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CD11b/CD18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芳[1](2019)在《I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I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9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经临床诊断或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TPE)55例、恶性胸腔积液(MPE)20例、肺炎旁性胸腔积液(PPE)12例,对照组(Controls)11例。留取合格的胸腔积液及血清标本并对血清标本进行常规的血常规及生化分析。检测四组患者在胸腔积液及血清中的ICAM-1及ADA的表达水平,同时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胸腔积液的ICAM-1、ADA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在胸水及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并运用ROC曲线分析ICAM-1、ADA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673.7±60.8,pg/ml),TPE组(1149.7±48.4,pg/ml)、MP E组(1062.5±107.0,pg/ml)及PPE组(1164.4±112.4,pg/ml)三组胸腔积液ICAM-1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TPE组患者血清(1430.4±46.3,pg/ml)ICAM-1水平高于胸腔积液(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TPE组(82.7±1.8%)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高于其他三组,与MPE组(60.2±5.9%)、PPE组(36.3±7.0%)、对照组(57.4±7.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PE组中,胸腔积液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高于血清(16.0±1.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1)。3.TPE组(71.1±4.3,u/l)胸腔积液ADA水平显着高于MPE组(15.4±1.5,u/l)(p<0.001)、PPE组(51.9±23.2,u/l)及对照组(14.9±6.7,u/l)(p<0.001)。TPE组胸腔积液ADA水平高于血清(20.0±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所有研究对象胸腔积液与血清中的总体ICAM-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p<0.05);所有研究对象胸腔积液中的总体ICAM-1与ADA呈正相关(r=0.4,p<0.001);所有研究对象胸腔积液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与ADA呈正相关(r=0.3,p<0.001)。5.根据ROC曲线:当胸腔积液中的ICAM-1>948.7pg/ml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最高,可达91.0%,但敏感性稍低;胸腔积液中的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血清中的ICAM-1、淋巴细胞百分比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不高。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ICAM-1水平明显升高,胸腔积液中的ICAM-1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最高,但敏感性稍偏低。血清中的ICAM-1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不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梦菲[2](2019)在《自体肿瘤细胞微颗粒介导的靶向生物化疗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转化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理想的药物传递系统可以在增强药物疗效同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当把安全性,有效性及工艺简便性综合考虑在内时,如何优化药物传递系统仍是一大挑战。微颗粒(MPs)是体内各种细胞在应激时分泌至胞外的包裹胞浆内容物的囊泡样亚细胞结构体,直径约100-1000nm,内含各种信使分子(酶、RNA和DNA分子),可在细胞间通过配体-受体或内吞融合等方式传递生物活性物质。鉴于MPs粒径、结构及功能特点,理论上MPs可以成为良好的内源性生物载体。本研究旨在研究肿瘤细胞膜来源微颗粒(TMPs)作为新型自体来源的生物载体包裹化疗药物甲氨蝶呤(MTX)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作用及相关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包裹甲氨蝶呤的肿瘤细胞膜来源微颗粒(TMPs-MTX)制备及鉴定:通过将肿瘤细胞暴露于UVB下,加入甲氨蝶呤共孵育24小时,收集细胞上清进行梯度离心分离收获TMPs-MTX,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相关性能研究。TMPs-MTX鉴定包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TMPs-MTX的微观形态和大小,纳米粒径跟踪分析仪(NTA)进行TMPs-MTX的粒径分布及浓度分析,免疫印迹(WB)检测载体TMPs蛋白表达(EpCAM,CD147,CD9,CD63及TSG101),流式细胞术(FCM)散射圈门计数TMPs-MTX,HPLC分析TMPs-MTX负载MTX含量及稳定性。为明确TMPs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我们体外研究了TMPs载体本身对肺癌细胞(A549,LLC)活性及侵袭能力影响,同时体内研究了TMPs载体对MPE小鼠的肿瘤生长,胸水量及生存期影响。(2)TMPs-MTX体外肿瘤杀伤能力检测:首先,通过将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来源的TMPs与亲代自体肿瘤细胞共孵育,激光共聚焦及流式检测肿瘤细胞对TMPs摄取情况;TMPs-MTX与亲代肿瘤细胞包括A549(肺)、MCF-7(乳腺)、B16(皮肤)及胸水来源原代肿瘤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明确TMPs-MTX体外肿瘤杀伤能力。(3)TMPs-MTX体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BMDM,健康人PBMC与TMPs-MTX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检测其对TMPs-MTX摄取情况并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TMPs-MTX导致的凋亡肿瘤细胞刺激小鼠BMDC,检测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及MHC II表达,以明确其激活/成熟改变。(4)TMPs载体的靶向及内化研究:健康小鼠尾静脉注射近红外染料DiR标记的TMPs(DiR-TMPs),布鲁克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小鼠体内TMPs分布。于指定时间处死小鼠获取内脏后进行再次成像,进一步明确分布情况;构建MPE小鼠模型,分别经尾静脉及胸腔注入DiR-TMPs,活体成像检测DiR-TMPs在MPE小鼠体内分布,于指定时间获取目的内脏后进行成像进一步验证分布情况。为明确TMPs在MPE小鼠中胸腔内具体细胞摄取情况,将PKH67染料标记的TMPs注入胸腔24小时后制备小鼠胸水细胞团及肿瘤的冰冻切片,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CD3,CD11b及F4/80抗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PKH67与红色荧光免疫标志物的共定位情况。(5)TMPs-MTX治疗MPE小鼠疗效研究:小鼠通过胸腔注入LLC或MC38细胞构建MPE模型后第五天开始使用TMPs-MTX,TMPs,MTX及PBS对照干预,隔天一次,共三次。第13天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小鼠胸膜内肿瘤负荷。第14天处死小鼠后检测小鼠胸膜瘤荷数,胸水体积。免疫组化(CD31抗体)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数量同时免疫荧光染色(TUNEL)明确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同时构建MPE小鼠模型并进行干预进行生存分析。(6)TMPs-MTX治疗MPE小鼠免疫机制研究:同上述MPE造模后干预处理,取小鼠外周血,胸水细胞及胸膜瘤,进行免疫细胞各亚群标记包括T细胞各群(CD45+FSCloo SSCloo CD3+T细胞,CD45+FSCloo SSCloo CD3+CD4+T细胞,CD45+FSCloo SSCloo CD3+CD4+FoxP3+T细胞及CD45+FSCloo SSCloo CD3+CD11b-CD8+T细胞),髓系细胞(CD45+CD3–CD11b+)及巨噬细胞(CD45+SSCintnt CD3-CD11b+F4/8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群比例后分析。(7)TMPs-MTX治疗肺癌合并MPE患者的临床实验:为了验证自体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ATMPs)作为新型载体包裹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临床效果(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并注册“ATMPs-MTX个体化靶向生物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美国注册NCT02657460和WHO注册ChiCTR-TRC-14004820)。肺癌合并MPE患者病理明确诊断并成功入组后进行胸腔积液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培养成功后进行ATMPs-MTX胸腔注射治疗,共六次胸腔注射。安全性与可行性是该临床实验的主要终点。安全性以CTCAEv3标准评估。患者的胸腔积液量,临床症状,一般情况及生存期作为次级终点。(8)临床研究相关免疫学改变研究:临床研究中,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样本在指定时间被收集,免疫细胞相应的圈门策略见下:CD8+T细胞(CD45+CD3+CD8+),CD4+T细胞(CD45+CD3+CD4+),CD4+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髓系细胞(CD45+CD3-CD11b+),TAN(CD45+CD11b+CD15+CD66b+),单核细胞(CD45+CD3-CD14+),TAM(CD45+CD14+CD163+)。研究结果:(1)TEM可见TMPs-MTX呈圆形或杯形为主,直径为1um以内。NTA表明TMPs-MTX具体尺寸分布为30nm至930nm,平均粒径为264nm及中位粒径为196nm。TMPs-MTX浓度不随MTX浓度改变而发生显着改变。WB结果显示TMPs表达A549表面蛋白EpCAM,CD147及CD63,与总细胞蛋白相比低表达CD9及TSG101。流式计数表明2×107个LLC细胞加入100ug/ml MTX暴露于UVB辐照可生成约2×106个TMPs-MTX颗粒。这些颗粒中包含的MTX浓度经HPLC检测约1ug,且颗粒于4℃贮存3天后裂解经HPLC检测MTX未见降解。体外CCK8检测表明TMP载体本身不影响A549及LLC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表明TMPs载体不促进两者侵袭;MPE小鼠模型中,TMPs载体对MPE模型小鼠的瘤荷,胸水生长及生存期无显着影响。体外摄取及杀伤实验中表明TMPs-MTX可被多种肿瘤摄取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而免疫细胞中,TMPs-MTX可被巨噬细胞有效摄取致巨噬细胞凋亡,但极少被T细胞摄取。(2)动物实验结果表明TMPs-MTX可有效降低小鼠胸膜瘤荷,减少胸水聚集,同时小鼠瘤荷内CD31表达降低及TUNEL免疫荧光加强。生存分析表明TMPs-MTX干预组小鼠生存期延长。对小鼠胸水,瘤荷及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在MC38小鼠模型中,小鼠经TMPs-MTX治疗后MPE中T细胞各群包括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升高,而TAM水平下降。