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尾部装置的管理及改进建议

浅谈尾部装置的管理及改进建议

一、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魏彭文,崔红超[1](2015)在《永夏矿区的列车尾部装置问题探讨与前景分析》文中提出结合永煤集团铁运处在列车发车时所运用的列尾装置的实际情况和列尾装置的构造及一些使用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汇总和对策。

郎公为[2](2013)在《大秦线湖东站列尾设备运用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湖东站针对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在大秦线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列尾装置脱落、确保列尾设备的上线使用率、优化可控列尾主机检测过程,以及列尾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等对策。根据多年使用列尾设备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生产厂家提出增设普通列尾主机检测台场强确认功能,车号系统接通列尾调度指挥系统,湖东机务段增设专用的测试频点的改进建议。

李哲[3](2012)在《浅谈列尾装置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铁路安全运输的不断发展完善,高科技设备的大量投入及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通过几年来对列尾装置的实际维修运用,从维修中的故障发现到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王巡洋[4](2012)在《谈列尾装置结合部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对列尾装置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阐述了将路局安全监察室定为列尾装置的路局主管部门、给调度所配备专职列尾调度员、将列尾装置的维修养护委托给厂家、对机车进行改造以方便列尾装置回送这四个管理方式的优越性。

刘宗洋,蒋荟,曹松,喻冰春[5](2011)在《铁路局货车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当前铁路局货车列尾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了铁路局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对系统用户需求及数据源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系统建设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列尾动态追踪和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系统在兰州铁路局的运用表明,借助本系统实现了对列尾装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赵新红[6](2009)在《大秦线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采用1+1+可控列尾装置的编组方式。可控列尾装置基于无线通信与主控机车同步排风,整列车同步制动。因此,可控列尾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的运输安全。为此,研究开发的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具有对机车运行参数监测、可控列尾装置主机TCU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状态监测、分编组跟踪、存储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可控列尾装置正常使用的有力保障。

原春明,张湛[7](2006)在《浅谈列尾装置在运输生产中的运输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提出列尾装置在高寒地区运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最终取得的效果。

张多龙[8](2004)在《列车尾部安全装置的故障分析及改进建议》文中提出指出列尾安全装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处理办法。

范轶翔[9](2004)在《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安全是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而检测技术是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保障。随着铁路运用高新技术在大提速、货运重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许多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和作业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货物列车甩掉守车,取消运转车长,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就是一项重大改革。但现有的列尾装置检测,均由人工手动完成,读数、记录、随意性强,可靠性低,更由于现场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有高有低,不能保证投入运行的列尾装置均能正常使用,因此,如何确保列尾装置的可靠性,提高行车安全,已成为急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列尾装置的自动检测系统。本系统在现有检测设备和手段的基础上,集检测、管理为一体,所有检测项目在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的支持下自动、顺序完成,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规范,检测项目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唯一性,所有数据可打印、存档、统计,实现科学的管理。本文提出的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仿真在线式的列尾装置运行环境,模拟列尾装置实际运行环境,通过检测其反馈信号,判别列尾装置的状态,最后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判别列尾装置的好坏以及可能的故障原因。列尾装置自动检测中需要处理多种反馈信号,包括电压、电流、气压、反馈语音等,其中反馈语音信号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量,对于列尾装置好坏的自动判别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背景、流程、系统构成、技术方案、检测信号及其检测方式,着重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在列尾装 I<WP=3>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置自动检测系统中应用,包括语音信号的特点、语音的信号分析、编码、预处理。根据语音信号的长时间非平稳,但短时间内则可以看作平稳信号的特点,我们利用统计模式识别的方法,通过对待检测语音的学习,得到其特征,利用各种特征检测办法对其进行识别,包括模板匹配、隐马尔科夫模型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等。对目前语音识别中的主流技术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与语音识别中的其他技术做了介绍和对比。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

董春镐[10](2004)在《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文中指出宝鸡车辆段为管理好管内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用、管、修工作,建立了段、管理中心、工区三级管理机构,并对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按ISO9000标准进行培训,使其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二、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永夏矿区的列车尾部装置问题探讨与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列尾装置的构造和用途
2 列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列尾主机无法置号
    2.2 列尾装置的自身性能不高
    2.3 列尾装置主机电池管理薄弱, 影响电池寿命, 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2.4 列尾装置使用过程中不熟练或人为破坏
    2.5 司机控制盒风管风压显示与列尾主机不一致
    2.6 列尾控制盒检测仪干扰列尾控制盒
3 对使用列尾装置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健全列尾电池充电台帐
    3.2 加大列尾装置的学习力度, 在站场两端设置专门存放列尾装置的存放箱
4 结语

(2)大秦线湖东站列尾设备运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湖东站列尾设备概述
    1.1 湖东站列尾装置作业情况
    1.2 湖东站列尾装置的配备及作业量
2 列尾装置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列车长距离运行后, 列尾装置容易脱落
    2.2 列尾设备存在隐性故障
    2.3 可控列尾主机检测台存在缺陷
3 防止列尾装置脱落的对策
    3.1 防止列尾装置脱落
        3.1.1 严格落实作业标准
        3.1.2 严格落实作业用语
        3.1.3 特殊情况做好记录
    3.2 确保列尾设备的上线使用率
    3.3 优化可控列尾主机检测过程
    3.4 列尾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4 确保列尾设备安全使用的建议
    4.1 增设普通列尾主机检测台场强确认功能
    4.2 车号系统接通列尾调度指挥系统
    4.3 湖东机务段增设专用的测试频点

