定 |
第五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集取水构筑物设计 |
5.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类型 |
5.2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
5.2.1 管井 |
5.2.2 大口井 |
5.2.3 辐射井 |
5.2.4 渗流井 |
5.2.5 截潜流工程 |
5.3 干旱半干旱农村地区雨水集取构筑物 |
第六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处理体系设计 |
6.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处理体系 |
6.1.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处理特点 |
6.1.2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处理体系建立 |
6.2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小型饮用水工程处理工艺 |
6.2.1 直接消毒工艺 |
6.2.2 慢滤工艺 |
6.3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家用储水设施消毒工艺 |
第七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供水管网系统安全规划 |
7.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供水管网系统结构 |
7.2 影响农村供水管网系统安全的因素 |
7.3 管网布置 |
7.3.1 管网分区 |
7.3.2 管网定线 |
7.4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输水管道安全设计 |
7.4.1 农村长距离输水管道 |
7.4.2 重力式大型倒虹吸输水管道 |
7.5 配水管网优化 |
7.5.1 配水管网类型 |
7.5.2 重力式枝状配水管网优化设计 |
第八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管理与防护 |
8.1 施工组织 |
8.1.1 建设监管部门 |
8.1.2 施工单位 |
8.1.3 施工要求 |
8.1.4 建设监督 |
8.2 运行管理 |
8.2.1 机构设置 |
8.2.2 管理职责 |
8.2.3 工程管理 |
8.2.4 用水安全管理 |
8.2.5 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与管理 |
第九章 庄浪县店峡南调人饮工程安全体系研究 |
9.1 庄浪县概况 |
9.1.1 地理位置及人口 |
9.1.2 自然条件 |
9.1.3 水文条件 |
9.1.4 地质与地貌条件 |
9.2 庄浪县店峡南调人饮工程安全体系研究 |
9.3 店峡南调人饮工程现状安全预评价 |
9.4 店峡南调人饮工程安全配水管网系统再设计 |
9.4.1 管网水量计算 |
9.4.2 供水分区 |
9.4.3 管网定线 |
9.4.4 配水管网优化 |
9.4.5 管网优化设计后评价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建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与本次研究简介 |
1.1.1. 项目与课题 |
1.1.2. 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子课题介绍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1.1. 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体系 |
1.4.1.2.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1.4.1.3.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城市规划与绿地节水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综合 |
1.4.2.2. 理论研究 |
1.4.2.3. 实践研究 |
1.5. 相关研究现状 |
1.5.1. 国内外园林绿地节水或相关学科的研究 |
1.5.2. 国内外园林绿地节水的实践 |
1.6. 论文结构 |
2.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地域特征与区域绿地现状 |
2.1.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定义与区域 |
2.1.1.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定义 |
2.1.2. 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范围与特点 |
2.2.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绿地节水的问题 |
2.2.1. 城市规划中的弊端 |
2.2.2. 绿地规划设计中的缺失 |
2.2.3. 绿地节水体系不完善 |
2.3. 小结 |
3. 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绿地规划设计体系 |
3.1. 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体系建立的目的 |
3.1.1. 是社会节水体系深化的必要内容 |
3.1.2. 是节水型绿地实施推广的前提 |
3.1.3. 是绿地节水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
3.2. 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体系的内容 |
3.2.1. 绿地用水的类别 |
3.2.2. 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体系思路推演 |
4. 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
4.1. 基于节水型绿地的区域和场地评估与建设标准制定 |
4.1.1. 评估的目的 |
4.1.1.1. 有助于绿地规划及选址 |
4.1.1.2. 有助于制定绿地节水建设标准 |
4.1.2. 评估内容 |
4.1.2.1. 绿地水资源承载力 |
4.1.2.2. 绿地地形要素 |
4.1.2.3. 绿地土壤相关指标 |
4.1.2.4. 绿地水源 |
4.1.3. 建设标准的确定 |
4.2 基于节水的绿地场地保护与修复 |
4.2.1. 场地保护的目的 |
4.2.2. 场地保护和修复的内容 |
4.2.2.1. 侵蚀与沉积控制 |
4.2.2.2. 植被保护利利用 |
4.2.2.3. 绿地土壤修复 |
4.3. 基于雨水利用的场地和工程设计 |
4.3.1. 雨水利用的思路 |
4.3.2. 利用地形的基本特性的设计与节水 |
4.3.3. 绿地汇水面和"微流域"控制 |
4.3.4. 小流量湿地系统和蓄水设施 |
4.3.5. 不透水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6. 园路和小流域利用 |
4.4. 绿地土壤保水措施与设计 |
4.4.1. 土壤表面覆盖物 |
4.4.1.1. 枯枝落叶层 |
4.4.1.2. 人工覆盖物 |
4.4.1.3. 土壤结皮 |
4.4.2. 土壤保水剂 |
4.5. 绿地灌溉设施设计与再生水 |
4.5.1. 绿地节水灌溉意义 |
4.5.2. 节水灌溉类型与绿地中的应用 |
4.5.2.1. 喷灌 |
4.5.2.2. 滴灌 |
4.5.2.3. 渗灌 |
4.5.2.4. 微喷灌 |
4.5.3. 再生水源的利用 |
4.5.4. 小结 |
4.6. 节水型绿地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
4.6.1.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
4.6.1.1. 慎用草坪 |
4.6.1.2. 选用耐旱植物 |
4.6.2. 合理配置耐旱植物群落 |
4.6.3. 植物需水计算与设计控制 |
4.7. 节水型绿地铺装设计 |
4.7.1. 铺装材料与绿地节水的关系 |
