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Granule Morphology on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ZTM Made from Spray Dried Powder(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1](2021)在《YSZ及CYSZ团聚粉末的制备及热障涂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敬宝[2](2021)在《基于双复合结构的ZrB2基高温陶瓷刀具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传统陶瓷刀具在高速下切削硬且导热系数较低的工件时,由于较高的切削温度降低切削寿命的难题。将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的陶瓷颗粒添加到陶瓷粉体材料中制备出双复合结构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有效的提高了刀具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提高了在高速切削下刀具的切削寿命和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质量。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ZrB2/SiC陶瓷颗粒,并确定了最佳喷雾干燥参数,其中进料速度、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固体含量分别为12±2m L/min、400℃、120℃和40%。将制备的陶瓷颗粒进行排胶和烧结处理,并通过能谱和XRD分析发现各相之间分布均匀,且无新相的生成。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ZrB2粒径(100nm、3μm和10μm)的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测试结果显示烧结温度和力学性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ZrB2粒径为3μm的刀具材料在最佳烧结温度为1775℃时的力学性能分别为:硬度为18.8GPa、抗弯强度为543.8MPa和断裂韧性为4.60MPa·m1/2。随着ZrB2粒径的增加,刀具材料的烧结难度增加,但刀具材料的整体硬度大幅度升高。为了解决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烧结温度过高和断裂韧性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分别添加Si3N4、WC和Y2O3对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的烧结温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i3N4的添加使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到567.7MPa和5.36MPa·m1/2;WC的添加对刀具材料抗弯强度改善效果最显着,相对于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提高了7%;Y2O3的添加有效的降低了刀具材料的烧结温度。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出添加ZrB2/SiC陶瓷颗粒的ZrB2/SiC/Si3N4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其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分别为:硬度为18.0GPa、抗弯强度为589.0MPa和断裂韧性为5.93MPa·m1/2。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在300℃、600℃、900℃、1000℃和1100℃下的断裂韧性分别为5.81MPa·m1/2、6.03MPa·m1/2、6.12MPa·m1/2、6.21MPa·m1/2和6.10MPa·m1/2,与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45%、57.9%、74.3%、93.8%和103.3%。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中陶瓷颗粒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当裂纹穿过陶瓷颗粒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断裂能,因此这种较高断裂韧性的陶瓷颗粒影响了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路径,从而提高了刀具材料的断裂韧性。Si3N4的添加有效改善了刀具材料在高温下硬度和抗弯强度。研究了分别添加Si3N4和WC对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氧化实验表明,Si3N4的添加有效提高了刀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其中在氧化温度1300℃下氧化层厚度、氧化增重和氧化后抗弯强度分别为8.476μm、1.436mg·cm-2和891.1MPa。通过分析氧化层形貌、各氧化层物相和氧化表面得知,Si3N4的添加有效增加了氧化层的形成以及氧化层的完整性。氧化层有效阻止了氧气进入刀具材料内部,防止了刀具材料进一步被氧化。研究了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对40Cr淬火钢的切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切削下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优于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当切削速度为400m/min时,切削温度超过1100℃,此时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的有效切削距离超过4000m,相比于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增加了超过500m。在切削过程中ZrB2/SiC高温陶瓷刀具的磨损形式为粘结磨损和磨粒磨损,同时在前刀面中出现了崩刃现象,在后刀面中出现了较深的划痕和破损带。但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以粘结磨损为主,且后刀面磨损较浅和面积较小。
王泽[3](2021)在《基于蝉翼圆顶锥形阵列结构的减反射功能表面仿生原理与制备技术》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手机等设备的普及,电子屏幕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以玻璃为主要基材的液晶显示技术(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当今屏幕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LCD屏幕表面的镜面反射是眩光的主要成因,这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伤。在特殊环境,如战斗机在高空飞行时,阳光强度大,机载显示器表面会形成强眩光效应,易导致飞行员短暂失明,这是十分危险的。此外,强烈的反射还会降低太阳能相关设备的转换效率,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研究防眩光技术对于国民生活、军用设备等领域都有极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表面过量反射问题,减反射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主要途径有减反射涂层和减反射结构。减反射涂层大多依赖于四分之一波长干涉消光来实现增透减反射目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效率不高、实际作用波段小、机械强度弱、耐久性差等问题。减反射结构(大多指陷光结构)则可通过构建表面纹理结构对入射光进行多次反射、延长光路来实现陷光效应。这种方式在宽波段减反射效果相对较好,但其结构形态及参数的设计与优化难度极大,研发相对困难。鉴于现阶段减反射研究中的瓶颈,仿生思想可以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生物经历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其体表结构早已进化为特定生存环境下的最优组合,研究生物表面结构可以为人工构建功能化表面开辟出一条捷径。生活在热带的蝉为了躲避天敌、隐身伪装,蝉翼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获得天然的高透减反射特性,其表面微观结构平衡了材料的高透明度和低反射率性能需求,在减反射方面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基于蝉翼减反射特性,深入探究其界面微观结构与入射光的相互作用来揭示蝉翼减反射特性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仿生减反射结构化功能表面的设计与制备,最终达到抑制表面过量反射的目的。然而仿生减反射材料从设计到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机理不明、制备不精、性能衰减、工况复杂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将分为五部分:(1)蝉翼功能表面阵列结构及其减反射机理。蝉翼表面阵列结构蕴含深奥的减反射机理,然而复杂的表面光学效应是机理研究中的难点。本文通过SEM、AFM等方法观察了蝉翼(Cacada sp12)表面精细圆顶锥形阵列结构,经过等效介质理论定量计算了界面微观结构的折射率分布规律,并通过三维建模、FDTD仿真模拟得到阵列结构的电场分布及光谱数据,从多个角度全面揭示蝉翼表面精细圆顶锥形阵列结构消除界面折射率突变抑制菲涅尔反射的减反射机理。(2)仿蝉翼减反射结构的精准制备。受减反射作用机理的限制,光学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对其形态、尺度有极为严苛的要求,蝉翼亚波长级阵列结构因自身尺度过小,加工难度大,而难以实现结构的精准制备,这对界面性能的提升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以生物材料为原始结构模板,极力保证结构准确性,改进溶胶凝胶技术和高温酸蚀技术,经两步复制成功将生物阵列结构转移至高分子材料基底,通过形貌观察、光谱测量、雾度测试、接触角测量等表征方法,确定了仿生减反射材料对蝉翼表面结构与功能的精确复制与完美继承,实现了仿生设计与精确制备的初步探索。(3)仿生光学渐变结构的大面积可控制备及其尺度不敏感效应研究。仿生功能材料在应用中往往因有效加工面积过小而受限,因此,微观结构的大面积制备技术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多孔阵列模板循环压印技术和紫外光固化技术,实现仿生结构的高效快速复制,解决了大面积可控制备的难题。此外,受蝉翼结构启发,优化并制备出多种仿生减反射光学渐变结构,并通过定量计算和FDTD仿真分析,揭示了仿生光学渐变结构的尺度不敏感效应。所制备的表面结构特征尺寸为亚波长级时,表现为高透减反射特性,为近波长级时,表现为陷光减反射特性,这种在不同尺度下的特异性减反射策略为不同需求下的减反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方案。(4)仿生可逆减反射材料。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会引发表面性能的破坏,这是大多数微观阵列失效的原因之一,也是减反射结构在研发中广泛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优化了基础材料的选择,采用在人体体温附近进行形状记忆恢复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来辅助制备,经过热机械力学测试、可逆减反射测试、循环稳定性测试等方法全方位表征了仿生可逆减反射材料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这种材料与结构的耦合方式在最大程度保证了仿生减反射材料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界面处微观阵列结构因形变而造成的减反射性能衰减问题。