与MPE相似,胸膜瘤内流式分析显示CD4+及CD8+T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升高致CD4/CD8比例降低。而LLC小鼠模型中TMPs-MTX治疗后的MPE中免疫细胞总数升高,T细胞比例相较于PBS组无明显变化,但较之MTX组,CD3+及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胸膜瘤荷内CD4/CD8比例亦降低。小鼠MPE及瘤荷内的髓样细胞包括PMN及TAM比例变化与MC38小鼠模型类似(PMN升高,TAM下降);LLC及MC38的MPE小鼠模型的外周血分析表明外周血PMN及巨噬细胞比例升高。(3)“ATMPs-MTX个体化靶向生物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实验结果表明ATMPs-MTX可有效控制患者胸水,CTCAEv3标准评估表明所有11例患者共六例1-2级的不良事件发生,未见注射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胸水进行免疫分析表明ATMPs-MTX胸腔注射后,患者胸水中CD3+T细胞及CD8+T细胞无明显改变,CD4+T细胞轻度升高。T细胞亚型进一步分析表明胸水中IFN-γ+CD3+T细胞升高,IL-2+CD4+T细胞约升高2.5倍及IFN-γ+CD8+T细胞约升高2倍。髓系细胞分析表明胸水中髓系细胞总体水平升高。其中3例患者中检测的TAN(CD45+CD11b+CD15+CD66b+)水平下降。而单核细胞及TAM(CD45+CD14+CD163+)水平则显着下降。此外,胸水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检测表明ATMPs-MTX治疗后,TNF-α、IFN-γ(Th1细胞关键细胞因子)及IL-17(Th17细胞关键细胞因子)水平升高。8例患者中6例检测到MCP-1水平降低。其他VEGF、IL-6及IL-10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结论:TMPs-MTX是基于TMPs的靶向化疗平台。体外TMPs-MTX可有效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及巨噬细胞。ATMPs-MTX在C57BL/6小鼠MPE模型中及肺腺癌合并MPE患者中均有良好疗效。我们这项小型临床实验初步表明ATMPs-MTX经胸腔内给药用于治疗肺腺癌合并MPE患者是安全、无毒和可耐受的。此外,动物和临床实验均表明ATMPs-MTX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还可能表现为巨噬细胞的耗竭和淋巴细胞活化的增加。本研究通过将ATMPs应用作为新一代的生物相容性的药物载体,为晚期肺癌合并MPE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个性化策略治疗。
王明芳,杨志,王卫忠[3](2019)在《粘附分子在结核感染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粘附分子的表达和上调是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胞的粘附、迁移募集及肉芽肿形成的基础,其选择素家族及其相应的配体在炎症细胞迁移的早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可作为共刺激信号调节T细胞增殖活化。结核感染时,其表达均有所升高;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抗结核免疫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本文就不同粘附分子在结核感染中的表达作一综述如下。
董晓玉[4](2020)在《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脓毒症是病原体感染、严重外伤、烧伤、外科大手术、出血或低血容量休克等疾病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基础上出现器官功能障碍(MODS)。2016年最新的《脓毒症3.0版》将脓毒症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脓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初特征为非特异性,易导致延迟诊断。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增加了诊断难度,早期未能发现脓毒症易延误有效治疗,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寻找一些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实验室指标作为脓毒症诊断、鉴别诊断、判断预后的依据。近年来,通过对脓毒症病理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步发现脓毒症发病的初始阶段与宿主免疫状态相关,其中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即细胞因子风暴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脓毒症的本质是宿主对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免疫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当机体感染后出现免疫功能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循环障碍而引发脓毒症,其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伴随着多种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释放,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而细胞因子作为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的桥梁,亦在宿主的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细胞因子IL-6水平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以及IL-6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患者121例,分为2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95例,包括非脓毒症患者19例,脓毒症患者5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和局部感染组(26例);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4、IL-6、IL-10、干扰素(IFN)-g、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BNs)计数、PBNs表面簇分化抗原(CD)62L、CD64和CD11b分子及其吞噬功能。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g、TNF-α)、PCT、hs-CRP及WBC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CD11b、CD62L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结果:(1)血清IL-6和IL-10水平:SIRS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p<0.01);(2)血清IL-6水平:脓毒症休克组>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p<0.01);血清IL-10水平脓毒症组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而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IL-6和IL-10水平:革兰阴性菌(GN)组高于革兰阳性菌(GP)组(p<0.01);(4)高IL-6组血清hs CRP、PCT、IL-6、IL-10水平均高于低IL-6组(p<0.01),而两组之间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高IL-6组中性粒细胞CD64 index和CD11b index高于低IL-6组(p<0.01),而两组之间CD62L index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6)高IL-6组脓毒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均高于低IL-6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高IL-6和IL-10水平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最高,其次是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高IL-6水平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增强,同时高表达CD64和CD11b。血清IL-6水平与脓毒症的诊断和分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IL-6可为临床诊断及分期、疾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冯炜[5](2012)在《肺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肺癌(lung cancer)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bronchopulmonary carcinoma)。根据WHO的统计,近十多年来,全球的癌症死亡率不断上升,其中以肺癌的死亡率增长最快[1]。1985年起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第一
蒋敬庭[6](2011)在《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江苏省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尽管治疗手段及水平不断提高,但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和探索新的治疗思路是十分紧迫的科学命题。胃癌复发与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是提高胃癌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除提供第一信号外,还需要协同刺激分子参与并提供辅助的第二信号,才能使T细胞达到生理活化阈值。适宜的协同刺激信号可以降低T细胞活化时对第一信号的需求,而抑制性的协同刺激信号可以减弱免疫应答或导致免疫耐受。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上,它可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周期负性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并在介导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表达的B7-H4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形成与进展。因此,干预协同刺激分子B7-H4将成为胃癌治疗的新策略。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是一类能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作为治疗性免疫细胞业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治疗性细胞进入机体后必然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而负性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IK细胞治疗是否存在关联至今尚未明了。本文首先探讨了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关系,分析了B7-H4在胃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了B7-H4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不同表达及对胃癌患者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确立了CIK细胞临床治疗的纳入标准,为深入探索干预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生存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B7-H4的表达;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进行免疫治疗胃癌。