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论地理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一、地理学事业发展与创新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钱春富[1](2021)在《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社会发展“五大理念”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不断促进区域教育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推动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整体上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边、贫、弱、滞地带的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凹地”,研究并推进边、贫、弱、滞地带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深化教育公平及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补短板”乃至推进“乡村振兴计划”的需要,因而在当前具有相对重要和显在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怒江州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深入剖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对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的主要诉求与特殊要求,进而结合教育调查与SWOT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相关措施建议。怒江州地处边境且为我国较大的直过民族聚居区,其相对特殊的教育发展历程和“望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的高山峡谷地形、“滇缅印藏结合部”的特定区位、族群众多与生态独特等人文及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对其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诸多特定诉求及特殊要求。本文在文献研究、述评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从区域教育尺度对怒江州进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分析框架:即从文献研究发现的理论空间及进一步探索方向出发,对“空间、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三位一体思想进行了整体性探讨与区域化建构,对概念系统及基础理论作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提出且阐述了区域教育尺度下对怒江州进行教育可持续发展分析的分析角度、分析要素、分析内容等反映研究重点的思路框架。进而,基于建立的分析框架,论文对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时间、空间、地理环境三条轴线的深入剖析与解析:通过历史地理方法回溯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特殊历程,通过地图方法、GIS分析法等呈现并分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空间特征,通过地理环境分析与教育调查剖析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现状、矛盾、诉求等。在此基础上,将怒江州教育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导向结合,在怒江州推进教育发展的资源优劣势、问题与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三者协调的耦合视野下,建立SWOT模型分析,最终从策略思路、策略路径、发展重心、内容体系四个层面提出了推进策略,从省级政府统筹、地方政府引导、学校管理者协作三种角度提出保障措施及建议。研究发现,怒江州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教育发展历程,使得怒江州教育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地域性特点及诉求,集中体现在“区位重要但边贫弱滞、地广人稀但人地矛盾、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地域广大但山高坡陡、环境优美但灾害频发、族群和谐但跨境涉边、边境安宁但宗教交织”七个大的层面上。在这些地域性影响因素的客观制约及影响下,怒江州区域教育整体上处于“边、贫、弱、小、难”的现状,教育发展总体上面临着追赶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层面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和帮扶力度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和重点面向这些地域性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诉求,在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扣紧以下重点:(1)在策略思路上采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策略,通过“区位地形特点+优势资源合理利用+内涵式增长”三结合的策略设计及配套措施来促进怒江州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和促动区域内教育内生式发展;(2)在策略路径上着力于公平化发展区域教育、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化发展区域教育三种大的方向及路径;(3)在发展重心上将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心聚焦于在高质量国民教育、地方特色教育、地缘特点教育三个层面上共同发力和统筹推进,以加快怒江州的教育质量发展、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化教育竞争能力提高;(4)从内容及体系角度应重点推进优质教育均衡、生态文明教育、文化多样性教育、跨境教育和旅游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边疆安全教育等切合地域性特点并体现教育特色的内容,同时在教育投资及区域教育发展的体系设计、资源布局、学校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特征与地域性特点的适切性。

郭雄风[2](2021)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初年,淮河流域水患严重,淮河下游地区百姓苦不堪言。中国地学会会员多为江苏籍,其对家乡淮河疏导活动关注密切。以张謇为首的江苏士人曾提出许多导淮计划书,并且费礼门等西方工程师也被中国政府邀请前来治淮。这些导淮计划可见于中国地学会机关刊物《地学杂志》,导淮计划书蕴含的水利知识既有中国传统的治河方法,又有西方水利技术。在导淮活动中两种不同治河方法相互融合,从而推动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在导淮活动中,西方的水利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淮河治理,然而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河防经验,尤其以水为师的传统治河理念也并未被导淮人物忽视,淮河流域治理较为成功的计划是中西治水方法相结合,在引进西方水利技术的同时,考虑中国河流具体情况。1920年后,导淮活动逐渐由民间倡导转向政府主导。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成立,为淮河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导淮委员会发布的《导淮工程计划书》在充分吸收传统治河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对淮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进而减少水患发生,发挥淮河流域的航运、灌溉价值。导淮活动中的近代水利科学知识含量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开始获得实效。从民国初年导淮计划书讨论淮河入海入江路线至1920年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海港建设,导淮计划书经历由方案路线选择至具体工程实施的变化。导淮工程计划由国民政府主导、水利专家主持,流域统筹治理,这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治理的科学性。1929年导淮委员会成立后,淮河的水利机关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避免了因地区利益纠纷而致导淮计划失败。近代水利科学知识运用于河流治理,主要体现为讲求流域综合治理,尤其强调成立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水利保障机关。水利机关可进行工程筹措经费、颁布治河政令、为治河引进水利技术人才,这些政府职能正是民国初年落实导淮计划书所必需的。因缺乏政府水利机关管理,民国初年导淮计划只停留于设想层面。因此,运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治理时,需融合西方水利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治河方法,政府水利机关为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淮河治理工程才可取得成效,进而淮河的灌溉、航运、水电等价值才可被逐渐开发利用。

