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市场信息的流通及其调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达平[1](2018)在《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的理论拓展与计量检验》文中提出货币政策规则(Monetary Policy Rules)是近年来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所谓规则型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在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明晰以基础货币亦或是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为调控标的的方向性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在规则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中,货币当局在以通胀缺口(实际通货膨胀与目标通货膨胀之差)和产出缺口(实际总产出与潜在总产出之差)以及其他拓展性指标的变化为依据,在数量无约束条件下通过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政策利率的方向变动引导利率方向性调整,进而影响经济体系中的信贷融资、投资规模,以调节实体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相比之下,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而做出的逆风向调控机制,在此政策框架背景下,逐期优化理论并不能引导公众形成稳定的理性预期,使得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受到质疑,并致使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和基础货币的调整不具有系统性,进而货币当局无法有效地完成其调控目标。然而,部分学者对经济政策的动态非一致问题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规则型政策将使经济主体对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进行合理的解读,从而具有前瞻性地指引稳定市场中长期预期,并有效提升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透明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对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进行了相应探索。为了能够建立起具备前瞻性的货币政策承诺机制,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性,稳定市场预期,规则型货币政策再次成为宏观经济调控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物价水平增幅收窄、汇率以及资产价格震荡波动等问题的出现促使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角度重新审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征与相应变化。因此,本文在各个章节中将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及问题,提出相应章节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在寻找相应宏观经济理论作为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对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形式进行一定的拓展并选取适当的实证方法,本文将完成对理论模型的实证计量检验。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在本文的第一章中,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特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对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新常态”时期的研究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对基础形式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脉络进行相应整理后,第一章中给出拓展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相应理论,并基于不同的研究主题对国内外学者在政策规则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最后通过图表的形式给出了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从第二章起本文开启了实证研究部分。在此作者将通过由实证逻辑向实证内容过渡的方式来对本文的各个章节进行阐述。本文首先考虑在无约束条件下,政策规则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状态。第二章是本文实证问题提出的一个出发点,鉴于我国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波动特征,本文将稳定物价作为全文的切入点。由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来稳定我国的物价水平波动,因此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盯住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通货膨胀这个指标。但是根据以往的研究文献,通过原始数据对通货膨胀指标进行处理时,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还是使用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对物价波动进行衡量,中央银行的反馈机制及调控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第二章在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规则函数中分别利用CPI和PPI作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并利用TVP-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路径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数量型规则,利率规则在稳定物价方面可以较好的对我国货币政策反馈机制进行拟合,在“二率背离”的时点上,PPI的波动并未引起货币当局的充分反应,而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更加关注CPI的变化趋势。面对近年来我国PPI持续紧缩的情况,中央银行应充分重视PPI的走势。鉴于我国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在政策规则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价格型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关注的焦点除了价格水平的波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即产出水平。因此更进一步地,在第三章中,作者将继续围绕货币政策规则的经典形式,在具备不同经济部门的DSGE模型框架下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适用性进行再检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利率调控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更为显着,且宏观经济变量受到调控后产生偏离的持续期较短。而当经济受到外生冲击时,基于价格型规则的调控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抚平经济波动。因此,我国应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以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实证分析的一个主要意图在于验证经典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背景下政策变量与对目标变量之间的反馈与调控机制,对比分析出何种形式规则更加具有适用性,从而令读者形成直观的认知与判断。基于第二、三章的结论,在本文后续的分析中将根据不同的问题背景与研究方向对价格型规则做出相应形式的拓展。在本文的第四章中,作者首先对货币政策与汇率因素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利用ARDL边限检验、滚动相关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引入汇率因素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分析,以探寻我国中央银行对汇率因素调控机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8年后,汇率波动对价格型政策变量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且当稳定汇率波动的政策操作与稳定价格水平(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操作发生冲突时,中央银行将政策调控的重点置于后者。此外,2017年后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逐渐减弱,说明我国在逐步减弱对汇市的干预程度。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均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其价格出现的阶段性大范围波动使得“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为现阶段中政府部门调控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本文的第五章中,在引入资本价格政策规则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LT-TVP-VAR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政策规则中引入股票价格后,本章所使用的实证模型较好地捕捉到价格型政策变量与股票价格之间影响机制的变化,然而时变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并不能有效探索政策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联机制变化。在经济系统运行体系中债券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是利率,而债券又是我国财政政策的一种主要调控工具,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索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以完成本文的研究主旨即货币政策规则的拓展分析,本文第六章中利用DSGE模型的分析方法,设定引入财政政策变量的货币政策规则并与传统形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货币政策规则中考虑财政政策因素时,财政政策因素的波动增加了政策对经济系统中目标变量的调控效果,两种政策的搭配作用在衰退阶段所体现的刺激效果将更加明显,然而对目标变量影响持续期的增加无疑会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李璐[2](2018)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运动轨迹和发展过程,对研究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推进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改革已上升为政策高度,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行为。然而与教育政策要求和现实问题需要相比,现有关于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研究十分有限,且不够系统深入。为此,本文将供给侧改革引入研究生教育,创造性地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供给—需求”的全新分析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数学建模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理论为基础,突出供需分析,详细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变迁的过程,实证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的供需态势,深入剖析了既有调控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并进一步在供需结合、主体改革、结构优化、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改革设想。本文主要包括四个子研究,研究框架及结论如下:其一,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详细梳理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历史变迁,分析了自1950年研究生教育开端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演进曲线与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表现为: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国家控制”向“多元共治”转变、由“注重总量”向“质量提升”转变、由“行政指令”向“多元共生”转变、由“单一制度”向“多样制度”转变。其二,在界定我国研究生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究生教育的供需态势。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侧是由个人需求(入口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口需求)构成的“需求二元体”;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侧对应为教育资源供给与高端人才供给。从入口供需态势来看,我国研究生供给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基本态势。从出口供需态势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大部分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与当地GDP匹配度较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研究生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供需错配与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劳动力市场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呈供过于求态势;应用型人才的供给远小于劳动力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供不应求态势。其三,现状与问题研究。总结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现实特点,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表现为“政府调控、总量调控、行政手段”为主的特点,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没有被很好地协调起来,存在“供需剥离、主体单一、结构危机、制度桎梏”等深层次问题。其四,学理性的机制改革研究。为更好发挥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亟需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改革”。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了“整体性、适应性、协同性”三大基本原则,“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目标,“供需结合、混合调控、相机调控”三大调控取向,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改革模型。在“系统改革”上,分别就调控主体、调控内容、调控手段和调控制度提出了具体改革方略,提出改革的着力点包括实行政府、培养单位、市场、社会组织多元共治;进行规模、结构、质量等供给侧与个人、社会需求侧的平衡;实现行政、法律、经济、信息多种手段共生;推进宏、中、微观制度创新等。