【结果】B7-H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9%;单因素分析显示,B7-H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均无明显相关;但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B7-H4阳性表达显着关联,侵入肌层组的B7-H4阳性率高于未侵入组(49.1% 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7,P=0.004),淋巴结转移组B7-H4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χ2=17.339,P<0.0001)。与B7-H4高表达组相比较,B7-H4低表达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B7-H4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85,95%CI=1.152.96);CIK治疗组与化疗组相比,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RR=0.53,95%CI=0.330.85)。【结论】B7-H4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成负相关,证实了B7-H4为一负性调节分子,可作为判断胃癌生存期的指标;CIK细胞治疗可以显着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第二部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7-H4基因表达方法的优化【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及内参照基因GAPDH的引物及TaqMan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后,用于检测B7-H4及GAPDH的基因表达水平。将B7-H4和内参照基因GAPDH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鉴定正确并纯化后分别与pMD19-T载体连接,分别克隆构建含B7-H4及GAPDH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7-H4及GAPDH基因表达的标准品。将重组质粒标准品进行定量及梯度稀释,建立标准曲线。【结果】PCR扩增产物分别经测序证实为B7-H4及GAPD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该法检测B7-H4基因表达的灵敏度为527copies/ml,线性范围为5.27×1025.27×107copies/ml,标准曲线方程为:Y=-3.1395X+41.805,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0.995,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39%3.59%,扩增效率108.2%。该法检测GAPDH基因表达的灵敏度为386copies/ml,线性范围为3.86×1023.86×107 copies/ml,标准曲线方程为:Y=-3.2436X+41.083,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0.999,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26%3.86%,扩增效率103.4%。【结论】成功构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基因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第三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对CIK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进行临床应用。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56例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化评估;并比较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化学治疗组与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单纯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病人(38 vs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P<0.0001);化学治疗联合CIK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55 vs 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在B7-H4高表达组中,CIK组中位生存时间比化学治疗组延长了18个月,在B7-H4低表达组中,CIK组中位生存时间比化学治疗组则延长了17个月。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等混杂因素后,与B7-H4低表达相比B7-H4高表达组病例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73,95%CI=1.092.76)。【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高表达使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CIK细胞的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第四部分CIK细胞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分析的研究【目的】探讨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生物技术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胃癌病人;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拟合多因素COX模型,用RR及95%CI估计CIK细胞治疗与死亡结局和生存时间的联系强度。【结果】在化疗组和CIK治疗组之间的均衡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53.3% vs 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18)。CIK治疗组胃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月)明显高于化疗组(49 vs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并随着CIK治疗次数的增加,四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4,P=0.002)。CIK治疗组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混杂因素后,与化疗组相比,CIK细胞治疗胃癌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RR=0.52,95%CI=0.34-0.82),并随着CIK细胞治疗次数的增加,胃癌病人的死亡风险逐步降低(趋势检验,P=0.0001),与化疗组相比,CIK治疗次数超过25次以上的胃癌患者,RR=0.14,95%CI=0.03-1.58。CIK治疗次数与生存时间小于36个月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呈显着负相关(RR=0.54,95%CI=0.36-0.80)。另外,随着肿瘤分期、复发及年龄的增加能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死亡危险(RR=28.87,95%CI:7.05-118.25;RR=2.10,95%CI:1.40-3.11;RR=1.66,95%CI:1.12-2.46)。【结论】用CIK细胞治疗胃癌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着地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第五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影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预后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目的】评价协同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并分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化疗组(81例)和CIK联合治疗组(75例)。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化疗组与CIK联合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结果】化疗组和CIK联合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95%CI:10.525.5)个月和45.0(95%CI:19.57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1,P=0.001)。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0(95%CI:19.634.4)个月和49.0(95%CI:35.96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95%CI:26.537.5)个月和62.0(95%CI:23.010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95%CI: 3.218.8)个月和18.0(95%CI: 7.32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胃癌组织B7-H4高表达组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16(11.9-20.1)和47(22.4-71.6),中位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25(19.0-31.1)和43(35.2-50.8)。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36 vs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001)。在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的趋势(55 vs 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182)。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高于B7-H4高表达(33 vs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6,P<0.0001)。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显着高于高表达组(90 vs 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5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与B7-H4低表达比较,B7-H4高表达组病例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2.30,95%CI=1.413.75;RR=1.90,95%CI=1.203.01)。【结论】B7-H4高表达可能是提高胃癌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可控制和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胃癌B7-H4低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其与CIK细胞治疗的可能关联性,发现:1)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B7-H4分子可作为判断胃癌生存期的指标;2)B7-H4高表达可能是提高胃癌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3)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相关,采用治疗性CIK细胞回输治疗可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胃癌B7-H4低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这些为寻找胃癌生物治疗、胃癌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及设计有效的胃癌免疫干预手段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具有原创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严飞[7](2010)在《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体外循环(CPB)仍可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导致术后各脏器、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肺是最早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CPB后肺损伤在临床上大部分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术后肺功能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术后肺部并发症(15~30%),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而引起死亡(2%)。