桂钦昌[3](2021)在《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研究 ——以国际学术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逐步取代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日益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生产日益成为国家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然而,传统的知识生产研究范式将知识生产视为投入产出的函数,聚焦知识生产规模以及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并不关注区域知识结构和区域间的知识合作网络,从而忽略了知识生产的内生性和交互性。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探究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丰富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科学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以国家为分析单元,通过融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出了全球知识生产分析框架。论文认为国家知识生产是一个涉及内部投入与外部资源、知识基础与外部联系、本地能力与全球互动的多主体、多要素和跨尺度的过程,既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也是国家之间交互式过程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研发投入,还深受国家知识结构和国际合作网络的影响。为了探究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论文从知识生产规模、知识生产结构、知识生产合作网络和知识生产演化的影响机制四个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科学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知识创新版图加速重构。全球知识生产规模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知识生产的能力,知识生产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科学强国虽一直主导全球知识生产,但所占份额逐渐下降;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科研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正逐步增大,所占份额逐渐提高。国家之间的科学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异指数常年维持高位,呈现钉子状的空间集聚特征,高度集中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少数国家。从时间演化来看,空间分异指数呈现减小的趋势,全球知识生产的重心呈现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转移的趋势,曾经欧美主导的两极格局被欧洲、北美和亚太的三极格局所取代,并向未来的多极格局演化,知识生产版图正在加速重构。知识生产的集聚特征与分散趋势,共同塑造了全球知识生产的地理格局。(2)知识生产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关联性是国家知识结构演化的关键驱动力。知识生产存在学科结构差异,全球知识生产高度集中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少数理工类学科。全球知识复杂性的空间分布是极不均衡的,国家的多样性与平均遍在性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复杂知识的生产。全球知识空间高度异质,主要国家的知识空间演化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绘制核密度曲线发现原有学科的知识关联性最高,新扩展学科次之,拟扩展学科最低。基于Logit回归模型发现,知识关联性是国家知识结构演化的关键驱动力,知识复杂性则是主要障碍,关联性可以削弱知识复杂性的负面影响。此外,关联性的影响存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创新能力和学科领域的差异。(3)知识生产表现出明显的交互式特征,越来越依赖国际合作,多维邻近性是合作网络演化的重要机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全球知识合作网络,知识生产的网络化和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国家数量持续增多,双边关系急剧增加,凝聚性不断增强,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全球知识合作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呈现等级层次式与分布式组织并存的拓扑特征,多核心-边缘结构与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显着。基于重力模型和负二项式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文化邻近性、历史联系、国际留学生规模对国家间科研合作产生积极而又显着的影响,认知邻近性与科研合作规模是倒U型的函数关系,过度的认知邻近可能会阻碍合作。基于随机行动者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传递性、优先连接、认知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促进了全球知识合作网络演化,地理距离对合作网络演化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国家的城镇人口规模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4)知识生产是由国家内部的知识结构和外部的网络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生产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研发投入,还深受本国的知识结构和合作网络结构属性的影响。基于能力吸收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采用扩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估计,我们发现知识结构、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对国家的知识生产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即科学能力越强、外部合作关系数量越多、平均合作强度越大、结构洞越高和共同认知越多越有利增强国家的知识生产绩效。通过以上分析,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几点政策启示。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的支撑性作用。其次,相比以前我国相对重视知识生产规模,现在需要更加重视知识生产质量,数量与质量并重。再次,优先选择关联性强且迭代速度快的学科领域,推动国家知识结构向“无人区”迈进。然后,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加速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主动融入并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科学合作中心。最后,加速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深度融合,推动知识生产国内国际“双循环”。文末也呼吁需要补充来自其他测量指标的证据,需要引入新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重视微观的大学层面的知识生产。