(5)仿生减反射表面多功能化处理与应用探索。在面对实际工况时,单一的减反射功能表面往往力不从心,所面临的挑战有三点:一是由于实际环境中面临着灰尘、杂质、水雾等黏附,这意味着界面处的结构将被埋没,难以发挥作用;二是由于所选材料的自身属性而使结构对光能吸收较少,对光热转化设备效率的提升极为有限;三是仿生可逆减反射材料因自身绝缘而在触控类屏幕以及智能材料方面的设计与应用中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难题,本文分别以喷涂疏水二氧化硅、离子溅射金纳米层以及旋涂导电聚合物等多种涂层技术对仿生减反射表面进行多功能化处理,并综合运用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光热试验、应力应变刺激响应等多种表征手段证明改性后的表面分别获得了高透自洁性、陷光吸能性以及导电性。本文运用仿生思想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过量反射带来的困扰,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模拟,从多角度系统研究了蝉翼阵列结构渐变折射率分布特征及其光学调控作用,揭示其高透减反射机理;在结构优化方面,设计多种仿生光学渐变结构,发现其尺度不敏感效应,降低工业加工难度;突破了生物材料尺寸限制和工业加工的瓶颈,实现亚波长级阵列结构的宏观大面积可控制备;设计了材料-结构二元耦合仿生结构,并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设计并制备出仿生减反射自清洁材料、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等多种分化的复合多功能化的仿生材料,为功能导向型减反射结构、仿生智能材料等新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周文扬[4](2021)在《基于光伏产业废硅粉的Si/C负极材料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动力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LIBs)的能量密度偏低是造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主要障碍,而石墨负极较低的比容量是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硅由于具有比容量高(高达4200 m Ah/g)、放电平台较低、安全性好、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然而,硅在脱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不仅容易造成电极的粉化和活性物质脱落,而且会使固体电解质(SEI)膜反复破坏、生成,导致电解液分解严重,容量损耗持续增加,最终导致循环稳定性下降。此外,现有硅负极产品采用的高品质纳米硅价格较贵,使得Si/C负极的成本高居不下。因此,如何采用廉价的原料制备出高性能的Si/C负极材料仍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难点。本论文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廉价硅源,通过碳包覆以及多孔化、界面结构设计等方式,以提升硅负极材料的性能为目标进行了探索,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光伏产业废硅粉为硅源,分别以葡萄糖、酚醛树脂和聚多巴胺为包覆碳源,制备了碳包覆层含量接近的Si/C复合负极材料,对比了初始废硅粉和不同碳包覆的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碳包覆层厚度不均,而且容易引起颗粒团聚;而以酚醛树脂和聚多巴胺为碳源得到的碳包覆层更为均匀,所制备Si/C复合负极材料的首循环库伦效率、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也相对更好。其中,基于酚醛树脂碳源的Si/C复合负极材料性能最优,其在3 A/g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为379.0m Ah/g,在0.4 A/g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在311.6 m Ah/g。(2)通过调控废硅粉与金属镁粉的混合方式,然后进行镁热处理,得到了不同颗粒大小的Mg2Si;在650℃、CO2气氛下对其热处理,酸洗除去Mg O,得到了多孔硅/碳化硅/碳(pSi/SiC/C)或者多孔硅/碳(pSi/C)复合负极材料。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表明,颗粒细小的Mg2Si与CO2发生放热置换反应的起始温度更低,放热强度更大、更集中,因此使样品内部达到了SiC的生成温度,将部分Si和C层转化为了SiC,形成了SiC/C双界面层结构。XRD、XPS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结果均证实了SiC界面层的存在。具有SiC/C双界面层结构的pSi/SiC/C与单独包覆碳的pSi/C相比具有更高的首圈库伦效率(75.0%对72.3%)、循环稳定性(0.4 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分别为731.1和494.0 m Ah/g)和倍率性能(3 A/g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03.1和375.5 m Ah/g)。本文提供了一种在多孔硅表面构筑SiC/C双界面层的简易工艺,能耗较低,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和应用。(3)以葡萄糖为碳源和粘结剂,以pSi/SiC/C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和高温碳化制备了球形度较高的pSi/SiC/C@C复合材料,以提高其堆积密度和压实密度,使之更适合实际应用。相对于多孔pSi/SiC/C复合负极材料,球形复合负极材料显示了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例如,在0.4 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的可逆比容量保持在515.9 m Ah/g;当电流密度为3 A/g时其比容量为620.4 m Ah/g。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循环后pSi/SiC/C@C复合电极的体积膨胀率明显降低,证明了多孔球形结构和碳包覆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
杨凡[5](2021)在《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粉末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檀芪是一种来源于葡萄、蓝莓等浆果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调节血糖等功能特性。但是紫檀芪水溶性低和稳定性差的缺陷,使得其容易受到加工、储藏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提高紫檀芪的生物利用价值和稳定性成为关键。本课题通过制备食物蛋白-紫檀芪纳米复合物来提高紫檀芪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并添加大豆多糖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物的物理稳定性,最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复合物粉末。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别以乳清蛋白、大豆蛋白、亚麻籽蛋白为原料,采用自组装法在20 mg/m L的蛋白浓度下制备蛋白质-紫檀芪纳米复合物。三种复合物的包埋率分别为87.56%、93.73%和83.32%,平均粒径分别为229.57 nm、129.13 nm和245.67 nm。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制备的复合物为均匀的球状颗粒。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蛋白质与紫檀芪之间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力结合。X射线衍射表明紫檀芪与蛋白质结合后,从结晶态转变成无定形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发现,复合物与蛋白质的热特性相似。热处理后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及电位变化显示,亚麻籽蛋白制备的复合物比乳清蛋白、大豆蛋白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其电位在70℃~110℃保持在-32 m V左右,且粒径变化最小。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物的物理稳定性,选择热稳定性高的亚麻籽蛋白制备亚麻籽蛋白-紫檀芪-大豆多糖纳米复合物(FPSN)。研究了不同p H值、大豆多糖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复合物的制备条件:p H为3.5、大豆多糖浓度为10 mg/m L,此时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7.35 nm,包埋率为95.06%。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发现大豆多糖缠绕在蛋白表面,使得颗粒粒径有所变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亚麻籽蛋白与大豆多糖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结合。与亚麻籽蛋白-紫檀芪复合物相比,FPSN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对盐离子的耐受性以及热稳定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紫檀芪复合物粉末(FPSM),并通过添加麦芽糊精提高产品的品质。以紫檀芪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较优的喷雾干燥操作参数: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80℃,复合物与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麦芽糊精的加入使得颗粒表面更加光滑,褶皱明显变少。FPSM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89.85%)明显高于游离的紫檀芪(75.71%)。与未添加麦芽糊精的粉末相比,添加麦芽糊精后产品的溶解性更好。此外,粉末的形式有效提高了紫檀芪的光照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经过紫外光照射后,粉末中紫檀芪的保留率超过70%,明显高于游离紫檀芪的保留率(40.44%)。综上所述,利用蛋白质和大豆多糖制备紫檀芪纳米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粉末化处理,达到了提高其水溶性和稳定性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紫檀芪在食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金洋[6](2021)在《硬质合金SLM打印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微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WC-Co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在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石油钻井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传统的硬质合金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混粉-成型-烧结,其中成型、烧结工艺导致制备流程长、制备成本高,因此亟需开发短流程和低成本的近净成形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增材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机械加工的减材制造模式,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研发周期短和降低成本等优点,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部件的成形问题。