CPB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和预后。目前,CPB后肺损伤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各种肺保护的方法应运而生。本研究紧密结合临床,从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出发,探讨在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冷血和乌司他丁(UTI)对肺的保护作用。目的:1)进行CPB手术中建立持续肺动脉灌注系统的研究,评价肺动脉灌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探讨CPB后SIRS导致肺损伤的机制,评价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3)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预冲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UTI(1万U·kg-1、2万U·kg-1),通过观测围术期细胞因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探讨UTI对CPB后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如果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是否有剂量-效应关系。4)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基础上,在灌注液中加入UTI,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性保护性措施,通过对生化、肺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评价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CPB后肺损伤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CPB预冲应用UTI。方法:1)选择30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灌注组(P组)两组,每组各15例,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法,体外循环装置及管理,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灌注组在CPB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28~30℃氧合冷血以15ml·kg-1·min灌注流速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两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两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两组分别于闭合胸骨前取右肺中叶大小约1.0×1.0×1.0cm3组织,行光学显微镜检查。2)选择45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Ⅰ组)、UTI 1万U·kg-1组(Ⅱ组)和UTI 2万U·kg-1组(Ⅲ组),每组各15例,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TNF-α、IL-6、IL-8、IL-10的水平;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三组在多个时点记录潮气量(VT)、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平台压(PAP)、呼气末正压(PEEP),分别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静态顺应性(Cst)。3)选择60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UTI预冲组(Ⅱ组)和含UTI氧合冷血肺灌注组(Ⅲ组),每组各20例,Ⅲ组在CPB手术期间经肺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含UTI(总量2万U·kg-1)氧合冷血,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Ⅱ组给予以UTI(总量2万U·kg-1),以100ml生理盐水溶解稀释后加入预冲液,经CPB转机进入体内,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Ⅰ组为标准对照,即不用UTI,也不行肺动脉灌注,只行二尖瓣置换术。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及测定TNF-α、IL-6、IL-8、IL-10、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三组在多个时点抽取左、右心房血,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查;三组在多个时点记录VT、Fi02、气道平台压PAP、PEEP,分别计算OI、PA-aO2、Cst。三组分别于闭合胸骨前取右肺中叶大小约1.0×1.0×1.0cm3组织,分别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在CPB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28-30℃氧合冷血以10ml·kg-1·min灌注流速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灌注压力<20mmHg,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2)两组CPB开始后右心房与左心房血白细胞计数之比(RWBC/LWBC)均明显升高(P=0.0011),但P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214);两组CPB开始后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P=0.0000,P=0.0021,P=0.0000),但P组TNF-α、IL-6、IL-8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而IL-10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C组(P=0.0032,P=0.0132,P=0.0284,P=0.0139);两组CPB开始后氧合指数(0I)和肺静态顺应性(Cst)均明显下降(P=0.0001,P=0.0082),但P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083,P=0.0104);两组CPB开始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均明显升高(P=0.0000),但P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024);P组的术后带管时间短于Ⅰ组(P=0.0187);光镜下Ⅰ组可见肺泡结构破坏,广泛肺泡萎陷,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明显充血水肿及大量白细胞聚集,而P组示部分肺泡萎陷,肺泡壁轻度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轻度充血水肿及少量白细胞聚集。3)三组CPB开始后RWBC/LWBC均明显升高(P=0.0164),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253);三组CPB开始后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P=0.0000,P=0.0037,P=0.0000),但Ⅲ组TNF-α、IL-6、IL-8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而IL-10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Ⅱ组,同时Ⅱ组高于Ⅰ组(P=0.0021,P+0.0183,P=0.0134,P=0.0004);三组CPB开始后OI和Cst均明显下降(P=0.0002,P=0.0011),但Ⅲ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52,P=0.0115);三组CPB开始后PA-a02均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24);三组CPB开始后MDA水平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01);三组CPB开始后sPselectin、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003,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35,P=0.0017);三组CPB开始后M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0),但Ⅲ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同时Ⅱ组低于Ⅰ组(P=0.0003)P组的术后带管时间短于Ⅰ组(P=0.0024);光镜下Ⅰ组可见肺泡结构破坏,广泛肺泡萎陷,肺泡壁增厚,而Ⅱ组示部分肺泡萎陷,肺泡壁轻度增厚,肺间质及肺泡腔内轻度充血水肿及少量白细胞聚集,Ⅲ组基本正常;电镜Ⅰ组可见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破碎,基底膜暴露,血气屏障破坏,毛细血管内充血及大量炎症细胞激活,Ⅱ组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较少,气血屏障增宽,可见较多毛细血管内激活、附壁的炎症细胞,Ⅲ组CPB后可见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轻度水肿,结构完整、清晰,气血屏障大致正常;Ⅰ组MMP-9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染色强阳性,Ⅱ组染色阳性而Ⅲ组呈弱阳性。结论:1)本研究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方案(控制灌注液温度28~30℃、灌注压力<20mmHg、灌注流速10ml·kg-1·min-1)是安全可行的。2).在CPB期间采用氧合冷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可以减少肺内白细胞扣押,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增加抗炎因子水平,减轻CPB后SIRS的严重程度,具有肺保护作用。因而具有肺保护作用。3).UTI应用于CPB可减轻肺内白细胞的扣押,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而增加抗炎因子的水平,改善氧合指数、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保护肺顺应性,具有肺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UTI剂量较大组(2万U·kg-1)肺保护作用更明显。4).将UTI与氧合冷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结合,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CPB期间采用含UTI氧合冷血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可以减少肺内白细胞扣押,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而增加抗炎因子的水平,清除自由基,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稳定溶酶体膜,减少中性粒细胞MMP-9、MPO等水解酶的的释放并抑制其活性;可以改善氧合指数、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保护肺顺应性。因而具有明确肺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CPB中应用UTI。5).本研究在生理、生化、免疫组化及组织形态学层面揭示CPB后SIRS的发生机制,证实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含UTI氧合冷血可以减轻CPB后SIRS的程度,对CPB后肺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为UTI与氧合冷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结合运用于体外循环肺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并且为体外循环肺保护提供新的措施。
