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豳风》地域与周人史诗(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1](2021)在《陇东地区周祖传说的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杨铖溪[2](2020)在《先秦组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组诗”是先秦诗歌非常重要的生成方式和存在形态。传说时代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夏商时代的古乐舞“九歌”“九招”“大濩”等均可看作“组诗”的渊源,《诗经》《楚辞》中的“组诗”数量较为可观。通过考察传世和出土文献中的诗歌材料,我们发现,“组诗”现象是先秦诗歌非常重要的存在样态,其内涵与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生演变。换言之,“组诗”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本文在考辨先秦传世与出土文献“组诗”材料的基础上,从而揭示先秦组诗的类别、特征、生成方式、发展演变及其价值和影响。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交代论证选题的意义所在,再对以往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明确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简单叙述,同时说明组诗的概念内涵和判定条件。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组诗的文本分析。该部分共分为三章,主要从组诗的生成背景、组诗的功用和创作动机等方面分别对于《诗经》《楚辞》和出土文献中的组诗作以梳理和考订。试图揭示不同时期组诗的生成机制、创作动机及其现实功用,描述组诗的发展演变轨迹。第三部分对于先秦组诗的类别、生成、演变及其影响进行归纳。在划分组诗类别的基础上,论证不同类别组诗的生成机制,总结组诗的流传演变特征和重要价值,意在于深化组诗作为先秦诗歌存在样态的事实,同时,论述先秦组诗对先秦诗歌研究的重要启示以及对于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李世涛[3](2019)在《杜书瀛访谈:回忆我的老师》文中研究说明杜书瀛,山东宁津人,当代着名文艺理论家,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艺理论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着有《论李渔的戏剧美学》《论艺术特征》《论艺术典型》《文艺创作美学纲要》《文学原理——创作论》《文学会消亡吗》等。作为新时期我国文艺学界一位很有影响的学者,他认为文艺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一直坚持在文艺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并敢于结合现实提出自己的学术思想,针对文艺理论原问题作出新的阐释,迄今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着问世。本期刊发由中国艺术院李世涛研究员执笔的访谈文章,让我们跟随杜先生满怀深情的回忆,追寻两代学术大家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朱家楠[4](2019)在《后稷与先周农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稷的文化属性及后稷与先周农业关系问题是中国上古史研究和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又是研究后稷与先周农业发展关系的前提条件。辨明后稷身份,才能更好的研究先周、姜炎两族关系,厘清后稷与先周农业的关系。后稷一般被认为是周人的直系先祖,探讨后稷问题对推进先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姬姜两族关系入手,为我们探讨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从周原的先周文化与东方光社文化的关系、《生民》与《緜》关于周不同始祖和社会环境的记述、传说中很多农业神被冠以姜姓特征,以及后人对后稷形貌特征的描述等方面,猜测后稷很可能起初属于姜炎文化,后在姬姜联盟的背景下被周人借为先祖,其实是其母系舅祖。后稷的身份一般被认为是一个人、周人直系先祖或和周人没有关系的农业神,我们结合古代文献通过分析上述几种观点,认为后稷的身份是复杂的,是被赋予农业神属性的周人的母系祖先集合。先周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和后稷姜族没有关系,最后一个时期与姜族融合,飞速发展。第一个时期,周人依附于夏区,进行农业生产,第二个时期,周人长期处于戎狄生活的区域,形成了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结构,第三个时期,周人迁至关中地区,与当地的姜人融合,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农业的爆炸式发展。后稷与先周农业为后世中国农业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后稷与先周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信仰方面,形成了后稷稷祀的体系;二是,发展了重农思想,坚守执农不弃的精神;三是提出相地制宜的农业思想、开始运用田间除草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运用选种育种技术、引进小麦的种植技术、教民稼穑推广农业生产、提出“彻田为粮”的井田制萌芽等农业思想、技术、制度。