但SLM打印WC-Co硬质合金方面有较大技术挑战,国内外在WC-Co硬质合金的SLM成型工艺、SLM液相烧结池特征、WC晶粒长大机制、致密化机理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本研究以WC-20Co和WC-32Co作为重点材料体系,通过响应曲面法构建SLM成型工艺组合参数优化模型,进而实现SLM打印工艺优化。通过SLM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特征表征,研究了 WC晶粒的形貌、生长模型及粗化机制。通过数值模拟SLM液相烧结池的传热与液相流动,研究了液相烧结池的物理特征,进而分析了硬质合金在SLM工艺过程中的致密化机理与烧结机制。本研究发现:(1)SLM工艺优化:棋盘格扫描策略相对于蛇形扫描与回型扫描更有利于提高WC-Co硬质合金打印件的致密度。采用响应曲面优化设计成功获得WC-20Co和WC-32Co的致密度(p)与SLM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W、扫描速度V,mm/s、扫描间距S,mm)的关系模型(铺粉层厚为50μm)。(2)液相烧结池的特征:在梯度表面张力作用下,液相烧结池内液态Co从中心向边缘流动。同时,液固界面的剪切力促使边缘处的液相Co沿着固液线流动,在液相烧结池底中心流体相遇后上升至上表面。最终在液相烧结池内形成特殊的流体旋涡。这个过程属于Marangoni对流,导致了液相烧结池的变形,形成了宽且浅,表面凸起的液相烧结池形貌。(3)微观结构特征:微观组织主要由WC相、Co相和缺碳相组成。WC相、Co相和缺碳相的分布非常不均匀。超细晶与超粗晶共存,超粗晶存在晶粒生长不完整现象。(4)WC晶粒粗化机理:SLM法瞬时高温液相烧结WC晶粒形貌与生长机制不同于传统液相烧结,其WC晶粒粗化机制包括叠层台阶生长机制和镶嵌团聚生长机制。(5)致密化机理:SLM成形硬质合金是通过液相烧结池内Co相的熔化-凝固过程完成的。尤其是水平方向相邻液相烧结池和竖直方向相邻液相烧结池的重复烧结促进了硬质合金的致密化。本研究工作以SLM激光增材制造WC-Co硬质合金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微观机理为研究重点,为WC-Co硬质合金的SLM法增材制造提供基本理论及工艺支撑,对复杂形状或复合多功能硬质合金的产业化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张波[7](2021)在《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认为辣椒红素和叶黄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颜色鲜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生物学功能优势。辣椒红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叶黄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但由于结构中的多个共轭双键,导致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在工业上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材料(壁材)把气、液或固体材料(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可减少环境的干扰、减弱对机体的直接刺激、掩盖或延缓风味物质释放、提高芯材稳定性、转化为易处理的固体物质等功能。本研究用三种酯化改性方式(辛烯基琥珀酸酐、醋酸和柠檬酸酯化)处理淀粉,不同比例复配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蛋白质与酯化淀粉的比例分别为:10:0、9:1、7:3、5:5、3:7、1:9、0:10),制备水包油型的辣椒红素/叶黄素乳液,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构建微胶囊。研究调控蛋白质和淀粉酯组分比例对微胶囊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为拓展辣椒红素/叶黄素在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上的应用,提高其他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水分散性等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单一改性淀粉做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差,水包油型乳液体系呈现出较大液滴和聚集体;大部分微胶囊颗粒表面较光滑,相对完整,改性淀粉含量高的微胶囊产品表面出现孔洞和破损,蛋白质含量高的体系中无明显裂纹或孔隙。(2)微胶囊得率最高可达82.18%,随着壁材中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含量均低于应用在食品领域干粉的最大含水量值3.00%~4.00%,达到较低水平;辣椒红素和叶黄素经微胶囊化后,溶解度显着提高至49.71%以上,且随着壁材中改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溶解度逐渐增大;本研究中三种壁材浸润于水的时间长短:酪蛋白酸钠>改性淀粉>乳清蛋白;微胶囊中改性淀粉含量最高的产品负载率较低,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整体的负载率,改善包埋效果;负载率较高的微胶囊粉末产品的明度L*值也较高;辣椒红素微胶囊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60μm和1~180μm,壁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较小,d(4,3)和d(3,2)值较为接近;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室温,在一般的贮存条件下可以保持较稳定状态,且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的热力学稳定性;乳液体系均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K(25°C)>K(50°C),流体指数n(25°C)<n(50°C)。(3)光照和高温均可显着影响辣椒红素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稳定性。三种辣椒红素微胶囊中,以乳清蛋白复配OSA马铃薯淀粉构建形成的微胶囊的保留率较高,贮藏稳定性较好;在三种叶黄素微胶囊中,以酪蛋白酸钠和醋酸绿豆淀粉复合作为壁材的叶黄素微胶囊贮藏稳定性较好,贮藏15天后保留率较高。
耿晓叶[8](2021)在《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当前,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主要问题,热能储存被认为是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由于成本低,在等温条件下储存容量大等优势,相变材料(PCMs)被作为热能储存材料用以解决能源危机。有机热致变色材料由着色剂(热致变色染料),显色剂和助溶剂三种物质组成,不仅能够实现潜热储存-释放,而且能够对其能量的饱和-消耗状态提供实时显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胶囊化技术对有机热致变色材料进行封装,能够实现材料的储存、运输、减少其与环境的反应,防止被污染腐蚀,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针对目前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从原位聚合法进行微胶囊化的合成工艺,显色机理、温度诱导结晶及颜色变化、性能优化以及在储热调温中的应用研究等问题,展开以下系统研究:(1)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RT-MPCMs),详细探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分子量、熔盐种类及添加量、体系p H值、乳化速率、芯壁投料比、预聚物加入方式等封装条件对微胶囊的性能影响。RT-MPCMs具有光滑的球形表面以及清晰的核壳结构(平均壁厚:50~60 nm)、平均粒径为440 nm,较高的储热能力(△Hm=165.9 J/g,△Hc=165.3 J/g)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100次热循环测试表明RT-MPCMs具有良好的循环耐久性和热可靠性能。设计并制备含RT-MPCMs的热防护服,以期能够在火灾环境中提供足够的热防护。(2)选择甲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物(MMF)和三聚氰胺甲醛预聚物(MF)作为壳材,详细讨论了壳层材料对微胶囊的热致变色性能影响。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Ag NPs)并对微胶囊表面进行改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负载Ag NPs的RT-MPCMs(B)(Ag-RT-MPCMs,Ag NPs:0.25 wt%)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液和大肠杆菌细菌液的Abs值分别为1.049和0.740。Ag NPs可作为非均相成核剂能够影响RT-MPCMs的传热方式以及热致变色现象的灵敏性,结果表明Ag-RT-MPCMs的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分别增加至170.2 J/g和168.9 J/g,变色温度由38℃降低至33℃。(3)RT-MPCMs的微观结构和壳层组成对其性能至关重要。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异氰酸酯与羟甲基氨基树脂的活性氢之间的高反应活性获得具有疏水性的氨基树脂壳。以预先制备的热致变色微胶囊作为模板,引用异氰酸酯基对表面改性来制备一种新型的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热致变色微胶囊,改性后的RT-MPCMs粉末的水接触角由0°增加到148.5°。(4)通过壳层改性来提高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机械性能和抗渗透性能,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保持完整的结构。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作改性剂,详细探究PVA/MF的投料比、PVA改性方式以及PVA的种类对于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性能的影响。PVA能够与体系中的羟甲基发生反应,提高树脂的交联度。当PVA2699/MF的投料比在0.04~0.25范围内时,RT-MPCMs的机械性能和抗渗透性能均得到有效改善。(5)选用ODB-2作为热致变色染料、双酚A作为显色剂、硬脂酸甲酯作为助溶剂获得热致变色材料作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进行微胶囊化获得的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具有稳定的光热转换能力(η=86.9%),良好的潜热储存-释放性能(△Hm=171.9 J/g,△Hc=171.4 J/g)以及储热能力(C%=99.6%)并能够通过色彩变化监测潜热储存和释放状态。通过显微镜、广角/小角X射线散射结构分析和原位X-射线衍射仪详细探究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温度诱导性。