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氧疗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比较

不同氧疗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比较

一、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氧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石红岩[1](2022)在《优质护理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任选80例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FEV1为(83.50±2.60)%、FEV1/FVC为(82.80±3.50)%、PEF为(5.80±1.80)L/s、MMEF为(79.60±3.70)L/s,与对照组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PaO2、PaCO2、PaO2/Fi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为(45.80±3.90)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56.70±4.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周敏,许震娟[2](2022)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拟定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240例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医的时间进行分组,时间≥24h的延迟就医的患者为观察组,时间<24h的及时就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在职状态、医疗保险和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与各个层面分数以及家庭动力总分呈现负相关性(P<0.05)。应变量为延迟就医为应变量,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为文化水平、家庭动力评分、职业状态、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家庭动力总分与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与延迟就医时间呈现负相关性,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是家庭动力学评分。

彭俊杰,彭智勇,迟林园,李竺宜[3](2022)在《固本平喘汤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固本平喘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管理与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固本平喘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试验组有2例出现轻度一过性不适,未给予特殊干预,均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固本平喘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稳定期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安全、有效,有利于防治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其可能与下调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曹宇凤,金玲玲,顾鑫钱,许玉荣[4](2022)在《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病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家庭氧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COPD长期家庭氧疗病人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6 MW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能有效提高COPD家庭氧疗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杨芳,刘燕[5](2021)在《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恢复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态肺顺应性(Cst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V运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更有利于提高AECOPD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增强机械通气效果,加快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张鑫,吕建农,张海燕,高鹏,巩玉菊[6](2021)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氧疗方法分为传统组59例和研究组6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氧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再插管率、喘急胸闷和咳痰困难消失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较传统组低,血氧饱和度(Sa 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高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再插管率低于传统组,喘急胸闷消失率、咳痰困难消失率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氧疗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张莹[7](2020)在《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系统的、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与现代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并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探讨基于现代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旨在缓解COPD症状,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提升病人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进行实验性研究。首先成立“医-康-护”一体化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对COPD疾病特点及其延续性护理中关键问题、纳入排除标准等内容进行讨论,并就延续性护理研究中将会用到的康复评估方法、康复锻炼技能等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预实验阶段,基于科室原有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及评测指标,共观察5例,并研究保障医疗的前提下康复技术、基于互联网多媒体指导的切入点。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2017年12月1日-2018年2月1日在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1日在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35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为科室原有的电话随访,随访内容根据当时电话中患者的提问而定。实验组在科室原有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由专科护士主持实施护理方案,主要通过视频即时通话、自拍视频、专业性文献研读讲解、共享电子资料等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达到实时远程指导、进行肺康复相关功能评估及功能锻炼指导、健康指导。两组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时间均持续6个月。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2)初次评估数据,评估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COPD的症状;肺功能检测评定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for COPD,SGRQ-C)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CD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3)6个月终评数据,评估内容与初次评估内容相同;(4)评估半年内由于COPD疾病所致的再入院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22.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分析,其中年龄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初次评估时CAT评分、肺功能检测结果、SGRQ-C评分、CDSMS评分的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初次评估数据和6个月终评数据的组内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6个月终评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的再入院次数、患者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初次评估时,(1)实验组CAT评分(12.89±4.21)与对照组CAT评分(12.25±4.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肺功能指标分别是FEV1/FVC(56.73±6.65%)和FEV1/pre(64.34±11.60%)、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分别是FEV1/FVC(55.93±5.89%)和FEV1/pre(62.03±13.0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量表的症状部分得分(65.23±6.84)、活动能力得分(64.94±6.60)、疾病影响得分(65.32±6.42)三个维度及总分(65.14±6.16),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量表的症状部分得分(64.15±6.44)、活动能力得分(62.66±7.16)、疾病影响得分(64.31±7.45)三个维度及总分(64.53±7.02),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运动锻炼情况(327.71±151.62min/周)、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1.60±0.24)、与医生沟通得分(1.65±0.21)三个维度,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运动锻炼情况(271.75±193.51min/周)、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1.50±0.27)、与医生沟通得分(1.59±0.24)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终评时,(1)实验组CAT评分(9.14±6.25)、对照组CAT评分(10.95±5.74)较初次评估时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初次评估变化较小,其中FEV1/FVC(55.74±5.13)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61.75±13.38)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59.76±6.05)、FEV1/pre(67.40±10.05)较初次评估均明显增加,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45.38±18.08)、症状部分得分(44.55±19.28)及疾病影响得分(45.83±18.24)两个维度较初次评估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55.90±16.77)及各维度得分(症状部分得分57.12±12.44、活动能力得分57.20±12.86、疾病影响得分58.35±14.74)较初次评估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实践2.16±0.56分、与医生的沟通2.32±0.62分)和运动锻炼时间(460.00±249.60min/周)较初次评估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实践1.67±0.41分、与医生的沟通1.80±0.48分)和运动锻炼时间(311.50±216.40min/周)较初次评估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组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组生活质量SGRQ-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运动锻炼时间较对照组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实验组半年内再入院次数(0.54±0.78)较对照组(1.13±0.72)更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6.43±4.91)较对照组(77.50±8.08)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着(P<0.001)。结论:与传统延续性护理比较,结合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入院次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可以在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和推行。