王江[3](2017)在《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工具,其调控的有效性常常受到研究人员以及金融工作者的关注。央行运用政策工具能否服务于实体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性。然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经历了重大转变,由以前的完全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转变成央行对其进行间接调控,通过对基础货币和信贷进行管理。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融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其效率出现了弱化。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中国信贷传导渠道的现状,找出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传导渠道弱化的原因,并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进行探索。论文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现状的梳理。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加大了投资业务在其资金运用所占的份额。金融机构所拥有的有价证券数目虽有增加,却仍然远低于信贷支出在其资金运用当中所占的比重。信贷供给的调节方式由原来的行政干预转变成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决定,央行只需借助货币政策工具来加以引导,从而实现了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间接性调节。回顾历史,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经历了重大转变,由以前的完全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转变成央行对其进行间接调控,通过对基础货币和信贷进行管理。同时,银行表外业务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主要是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快速増长,扩大了各类理财产品的资产规模。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企业的融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银行信贷资金也逐渐从表内业务转向了表外业务,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降低,银行信贷供给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因素涵盖中央银行层面、商业银行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的因素。中央银行借助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它们进行调整来影响货币资金的价格。在影响贷款利润的同时,进一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最后影响实体经济。伴随商业银行资金多元化的运用,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量不断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主导环节的传导有所限制作用。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向市场投放的信贷货币量,进而影响信贷传导渠道的效率。由于企业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融资当中,人民币和外币贷款所占比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再加上具备一定融资功能的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其对银行表内贷款的有愈加明显的替代作用。商业银行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目标,其贷款通常更倾向于发放给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信贷传导大大削弱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致使信贷渠道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第三,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效率及弱化原因的分析。在实证分析中,研究了货币政策、银行表外业务、社会直接融资水平与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及银行信贷供给对社会经济产出、投资和消费的影响。货币政策短期内能明显促进银行信贷投放量的增加,强化信贷传导机制的效果,长期的推动作用略显较弱。银行提高信贷供给,会正向拉动投资和消费量,但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中长期看,银行信贷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均逐步减弱。银行表外业务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信贷供给水平的提高,对于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短期作用效果明显,这也是对信贷渠道传导的一种促进,但这种作用效果不能持久存在。通过研究发现,信贷传导渠道作用的弱化,主要由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作用弱化、货币供应量与信贷量的相关性背离、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度变弱、银行存贷差的扩大、贷款投放的集中化、商业银行运作非市场化、金融创新的深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第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探索分析。首先采用2008年—2016年的相关季度数据,对货币数量与利率目标的权衡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量型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调控的优越性逐渐降低。其次,经济结构扭曲是中国信贷市场资金配置失衡的重要原因,由于存在成本扭曲,其投资和资金需求容易过度扩张。因此,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两部门框架下的信贷市场量价均衡。最后,构建模型探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的六种调控组合工具,并分析了相互之间的作用。
杨振强[4](2017)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南部,南面北部湾,背靠中国西南、中南,东接珠三角、西连越南、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自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面貌大为改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整体上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规模有限,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等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离“沿海经济增长新一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家最新战略的要求不匹配。至今,北部湾经济区仍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凹地。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既是广西经济发展需要,也是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发展的需要,更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需要。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不仅是后发展、欠发达地方区域的跨越发展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平衡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实现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开展研究,兼顾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需要,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展开的。理论方面,第二章分析介绍了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并作了一定引申分析,这是本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广东、江苏、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过程,侧重从政府作用、发展策略、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对每一个区域发展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比总结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经验,作为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沿海区域发展实践,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北部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区域合作、产业布局、内部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基于理论、实践和现状,笔者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选择、产业发展、合作深化、市场建设开展深入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发展研究的框架体系。一是第五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研究得出开放发展路经是本文核心,既是对北部经济区实际发展道路和策略的研究,也是对后发展地区跨越发展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基于SWOT分析方法和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经。首先介绍有关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然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列举主要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找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最有分别根据SWOT分析、自组织理论和沿海地区发展实践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各项发展因素,找出可行的发展路经,并概况主要的发展措施。笔者认为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市场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开放发展的策略实施的具体支撑。为此,后面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力图把研究开展深入。二是第六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落后。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集聚程度低,主导产业有待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产业开放合作方面来说,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较小,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程度不高,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待深入挖掘。