通过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窄分散复合大胶囊,并以无纺布为基底获得可穿戴智能袖套,探究其在智能调温和热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鹏[9](2021)在《APS用Co/Al2O3复合粉末的喷雾造粒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飞行器发动机尾喷口的后向散射是阻碍其实现全向低可探测技术的关键,但其位置的温度较高,常见的电吸收材料和磁吸收材料的应用均受到了较大限制,由此应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tmospheric plasma spraying,APS)技术提出并设计了铁磁陶瓷复合吸波涂层,希望解决高温低可探测的技术难题,达到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的效果。针对APS工艺制备涂层时喷涂粉末的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等的特别要求,本文利用喷雾造粒技术制备了复合颗粒,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拟合参数获得了模型公式,使用最终得到的参数造粒并制备了涂层,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基本实现了粉体制备的课题指标,所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在喷雾造粒的前驱体浆料的制备过程中很多因素对粉末粒径、流动性和球形度均有较大影响,经过响应曲面实验探究,最佳的工艺参数比例为:固含量50%,无机增稠剂含量为4.372%,球磨比为500%,根据公式预测拟合可以得到:D10为41.219μm,D50为58.066μm,D90为80.582μm,流出时间为119.155 s/50g,偏心率为1.055;2.喷雾造粒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同样对粉末的粒径、流动性和球形度有重要影响,经过响应曲面实验探究,最佳的工艺参数比例为:进风温度276.0℃,进风温度100.0℃,喷头频率26.1 Hz,粘结剂含量2.49%,分散剂含量0.09%,此时拟合可以得到:D10为18.79μm,D50为42.65μm,D90为75.28μm,其流出时间约为100.0 s/50g,偏心率为0.017;3.采用如上参数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制得粉末并测试,其实验结果与理论拟合计算的误差大约为15%,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随后使用造粒后粉末在APS工艺下制备得到了铁磁陶瓷复合高温吸波涂层,涂层整体的密度约为4960 kg/m3,在厚度为200μm时结合强度为8 MPa。总之,本论文对喷雾造粒制备铁磁陶瓷复合粉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工艺参数的拟合公式,所制得的粉末可以满足APS的需求,而制备涂层工艺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整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指导价值。
刘鑫[10](2021)在《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蛋白质的热凝胶形成是食品烹饪和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对食品质地口感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食品蛋白质热凝胶的多样性、易操控等特点,亦为新食品的创制提供了重要途径。鸡蛋清是研究食品蛋白质热凝胶机理的理想天然模型。当前,关于鸡蛋清蛋白质热凝胶机理的研究,多以纯化的蛋白质为研究模型。然而,由于纯化蛋白质组分脱离蛋清整体体系,很多时候难以反映鸡蛋清整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因此,本研究从鸡蛋清整体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原料蛋清(浓厚蛋清与稀薄蛋清)和不同加工处理蛋清(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借助定量蛋白质组寻找热凝胶特性差异或变化的关键分子,以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差异和变化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新鲜鸡蛋清中浓厚蛋清(TKEW)和稀薄蛋清(TNEW)的热凝胶特性差异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基于理化特性对比及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探究差异的潜在分子机理。蛋清溶液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分析显示,TKEW和TNEW属于假塑性流体,TNEW更倾向于牛顿流体,而TKEW的粘性更强。粒径分析显示,TKEW中较大尺寸(>100 nm)蛋白蛋聚集体的含量显着高于TNEW(p<0.05)。表面疏水性(H0)和游离巯基含量(free-SH)测定结果显示,TKEW和TNEW的高级结构差异显着(p<0.0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TKEW(72.51℃)具有比TNEW(67.01℃)更高的热变性温度。质构分析表明,TKEW热凝胶柔软而坚韧(硬度较低,内聚性较高),而TNEW热凝胶则坚硬且脆(较高硬度和弹性,但内聚性较低)。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TKEW凝胶的折断面呈“网络结构”、带有“山峰形状”的突起和微孔,而TNEW凝胶的折断面呈“板块结构”、结构紧密并带有“绳头形状”突起。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两种蛋清中有34种蛋白质的丰度差异显着(p<0.05,丰度变化>5%)。其中,TNEW中较高的卵转铁蛋白含量可能是其热变性温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TKEW和TNEW之间卵黏蛋白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影响热凝胶的微观结构和质构特性差异的潜在关键蛋白。进一步探究了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机理。热凝胶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巴杀处理蛋清(P-EW)热凝胶具有最高的持水性,较新鲜蛋清(F-EW)和喷雾干燥蛋清(SD-EW)分别提高了1.0%和6.2%(p<0.05);SD-EW热凝胶则具有最高内聚性,较F-EW和P-EW分别上升7.2%和4.2%(p<0.05)。通过蛋清溶液粒径分析和热凝胶折断面SEM观察发现,P-EW中较大粒径的蛋白质聚集体发生解体,导致凝胶网络结构缺乏线性骨架,凝胶断面更加平整且结构更加致密,这使P-EW热凝胶具有较好的持水性;SD-EW热凝胶网络结构则以蛋白质热聚集复合物为核心,形成了线性骨架丰富,断面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是SD-EW内聚性较好的原因。蛋清溶液特性分析发现,SD-EW的H0和zeta电位也显着增强(p<0.05)。定量N-糖基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显着下调的卵黏蛋白α亚基(Mucin 5B)和巨球蛋白家族成员(p<0.01或p<0.05)是SD-EW热聚集过程中参与共价交联的主要蛋清蛋白质。其中,卵黏蛋白亦是喷雾干燥过程中蛋清特性发生变化的潜在关键蛋白。卵黏蛋白的含量和修饰结构与蛋清热凝胶特性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究卵黏蛋白在蛋清热凝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超声预处理后,蛋清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表明超声预处理可以改变蛋清蛋白质原有结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蛋清凝胶形成早期(72℃,8 min),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的丰度在凝胶上清液中显着增加(p<0.01),表明其未大量参与蛋清凝胶骨架的形成而在离心后溶出;而卵转铁蛋白、溶菌酶、卵黏蛋白α亚基(Mucin5B)和卵黏蛋白β亚基(Mucin 6)的丰度在凝胶上清液中显着降低(p<0.01),表明其大量参与蛋清热凝胶骨架的形成而在离心后不能溶出。通过高强度超声(90-360 W)对蛋清进行预处理,发现180-360 W超声处理后的蛋清在加热过程中整体逐渐变浑浊,最终形成的是流体凝胶。对蛋清热凝胶上清液(EWGS)和超声处理蛋清热凝胶上清液(UEWGS)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UEWGS中卵黏蛋白α亚基和溶菌酶的丰度显着增加(p<0.01),表明超声预处理可抑制卵黏蛋白参与蛋清热凝胶骨架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卵黏蛋白是参与蛋清热凝胶起始和形成的主要蛋清蛋白质之一,且其参与程度可能是决定蛋清形成普通凝胶或流体凝胶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蛋清整体视角出发,针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差异或变化,结合理化特性分析和凝胶微观结构观察,并借助定量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综合梳理蛋清热凝胶“物质-结构-特性”的关系,从而明确影响和调控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关键分子。研究结果为蛋清热凝胶形成分子机理的阐明提供新的线索和证据,亦为蛋清热凝胶及其制品的质构口感塑造和调控、新型食品的重构与创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Effect of Granule Morphology on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ZTM Made from Spray Dried Powd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Granule Morphology on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ZTM Made from Spray Dried Powder(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双复合结构的ZrB2基高温陶瓷刀具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陶瓷刀具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1.1.2 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方式与机理 |
1.2 高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ZrB_2高温陶瓷材料 |
1.2.2 ZrB_2复合陶瓷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研究 |
1.2.3 ZrB_2复合陶瓷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1.3 陶瓷材料烧结方式的研究 |
1.3.1 热压烧结 |
1.3.2 放电等离子烧结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复合结构陶瓷颗粒制备与表征 |
2.1 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方案 |
2.1.1 结构设计 |
2.1.2 双复合结构的制备 |
2.1.3 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的材料选用 |
2.2 实验原料及陶瓷颗粒制备工艺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制备工艺 |