张洁[8](2020)在《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突出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的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并结合“二八”法则,将关键要素置顶,形成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运用5W1H分析法对COPD健康教育指南、文献等进行内容分析,遴选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内容。(2)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某三甲中医院呼吸科12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重要内容进行凝练、分组,提炼主题,以了解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现状及应用情况,补充完善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内容。(3)首先遴选10名专家,召开专家会议法,就以上基础形成的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方案(草案)进行论证,形成德尔菲专家咨询表,随后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系数、判断系数、协调系数,统计分析各条目的变异系数,提取20%的内容作为关键内容,其余为一般内容,形成关键要素置顶的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结果:(1)经文献循证研究,共纳入3篇指南,1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通过5W1H分析法对指南及文献进行分析,整合归纳了如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传统运动、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及其他(包括疾病病因、症状的认识,自我评估,识别和管理恶化的措施等)等6方面内容。(2)在质性研究中,共提炼出有关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现状的5个主题。中医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涉及药物使用、起居、饮食、呼吸功能锻炼、中医特色技术、情志调理、氧疗、戒烟等8个方面。(3)经专家会议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了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4项具体内容。根据其均值评分,选取前20%的内容,形成了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关键内容(8项内容涉及起居、饮食、情志、运动、中医特色技术等5方面)及老年COPD关键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内容。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0%、7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91.55%、91.05%,两轮专家咨询后各条目变异系数波动较小,均<0.3,其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的Kendall’s W分别为0.143、0.246、0.309,P值均<0.01,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构建了包含起居、饮食、情志、中医传统运动、中医特色家庭适宜技术等5方面调理内容的老年COP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确定了方案中的关键要素,形成了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关键要素的确定经文献、访谈、专家会议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等过程确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各条目内容变异系数等结果表明本方案的构建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与可靠性,方案条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陈韵[9](2020)在《理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理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SPSS22.0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及呼吸科住院病房且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6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理肺化痰法治疗,以加减麻杏苍术二陈汤为具体中药汤剂,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0天。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及总积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气分析、肺功能、CAT评分、m MRC评分等指标变化,从而评价理肺化痰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检测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及胸部CT并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价试验的安全性。结果:本试验中共剔除、脱落3例病例,最终纳入统计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病例。结果如下:(1)总体有效率:治疗组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总体有效率是87.5%,对照组为77.42%,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单项症状及证候总积分:治疗组改善痰量、痰色痰质、气短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且喘息、胸闷、纳食、腹胀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治疗组改善NEUT、NEUT%、CRP、PCT、Pa O2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WBC、FEV1%pre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CAT、m MRC:治疗组改善CAT问卷积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且改善m MR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5)安全性:两组病例在试验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指标未见有临床意义性恶化,安全性评价为1级。结论:理肺化痰法治疗老年AECOPD(痰浊阻肺证)可以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未见不良反应。