本分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制约和影响因素,利用主导产业评选方法,对现有的主要产业和规划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结合比较优势、产业周期理论,对主导产业选择和新兴产业培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产业布局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最后,重点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产业合作问题,基于产业梯度和产业差异原则,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三是第七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问题。区位优势是北部湾经济最大发展的优势,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现发展要素资源外部补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北部湾周边区域合作和面向东盟合作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已经建立各类合作平台。但总的来说,存在合作范围有限、合作内容有待深入、合作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笔者基于区域合作理论,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开放合作现状和区域合作平台问题,然后根据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深入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合作平台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笔者深入分析了跨境经济区合作区的问题,对中越东兴—芒口、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区合作区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建议,对跨境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内容做了丰富发展。四是第八章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机制、市场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等机制不充分、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程度过深等问题。市场发育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环境优惠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隐性成本,可以方便经营者组织生产要素,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笔者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和交易费用理论,对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的对策和建议。虽然本文针对性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问题,但分析研究的大多数内容也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共性问题,所使用的发展策略和对策措施,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发展对策方面:一是研究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具体路经和建议;二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选取和各市产业布局对策和建议;三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四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环境优化的对策和建议。这其中包括了研究提出增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国家东盟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提出了强化西南、中南等地区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发展理论方面:一是基于综合优势竞争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研究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问题;二是归纳了国内外典型沿海区域的开放发展经验,并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三是对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或者相近的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区分具体情况分析可行模式;四是分析研究了中越跨越经济区合作区建设中的要素组合问题,对于基于比较优势和合作共赢下的三方或多方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李思[5](2016)在《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不仅是落实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者和有效载体,也是将农户个体劣势转变为群体优势的中介组织,更是农业实现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进程的主力军。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其运行根植于所处区域环境之中,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深受区域环境中政府规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农民合作社在推动规模经营与强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行政区划管理与监督体制的制约,土地流转经营可持续时间短且流转政策难保障,基础设施配套与金融、技术、人才服务难到位,乡邻社会文化软约束与自然资源硬约束下的经营选择问题等。本文在区域环境中制度非均衡、禀赋差异化的前提下,以“优化区域环境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为目的,遵循“理论架构与机理分析——现状考察——实证分析——优化建议”的研究思路,着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为政策决策者服务。首先,本文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内涵与区域环境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农民合作社理论的发展以及区域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本文构建了由区域经济学的经济辐射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小世界网络理论与创新理论,文化嵌入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系统梳理了区域环境中政府规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因素对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区域环境中的政府规制在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规制内容也从商业与资本规制向技术与安全规制转变,政府规制的选择性激励通过生产要素的转移与传递,对区域内具有不同政府规制禀赋的合作社产生了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区域环境中的经济发展则通过地方财政收入,劳动力集聚,金融服务水平,农民收入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这五种辐射动力分别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组织保障以及技术保障五个方面形成了辐射动力传递,影响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区域环境中的技术创新则以网络形式嵌入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并通过网络结构中的网络密度、网络强度以及网络异质性了促进了农民合作社对知识的积累、传播以及整合作用,继而提升了农民合作社的创新能力,而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增长性与择优选择的扩散特征则通过网络中的要素传递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扩散效果;区域环境中社会文化嵌入合作社的过程是一种组织对区域文化不断领会和融入的社会化、内化以及缄默化的过程,社会文化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农民合作社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差异呈现出农民合作社的不同风险偏好,继而影响了农民合作社的决策行为;由于自然资源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的生产对象与产品形态,使得区域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成为了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其次,本文结合农民合作社发展演进过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由合作社创新能力,合作社保障能力、合作社发展潜力、合作社学习能力以及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共同组成的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在合作社发展能力中,创新能力是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的核心,而区域环境是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指标体系评价了湖南省2246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发现农民合作社发展呈现两极分化,参差不齐的特征。再次,本文通过区域环境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11个区域环境要素指标进行筛选,得出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效率的7个主要影响指标,随后运用面板模型对主要影响指标进行了面板回归,发现反映政府规制因素的财政投入指标对农民合作社发展具有最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反映经济发展因素的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以及反映技术创新因素的创新投入指标和创新市场指标对合作发展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合作社的生产规模与合作社发展呈正相关,而技术创新因素中的创新产出指标没有通过显着性水平检验。综合来说,区域环境中政府规制因素对农民合作社具有最显着影响,技术创新因素次之,经济发展因素中的农村金融发展程度对农民合作社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而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合作社发展不具备显着的直接影响。本文重点考察了区域环境的关键因素——政府规制,以及农民合作社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之间的联系。考虑到目前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主要发挥创新扩散载体作用,因而选取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扩散能力反映农民合作社的创新能力,将政府规制、合作社的创新扩散与合作社发展三者相结合,通过构建小世界网络仿真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扩散过程,分析了合作社创新扩散的网络结构与传播特征,构建了政府规制、创新扩散与合作社发展的中介效应方程。研究发现,在创新扩散网络中,率先选择具有较强扩散势能的农民合作社开展创新扩散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创新扩散速度,增强创新扩散效果;农民合作社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配置与交换过程实现创新扩散,创新技术(产品)在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主要通过节点间的连接路径扩散,并具有范围广、随机性强的特征。合作社创新扩散能力主要受政府规制中的法律法规以及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政策支持等手段影响,政府规制在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扩散与合作社发展之间存在显着的中介作用,政府规制提高了合作社创新扩散能力,合作社的创新扩散能力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同时合作社的创新扩散对政府规制具有正反馈作用。最后,结合对区域环境各因素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完善制度供给机制,政策安排机制以及财政支持以优化区域政府规制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以优化区域技术创新对农民合作社的作用路径;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发展,建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通过增进合作社互惠,增强合作社自治,加强合作社合作来优化社会文化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通过打造特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借力互联网经济改善自然资源对农民合作社的制约作用。