张飞[4](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李增华[5](2021)在《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教育地理学既是专业学术领地内“教育-地理”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理论结晶萌芽,也是实践操作层求解多元教育地理问题的方案探讨累积。在“交叉学科”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现实背景下,尚处发展起步阶段的教育地理学一方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学科元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采用元学科体系研究的一般范式,围绕“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逻辑分析主线,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全面阐释“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互动的“人-地”关联。进而在这一基础上,首先,引入交叉学科的理论解析,从普遍意义上探讨“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融的本体内涵、边界及其限度。其次,借助地理学的专门化学科关照,系统揭示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下位分支学科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目的性,并依托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指引,围绕“教育与地理要素”的内外互动,分解厘定教育地理学的学科知识构成,并因循学科知识“人-地互动、教-地互动、教育-环境互动”的三重内在逻辑联结,构建其学科知识体系。再次,借助“传统+现代”的学科体系评判分析框架,重回“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四维”梳理(在大学中开设专业、有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有专门化的研究队伍、有专门性的理论研究刊物),分析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现存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改进。最后,以“余论”探讨的方式,尝试提出“以教育地域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方案,力图形成“普遍意义探讨+学科视角观照”相统合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整合路径”。聚焦整个研究内容的系统探讨,本研究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创新:1.阐述并揭示了教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隶属“教育-地理”学科交叉的本质事实。借助地理学的特定视角,阐述了教育地理学作为其下位分支学科发展的逻辑可能和内容缺失,并在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下位分支学科内容缺失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交叉学科理论的“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叉内涵、边界与限度的思辨厘定,明确揭示出“教育地理学作为教育活动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客观事实。2.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地域系统”是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核心本体的理论观点。透过人地关系理论的“人-地互动”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教育-环境”交互迁移,论证了“教育地域系统”作为“人-地互动逻辑起点”和“教育-环境交互逻辑终点”相统一的一面,并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理论认知内,提出了教育地域系统以“教-地”互动串联“人-地互动”和“教育-环境互动”的中介纽带作用,从而明确了教育地域系统作为教育地理研究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3.分析并解构了教育地理学基于“教-地”互动逻辑而生成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容。遵循“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叉的“教-地互动”逻辑主线,分析了教育地理学以教育活动和地理要素多元耦合而形成本体论知识,以“教育-地理研究学术共同体”学科认知而催生的认识论内容,以交叉学科知识关联和下位学科纵向分化相统一的方法论解析。本研究在教育地理学研究领地上的零星内容丰富,在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上的式微理论创新,更多是建立在前人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既是人地关系等系列理论在客观教育地理事象观照上的粗浅尝试,也是立足教育地理研究巨人肩膀上的持续前行。

李金欢[6](202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关于地理学思想的传播研究是当代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一项,然而其中对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的引入研究却是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薄弱部分,尤其是对20世纪50年代苏联地理学引入中国的影响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会丰富20世纪50年代苏联地理学引入对中国地理学影响研究的内容。论文通过充分搜集、整理和阅读中方史料,更借助了一些外文资料以及中外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等方法,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背景、方式、内容及其影响来进行分析论述。苏联地理学思想和内容不仅对建国初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对当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未来的地理学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20世纪50年代高教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背景,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苏联展开了全面的学习,对欧美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了批判,并将教育进行改革。第三部分介绍引入的三种方式,分别为传播地理学着作和文章、请苏联专家和学者来华进行指导和将留学生送往苏联进行地理学习,后又对引入方式产生的相关成就进行了简要梳理。第四部分阐述苏联地理学的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对苏联地理学在这两个分类中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最后一部分为引入苏联地理学对我国的影响,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文章中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又分别作了阐述。苏联地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就,故而它在建国初期科学界十分重要,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在理论上推动科学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生产的进步,所以苏联地理学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孙照沣[8](2021)在《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经典《伤寒论》发展而来的中医流派——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医流派。