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万以色列民众集会抗议拆除定居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认为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薛祯[2](2021)在《美国与耶路撒冷问题(1947-2018)》文中研究说明耶路撒冷的地位与归属问题一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核心争端与“死结”所在。耶路撒冷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一神教的宗教圣地,圣城地位、归属问题牵涉到历史、民族和宗教等诸多方面因素,长久以来都是横亘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核心矛盾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巴以争端始自耶路撒冷,也必将终于耶路撒冷。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在围绕圣城的各方争端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是“应许之地”争斗频发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涉足包括多种手段和方式,不仅体现在总统与政府的决策,也通过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表决等多种形式呈现。目前为止,美国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先后经历了四个身份属性:摇摆不定的裁决者(1947-1950)、难有作为的抵制者(1950-1967)、有失偏颇的调停者(1967-2017)、倒行逆施的共谋者(2017至今)。美国身份属性的转变主要受国际秩序变迁、中东争端发展和执政者政治立场转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在耶路撒冷问题的肇始、发展和激化中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出发点和决策底线始终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也曾试图推动和平进程以期解决耶路撒冷问题,但其始终未能做到真正的公正客观;随着特朗普公开承认以色列拥有耶路撒冷主权,美国政府这一倒行逆施之举更是使和平进程遭受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当今中东局势依旧晦暗不明,如果美国始终无法认识到公正和平等是实现和平的前提,巴以地区仍将前途未卜。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耶路撒冷争端的成因。耶路撒冷争端是复杂的历史因素、重大的宗教意义与近代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相互交织的必然产物。这直接导致巴勒斯坦地区积压已久的民族矛盾在1930年代后期爆发,阿犹分治和耶路撒冷国际化的计划应运而生。伴随战后国际秩序的变革,英国政府面对无法控制的混乱局势最终选择放弃委任统治,以联合国和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将对耶路撒冷的命运进行裁决。第二章主要阐述美国基于冷战形势下自身利益的考虑,未能在决定耶路撒冷前途命运的关键时期发挥其应有的裁决作用。美国摇摆不定、朝令夕改的政策使得巴勒斯坦局势产生极大的权力真空。从支持耶路撒冷“领土国际化”到迅速放弃,美国混乱的政策为巴以冲突的滋生与爆发提供了动荡混乱的土壤,成为助推巴以冲突全面爆发的催化剂。第三章主要叙述美国在耶路撒冷分别被以色列、约旦控制后的抵制政策。在以色列宣布将西耶路撒冷确立为首都后,美国拒绝其对耶路撒冷主权宣称,并将在特拉维夫设立大使馆以此抵制。对于约旦试图更改东耶路撒冷城市地位的意图予以警告。但在耶路撒冷被分裂之后,美国和国际社会已对耶路撒冷地位失去裁决权,这种抵制注定难以改变现实。第四章主要概述美国在以色列控制整个耶路撒冷后的居中调停。尽管美国政府自诩公正调停者的身份,一直宣称处理耶路撒冷问题的原则是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应由各方通过谈判加以解决,但多次在联合国有关耶路撒冷决议中以弃权的方式袒护以色列。美国有失偏颇、各自为政的调停注定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耶路撒冷的争夺因此愈发激烈,阿以双方的矛盾不断加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巴以有关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的谈判得以开展,然而美国国会亲以势力公然出台违反共识的《使馆法案》,美国政府却未能加以阻止。尽管此后的三任总统均未推行法案并致力于推动和谈解决耶路撒冷问题,但法案严重破环了谈判的发展并为和平进程埋下毁灭性隐患。第五章主要分析特朗普政府违反国际共识,转变为以色列共谋者的原因及其影响。特朗普实施法案导致和平进程梦碎,巴以局势陷入长期僵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抗议,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法案最终成为特朗普推行“世纪协议”的棋子,彻底葬送两国方案这一和平基石;法案的实施导致巴以主和力量再受重创,巴以冲突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
王楠[3](2021)在《1987—1993年巴勒斯坦起义:背景、特点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色列占领当局的蚕食高压政策下,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经济形势恶化,市民社会迅速发展,实现了多方位的民众动员,本土居民接受了流亡精英的起义斗争思想,于1987年自发地掀起巴勒斯坦起义。青年是此次起义的中坚力量,本土人士与流亡精英首次密切合作,发起大规模的脱离接触运动,萌发了经济独立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尽管起义给巴以双方造成难以避免的经济损失,但它提高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尊心,增强了流亡者和本土居民间的政治互补与彼此影响,改变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为其赢得了大量的国际同情,迫使以色列政府改变政策、走上与巴解组织的和谈之路。
徐舰[4](2020)在《奥斯曼帝国锡安主义运动研究(1897-1917)》文中研究说明锡安主义是在19世纪,西欧犹太知识分子在反犹主义思潮冲击下,对于融入本地社会的同化主义失去信心后所产生的思想。锡安主义运动以重新树立犹太人自身民族认同,返回以色列地并建立犹太人主权国家为主要目标。受其指引,欧洲锡安主义者陆续加入到回归故土的运动之中。巴勒斯坦作为奥斯曼帝国领土的一部分,以其为目的地的移民运动毫无疑问对奥斯曼帝国各界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奥斯曼帝国中的不同群体,政府的执政者、犹太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阿拉伯穆斯林和基督徒,都对锡安主义的到来作出了不同的回应。在锡安主义者和奥斯曼帝国思想领域不同观念的碰撞中,我们可以看到帝国当局政策和普通民众心态的转变过程。本文拟对奥斯曼帝国晚期,锡安主义运动在帝国内部的传播过程和社会各界对锡安主义的表现进行研究,并探析形成这一系列结果的背后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来考察这一运动。第一部分为锡安主义在奥斯曼帝国的早期发展过程,锡安主义思想的先驱西奥多·赫茨尔与帝国政府进行沟通的过程,和执政当局对于这一带有政治色彩思想的应对态度。第二部分为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后,在帝国新政府“奥斯曼主义”普世理念的宣传下,执政当局和帝国犹太人对锡安主义运动矛盾而又复杂的看法,以及锡安主义运动在奥斯曼公共媒体领域掀起的风波。第三部分则关注革命时代后阿拉伯人和锡安主义者,甚至全体犹太人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从巴尔干战争直到一战结束期间锡安主义运动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
