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现状

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现状

一、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韦晓竞[1](2021)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大花序桉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极具培育价值的大径材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大花序桉在不同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下,开展林分生长量、植被和土壤的差异分析。剖析造林密度分别为D1(2m×3m)、D2(2.5m×3m)、D3(3m×3m),修枝强度分别为未修枝(CK)、修去树高1/2、修去树高1/3下的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探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培育的最佳修枝强度及造林密度。旨在提高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出材率和土壤肥力,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提升林分生态效益,从而进一步优化大花序桉森林经营措施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树高在较高密度D1、D2下,在1/2修枝下高生长较快,而在D3造林密度下未修枝林分的树高较修枝高。胸径、单株材积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D3造林密度、1/3修枝处理下胸径和单株材积均较CK低。2.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且修枝强度比造林密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要更大,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2种土壤酶活性表层高于深层土,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3.表层土pH值低于深层土,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土壤pH值也增加,但在D3密度下的CK和1/3修枝强度下未表现出相似规律。1/2修枝处理下土壤pH值较低。4.土壤养分含量在中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表层土壤养分高于深层土。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密度下表现修枝高于未修枝,随密度的减少而增加,但速效钾在D1造林密度下也较高,速效磷在D2造林密度下较高,修枝强度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较大。5.在D1密度处理下草本层种类高于灌木层,但是随密度的降低,灌木层植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修枝处理较未修枝种类和数量高。草本层种类随修枝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han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和灌木层均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灌木层以1/3修枝处理下数值最大。灌木层植物的均匀度较草本层高。6.大花序桉林分生长、土壤养分、酶活性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综合效果在D3密度处理下最好,且其中1/2修枝优于1/3修枝,均较CK效果好。

徐雪蕾[2](2020)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闽西北地区杉木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稳定性、地力衰退等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2005年造林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实施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未间伐、20%、25%、33%、50%间伐),对不同间伐强度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群落、凋落物分解、土壤特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以及杉木的生长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揭示各林分环境因子变化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基础探讨间伐对生长的调控作用,并建立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生长模型,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提出有效建议,结果表明:(1)间伐措施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形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盖度、平均高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尤其是高强度间伐(50%左右),并且50%强度间伐后林下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2)间伐强度对凋落物的失重率有显着的影响,凋落物失重率在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25%。(3)不同间伐强度之间表层土(0–10 cm)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着差异,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未间伐。(4)不同间伐强度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着;而不同坡位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下坡位的AMF侵染率显着高于上坡位,而上坡位的多样性显着高于中、下坡位。(5)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木材积的生长量影响显着,强度间伐(50%左右)比未间伐显着增加;而对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6)间伐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它因子间接作用的。光照通过影响其它林分环境因子间接对林木生长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林下植被的发育、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以及AMF侵染均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林木生长呈负相关。(7)在只包含样地因子的单木胸径生长量模型中引入林分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模型的R2adj从0.32提高到了0.52,变量解释度从33.51%提高到了52.88%。(8)胸径生长量随着单木期初胸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胸径生长量随着每公顷株树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的增大而下降。土壤养分含量对杉木胸径生长有一个最适合的范围(70–140 g kg-1),当土壤养分含量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导致胸径生长量降低。胸径生长量随着土壤镁含量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它的效应具有一个饱和点(75 mg kg-1)。胸径生长量随着林下植被盖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而增加。胸径生长量随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4.4℃时为最大值。年最大降雨量对杉木胸径的生长具有负效应,生长量随年最大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说明,在初植密度较高(3000±3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阶段,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伐(50%左右),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这能够显着改善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群落结构,有效的促进养分回归,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最终促进杉木林的生长,使长期经营后的林分生长状况和生产力得到提升,这对维持杉木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董博源[3](2020)在《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水南林场中的二年生、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的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子,为今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的恢复研究、皆伐迹地的杉木林营造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高,涵盖科属较多,但与杉木成熟林林下植被种类相差较多。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大多为群落演替过程中出现的物种,会随着初植杉木林逐渐成熟而消失。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共计46科76属88种,其中灌木层植物共计31科41属51种,草本层植物共计25科35属37种。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物种数量>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物种数量,林下植被的恢复过程仍在继续,在向群落的最终稳定进一步发展。(2)对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与动态分析。