本研究以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扶阳流派在云南的文化扩散、文化涵化现象以及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在滇形成、发展与变迁的规律。试图通过文化地理学,从一种新的角度探讨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与传播规律,拓宽中医经典地域性文化文化学术广度,为流派人才培养与流派在更广阔地域的传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流派代表医家生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以及流派发展的地域条件时代背景都是中医流派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手段,收集整理云南吴佩衡医家医案与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创始人吴佩衡生平大事记,收集不同地域同时代同师承的扶阳流派代表医家医案(范中林与祝味菊医案)与不同地域同时代同师承的扶阳流派创始人生平大事记(祝味菊大事记)作为对照研究的样本资料,研究扶阳流派在云南的文化扩散以及文化涵化现象,探讨地域因素对扶阳医家用药规律的影响以及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与传播规律。结果:扶阳流派在滇传播的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基于地域、用药规律、流派代表医家与时代四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地域日较差规律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可以较为客观地呈现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日气温变动幅度的状态。(1)高气温日较差的类蜀滇地区属于扶阳流派的舒适传播区域,扶阳医家可以直接运用传统扶阳流派思想,结合四诊合参,从辨证论治出发来构建诊疗思路。(2)低气温日较差的异蜀滇地区属于扶阳流派的陌生传播区域,扶阳医家诊疗前需要充分调查当地气候特点,了解当地常见病与医生常用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运用传统中医思维思考扶阳思想的地方性适应方向,探索出属于异蜀滇地区自然环境下的扶阳流派地方性适应思想。2.用药规律(1)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共同特点:擅用姜桂附、善用经方、少用苦寒药物、常配伍健脾化湿药。针对高气温日较差的类滇蜀地域诊疗,可以尝试直接运用传统扶阳流派思想与用药习惯,结合四诊合参,从辨证论治出发来构建诊疗思路。(2)针对低气温日较差的异蜀滇地域治疗:需制约附子辛热愫悍不守之性,减轻温热药用药药量。可考虑配以重镇潜阳药物(如磁石等),制附子愫悍不守之性,引火归元;或适当配以滋阴养血药(如酸枣仁等)辛通酸收,温阳养阴并施。(3)针对某些特殊地域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加入佐使药物,助力君药补火助阳。如沿海气候较为潮湿可考虑适当配伍理气化湿药,行气化湿,以助扶阳之功。(4)发掘温热药物的新用法,探索扶阳用药更多的可能性。吴佩衡诊疗前让患者试服肉桂末泡水,若患者能耐受即表示确系阴证。祝味菊首创温潜法,同时探索酸枣仁,石膏,羚羊角,大黄等非温热药与附子的配伍使用的新功效。3.流派代表医家个人因素(1)流派代表医家对于中医扶阳流派学术理解越深刻,对于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的完成度越高。(2)流派代表医家接触和学习与自己流派体系不同的医学知识,可对自身传统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3)流派代表医家在发展临床诊疗事业的同时发展办学,注重流派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4.时代背景因素稳定和平的时代是流派发展的充分条件,在稳定的时代背景下,医家个人的提升进步与流派的传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更有可能发生。

赵一振[9](2020)在《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地理学思想的传播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研究却是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薄弱部分,无论是史料的萃集还是梳理,都少有人做过这样的工作,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会弥补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研究的一些缺失。论文通过充分搜集、整理和阅读中方史料,更借助了一些外文资料以及中外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法和对比研究等方法,主要围绕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观点内容及其影响来进行分析论述,其中着重探讨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对论文中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说明,并就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论文的创新点等进行了阐明。论文第二章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分析。论文第三章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主要观点内容,详细分析了魏特夫《地理学批判》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容,并具体分析论述了上海中华地学会和《地学季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论文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影响,并主要从两个大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论述。最后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个历程具有多方面的观点内容,之后又对丰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以及加速辩证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的结合等方面都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

孙克诚[10](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二、地理学事业发展与创新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学事业发展与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2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3 选题的专业缘由
    1.2 文献研究与述评
        1.2.1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地理+教育”交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及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空间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与区域尺度
        1.3.2 研究目标与主要任务
        1.3.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主要概念
        2.1.1 空间
        2.1.2 地理环境
        2.1.3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空间分析的主要思想
        2.2.2 地理学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2.3 教育学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2.4 跨学科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 地理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地理环境研究的主要思想
        2.3.2 地理学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3 教育学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3.4 跨学科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2.4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及价值导向