4.7.2. 透水铺装的类型和特性 |
4.7.2.1. 植草砖和植草网格 |
4.7.2.2. 透水砖 |
4.7.2.3. 透水混凝土 |
4.7.2.4. 软性铺装 |
4.7.3. 小结 |
5. 城市规划与绿地节水----流域径流系统研究 |
5.1. 现代城市与绿地系统 |
5.1.1. 城市建设方式的弊端 |
5.1.2. 城市绿地的缺失 |
5.2. 流域径流系统与绿地 |
5.2.1. 流域径流系统概况 |
5.2.1.1. 流域径流系统的原理和设计作用 |
5.2.1.2. 流域径流系统的结构 |
5.2.2. 流域径流系统和节水型绿地 |
5.2.2.1. 基本原理 |
5.2.2.2. 半干旱地区应用实践 |
5.2.2.3. 应该注意的问题 |
5.3. 小结 |
6 设计实践——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荒漠植物收集区改造设计 |
6.1. 基本概况 |
6.1.1. 改造的目的 |
6.1.2. 现状总结 |
6.1.2.1. 景观方面 |
6.1.2.2. 节水方面 |
6.2. 设计原则 |
6.3. 设计内容 |
6.3.1. 植物展示 |
6.3.2. 园路改造 |
6.3.3. 土壤保水措施应用 |
6.3.4. 节水灌溉的应用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述评 |
1.3.1 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
(1) 生态脆弱性 |
(2) 灾害脆弱性 |
(3) 水资源脆弱性 |
1.3.2 南方丘陵区水资源研究进展 |
1.3.3 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研究进展 |
(1) 虚拟水与虚拟水战略 |
(2) 虚拟水的国外研究进展 |
(3) 虚拟水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4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2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理论分析 |
1.4.3 变化环境下的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分析 |
1.4.4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实证研究 |
1.4.5 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理论上拓宽了研究领域 |
1.5.2 实践上拓展了研究区域 |
1.5.3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2.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
2.1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背景分析 |
2.1.1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背景 |
(1) 内部背景 |
(2) 外部背景 |
2.1.2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背景 |
(1) 湖南经济地理区位 |
(2) 湖南经济发展概况 |
(3) 湖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
(4) 湖南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匹配情况 |
(5) 循环经济是新形势下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背景 |
2.1.3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人文背景 |
(1) 湖南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
(2) 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 |
(3) "水多为患"的水文化 |
(4) 虚拟水战略是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背景 |
2.2 湖南水资源概况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2.2.1 湖南水资源概况 |
2.2.2 湖南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2.3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主要水资源问题 |
2.3.1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
2.3.2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评价 |
2.3.3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理论分析 |
3.1 系统和生态水资源系统 |
3.1.1 系统和系统论 |
(1) 系统及其特点 |
(2) 系统论 |
3.1.2 生态水资源系统 |
3.2 生态水资源系统基本理论问题 |
3.2.1 生态水资源系统概念 |
3.2.2 生态水资源系统的组成 |
(1) 地表水资源子系统 |
(2) 植物水资源子系统 |
(3) 土壤水资源子系统 |
(4) 浅层地下水资源子系统 |
3.2.3 生态水资源系统的功能 |
(1) 地表水资源系统功能 |
(2) 土壤水资源系统功能 |
(3) 植物水资源系统功能 |
(4) 浅层地下水系统功能 |
3.2.4 生态水资源系统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3.2.5 生态水资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3.3 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 |
3.3.1 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
(1) 脆弱性概念的演变 |
(2) 脆弱性的概念内涵 |
3.3.2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
(1)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概念 |
(2) 南方地区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内涵 |
3.4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
3.4.1 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定性指标的量化及指标数据来源 |
3.4.3 评价方法及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4.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1) 水文地貌 |
(2) 气候 |
(3) 土壤 |
(4) 植被 |
4.1.2 经济发展概况 |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4.2 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综合分析 |
4.2.1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
(1) 气候因素对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
(2) 地形地貌因素对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
(3) 土壤和植被因素对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
(4) 人为活动因素对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
(5) 经济发展因素对湖南生态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 |