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二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均匀度指数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略高,与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接近。(3)灌木层的枝生物量、叶生物量和灌木层总生物量均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草本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地下部分生物量为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草本层总生物量为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4)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灌木层,显着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因子有海拔、坡向及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为坡向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因子有海拔及坡度因子。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草本层,显着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因子,显着影响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因子为坡位及坡度因子。(5)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立地因子中最关键的影响因子为坡向因子。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在本研究的研究范围内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低海拔>高海拔,阳坡>阴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斜坡>急坡>陡坡;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为高海拔>低海拔,阳坡>阴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斜坡>急坡>陡坡。对于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在本研究范围内草本层生物量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为低海拔>高海拔,阴坡>阳坡,全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陡坡>急坡>斜坡。

刘俊廷[4](2020)在《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复杂多样的地貌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于减少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植被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是现今科学研究较为热点的问题,植被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是林学、水土保持学科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因此,探求植被恢复年限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10 a、15 a、20 a、25 a)的刺槐林地(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及侧柏林地(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选择了42个调查样地,研究林地草本层的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指数(Jsw)、生物量及枯落物量等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60 cm)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pH、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等14个土壤因子,探讨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并运用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林下植被——土壤耦合评价模型,确定不同林地林下植被——土壤耦合的协调度;旨在为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样地的草本植物共有20种,隶属于10科16属。经过25 a左右的植被恢复后,不同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有着特殊性;根据重要值各林地优势草本植物是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nii)和苔草(Carex spp);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油松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M)、多样性指数(H’、D)以及均匀度指数(Jsw)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刺槐林地草本多样性指数却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侧柏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说明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与油松林地相比更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2)林地草本层生物量以油松林地最小,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5.4-7.4g·m-2,刺槐林地最大(值为24.93-57.67 g·m-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侧柏和刺槐林地草本层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油松林地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油松林地的枯落物量最大,其在不同恢复年限变化范围为15.68-27.31 t·hm-2,侧柏林地最小(值为8.36-12.38 t·hm-2)。刺槐林地枯落物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油松和侧柏林地呈波动性变化。(3)林地土壤容重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均有减小的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容重呈增加趋势,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减小趋势;恢复年限为25 a时,林地0~60 cm土层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油松林地(1.16 g·cm-3)、侧柏林地(1.18 g·cm-3)和刺槐林地(1.18 g·cm-3);林地0~20cm土层的容重在恢复年限为10-15年期间变化最大,经过23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1.16 g·cm-3,恢复年限在5-10年期间总孔隙度变化最大,经过25年恢复后基本稳定在55.61%左右,恢复15年后毛管孔隙度稳定在54%左右。(4)不同林地0~60 cm土层的化学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速效磷均表现为侧柏林地>刺槐林地>油松林地;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均为刺槐林地>侧柏林地>油松林地;铵态氮含量大小为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刺槐林地;全氮含量大小为侧柏林地>油松林地>刺槐林地;全磷含量大小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侧柏林地。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具有表聚效应。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逐渐富集,肥力日趋改善,养分逐渐增加。(5)草本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49-0.52之间,大小为侧柏林地(0.5111)>刺槐林地(0.5069)>油松林地(0.4932),油松林地属于濒危失调植被损益类型,而刺槐林地和侧柏林地属于勉强协调植被滞后类型。侧柏林地和刺槐林地草本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协调性好于油松林地。植被恢复时应该优先考虑营造刺槐和侧柏林。(6)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受全磷、pH、全氮的影响较大。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均匀度指数(Jsw)均与全磷(T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生物量(W-P)与速效磷(AP)、全氮(TN)、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枯落物量(W-L)与土壤容重(BD)、土壤总孔隙度(STP)和p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张勇强[5](2020)在《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常绿乔木树种之一,其林分结构单一、林地土壤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林下植被是增加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生产力、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近自然经营的杉木人工林为目标林,在调查比较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与杉木近自然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上,将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的豆科植物功能群与杉木林演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灌木植物功能群,引入到结构单一的人工林中,进而探究引入植物功能群后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一年后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不同林龄下,由于林地光照条件及林下灌草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不同,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效果不同。