        2.4.1 区域教育系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质量、内涵、意义
        2.4.2 区域教育发展与社会可持续的联结——强调公平化发展区域教育
        2.4.3 区域教育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联结——重视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
    2.5 区域尺度下的教育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
        2.5.1 教育发展的地域性
        2.5.2 地域性要素的区域化建构
        2.5.3 分析框架的构成及其图示化表达
第3章 怒江州及其教育发展现状
    3.1 怒江州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州情概况
    3.2 教育发展现状
        3.2.1 教育基本概况
        3.2.2 政策支持背景
        3.2.3 学校数量结构
        3.2.4 教育发展的基础数据
        3.2.5 教育资源空间格局现状
        3.2.6 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3.3 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3.3.1 教育跨越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3.3.2 教育规模化发展与人地矛盾突出的矛盾
        3.3.3 教育效率化增长与教育效益化发展的矛盾
第4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地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区域教育的特殊历程
        4.1.1 区域及地域变迁
        4.1.2 民族及文化变迁
        4.1.3 社会及人口变迁
        4.1.4 教育形态的演进
        4.1.5 教育格局的演化
    4.2 区域教育的空间特征
        4.2.1 区位及经济状况
        4.2.2 地形及交通条件
        4.2.3 地缘及社会文化
        4.2.4 土地及自然资源
    4.3 区域教育的地理环境特点
        4.3.1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3.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4.3.3 地理环境的优劣势分析
        4.3.4 地理环境的教育解读
第5章 怒江州区域教育发展的教育调查与分析
    5.1 区域教育发展社会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的编制与调查情况
        5.1.2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5.1.3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5.1.4 差异性分析
        5.1.5 相关性分析
        5.1.6 回归分析
        5.1.7 调查总结与分析
    5.2 区域教育发展愿望及诉求的座谈会调查
    5.3 文化多样性教育需求的访谈调查
第6章 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及措施建议
    6.1 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6.2 进一步推进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思路
        6.2.1 健全教育体系
        6.2.2 以高质量乡村教育为主体架构
        6.2.3 以文化多样性及跨境教育为重要内涵
        6.2.4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要优势及特色
    6.3 策略路径的SWOT分析
        6.3.1 策略路径的分析模型
        6.3.2 策略路径的矩阵结构
        6.3.3 策略路径的主要内容
    6.4 建议及措施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总结
        7.1.1 对区域教育发展特点的认识
        7.1.2 对区域教育发展矛盾的揭示
        7.1.3 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分析
        7.1.4 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
    7.2 主要创新
        7.2.1 建立相对完整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框架”
        7.2.2 提出“生态化发展区域教育”新内涵,并进行诠释与图示化概括
        7.2.3 研究视角不同: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并针对边贫区域,研究意义突出
    7.3 研究展望
        7.3.1 对非实体空间的进一步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1-区域教育发展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 2-区域地理环境综合考查记录表
附件 3-文化多样性教育需求访谈调查表
附件 4-教育发展愿望座谈会调查表
附件 5-家庭教育访谈提纲
附件 6-家庭教育访谈记录(片段)
附件 7-部分访谈对象信息一览表
致谢

(2)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 《地学杂志》基本情况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方法
引论
一 《地学杂志》中的水利科学与导淮计划
    (一) 《地学杂志》与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传播
    (二) 《地学杂志》与导淮规划书
    (三) 《地学杂志》与导淮活动关系
二 淮河流域导淮工程
    (一)淮河流域水系简况
    (二)民国时期的主要导淮计划与工程
    (三)导淮工程计划的实效
三 水利机构与民国政府治淮思想
    (一)民国时期政界人士的水域治理策略
    (二)治淮策略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三)民国政府的水政职能
四 水域治理的水利科技综合分析
    (一)近代西方水利科技的实效性
    (二)传统治河与现代治河方法比较
    (三)淮河水域问题治理与科学方法运用
五 近代淮河流域的科学知识运用与反思
    (一)近代淮河流域治理策略反思
    (二)淮河水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本土化
    (四)淮河水域灾害防范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研究 ——以国际学术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知识生产的研究进展
        2.1.1 国外知识生产的文献概况
        2.1.2 国外知识生产的图谱分析
    2.2 国内知识生产的研究进展
        2.2.1 国内知识生产的文献概况
        2.2.2 国内知识生产的图谱分析
    2.3 国内外知识生产的研究重点
        2.3.1 知识生产的空间格局研究
        2.3.2 知识生产结构动态研究
        2.3.3 知识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第三章 知识生产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知识生产的相关概念辨析
        3.1.1 学术论文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3.1.2 知识、知识生产、科技与创新
    3.2 知识生产的内容解析
        3.2.1 知识生产的分类
        3.2.2 知识生产的特征
        3.2.3 知识生产的构成
        3.2.4 知识生产的功能
        3.2.5 知识生产的演变
    3.3 知识生产相关理论基础
        3.3.1 线性式知识生产理论
        3.3.2 重组式知识生产理论
        3.3.3 交互式知识生产理论
    3.4 全球知识生产的分析框架建构
        3.4.1 知识生产的规模演化
        3.4.2 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
        3.4.3 知识生产结构演化
        3.4.4 知识生产合作网络演化