张庆富[8](2010)在《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电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烧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创伤之一。高压电烧伤是电烧伤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病理变化复杂,对机体的影响广泛,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而,高压电烧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受到医学界重视。高压电对机体的损伤机制涉及“电热效应”、“容积导电”、“真性电损伤”、“微循环障碍”等,其中微循环障碍在高压电烧伤后机体的进一步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高压电烧伤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大部分具有可逆性,经过正确治疗,可使微循环障碍解除或减轻,以达到保护受伤组织、器官和挽救生命的目的。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是导致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对高压电烧伤微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血管形态和微血流动力学上,并发现了高压电对机体外周组织和脏器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发现了在微静脉内有白细胞增多的现象,但对白细胞流变行为变化及相关机制尚未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复制大鼠经颅高压电烧伤模型,以肠系膜为微循环观察窗,研究动物活体状态下白细胞在微静脉内的流变行为,检测电伤后P-选择素、E-选择素、L-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CD11b/CD18的变化,并采用乌斯他丁及己酮可可碱治疗,探讨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在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为高压电烧伤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9只。随机分为对照1组、电伤1组、治疗1组(前三组),每组各15只,用于电伤后白细胞流变行为的研究;对照2组、电伤2组、治疗2组(中三组),每组60只,每组分6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10只,用于研究电伤后选择素家族对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对照3组、电伤3组、治疗3组(后三组),每组48只,每组分6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8只,用于研究电伤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CD11b/CD18及血清sICAM-1对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电伤三个组和治疗三个组均复制2kV经颅高压电烧伤大鼠模型;治疗1组和治疗3组采用乌斯他丁于电伤即刻一次性给药治疗,治疗2组采用己酮可可碱于电伤即刻一次性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只连线不通电的方法处理。观察时相分别为伤前15min、伤后5min、1h、2h、4h、8h。前三组使用微循环显微镜按时相观测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流变学变化,观察指标:滚动白细胞数(个/ min)、白细胞滚动速度(μm/s)、白细胞黏附数、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间(TLECT);中三组按时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P-选择素、E-选择素及和L-选择素含量,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LDPI)检测皮肤微循环灌流量,采用微循环显微镜观测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黏附数;后三组按时相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CD 18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含量,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图像仪(LDPI)检测皮肤微循环灌流量,采用微循环显微镜观测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黏附数。实验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显着性检验水准。结果:1前三组大鼠微静脉内滚动白细胞数的比较对照1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滚动白细胞数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伤后各时相的滚动白细胞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达(51. 40±3. 20)个,伤后1h滚动白细胞数减少,之后又呈逐渐增多趋势。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滚动白细胞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达(24. 60±1. 88)个,伤后1h滚动白细胞数减少,之后又呈逐渐增多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滚动白细胞数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和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滚动白细胞数均多于对照1组(P﹤0.05)。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滚动白细胞数均少于电伤1组(P﹤0.05)。2前三组大鼠微静脉内白细胞滚动速度的比较对照1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白细胞滚动速度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滚动速度均明显低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下降至(90.29±8.72)μm/ s,伤后1h白细胞滚动速度有所增加,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滚动速度均明显低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达(175.22±13.42)μm/ s,伤后1h白细胞滚动速度有所加快,之后呈逐渐加快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白细胞滚动速度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和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滚动速度均慢于对照1组(P﹤0.05)。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滚动速度均快于电伤1组(P﹤0.05)。3前三组大鼠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的比较对照1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黏附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增多至(23. 13±3. 34)个,伤后1h白细胞黏附数有所减少,之后呈逐渐增多趋势。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黏附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达(5.87±1.60)个,伤后1h白细胞黏附数有所减少,之后呈逐渐增多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白细胞黏附数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和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均多于对照1组(P﹤0.05)。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均少于电伤1组(P﹤0.05)。4前三组大鼠微静脉内TL ECT的比较对照1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TLECT值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伤后各时相TLECT值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下降至(14.45±1.99)s/ min,伤后1h TLECT值有所下降,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TLECT值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达(3. 66±0. 96)s/ min,伤后1h TLECT值有所下降,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 TLECT值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1组和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TLECT值均多于对照1组(P﹤0.05)。治疗1组伤后各时相的TLECT值均小于电伤1组(P﹤0.05)。5中三组大鼠P-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比较对照2组伤后(假电)各时相P-选择素含量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伤后各时相的P-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且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P-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且呈逐渐升高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的P-选择素含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和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P-选择素含量均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P-选择素含量均低于电伤2组(P﹤0.05)。6中三组大鼠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比较对照2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E-选择素含量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伤后5min的E-选择素含量在与伤前15min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伤后1h、2h、4h及8h E-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呈逐渐上升趋势。