2.3 陶瓷颗粒分析与表征 |
2.3.1 固体含量对颗粒形貌的影响 |
2.3.2 ZrB_2/SiC陶瓷颗粒的排胶和烧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ZrB_2/SiC/Si_3N_4高温陶瓷刀具材料制备与室温力学性能研究 |
3.1 刀具材料的制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组分配比 |
3.1.4 制备工艺 |
3.2 刀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1 试样制备 |
3.2.2 测试方法 |
3.3 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陶瓷粉体的研究 |
3.3.1 二硼化锆粒径 |
3.3.2 增强相与烧结助剂 |
3.3.3 Si_3N_4和WC含量对刀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 |
3.4.1 制备工艺 |
3.4.2 力学性能 |
3.4.3 微观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ZrB_2/SiC/Si_3N_4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的高温性能研究 |
4.1 高温力学性能 |
4.1.1 高温维氏硬度 |
4.1.2 高温抗弯强度 |
4.1.3 高温断裂韧性 |
4.1.4 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材料高温下的增韧机理 |
4.2 高温抗氧化性能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高温陶瓷刀具材料的影响 |
4.2.3 高温氧化对高温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4 抗氧化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复合结构高温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 |
5.1 切削试验方法 |
5.2 高温陶瓷刀具切削性能研究 |
5.2.1 切削速度的影响 |
5.2.2 进给量的影响 |
5.2.3 背吃刀量的影响 |
5.2.4 切削力的影响 |
5.3 刀具磨损形式 |
5.3.1 前刀面磨损 |
5.3.2 后刀面磨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蝉翼圆顶锥形阵列结构的减反射功能表面仿生原理与制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减反射表面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减反射表面概述 |
1.2.2 减反射表面基础理论 |
1.2.3 减反射表面制备方法 |
1.3 生物减反射的仿生学启示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蝉翼表面圆顶锥形阵列结构减反射特性 |
2.1 引言 |
2.2 蝉的生存环境及其功能化翅面 |
2.2.1 生物原型的选取 |
2.2.2 蝉翼表面光学性能 |
2.3 蝉翼高透减反射表面显微结构及成分 |
2.3.1 蝉翼高透减反射表面微观结构 |
2.3.2 蝉翼高透减反射表面成分 |
2.4 蝉翼表面高透减反射机理 |
2.4.1 等效介质理论 |
2.4.2 微观结构光调控行为及其时域有限差分法光学模拟 |
2.5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结构设计及其光学模拟 |
2.5.1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结构设计 |
2.5.2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结构光学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蝉翼减反射功能表面仿生制备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蝉翼减反射功能表面仿生制备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生物样本活化处理 |
3.2.3 基于软压印技术的蝉翼结构仿生制备工艺及参数调控 |
3.3 仿蝉翼纳米结构的显微表征与化学成分 |
3.3.1 仿蝉翼纳米结构显微结构 |
3.3.2 仿蝉翼纳米结构化学成分 |
3.4 仿蝉翼减反射功能表面性能 |
3.4.1 光学性能 |
3.4.2 润湿特性 |
3.4.3 材料柔韧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减反射表面大面积制备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基于阳极氧化铝模板的仿生减反射表面大面积制备 |
4.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4.2.2 仿生大面积制备模板及其预处理 |
4.2.3 AAO模板结构设计及其表面显微结构 |
4.2.4 仿生减反射阵列结构大面积制备工艺及参数优化 |
4.2.5 AAO模板耐久性分析 |
4.3 仿生减反射表面显微结构与成分 |
4.3.1 仿生减反射表面显微结构 |
4.3.2 仿生减反射表面化学成分 |
4.4 仿生减反射表面微观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
4.4.1 微观结构参数对仿生减反射表面基本光学性能的影响 |
4.4.2 仿生减反射微观结构的角度依赖光学特性 |
4.5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结构尺度不敏感效应及其减反射机理 |
4.5.1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三维模型构建与电场模拟 |
4.5.2 仿生减反射微观阵列尺度不敏感效应及其减反射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生可逆减反射材料及其性能 |
5.1 引言 |
5.2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制备 |
5.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5.2.2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制备工艺及参数调控 |
5.3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显微结构与化学成分 |
5.3.1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的显微表征 |
5.3.2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的化学成分 |
5.4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的形状记忆机理 |
5.4.1 可逆减反射结构的合成基础 |
5.4.2 可逆减反射表面的形状记忆机理 |
5.5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性能测试 |
5.5.1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的热机械力学性能 |
5.5.2 仿生减反射表面的可逆减反射特性 |
5.5.3 仿生可逆减反射表面循环稳定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生减反射表面多功能化处理及其性能 |
6.1 引言 |
6.2 Si O_2涂层修饰的仿生减反射自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
6.2.1 SiO_2涂层修饰的仿生减反射自清洁材料制备 |
6.2.2 仿生减反射自清洁材料显微结构及成分 |
6.2.3 仿生减反射自清洁材料光学特性 |
6.2.4 仿生减反射自清洁材料自清洁特性 |
6.3 Au涂层修饰的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
6.3.1 Au涂层修饰的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制备 |
6.3.2 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显微结构 |
6.3.3 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光学特性 |
6.3.4 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光热效应 |
6.3.5 仿生陷光减反射材料柔韧性 |
6.4 PEDOT pss涂层修饰的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
6.4.1 PEDOT pss涂层修饰的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制备 |
6.4.2 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显微结构 |
6.4.3 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光学特性 |
6.4.4 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应力-应变响应 |
6.4.5 仿生可逆减反射导电材料循环稳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4)基于光伏产业废硅粉的Si/C负极材料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1.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
1.3.1 正极材料 |
1.3.2 负极材料 |
1.3.3 电解液 |
1.4 硅负极材料 |
1.4.1 硅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 |
1.4.2 硅负极材料面临的问题 |
1.4.3 硅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光伏产业废硅粉 |
1.5.1 光伏产业废硅粉的产生 |
1.5.2 基于废硅粉的硅碳负极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材料制备 |
2.2.4 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材料相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2.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Si/SiC/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材料制备 |
3.2.3 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材料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球形多孔Si/SiC/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球形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 |
4.2.3 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材料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粉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紫檀芪简介 |
1.1.1 紫檀芪的性质与功能特性 |
1.1.2 紫檀芪运载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纳米复合物概述 |
1.2.1 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2 纳米复合物中常用的蛋白质 |
1.3 多糖对蛋白基纳米复合物的影响 |
1.3.1 多糖对蛋白质的影响 |
1.3.2 多糖-蛋白质作为输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