高群[6](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韩若冰[7](2015)在《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东是棉花生产加工大省,棉花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占到全国的15%。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曾是山东棉农增收和棉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山东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几年,山东却经历了棉花生产面积连续大幅下降,从2006年的1394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889万亩,萎缩了36.2%,棉花生产在山东农作物种植业的地位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棉改粮”、“拔棉种麦”、“棉田撂荒”的衰退现象出现,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棉花生产的繁荣发展,可判定近几年山东棉花正处于新一轮的严重衰退期,如不及时制定应对战略并加以实施,这种衰退态势还将持续。基于山东棉花生产在国计民生上的重要性和在产业结构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能任由山东植棉业自生自灭。本研究立足于山东省棉花生产实际,运用衰退行业战略选择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现阶段山东棉花衰退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即人工成本高企压缩了植棉收益、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棉花自身质量不过关。相对应得提出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和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通过对各应对战略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地数据统计,多方位构建山东棉花生产战略体系框架。在轻简生产战略研究方面,本文沿着“棉花轻简化提出——经济学机理分析——技术研发前沿介绍——轻简技术农户采纳意愿调研——推广扩散路径选择——应对战略部署”这一农业新技术研究路线展开。从理论提出依据与实际采纳态度两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轻简生产具有理论合理性和普及困难性,进而提出该技术在现实中普及推广的策略。技术经济理论基础方面,首先结合棉花生产自身特征,设计出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在育苗、育种、栽培和机械化等技术体系基础上,加入轻简生产相配套的产业组织制度,以完善该体系的经济层面部分。其次在经济学原理方面论证了轻简生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要素替代理论和技术诱致创新理论,证明了劳动力和机械投入的要素价格之比已经超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现实中劳动力与机械两要素的替代比率让棉花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而在成本上的替代比率要求棉花生产为劳动节约型,应尽可能找到劳动力的替代要素。实际的轻简技术采纳与技术供给方面,通过对滨州、德州等主产棉区发放问卷调研,明确了轻简生产技术体系仍属于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山东棉花生产实际中,多数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虽在个别生产环节已有轻简技术的扩散渗透,但棉农对该技术体系的认知程度仍不到位,采纳情况也不理想。运用Logistic二元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种植面积、棉花亩产与净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技术需求与劳动力来源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棉农的轻简生产体系采纳态度。实际的轻简技术供给与推广方面,山东省已成功研发出许多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山东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通过农户之间、农户与政府、中介组织之间的博弈分析看出,在轻简技术推广扩散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实现棉花轻简生产战略,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机供应商、中介组织和农户本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研究方面,现有的山东棉花种植补贴和扶持政策难以阻止棉花面积萎缩的颓势,因此实施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一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种植多分布于落后地区和贫穷人家,补贴山东的棉花种植就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收入较低家庭的造血性扶贫,具有“扶贫开发”特性;另一方面,棉花生产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改善土壤、节约资源等生态正效应,即该地区的棉花种植维护了“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需要采取措施对植棉农户进行“生态补偿”,将外部性内部化。通过论证山东棉花布局的“双穷”特征和棉花种植的“生态保护”公共物品属性,得出山东棉花种植无法仅靠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解,而是需要政府予以各层面的支持补贴,从而为山东植棉业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提供现实依据。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方面,当前山东棉花存在质量低下、品级不稳定的问题,异性纤维含量高、一致性差等质量问题突出。本文提出自然条件和生产交售各环节对棉花质量的影响固然很大,但产业组织结构对棉花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结合现代产业组织SCP范式,本文论证了经营规模、纵向一体化和行业进出壁垒对山东棉花质量的各种影响,进而从产业链整合、配套措施优化等角度提出提升棉花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山东棉花产业组织优化以解决质量问题,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张丽莉[8](2014)在《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内外均衡的矛盾变得愈加激烈和复杂,呈现出越增长越失衡且内外失衡同时加剧的特点。为了治理中国内外经济的失衡问题,国家使用了多种政策工具,政策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最近几年,内部经济结构性失衡和外部经济双顺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内外经济失衡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和负面影响。就经济领域而言,造成投资结构的扭曲,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甚至可能诱发经济危机;就社会领域而言,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人民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不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就资源环境领域而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正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从财政货币政策的优化角度研究宏观政策调控对内外均衡影响的有效性问题。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这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等方面做了必要的介绍和阐述。本章是全文的导览和总括。第二章为相关理论。这一章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有关理论的梳理:首先阐释了内外均衡理论。从均衡思想的引入到其广泛传播,再到其发展和完善这一历史进程的演进中,可明确均衡的含义,内外均衡的概念正是在均衡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外均衡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为常见和频繁。其次阐释了财政政策理论。从财政政策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传导机制四个内容对财政政策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再次阐释了货币政策理论。与财政政策理论的论述思路相同,分别从货币政策的概念、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四部分内容加以研究。最后阐释了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理论。从政策搭配的必要性和政策搭配的理论逻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本章是全文的理论陈述,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建立。建立CGE模型并无统一的章法可循,一般由问题驱动。鉴于本文是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内外均衡的优化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金融CGE模型。本章建立的金融CGE模型主要刻画居民、企业、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外的经济行为,分别建立了生产方程、价格方程、收入支出方程和金融资产组合方程。然后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市场出清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凯恩斯宏观闭合和与之相对应的价格基准。本章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第四章为中国2011年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CGE模型的数据基础是社会核算矩阵(SAM)。本章建立的金融SAM主要分为实体模块和金融模块两部分。实体模块描述的是活动、商品、要素账户以及各类机构的经常账户。金融模块描述的是各类机构的资本账户和金融工具账户。通过储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互转化,实现了实体模块和金融模块的连接。本章接下来运用编制好的金融SAM,对金融CGE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校准,为该模型的可计算性奠定了基础。本章是为上一章建立的模型提供数据支撑。第五章为基于中国金融CGE模型的政策优化。这一章是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用金融CGE模型模拟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的影响。本章共对三种财政政策工具和三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模拟,分别为间接税率、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汇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基准利率。在设定模拟情景之后,用GAMS程序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运算,显示出六种政策工具的变化对内外均衡的影响。本章是在第二章理论研究的指导下,依据第三章建立的模型,采用第四章编制的数据进行模型程序的实现和模拟结果的分析。第六章为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这一章主要针对第五章模拟的结果,归纳出全文的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胡基学[9](2014)在《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业与金融业、信息业并称为当今全球三大生产性服务业,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500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作为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财税政策在支持物流业发展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对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论证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厘清财税政策的作用范围、选择支持的方式。这也就是本文的目的。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是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对物流、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物流业的特点、21世纪物流业面临的新挑战。第二节对物流市场失灵、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三节以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发展型国家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论证了政府干预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第四节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的情况。第二节构建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对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节分别对货物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货物周转量与财政收入进行了回归分析。