覃凯梨[5](2018)在《《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重要文献。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的内容。祭祀是先秦时代的重要活动,宗教哲学也是先秦时期先民的主要思考方式之一,祭祀文化对于《诗经》文学创作的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因此从祭祀文化的角度去探讨《诗经》中的祭祀文化的意象的审美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探讨祭祀文化的起源与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即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和祖灵崇拜的产生和发展。其次分析夏商周三代对鬼神的态度变化,探讨祭祀文化发展到《诗经》时代,在经历了周公制礼和孔子对祭祀的改造后祭祀文化产生的变化和特征。第二部分通过探讨《诗经》中的祭祀文化的表现,即祭祀文化影响下的《诗经》中的祭词,祭器,祭品和祭祀地点中的天文地理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等背后潜藏着的深刻文化内涵,并透过“阴阳观”这一视角的观察,揭示出字里宗教祭祀文化的意象背后的阴阳文化、象征意义等等文化理念,体现出《诗经》时代背景下的祭祀文化的意象审美特征。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诗经》祭祀文化的审美特征的变化对比,在祭祀文化的影响下,《诗经》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意象,用归纳法总结出这些意象的审美特征即隐与显、动与静、俚俗与崇高、理性与感性的对比以及这样的审美特征对中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张勇[6](2017)在《《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东方和西方都有经典诠释的传统,在经典诠释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思想的创发。西方最典型的是对《圣经》的诠释。东方则有对《老子》、“四书”等经典的解释。专门研究《老子》诠释的学问称之为“老学”。熊铁基先生等撰写的《中国老学史》对于《老子》的“启后”——即对《老子》的后世影响研究很重视,对《老子》的承先——即《老子》的思想渊研究也比较重视。书中谈到《老子》对“天道”、“五行”、“辩证法”、“无为”、“自然”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饶宗颐先生则提出从思想史发展脉络上来研究,开辟出“先老学”一名词。而对《老子》本身的文字研究和思想内涵、哲学内涵发掘则对于无论是“先老学”还是“后老学”,都具有根本的价值。本文的主旨,一是就《老子》的“承先”部分,特别是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论述;二是对《老子》本身的文本和哲学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对《老子》以前的阴阳五行思想的梳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将《尧典》、《舜典》、《大禹谟》三篇文章合并研究,结合《洪范》篇的哲学思想,从而认为阴阳五行思想的成熟时间至少在商末周初。《老子》的思想底蕴是阴阳五行思想。阴阳五行思想是理解《老子》的一把钥匙,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解,可以深化和细化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本文理清了《老子》和阴阳五行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指出了《老子》道论的超越性。认为《老子》道论是《易经》阴阳哲学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做出的新解释。《老子》将一个普通的名词“道”抽象成专有的哲学术语,从而将之前的朦胧和萌芽状态的哲学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体系完整,极具解释性和包容性,这是先秦传统思想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高潮,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突破。阴阳和五行肇端于古天文学。阴阳源于先人对身内和身外的观察和探索,特别是对天象的归纳总结。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同源。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前七、八千年阴阳观念初步萌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阴阳观念已具雏形,而尧舜禹以及夏代是阴阳五行观念的发展期,而商末周初的《洪范》篇是阴阳五行观念成熟的标志性文献。周代阴阳五行思想的应用在《左传》、《国语》中有集中的反映。《老子》文本、修辞、结构、义理等方面均体现了阴阳五行思想。《老子》第二章“善恶相生”、第四十二章“负阴抱阳”最为突出。而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第十章“营魄抱一”、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等则反映了五行思想,本文均——进行了辨析。本文认为《老子》书中蕴含不少的医学知识,《老子》和《黄帝内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天文学解老、医学解老可能会成为老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从道论、物论和名论三方面对《老子》道论进行阐发。对道的属性和特点(自为性、自在性、自因性、自然性、无限性、圆满性、均衡性、超越性、终极性等)、道名关系、道物关系等方面做了一定论述,并努力尝试古今和中西理念的融合。