鲍静[5](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范益萌[6](2020)在《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研究 ——以社会分野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以色列建国后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主导党制、温和多党制,在这两个时期内以色列的政党政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宗教政党的势力有了较大提升,再加上地区冲突、族群冲突等因素的影响,自1996年之后,以色列进入极化多党制时期。本文以1996年为起点,通过计算有效政党的数量、分析进入议会的政党变化状况、第一、二大党对议席的控制、意识形态的距离等标准,判定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然后,本文通过对以色列前期政党政治状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政党、政党体制、极化多党制进行概念的界定,主要说明政党体制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极化多党制的界定标准进行重点论述。最后,论文得出主要指标,即有效政党的数量要在5个以上、政党分化组合和出现新政党的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府换届频繁、而且第一、二大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的实力逐渐变弱、意识形态的距离增大、中间性政党力量的增强。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为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原因进行的铺垫,在分析其形成原因之前,我们必须对以色列的大致政治状况有个一清晰的认识。本部分从以色列政党体制发展历程出发,以以色列主要政党利库德集团、工党、宗教政党中的沙斯党为主线,对以色列当前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描述,为下文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做铺垫。论文第三部分就依据第一部分提出的指标分别对以色列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探究,笔者可以判断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论文第四部分则是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对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进行论述,主要包括族群分野、地区冲突分野、雇主与工人分野、国家与宗教四种分野模式。具体来说,族群分野模式引起政党实力与关系的变化,包括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不平等、新移民群体对碎裂化格局的加剧、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地区冲突分野模式加剧政党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巴以冲突不断激化政党之间的对立和阿以关系逐步加剧政党之间的分化;雇主与工人分野模式推进政党的分化,表现在推进私有化进程壮大资产阶级的势力、自由化改革弱化集体价值观,削弱工人阶级实力;而国家与宗教分野模式加速政党的极化,尤其是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矛盾、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在权力争夺方面的对峙则是是以色列政党体制极化的重要原因。
贾龙阳[7](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小迁[8](2019)在《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文中认为冷战后乃至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治理能力是世界各国所追寻的主要发展目标。海湾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林、阿曼)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20世纪初期沙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随着石油财富的涌入以及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逐渐退出海湾地区,各酋长国的治理任务也由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向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历经数十年发展,海湾君主制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理成果,它们大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富足、社会康乐。然而,在繁盛表象之下,海湾诸国的国家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旧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越发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以往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了诸多治理矛盾。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只有坚定推进国家治理变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解决遗留的治理顽疾,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多重挑战,辩证地抓住利好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治理理论学派众多,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理论范式。鉴于此,本文以客观情况为基础,站在国家层面的治理视角,采取国家发展史与治理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从20世纪初期以来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演进历程出发,探讨并总结符合海湾诸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果、问题及转型路径。