第四章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分为三节。第一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第二节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偏高这一突出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第三节对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物流业税负水平、政府性基金与收费道路车辆通行费以及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是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回顾了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分析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分为四节。第一节梳理了2001年以来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第二节回顾了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演变历史和现行主要税种。第三节以物流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当前“营改增”试点以后物流企业的税负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节对我国现行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财政对物流业的支持仍显不足,特别是对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税收政策主要是清理长期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税制,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性税收政策还比较少。第六章分四节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物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将物流业置于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重视对物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除公共投资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私人资本参与;运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和绿色物流的发展。第七章是对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分为四节。第一节是物流业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首先要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应体现在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其次要坚持适应现代物流业特点的原则、效率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借鉴国外经验与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第二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包括: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增加内河航道建设投入和物流基础设施提质建设投入;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先进物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财政支持;增加对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财政投入;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可以创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通过财政奖励、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物流业的发展。第三节是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包括:统一物流业税目促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对工商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进行主辅业分离所涉及的税收给予优惠,促进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将物流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国,促进物流业网络化发展;完善“营改增”方案;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等。第四节简要探讨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业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交通管理政策等其他配套政策。
伍剑[10](2014)在《政企分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吸烟者数量在世界处于前列,烟草行业对国家税收贡献很大。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烟草行业正在不断的壮大和提升,当前的烟草经济实力已经相当雄厚,它的重要性已经相当突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关键。然而,政企不分所造成的行政垄断使行业内的管理体制及行政权力在利益的驱使下被扭曲和滥用,严重破坏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还增加了社会成本,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是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关联部门获取政绩和政治资本的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化不断演进,原来计划经济存在的背景条件已经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烟草行业以专卖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政企合一管理体制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烟草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推行市场化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烟草行业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基于烟草行业市场化的一个问题——政企分开的考虑,分析我国烟草行业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烟草行业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详细地论述,此外,笔者还通过与国外一些国家的烟草行业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国外烟草行业是如何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真正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体制,并对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论市场信息的流通及其调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市场信息的流通及其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的理论拓展与计量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规则型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的一般性认识 |
1.3 传统货币政策规则理论 |
1.3.1 Friedman单一规则 |
1.3.2 McCallum规则 |
1.3.3 Taylor规则 |
1.3.4 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
1.4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拓展 |
1.4.1 数量型规则拓展及检验 |
1.4.2 价格型规则拓展及检验 |
1.5 货币政策规则研究文献综述 |
1.5.1 不同形式货币政策规则适用性对比 |
1.5.2 拓展形式货币政策规则 |
1.5.3 最优政策规则以及规则外生设定 |
1.6 论文创新点与全文章节安排 |
1.6.1 本文创新点 |
1.6.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通货膨胀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研究 |
2.1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动态波动特征 |
2.2 货币政策最优反应机制理论分析与TVP-VAR模型介绍 |
2.2.1 基于多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
2.2.2 TVP-VAR模型估计原理 |
2.3 基于不同通胀指数的货币政策动态调控路径识别 |
2.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2.3.2 模型估计结果 |
2.3.3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2.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3章 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适用性再检验 |
3.1 货币政策工具阶段性发展特点 |
3.2 货币政策规则相关研究进展 |
3.3 DSGE模型设计 |
3.4 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3.4.1 数据处理 |
3.4.2 参数校准 |
3.4.3 贝叶斯参数估计 |
3.4.4 脉冲响应分析 |
3.5 结论与启示 第4章 考虑汇率因素的价格型政策规则实证检验 |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4.2 货币政策与汇率因素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4.2.1 斯旺图分析方法 |
4.2.2 三元悖论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
4.2.3 汇率与货币政策反馈机制研究情况 |
4.3 状态空间模型与Kalman滤波方法介绍 |
4.3.1 状态空间模型理论 |
4.3.2 状态空间模型的Kalman滤波方法 |
4.4 引入汇率因素的拓展形式规则模型实证分析 |
4.4.1 引入汇率因素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构建 |
4.4.2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4.4.3 数据协整关系及动态相关性检验 |
4.4.4 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资产价格纳入政策规则的可行性分析与货币政策时变机制研究 |
5.1 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矛盾 |
5.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影响机制文献梳理 |
5.3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渠道 |
5.4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时变关联机制实证分析 |
5.4.1 考虑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规则构建 |
5.4.2 LT-TVP-VAR模型构建 |
5.4.3 数据选取与相关检验 |
5.4.4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6章 货币、财政政策搭配与货币政策规则对比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梳理 |
6.2 考虑财政政策相关变量的DSGE模型构建 |
6.3 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数据选取与参数校准 |
6.3.2 贝叶斯估计结果 |
6.3.3 不同模型设定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析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问题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4.5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及适切性分析 |
2.1 理论渊源: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学 |
2.1.1 “萨伊定律”开创先河 |
2.1.2 供给学派继承与发展 |
2.1.3 供给学派源流的螺旋式发展历程 |
2.2 理论创新: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发展 |
2.2.1 新供给经济学的“破”与“立” |
2.2.2 中国赋予供给侧改革鲜明的时代内涵 |
2.2.3 植根于中国实践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重要的理论创新 |
2.3 理论框架: 需求侧与供给侧打通的供给侧改革理论分析框架及其适切性 |
2.3.1 供需结合,更加突出供给侧体系改革 |
2.3.2 主体改革,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关系 |
2.3.3 结构优化,着力调整结构性突出问题 |
2.3.4 制度创新,深入探索有效的制度供给 |
第三章 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1 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历史变迁 |
3.1.1 1950年—1984年: 国家调控阶段 |
3.1.2 1985年—1992年: 分层调控阶段 |
3.1.3 1993年—至今: 多元调控阶段 |
3.2 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发展趋势 |
