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可喜成绩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可喜成绩

一、北京院科技兴测成绩喜人(论文文献综述)

吴祺[1](2020)在《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工程的圆满完成,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潜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着增强的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型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行业知识产权依存度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构成的梳理,客观评价了当前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实践的成就、经验和问题,根据新构建的创新活动分析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宏观整体效应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并以财税政策为例,聚焦创新政策对企业微观层面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论证了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创新政策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创新政策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方面可能的创新成果:1、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现状评价。本文基于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史,进而从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实践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这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政策、创新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理解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政府市场和良性互动、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和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还面临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等问题。2、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和典型模式。本文基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优化完善,设计出用于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路径归纳为“逼出来”、“等出来”、“争出来”、“网出来”这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类创新模式的定义、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四种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类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第一种模式可称之为“逼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实施系统工程和增强综合国力为主要特征,其创新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和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是国际封锁和军民融合同时并存,创新主体已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逐步向军工集团和部分民营企业拓展。第二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一般以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和工程为依托,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因“时间差”、“空间差”和“政策差”等原因,该类创新往往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了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以大型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为我国高铁、桥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发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基本特征,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通常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第四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网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强扩展性为主要特征,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果显着,深刻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垄断市场、滥用市场地位和复制商业模式等问题。3、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时期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创新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首先,中央及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创新的供给及需求方面政策均有着正向作用,这说明这两类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到位,但是创新环境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不同时期内的创新政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在“十一五”期间仅有供给型的创新政策有着显着的促进效应,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没未起到显着推动效果。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环境型创新政策无明显正向效果,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均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我国创新政策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且常年处于有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测算值则相对低下,长期均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状态,尤其是个别西部省份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水平,正确地揭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利于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政策进行甄别和选择。4、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除宏观层面的创新政策绩效测度外,本文还关注了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层面的效果。考虑到创新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财税政策这一典型的创新政策为代表,并将其细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探究该类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具体提升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享受财税政策的企业而言,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相对于只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创新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的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的规制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创新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各类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否则会出现不同类别政策抵触现象,从而很难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为代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中均未体现出应有的激励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环境型创新政策工具的完善和落实,营造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