1.4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亚麻籽蛋白的提取 |
2.3.2 蛋白原料主要成分的分析 |
2.3.3 蛋白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2.3.4 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2.3.5 粒径电位的测定 |
2.3.6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3.7 颗粒的形貌观察 |
2.3.8 紫檀芪含量的测定 |
2.3.9 蛋白质的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2.3.10 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 |
2.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2.3.12 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定热力学性质 |
2.3.13 纳米复合物的物理稳定性分析 |
2.3.14 纳米复合物的抗氧化性测定 |
2.3.15 复合物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 |
2.3.16 紫檀芪粉末溶解性的测定 |
2.3.17 紫檀芪粉末的形貌观察 |
2.3.18 紫檀芪粉末的光稳定性分析 |
2.3.19 紫檀芪粉末的储藏稳定性分析 |
2.3.20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蛋白质-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3.1.1 蛋白原料的主要成分 |
3.1.2 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电位 |
3.1.3 复合物中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
3.1.4 紫檀芪的包埋率和荷载量 |
3.1.5 纳米复合物的形貌特征 |
3.2 蛋白质-紫檀芪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3.2.1 荧光光谱分析 |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
3.3 蛋白质-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的热特性 |
3.3.1 纳米复合物的变性温度 |
3.3.2 纳米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
3.4 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
3.4.1 溶液pH对紫檀芪包埋率的影响 |
3.4.2 大豆多糖浓度对紫檀芪包埋率的影响 |
3.4.3 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形貌特征 |
3.5 三元纳米复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3.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5.2 X-射线衍射分析 |
3.6 三元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 |
3.6.1 热稳定性 |
3.6.2 pH稳定性 |
3.6.3 盐离子稳定性 |
3.7 复合物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 |
3.7.1 进风温度对紫檀芪包埋率的影响 |
3.7.2 出风温度对紫檀芪包埋率的影响 |
3.7.3 复合物与麦芽糊精质量比对紫檀芪包埋率的影响 |
3.8 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粉末的性质 |
3.8.1 溶解性 |
3.8.2 微观形貌 |
3.8.3 抗氧化性 |
3.9 紫檀芪粉末的稳定性 |
3.9.1 光照稳定性 |
3.9.2 储藏稳定性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硬质合金SLM打印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SLM增材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SLM打印过程的仿真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硬质合金SLM打印研究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1.4 SLM硬质合金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仿真模拟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SLM打印实验 |
2.2.2 致密度测试 |
2.2.3 XRD物相 |
2.2.4 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 |
2.2.5 硬度测试 |
2.2.6 室温抗压强度测试 |
2.2.7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3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3.1 SLM过程中硬质合金对激光能量的吸收 |
2.3.2 硬质合金粉体对激光能量的传递与吸收 |
2.3.3 SLM成形过程温度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C-Co硬质合金SLM打印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激光扫描策略 |
3.3 WC-20Co的SLM工艺优化 |
3.3.1 试验参数设计及方差分析 |
3.3.2 工艺模型优化及响应曲面 |
3.4 WC-32Co的SLM工艺优化 |
3.4.1 试验参数设计及方差分析 |
3.4.2 工艺模型优化及相应曲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LM硬质合金微观结构特征及晶粒粗化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 |
4.2.1 实验过程 |
4.2.2 温度场模拟的有限元模型 |
4.3 物相与成分分析 |
4.4 微观结构与晶粒分析 |
4.5 WC晶粒形貌与粗化机理 |
4.5.1 WC晶粒形貌 |
4.5.2 WC晶粒粗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LM液相烧结池特征及烧结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液相烧结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2.1 FEM模拟的计算域粉床 |
5.2.2 传热与流体流动模拟 |
5.2.3 边界条件 |
5.2.4 液相烧结池模型的验证 |
5.3 激光工艺参数对WC-20Co液相烧结池特征的影响 |
5.3.1 激光工艺参数对WC-20Co液相烧结池形貌的影响 |
5.3.2 激光工艺参数对WC-20Co液相烧结池热行为的影响 |
5.3.3 激光工艺参数对WC-20Co的液相存在时间影响 |
5.4 激光工艺参数对WC-32Co液相烧结池特征的影响 |
5.4.1 激光工艺参数对WC-32Co液相烧结池形貌的影响 |
5.4.2 激光工艺参数对WC-32Co液相烧结池热行为的影响 |
5.4.3 激光工艺参数对WC-32Co液相存在时间的影响 |
5.5 液相烧结池流体动力学分析 |
5.6 致密化机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LM硬质合金微观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
6.1 引言 |
6.2 SLM工艺的描述 |
6.3 仿真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6.3.1 激光能量密度对液相烧结池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影响 |
6.3.2 激光能量密度对冷却速率和液相存在时间的影响 |
6.3.3 WC颗粒重排机制 |
6.4 实际微观组织结构表征与验证 |
6.4.1 WC-20Co的微观组织结构 |
6.4.2 WC-32Co的微观组织结构 |
6.5 WC-Co复合粉体—实体微观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烧结方法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7.1 引言 |
7.2 烧结方法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制备工艺 |
7.2.3 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表征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微观结构 |
7.3.2 力学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已经授权的主要专利 |
致谢 |
(7)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红素 |
1.1.1 辣椒红素简介 |
1.1.2 辣椒红素性质与功能 |
1.2 叶黄素 |
1.2.1 叶黄素简介 |
1.2.2 叶黄素来源与分布 |
1.2.3 叶黄素性质及功能 |
1.3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3.1 微胶囊介绍 |
1.3.2 微胶囊技术介绍 |
1.3.3 喷雾干燥技术介绍 |
1.3.4 食品中的微胶囊壁材 |
1.4 活性成分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清蛋白-OSA马铃薯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2.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2.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2.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2.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2.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2.3.7 辣椒红素微胶囊颗粒的晶体特性 |