3.2.1 调控模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
3.2.2 调控主体由“国家控制”向“多元共治”转变 |
3.2.3 调控内容由“注重总量”向“质量提升”转变 |
3.2.4 调控手段由“行政指令”向“多元共生”转变 |
3.2.5 调控制度由“单一制度”向“多样制度”转变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研究生教育的供需端及供需态势分析. |
4.1 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侧分析 |
4.1.1 个人需求 |
4.1.2 社会需求 |
4.1.3 “二元需求体”的对立统一 |
4.2 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侧分析 |
4.2.1 教育资源供给 |
4.2.2 高端人才供给 |
4.3 研究生教育供需态势分析 |
4.3.1 分析维度 |
4.3.2 入口供需态势实证分析 |
4.3.3 出口供需态势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现实审视与问题缕析 |
5.1 研究生教育调控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 |
5.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研究生教育亟需回应社会需求 |
5.1.2 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研究生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
5.1.3 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研究生教育总量调控边际效应递减 |
5.2 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现实表征与主要特点 |
5.2.1 政府调控为主,实行权力逻辑 |
5.2.2 总量调控为主,积极扩张规模 |
5.2.3 行政手段为主,计划色彩浓重 |
5.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深层次问题缕析 |
5.3.1 供需剥离: 未建立供需结合的调控模式 |
5.3.2 主体单一: 未形成协同共治的生态格局 |
5.3.3 结构危机: 未重视关乎全局的结构问题 |
5.3.4 制度桎梏: 未打破阻碍发展的制度障碍 |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顶层设计 |
6.1 基本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适应性原则 |
6.1.3 协同性原则 |
6.2 目标愿景 |
6.2.1 创新发展 |
6.2.2 协调发展 |
6.2.3 绿色发展 |
6.2.4 开放发展 |
6.2.5 共享发展 |
6.3 调控取向 |
6.3.1 从需求调控转向供需结合 |
6.3.2 从单一调控转向综合调控 |
6.3.3 从“一刀切”转向相机调控 |
6.4 调控模型 |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系统改革 |
7.1 调控主体: 政府、培养单位、市场、社会组织多元共治 |
7.1.1 政府: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形成“有为政府” |
7.1.2 市场: 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有效市场” |
7.1.3 培养单位: 增强自主调控能力,形成“自组织” |
7.1.4 社会组织: 发挥专业评估作用,形成“多维力量” |
7.2 调控内容: 规模、结构、质量等供给侧与个人、社会需求侧的平衡 |
7.2.1 规模调控: 科学测算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 |
7.2.2 结构调控: 合理谋划学科、类别、层次、区域结构 |
7.2.3 质量调控: 严格把控设计、过程、整体质量 |
7.3 调控手段: 行政、法律、经济、信息多种手段共生 |
7.3.1 规范行政手段,合理发挥行政手段作用 |
7.3.2 加强立法定规,更好发挥法律手段作用 |
7.3.3 施行绩效拨款,更好发挥“聪明投资”作用 |
7.3.4 畅通信息渠道,更好发挥“大数据”作用 |
7.4 调控制度: 宏、中、微观制度创新 |
7.4.1 明晰多元主体权责,施行协同治理制度 |
7.4.2 借鉴复合分权模式,改革集权管理制度 |
7.4.3 激发培养单位活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3)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理论 |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逻辑起点 |
2.2 货币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理论分析 |
2.2.1 利率渠道 |
2.2.2 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
2.2.3 汇率渠道 |
2.3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
2.3.1 信贷可得性理论 |
2.3.2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章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信贷渠道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
3.1.1 银行信贷在中国融资当中的重要性 |
3.1.2 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供给的调节 |
3.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发展历程 |
3.3 中国信贷传导渠道的现状分析 |
3.3.1 货币政策目标的不断调整 |
3.3.2 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增加 |
3.3.3 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 |
3.3.4 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降低 |
3.3.5 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 |
4.1 中央银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 |
4.1.1 存款准备金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4.1.2 公开市场操作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4.1.3 再贴现率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4.2 商业银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 |
4.2.1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4.2.2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 |
4.2.3 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方面的影响 |
4.3 企业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 |
4.3.1 大型企业对信贷传导的影响 |
4.3.2 中小型企业对信贷传导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实证分析 |
5.1 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环节 |
5.1.1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分析 |
5.2 商业银行主导阶段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基本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率弱化的原因 |
6.1 中央银行阶段 |
6.1.1 传统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作用弱化 |
6.1.2 货币供应量与信贷量的相关性背离 |
6.1.3 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度变弱 |
6.1.4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失真 |
6.2 商业银行主导阶段 |
6.2.1 银行存贷差的扩大 |
6.2.2 贷款投放的集中化 |
6.2.3 商业银行运作非市场化 |
6.3 金融创新的深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7.1 货币政策发展面临的困境 |
7.1.1 影子银行的出现 |
7.1.2 金融脱媒的发展 |
7.1.3 流动性过剩 |
7.2 货币数量与利率价格目标的权衡 |
7.2.1 文献回顾 |
7.2.2 实证分析:基于2008年—2016 年的相关季度数据 |
7.3 两部门框架下的信贷市场量价均衡 |
7.4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的探索 |
7.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
7.4.2 数据处理及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中央银行方面 |
8.1.1 重视信贷传导渠道 |
8.1.2 适时调整中介目标 |
8.1.3 发挥存款准备金的特殊作用 |
8.1.4 加强利率渠道的建设 |
8.1.5 配合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
8.2 商业银行方面 |
8.2.1 加强表外业务的监管 |
8.2.2 完善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机制 |
8.2.3 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 |
8.3 金融创新方面 |
8.3.1 规范影子银行运作 |
8.3.2 鼓励多种金融主体发展 |
8.4 国有经济部门改革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二、开放发展战略 |
三、沿海地区开放发展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 |
五、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实现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现创新 |
三、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一、区域经济系统模型 |
二、区域经济系统开放发展模型 |
三、后发展区域开放发展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理论 |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二、经济增长动因理论 |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四、经济增长的简化模型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理论 |
一、区域均衡发展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 |
三、后发展地区赶超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区位优势理论 |
一、区位有关概念和内涵 |
二、区位因素理论 |
三、区位优势与区域发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理论 |
一、区域分工合作基础 |
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三、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美国西部沿海开发 |
二、日本东部沿海开发 |
三、韩国沿海地区开发 |
第二节 国内典型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一、广东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二、江苏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三、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 |
第三节 典型沿海经济区开放发展经验对比启示 |
一、国际区域对比启示 |
二、国内区域对比启示 |
三、国外与国内区域对比总结 |
四、对沿海后发展地区的启示 |
第四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界定 |
一、地理区域界定 |
二、行政区域界定 |
三、功能区域界定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越关系正常化前 |
三、中越关系正常化后至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前 |
四、北部湾经济区设立至今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 |
一、开放发展成就显着 |
二、开放发展问题突出 |
三、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战略路径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和自组织理论 |
第一节 分析理论和方法 |
一、SWOT分析法介绍 |
二、自组织理论介绍 |
第二节 北部湾经区开放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
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优势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劣势 |
三、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机遇 |
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挑战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 |
一、可行路径分析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径归纳 |
第六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重点产业培育 |
第一节 产业开放发展现状 |
一、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二、产业发展布局现状 |
三、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和布局分析 |
