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兰[1](2020)在《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辣根素是指一类由辣根属植物中提取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isothiocynate,简称AITC)。研究发现辣根素对土壤中的杂草具有效地消灭和抑制作用,其在环境中易降解,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的生物源除草剂。因此在本论文中拟以辣根素为芯材,二氧化硅为壁材,研究制备微胶囊悬浮剂,旨在提高辣根素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延长持效期,并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的问题。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1)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利用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合成的二氧化硅作为壁材,辣根素作为芯材,以溶胶-凝胶法合成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通过对制剂稳定性、胶囊粒径大小、包封率等参数的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芯材(AITC):壁材(正硅酸乙酯)为2:1,乳化剂为农乳34#,乳化剂添加量为2%,反应温度为常温25±2℃,搅拌速度为600 rpm,反应时间为4 h,稳定剂为黄原胶,稳定剂添加量为0.2%。(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辣根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流动相V(乙腈):V(甲醇)=60:40,检测波长为191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μL。辣根素浓度与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81112 x+102435,R2=0.999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56%,均在70%-110%之间;标准偏差为3.30,变异系数为6.80,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较高,可以采用该方法对辣根素进行检测。(3)辣根素微胶囊性能研究。对利用同样制备方法,制得的空白胶囊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胶囊壁材为二氧化硅。采用生物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形态为近球形,胶囊平均粒径约为228.50±1.73 nm,有效含量为9.51%,包封率可到达77.90%,悬浮率可到达96.40%,分散性为优级。热贮后有效成分分解率为5.39%,冷贮后有效成分分解率为3.80%,即热贮、冷贮稳定性合格。以上各指标符合对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指标要求。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层析袋法分析AITC原油与微胶囊悬浮剂累积释放率与时间的关系,AITC在第15 h内累计释放率就达到了97.87%。而辣根素微胶囊的释放率在一周内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且随时间增加,释放量增加的速率变缓,在第7天时才达到77.72%的释放。即自制的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可有效延长制剂的持效期。(4)在室内的活性测定中,证明了辣根素对于双子叶杂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抑制效果显着高于单子叶杂草—狗尾草、野燕麦、稗草,其中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明,与对照药剂市售乙草胺乳油相比较,辣根素对反枝苋种子萌发抑制效果无显着差异。因此自制的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对于反枝苋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吴平[2](2020)在《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畜禽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会导致动物源食品存在严重的食用安全性隐患,饲料无抗化是大势所趋。豆粕作为油脂工业副产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适合用于多肽生物饲料的制备,因此豆粕发酵技术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当前工业化发酵豆粕方法比较传统,存在发酵成本高、效率低、智能化水平差等问题。为此,本文以多肽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嗜热菌高温固态发酵技术,旨在省去豆粕熟化灭菌环节,简化发酵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发酵过程的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技术及其机理,旨在提高发酵效率;研究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旨在构建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发酵过程的精准控制。具体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生物量、蛋白酶和pH值为评价指标,开展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制种试验。将经筛选的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定为发酵种子液培养基,经正交优化获得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55℃、接种量3%、初始pH 7.0和摇床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细菌菌落总数达到了7.49×108 CFU/mL。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过程拟合程度更高,相关系数R2达到0.9894。(2)以发酵豆粕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高温发酵试验,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0.04 h、发酵温度55.33℃、水料比1.34:1和接种量12.46%(v/v)。