治疗2组伤后5min的E-选择素含量在与伤前15min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伤后1h、2h、4h及8h E-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和伤后5min的E-选择素含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和治疗2组伤后1h、2h、4h及8h的E-选择素含量均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伤后1h、2h、4h及8h的E-选择素含量均低于电伤2组(P﹤0.05)。7中三组大鼠L-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比较对照2组伤后(假电)各时相L-选择素含量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伤后各时相的L-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且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L-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且呈逐渐升高趋势。三组间伤前15min的L-选择素含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和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L-选择素含量均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L-选择素含量均低于电伤2组(P﹤0.05)。8中三组大鼠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比较对照2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与伤前15min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黏附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即明显增多,伤后1h有所减少,之后呈逐渐增多趋势。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白细胞黏附数均明显多于伤前15min(P﹤0.05),伤后5min开始增多,之后的变化趋势同电伤2组。三组间伤前15min白细胞黏附数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和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均多于对照2组(P﹤0.05)。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白细胞黏附数均少于电伤2组(P﹤0.05)。9中三组大鼠胸壁皮肤微循环灌流量比较对照2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微循环灌流量与伤前15min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伤后各时相微循环灌流量均低于伤前15min(P﹤0.05),以伤后1h下降幅度最大。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微循环灌流量均低于伤前15min(P﹤0.05)。三组间伤前15min微循环灌流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2组和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微循环灌流量均低于对照2组(P﹤0.05)。治疗2组伤后各时相的微循环灌流量均高于电伤2组(P﹤0.05)。10后三组大鼠sICAM-1的变化及比较对照3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sICAM-1含量与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3组伤后各时相的sI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以伤后5min为最高,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sI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其变化趋势同电伤3组。三组间伤前15min的sICAM-1含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3组和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sICAM-1含量均高于对照3组(P﹤0.05)。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sICAM-1含量均低于电伤3组(P﹤0.05)。11后三组大鼠CD11b/CD18的变化及比较对照3组伤后(假电)各时相的CD11b/CD18表达量伤前15min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3组伤后各时相的CD11b/CD18表达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以伤后5min为最高,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CD11b/CD18表达量均明显高于伤前15min(P﹤0.05),其变化趋势同电伤3组。三组间伤前15min的CD11b/CD18表达量的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伤3组和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CD11b/CD18表达量均高于对照3组(P﹤0.05)。治疗3组伤后各时相的CD11b/CD18表达量均低于电伤3组(P﹤0.05)。12后三组大鼠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比较其变化趋势同中三组。13后三组大鼠胸壁皮肤微循环灌流量比较其变化趋势同中三组结论:1高压电烧伤可引起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表现为滚动白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滚动速度下降、白细胞黏附数增多、TLECT值延长。2乌斯他丁可减少高压电烧伤后肠系膜微静脉内滚动白细胞数,增加白细胞滚动速度,减少白细胞黏附数,缩短TLECT。3高压电烧伤可引起大鼠血浆P-选择素、E-选择素及L-选择素含量增加,同时肠系膜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增加,胸部皮肤微循环灌流量下降。4己酮可可碱可降低高压电烧伤后血浆P-选择素、E-选择素及L-选择素含量,减少肠系膜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增加胸部皮肤微循环灌流量。5高压电烧伤可引起大鼠血浆sICAM-1含量增加、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量增加,同时肠系膜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增加,胸部皮肤微循环灌流量下降。6乌斯他丁可降低大鼠血浆sICAM-1含量,降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减少肠系膜微静脉内白细胞黏附数,增加胸部皮肤微循环灌流量。7高压电烧伤可导致微循环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P-选择素、E-选择素、L-选择素、sICAM-1、CD11b/CD18等黏附分子在高压电烧伤后的白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乌斯他丁及己酮可可碱可改善高压电烧伤后白细胞流变行为异常。
王冬[9](2009)在《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临床过程凶险,其病死率高。目前研究证实,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高达60~70%,终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而成为SAP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SAP病死患者中65%以上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有关,而ARDS是急性肺损伤的一个终末结局。因此,明确SAP时ALI的发病机制,早期预防和治疗ALI对降低SAP的死亡率及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SAP时ALI是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广泛破坏的结果,而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 PMN)能触发和放大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有研究结果显示SAP时,PMN在肺内粘附聚集,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广泛损伤,致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及微血栓形成,进而发展成ALI。PMN在肺内聚集和激活是SAP时ALI发病的最初环节,如果能采取干预PMN在肺内的聚集激活,就能早期预防ALI。但是关于SAP时PMN在肺内聚集和激活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肠系膜-胸导管淋巴液在重度烧伤、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并认为其可以介导严重感染/创伤等引起的肺脏损伤,并进而导致肺和全身的炎症反应。临床及动物实验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s, MODS)常常首先出现ARDS,而肺是首个接纳肠系膜淋巴液的器官,肠系膜淋巴液可能起着介导肺损伤的作用;又有研究显示了休克后收集到的肠系膜淋巴液能损伤或致内皮细胞死亡,增加内皮细胞的渗透性,结扎肠系膜淋巴管能减轻失血性休克后或烧伤后肺损害。这些研究都提示肠系膜淋巴液含有能够介导全身炎症反应时肺损伤的物质。而且在创伤性休克的动物模型或病人的门静脉血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细菌或毒素。同时,休克时门静脉血浆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很轻。这些研究表明经肠道微血管回流的门静脉途径在休克致器官损伤的发病学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Louis报道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肺损伤和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是由肠道有害物质经淋巴液而非经门静脉血液所引起的。据此,我们推测这种作用在类似烧伤和严重感染的SAP中可能也存在,并且有可能通过诱导PMN在肺脏聚集和激活来介导。本研究应用SD大鼠建立颈部胸导管引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备SAP合并ALI模型,观察肺脏病理变化,检测血气分析变化,从而了解胸导管结扎/引流对ALI的影响;并检测胸导管淋巴液中抗炎和促炎因子、胰酶、内毒素的含量变化,以及其对动脉血中PMN功能的影响预后,观察SAP继发ALI时上述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SAP时胸导管淋巴液的成分变化在激活肺脏中PMN、介导SAP时ALI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可行的干预途径,进一步阐明SAP合并ALI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途径及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大鼠颈部胸导管引流动物模型的建立选用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第1组:颈部胸导管直接组,第2组:颈部胸导管间接组,第3组:腹部胸导管组。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固定后,应用显微手术器械分别解剖颈部胸导管、左颈干、腹部胸导管,应用24G留置针分别穿刺保留颈部胸导管、左颈干、腹部胸导管,引流淋巴液。记录三种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模型之间淋巴流量、制模成功情况。第二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早期干预及动脉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分别为颈部假手术组+腹部假手术2小时组(SO2h)、颈部假手术组+腹部假手术6小时组(SO6h)、颈部假手术组+腹部假手术12小时组(SO12h);颈部假手术组+SAP2小时组(SAP2h)、颈部假手术组+SAP6小时组(SAP6h)、颈部假手术组+SAP12小时组(SAP12h);颈部胸导管结扎+SAP2小时组(LC2h)、颈部胸导管结扎+SAP6小时组(LC6h)、颈部胸导管结扎+SAP12小时组(LC12h);颈部胸导管引流+SAP2小时组(DC2h)、颈部胸导管引流+SAP6小时组(DC6h)、颈部胸导管引流+SAP12小时组(DC12h)。