(2)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或豆科植物功能群增加了杉木林下的植物多样性,虽然未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显着影响,但对杉木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中龄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在表层土壤中显着高于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且二者显着高于对照组;近熟林下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且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成熟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有所提高,但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着;过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更加显着,且提高了土壤表层的速效养分含量。(3)两类植物功能群引入均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且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中龄林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不仅增加了土壤细菌丰富度,且增加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近熟林中,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成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过熟林中,引入两种功能群的植物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

公博[6](2019)在《冀北山地主要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文中提出为保护北京上游水源地、提高水源涵养效益,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与河北省合作启动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项目。在造林时选择水源涵养能力较强的人工林林分,这将更符合保护林营造的目,也对上游集水区的生态水文功能至关重要。为了选择出水源涵养能力较好的人工林林分,本研究以6种冀北山地主要林分的人工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从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最后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当地人工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该地区的人工林改造工作明确方向。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油松纯林的林下植被种类最多,共有1 1科18属19种。披针叶苔草、卷柏和荆条分别是项目区内主要人工林林下草本、灌木植物的优势种。各人工林林下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大于林下灌木,其中油松×山杏混交林和落叶松×山杏混交林分别是草本和灌木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人工林。(2)各人工林枯落物厚度在3.90~9.10mm之间,蓄积量在1.23~2.68t/hm2之间,未分解层厚度、蓄积量和持水量均大于半分解层。枯落物层的持水是一个满足相关函数关系的动态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枯落物层持水量主要取决于蓄积量和持水率,杨树纯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分别为5.50、4.48t/hm2。(3)各入渗特征与土壤容重、粘粒显着负相关,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砂粒、有机质显着正相关。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主成分方程X和表征土壤理化性质的主成分方程Y满足二次函数式,油松×山杏混交林的土壤入渗能力最强。Kostiakov公式比较适合用来描述本研究区域人工林的林地土壤入渗过程。油松×山杏混交林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877.93 t/hm2,有效持水量为160.47 t/hm2,是各人工林中最大的。(4)土壤层在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油松X山杏混交林(0.1843)、落叶松X山杏混交林(0.1694)、油松纯林(0.1677)、侧柏X山杏混交林(0.1649)、杨树纯林(0.1552)、油松X落叶松混交林(0.1474)。在山地阳坡造林可优先选择油松×山杏混交林,在山地阴坡则可优先选择落叶松×山杏混交林。

闫玮明[7](2019)在《粤北主要类型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林是我国用材原料的主要来源,同时面临生产力低,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对科学提升人工林生态效益及功能的重视。天然林物种组成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生态系统稳定性优于人工林。通过对比人工林与天然林在林分组成、立地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有利于完善培育人工林技术措施,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本研究选择粤北地区乐昌市龙山林场常见常绿阔叶人工林——红锥人工林(Castanopsis hystrix)、深山含笑人工林(Michelia maudiae)、乐昌含笑人工林(Michelia chap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与天然次生林在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种子库、林分稳定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估三种林分森林健康状况,得出制约人工林发展的因素,以期为人工林生态效益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林与天然林林分乔木层分层效果均显着,创造了良好的林下环境,有助于林下植被的健康生长。人工林径级结构组成较天然次生林简单,其径级结构分布较为集中,天然次生林年龄结构丰富,更适于向稳定群落方向发展。(2)三种林分林下植被物种数表现为天然次生林(61种)>含笑人工林(43种)>红锥人工林(41种),天然次生林在林下物种数方面优于人工林,但其科数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种类隶属35科,含笑林隶属34科,红锥人工林隶属33科)。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林下植被优势种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杜茎山、粗叶榕在人工林下植被中占优势,而天然次生林林下优势物种为乔木层新叶木姜子、木荷、广东润楠幼苗。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大小关系为天然次生林(1.95±0.40)>红锥人工林(1.61±0.51)>含笑人工林(1.23±0.30);草本层表现为红锥人工林(2.55±0.50)>含笑人工林(2.53±0.31)>天然次生林(2.34±0.38)。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与草本层呈负相关。林下植被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天然次生林具有良好的林下稳定性特征,说明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与林下稳定性呈正相关,且决定群落稳定性的维持和群落演替的发展。(3)在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为红锥人工林(34.74±13.29 g·kg-1,1.56±0.49 g·kg-1,0.43±0.13 g·kg-1)>含笑人工林(28.20±9.97 g·kg-1,1.27±0.34 g·kg-1,0.30±0.10 g·kg-1)>天然次生林(22.78±8.52 g·kg-1,1.07±0.33 g·kg-1,0.25±0.04 g·kg-1);在20~40 cm土层,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仍表现为红锥人工林(24.22±7.51 g·kg-1,1.23±0.32 g·kg-1,0.42±0.11 g·kg-1)>含笑人工林(21.80±8.34 g·kg-1,1.04±0.28g·kg-1,0.29±0.11 g·kg-1)>天然次生林(16.15±6.42 g·kg-1,0.83±0.23 g·kg-1,0.24±0.04 g·kg-1)。除硝态氮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均因林分类型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P<0.05)。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有机质、氮、磷三者是影响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关键因子。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与氮、磷含量显着相关(P<0.05),且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更容易影响草本层植物的生长。(4)红锥人工林、含笑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的土壤种子库发芽数量较少,且灌木植物在已发芽的植株中占优势;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发芽植物种类与数量未有显着差异。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指数说明,人工林相似性指数低于天然次生林,说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增强,但其三种林分指数均低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5)选择能够代表林分生产力、土壤养分、林分结构和恢复更新能力四方面的24个指标对三种林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林分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林分健康得分为天然次生林(2.24)>含笑人工林(-1.00)>红锥人工林(-1.24)。