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研究中心,文中仍然会少量涉及并论述海湾君主制国家共有的治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构建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四个方面,并且治理演进与变革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影响。因此,本文共分七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由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治理变革机制五章所构成,以求对沙特与巴林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体系性地研究。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中外学术史、论文研究方法、治理理论辨析及研究框架,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沙特与巴林国家治理演进脉络做简要梳理,以明晰它们的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结语部分首先判析了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模式,并且分析了新时期沙特、巴林国家治理的变革情况,存在的改革悖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第一章探究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问题,分别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权力核心构成、协商民主与立法权力、治理的行政体系与能力四个方面,对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系构建及问题加以阐述。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治理效能较为低下,制度性矛盾与传统治理观念限制了政治治理的高效施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治理问题,涉及海湾国家的经济治理特征、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经济治理战略这三个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它们的经济治理基础、成果、问题及未来变革方向。在国家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的治理地位较低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国家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治理的执行力、顺应力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的不足,需要着力调整。第三章以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诸国中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对沙特和巴林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关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食利契约”下的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此外,本章还就海湾君主制国家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妇女权利、社会整合、贫富差距、部落认同、个体诉求、移民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调整社会治理政策,捋顺社会与国家及各群体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第四章以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宗教文化治理为研究中心,对海湾君主国的宗教文化治理加以分类,并且概括分析各自的治理特征,对多种思潮冲击下的官方宗教文化治理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文中认为,沙特和巴林对于非官方宗教文化群体严格管控的治理手段,加大了民众的逆反情绪,加之海湾地区什叶派的跨国教派认同,以及伊斯兰复兴主义甚至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沙特、巴林等国宗教文化治理方面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威胁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第五章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从20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治理演进的动力机理,认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因素是治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海湾君主国的治理变革风潮具有传导效应,同时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受到地区大国的严格管控。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使海湾君主制国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压力,但出于铁杆盟友关系,美国对海湾君主国采取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区别对待”的保全政策。总体而言,沙特、巴林等国家的治理演进中存在变革与停滞、体系性改革与局部性改革、精英引导与民众行动等七组关系。概而言之,本文以国家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以及治理嬗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焦点,选取沙特阿拉伯与巴林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发展的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起分析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地总结并评价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同时为其治理变革找寻出路。
户玉辉[9](2019)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初期的英国对犹政策研究(1920-1930年)》文中研究说明一战后,英国通过国际联盟获得中东地区的主导权,开启了对巴勒斯坦地区长达二十八年的委任统治时期。委任统治之初,面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迅速发展,出于自身实力的相对衰弱及中东地区统治秩序的双重考量,英国当局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在此期间,通过保障犹太移民合法性、授予土地占有权以及鼓励犹太移民工商业发展等措施,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社区得到了迅速发展,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移民活动、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诸多“扶犹”政策的实施,在壮大犹太群体力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利益。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发展成熟,由于对犹太移民的仇视和委任统治的不满,导致阿-犹冲突时而发生。为保障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当局政府对犹政策发生转向——由“扶犹”转向“限犹”,但这并未真正限制巴勒斯坦地区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与崛起,致使阿-犹之间差距不断增大,两者的矛盾也由零星冲突走向激烈对抗,最终为之后阿-犹之间持续不断的动荡埋下隐患。而当局政府摇摆不定、前后不一的殖民主义统治策略,也大大削弱了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甚至是整个中东的统治威信与秩序。
