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晏[1](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近20年国内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今后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人工检索的方法,检索1999年至2018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中医文献数据库,搜集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并逐一录入Excel表格,建立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药数据库,对处方中涉及的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0.0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初步探讨现代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结果:(1)检索到154篇文献,涉及到的处方共179首,其中含单味中药173味,总用药频次达2042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是甘草(117次),其他使用频次达40次以上的药物包括黄芪116次、当归95次、生地黄93次、仙鹤草83次、白术76次、丹皮71次、党参61次、墨旱莲59次、茜草58次、茯苓56次、三七47次、白芍46次、女贞子44次、赤芍43次、熟地黄43次、阿胶41次、紫草41次。(2)检索到的173味中药可归为17种中药类别,运用频率最高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次之。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的药对有墨旱莲与女贞子、生地黄与丹皮、黄芪与当归、赤芍与水牛角、白术与茯苓等,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和配伍。(3)检索到的154篇文献中涉及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处方共51首,其中含单味中药114味,总用药频次达634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是甘草(41次),其他使用频次达10次以上的药物包括黄芪(40次)、生地黄(34次)、当归(31次)、仙鹤草(29次)、丹皮(24次)、墨旱莲(23次)、白术(22次)、党参(20次)、茜草(20次)、茯苓(18次)、女贞子(16次)、赤芍(15次)、紫草(14次)、三七(13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的常用药对分别为:酸枣仁与龙眼肉、墨旱莲与女贞子、生地黄和丹皮、山药和枸杞子等,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和配伍。结论: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甘草、黄芪、当归、生地黄、仙鹤草等,主要用药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和活血化瘀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现代医家运用中医药对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服务于临床。
张丽娜,顾恪波[2](2017)在《名老中医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概况》文中提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为特征,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副作用较大,性价比不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一些名老中医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和传承。本文就近年部分名中医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进行小结。
陈佳娣,吴迪炯,高雁婷,周郁鸿[3](2016)在《周郁鸿胸腺肽联合中药治疗激素耐药ITP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表明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激素持久的完全缓解率约30%,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根据"2012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1],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为二线治疗方案,但国内患者对前者接受程度低,而后者副反应较明显。胸腺肽作为免疫调节剂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并调节其多种功能,可针对T细胞免疫相关ITP起效,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可起到增效减毒、减少复发等作用,针对正规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且不适于脾切除患者,两者结合能代替免疫抑制剂及联合化疗方案等的应用,取得良好疗效。
张付华,刘珍[4](2014)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2013年9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成人ITP患者38例,患者均给予胸腺肽α1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其中19例同时应用4 d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胸腺肽α1+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总有效率78.9%,平均起效时间(16.8±3.2)d;胸腺肽α1+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平均起效时间(6.7±2.7)d。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与冲击量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成人ITP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可缩短起效时间。
刘庆[5](2014)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规范化临床试验,验证以不同干预方法(健脾益气摄血、健脾益气摄血联合强的松、强的松)改善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症状(证候)与止血疗效,观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探索从脾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机制,比较从脾论治的疗效优势与特色,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支撑。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各临床试验单位的研究者将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ITP患者,通过中央随机方法分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联合强的松、强的松治疗。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组成: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阿胶、茜草、炙甘草),每次1袋,每日2次;强的松首次剂量按1-1.5mg/(kg·d),早8点顿服,治疗期间有效减量;健脾益气摄血联合强的松组用法用量同前。各组疗程均为21天。治疗开始后每周对受试者进行访视,采集可供有效性、安全性评估以及机制探讨的各种试验数据,包括:临床症状(证候)、出血症状、外周血象、5-羟色胺、13-内啡肽、血管活性肠肽、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及安全性监测指标,并记录在CRF表上。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疗效,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三组不全相同,P<0.05。其中强的松组与联合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7;健脾益气摄血组与强的松组、联合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各时间点三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行配对t检验,结果1周时健脾益气摄血组、联合组与疗前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强的松组与疗前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3周时三组与疗前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单项症状疗效比较,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各组均有效。其中对体倦乏力的疗效三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间两两进行秩和检验,取a=0.025,其中强的松组与联合组、健脾益气摄血组与强的松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25,健脾益气摄血组与联合组无显着性差异,P>0.025。而对神疲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三组均有效,但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④三组在止血方面,均有疗效。三组止血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间两两进行秩和检验,取α=0.025,结果强的松组、联合组与健脾益气摄血组比较,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25,强的松组与联合组无显着性差异,P>0.025。⑤三组在提升血小板方面,均有疗效。三组间血小板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⑥各时间点三组血小板与疗前变化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强的松组各时点与疗前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健脾益气摄血组与联合组各时点与疗前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三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t检验,联合组血红蛋白疗后与疗前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健脾益气摄血组、强的松组与疗前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白细胞、红细胞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探索性指标:①三组T细胞亚群各指标,疗前与疗后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三组5-羟色胺、β-内啡肽疗前疗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健脾益气摄血组与联合组血管活性肠肽疗前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目前临床研究的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①健脾益气摄血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出血情况;②健脾益气摄血方对脾气虚型ITP患者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升高肽类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有关。