与原料相比,发酵豆粕多肽、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分别显着升高了148.58%、5.26%、37.47%和42.96%,胰蛋白酶抑制剂、粗纤维、粗脂肪和pH值分别降低了77.43%、14.63%、19.42%和22.90%,豆粕营养价值显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20 kDa的大分子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α’,α和β亚基(90.5、71.5和55.2 kDa)、大豆球蛋白的酸性和碱性亚基(37.6和19.8 kDa)、Gly m Bd30k(30 kDa)以及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24 kDa)等食物性过敏原发生降解,小肽(200500 Da)和氨基酸(<200 Da)含量显着提高。回转式发酵罐(8 m3)放大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不灭菌高温发酵可以在保证一定发酵效果的同时,可省去蒸汽灭菌和粉碎步骤,降低生产成本。(3)以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物量和发酵豆粕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种子液发酵和豆粕固态发酵试验。优化获得磁场强化种子液发酵最佳条件为:总发酵时间24 h、磁场在接种后第6 h介入、磁强度80 Gs、磁处理时长2 h。种子液菌落总数比无磁场组提高36.94%。优化获得磁场强化豆粕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总发酵时间48 h、磁场在发酵后第14 h介入、磁强度80 Gs、磁处理时长5 h。发酵豆粕多肽含量相比于未加磁场组提高了12.32%,达70.86g/kg。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磁场强化后的菌体外观正常,核糖体数量升高,细胞膜增厚,增大了分泌蛋白合成与胞外转运能力,这可能是发酵后豆粕多肽含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4)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转录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磁场处理前后共有408条差异基因(156条表达量上调和252条表达量下调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磁场处理后涉及核糖体(关键基因rplE/F/N/O/P/Q/R/V/X、rpsC/E/H/K/M和rpmD)、RNA聚合酶(关键基因rpoA/B/C)和氨基酸(关键基因hisA/B/D/F/H/I/Z、argB/D/F、carA/B、gltD、rocA、murD和ilvC)代谢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使得微生物细胞氮循环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过程中,胞外蛋白质和酶的分泌水平提高,有利于对发酵过程中底物蛋白的分解、提高多肽含量。磁场处理后,与DNA合成直接相关的holB(DNA聚合酶IIIδ亚基)基因发生下调,细胞复制速率大幅增加的可能性降低,磁处理后细菌相比于对照组只增殖36%左右可能与此有关。(5)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蛋白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磁场处理前后共有25个差异表达蛋白(12个上调和13个下调蛋白),细胞S-layer蛋白上调趋势增大了细胞粘附性和菌落形成能力,使得菌体更易与基质发生锚定。核糖体休眠能力的降低,加大了蛋白质和氨肽酶的合成速率。综合分析蛋白和转录组结果显示,磁处理后胞内涉及丙酮酸脱氢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表达的pdhA/B和tpiA基因上调,提高了糖代谢供能效率;核糖体涉及细胞延伸因子EF-Tu的rplV、rpsC和rplP基因上调,加速了氨基酰-tRNA向核糖体相应位点的转运,提高了肽链延伸效率。细胞在发酵过程中发生分泌和自溶作用时,可释放胞内积累的蛋白质(酶),增强发酵底物蛋白水解能力,提高多肽含量。(6)利用探头式近红外光谱仪,从发酵料层中取样后实时监测豆粕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动态变化。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指标最优联合子区间分别为5,6046,001、6,8077,205、8,0108,408和9,61510,000cm-1以及4,0004,663、4,6675,330、6,0016,665和6,6697,332 cm-1。Si-PLS定量建模结果显示,多肽含量的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494和0.9570以及4.45和4.06;粗蛋白含量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385和0.9346以及3.45和3.56;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446和0.9492以及1.13和1.09。近红外光谱实时监测系统结合Si-PLS算法可快速监测到发酵豆粕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变化,为高温固态发酵豆粕智能化生产系统设计奠定基础。(7)以基础日粮和添加抗生素日粮为对照组,进行添加50、100和150 g/kg高温固态发酵豆粕(HFSBM日粮组)饲料肉鸡喂养试验(42 d)。相比于两组对照组,HFSBM日粮组对肉鸡生长性能未有负面影响;胸腺(p=0.111和0.156)和法氏囊(p=0.274和0.051)重量有上升趋势,分别从0.08 g/100 g提高至0.110.12 g/100 g体重以及从0.090.10 g/100 g提高至0.100.12 g/100 g;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含量(p=0.112和p=0.024)下降,分别由478和598 U/L降低至334429 U/L;十二指肠吸收能力(绒毛高度VH,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着(p=0.02&0.001和p=0.052&0.027)增加,VH分别由1358和1430μm增长至15081512μm;V/C分别由7.69和7.99提高至9.0310.54;空肠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显着增加,由4.35和4.24 log CFU/mL显着(p<0.05)增加至5.616.63 log CFU/mL。