最后,文章指出《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对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对“文明冲突论”做出了积极的回答。并且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研究体系、话语体系都具重要价值。本文在研究《老子》的阴阳五行思想的过程中,运用了解释学、天文考古学、哲学、传播学、和文献学等方法,也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研究方法的汇通寻求新意。本文注意结构上的逻辑关系。第一章是《老子》以前阴阳五行思想发展的开端、发展与成型过程;第二章分析《老子》的阴阳学说;第三章分析《老子》的五行思想;第四章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视角研究《老子》道论的展开;最后讨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田大刚[7](2017)在《西周都城问题专题研究》文中指出西周(包括先周)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着重要地位,其都城众多,变迁复杂,常与周人的迁徙相伴而变化。由于西周及其都城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西周都城问题十分重要。古代都城布局复原研究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了解古代都城原貌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现代城市或遗址的基础。对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西周都城的发展变迁及其地理特点,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都城遗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借助于传世文献、金文、考古资料以及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在考证地望、梳理选址与营建的基础上总结几个都城的布局形态及其特点。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梳理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的变迁体系的基础上,对目前地望和性质均存在较大争议的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对豳和洛邑等性质明确但地望存在争议的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的地望进行考证,并重点理清洛邑、成周、王城、新邑的相互关系及其地望问题;另一方面对文献和金文记载的(?)京、周、郑、程等性质与地望均存在较大争议的疑似西周都城的地名进行梳理、辨析,并对其地望与性质进行探讨。第二章,在明确一些都城的地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传世文献、金文和考古资料并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探讨豳、岐邑、丰邑、镐京、洛邑等主要都城的选址与营建过程,梳理都城的选址背景、选址原则与过程以及都城营建过程,进而总结西周都城的规划与营建思想。第三章,在对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宫殿、宗庙、墓葬、手工业作坊、窖藏等要素的分布出发探讨和尝试复原岐邑、丰邑、镐京以及洛邑等都城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此外,对杨宽先生提出的成周开创都城布局的“西城东郭”结构的理论进行探讨与评价。最后,在探讨西周都城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问题的基础上讨论《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载的都城规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全文进行必要的总结,指出本文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学界对于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主要着眼于其地望、选址与营建方面,但在一些问题上较少突破,如在选址方面较少探讨都城选址的地理环境;在布局形态方面除考古工作者外一般多直接使用《考工记·匠人营国》的说法进行推测,少有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对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的布局形态进行综合探讨的情况。而本文则着眼于综合利用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先周都邑和西周都城的地望进行考证与辨析,对都城(邑)的选址与营建过程进行复原并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此外,根据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与金文记载对西周都城的布局形态进行初步复原,并且总结各个都城的布局特点,此外,还对相关都城布局理论进行了回应。