冯梦黎[2](2018)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经济现象,它关乎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生产力不断提高是建立在科技和制度不断的创新之上的。由此可知,经济增长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和制度这两个核心要素。其中,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科技创新是促进各个阶段经济显着增长何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带来较高速率的经济总量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源泉,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科技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进一步看,科技本身仅仅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要使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充要条件和现实源泉,使科技创新内在能量得到释放、不断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内生的高效增长,这还要求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适应科技的发展。历史上,以电力和蒸汽的广泛使用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要求采用大规模的以工厂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和现代科学技术,并以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为基础,这与自给自足的封闭观念和落后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组织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制度顺应各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创新,取代原有旧的、落后的制度和思想的过程,在这层意义上,也就对现代经济增长和良性发展能否实现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和发展作为一种长期、持续的经济现象,从它的整个动态发展过程来看,它又具备某种或快或慢的速率、不同的变化幅度、效益和质量等特点,与背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依靠资源绝对数量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而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由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制度红利支撑的增长发展过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23元,直至2017年的59660元1。但褪去中国经济总量近40年迅猛增长的光环我们看到其经济增长方式同样存在着注重数量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与经济增长成绩斐然伴随的是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和愈发严峻的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相关的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现阶段,伴随着资源不断消耗,资源红利亮起了红灯;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也存有潜在的危机,以往由资源、要素驱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增长。同时,随着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速度“快不快”有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而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产品和服务的“缺不缺”不再是制约人们生活的核心问题时,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质量“高不高”就成了关键。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已经步入瓶颈,旧经济的模式已经出现“钝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通过制度红利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向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由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阶段,把资源红利由初级资源红利转变为高级要素资源红利,也更加注重人口红利的质量而不是绝对值的数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经济占主导向新经济占主导的方向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促进高新科技信息产业发展,是解决经济发展质量不不够高、结构不够优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内在要求,是使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创新带动各类资源和要素的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可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促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我国科技体制安排来看,在以前我国实行追赶型经济赶超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和前沿科技进行模仿,在政府主导和安排下可以充分调动闲置或分散的各类的资源,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各国对科技的封锁,同时我国在某些领域也陆续或接近世界科技前沿,接下来的科技发展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供模仿。在这个阶段,就要求政府角色急需发生转变,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机制发挥积极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带动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市场化改革才能有序展开,其弊端才能及时得到消除。总而言之,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表现科技发展带动的产品和服务供应质量的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时也关乎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促进经济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就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制约因素,正确认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增长转向一个进一步依靠制度创新所形成的“制度红利”,与制度创新作用于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科技红利”叠加效应的经济发展路径,并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构成的一个高效运行的创新系统,带动社会经济活动向高效性、规范性、有序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关键。那么,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是什么呢?创新系统的构成又由哪些要素组成呢?创新系统又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方式由数量向质量发展转变呢?这些都是文本试图解释的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科技劳动思想、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的思想、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思想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对创新系统进行解构,把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和创新能力三个要素,深入研究和揭示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其次,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客观要求出发,试图在理论上阐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以“长时段的历史观”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事实描述,并据此就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结论,发现和提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开放的大视野聚焦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实践,以提炼和总结出对我国创新系统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重要启示,并提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导论。依循问题导向、开宗明义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梳理,包括要素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创新驱动的产生、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认识、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这为本文搭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也客观求实总结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的前提下,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对所运用的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科技劳动思想、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的思想、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阐述;在相关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与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路和分析框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创新系统的三要素分析:创新主体、创新方式与创新能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契合度分析;我国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绩效研究。第三章是创新系统的三要素分析——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和创新能力。本章将创新系统具体解构为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和创新能力,并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首先,本文对所研究的创新主体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分别是科技创新主体和制度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从不同层面进行考察,可以分为微观科技创新主体、中观科技创新主体和宏观科技创新主体;也对制度创新主体,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科技行业协会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对创新方式进行了界定,类比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来分析创新系统中两类创新方式的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最后,对与前文相对应的两类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分为科技的创造能力、科技的流动能力和科技的产业化能力;而制度创新能力可以分为静态的制度创新能力——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力、以及动态的制度创新能力——制度的灵活性。第四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契合度分析。本章着重探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间的契合度。契合度主要观察研究对象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因此,这一章具体考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间的契合度时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一致性契合度,另一方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互补性契合度。对一致性契合度的研究分别从主观和客观层面进行,而对互补性契合度的分析,主要是从供给——需求契合度、能力——要求契合度两个方面进行。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五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历史形成与发展演变。以“长时段的历史观”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事实描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创新系统的历史起点:科技和科技体制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7年)、创新系统的奠基阶段:科技与科技体制的恢复与重建(1978年-1984年)、创新系统的草创阶段:科技体制的调整和改良阶段(1985年-1994年)、创新系统的初步建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阶段(1995年-2005年)、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2006年-2012年)、创新系统的完善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2012年至今)。第六章是我国创新系统对高质量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研究。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对基本现实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章试图整合创新系统作用的基本元素,从最基础、反映功能较好、影响作用较为明显的、可量化的基础指标出发,构建综合指标;同时,由于选取的各类指标间存在内生性关系,因此,本文试图运用VAR模型就我国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的整体效果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结论,提出和解释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七章是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实践与启示。由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产生良好效果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是需要我国思考和借鉴的。因此,本章主要分析了美国、日本和韩国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和成就,并总结了这些地区创新系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特点,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第八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着力点是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考虑创新主体和创新方式,对创新能力进行提升。针对前文的研究结论,从动态和静态制度创新能力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提出促进制度灵活性提升的政策建议,分别从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两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提出促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分别是促进科技创造能力提升、促进科技流动能力提升、促进科技产业化能力提升的角度,希冀对政府相关部门科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九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对本文进行简要的总结,提炼出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重要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可能有以下三点创新之处: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针对经济增长和创新的相关研究颇多,都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全球各地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实践、新探索、新理论也对进一步的创新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为本文的创新留下了发挥的空间,本文主要存在如下的三个可能的创新点:(1)在理论分析框架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我国要转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阶段,形成一个要素俱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契合、并且内部良性运转的创新系统是个基本前提。本文的立论是把创新系统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具有的内在特征连接起来,而研究的重心是解释创新系统的形成以及优化途径。因此,依据本文的研究重心和立论,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创新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有关成果,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路和分析框架。第一,对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创新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创新主体、创新方式和创新能力,并对它们的内在组成进行解构分析;第二,分析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间的契合度,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层次研究;第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验证了前文理论分析结论,并提出和解释了现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希冀该理论框架可以为研究一般经济系统的创新模式和规律,指导制定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2)在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之间相关性上有一定的新颖性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行研究,需要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间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这个出发点,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契合度进行了分析,反映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容性。文本考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间的契合度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致性契合度,另一方面是互补性契合度。对一致性契合度的研究分别从主观和客观层面进行,主观角度的一致性契合度,主要是指人们在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对自身发展所产生的愿景,和创新系统作用于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和愿景是否相一致的考量和评价。客观角度的一致性契合度,主要是衡量研究对象间事实上存在的匹配程度,它们可能不会被任何一个对象所感受到,但却是现实存在,且不以人们意志所转移的。而对互补性契合度的分析,主要是从供给——需求契合度、能力——要求契合度两个方面进行。供给——需求契合度主要是指创新系统“供给”(数量、类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数量、类型)之间的契合问题,它主要是衡量创新系统所创造和提供的各类发展机会和机遇,形成的各类基础和环境,是否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能力——要求契合度主要是指创新系统所具备的“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系统的“要求”之间的契合度。(3)在界定创新方式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类比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创新方式进行了新的解读。由于在马克思价值理论中,价值是由价值的本质和形式组成的,因此,本文把创新方式界定为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对创新方式的本质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创新方式的本质可以分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是因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变革,而制度创新是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之处;正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一样,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其次,处于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也具有不同形式,科技创新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移植性科技创新、自主性科技创新、破坏式科技创新以及差异化科技创新;而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移植性制度创新、自主性制度创新、破坏式制度创新以及差异化制度创新。