2.3.8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2.3.9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2.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2.3.12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2.3.13 主成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绿豆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3.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3.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3.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3.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3.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3.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3.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3.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3.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3.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3.3.12 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小麦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4.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4.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4.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4.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4.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4.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4.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4.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4.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4.3.12 主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OSA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5.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5.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5.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5.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5.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5.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5.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5.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5.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5.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5.3.12 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6.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6.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6.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6.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6.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6.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6.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6.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6.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6.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6.3.12 主成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马铃薯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剂与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验方法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7.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7.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7.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7.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7.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7.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7.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7.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7.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7.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7.3.12 主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热能储存技术 |
1.3 相变材料 |
1.3.1 相变材料 |
1.3.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4 热致变色材料 |
1.4.1 热致变色材料 |
1.4.2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
1.5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胶囊化 |
1.5.1 胶囊化技术 |
1.5.2 微胶囊化方法 |
1.6 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应用 |
1.6.1 调温织物 |
1.6.2 节能建筑 |
1.6.3 温度传感 |
1.6.4 防伪印刷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RT-MPCM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十四醇-MicroPCMs的制备 |
2.2.4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 |
2.2.5 RT-MPCMs的制备 |
2.2.6 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逆热致变色乳液的变色机制 |
2.3.2 RT-MPCMs的热性能 |
2.3.3 乳化剂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4 乳化条件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5 芯壁比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2.3.6 MMF壁材的耐酸性 |
2.3.7 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 |
2.3.8 RT-MPCMs在热防护服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MMF壁-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 |
3.2.4 MF壁-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 |
3.2.5 AgNPs的制备 |
3.2.6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制备 |
3.2.7 细菌培养 |
3.2.8 实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壁材对RT-MPCMs的性能的影响 |
3.3.2 封装条件对RT-MPCMs性能的影响 |
3.3.3 AgNPs的表征 |
3.3.4 负载AgNPs 的 RT-MPCMs 的性能 |
3.3.5 RT-MPCMs(B)和Ag-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4.2.4 具有疏水性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制备 |
4.2.5 实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的成色机理 |
4.3.2 RT-MPCMs的性能 |
4.3.3 疏水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性能 |
4.3.4 疏水氨基树脂壳的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乙烯醇改性壁材对RT-MPCMs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PVA改性MF预聚体的合成 |
5.2.4 PVA改性MF微胶囊的制备 |
5.2.5 实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A用量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2 PVA改性方法对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3 不同类型PVA对 RT-MPCMs的性能影响 |
5.3.4 改性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及可逆热致变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制备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 |
6.2.4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制备 |
6.2.5 实验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乳化剂及其溶解盐对RT-MPCMs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
6.3.2 封装条件对RT-MPCMs的性能的影响 |
6.3.3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性能 |
6.3.4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循环耐久性 |
6.3.5 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RT-MPCMs的温度诱导性能探究 |
6.3.6 RT-MPCMs的光热转换性能 |
6.3.7 基于RT-MPCMs的智能调温袖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9)APS用Co/Al2O3复合粉末的喷雾造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高温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吸波材料的整体概括 |
1.2.1.1 吸波材料的特性 |
1.2.1.2 雷达吸波材料的构成 |
1.2.2 电损耗型吸波材料 |
1.2.2.1 导电聚合物 |
1.2.2.2 碳系材料 |
1.2.2.3 钛酸钡类材料 |
1.2.2.4 超高温陶瓷类材料 |
1.2.2.5 电损耗型吸波材料的不足 |
1.2.3 磁损耗型吸波材料 |
1.2.3.1 铁氧体类材料 |
1.2.3.2 磁性金属类材料 |
1.2.3.3 磁损耗型吸波材料的不足 |
1.2.4 实验材料的选择方案 |
1.3 高温吸波涂层的制备工艺 |
1.3.1 涂敷工艺 |
1.3.2 烧结工艺 |
1.3.3 溶胶-凝胶工艺 |
1.3.4 气相沉淀工艺 |
1.3.5 磁控溅射工艺 |
1.3.6 热喷涂技术 |
1.3.6.1 火焰喷涂 |
1.3.6.2 电弧喷涂 |