影响林分健康的因素中占比较高的为土壤p H值、土壤K、P含量、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林分年龄结构和幼苗株数等,主要集中在土壤养分和林分结构两方面。进一步说明,维持人工林林分健康和稳定应将措施集中在丰富林分结构和维持土壤养分方面,进而促进人工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李智超[8](2019)在《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文中提出为筛选适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生长的植物并改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研究以二代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山柰(Kaempferia galanga)4种植物并以5种搭配方式引入幼、中、近、成、过5个林龄的杉木人工林下。通过对引入后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来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5种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适合在杉木林下种植的植物以及对不同林龄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最好的种植模式。为进一步探索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中引入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人工林下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了53科75属97种。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林下植物种类较少,从近熟林开始林下植被逐渐恢复。杜茎山、黑足鳞毛蕨以及双盖蕨是杉木人工林中的优势种。(2)各种植模式对幼、中、近三个林龄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水平影响较明显,对幼龄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水平的影响较明显。各种植模式对于其他林龄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各林龄的各个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对照组基本都存在差异。(3)总体来说在幼龄林采取Y5模式(鸡血藤+红豆杉+山柰)相比其他模式可以起到最佳的土壤养分改善效果。在Y5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30.81%,全氮含量提升了45.77%,全磷含量提升了27.59%,有效磷含量提升了243.62%,碱解氮含量提高了41.66%,速效钾含量提升了20.75%,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35.74%。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采取Z1/J1模式(黄檀+山柰)对于土壤养分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中龄林的Z1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1.87%、28.95%、43.94%、174.35%。在近熟林的J2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提升62.73%,有效磷含量提升44.08%。在成熟林和过熟林采取C1/G1模式(黄檀+红豆杉)对于土壤养分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成熟林的C1模式下,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以及脲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13.97%、62.56%、326.86%、32.76%。在过熟林的G1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44.20%、16.28%、248.74%、51.28%、63.76%。

潘萍[9](2018)在《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指出以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最大的陆地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受到广泛关注。碳密度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及受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区域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或不同区域相同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空间特征存在差异。马尾松是亚热带地区主要乡土针叶树种,也是江西省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其面积占全省乔木林总面积的28.9%。本研究以江西省为研究区,以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样品测定等手段获取数据,分析其碳密度的分配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等空间模型探讨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固碳和增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进一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等方面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论文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不分起源)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不同龄级的碳含量均表现为:乔木层为树叶>树干>树枝>树根;灌木层为灌木枝>灌木叶>灌木根;草本层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凋落物层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随着龄级的增大,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组分碳含量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土壤层的碳含量则随着龄级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人工林各龄级间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天然林。(2)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不同层次碳密度以及随龄级的变化表现为:乔木层分别为45.68 t·hm-2、48.64 t·hm-2和42.62 t·hm-2,且其碳密度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随着龄级的增大其乔木层碳密度均呈增加的趋势;相同龄级乔木层碳密度均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其中,天然林Ⅱ龄级乔木层碳密度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其它龄级两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分别为4.52 t·hm-2、5.06 t·hm-2和3.95 t·hm-2,均随着龄级的增大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各龄级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均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且Ⅲ龄级的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天然林的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凋落物层的碳密度分别为1.81t·hm-2、1.88 t·hm-2和1.73 t·hm-2,随着龄级的变化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相同龄级则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土壤层的碳密度分别为70.32 t·hm-2、77.54 t·hm-2和62.87t·hm-2,随龄级的增大土壤层的碳密度均呈增加趋势,且相同龄级天然林的土壤层碳密度高于人工林。(3)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类型的总碳密度分别为122.33t·hm-2、133.12 t·hm-2和111.17 t·hm-2,均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增加;相同龄级碳密度均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其中Ⅱ龄级时天然林的碳密度显着高于人工林(P<0.05);各层次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其中,土壤层碳密度所占比例均随龄级的增大而减小,而乔木层所占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林下植被层与凋落物层所占比例均表现为随着龄级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的全局Moran’s I值均大于零,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当距离超过400 km时,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碳密度几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在距离超过450 km时几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的碳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着正自相关,随着距离的增大,在空间上的分布均逐渐由聚集分布趋向于随机分布。局部Moran’s I值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强,且其局部空间分布不均匀,随着距离的增大局部空间分布的差异逐渐增大。