4.2.2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典型表现 |
4.3 模糊物元模型在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中的应用 |
4.3.1 模糊物元模型方法介绍 |
(1) 模糊物元的概念 |
(2) 隶属度原则 |
(3) 差平方复合模糊物元 |
(4) 权重的确定 |
(5) 计算欧氏贴近度 |
(6) 计算欧氏贴近度 |
4.3.2 模糊物元模型在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中的应用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 定性指标量化及数据来源 |
(3)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
4.4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成因分析 |
4.4.1 评分标准及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
4.4.2 脆弱度指数计算 |
4.4.3 结果分析 |
4.5 基于GIS的衡阳盆地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 |
4.5.1 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介绍 |
4.5.2 基于GIS技术的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原理 |
4.5.3 基于GIS/RS的衡阳盆地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 |
(1) 区域概况 |
(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3) 主题图层的制作过程 |
(4) 衡阳盆地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度评价结果及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变化环境下的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分析 |
5.1 湖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5.1.1 资料获取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结果分析 |
5.1.3.1 气温变化 |
5.1.3.2 降水量变化 |
5.2 气候变化对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 |
5.2.1 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上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趋于降低 |
5.2.2 从极端气候事件来看,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趋于上升 |
5.3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分析 |
5.3.1 虚拟水战略背景的概念 |
5.3.2 虚拟水战略背景的形成机制 |
5.3.3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水资源问题研究 |
(1) 不同水资源管理模式下的水资源研究问题 |
(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框架 |
5.3.4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
6.1 循环经济及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 |
6.1.1 循环经济概述 |
6.1.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框架 |
6.1.2.1 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问题 |
6.1.2.2 循环经济理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
6.2 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减量化模式 |
6.2.1 减量化是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
6.2.2 湖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减量化模式选择 |
6.2.2.1 以发展水田节水灌溉为主的农业水资源减量化模式 |
6.2.2.2 以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为核心的工业减量化模式 |
6.2.2.3 以提高居民节水意识为主的生活用水减量化 |
6.3 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化模式 |
6.3.1 雨水资源化 |
6.3.1.1 湖南雨水资源化的条件分析 |
6.3.1.2 农村地区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
6.3.1.3 城市地区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
6.3.2 洪水资源化 |
6.3.2.1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背景 |
6.3.2.2 湖南洪水资源化的有利条件 |
6.3.2.3 湖南省洪水资源化的不利因素 |
6.3.2.4 湖南洪水资源化的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1 虚拟水战略的区域影响及其测度 |
7.1.1 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及其影响因素 |
7.1.2 我国分省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计算 |
7.1.2.1 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2.2 指标数据来源 |
7.1.2.3 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 |
7.1.3 我国各省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结果分析 |
7.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水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7.2.1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水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异 |
(1) 研究思路 |
(2) 指标体系构建 |
(3)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综合指数计算模型 |
(4)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5)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水密集型产业区域分异 |
7.2.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不同类型区水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向 |
7.2.3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水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7.3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的湖南农业生产现状诊断 |