朱君毅[8](2016)在《从《诗经》中的礼器透视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的互融》文中研究说明寺洼文化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青铜文化之一,与起源于甘肃陇东的先周文化在时间和地域上多有交错。以《诗经》中描写的礼器为视点,比较这两种文化中的陶器和青铜器,可发现其中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结合相关典籍中关于周先祖"窜于戎狄之间"的记载,可以认为,先周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寺洼文化等文化形态发生了长期互动和有机交融,形成了极具陇上文化特色的周文化的基本形态,对华夏文明的的最终定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真明[9](2016)在《近20年“《诗经》与陇文化”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与陇文化"是甘肃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近20年来,学界在《诗经》等传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研究的新发现,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对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的地望问题和周人迁居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证,对《诗经》中与先周和先秦相关的篇目做出了新的阐释,为《诗经》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也为甘肃地域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成果。
李欣哲[10](2016)在《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汉字书写的文学经典,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言志、诗缘情,《诗经》以情感为依托传播礼乐精神。然而,《诗经》的情感表达有特定的文化语境,加之时代悬隔、文本晦涩,因此,当代人对其情感内涵的认知十分困难。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诗经》情感信息进行展现,有助于提高当代人对其情感内容的认知效率,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将赋予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新的活力。《诗经》的情感信息可以定性、定量研究。305篇具有诗篇创作的历时性、美刺讽谏的政治性、抒情言志的地域性以及仪典之用的主题性等特点,因此在情感信息上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史诗特征、政治特征、地域特征和情境特征。利用手工标注法定性、定量提取情感信息数据,运用可视化技术将《诗经》抽象的情感内容转换为可感知形式,从而提高认知效率。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依据情感分类和特定文化语境分析并提取《诗经》情感信息;采用桑基图、主题河流、地图标注等形式对《诗经》情感信息加以呈现;实现基于用户视角的情感数据的过滤与选择、可视界面的平移与缩放的可视化交互设计。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从完成目标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准确率两个维度评测该设计是否有利于提高受众的认知效率;使用启发式评估的方法,从视觉表现和交互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其交互和界面可用性是否良好,发现问题,提出迭代改良的方向。综上所述,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尝试一种全新的、直观展现《诗经》情感内容的方式,以提高受众对《诗经》情感认知的效率,探索在数字媒介环境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新途径。
二、论《豳风》地域与周人史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豳风》地域与周人史诗(论文提纲范文)
(2)先秦组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 |
六、组诗的界定及其判定依据 |
第一章 《诗经》中的组诗 |
第一节 颂诗中的组诗 |
一、《商颂》殷人祭祖乐歌 |
二、《周颂》大武乐章 |
三、《周颂》祀文王组诗 |
四、《周颂》冠礼组诗 |
五、《周颂》籍田礼组诗 |
六、关于《鲁颂》非组诗的说明 |
第二节 雅诗中的组诗 |
一、《大雅》周人祭祖乐歌 |
二、《小雅》宴饮诗 |
三、《小雅》农事组诗 |
四、《小雅》田猎组诗 |
第三节 风诗中的组诗 |
一、二南中的婚礼乐章 |
二、《郑风》内容相关型组诗 |
(一)《山有扶苏》《狡童》《褰裳》《溱洧》 |
(二)《萚兮》《丰》 |
(三)《叔于田》《大叔于田》 |
三、《陈风》内容相关型组诗 |
(一)《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 |
(二)《宛丘》《东门之枌》 |
第二章 《楚辞》中的组诗 |
一、楚国祭神乐歌《九歌》 |
二、经后人编辑而成的组诗《九章》 |
三、宋玉借题述志组诗《九辩》 |
附:见于先秦传世文献中的其他组诗 |
第三章 出土文献中的组诗 |
第一节 《石鼓诗》 |
第二节 《清华简》中的组诗 |
一、《耆夜》中的“饮至礼”组诗 |
二、《周公之琴舞》与成王“嗣位大典”组诗 |
三、《芮良夫毖》与儆毖组诗 |
第三节 秦简《为吏之道》 |
第四章 先秦组诗的类别、生成、演变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先秦组诗的类别、生成机制与功能 |
一、先秦组诗的类别 |
二、先秦组诗的生成机制及其功用 |
(一)先秦组诗的生成机制 |
(二)先秦组诗的功能 |
第二节 先秦组诗的流传及演变特征 |
一、先秦组诗的流传 |
二、先秦组诗的演变及其特征 |
(一)先秦组诗的演变 |
(二)先秦组诗的特征 |