一、区域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二、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分析 |
三、北部湾经区产业选择和布局 |
第三节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开放发展 |
一、坚持实施产业开放战略,加快吸引各类要素聚集 |
二、坚持实施非平衡产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
三、坚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 |
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提升长远发展能力 |
五、坚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基础领域投资建设 |
六、突出区域内部合作,形成整体竞争合力 |
第四节 基于产业梯度和差异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一、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合作 |
二、北部经济区与周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分析 |
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第七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合作内在机理 |
三、区域开放合作的层次 |
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一、区域开放合作成就 |
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 |
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 |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北部湾经济区定位 |
三、创新北部湾经济区支点作用 |
第四节 建设特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理论和实践 |
二、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三、创新北部湾跨境经济合作模式 |
第五节 拓展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 |
一、强化北部湾经济区腹地支撑 |
二、加快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三、拓宽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平台 |
四、强化区域合作平台具体措施 |
第八章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市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 |
二、交易费用与市场环境 |
三、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实践和评价 |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 |
二、广西(含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建设 |
三、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分析评价 |
第三节 加快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 |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和要求 |
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三、加快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具体对策 |
第四节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优化市场环境建议 |
第九章 展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型经济高地 |
一、开放型经济内涵和要求 |
二、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 |
三、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可行性 |
四、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合作社 |
1.2.2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
1.2.3 区域环境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民合作社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区域环境的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的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1 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分析框架 |
2.1.1 区域环境理论框架 |
2.1.2 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总体分析 |
2.2 政府规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2.1 政府规制的需求分析 |
2.2.2 农民合作社的政府规制范畴 |
2.2.3 政府规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分析 |
2.3 经济发展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1 经济发展的辐射特征 |
2.3.2 经济发展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
2.4 技术创新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4.1 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对农民合作社创新能力的影响 |
2.4.2 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的网络特征对农民合作社创新扩散的影响 |
2.5 社会文化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5.1 农民合作社的组织文化形成与功能 |
2.5.2 文化嵌入的特征 |
2.5.3 社会文化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文化嵌入理论 |
2.6 自然资源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分析 |
2.6.1 农民合作社与自然环境 |
2.6.2 自然资源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考察 |
3.1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演进 |
3.1.1 合作社萌芽发展阶段 |
3.1.2 合作社扩张发展阶段 |
3.1.3 合作社规范发展阶段 |
3.1.4 合作社创新发展阶段 |
3.1.5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2 湖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考察 |
3.2.1 湖南省农民合作社区域环境与合作社分布情况 |
3.2.2 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社员情况 |
3.3 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
3.3.1 合作社发展能力 |
3.3.2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
3.3.3 发展能力因子分析 |
3.3.4 因子得分及排序 |
3.3.5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环境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合作社发展效率测度方法选择与结果 |
4.1.1 测度方法选择 |
4.1.2 合作社发展效率的测度结果 |
4.2 合作社发展的区域环境因素 |
4.2.1 政府规制因素 |
4.2.2 经济环境因素 |
4.2.3 文化环境因素 |
4.2.4 技术创新因素 |
4.2.5 自然资源因素 |
4.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影响因子选择 |
4.3.1 随机森林算法 |
4.3.2 待选变量的界定 |
4.3.3 影响因子的选择 |
4.4 实证分析与结论 |
4.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规制、合作社创新能力与合作社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政府规制与农民合作社创新能力 |
5.1.1 农民合作社的创新能力 |
5.1.2 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扩散 |
5.1.3 政府规制与农民合作社创新扩散 |
5.2 农民合作社创新扩散的仿真实验 |
5.2.1 小世界网络下的合作社创新扩散分析框架 |
5.2.2 合作社创新扩散的随机阈值模型 |
5.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 政府规制对合作社创新扩散与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5.3.1 模型构建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区域环境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路径 |
6.1 优化政府规制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1.1 优化政府规制对农民合作社的制度供给路径 |
6.1.2 优化政府规制对农民合作社政策安排路径 |
6.1.3 优化政府规制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支持路径 |
6.2 优化技术创新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2.1 构建合作社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
6.2.2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6.2.3 加强技术创新管理 |
6.3 优化经济发展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3.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3.2 促进金融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3.3 建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 |
6.4 优化社会文化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路径 |
6.4.1 增进合作社互惠 |
6.4.2 增强合作社自治 |
6.4.3 加强合作社合作 |
6.5 改善自然环境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约束作用 |
6.5.1 打造特色经济 |
6.5.2 发展循环经济 |
6.5.3 借力互联网经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调研提纲 |
(6)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简评 |
2.3 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
5.1 实证模型介绍 |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
5.5 研究小结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
6.4 本章小结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政策概览 |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2.4 政策效果 |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3.4 政策效果 |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致谢 |
(7)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衰退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理论 |
2.2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3.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及应对战略设想 |
3.1 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 |
3.2 山东棉花生产应对战略设想 |
4.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技术经济基础 |
4.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 |
4.2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学机理分析 |
4.3 劳动力转移与棉花生产方式轻简化转型 |
5.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I):技术采用意愿与供给推广 |
5.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5.2 棉花轻简生产的技术供给条件 |
5.3 基于博弈论的棉花轻简生产技术推广研究 |
5.4 棉花生产实现轻简化的战略措施 |
6.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 |
6.1 现有棉花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
6.2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扶贫开发 |
6.3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I):生态补偿 |
6.4 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实施对策 |
7.山东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 |