肉鸡日粮中通过添加HFSBM替代原有豆粕不仅可以降低畜禽抗生素用量,还在增强肉鸡免疫系统、保护肝细胞、促进小肠吸收和改善肠道微生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刘洋洲[3](2020)在《PAM复合水凝胶的辐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凝胶是一种含有大量水的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柔性可伸缩、易于改性等独特性质,已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传感器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了普鲁士蓝(PB)/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水凝胶、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琼脂(Agar)/PAM海绵状超大孔水凝胶,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其在放射性废水处理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采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了以PAM为骨架、以PB为功能粒子的PB/PAM复合水凝胶,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SEM、XRD和FT-IR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其内部存在均匀孔隙结构,孔径在10μm左右,25 nm左右的PB功能粒子均匀分布在PAM水凝胶骨架上,未破坏PAM水凝胶的骨架结构,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吸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水凝胶在较宽的p H范围内对Cs+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容量为131 mg g-1,其易于分离并不会对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有望应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2)采用冷冻与辐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PEGDA/Agar/PAM海绵状超孔水凝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溶胀行为、生物相容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制备条件进行了分析探索。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均匀的多级空隙结构,大孔直径为200μm左右,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保水能力,以及较强的力学性能和循环压缩抗疲劳的能力,可进行反复压缩并快速恢复原有形状和体积。生物实验显示,培养3天后GEL1,GEL2和GEL3浸提液的T47D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1.44%、106%、109%,表明其无明显细胞毒性,可促进细胞增殖,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赵世坤[4](2017)在《集成微流体振荡器的大范围梯度稀释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样品的梯度稀释反应在许多生物学应用,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药物筛选和环境毒理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样品的梯度稀释主要依靠手动加样或机械手加样。前者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容易产生操作失误,且试剂消耗大。而后者需要购买昂贵的加样设备,增加了实验成本。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操控流体的技术,它反应体系小(nLpL),检测速度快,可自动化地完成各项反应。本研究基于微流控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流体振荡混合方法,再结合在片气动阀门技术,构建了一个可以自动化生成样品的大范围浓度梯度的微流控系统。这种基于气动阀门控制的微流体稀释和反应平台为药物筛选和环境毒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类似于RC振荡电路的新型的微流体振荡器,其设计简单,可以实现微尺度下多种微量液体的快速混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不同实验参数,如施加的压力、储气腔的大小和振荡频率对该微流体振荡器的影响,为之后微流体振荡器的具体应用提供了设计参考。2.开发了用于控制微流体振荡器的外围装置,包括基于电子电路中经典的排针接口的高密度微流体排针接口及其扩展配件,以及用于操控片上微阀门的控制设备。这些外围装置可用于芯片接口快速安装、片上微阀门的操控以及芯片内的流体振荡。3.基于该微流体振荡器以及外围控制系统,构建了一个微球免疫芯片系统。此芯片结合了流体振荡以及微球液相悬浮反应的优势,增大了抗原和抗体的接触几率,反应后通过片上捕获结构能将微球进一步聚集,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利用兔IgG及FICT标记羊抗兔抗体作为实验模型进行了初步芯片验证,该方法灵敏度可到375 ng/ml,而免疫孵育所需的时间缩短为5 min。4.基于该微流体振荡器以及外围控制系统,构建了一个集成了样品的逐级稀释和后续生物反应的药敏检测芯片。为了测试逐级稀释模块的功能,设计了两种分别按1:1及1:4比例逐级稀释的原型芯片,芯片的批次重复性好,且最大稀释浓度可到1:3125,如增加芯片上的稀释级数还可进一步增加稀释范围。为验证该芯片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本研究利用该芯片测定了β-半乳糖苷酶酶动力学参数Km=603±73μM,kcat=72±12/sec。此外本研究利用此芯片进行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氧化应激测试,为模式生物线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微流体振荡混合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片上微阀门技术和外围控制装置构建了一个大范围梯度稀释芯片。本研究证明了此微流体振荡混合方法能在微尺度下快速混合液体,并且能促进酶和底物以及抗原抗体的反应。本研究还证明了集成此微流体振荡器的梯度稀释芯片可以形成大范围的样品浓度梯度,并能用于酶促反应动力学和模式生物线虫的研究。