按分组要求制备颈部假手术组+腹部假手术组(SOA)、颈部假手术组+SAP组(SAP)、颈部胸导管结扎+SAP组(LC)和颈部胸导管引流+SAP组(DC)动物模型。观察胰腺、肺脏组织病理切片、肺脏扫描电镜;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胰淀粉酶(AMY)、胰脂肪酶(LIP);应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第三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动脉血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取样来自第二部分腹主动脉血(取动脉血气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动脉中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第四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时胸导管淋巴液中TNF-α、IL-10、AMY、LIP及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选择健康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为颈部胸导管引流组+腹部假手术组(Sham)和颈部胸导管引流+SAP组(DC)。建立SD大鼠颈部胸导管引流情况下腹部手术组、SAP组模型,持续引流并分时段及时低温保存淋巴液。应用生化法检测淋巴液/血清中胰淀粉酶(AMY)、胰脂肪酶(LIP);酶联免疫法检测淋巴液/血清中TNF-α、IL-10,反应时间法检测淋巴液中内毒素浓度。结果:第一部分:大鼠颈部胸导管淋巴引流动物模型的建立1各组动物模型均成功引出浅乳白色液,外观性状无差异,均为淋巴液。2颈部胸导管直接组制模成功率明显低于腹部胸导管直接组和颈部胸导管间接组(P<0.05);3腹部胸导管组的淋巴流量较颈部胸导管直接组和颈部胸导管间接组多且差异明显(P<0.05)。第二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SAP并发ALI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1与同时点实验对照组(SO组)相比,SAP各时点腹水量、胰腺病理评分、肺脏病理评分、血清AMY、血清LIP明显升高(P<0.01); SAP2h、6h的PaO2与同时点SO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且SAP2h组的PaO2明显高于SAP6h(P<0.01),而SAP12h组的PaO2明显高于同时点SO组(P<0.01);SAP2h、6h的PaCO2与同时点SO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SAP12h组的PaCO2明显高于同时点SO组(P<0.01);、2与同时点SAP组(干预对照组)相比, LC6h组、LC12h组的腹水量、LC6h组的肺脏病理评分、LC2h组血清AMY和血清LIP明显降低(P<0.01或P<0.05);胸导管结扎组的LC2h组的腹水量、LC2h12h的肺脏病理评分有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LC2h、6h的胰腺病理评分、LC12h的PaO2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LC12h的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LC6h的PaO2明显升高(P<0.01)。3与同时点SAP组(干预对照组)相比,胸导管引流组的DC12h组的腹水量、DC6h、12h的肺脏病理评分、DC2h、6h、12h血清AMY和血清LIP明显降低(P<0.01或P<0.05);DC2h组的肺脏病理评分有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DC6h、12h的PaO2明显升高(P<0.01)。第三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动脉血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1与同时点对照组(SO组)相比,SAP组各时点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PMN呼吸爆发作用(RB)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P<0.01);SAP2h的CD11b平均荧光强度与同时点SO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SAP6h、12h的CD11b平均荧光强度与同时点SO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且SAP12h组的CD11b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SAP6h;2与同时点干预对照组(SAP组)相比,各时点LC的PMN呼吸爆发作用(RB)平均荧光强度、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CD11b平均荧光强度均有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3与同时点干预对照组(SAP组)相比,各时点DC的PMN呼吸爆发作用(RB)平均荧光强度、CD11b平均荧光强度、DC6h、12h的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P<0.05)。第四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时胸导管淋巴液中TNF-α、IL-10、AMY、LIP及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1 TNF-α,IL-101.1淋巴液中、血清中TNF-α淋巴液中TNF-α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SAP各时点组的淋巴液中TNF-α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12h组的TNF-α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1),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血清中TNF-α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SAP各时点组的血清中TNF-α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12h组的TNF-α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5),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正常状态淋巴液中TNF-α浓度与血清中TNF-α浓度在对应时点均无明显差异;DC组淋巴液中TNF-α浓度与血清中TNF-α浓度在对应时点亦均无明显差异。1.2淋巴液中、血清中IL-10淋巴液中IL-10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IL-10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点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SAP各时点组的淋巴液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组的IL-10水平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1);SAP12h组的IL-10水平较SAP2h、6h组均明显升高(P<0.01)。血液中IL-10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IL-10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SAP各时点组的血清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组的IL-10水平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1);SAP12h组的IL-10水平较SAP2h、6h组均明显升高(P<0.01)。正常状态淋巴液中IL-10浓度与血清中IL-10浓度在对应时点均无明显差异;DC组淋巴液中IL-10浓度与血清中IL-10浓度在对应时点亦均无明显差异。2 AMY ,LIP2.1淋巴液中AMY淋巴液中AMY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 6h)、Sham (12h)的AMY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SAP各时点组的淋巴液中AMY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12h组的AMY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5),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AMY水平均无明显差异。2.2血清中AMY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AMY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点的腹部假手术各组Sham(2h)、Sham (6h)、Sham (12h)相比,SAP各组SAP 2h、6h、12h各组的淋巴液中AMY均明显升高(P<0.01);SAP各时点组相比:SAP6h、12h组的AMY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5),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AMY水平均无明显差异。DC组淋巴液中AMY浓度在对应时点明显高于与血清中AMY浓度(P<0.01)。2.3淋巴液中LIP淋巴液中LIP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LI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 DC组各时点的淋巴液中LIP均明显升高(P<0.01);DC组各时点相比:SAP6h、12h组的LIP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1),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LI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2.4血清中LIP血清中LIP水平:腹部假手术各组间Sham(2h)、Sham(6h)、Sham(12h)的LI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同时腹部假手术各组相比, DC组各时点的血清中LIP均明显升高(P<0.01);DC组各时点相比:SAP6h、12h组的LIP较SAP2h组均明显升高(P<0.01),SAP6h、12h两组之间相比LI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DC组淋巴液中LIP浓度在对应时点明显高于与血清中LIP浓度(P<0.01)。3淋巴液中内毒素水平变化Sham各时点(2h、6h、12h)间没有明显差异;DC 2h与Sham各时点(2h、6h、12h)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DC6h、DC12h与Sham组对应时点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DC6h、12h与DC 2h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DC12h与DC6h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结论第一部分:大鼠颈部胸导管淋巴瘘动物模型的建立1颈部胸导管间接组制模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腹部胸导管组,颈部胸导管间接组与腹部胸导管组操作成功率差异不明显(P>0.05);颈部胸导管直接组较另外两组操作成功率低(P<0.01)。;2三种方法引流的淋巴液无明显性状差异;腹部胸导管组在引流量方面明显多于颈部胸导管直接组、颈部胸导管间接组(P<0.01),这可能是由于腹腔淋巴循环对腹腔骚扰较敏感造成的,说明腹部胸导管引流技术明显影响腹腔淋巴循环。3大鼠颈部间接胸导管引流法可稳定引流淋巴液,且不骚扰腹腔,是稳定、可靠、制模成功率高胸导管引流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能够用于SAP并发ALI时与淋巴循环有关的实验研究。第二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SAP并发ALI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1 SAP早期即可引起肺脏损伤性病理形态学变化,随后可进一步出现其功能障碍。