第四章 全球知识生产规模的时空演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全球知识生产的数量规模
        4.2.1 全球知识生产的规模概况
        4.2.2 主要国家的知识生产数量规模
    4.3 全球知识生产的学科规模
        4.3.1 全球知识生产的学科概况
        4.3.2 主要国家知识生产的学科规模
    4.4 全球知识生产的合作规模
        4.4.1 全球知识生产的合作概况
        4.4.2 主要国家知识生产的合作规模
    4.5 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格局
        4.5.1 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异
        4.5.2 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布
        4.5.3 全球知识生产的重心变迁
        4.5.4 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集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球知识生产结构演化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全球知识生产的多样性和遍在性特征
        5.2.1 学科知识的遍在性
        5.2.2 国家的知识多样性
        5.2.3 多样性-遍在性国家类型划分
    5.3 全球知识生产的复杂性时空演化特征
        5.3.1 学科知识的复杂性
        5.3.2 国家知识的复杂性
        5.3.3 国家知识复杂性时序排名
    5.4 全球知识生产结构动态
        5.4.1 全球知识结构总体特征
        5.4.2 主要国家知识结构演化特征
        5.4.3 主要国家学科领域的进入与退出
        5.4.4 国家的知识关联性格局
        5.4.5 关联性与国家知识结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球知识生产合作网络演化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全球知识生产合作网络总体特征
        6.2.1 统计特征
        6.2.2 拓扑结构
        6.2.3 小世界性
        6.2.4 无标度性
        6.2.5 同配性
    6.3 全球知识生产合作网络节点中心性
        6.3.1 度中心性:大分散小集聚
        6.3.2 接近中心性:区域集聚与全球均衡
        6.3.3 介数中心性:三足鼎立
        6.3.4 特征向量中心性:欧美两极主导
        6.3.5 加权度中心性:一超多强
    6.4 全球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联系
    6.5 全球知识合作网络核心-边缘结构
    6.6 全球知识合作网络等级层次结构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球知识生产演化的影响机制
    7.1 全球知识生产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7.1.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1.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7.1.3 实证回归结果
    7.2 全球知识生产合作规模的影响机理
        7.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2.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7.2.3 实证回归结果
    7.3 全球知识生产合作网络的演化机制
        7.3.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3.3 实证回归结果
    7.4 国家知识生产规模演化的影响机制
        7.4.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7.4.3 实证回归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科学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知识生产版图加速重构
        8.1.2 知识生产存在结构差异,关联性是知识结构演化的关键驱动力
        8.1.3 知识合作生产特征明显,多维邻近性是合作网络演化的重要机制
        8.1.4 知识生产受到国家内部的知识结构和外部的网络联系共同影响
    8.2 政策启示
        8.2.1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期,更加注重基础研究的支撑性作用
        8.2.2 淡化知识生产数量,追求知识质量提升
        8.2.3 发展关联性强的学科,推动国家知识结构向“无人区”迈进
        8.2.4 加强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并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8.2.5 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深度耦合,推动知识生产国内国际“双循环”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知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补充来自其他测量指标的证据
        8.3.2 关联性测量方法具有局限性,亟需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8.3.3 知识生产的微观主体-大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科名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与农村
        1.3.2 城乡关系
        1.3.3 城乡一体化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1.4 理论基础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3 区域发展理论
        1.4.4 教育公平理论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4.3.1 高速发展区
        4.3.2 中速发展区
        4.3.3 中低速发展区
        4.3.4 低速发展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5)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现有研究的评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教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1.3.2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概念界定
        1.3.3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探讨
        1.3.4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理论及分析框架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2.1.1 学科
        2.1.2 学科属性
        2.1.3 学科体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3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4 “交叉学科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本文的分析框架
        2.3.1 基于学科评判范式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既有文献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3章 普遍意义探讨:基于知识交叉的“教育-地理”学科融合阐释
    3.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本体内涵
        3.1.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基本概念
        3.1.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内涵解析
    3.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划定