魏锋[5](2016)在《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定量流行学研究》文中指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一种分布广、破坏力强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以导致400多种植物黄萎病害。微菌核作为大丽轮枝菌的休眠结构,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典型的单循环病害,在播种前进行风险预测、制定防治策略是减少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但是微菌核快速定量技术和合理的田间抽样技术的缺乏,限制了对该病害定量流行学及预报预测技术的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定量检测土壤中的微菌核,在个体棉株水平上研究了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发病概率及发病级别的关系;以株距为最小考查距离,研究了棉田微菌核和发病植株的空间分布;评估了生物熏蒸衍生产品对土壤中微菌核活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结合土壤水筛提纯微菌核和qPCR技术,建立了适合田间大量土样中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水筛+q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快速准确等优点,检测下限为每克土0.5个微菌核,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法检测结果具有显着相关性(r=0.98)。2.感病和抗病棉花品种的发病阈值分别为每克土壤4和7个微菌核。采集5块棉田的405个发病棉花和健康棉花根围土样,利用水筛+qPCR方法检测土样中微菌核密度。通过广义线性模型拟合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棉花黄萎病发病概率以及发病级别的关系,发现logistic模型(R2=0.62)和累积logit模型(R2=0.79)可以分别拟合这两种关系,但是不同抗性棉花品种的拟合模型参数不同。这表明了土壤中微菌核密度越高,棉花黄萎病发病概率和发病级别也越高。以冀棉11和中植棉2号为感病和抗病品种的代表,明确了感病和抗病棉花品种的发病阈值(50%发病概率)分别为每克土壤4和7个微菌核。3.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和病株在空间距离1.0 m以下呈聚集分布。以株距为最小空间距离,采集3块棉田中不同空间距离下的210个土壤耕层样品,利用水筛+qPCR方法检测中微菌核密度。对不同空间距离下土样中微菌核密度进行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微菌核密度呈偏态分布,同一田块内不同部位的微菌核密度差异较大;微菌核在行内空间距离1.0 m以下显着相关。对6块棉田中发病棉株的空间位置进行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行内病株也在空间距离1.0 m内聚集分布,行间病株的空间分布属随机分布。因此,棉田土壤1.0 m间隔的随机采样方案可以提供微菌核密度的无偏估计。4.候选生物熏蒸产品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无显着影响。通过田间微小区试验评估了3种生物熏蒸衍生产品单独和混合使用对土壤中微菌核活力的影响,并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Metabarcording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ioFence?、萜类化合物和沼渣都能显着减少土壤中微菌核数量,但混合使用生物熏蒸产品未能显着提高杀菌效率。萜类化合物和BioFence?处理的杀菌效率达到60%以上,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无显着影响;而化学熏蒸剂氯化苦处理后4周可显着改变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处理后16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恢复到对照水平,真菌群落结构尚未恢复。
凌斌[6](2008)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的基础平台。为了解土壤线虫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本研究选择高黎贡山南段东坡从海拔960m到3188m的12个样地进行研究,系统地进行了土壤线虫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调查,样地内植被类群及其他生境特征指标记录,土壤主要的理化性质测定,以及土壤线虫标本制作与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归结如下:1.采集、制作并鉴定了土壤线虫永久标本4878号,分属于线虫动物门(Nematoda)中的泄管纲(Secernentea)和泄腺纲(Adenophorea)的9目28科79属。其中,基齿属Iotonchus和孔咽属Aporcelaimus为优势属,短矛属Doryllium、垫咽属Tylencholaimus、中矛线属Mesodorylaimus、真矛线属Eudorylaimus(矛线目)和三孔属Tripyla(窄咽目)等18个属为常见类群。2.在不同植被群落中,以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农地中线虫类群数和个体数相对较多,其中海拔在中间地带2021m处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线虫类群和个体数最丰富,然后向高或低海拔地逐渐递减。农地由于受到人为种植庄稼的影响,线虫类群及个体数也较相邻海拔地有明显增加。3.不同样地、不同土层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表现在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线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减少。4.高黎贡山海拔的高度决定土壤的性质,表明土壤温度、湿度、有机质含量和P的含量与海拔有明显的相关性。随海拔升高,土壤温度降低,而含水量增加,土壤P的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也增加。5.土壤线虫分布与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土壤线虫分布的土壤因子主要为全N含量。土壤全N含量与线虫密度呈正相关(F=0.628,p=0.038)。