第三节 组诗对先秦诗歌研究的启示 |
一、早期诗歌的整体研究法 |
二、将语境作为研究诗歌的标尺 |
第四节 组诗的价值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
一、组诗的价值 |
(一)组诗的文学与文体学价值 |
(二)组诗的文化价值 |
二、先秦组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后稷与先周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古代文献中的后稷和先周 |
1.3.2 现代学者对后稷和先周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后稷的文化属性考辩 |
2.1 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由来 |
2.2 考古遗存及文献中所见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 |
2.2.1 考古资料所见的先周文化 |
2.2.2 文献资料所见后稷的姓氏问题 |
2.3 后稷不是周人直系先祖——以《诗经》三篇为中心的考察 |
2.4 农业神与图腾——后稷近于姜炎文化的旁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后稷身份及其农业事功考辩 |
3.1 学界对后稷身份问题的几种观点 |
3.2 对后稷身份问题各种观点的分析 |
3.3 后稷的身份 |
3.4 后稷农业事功 |
3.4.1 《生民》中后稷农业事功的探索 |
3.4.2 《思文》中体现的后稷农业事功 |
3.4.3 《閟宫》中体现的后稷农业事功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先周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4.1 后稷与先周农业的关系 |
4.2 先周族与姜族结盟前的农业发展 |
4.2.1 不窋时期周人的迁徙 |
4.2.2 不窋时期周人农业发展分析 |
4.2.3 公刘迁豳 |
4.2.4 公刘迁豳后的先周农业 |
4.3 与姜族结盟后的先周族农业发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后稷及先周农业对后世的影响 |
5.1 后稷稷祀 |
5.1.1 后稷稷祀的起源 |
5.1.2 后稷稷祀的流变 |
5.2 重农思想 |
5.3 农业技术、制度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祭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祭祀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
一、祭祀文化的产生 |
二、祭祀文化的发展 |
第二章 《诗经》中的祭祀文化意象 |
第一节 《诗经》中的祭祀文化 |
一、《诗经》中的祭祀诗 |
二、《诗经》其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祭祀文化 |
第二节 《诗经》中祭祀文化意象的具体表现 |
一、祭词 |
二、祭器与祭品 |
第三章 《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隐与显 |
第二节 动与静 |
第三节 俚俗与崇高 |
第四节 理性与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采用的研究方法 |
六、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一章 《老子》之前的阴阳五行思想 |
第一节 原始人类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萌芽 |
一、旧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种子开始萌芽 |
二、干支文化与阴阳五行思想萌芽 |
第二节 传说时代的阴阳五行思想起源 |
一、距今8000年阴阳观念的发展 |
二、距今5000年前后五行思想的发展 |
第三节 尧、舜、禹时代阴阳五行学说渐具雏形 |
一、尧、舜、禹的阴阳五行思想 |
二、《尚书》载尧舜禹时代的五行学说 |
三、前二千年左右“龙分阴阳”的观念 |
四、从传播学视角看三代阴阳五行思想 |
第四节 夏、商、西周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和完善 |
一、夏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
二、商代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 |
三、西周阴阳五行思想的完善 |
第五节 《易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
一、《易经》知识体系简况 |
二、《易经》的内容和构成 |
三、《泰卦》是阴阳思想的典型表达 |
四、《老子》和《易》总体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别 |
第六节 《诗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
一、《诗经》的产生年代、基本情况及其重要价值 |
二、《诗经》与《老子》、《易经》的对比研究 |
三、《诗经》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
第七节 《左传》、《国语》所载史官阴阳五行思想 |
一、春秋时代的社会和学术变迁 |
二、史伯的阴阳五行学说 |
三、史墨的阴阳五行学说 |
四、《左传》、《国语》等书中其他人物的阴阳五行思想 |
五、阴阳五行学说发展概论 |
第二章 《老子》的阴阳思想 |
第一节 《老子》其书简况 |
一、《老子》的字数和体裁 |
二、《老子》一书的音韵和文学色彩 |
三、《老子》的文字与字义 |
四、《老子》八十一章的四种段落结构 |
五、《老子》的文学性 |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含义辨析 |
一、阴阳学说的含义 |
二、阴阳学说的现代话语新解读 |