        3.2.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纵向关联
        3.2.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横向关联
    3.3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外延限度
        3.3.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哲学限度
        3.3.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空间限度
        3.3.3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时间限度
第4章 特定视角观照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属性分析
    4.1 基本假设:教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下位分支学科
        4.1.1 基本假设的必要性
        4.1.2 基本假设的合理性
        4.1.3 基本假设的可行性
    4.2 假设检验Ⅰ: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合理性
        4.2.1 人地关系理论对教育地理学的理论支撑
        4.2.2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对教育地理学的知识参与
        4.2.3 教育地理学学科要素的本体表征
    4.3 假设检验Ⅱ: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实践合目的性
        4.3.1 学科属性问题研究推动教育地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
        4.3.2 教育地理学研究拓展现代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4.3.3 教育地理实践问题破解的学科呼应
        4.3.4 现代交叉学科建设的实践需要
第5章 特定视角观照I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构成厘定
    5.1 基于教育地理环境系统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5.1.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的驱动机制维度
        5.1.2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的约束机制维度
    5.2 基于教育地理实践活动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5.2.1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主体维度
        5.2.2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客体维度
        5.2.3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中介维度
    5.3 基于教育地理资源要素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5.3.1 条件性资源维度
        5.3.2 主体性资源维度
        5.3.3 发展性资源维度
第6章 特定视角观照II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内容逻辑架构
    6.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的统合构建
        6.1.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统合的“人-地”互动逻辑
        6.1.2 基于“人-地”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架构
    6.2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的统合构建
        6.2.1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统合的“教-地”互动逻辑
        6.2.2 基于“教-地”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架构
    6.3 “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的统合构建
        6.3.1 “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统合的“教育-环境”互动逻辑
        6.3.2 基于“教育-环境”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架构
第7章 回归本然认知: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现实考察
    7.1 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层面的考察
        7.1.1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概述
        7.1.2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评价
    7.2 非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层面的考察
        7.2.1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
        7.2.2 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不足
        7.2.3 专门性学术期刊发展缓慢
        7.2.4 专门化学者社团尚未建立
第8章 深化本然思考: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改进完善
    8.1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念确立
        8.1.1 “教育-地理”关系的调控理念
        8.1.2 “教育-地理”关系的协同理念
        8.1.3 “教育-地理”关系的优化理念
    8.2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总体规制
        8.2.1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
        8.2.2 教育地理学非学科知识的统筹改进
    8.3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8.3.1 加强学科理论知识研究
        8.3.2 着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8.3.3 深化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
        8.3.4 构建学术期刊及学者社团
第9章 超越本然建构: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
    9.1 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重审教育地理学
    9.2 教育地域系统的概念阐释及特征分析
        9.2.1 教育地域系统的概念阐释
        9.2.2 教育地域系统的特征分析
    9.3 教育地域系统构成要素分析及其解构
        9.3.1 主体要素
        9.3.2 客体要素
        9.3.3 中介要素
    9.4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驱动与运行保障
        9.4.1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驱动
        9.4.2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保障
    9.5 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
第10章 结论与创新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内容
        (二) 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发展情况
        (三)对地理学进行批判的相关文献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背景分析
    一、20 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