(5)利用半方差函数模型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进行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指数模型对乔木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0.38和0.50;球状模型对凋落物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0.49、0.35和0.36。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在空间上均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参数结果进行克里格空间插值,得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主要集中在85.14-153.52 t·hm-2、39.71-81.30 t·hm-2、3.44-6.82 t·hm-2、1.49-2.43 t·hm-2和33.86-124.45 t·hm-2范围内。研究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较为相似,总体上均呈中间低、周边高的趋势,与研究区的地貌特征较为吻合。(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与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相关性显着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子,其结果表明各层次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完全相同。其中,乔木层的为海拔、坡度、胸径、株数密度、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林下植被层的有海拔、坡位、林下植被盖度、株数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凋落物层的包括海拔、林下植被盖度、株数密度、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土壤层的为海拔、坡度、坡位、土层厚度、林龄、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而对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影响显着的因子有海拔、坡度、土层厚度、胸径、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7)利用最小二乘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别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和其影响因子之间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WR模型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的拟合效果均最佳,其R2分别为0.8043、0.8638、0.6958、0.6697和0.7767,且AIC与MSE比其它三种模型的均小,模型残差检验均表明GWR模型能有效降低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8)根据GWR模型拟合系数分析相关性显着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子对马尾松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表明:天然林、人工林两种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随立地、植被、气象因子的变化表现出的增长或降低的趋势都一致。随着各立地、植被因子及年均温度值的增大,天然林生态系统及其各层次碳密度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人工林,其降低幅度均低于人工林;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大,天然林生态系统及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长幅度均低于人工林,而其凋落物层碳密度的降低幅度高于人工林。

曹越[10](2018)在《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分析》文中提出人工林广泛被用于冀北地区的植被恢复。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其造林过程中所发生的植被、环境变化也更为被人们所重视。本研究以冀北山地不同龄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调查及室内实验,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生态位、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冀北山地森林恢复、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性经营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共记录林下植物17科33属39种,以菊科、蔷薇科和豆科植物为主。尖叶胡枝子、黄花蒿和黄芩在以林龄为资源轴的生态位计测中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大部分种对生态重叠指数低,分化明显。林地环境随造林进程的推进变化较为显着,植被群落从荒山地至成林呈现旱中生向中生发展的趋势。(2)油松人工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于宜林荒山地,随林龄林下植物种数先增大后减小,Patrick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在幼龄林和中龄林时达到最大值,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幼龄林时达到最大。地上干生物量变化规律为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宜林荒山地,变化范围68.49~266.39g/m2。(3)成熟林林地表土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最大,其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比例优于宜林荒山地及其他生长时期。绝对含水率、土壤全氮和有机碳随林龄增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林时期达到最大值,土壤pH值随林龄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在6.53~8.23之间。(4)在冀北山地该造林模式下,林龄、郁闭度与pH值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全磷、全氮、有机碳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较深层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林分密度与表层土壤容重显着负相关,与较深层土壤有机碳、总氮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林下植被地上部分干生物量与表土含水率呈负相关,与pH值和容重显着负相关,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正相关。物种多样性特征均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负相关,均匀度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与表层含水率显着正相关,而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与非毛管孔隙正相关,与总、毛管孔隙度负相关。

二、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造林密度研究现状
        1.1.1 造林密度的理论基础
        1.1.2 造林密度的效应研究
    1.2 修枝研究现状
        1.2.1 修枝强度的理论基础
        1.2.2 修枝强度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林分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设置及抚育措施
        2.2.2 林分生长调查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
    2.3 造林密度与修枝效果的综合评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生长影响分析
        3.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树高
        3.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胸径
        3.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
        3.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蓄积量
    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
        3.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脲酶活性
        3.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酸性磷酸酶活性
        3.2.3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
        3.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pH值
        3.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3.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
        3.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
        3.3.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
        3.3.6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
        3.4.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物组成、数量和重要值
        3.4.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
    3.5 不同林分密度和修枝强度效果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木生长的变化