韩志任[7](2008)在《阿维菌素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定》文中研究指明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微胶囊制剂具有延长持效期、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的分解流失、降低毒性和药害、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阿维菌素作为高效的生物源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中。阿维菌素在使用中的持效期较短,而且其主要剂型是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将其微胶囊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阿维菌素微胶囊,筛选了较佳的成囊体系,并研究了阿维菌素微胶囊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甲醛-尿素摩尔比(F/U)的筛选,确定了甲醛-尿素摩尔比(F/U)为1.75~2.0时,合成的预聚物活性较高,相分离pH适中;聚合生成的脲醛树脂韧性好,树脂颗粒小,沉积均匀;所制备的微胶囊囊壁光滑而致密、强度高、形态良好、粒径分布集中、包封率较高。2.通过溶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的筛选,确定了甲苯:氯苯=3:4作为溶剂,分散剂脂肪酰胺基对甲氧基苯磺酸钠用量为1.5%,有机硅消泡剂X-10C质量分数为0.7%时,能够制备出形态良好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平均粒径4.07μm,包封率98.89%;红外吸收图谱分析表明,阿维菌素被包封于脲醛树脂囊壁内。3.在微囊化基础上,筛选确定以NP-10、木质素磺酸钠、黄原胶、乙二醇等作为悬浮助剂制备得到的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悬浮率在86%以上。热贮和冷贮对微胶囊包封率、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析水率等指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经冷热贮存后,微胶囊包封率仍在95%以上,制剂悬浮率在80%以上,析水率在2%左右,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4.测定了阿维菌素微胶囊在甲醇-磷酸缓冲液体系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胶囊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n(100-Q)= - 0.1271t +4.7339,R2=0.9857, t50=9.5d(Q为阿维菌素累计释放百分率)。阿维菌素微胶囊的t50为阿维菌素原药的3.4倍,表明阿维菌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5.以乳油为对照测定了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小菜蛾、甘薯茎线虫、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活性。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对小菜蛾和甘薯茎线虫的初效不如乳油,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药效和对番茄的安全性高于乳油。由此也验证了阿维菌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土壤体系中阿维菌素微胶囊能够充分的释放且有较好的持效作用。6.以乳油为对照测定了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对斑马鱼和鹌鹑的毒性。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对斑马鱼和鹌鹑的急性毒性都要远低于乳油,说明以脲醛树脂做囊壁将阿维菌素包封以后能够有效地降低药剂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
王宏毅[8](2008)在《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文中提出生物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的生物群为研究对象,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规律,描述地球上生物数量和物种的各种分布形式的一门科学。结合植物检疫的工作实际,本课题研究论述了生物地理学在植物检疫中的作用,阐述了生物地理学理论在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植物检疫主要对象是外来有害生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涉及的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理分布相关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寄主和天敌),与扩散相关的非生态因子(如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传播和扩散途径),这些因子有许多是属于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本课题研究对伞滑刃属线虫Bursaphelenchus Fuchs,1937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特征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一、探讨了伞滑刃属线虫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在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多样性(speciece diversity)研究方面,结合进出境木包装检疫和松材线虫疫情监测,开展了伞滑刃线虫种类鉴定和分类。从我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上发现伞滑刃属1个新种:拟小松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parapinasteri sp. nov.,从进出境木包装板材和我国马尾松、湿地松P. elliotii上鉴定和报道了5个中国新记录种:伪伞滑刃线虫B. fraudulentus、食菌伞滑刃线虫B. fungivorus、树皮象伞滑刃线虫B. hylobianum、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B. rainulfi、泰国伞滑刃线虫B. thailandae、食菌伞滑刃线虫B. fungivorus。系统收集和整理了至2007年为止的87个种。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伞滑刃属87个种的物种名录;依据伞滑刃属线虫雄虫交合刺、尾部乳突、交合伞的形态,雌虫阴门及其阴门盖、后阴子宫囊和尾部形态、个体的总体形态特征等,编制了伞滑刃属87个种的检索表;依据交合刺形态特征将87种伞滑刃线虫按B. aberrans组、B. borealis组、B. eidmanni组、B. hunti组、B. piniperdae组和B. xylophilus组6个组重新进行分组。