刘红[3](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王瑜婷[4](2007)在《又是一个丰收年》文中提出2007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喜人景象: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广大测绘职工深受鼓舞;中组部、中宣部组织20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对刘先林院士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西部测图工程、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长城资?

孙文胜[5](2007)在《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具有经营周期长,受自然和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作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林业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林业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林业企业一旦做出错误的决策可能影响其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因此,对林业企业经营进行科学决策显得尤其重要。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是集科学研究、生产经营、产业开发为一体的国家级林业中试基地,是以森林培育为基础的国有林业单位。热林中心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改变传统经营理念,实行经营管理科学决策,制定科学的战略经营目标,努力构建三大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新时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以森林培育为基础的国有林业企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热林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制定企业经营战略为核心,对林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如何实现科学决策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研究中,以热林中心内外环境分析为前提,进行了系统诊断与分析,作为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先导;为了实现经营战略目标,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做出一系列的具体决策,如林地利用决策、木材产量决策、多种经营产业决策等,为林业企业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经营管理办法,以谋取现代林业企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经营。本文在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以热林中心内外环境分析为前提,运用系统诊断模型,对热林中心进行了系统诊断,该中心综合效益不够高、发展速度较慢的根本原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领导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决策水平有待提高,指导思想需进一步明确,经营战略尚需完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模糊,政企不分,税收过重等。(2)在分析热林中心传统经营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经营决策分析。结合实际,制定了热林中心中长期战略目标,即不断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在2020年生产总值突破3亿元。为实现战略目标,提出一方面必须抓住战略重点,即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必须制定合理的战略对策,即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人才开发,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强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引进民营资本建立企业集团。(3)以分类经营为指导,对热林中心进行了林种、树种规划,确定用材林、经济林为主要树种。在树种规划上除保留传统的松、杉树种外,还应根据市场需求规划一定面积的珍贵用材树种和速生丰产树种。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得出该中心优良珍贵阔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针叶树种面积比例为3:1:6。(4)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确定了热林中心木材采伐限额。得出在未来10年内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要采伐对象,每年的木材总产量应控制在6万m3以内,其中杉伐量控制在1万m3以内,松木采伐量控制在5万m3以内。(5)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制定了多种经营产业决策。除木材生产外;应进一步拓宽本地资源加工业的深度与广度;着重搞好胶合板生产线、松香深加工、龙眼和八角深加工及稀土的开发工作;同时应进行松花粉厂、松针粉厂、板式家具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发展第三产业与外地资源加工业;集中优势开发城市绿化苗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本文旨在用现代经营观念代替传统经营观念,用科学决策代替传统决策,对热林中心经营管理科学决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热林中心不仅是一个现代林业企业,也承担着热带、南亚热带速生珍贵树种引种栽培实验任务及其它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本文很少考虑该中心的科研性质。