三、“一分为二”与阴阳观 |
第三节 《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句研究 |
一、《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本摘录 |
二、《老子》含有阴阳思想的文句分析 |
第四节 《老子》修辞中体现的阴阳思想 |
一、对偶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
二、互文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
第五节 《老子》文本结构的阴阳逻辑分析 |
一、《老子》正反相合的两段式结构文本分析 |
二、《老子》总、分、合三段论式结构分析 |
三、《老子》四八对应式结构分析 |
四、《老子》章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
第三章 《老子》的五行思想 |
第一节 《老子》文本形式与五行思想 |
一、战国时扩大了的五行模式图 |
二、《老子》文句中的五行观念 |
第二节 《老子》五行思想释要 |
一、“五色”、“五音”、“五味”的总结 |
二、“载营魄抱一”的五行哲学 |
第三节 “躁胜寒,静胜热”与五运六气说 |
一、“躁胜寒,静胜热”句意的几种解释对比 |
二、《左传》“六气”说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说 |
三、小结 |
第四章 《老子》道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
第一节 《老子》的道论 |
一、《老子》对《易经》哲学思想的继承简述 |
二、释《老子》之“道” |
三、《老子》道论的内容 |
四、道的特征与属性 |
第二节 《老子》的物论 |
一、释《老子》之“物” |
二、论“道生万物” |
三、《老子》关于道物关系论的其他章句举要 |
四、道物关系总结 |
第三节 《老子》的名论 |
一、论《老子》之“名” |
二、道的无可名与多名 |
三、诠释学视野中的“道可道、名可名”内涵 |
第四节 《老子》道论于阴阳五行视角下的展开 |
一、《老子》道论于阴阳视角下的展开 |
二、《老子》道论与五行思想的紧密联系 |
结语 |
一、《老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突破 |
二、《老子》道论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三、《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西周都城问题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西周都城的整体研究 |
二、对单个都城地望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范围、内容以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周部分都城地望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周人的起源及其都城变迁 |
第二节 豳的地望 |
第三节 洛邑、成周、王城、新邑的关系及其地望 |
一、武王选址、营建洛邑事迹考辩 |
二、洛邑与成周、王城、新邑等的相互关系 |
三、洛邑(成周)的地望问题 |
第四节 (?)京、周、郑、程的地望与性质 |
一、(?)京 |
二、周 |
三、郑 |
四、程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豳、岐邑、丰邑、镐京、洛邑的选址与营建 |
第一节 公刘对豳的选址与营建 |
一、公刘对豳地的选址与营建 |
二、公刘营豳的特点 |
第二节 古公亶父对岐邑的选址与营建 |
一、古公南迁与择居周原 |
二、岐邑的营建过程 |
三、岐邑的营建特点 |
第三节 丰邑的选址与营建 |
一、丰邑的选址 |
二、丰邑的营建 |
第四节 镐京的选址与营建 |
一、镐京的选址 |
二、镐京的营建 |
三、丰镐二京选址与营建的特点 |
第五节 武王、周公对洛邑进行规划、选址与营建 |
一、武王对洛邑的初步规划与选址设想 |
二、周公、召公对洛邑进行选址与营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西周都城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 |
第一节 岐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 |
一、先周时期的岐邑及其分布范围 |
二、西周时期的岐邑及其设施 |
三、岐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丰邑 |
一、先周时期的丰邑及其遗存范围 |
二、西周时期的丰邑及其设施 |
三、丰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 |
第三节 镐京 |
一、镐京的设施 |
二、镐京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以及丰镐二京的布局特点 |
第四节 洛邑(成周) |
一、洛邑(成周)的设施 |
二、洛邑(成周)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及其特点 |
三、对相关都城布局理论的讨论 |
第五节 西周都城的实践与营国制度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其学术意义 |
第二节 仍需探讨的西周都城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从《诗经》中的礼器透视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的互融(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的时空交错 |
二、从《诗经》中的礼器透视先周和寺洼文化中的器物 |
(一)鼎 |
(二)笾、豆、登 |
(三)簋(guǐ) |
(四)壶 |
(五)尊 |
(六)罐 |
(七)鬲 |