        4.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4.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4.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
    4.2 结论
        4.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4.2.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的综合评价
    4.3 展望
    4.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1.2.3 林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2.4 抚育间伐效应生长模型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2.3.1 乔木层调查、取样及计算
        2.3.2 林下植被调查和计算方法
        2.3.3 凋落物分解测定方法
        2.3.4 丛枝菌根真菌取样和测序方法
        2.3.5 土壤调查和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凋落物和土壤的变化
    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的变化特征
        3.1.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生长的变化
        3.1.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
        3.1.4 间伐强度对林下植被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特征
        3.2.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3.2.2 间伐强度对林下凋落物分解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3 不同间伐强度森林土壤的变化特征
        3.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森林土壤的变化
        3.3.2 间伐强度对森林土壤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变化
    4.1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2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3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4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环境因子
        4.4.1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4.4.2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
    4.5 讨论
        4.5.1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5.2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5.3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5.4 间伐强度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5.1 胸径生长过程分析
    5.2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3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4.2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各林分环境因子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1 林分微环境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2 林下植被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3 凋落物分解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4 土壤指标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5 丛枝菌根真菌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6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6.6.1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方法
        6.6.2 变量和数据描述
        6.6.3 各因子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7 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7.1 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7.1.1 建模数据
        7.1.2 变量筛选
        7.1.3 建模方法
        7.1.4 模型评价
    7.2 模型拟合结果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下植被群落特征与生物量的相关研究
        1.2.2 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研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资源
        2.1.5 试验林基本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数据获取及测定方法
        2.3.2 林下植被群落特征研究方法
        2.3.3 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2.3.4 林下植被生物量计算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3.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2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数量对比
    3.2 物种重要值分析
        3.2.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分析
        3.2.2 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分析
        3.2.3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物种重要值动态变化
    3.3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分析
        3.3.1 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分析
        3.3.2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3.3.3 林下植被均匀度指数分析
    3.4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1 海拔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2 坡向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3 坡位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4 坡度对初植杉木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析
    4.1 植被生物量分析
        4.1.1 二年生初植杉木林植被生物量
        4.1.2 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植被生物量
        4.1.3 二年生与三年生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对比分析
    4.2 林下植被生物量影响因子分析
        4.2.1 海拔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 坡向对生物量的影响
        4.2.3 坡位对生物量的影响
        4.2.4 坡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影响因子分析与建模
    5.1 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5.2 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模型建立
        5.2.1 林下灌木生物多样性指数模型建立
        5.2.2 林下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模型建立
    5.3 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模型建立
        5.3.1 林下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5.3.2 林下草本生物量模型建立
        5.3.3 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模型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多样性研究
        1.2.2 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2.3 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1.2.4 植被-土壤关系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状况
    2.7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物种多样性及重要值计算方法
        3.2.3 草本植物生物量计算
        3.2.4 枯落物量及厚度计算