刘向[6](2007)在《ZG轻工设计研究院改革及发展探析》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研院所属事业单位,与经济组织——企业脱节,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企业化成为了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应用型地方科研院所通过改革,并入企业集团,实现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其共同发展。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是全国井矿盐行业唯一集科研、设计、工程监理、安全评价、质量检测、科技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甲级设计单位。它是地方科研院所,也是全国井矿盐工业信息和国家轻工业井矿盐标准化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在该院逐步显现出来:冗员过多、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等等问题。它不仅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制约着盐业的技术进步和盐产品的开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该院经过改革的探索后,乘全国科研院所新一轮改革的东风,实施彻底的改革,并入与自身专业方向一致、有经济势力、有发展前景的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完成了自身的脱变与创新,最终实现了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的有机结合,达到“双赢”,共同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本文采用记实的手法,对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探索、改革、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一是在改革探索期,满腔热情投身改革;二是在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整合社会资源,积极稳妥的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的目标(改制);三是在实现改革的阶段目标(改制)后,怎样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机);四是并入企业集团后,成为企业集团的科技研发中心,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企业集团共同创新科研体系,从而取得“双赢”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后,总结出该院改革、发展的四大特色:1.用好、用活、用足改革的政策;2.结合实际,系统的理清改革的思路;3.分步实现改革目标;4.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并得出了应用型科研院所并入有势力的企业集团,借助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采取积极的措施,在用工、绩效考核、效益分配等方面实施彻底的变革,才是科研院所改革的最佳选择,也是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双赢、作强做大的必由之路。该案例对应用型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创新科研体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王瑜婷[7](2006)在《激情跨越 打响开局》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如同鸿篇巨制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一样,这一年的测绘工作大事多、亮点多:国家测绘局喜迎50华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建成,西部1:5万比例尺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启动,第三次中尼?

田丽娟[8](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中共密云县委、密云县人民政府[9](2006)在《生态密云铸辉煌》文中研究说明春日的北京市密云县,穿县城而过的白河水清波荡漾,河两岸杨柳依依。站在白河西大桥上向东望去,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密云城就坐落在眼前,车流不息的鼓楼大街、高耸林立的高楼大厦、喧哗繁荣的商家店铺……近年来,密云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

曾洺,蔡衡[10](2004)在《增强品牌意识 构建放心工程》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00张,职工人数350人,占地面积461亩,是县内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预防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卫生系统的龙头和中心,也是县内各项工作一直稳居前列的先进单位。他们取?