王楠[10](2017)在《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文中提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异常引人注目,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亦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史的重要篇章。本文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当代巴勒斯坦历史为立足点,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1948年、1964年、1987年、2004年为分水岭将其发展轨迹划分为五个阶段,力求勾勒出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衰起伏的完整脉络,探寻巴勒斯坦人未能实现民族自决及建国目标的原因所在,为解读现状提供深刻的、历史的视角。第一章探讨了巴勒斯坦人由奥斯曼认同向巴勒斯坦认同的转变及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分析了巴勒斯坦人在1936年起义失败后重新回归暴力及在1948年战争中未能建国的原因。第二章探究了巴勒斯坦难民保留民族身份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努力,论述了本土人士接受阿拉伯国家统治的原因及表现,介绍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随后的社会发展及各类精英团体的政治活动。第三章分析了巴解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获得内外合法性的过程,探讨了巴解组织领土目标、利益维护手段及战略重心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构建实践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了因提法达发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分析了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兴起的原因、政治主张及其同世俗派别的关系,探讨了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的原因、特点及效用。第五章分析了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主要内容、面临的挑战及成绩与不足,探讨了后阿拉法特时代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与决裂,评述了加沙事变后法塔赫对西岸的治理及入联的外交博弈。结论部分总结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六个特征及其消极影响:第一,民族认同多变,这使巴勒斯坦人一度将民族自决事业的领导权让给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战争中只顾举家避难,是造成民族灾难的重要原因。第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温和化和极端化并存,温和手段无法使对手屈服,极端手段则破坏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使之被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第三,中央机构权威有限,其后果在于既无法自上而下地贯彻指令,也不能约束反对派的言行。第四,精英团体的分化与分裂并存,几大派别几乎均发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各派别领导层的权威严重不足,宗派主义普遍存在。第五,族群分化明显,巴勒斯坦人在地理上分为流亡者和本土居民,在年龄上分为老一代和青年一代,两种分化皆造成路线之争,加大了内耗。第六,经济民族主义长期缺失,造成政治民族主义异常发达却忽视了民族独立所需的经济基础,形成依赖以色列经济的思维定式,后患无穷。这些特征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重大缺陷,亦是造成民族独立事业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12万以色列民众集会抗议拆除定居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万以色列民众集会抗议拆除定居点(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美国与耶路撒冷问题(1947-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论文难点、重点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耶路撒冷问题的出现 |
一、耶路撒冷争端溯源 |
二、耶路撒冷的宗教意义 |
三、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四、阿犹分治与耶路撒冷独立政权观点的由来 |
第二章 摇摆不定的裁决者(1947-1950) |
一、美国支持耶路撒冷“领土国际化”提议 |
二、美国与分治决议的通过 |
三、美国“领土国际化”政策的动摇 |
四、美国与“领土国际化”的最终失败 |
第三章 难有作为的抵制者(1950-1967) |
一、耶路撒冷被以、约分裂 |
二、耶路撒冷国际化尝试的最终失败 |
三、美国拒绝承认以、约分解耶路撒冷 |
第四章 有失偏颇的调停者(1967-2017) |
一、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占领 |
二、从约翰逊到老布什:各自为政的调解策略 |
三、克林顿时代: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的谈判及其失败 |
四、国会介入耶路撒冷问题:《使馆法案》的出台 |
五、从小布什到奥巴马:继续推动谈判解决耶路撒冷问题 |
第五章 倒行逆施的共谋者(2017-2018) |
一、特朗普政府耶路撒冷政策的转变 |
二、特朗普政府公然搬迁使馆 |
三、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变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英文文献 |
二、主要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1987—1993年巴勒斯坦起义:背景、特点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起义发生的背景 |
(一)“大以色列”思想指导下的蚕食高压政策 |
(二)对以色列的经济依赖致使被占领土经济形势恶化 |
(三)市民社会的发展 |
(四)实现了多方位的民众动员 |
二、起义的特点 |
(一)青年是起义的中坚力量 |
(二)本土人士与流亡精英实现首次密切合作 |