并比较全面地揭示伞滑刃属线虫的物种多样性,为伞滑刃属线虫种类鉴定和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在伞滑刃属线虫生态多样性(ecodiversity)研究方面,以伞滑刃属线虫各物种的寄主范围、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营养方式、生态位为依据,将87种伞滑刃线虫划分成4个生活类型:Ⅰ型为食真菌或自由生活的伞滑刃线虫,有22种;Ⅱ型为昆虫寄生型线虫,有8种;Ⅲ型为以昆虫作为传播媒介,食真菌的兼性寄生线虫,有55种;Ⅳ为型植物病原线虫,有2种。伞滑刃属线虫生活类型反映出该类线虫沿袭了滑刃目线虫从食真菌和低等丝状藻类线虫,向昆虫寄生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演变的生态进化过程。二、提出了伞滑刃属线虫地理分布与区系区划根据收集的资料,揭示了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伞滑刃线虫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地理物种丰富度依次为:欧洲(42种)、亚洲(30种)、北美洲(21种)、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4种);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中含有伞滑刃线虫的种类进行归纳,应用GIS软件,将每个国家作为分布点,以种类及其种数数据作为每个分布点的属性值,叠加至软件提供的数字世界地图上,制作成伞滑刃属线虫种类地理分布的世界地图。这种地理分布图可以直观地表示世界上各个国家目前存在或发现的伞滑刃线虫种类和种数,表示出各种伞滑刃线虫目前在世界上的地理分布状况、传播范围;可以利用这种分布图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生态条件来分析各种伞滑刃线虫大体上的生存环境,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植物检疫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伞滑刃属线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根据地带性原则,以伞滑刃线虫属在各动物地理区及其邻近地区分布现状为依据,将该属线虫种类区分为广布种、共有种、特有种。探讨了伞滑刃线虫物种起源、自然扩散的途径以及人为扩散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三、揭示了伞滑刃属线虫地理演变规律伞滑刃属在世界起源和扩散过程中的地理分化体现了伞滑刃属线虫从食真菌和低等丝状藻类线虫,向昆虫寄生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从低级到高级的生态进化过程,表明伞滑刃属线虫的地理扩散与伞滑刃属线虫进化同时进行,伞滑刃属线虫在地理扩散中不断进化,在进化中逐渐扩散。研究表明伞滑刃线虫物种起源与生态位关系密切,在松科植物中伞滑刃属线虫具有丰富的物种。通过分析指出:物种在起源地与生态环境建立的和谐关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松材线虫作为北美物种,与北美松树树种建立了稳定的平衡关系,对于北美松树树种危害性较小;一旦传入新区这种平衡被打破,松材线虫成为外来有害生物,表现极强的扩张性对新区松树破坏性极大。四、结合中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松材线虫生物地理学进行了研究嗜木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1934)Nickle,1970引起松树萎蔫病,俗称为松材线虫(pine wood nematode)或松树萎蔫线虫(pine wilt nematode),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该线虫列为检疫对象。通过资料分析,阐述了松材线虫的世界分布、生物地理学特性、危害特点与检疫重要性;编制了松材线虫的世界分布地图。根据松材线虫历年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和对外公布的松材线虫分布状况,结合中国的地理和地形特点,运用GPS和GIS技术,研制了中国松材线虫疫区区域分布地图和中国松材线虫疫区扩散与地形地貌关系地图;根据研究资料制订了松材线虫分布危害的程度海拔高度区划指标:松材线虫分布低于海拔400m为松树萎蔫病严重发生区,海拔400-700m为中度发生区,海拔700-1000m为偶生区,海拔1000m以上为不发生区。划分了我国松材线虫4种地理理论发生区:①重度发生区、②轻度发生区、③偶发区、④无害区。确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台湾岛作为我国松材线虫病3大易感中心。以上松材线虫的生物地理学研究结果,为我国松材线虫的检疫和、监控和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丁秀琼[9](2007)在《一株蝗虫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研究》文中认为蝗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是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蝗虫的防治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化学杀虫剂在大量而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污染环境,害虫产生抗药性,破坏生态平衡等。作为一种防治农林害虫的新技术手段,微生物农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Iocustae)是我国研究生物防治方法控制蝗害的第一个成功例子。利用昆虫病源真菌包括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黄绿僵菌(Maxtrhizium flavoviride)等开发的真菌灭蝗剂对蝗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由昆虫病源细菌类产碱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制成的杀蝗剂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至目前,蝗害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开发新的微生物资源,研制成更加有效的杀蝗剂仍旧是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自然病死全身发黑蝗虫虫尸中成功分离到一株蝗虫病原菌,命名为hb;用分离菌株纯培养物感染健康蝗虫,回复感染原宿主后的病死虫病症与以前相同,并从回复感染致死的虫尸中重新分离到了相同的病原菌,其致病性为科赫定律所证实;分别用液体石蜡法、甘油速冻保藏法和液氮法保藏分离菌株,供后续实验使用。