张丽影[10](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1.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为COPD的社区管理提供参考。2.为COPD管理三级疾病防治网络以及将COPD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编制COPD管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方法1.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医护人员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小组讨论,提炼主题获取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框架内容,为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构建研究奠定基础。2.根据访谈结果提炼的主题,结合PDCA理论,查阅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形成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说明、问卷主体。第二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专家自我评测表。第三部分为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流程图。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函询专家,并请专家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和适合性打分,在两周内将问卷收回。第一轮问卷收回后经过数据分析、专家文字建议、小组讨论,问卷修改后形成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与第一轮相同,继续进行专家函询。第二轮问卷收回后经过数据分析、专家文字建议、小组讨论,问卷修改后最终确定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及路径模式图。结果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明确了访谈主题有:(1)COPD社区管理的内容包括:患者的评估;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处理;实施社区管理的干预方案;偏离预期管理目标的处理方案;评价社区管理效果;与患者、家属及上级医院反馈目前状况。(2)COPD管理社区路径的核心为:评估、计划、实施、变异、评价、反馈。2.问卷编制结果根据访谈结果,经查阅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了第一轮“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专家函询问卷,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第一轮问卷收回后经过数据分析、专家文字建议、小组讨论,问卷修改后形成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包括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3.专家函询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发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收回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熟悉系数为0.76,判断系数为0.93,一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02,二级指标协调系数0.05,三级指标协调系数0.12(P<0.05),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性有统计学意义。(2)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共有74个条目,重要性得分平均值(Mj)为4.07~4.80,标准差(Sj)为0.41~1.22,满分率(Kj)为46.7%~80.0%,一、二、三级指标变异系数(CV)平均值分别为0.10、0.10、0.13;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共有69个条目,重要性得分平均值(Mj)为4.00~4.67,标准差(Sj)为0.49~1.06,满分率(Kj)为33.3%~73.3%,一、二、三级指标变异系数(CV)平均值分别为0.11、0.15、0.16。结论1.本研究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论框架,结合临床路径,依据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及两轮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了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44项。根据构建的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确定了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模式图。2.构建过程各级各项指标确认及筛选经专家检验,意见集中,科学合理,结果可靠,可以为COPD社区管理、COPD管理三级疾病防治网络以及将COPD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编制COPD管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氧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氧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护理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分析
    2.2 血气指标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2.4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方法
    四、由通过教学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随访。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的家庭动力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三、S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 论

(3)固本平喘汤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对照组
        1.5.2 试验组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6.1 急性加重情况
        1.6.2 炎症指标检测
        1.6.3 安全性评价
        1.6.4 疗效评定标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2组患者急性加重情况比较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4)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时机理论居家护理干预小组
        1.2.2 编制《COPD居家氧疗护理支持指南》
        1.2.3 实施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对COPD长期氧疗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3.2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对COPD长期氧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3.3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对COPD长期氧疗病人肺功能、呼吸症状及活动耐力的影响
    3.4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对COPD长期氧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4 小结