(三)大规模脱离接触运动出现 |
(四)经济独立意识的萌发与实践 |
三、起义的影响 |
(一)造成巴以双方的经济损失 |
(二)增强了巴勒斯坦流亡者和本土居民的互补与影响 |
(三)提高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尊 |
(四)为巴勒斯坦人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
(五)迫使以色列政府选择和谈道路 |
结 语 |
(4)奥斯曼帝国锡安主义运动研究(1897-19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锡安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锡安主义运动的产生背景 |
一、锡安主义运动的产生基础 |
二、锡安主义运动的正式产生 |
第二节 锡安主义运动在奥斯曼帝国的初步发展 |
一、锡安主义运动初期的移民浪潮 |
二、锡安主义运动初期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对锡安主义运动的政策 |
一、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政策 |
二、奥斯曼帝国对锡安主义运动初期移民的回应 |
三、外国对奥斯曼帝国政策的干预 |
小结 |
第二章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背景下的锡安主义运动 |
第一节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对锡安主义运动的影响 |
一、奥斯曼帝国官方对锡安主义运动的态度 |
二、奥斯曼帝国民众对锡安主义运动的态度 |
第二节 锡安主义运动与奥斯曼主义的斗争 |
一、锡安主义运动与奥斯曼帝国媒体的斗争 |
二、锡安主义运动与世界以色列联盟的斗争 |
第三节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时期锡安主义运动的成果 |
一、锡安主义媒体在奥斯曼帝国的发展 |
二、锡安主义运动对奥斯曼主义的胜利 |
小结 |
第三章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后的锡安主义运动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反犹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一战中的奥斯曼帝国与锡安主义运动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概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
2. 身份认同危机 |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
2. 另类空间崛起 |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
1. 参与式新闻 |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
结论 |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研究 ——以社会分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特色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因素分析法 |
1.4.3 系统分析法 |
第一章 政党体制与极化多党制概念的界定 |
1.1 政党体制概念的界定 |
1.1.1 政党体制的定义 |
1.1.2 政党体制的分类 |
1.2 极化多党制的概念和确立标准 |
1.2.1 极化多党制的定义 |
1.2.2 极化多党制确立的标准 |
第二章 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发展过程 |
2.1 1948年~1996年以色列政党体制的历史发展过程 |
2.1.1 1948年~1977年的主导党体制 |
2.1.2 1977年~1996年的温和多党制 |
2.2 1996年以来利库德集团的执政地位 |
2.2.1 总理直选法案对利库德集团执政地位的威胁 |
2.2.2 利库德集团多次成功组建联合政府 |
2.2.3 小党崛起对利库德集团执政地位的威胁 |
2.3 1996年以来工党势力的衰落 |
2.3.1 总理直选法案对工党势力的削弱 |
2.3.2 以色列总工会和基布兹的没落及其与工党的分离 |
2.3.3 工党安全政策的失败 |
2.4 1996年以来宗教党的特殊地位 |
2.4.1 宗教党实力的提升 |
2.4.2 主要宗教党在联合政府中的平衡地位 |
2.4.3 沙斯党实力的迅速崛起 |
第三章 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判定 |
3.1 有效政党的数量 |
3.1.1 有效政党的计算方法 |
3.1.2 有效政党数量的计算与分析 |
3.2 选举数据分析 |
3.2.1 政党的分化组合和新政党的出现 |
3.2.2 第一、二大党的控制力 |
3.3 意识形态分布状况 |
3.3.1 意识形态的分歧 |
3.3.2 中间性政党力量的壮大 |
第四章 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 |
4.1 族群分野引起政党实力与关系的变化 |
4.1.1 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不平等 |
4.1.2 新移民群体对碎裂化格局的加剧 |
4.1.3 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 |
4.2 地区冲突分野加剧政党的碎片化 |
4.2.1 巴以冲突不断激化政党之间的对立 |
4.2.2 阿以关系逐步加剧政党之间的分化 |
4.3 雇主与工人分野推进政党的分化 |
4.3.1 推进私有化进程壮大资产阶级的势力 |
4.3.2 自由化改革弱化集体价值观,削弱工人阶级实力 |
4.4 国家与宗教分野加速政党的极化 |
4.4.1 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矛盾 |
4.4.2 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
4.4.3 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在权力争夺方面的对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
(7)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8)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中外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理路 |
四、治理理论辨析与研究框架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 |
第一章 制度化权力运行与复合施政体系: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政治治理 |
第一节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制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威权主义治理构建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治理的政体类型 |
三、海湾君主制国家威权治理的合法性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权力核心 |
一、家族权力国家化:责任性与控制力 |
二、权力核心的继承问题:表现与差异 |