为了对该菌株灭蝗效果作定量检测,本文作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用菌株hb发酵液口服感染健康蝗虫,记录死亡情况,观察病死虫病症,并收集具有典型死亡特征的虫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V11.0),以校正死亡率值法求毒力回归方程,得到毒力回归方程Y=1.199X-9.745,致死中浓度为LC50=1.33×108cfu/mL,相关系数R=0.9158。通过喂食感染家蚕测定了该菌对鳞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对鳞翅目的昆虫没有毒杀作用,可以初步将该目昆虫列在该菌杀虫谱之外。为了初步探讨所分离蝗虫病原菌杀虫作用机理,本文利用蛋白酶K水解消化蛋白质作用,在发酵菌液上清中加入蛋白酶K使其中酶失活,再喷雾到玉米苗上喂食感染蝗虫,观察并记录死亡情况。试验结果发现,蛋白酶K对菌株杀虫效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可以初步确定杀虫物质是该菌产生的一种胞外蛋白。为了确定该菌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本文对强毒株hb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细菌的保守序列16SrDNA,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TA2-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a,提取质粒并通过酶切确认序列正确后送公司测序。对所测序列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和DNA同源性分析。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分离菌株hb鉴定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
王宏毅[10](2004)在《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分离提取装置是利用气泡悬浮法原理,将液体中不同物理特性的物质分开,进而将线虫从土壤中分离出来,本文介绍该装置,并与其他的土壤线虫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该装置具有快速、简便,提取效率高的特点,已获国家专利。
二、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概述 |
1.1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的定义 |
1.2 农药微胶囊的特点 |
1.3 农药微胶囊研究进展 |
1.4 农药微胶囊壁材研究进展 |
1.5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2 辣根素介绍 |
2.1 辣根素的来源和组成 |
2.2 AITC的理化性质 |
2.3 辣根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第2章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工艺条件试验 |
2.2 单因素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乳化剂种类筛选 |
3.2 乳化剂用量筛选 |
3.3 芯壁比筛选 |
3.4 反应时间筛选 |
3.5 转速筛选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性能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辣根素高效液相色谱(HLPC)检测方法 |
2.2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性能表征 |
2.3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释放性能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ITC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建立 |
3.2 形态与红外光谱 |
3.3 质量指标 |
3.4 释放性能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除草效果评价 |
1 材料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杂草 |
2 实验方法 |
2.1 辣根素除草活性试验 |
2.2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室内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辣根素对不同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辣根素毒力回归方程 |
3.3 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室内药效实验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1.2.1 豆粕固态发酵生物饲料 |
1.2.2 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在固态发酵中的应用 |
1.2.3 磁场在发酵中的应用 |
1.2.4 磁场在细胞内的微观作用机制 |
1.2.5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在微生物固态发酵中的应用 |
1.3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制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活化与菌落形态观察 |
2.3.2 产酶定性试验 |
2.3.3 种子液培养基选择 |
2.3.4 菌落总数、蛋白酶活和p H值测定 |
2.3.5 种子液培养基优化 |
2.3.6 种子液培养条件优化 |
2.3.7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曲线及动力学模型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落形态学观察 |
2.4.2 产酶定性试验结果 |
2.4.3 最适种子液培养基的选择 |
2.4.4 种子液培养基优化结果 |
2.4.5 种子液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2.4.6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动力学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3.3.2 发酵产物多肽生成动力学模型建立 |
3.3.3 高温发酵豆粕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曲线和产物p H值测定 |
3.3.4 高温发酵豆粕指标测定 |