(5)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PEFR、FEV1、FVC等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Ppeak、Raw、Cstat等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2.5 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6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6)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对比
    2.2 膈肌功能指标对比
    2.3 炎性反应指标对比
    2.4 再插管率、喘急胸闷消失率、咳痰困难消失率对比
    2.5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7)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COPD疾病研究现状
    1.2 延续性护理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概念及发展
        1.2.2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模式
        1.2.3 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1.3 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1.4 现有不足及应对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医-康-护”一体化小组
        2.1.1 小组讨论
        2.1.2 人员培训
        2.1.3 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
    2.2 预实验
    2.3 研究对象
        2.3.1 纳入、排除标准
        2.3.2 样本量的估算
        2.3.3 分组流程
    2.4 对照组病例回顾
    2.5 实验组干预过程
        2.5.1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及执行
        2.5.2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中的评估
    2.6 研究工具及指标
        2.6.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
        2.6.3 肺功能检查
        2.6.4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C)
        2.6.5 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CDSMS)
        2.6.6 半年内再入院次数
        2.6.7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患者满意度
    2.7 统计方法
    2.8 研究设计路线
    2.9 伦理学原则
3 结果及分析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评分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
    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GRQ-C评分
    3.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CDSMS评分
    3.6 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半年内入院次数及满意度
4 讨论
    4.1 干预前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4.2 延续性护理对CAT评分的影响
    4.3 延续性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
    4.4 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5 延续性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4.6 两组患者半年内入院次数、满意度的分析
5 结论
6 研究展望
    6.1 研究局限性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文献回顾
        2.2.2 半结构式访谈
        2.2.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检索
        2.3.2 半结构式访谈方法
        2.3.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学原则
    2.6 技术线图
3 结果
    3.1 文献回顾情况
    3.2 半结构式访谈情况
    3.3 专家会议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情况
4 讨论
    4.1 纳入文献分析
    4.2 老年COPD中医健康教育开展现状及提高策略
    4.3 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4.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COPD健康教育方案的文献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理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受试者来源及样本量计算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试验方案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疗程
        3.4 观察指标
        3.5 疗效评定标准
        3.6 安全性评价
    4.统计分析
    5.质量控制
    6.伦理原则
第二部分 结果和分析
    1.一般资料对比
        1.1 性别构成比较
        1.2 年龄分布比较
        1.3 病程长短比较
        1.4 吸烟史比较
        1.5 一般生命体征比较
    2.治疗前疗效指标比较
        2.1 治疗前中医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2.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治疗前炎症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2.5 治疗前肺功能比较
        2.6 治疗前CAT问卷总积分比较
        2.7 治疗前mMRC分级比较
    3.治疗后疗效指标比较
        3.1 中医单项症状愈显率比较
        3.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4 炎性指标比较
        3.5 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3.6 肺功能(FEV_1%预计值)比较
        3.7 CAT问卷总积分比较
        3.8 mMRC分级比较
    4.安全性指标
第三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急性加重期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危险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诊断与评估
        1.5 AECOPD的治疗
        1.6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阻肺
    2.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肺气本虚、外感寒热邪气
        2.2 痰浊阻滞、肺管不利
        2.3 痰瘀互结、阻碍气机
        2.4 肺经实热、拂郁于内
        2.5 脾肾相关、互为影响
    3.“理肺化痰法”立法依据
        3.1 痰与肺胀
        3.2 气与肺胀
        3.3 治痰与治气
    4.理肺化痰法及加减麻杏苍术二陈汤释义
        4.1 “理肺”-治气(肺脾同治、宣畅三焦)
        4.2 “化痰”-治痰(燥湿化痰、和胃化痰)
    5.主要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1 麻绒、杏仁
        5.2 苍术、陈皮、半夏、茯苓
        5.3 瓜蒌皮
        5.4 枳壳、莱菔子
        5.5 炒麦芽、建曲
    6.理肺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的疗效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对中医单项症状及证候积分疗效的分析
        6.3 对炎性指标疗效的分析
        6.4 对血气分析疗效的分析
        6.5 对肺功能疗效的分析
        6.6 对生活质量疗效的分析
        6.7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1.病名溯源
    2.临床表现
    3.治法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附1:样本量计算
附2:随机分组
附3:中医症状等级量化表
附4:改良英国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
附5: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
附6:部分临床指标参考范围
附7: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半结构访谈的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初步构建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研究样本量确定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资料收集
        1.2.3 资料整理与分析
        1.2.4 质量控制
    1.3 结果
        1.3.1 受访者一般资料
        1.3.2 明确访谈主题
    1.4 讨论
    1.5 小结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构建
    2.1 研究对象
        2.1.1 函询专家来源
        2.1.2 函询专家遴选标准
        2.1.3 函询专家人数确定
    2.2 研究方法
        2.2.1 成立研究小组
        2.2.2 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
        2.2.3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的原则
        2.2.4 编制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2.2.5 编制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
        2.2.6 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2.2.7 质量控制
        2.2.8 伦理原则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10 技术路线
    2.3 结果
        2.3.1 专家基本情况
        2.3.2 专家积极程度
        2.3.3 专家判断依据的自我评价
        2.3.4 专家熟悉程度的自评
        2.3.5 专家权威程度
        2.3.6 专家协调程度
        2.3.7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2.3.8 指标纳入情况
        2.3.9 COPD 管理社区路径模式图
    2.4 讨论
        2.4.1 构建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意义
        2.4.2 函询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2.4.3 路径构建的原则
        2.4.4 函询问卷修改情况分析
        2.4.5 路径内容分析
    2.5 研究的创新型
    2.6 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访谈记录表
    附录三 :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第一轮)专家函询表
    附录四 :COPD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第二轮)专家函询表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氧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护理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石红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5)
  • [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J]. 周敏,许震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22(02)
  • [3]固本平喘汤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彭俊杰,彭智勇,迟林园,李竺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01)
  • [4]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家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病人中的应用[J]. 曹宇凤,金玲玲,顾鑫钱,许玉荣. 全科护理, 2022(01)
  • [5]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杨芳,刘燕. 医药论坛杂志, 2021(24)
  • [6]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张鑫,吕建农,张海燕,高鹏,巩玉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24)
  • [7]基于互联网及融媒体技术的延续性护理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D]. 张莹.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8]老年COPD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构建研究[D]. 张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理肺化痰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D]. 陈韵.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社区路径的构建[D]. 张丽影.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不同氧疗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