三、权力核心圈的派系情况与互动关系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协商民主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协商传统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人员构成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效能与问题 |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行政机构与施政能力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机构功能化的演进 |
(一)沙特阿拉伯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巴林的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体系的施政能力评价 |
(一)行政能力的评价标准梳理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能力的简要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模式 |
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
三、外籍劳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结构 |
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转换不合理 |
五、与全球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私营部门的发展情况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私有化进程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商人类型与政商关系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职能与市场经济改革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资源配置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竞争规则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宏观调控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战略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规划 |
(一)经济治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沙特、巴林的治理规划概述 |
(二)沙特阿拉伯经济治理的五年发展规划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长远规划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转型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政策特点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路径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食利契约”下的治理问题:沙特与巴林的社会治理 |
第一节 二战后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社会结构演变及特征 |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 |
二、城市化催生人口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中产阶层”崛起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一、“食利国家”概念与海湾君主制国家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
三、“食利契约”与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稳定 |
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传统与现代福利国家理论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福利国家构建途径 |
六、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福利制度的问题与转型出路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权利问题 |
二、群族身份与社会整合问题 |
三、社会财富分配与贫困问题 |
四、部落传统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 |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个体诉求问题 |
六、海湾社会中的移民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官方宗教文化规则与多维思潮冲击:沙特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类别 |
一、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派与宗教文化治理 |
二、巴林:统治家族与社会民众的宗教派别错位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与国家治理 |
一、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
二、阿拉伯部落文化的承袭 |
三、官方宗教文化原则与治理方式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宗教文化治理中的交往纷争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思潮及群体 |
二、跨国宗教文化的认同及治理问题——以什叶派为例 |
三、政府对非官方宗教文化的治理政策与发展出路 |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内外动力与变革矛盾:沙特与巴林的治理嬗变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与地区效应 |
一、沙特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地区效应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域外力量:以美国“民主促进”为例 |
一、美国对海湾君主制国家“民主促进”的现实考量 |
二、阿拉伯剧变前美国对海湾君主国“民主促进”的政策框架 |
三、阿拉伯剧变后美国“民主促进”政策与海湾悖论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七组矛盾 |
小结 |
结论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之路通往何方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判析 |
二、新时期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治理变革与问题 |
(一)巴林:寻求国家稳定的治理变革趋向 |
(二)沙特阿拉伯:全方位的国家治理变革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变革的悖论与出路 |
三、面向时代大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初期的英国对犹政策研究(1920-193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委任统治初期英国对犹政策产生的背景 |