7.1 山东棉花质量现状 |
7.2 影响山东棉花质量水平的因素 |
7.3 产业组织结构与棉花质量 |
7.4 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实现路径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山东省棉花生产情况调研问卷 |
致谢 |
(8)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政策研究的内容综述 |
二、 政策研究的方法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内外均衡相关理论 |
一、 内外均衡的概念 |
二、 内外均衡关系的相关理论 |
三、 内外均衡的矛盾和冲突 |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相关理论 |
一、 财政政策含义 |
二、 财政政策目标 |
三、 财政政策工具 |
四、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一、 货币政策含义 |
二、 货币政策目标 |
三、 货币政策工具 |
四、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四节 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相关理论 |
一、 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必要性 |
二、 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CGE 模型概述 |
一、 CGE 模型的概念 |
二、 CGE 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三、 CGE 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金融 CGE 模型方程的设定 |
一、 生产方程 |
二、 价格方程 |
三、 收入和支出方程 |
四、 各类机构的金融资产组合方程 |
五、 市场出清方程 |
六、 模型的宏观闭合及价格基准选择 |
第三节 中国金融 CGE 模型的变量 |
一、 内生变量 |
二、 外生变量 |
第四节 中国金融 CGE 模型求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 2011 年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编制 |
第一节 社会核算矩阵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核算矩阵的概念 |
二、 社会核算矩阵的结构 |
三、 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原理 |
四、 社会核算矩阵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金融社会核算矩阵整体框架 |
一、 编制方法 |
二、 整体结构设计 |
三、 中国 2011 年金融社会核算矩阵完整结构框架 |
第三节 中国金融社会核算矩阵数据来源 |
一、 基准年份的选择依据 |
二、 归集数据的原则 |
三、 主要数据的来源 |
第四节 中国金融社会核算矩阵平滑技术 |
一、 RAS 法 |
二、 交叉熵(CE)法 |
三、 Stone-Byron 法 |
第五节 中国金融 CGE 模型参数估计及校准 |
一、 弹性参数估计 |
二、 比例参数校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中国金融 CGE 模型的政策优化 |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一、 税收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二、 财政支出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一、 汇率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二、 利率变化对中国内外均衡影响的模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灵活多样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
二、 合理搭配运用财政政策工具 |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四、 完善相关配套改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物流 |
2.1.2 物流业 |
2.1.3 现代服务业 |
2.2 市场、政府与物流业发展 |
2.2.1 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
2.2.2 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
2.3 财税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3.4 发展型国家理论 |
2.4 物流业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
2.4.1 物流业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
2.4.2 物流业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物流业与财政收入的发展状况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
3.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
3.2 中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简介 |
3.2.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预处理 |
3.2.3 模型的构建、检验与分析 |
3.3 货物周转量与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的协整检验与回归分析 |
3.3.1 散点图观测 |
3.3.2 协整检验 |
3.3.3 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4.1.1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
4.1.2 起步阶段(1992—1999年) |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4.2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4.2.1 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成本偏高 |
4.2.2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
4.3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 |
4.3.1 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2 税收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3 政府性基金与车辆通行费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
5.1.1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
5.1.2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改造 |
5.1.3 设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
5.1.4 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 |
5.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分析 |
5.2.1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变迁 |
5.2.2 我国物流业现行主要税种 |
5.3 “营改增”对我国物流业税负的影响 |
5.3.1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 |
5.3.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取得 |
5.3.3 可抵扣固定资产对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负的影响 |
5.3.4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影响的测算 |
5.4 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外物流业财税政策及其借鉴 |
6.1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1.1 美国物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6.1.2 美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2.1 德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6.2.2 德国物流业财税政策 |
6.3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
6.3.1 日本物流业发展现状 |
6.3.2 日本物流业财税政策 |
6.4 其他国家物流业财税政策借鉴 |
6.4.1 间接税优惠政策 |
6.4.2 直接税优惠政策 |
6.5 本章小结 |
7 支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7.1 总体思路 |
7.1.1 明确物流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7.1.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税政策的基本原则 |
7.2 完善我国物流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
7.2.1 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
7.2.2 创新财政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式 |
7.3 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
7.3.1 促进物流一体化的税收政策 |
7.3.2 鼓励物流服务外包的税收政策 |
7.3.3 鼓励物流网络化经营的税收政策 |
7.3.4 完善“营改增”试点方案 |
7.3.5 改革政府性基金,规范道路通行收费 |
7.4 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政企分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发展改革的理论研究 |
1.2.2 烟草行业改革路径研究 |
1.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理论基础:行政规制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烟草专卖:烟草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 |
2.1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发展 |
2.2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3章 行政垄断:烟草专卖制度问题与改革困境 |
3.1 行政垄断:烟草专卖制度的实质 |
3.2 专卖制度下烟草行业面临的问题 |
3.3 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困境分析 |
3.3.1 烟草行业利益固化与集团化 |
3.3.2 目标多元化与市场化的矛盾 |
3.3.3 产权不可转让性和法人财产权的矛盾 |
3.3.4 市场面临跨国烟草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
第4章 它山之石:国外烟草经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
4.1 国外烟草经营制度的经验借鉴 |
4.1.1 美国:政府监管下的自由竞争 |
4.1.2 日本:政府支持下的有限开放 |
4.2 对我国烟草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
4.2.1 加强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
4.2.2 调整烟草产业结构 |
第5章 市场化导向下的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探索 |
5.1 政企分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方向 |
5.2 调整产业结构:烟草企业专卖制度的改革策略 |
5.2.1 政府层面的改革 |
5.2.2 企业层面的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四、论市场信息的流通及其调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的理论拓展与计量检验[D]. 张达平. 吉林大学, 2018(12)
-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研究[D]. 李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0)
- [3]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 王江. 吉林大学, 2017(03)
- [4]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D]. 杨振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区域环境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 李思. 湖南大学, 2016(06)
- [6]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7]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D]. 韩若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8]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优化研究[D]. 张丽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9]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胡基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10]政企分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研究[D]. 伍剑.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