        (二)高等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
    二、20 世纪50年代对欧美地理学的批判
        (一)批判欧美地理学的背景
        (二)取缔欧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三、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地理学学科调整
        (一)大学地理系、科基本情况分析
        (二)教育改革中的大学地理系、科变化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方式
    一、地理学者对苏联地理学的译介
        (一)翻译苏联地理学着作
        (二)地理期刊刊载苏联地理学的文章
    二、苏联地理学家来华宣传地理学
        (一)苏联地理学家来华情况分析
        (二)苏联地理学家在华的学术活动
    三、中国留学生赴苏学习地理学
        (一)中国地理留学生留苏情况分析
        (二)中国地理留学生学习成果情况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
        (二)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
        (一)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观点
        (二)经济地理学的其他研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评价
    一、引入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正面影响
        (一)丰富我国地理学的内容
        (二)地理教育与世界地理学接轨
        (三)对国家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二、引入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削弱地理学的综合性
        (二)地理学教育过于分化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进展
    一、扶阳思想的历史渊源与扶阳流派在滇的传播发展
        (一)《易经》与《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思想源流
        (二)扶阳流派在滇的传播发展
    二、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再认识
        (一)文化地理学简介与发展
        (二)文化地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
        (三)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研究思路
    一、理论研究
    二、资料来源
        (一)医案
        (二)大事记
第三章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基于不同地域扶阳流派医家医案,地域因素对扶阳医家用药规律的影响探讨
        一、蜀滇沪三地日较差分析
        二、蜀滇沪三地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比较
        (一)四川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二)云南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三)上海扶阳流派代表医家用药规律
        三、结论
    第二节 基于不同地域流派创始人大事记,地域因素对扶阳流派发展的影响探讨
        一、吴佩衡与祝味菊大事记统计与分析
        二、时间轴分析
        三、事件属性分类分析
        四、文化接触引发的地域文化改变分析
        五、结论
        (一)滇沪扶阳流派文化扩散效果积极的原因分析
        (二)滇沪扶阳流派文化扩散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一)地域日较差规律
        (二)用药规律
        (三)流派代表医家个人因素
        (四)时代背景因素
    三、总结与评述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
    一、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背景介绍
    二、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国内现状
    三、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四、扶阳流派地域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特色
        (二)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背景分析
    一、20 世纪30年代世界科学和地理学的发展概述
        (一) 世界科学的发展
        (二) 世界地理学的发展
    二、20 世纪30年代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的背景
        (一) 20 世纪30年代西方科学的引入
        (二) 20 世纪30年代西方地理学的引入
        (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观点内容
    一、卡尔·魏特夫《地理学批判》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容
        (一)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第二位影响因素
        (二) 历史发展的自然契机
        (三) 劳动力自然属性的地域影响
    二、上海“中华地学会”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容
        (一) 上海“中华地学会”的发展
        (二) 《地学季刊》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引入的影响
    一、丰富和扩展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一)丰富了中国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二)扩展了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加速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的结合
        (一)扩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界的影响
        (二)形成了国内首倡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团体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地理学事业发展与创新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怒江州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学的视角[D]. 钱春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D]. 郭雄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全球知识生产的空间演化研究 ——以国际学术论文为例[D]. 桂钦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4]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D]. 李增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6]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D]. 李金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文化地理视野下扶阳流派在滇文化扩散与文化涵化解读[D]. 孙照沣.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20世纪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地理学语境下的引入探究[D]. 赵一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10]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论地理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