1.3.6.3 冷喷涂 |
1.3.6.4 等离子喷涂 |
1.3.7 涂层制备工艺的选择及遇到的问题 |
1.4 喷涂粉末的制备方法 |
1.4.1 雾化法 |
1.4.2 机械合金法 |
1.4.3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1.4.4 固相反应法 |
1.4.5 喷雾造粒法 |
1.5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创新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钴粉 |
2.2.2 氧化铝粉 |
2.2.3 无机增稠剂 |
2.3 实验设备 |
2.3.1 造粒设备 |
2.3.1.1 罐磨机 |
2.3.1.2 缓冲器 |
2.3.1.3 喷雾造粒机 |
2.3.2 喷涂设备 |
2.3.2.1 喷砂机 |
2.3.2.2 大气等离子喷涂设备 |
2.3.3 测试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驱体浆料制备参数对造粒粉末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聚乙烯醇的介绍 |
3.3 制备浆料的实验设计方案 |
3.4 配制的浆料对造粒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3.4.1 固含量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3.4.2 无机增稠剂含量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3.4.3 球磨比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3.4.4 三个参数的共同作用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3.5 配制的浆料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3.5.1 固含量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3.5.2 无机增稠剂含量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3.5.3 球磨比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3.5.4 三个参数的共同作用对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3.6 配制的浆料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3.6.1 固含量对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3.6.2 无机增稠剂含量对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3.6.3 球磨比对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3.6.4 三个参数的共同作用对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雾造粒工艺参数对粉末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分散的机理 |
4.3 喷雾造粒的实验设计方案 |
4.4 喷雾造粒工艺对造粒粉末粒径分布范围的影响 |
4.4.1 进风温度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4.2 出风温度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4.3 喷头频率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4.4 粘结剂含量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4.5 分散剂含量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4.6 参数综合对粉末中值粒径的影响 |
4.5 喷雾造粒工艺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1 进风温度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2 出风温度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3 喷头频率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4 粘结剂含量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5 分散剂含量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5.6 参数综合对造粒粉末流动性的影响 |
4.6 喷雾造粒工艺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1 进风温度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2 出风温度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3 喷头频率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4 粘结剂含量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5 分散剂含量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6.6 参数综合对造粒粉末球形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造粒粉末的大气等离子喷涂及涂层测试 |
5.1 引言 |
5.2 逾渗理论 |
5.3 喷雾造粒 |
5.4 涂层的制备 |
5.4.1 清洗基体材料 |
5.4.2 喷砂处理 |
5.4.3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涂层 |
5.5 涂层的测试 |
5.5.1 涂层的表面与截面情况 |
5.5.2 涂层的拉力测试 |
5.5.3 涂层的高温处理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一 浆料制备工艺的响应曲面实验表 |
附录二 喷雾造粒工艺的响应曲面实验表 |
附录三 粉末中值粒径分布的二次曲线模型的方差分析 |
附录四 粉末流出时间的二次曲线模型的方差分析 |
附录五 粉末偏心率的二次曲线模型的方差分析 |
(10)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重要意义 |
1.1.1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产业需求 |
1.1.2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技术问题 |
1.1.3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科学问题 |
1.2 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 |
1.2.1 热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2.2 物理改性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2.3 化学改性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3 蛋清热凝胶的物质基础——蛋清蛋白质 |
1.3.1 蛋清中的蛋白质种类 |
1.3.2 饲养对蛋清蛋白质组的影响 |
1.3.3 加工对蛋清蛋白质组的影响 |
1.3.4 蛋清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结构 |
1.4 选题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2 浓厚蛋清与稀薄蛋清热凝胶特性差异的分子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TKEW和 TNEW的理化特性 |
2.3.2 TKEW和 TNEW溶液的质构与流变特性 |
2.3.3 TKEW和 TNEW热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性 |
2.3.4 TKEW和 TNEW热凝胶的微观结构 |
2.3.5 TKEW和 TNEW的表面特性 |
2.3.6 TKEW和 TNEW的溶液粒径分布 |
2.3.7 TKEW和 TNEW的定量蛋白质组分析 |
2.3.8 TKEW和 TNEW的差异丰度蛋白 |
2.4 本章小结 |
3 热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3.3.2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3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蛋白质溶液表面疏水性(H0)和zeta-电位的影响 |
3.3.4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蛋白质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5 鲜蛋清和喷雾干燥蛋清粉的N-糖蛋白组对比 |
3.3.6 鲜蛋清和喷雾干燥蛋清粉的N-糖蛋白丰度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处理对蛋清热凝胶形成状态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蛋清热凝胶形成早期(72℃,8min)蛋清蛋白质参与热凝胶形成的情况 |
4.3.2 超声预处理调控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分子机理 |
4.3.3 超声预处理对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调控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TKEW和 TNEW定量蛋白质组 |
附录 B F-EW和 SD-EW的 N-糖基化蛋白质组 |
附录 C 参与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定量蛋白质组 |
附录 D 超声处理与未处理蛋清凝胶上清液的定量蛋白质组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Effect of Granule Morphology on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ZTM Made from Spray Dried Powder(论文参考文献)
- [1]YSZ及CYSZ团聚粉末的制备及热障涂层性能研究[D]. 李昕. 新疆大学, 2021
- [2]基于双复合结构的ZrB2基高温陶瓷刀具研制及性能研究[D]. 张敬宝.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蝉翼圆顶锥形阵列结构的减反射功能表面仿生原理与制备技术[D]. 王泽. 吉林大学, 2021
- [4]基于光伏产业废硅粉的Si/C负极材料制备与性能[D]. 周文扬.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8)
- [5]紫檀芪纳米复合物的构建及其粉末化研究[D]. 杨凡. 江南大学, 2021(01)
- [6]硬质合金SLM打印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微观机理研究[D]. 刘金洋.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7]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D].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 耿晓叶.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9]APS用Co/Al2O3复合粉末的喷雾造粒工艺研究[D]. 刘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D]. 刘鑫. 成都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