        3.2.5 土壤数据采集与处理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7 植被-土壤耦合模型建立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林下草本多样性及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1 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2 草本层生物量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3 枯落物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5 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1 林地土壤容重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2 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3 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4 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5.5 有林地土壤物理性质随植被恢复年限变化情况
    5.6 讨论
    5.7 小结
6 林地土壤化学性质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1 土壤有机质含量、pH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3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4 土壤全氮、全磷与植被恢复年限的关系
    6.5 讨论
    6.6 小结
7 林下草本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关系评价
    7.1 植被-土壤耦合评价
        7.1.1 评价指标及权重
        7.1.2 草本植被-土壤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判断标准
        7.1.3 草本植被-土壤理化性质耦合协调性评价
    7.2 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7.3 回归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杉木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研究
    1.2 林下植被、植物功能群的研究
        1.2.1 林下植被
        1.2.2 林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研究
        1.2.3 植物功能群及物种多样性
    1.3 人工林近自然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植物功能群的选择
        1.4.2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的效应与评价
    1.5 技术路线
2 基于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植物功能群选择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区域概况
        2.2.2 研究方法
    2.3 杉木人工林和近自然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2.3.1 植物多样性差异
        2.3.2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2.3.3 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2.4 杉木密度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2.4.1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2.4.2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2.4.3 杉木密度林土壤养分
    2.5 植物功能群选择与配置
    2.6 样地布设及种植方式
    2.7 小结
3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
        3.1.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2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小结
4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高通量测序
        4.1.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2 群落组成分析
        4.2.3 群落差异性分析
        4.2.4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土壤性质与植物多样性调查
        5.1.2 功能植物选择
        5.1.3 功能植物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2 讨论
        5.2.1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土壤养分的差异
        5.2.2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下植被、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5.2.3 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5.2.4 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
        5.2.5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6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7 不同林龄下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8 引入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冀北山地主要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水源涵养研究
        1.2.2 植物层特征研究
        1.2.3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研究
        1.2.4 土壤层水源涵养研究
        1.2.5 水源涵养能力评价研究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及调查取样
        2.3.2 指标测定与计算
    2.4 技术路线图
3 不同人工林的植被层特征
    3.1 乔木层生长特征
    3.2 林下植被特征
        3.2.1 林下植被种类及重要值
        3.2.2 林下植被生长特征
        3.2.3 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
    3.3 小结
4 不同人工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4.1 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
    4.2 枯落物持水过程
    4.3 枯落物持水量
    4.4 小结
5 不同人工林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5.1 土壤理化性质
    5.2 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5.3 土壤持水量
    5.4 小结
6 不同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6.1 评价指标确定
    6.2 指标权重确定
        6.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6.2.3 主客观综合权重
    6.3 评价结果
    6.4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人工林的林下草本名录及重要值
附录B 不同人工林的林下灌木名录及重要值
附录C 专家打分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粤北主要类型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群落特征研究现状
        1.2.2 林下植被研究现状
        1.2.3 土壤养分研究
        1.2.4 土壤种子库研究现状
        1.2.5 森林健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人工林与次生林林分结构差异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植被调查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人工林与次生林垂直结构差异
        2.3.2 人工林与次生林径级结构差异
    2.4 小结
第三章 人工林与次生林林下群落结构差异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植被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3.2.1 植被调查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人工林与次生林林下物种组成差异
        3.3.2 人工林与次生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种子库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取样方法
        4.2.2 分析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变化
        4.3.2 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变化
        4.3.3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3.4 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种子库群落特征
        4.3.5 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比较
    4.4 小结
        4.4.1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4.4.2 土壤种子库差异研究
第五章 林分稳定性及林分健康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调查取样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林下稳定性差异研究
        5.3.2 林分健康评价
    5.4 小结
        5.4.1 林分稳定性差异
        5.4.2 林分健康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结构差异
        6.1.2 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6.1.3 林分稳定性和林分健康评价研究
    6.2 讨论
        6.2.1 森林群落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