7.3.1 研究思路 |
7.3.2 宏观视角下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农业生产现状诊断 |
7.3.2.1 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量指数计算 |
7.3.2.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度指数计算 |
7.3.3 虚拟水战略视角下湖南农业生产内部空间结构诊断 |
7.3.3.1 湖南省区域人均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指数计算结果 |
7.3.3.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湖南区域农业生产适宜度计算 |
7.3.3.3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的湖南内部农业生产结构诊断 |
7.4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的湖南工业布局诊断 |
7.4.1 诊断方法介绍 |
7.4.2 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的湖南工业布局诊断 |
7.5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5.1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 |
(1) 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观念是前提 |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核心 |
(3) 水资源环境保护是基础 |
(4) 强化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研究是保障 |
7.5.2 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
(1) 提高"绿水"资源利用效率 |
(2) 因地制宜布局耗水型农业 |
(3) 优化和调整耗水型工业布局 |
(4) 切实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 |
(5) 预防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鄂托克旗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水资源评价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鄂托克旗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2 水文气象 |
2.2.1 河流水系 |
2.2.2 气象条件 |
2.3 社会经济 |
2.4 生态环境 |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
3.1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3.1.1 水文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2 水资源分区 |
3.3 评价区近期平均用水量 |
3.4 降水 |
3.4.1 年降水量 |
3.4.2 降水量年内分配 |
3.4.3 降水量年际变化 |
3.5 蒸发 |
3.5.1 水面蒸发量 |
3.5.2 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 |
3.5.3 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 |
3.5.4 陆面蒸发量 |
3.5.5 干旱指数 |
3.6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
3.6.1 年径流量 |
3.6.2 径流量年内分配 |
3.6.3 径流量年际变化 |
3.6.4 地表水资源数量 |
3.6.5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
4.1 地下水类型区划分及评价方法 |
4.1.1 地下水类型区划分 |
4.1.2 评价方法 |
4.2 计算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
4.2.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
4.2.2 渗透系数 |
4.2.3 灌溉水回归系数 |
4.2.4 潜水蒸发系数 |
4.3 各项补给量计算 |
4.3.1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
4.3.2 地下水径流补给量 |
4.3.3 地表水体灌溉入渗补给量 |
4.3.4 井灌回归补给量 |
4.3.5 总补给量 |
4.4 各项排泄量计算 |
4.4.1 地下水径流排泄量 |
4.4.2 潜水蒸发量 |
4.4.3 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
4.4.4 总排泄量 |
4.5 平原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
4.6 地下水资源数量 |
4.7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估算 |
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
5.1 水资源总量计算 |
5.2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 |
第六章 水资源质量评价 |
6.1 地表水水质评价 |
6.2 地下水水质评价 |
6.2.1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
6.2.2 农牧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
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7.1 水利工程现状 |
7.2 供水现状 |
7.3 用水现状 |
7.3.1 第一产业 |
7.3.2 第二产业 |
7.3.3 第三产业 |
7.3.4 生活 |
7.3.5 生态用水 |
7.3.6 总用水量 |
7.4 耗水现状 |
7.5 排水现状 |
7.6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
1.2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地位 |
1.2.1 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具有极端重要性 |
1.2.2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
1.2.3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条件 |
1.3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
2.1.1 水资源量 |
2.1.2 水资源的特点 |
2.1.3 区域水环境现状 |
2.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日益加重,供需矛盾突出 |
2.3.2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
2.3.3 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影响区域整体发展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问题突出 |
2.4 影响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主要制约因素 |
2.4.1 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 |
2.4.2 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 |