1.1 一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
1.2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二章 英国“扶犹”政策的实施 |
2.1 保障犹太移民的合法性 |
2.2 授予犹太移民土地许可权 |
2.3 建立健全犹太管理组织 |
2.4 鼓励犹太移民工商业的发展 |
第三章 “扶犹”到“限犹”政策的转变 |
3.1 平衡阿犹权利 |
3.2 严控犹太移民活动 |
3.3 限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四章 英国对犹政策转向的因素 |
4.1 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 |
4.2 阿犹冲突不断激化 |
4.3 英国国内政治的变化 |
第五章 委任统治初期英国对犹政策的影响 |
5.1 奠定了以色列国家的雏型 |
5.2 激化了阿犹矛盾 |
5.3 削弱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民族主义的学理简析 |
第一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现代萌发 |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间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的变化 |
一、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形成的社会基础 |
二、奥斯曼认同的渐趋衰落 |
三、昙花一现的大叙利亚认同 |
四、巴勒斯坦认同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 |
一、巴勒斯坦人维护民族利益的早期斗争 |
二、大规模武装斗争的首次高潮——1936-1939年大起义 |
第三节 失之交臂的巴勒斯坦民族自决与建国 |
一、巴勒斯坦人重返温和路线 |
二、联合国分治决议使巴勒斯坦人走向暴力冲突 |
三、巴勒斯坦土地纷争的暴力解决——巴勒斯坦战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几近沉寂(1948-1964) |
第一节 巴勒斯坦难民民族身份的保留 |
一、巴勒斯坦难民的艰难处境 |
二、难民保留巴勒斯坦民族身份的努力 |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统治巴勒斯坦的合法化 |
一、外约旦夺得巴勒斯坦人代表权 |
二、一体化进程中西岸社会自治的发展 |
三、埃及管理下加沙地带难民社会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
第三节 巴勒斯坦世俗精英政治团体的活动 |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泛民族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 |
二、约旦共产党——唯一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政党 |
第四节 伊斯兰政治团体的兴起 |
一、穆斯林兄弟会在西岸的活动 |
二、解放党的社会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起(1964-1987) |
第一节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组织化 |
一、巴解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二、主要政治派别主张简介 |
三、巴解组织获得合法性 |
第二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务实变化 |
一、领土目标的变化 |
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调整 |
三、战略重心向被占领土的转移 |
第三节 构建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
一、巴解组织与约旦的聚散离合 |
二、巴解组织与黎巴嫩教派政治的碰撞 |
三、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的单向关系构建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多维发展(1988-2005) |
第一节 被占领土大众民族主义的首次高潮——因提法达 |
一、因提法达爆发的背景考察 |
二、因提法达特点分析 |
三、因提法达影响简析 |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主义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初步挑战 |
一、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勃兴 |
二、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政治主张 |
三、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早期活动 |
四、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对世俗派别的有限挑战 |
第三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和平进程实践 |
一、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之因 |
二、巴以和平进程的特点 |
三、巴以和平进程的效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实践与挑战 |
第一节 阿拉法特时代的国家构建实践 |
一、国家构建实践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历史重构与民族历史教育 |
三、对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评价 |
第二节 后阿拉法特时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 |
二、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决裂 |
第三节 加沙事变后法塔赫的国家构建努力 |
一、法塔赫对约旦河西岸的治理 |
二、巴勒斯坦申请联合国成员国身份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12万以色列民众集会抗议拆除定居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美国与耶路撒冷问题(1947-2018)[D]. 薛祯.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1987—1993年巴勒斯坦起义:背景、特点与影响[J]. 王楠. 世界民族, 2021(02)
- [4]奥斯曼帝国锡安主义运动研究(1897-1917)[D]. 徐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6]1996年~2019年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研究 ——以社会分野的视角[D]. 范益萌. 西南大学, 2020(01)
- [7]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D]. 陈小迁. 西北大学, 2019(01)
- [9]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初期的英国对犹政策研究(1920-1930年)[D]. 户玉辉.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D]. 王楠. 西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