        6.2.2 林下稳定性与林分健康评价研究
        6.2.3 关于人工林营造措施的研究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附录 植物名录
致谢

(8)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杉木人工林退化研究进展
        1.1.1 杉木人工林退化的表现及原因
        1.1.2 杉木人工林退化的修复
    1.2 林下植被研究进展
        1.2.1 林下植被的定义
        1.2.2 林下植被的功能
        1.2.3 林下植被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2.4 林下植被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林下植被种植模式及植物生长效应
    2.1 试验地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林下植被调查及植物多样性计算
        2.2.2 不同模式植物的构建及引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及重要值
        2.3.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2.3.3 杉木林下引入植物的生长状况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
        3.1.2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模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3.2.2 种植模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4.1.2 土壤真菌和细菌测序
        4.1.3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1.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2.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2.3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4.2.4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森林植被生物量
        1.4.2 森林植被碳密度/碳储量
        1.4.3 土壤碳密度及其估算方法
        1.4.4 空间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4.5 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森林植被与森林资源
        2.1.5 社会经济条件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样地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碳含量的测定
        2.2.4 碳密度计算
3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乔木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3.2.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3.2.3 凋落物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3.2.4 土壤层碳密度分配特征
        3.2.5 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空间相关性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碳密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4.2.3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4.2.4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4.2.5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4.2.6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自相关性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其分布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5.2.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5.2.3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5.2.4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5.2.5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分布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模型构建与分析
    6.1 模型基础
        6.1.1 最小二乘模型
        6.1.2 空间误差模型
        6.1.3 空间滞后模型
        6.1.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2 研究方法
        6.2.1 数据处理
        6.2.2 数据建模
        6.2.3 模型评价与检验
    6.3 空间模型构建与分析
        6.3.1 乔木层碳密度模型
        6.3.2 林下植被层碳密度模型
        6.3.3 凋落物层碳密度模型
        6.3.4 土壤层碳密度模型
        6.3.5 生态系统碳密度模型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分析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7.2.2 林子植被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7.2.3 凋落物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7.2.4 土壤层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7.2.5 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影响差异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林下植被的概念
        1.2.2 林下植被的作用研究
        1.2.3 林地环境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
        1.2.4 林下植被特征研究
        1.2.5 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情况
    2.5 植被情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3.3 土壤样品采样与测定
    3.4 数据处理
        3.4.1 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处理
        3.4.2 林下植被生态位计测
    3.5 技术路线
4 不同龄组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
    4.1 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4.2 林下植被生态位分析
        4.2.1 生态位宽度分析
        4.2.2 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
    4.3 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4.4 林下植被生物量变化情况
5 不同龄组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5.1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情况
        5.1.1 土壤容重
        5.1.2 土壤孔隙度
        5.1.3 土壤含水率
    5.2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情况
        5.2.1 土壤养分
        5.2.2 土壤pH值
6 乔木层及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6.1 乔木层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6.2 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四、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D]. 韦晓竞. 广西大学, 2021(12)
  •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D]. 徐雪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初植杉木林林下植被群落及生物量特征分析[D]. 董博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晋西黄土区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刘俊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张勇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冀北山地主要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D]. 公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粤北主要类型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D]. 闫玮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8]基于林下植被发育的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D]. 李智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9]江西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D]. 潘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18
  • [10]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分析[D]. 曹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