2.4.3 灌区工程配套不全,老化失修严重 |
2.4.4 节水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 |
2.4.5 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 |
2.4.6 节水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2.4.7 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 |
2.4.8 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 |
2.4.9 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
第三章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技术措施 |
3.1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3.1.1 开采利用地下水 |
3.1.2 多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等)的联合利用 |
3.1.3 开展集雨节水 |
3.1.4 劣质水(微咸水、污水等)的转化利用 |
3.2 工程节水技术 |
3.2.1 修建水利工程,对现有灌区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 |
3.2.2 加强渠道防渗衬砌 |
3.2.3 铺设低压管道输水 |
3.2.4 平整土地,沟畦改造,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
3.2.5 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膜下灌节水新技术 |
3.3 农艺节水技术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3.3.2 耕作保墒节水技术 |
3.3.3 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 |
3.3.4 地面覆盖技术 |
3.3.5 水肥耦合技术 |
3.3.6 设施农业节水技术 |
3.3.7 化学节水技术 |
3.3.8 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或培育节水抗旱作物品种 |
3.4 管理节水 |
3.4.1 加强节水宣传,树立节水意识 |
3.4.2 加强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
3.4.3 加强工程和灌溉管理,提高科学用水水平 |
3.4.4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
3.4.5 建立健全节水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
3.4.6 积极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节水农业体制创新 |
3.4.7 加快建立节水投入新机制,加大节水农业投入力度 |
3.4.8 制定和推行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 |
3.4.9 建立水资源高效用水监控与评估体系 |
3.4.10 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技术支持体系 |
3.4.11 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 |
第四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节水技术途径 |
4.1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区划 |
4.1.1 分区的目的和意义 |
4.1.2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4.1.3 分区的方案 |
4.2 西北分区节水农业发展技术途径 |
4.2.1 内蒙古高原区 |
4.2.2 西北黄土高原区 |
4.2.2.1 宁蒙河套平原及阴山南麓地区 |
4.2.2.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2.3 陇中宁南海东黄土丘陵区 |
4.2.2.4 陕北陇东黄土丘陵残塬区 |
4.2.2.5 陕西关中平原区 |
4.2.3 川陕山丘盆地区 |
4.2.4 西北内陆区 |
4.2.4.1 北疆准噶尔盆地及其河谷平原区 |
4.2.4.2 南疆塔里木盆地周沿区 |
4.2.4.3 东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区 |
4.2.4.4 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区 |
4.2.5 青藏高原区 |
4.2.5.1 青海高原区 |
4.2.5.2 甘南高原区 |
第五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途径 |
5.1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 |
5.2 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全面推进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建设 |
5.3 加强旱地节水农业建设,实施水旱并举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 |
5.4 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加强管理 |
5.5 建立健全节水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完善服务 |
第六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
6.1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及承载力分析 |
6.1.1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 |
6.1.2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6.2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6.3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 |
6.4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山丘区雨水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WAS模型的陕北农牧交错带水资源配置研究[D]. 闫小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1)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5]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D]. 周琳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D]. 伏苓. 长安大学, 2012(07)
- [7]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建设设计研究[D]. 于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1)
- [8]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邹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9]鄂托克旗水资源评价[D]. 贾永芹.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10]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