郎海燕[6](2012)在《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激素无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临床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血液系统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糖皮质激素是其一线治疗首选药物,但一部分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另有部分患者长期使用产生激素依赖及激素抵抗,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导致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他疗法诸如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等疗效有限,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ITP属于中医“血证”等范畴,临床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为基本病机。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ITP患者以“气血两虚、气不摄血”型为多,结合兼有血瘀的证候特点,确立“益气养血活血法”为基本治疗原则,以“益气养血活血方”为治疗药物,观察治疗了40例应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初步总结了临床疗效。根据研究方案,将符合ITP诊断标准与中医“气血两虚、气不摄血”证型标准的45例患者纳入临床观察,疗程结束时,可供统计的有效病例40例。研究结果显示:①按ITP疾病总疗效标准,显效3例,占7.50%;良效16例,占40.00%;进步19例,占47.50%;无效2例,占5.00%;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7.50%与95.00%。②按ITP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1例,占2.50%;显效31例,占77.50%;有效8例,占20.00%;无效0例,占0.00%;证候改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与100.00%。③临床症状总评分从治疗第8周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出血症状各单项症状评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从治疗第6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疗程结束后,各单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④血小板计数从治疗第2周开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疗程结束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⑤治疗后骨髓颗粒型、裸核巨核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髓产板型、幼稚型巨核细胞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益气养血活血方对18-60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优于<18岁、>60岁患者,对中度、重度病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优于轻度病情患者。除此以外,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病情对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均无明显影响,P>0.05。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病情对最终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影响,P>0.05。⑦应用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过程中,仅10.00%的患者出现咽痛、便秘等不良反应,治疗均未受影响。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激素无效ITP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但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尚待后续试验进一步探讨。
李永福[7](2012)在《桑椹三仙胶对C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共刺激分子CD80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的临床疗效,并检测C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80的mRNA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揭示CITP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CITP的作用机理,为研发CITP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ITP患者30例,给予桑椹三仙胶口服,三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ITP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8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30例,西医临床疗效:显效10例;良效12例;进步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中医临床疗效: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CITP组CD80的mRNA表达在治疗前高于正常组,治疗后有所下降。CITP组CD80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80的mRNA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1),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桑椹三仙胶是CITP的有效治疗药物,CITP患者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80mRNA表达过度。桑椹三仙胶对CITP治疗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主要原因可能是通过改善共刺激分子异常表达,以达到治疗CITP的目的。
朱国庆,张宇,李冬云[8](2010)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详细综述了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研究现状及其进展,目前ITP特别是RITP尚没有一种有明确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的适当措施或治疗药物。总的治疗只针对有症状的病人,存在出血的高危人群,或者因为手术,或因血小板数值非常低。短期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急性出血患者或接受手术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长期治疗可考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ITP治疗宜个体化,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防止严重出血,降低病死率。
田飞[9](2010)在《紫茜合剂治疗CITP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Fas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的临床疗效及对死亡因子受体Fas的影响。以探讨CITP发病机制及紫茜合剂治疗本病的作用环节,为该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CITP患者30例给予紫茜合剂,两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后做疗效判定,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CITP患者Fas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紫茜合剂治疗CITP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疗前、疗后患者临床总症状积分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做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2.CITP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Fas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有所上升,疗前、后结果差值的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紫茜合剂为治疗CITP的有效方剂,总有效率为86.67%。2.CITP组比正常对照组外周血Fas水平低,经治疗后有所上升。3.CITP患者Fas低表达异常可能影响了T淋巴细胞的凋亡,参与了CITP的发生。4.紫茜合剂可能通过影响CITP患者的Fas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的正常凋亡,从而达到治疗CITP的目的。
祝文娟[10](2008)在《小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30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治疗组,采用小剂量胸腺肽静滴710 d,继之口服30 d,另外30例为对照组,采用泼尼松1mg/kg/d,口服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应用胸腺肽治疗总有效率达83.3%,与激素治疗组相似(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胸腺肽治疗ITP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二、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学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古代医家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论治 |
1.1.4 现代医家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论治 |
1.1.5 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2.1 概述 |
1.2.2 病因研究 |
1.2.3 发病机制的研究 |
1.2.4 西医学治疗方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家用药规律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处方收集与整理 |
2.1.5 数据库建立和转化 |
2.1.6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期刊来源统计结果 |
2.2.2 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