二、北京院科技兴测成绩喜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院科技兴测成绩喜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理论
        二、创新系统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的含义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绩效的内涵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方法
        三、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内容
    第四节 创新政策选择与优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与构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的阶段划分
        一、全面恢复科技体系阶段(1978-1985 年)
        二、科技体系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5 年)
        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 年)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 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计划体系
        二、中国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我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从独立“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体系”演变
        二、从“政府导向”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同演变
        三、从“单项政策”向“组合政策”转变
第三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五、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一、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
        二、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
        四、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
        二、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
        三、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
        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
        五、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基于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第一节 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技术创新政策的三种分析框架
        二、基于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的创新活动研究框架设计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基于创新活动分析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逼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十大军工集团为例
    第三节 “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建筑央企为例
    第四节 “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第五节 “网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BAT为例
第五章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
    第一节 中国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及时间差异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二、单位面板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地区差异
        一、DEA评价模型及其适用性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三、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超效率评价分析
第六章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二、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
        三、描述性统计
        四、单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主要实证结果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同时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经济高质量发展
        1.3.2 创新系统
    1.4 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和述评
        1.4.1 要素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1.4.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3 创新驱动的产生
        1.4.4 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认识
        1.4.5 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1.4.6 小结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1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2.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科技劳动思想
        2.1.3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5 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
        2.1.6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的思想
        2.1.7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基本理路和分析框架的构建
        2.2.1 基本理路
        2.2.2 分析框架
3.创新系统三要素分析:创新主体、创新方式与创新能力
    3.1 创新主体的分类
        3.1.1 科技创新主体
        3.1.2 制度创新主体
    3.2 创新方式的界定
        3.2.1 创新方式的本质内容
        3.2.2 创新方式的表现形式
    3.3 创新能力的分析
        3.3.1 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3.3.2 制度创新能力分析
4.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契合度分析
    4.1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一致性契合度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的互补性契合度
        4.2.1 供给——需求契合度
        4.2.2 能力——要求契合度
    4.3 创新系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1 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与创新系统
        4.3.2 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与创新系统
        4.3.3 收入分配效率的提升与创新系统
        4.3.4 城乡协调发展与创新系统
        4.3.5 国家开放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系统
5.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历史形成与发展演变
    5.1 创新系统的历史起点:科技和科技体制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7年)
    5.2 创新系统的奠基阶段:科技与科技体制的恢复与重建(1978年-年)
    5.3 创新系统的草创阶段:科技体制的调整和改良阶段(1985年-1994年)
    5.4 创新系统的初步建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阶段(1995年-2005年)
    5.5 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2006年-2012年)
    5.6 创新系统的完善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2012年至今)
    5.7 小结
6.我国创新系统对高质量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指标处理
        6.1.1 数据选取来源
        6.1.2 数据处理方法
        6.1.3 科技创新指数、制度创新制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合成
    6.2 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6.3 指标的协整检验
    6.4 VAR模型的构建
        6.4.1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6.4.2 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
        6.4.3 VAR模型参数估计及结果
        6.4.4 脉冲响应函数的建立
        6.4.5 方差分解
    6.5 实证结论
7.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与启示
    7.1 美国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
        7.1.1 美国创新系统与经济增长
        7.1.2 美国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2 日本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
        7.2.1 日本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
        7.2.2 日本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3 韩国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
        7.3.1 韩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7.3.2 韩国创新系统的模式及特点
    7.4 国外创新系统促进经济增长的启示
8.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8.1 增强制度灵活性的政策建议
        8.1.1 正确界定政府职责,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
        8.1.2 优化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行为进行激励
    8.2 提升制度质量的政策建议: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8.2.1 促进科技创造能力的提升
        8.2.2 促进科技流动能力的提升
        8.2.3 促进科技产业化能力的提升
9.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3)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5)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2.5 技术方法
        1.2.6 存在问题及研究前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系统分析与诊断
    2.1 研究地概况
    2.2 系统构成
        2.2.1 自然环境系统
        2.2.2 森林资源系统
        2.2.3 经济系统
        2.2.4 社会系统
    2.3 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2.4 结论
3 经营决策分析
    3.1 经营历史沿革
        3.1.1 经营历史
        3.1.2 方向和任务
    3.2 战略思想
    3.3 战略目标
        3.3.1 总目标
        3.3.2 分目标
    3.4 战略重点
        3.4.1 森林资源培育
        3.4.2 调整产业结构
    3.5 战略对策
        3.5.1 战略方针
        3.5.2 战略措施
4 林地利用决策
    4.1 林地类型的划分
    4.2 林种规划
        4.2.1 森林资源分类
        4.2.2 林种规划
    4.3 树种规划
        4.3.1 优良珍贵树种发展历程
        4.3.2 发展优良珍贵树种应坚持的原则
        4.3.3 经营模式及措施
        4.3.4 经营效益评估
        4.3.5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4 树种优化
5 木材产量决策
    5.1 当前木材生产供需概况
    5.2 采伐限额的确定
        5.2.1 采伐对象
        5.2.2 经营类型、主伐年龄和轮伐期
        5.2.3 经营类型的龄级结构
        5.2.4 主伐量确定
    5.3 木材产量决策
6 多种经营产业决策
    6.1 多种经营现状
    6.2 林产工业品市场展望
    6.3 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条件
    6.4 重点开发项目
        6.4.1 胶合板、复合木地板项目
        6.4.2 高档彩色油墨项目
        6.4.3 龙眼、八角深加工项目
    6.5 多种经营产业决策
        6.5.1 多种经营指导思想
        6.5.2 多种经营产业决策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ZG轻工设计研究院改革及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一节 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第二节 改革的探索与分析
    第三节 从“改革”的探索到彻底的“改革”攻坚
第2章 自贡市轻工设计研究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第一节 改革的政策依据
    第二节 制定改革方案
    第三节 稳步推进改革
第3章 转变机制,创新管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节 建立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第二节 建立和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第三节 建立绩效考核与薪酬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第四节 建立科技项目的竞争机制
    第五节 流程再造,提高科技创新执行力
第4章 高举行业科技中心大旗,打造百年久大
    第一节 久大集团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
    第二节 久大集团技术创新战略
    第三节 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举措
第5章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源起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5 论文的创新点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1.1 药物学的发展
        1.2 方剂学的成就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2.5 药学(西药)教育
        2.6 药学(西药)研究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3.2 医药教育
        3.3 医药工业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1.2 药品监督管理
        1.3 制药工业
        1.4 医药商业
        1.5 药学教育
        1.6 医药科技工作
        1.7 医院药学
        1.8 药学社会团体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2.2 中药研究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2.4 药物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四、北京院科技兴测成绩喜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D]. 吴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系统研究[D]. 冯梦黎. 西南财经大学, 2018
  • [3]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4]又是一个丰收年[N]. 王瑜婷. 中国测绘报, 2007
  • [5]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研究[D]. 孙文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6]ZG轻工设计研究院改革及发展探析[D]. 刘向.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7]激情跨越 打响开局[N]. 王瑜婷. 中国测绘报, 2006
  •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9]生态密云铸辉煌[N]. 中共密云县委、密云县人民政府. 中国人事报, 2006
  • [10]增强品牌意识 构建放心工程[N]. 曾洺,蔡衡. 中华合作时报, 2004

标签:;  ;  ;  ;  ;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可喜成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