三、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融合的多重考察 |
(9)近20年“《诗经》与陇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寻找周人及秦人在甘肃的证据 |
(一)关周先祖在甘肃活动的地域 |
(二)关于秦人先祖在甘肃活动的地域 |
二、研究公刘和古公亶父迁徙的原因 |
(一)文献学的考证 |
(二)科技考古的介入 |
三、阐释周秦文化的特征及文化意义 |
(一)《诗经》与周秦文化的关系 |
(二)阐释“陇文化精神”的周秦渊源 |
(三)探讨周秦时代的“陇文化精神” |
四、结语 |
(10)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诗经》情感内容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关于文本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关于认知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诗经》的情感信息及其认知方式 |
2.1 《诗经》情感表达及其情感信息的定性研究 |
2.1.1 诗篇创作的历时性及其情感信息的史诗特征 |
2.1.2 美刺讽谏的政治性及其情感信息的色彩特征 |
2.1.3 抒情言志的地域性及其情感信息的地方特征 |
2.1.4 仪典之用的主题性及其情感信息的情境特征 |
2.2 《诗经》情感色彩及其传统认知方式分析 |
2.2.1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政治的外显形态 |
2.2.2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精神的情感教化 |
2.2.3 传统歌乐舞形式的《诗经》情感认知方式 |
2.3 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的可行性分析 |
2.3.1 《诗经》情感识别手工标注的可行性分析 |
2.3.2 《诗经》情感呈现视觉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2.3.3 《诗经》情感可视化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
3.1 《诗经》情感可视化实现流程 |
3.1.1 《诗经》情感信息处理方法 |
3.1.2 基于情感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
3.1.3 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可视化效果 |
3.2 《诗经》情感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 |
3.2.1 依据情感类别的情感信息抽取 |
3.2.2 基于特定文化语境的情感信息抽取 |
3.3 《诗经》情感信息可视化设计 |
3.3.1 基于情感类别的分流构成 |
3.3.2 基于情感变化的时间序列 |
3.3.3 基于地域民风的位置信息 |
3.4 《诗经》情感可视化的交互设计 |
3.4.1 情感数据的过滤与选择 |
3.4.2 可视界面的平移与缩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评测与分析 |
4.1 基于认知效率的评测分析 |
4.1.1 基于对比实验的评测方法 |
4.1.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1.3 实验结果统计与认知效率分析 |
4.2 基于交互和界面可用性的评测分析 |
4.2.1 基于启发式评估的评测方法 |
4.2.2 评估内容与方法 |
4.2.3 评估结果统计与可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 1 《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 1 |
附录 2 《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 2 |
附录 3 《诗经》情感信息数据表 3 |
附录 4 《诗经》内容信息数据表 |
附录 5 《诗经》情感可视化对比实验任务列表 1 |
附录 6 《诗经》情感可视化对比实验任务列表 2 |
附录 7 《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的启发式评估表 |
致谢 |
四、论《豳风》地域与周人史诗(论文参考文献)
- [1]陇东地区周祖传说的文化变迁研究[D]. 李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先秦组诗研究[D]. 杨铖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杜书瀛访谈:回忆我的老师[J]. 李世涛. 社会科学动态, 2019(10)
- [4]后稷与先周农业研究[D]. 朱家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5]《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D]. 覃凯梨.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
- [6]《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西周都城问题专题研究[D]. 田大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从《诗经》中的礼器透视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的互融[J]. 朱君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9]近20年“《诗经》与陇文化”研究综述[J]. 马真明. 长江丛刊, 2016(21)
- [10]面向认知效率的《诗经》情感可视化设计及其评测研究[D]. 李欣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