2颈部胸导管引流能够减轻SA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功能障碍,而颈部胸导管结扎有减轻SA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功能障碍的趋势:在早期(2h,6h)颈部胸导管结扎、引流,两者相比对肺功能的改善差异不明显;到中后期(12h)颈部胸导管引流较结扎能够明显减轻SA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功能障碍。3颈部胸导管引流没能减轻SAP时胰腺病理形态学变化,而颈部胸导管结扎能加重SAP时胰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第三部分:胸导管结扎/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动脉血中性粒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1颈部胸导管引流能够降低SAP时主动脉血中PMN的呼吸爆发作用、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CD11b平均荧光强度;而颈部胸导管结扎有降低SAP主动脉PMN的呼吸爆发作用、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CD11b平均荧光强度的趋势。2颈部胸导管结扎/引流能够影响SAP时主动脉血中PMN的呼吸爆发作用、CD11b表达阳性PMN比例、CD11b平均荧光强度,这可能是颈部胸导管引流能够减轻SAP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功能障碍的原因。第四部分SAP合并ALI时胸导管淋巴液内AMY、LIP、TNF-α、IL-10、内毒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1 SAP合并ALI时发病过程中淋巴液中内毒素浓度、AMY、LIP、TNF-α、IL-10浓度明显上升。2 SAP合并ALI时胸导管淋巴液中成分复杂,可能通过激活的胰酶、内毒素TNF-α、IL-10等直接或间接的用过活化中性粒细胞,损伤肺组织。3 SAP合并ALI时AMY、LIP浓度在淋巴液中与血清中相比,两者之间差异明显,据此,淋巴液中的AMY、LIP是导致血清中该物质浓度上升的来源之一。4 SAP合并ALI时TNF-α浓度在淋巴液中与血清中相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IL-10也是如此;据此,淋巴液中的TNF-α、IL-10不是导致血清中该物质浓度上升的来源。5反应时间法(鲎试剂法之一)是测定淋巴液中内毒素含量的可靠方法。
美朗曲措,范红[10](2009)在《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二、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CD11b/CD18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CD11b/CD18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I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2)自体肿瘤细胞微颗粒介导的靶向生物化疗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转化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粘附分子在结核感染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细胞间粘附分子-1 |
2.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
2.2 CD11 b/CD18 |
3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3.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3.2 迟现抗原-4 |
4 选择素 |
4.1 E-选择素 |
4.2 其他类型选择素 |
5 小结 |
(4)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不足之处 |
7、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致谢 |
综述 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炎性标志物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5)肺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肺癌的诊断包括肺内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肿瘤分期和实验室诊断 |
1.1 肺内病变定性定位诊断 |
1.2 肿瘤分期 |
1.3 实验室检查 |
2 展望 |
(6)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一、B7 家族协同刺激分子与肿瘤微环境 |
二、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可能免疫调控因素 |
三、胃癌肿瘤微环境及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胃癌中的表达 |
四、CIK 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
五、协同刺激分子B7-H4 对胃癌CIK 细胞治疗研究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B7-H4 基因表达方法的优化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表达对CIK 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CIK 细胞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分析的研究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影响CIK 细胞治疗胃癌预后的多因素COX 模型分析 |
一、试剂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本课题研究结论 |
展望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缩写词表 |
致谢 |
(7)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影响 |
1. 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计方案 |
1.3 麻醉方法 |
1.4 体外循环方法 |
1.5 手术及肺灌注方法 |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
1.8 病理标本的观察和检测 |
1.9 指标的评价方法 |
1.10 质量控制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炎症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
1. 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计方案 |
1.3 麻醉方法 |
1.4 体外循环方法 |
1.5 手术及给药方法 |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
1.8 指标的评价方法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
1. 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计方案 |
1.3 麻醉方法 |
1.4 体外循环方法 |
1.5 手术及肺灌注方法 |
1.6 标本和数据的收集 |
1.7 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
1.8 病理标本的观察和检测 |
1.9 指标的评价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8)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及相关制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大鼠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颅高压电烧伤大鼠血清选择素含量对白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干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颅高压电烧伤大鼠sICAM-1、CD11b/CD18 表达对白细胞黏附的影响及乌斯他丁干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烧伤后白细胞黏附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烧伤后微血管功能变化及其体液调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大鼠颈部胸导管引流动物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颈部胸导管结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SAP 并发ALI 时结扎/引流颈部胸导管对血 PMN 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SAP 合并ALI 时颈部胸导管淋巴液中AMY、LIP、TNF-α、IL-10 及内毒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学检查 |
1.1 肿瘤细胞学: |
1.2 流式细胞分析 (FCM) : |
1.3 胸水细胞p53基因突变: |
2 酶 |
2.1 腺苷脱氨酶 (ADA) : |
2.2 端粒酶测定: |
3 肿瘤标志物 |
3.1 癌胚抗原 (CEA) : |
3.2 糖链抗原125 (CA125) : |
3.3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 |
4 细胞因子 |
4.1 干扰素 (IFN-γ) : |
4.2 白细胞介素 (IL) 及其受体: |
4.3 肿瘤坏死因子 (TNF) 及受体: |
4.4 P选择素: |
5 其他指标 |
5.1 C-反应蛋白 (CRP) : |
5.2 唾液酸 (SA) : |
四、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CD11b/CD18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I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王明芳. 南华大学, 2019(01)
- [2]自体肿瘤细胞微颗粒介导的靶向生物化疗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转化医学研究[D]. 郭梦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3]粘附分子在结核感染中的意义[J]. 王明芳,杨志,王卫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8)
- [4]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D]. 董晓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肺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 冯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20)
- [6]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蒋敬庭. 苏州大学, 2011(06)
- [7]持续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氧合冷血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严飞.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8]经颅高压电烧伤对微血管内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D]. 张庆富.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1)
- [9]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冬. 河北医科大学, 2009(10)
- [10]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研究进展[J]. 美朗曲措,范红. 四川医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