2.2.3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2.2.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 |
2.2.5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2.2.6 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
第三章 慢性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药物归类统计结果 |
3.2.2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3.2.3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 |
3.2.4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3.2.5 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现代医家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分析 |
4.1.1 ITP高频用药分析 |
4.1.2 ITP用药类别分析 |
4.1.3 ITP高频用药聚类结果分析 |
4.1.4 ITP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4.2 现代医家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的分析 |
4.2.1 慢性ITP高频用药分析 |
4.2.2 慢性ITP用药类别分析 |
4.2.3 慢性ITP高频用药聚类结果分析 |
4.2.4 慢性ITP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名老中医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国医大师经验[1] |
1.2 血液病专家经验 |
2 治则治法 |
2.1 国医大师经验[1] |
2.2 血液病专家经验 |
3 小结 |
(3)周郁鸿胸腺肽联合中药治疗激素耐药ITP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ITP发病机制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临床经验 |
3.1 胸腺肽 |
3.2 中医辨证施治 |
4 医案举隅 |
5 临证体会 |
(4)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判断标准 |
1.4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5)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英汉对照 |
综述一: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治疗进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病例标准 |
2 设计类型与原则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标准 |
6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7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统计分析人口学划分 |
2 可比性分析 |
3 治疗结果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健脾益气摄血的理论基础 |
2 健脾益气摄血方的方解 |
3 健脾益气摄血方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及可能的机制探讨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激素无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临床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预后 |
5 治疗 |
参考文献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 |
3 中成药的动物实验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既往治疗情况 |
诊疗标准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观察指标 |
3 标本釆集和检测方法 |
4 不良事件观察 |
5 统计学方法 |
6 伦理学问题 |
结果 |
1 临床症状 |
2 实验室指标 |
3 临床疗效 |
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古典文献中关于ITP的描述 |
2 “气血两虚、瘀血阻络”病机理论的提出与方药解析 |
3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临床意义 |
4 治疗结果及分析 |
5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ITP诊断及疗效标准 |
1 ITP的诊断标准 |
2 ITP的分型 |
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4 出血程度分级标准 |
5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6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桑椹三仙胶对C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共刺激分子CD80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CITP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历史沿革 |
1.2 辨证施治 |
1.3 专方单药研究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2 CITP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的认识 |
2.2 病机的认识 |
2.3 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共刺激分子与ITP发病的关系 |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 |
2.1 所用药物 |
2.2 用药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 |
3.1 西医判定标准 |
3.2 中医判定标准 |
4. 结果 |
4.1 桑椹三仙胶对C I TP疗效的中医证候比较 |
4.2 桑椹三仙胶治疗CI TP西医临床疗效表 |
第二部分 RT-PCR法测定CITP病人PBMNC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药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CD_(80)引物序列 |
2.3 提取总RNA |
2.4 测定提取的总RNA量 |
2.5 逆转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桑椹三仙胶的药物组成、功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
2.1 药物组成 |
2.2 组方原则 |
2.3 功效分析 |
2.4 作用机理分析 |
3. 桑椹三仙胶临床疗效及试验结果分析 |
4. 治疗前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紫茜合剂治疗CITP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Fas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中国古代中医学对出血性疾病的认识及研究 |
(一) 病名 |
(二) 病因病机 |
(三) 治疗 |
二、现代中医学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
(一) 病因病机 |
(二) 治疗 |
三、现代医学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
(一) 病因学研究进展 |
(二)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三) 治疗进展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三、入选和排除标准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四、治疗方法 |
(一)药物 |
(二)用药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五、疗效判定 |
(一)西医判定标准 |
(二)中医判定标准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结果 |
试验研究 |
一、试验材料 |
(一)试验对象 |
(二)试验药物 |
(三)主要试剂 |
(四) 主要仪器 |
二、试验方法 |
(一)收集标本 |
(二)分离血小板 |
(三) 分离CD_~+8细胞 |
(四) 外周血CD_(95)水平测定 |
三、统计学处理 |
四、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一. CITP 的中医病机特点及治疗原则 |
1. 病变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瘀阻为标 |
2. 治疗以益气滋阴为主,凉血化瘀为辅 |
二.紫茜合剂的组方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三.紫茜胶囊对 CITP 患者外周血 Fas 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ITP用药规律的分析[D]. 程海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名老中医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概况[J]. 张丽娜,顾恪波. 河北中医, 2017(06)
- [3]周郁鸿胸腺肽联合中药治疗激素耐药ITP临床经验[J]. 陈佳娣,吴迪炯,高雁婷,周郁鸿. 黑龙江中医药, 2016(01)
- [4]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J]. 张付华,刘珍. 中国医学创新, 2014(34)
- [5]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刘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激素无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临床探索[D]. 郎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7]桑椹三仙胶对C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共刺激分子CD80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永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8]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进展[A]. 朱国庆,张宇,李冬云.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0
- [9]紫茜合剂治疗CITP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Fas的影响[D]. 田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3)
- [10]小剂量胸腺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30例报告)[J]. 祝文娟. 血栓与止血学, 2008(03)
标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论文; 胸腺肽论文; 中医论文; 血小板减少症论文; 显著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