(3)浅谈列尾装置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列尾装置简绍及其维护情况
3 列尾装置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 针对不同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对策

(5)铁路局货车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建设目标
    1.2 用户需求分析
    1.3 数据源分析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架构
    2.2 数据传输设计
    2.3 系统功能框架
3 关键技术
    3.1 列尾装置的动态追踪
    3.2 铁路局与车站间的数据综合运用
    3.3 车站检测、充电数据的自动采集
    3.4 高效可靠的自动统计分析
4 结束语

(6)大秦线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的特点
3 系统构成
    3.1 可控列尾装置结构
    3.2 可控列尾装置监测系统构成
4 可控列尾装置监测系统功能
    4.1 机车运行参数监测
    4.2 分编组跟踪功能
    4.3 可控列尾装置主机TCU工作状态监测
    4.4 可控列尾装置主机电池电量状态监测
    4.5 存储查询报表功能
5 使用说明
    5.1 可控列尾监测系统客户端程序主界面
    5.2 实时位置跟踪显示功能
    5.3 分编组跟踪功能
    5.4 机车运行参数监测
    5.5 可控列尾装置主机TCU工作状态监测
    5.6 可控列尾装置主机电池电量状态监测
    5.7 查询报表功能
6 注意事项
    6.1 注册与注销
    6.2 活动性检测
7 系统改进与升级
    7.1 监测数据判断分析
    7.2 客户端跟踪请求
    7.3 监测数据存储
8 结束语

(7)浅谈列尾装置在运输生产中的运输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列尾装置运用概况
2 列尾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列尾装置产品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2.2 日常的维修养护不到位
    2.3 无线信道受干扰造成通信故障
    2.4 列尾故障责任划分不清
3 防止列尾装置故障对策
    3.1 加强对列尾装置的日常维修和养护
    3.2 加强对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列尾装置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1)简略试验关
        (2)列车运行关
        (3)列车整列到达和区间空闲关
    3.3 完善机制,建立强有力的考核制度
4 结束语

(8)列车尾部安全装置的故障分析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列尾装置存在的问题
    1.1 ZTF2000型列尾装置
    1.2 ZTF2002型列尾装置
2 原因分析
3 改进建议

(9)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开发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 本文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和开发工具
    1.4 本系统的开发宗旨
    1.5 论文的主要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流程、功能
    2.1 系统的检测流程
    2.2 系统的主要功能
    2.3 本章小结
3 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和相关技术
    3.1 系统总体框架概述
    3.2 系统气压控制回路的构成
    3.3 系统自动检测控制回路的硬件构成
        3.3.1 设备元、器件选型
        3.3.2 主要硬件配置表
    3.4 自动检测系统的软件构成
        3.4.1 测控软件
        3.4.2 语音识别软件
        3.4.3 管理软件
        3.4.4 系统自校
    3.5 本章小结
4 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测控信号以及相应的检测
    4.1 测控信号分类及描述
    4.2 模拟检测信号及检测技术
    4.3 开关量测控信号及测控技术
    4.4 遥控盒气压值的检测
    4.5 语音反馈信号及其检测
        4.5.1 语音信号检测流程
        4.5.2 语音信号采集中的相关软件
    4.6 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接口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语音识别技术在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5.1 计算机自动语音识别常用方法简介
        5.1.1 基本识别方法
        5.1.2 语音预处理的基本措施
    5.2 语音识别中的模式比较(PATTERN-COMPARISON)技术
        5.2.1 语音中的模式比较定义
        5.2.2 语音端点检测
        5.2.3 语音的失真度测量
    5.3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5.3.1 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简介
        5.3.2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5.3.3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结构和类型
        5.3.4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语音识别中应用于孤立词识别问题
        5.3.5 基于连接词模型的语音识别
    5.4 应用隐MARKOV模型识别列尾装置语音
    5.5 人工神经网络及在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对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进一步扩展的设想
    6.1 提高系统识别率、减少漏报率
    6.2 通过联网完善整个检测系统
    6.3 本章小结
7 本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1)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2)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 明
致 谢

(10)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挥设备管理单位的优势
2 建立有效机制, 逐级负责管理
3 抓好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教育
4 积极推行ISO 9000贯标工作
5 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四、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夏矿区的列车尾部装置问题探讨与前景分析[J]. 魏彭文,崔红超.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23)
  • [2]大秦线湖东站列尾设备运用现状分析[J]. 郎公为. 铁道货运, 2013(01)
  • [3]浅谈列尾装置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李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1)
  • [4]谈列尾装置结合部管理[J]. 王巡洋.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5]铁路局货车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刘宗洋,蒋荟,曹松,喻冰春.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1(12)
  • [6]大秦线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J]. 赵新红. 中国铁路, 2009(06)
  • [7]浅谈列尾装置在运输生产中的运输管理[J]. 原春明,张湛. 哈尔滨铁道科技, 2006(01)
  • [8]列车尾部安全装置的故障分析及改进建议[J]. 张多龙. 中国铁路, 2004(08)
  • [9]列尾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范轶翔. 四川大学, 2004(01)
  • [10]浅谈列尾装置的管理与改进建议[J]. 董春镐.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01)

标签:;  

浅谈尾部装置的管理及改进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