3.3.5 高温发酵豆粕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6 分子量分布测定 |
3.3.7 豆粕总蛋白提取 |
3.3.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3.9 二维电泳(2-DE) |
3.3.10 蛋白质谱鉴定 |
3.3.11 高温固态发酵放大试验 |
3.3.12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工艺参数对豆粕高温固态发酵产多肽的影响 |
3.4.2 高温固态发酵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3.4.3 发酵产物多肽生成动力学模型 |
3.4.4 豆粕基质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和底物p H变化 |
3.4.5 蛋白酶活变化 |
3.4.6 发酵产物组分分析 |
3.4.7 抗氧化活性 |
3.4.8 高温发酵豆粕蛋白的分子量分布 |
3.4.9 高温发酵豆粕蛋白二维电泳分析 |
3.4.10 放大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发酵试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液体制种条件优化 |
4.3.2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4.3.3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培养与菌落计数 |
4.3.4 高温固态发酵 |
4.3.5 高温固态发酵豆粕多肽含量测定 |
4.3.6 透射电镜样品制作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液体制种中低强度交变磁场对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
4.4.2 高温固态发酵中低强度交变磁场对豆粕产肽量的影响 |
4.4.3 透射电镜观察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菌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发酵菌株样品和基因的制备 |
5.3.2 菌种鉴定 |
5.3.3 转录组测序 |
5.3.4 测序原始数据过滤与组装 |
5.3.5 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量统计 |
5.3.6 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菌种鉴定 |
5.4.2 RNA-Seq数据分析 |
5.4.3 基因质量统计 |
5.4.4 试验样品分析 |
5.4.5 差异基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菌株的蛋白组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仪器 |
6.3 试验方法 |
6.3.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胞内总蛋白的提取与制备 |
6.3.2 蛋白质浓度测定 |
6.3.3 蛋白质提取质量测定 |
6.3.4 二维电泳 |
6.3.5 图像分析 |
6.3.6 蛋白质点酶解与鉴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样品蛋白浓度 |
6.4.2 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 |
6.4.3 低强度交变磁场处理前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差异蛋白 |
6.4.4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仪器 |
7.3 试验方法 |
7.3.1 豆粕固态发酵过程光谱信息采集体系建立 |
7.3.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7.3.3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7.3.4 数据处理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豆粕高温发酵过程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变化 |
7.4.2 预处理方法对建模的影响 |
7.4.3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7.4.4 PLS、iPLS和 Si-PLS模型性能比较和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高温固态发酵豆粕肉鸡喂养试验 |
8.1 引言 |
8.2 材料和仪器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仪器 |
8.3 试验方法 |
8.3.1 用于饲养试验的高温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和样品指标测定 |
8.3.2 肉鸡饲养试验 |
8.3.3 血清指标检测 |
8.3.4 肠道微生物检测 |
8.3.5 肠道组织形态学测定 |
8.3.6 统计分析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原料豆粕和高温发酵豆粕化学成分、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 |
8.4.2 肉鸡生长性能 |
8.4.3 脏器指数 |
8.4.4 血清和免疫指标 |
8.4.5 肠道微生物和pH值 |
8.4.6 肠道组织形态学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PAM复合水凝胶的辐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凝胶材料概述 |
1.2.1 水凝胶材料的分类 |
1.2.2 水凝胶材料的制备 |
1.2.3 水凝胶材料的应用 |
1.3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简介 |
1.3.1 污水处理领域 |
1.3.2 生物医药领域 |
1.3.3 农业生产领域 |
1.3.4 石油化工领域 |
1.4 高分子水凝胶研究进展 |
1.4.1 纳米复合功能型水凝胶 |
1.4.2 双重网络结构水凝胶 |
1.4.3 冷冻各向异性水凝胶 |
1.5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步法辐照制备PB/PAM复合水凝胶及其对Cs~+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PAM水凝胶的制备 |
2.2.4 PB/PAM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2.2.5 水凝胶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2.2.6 水凝胶力学实验 |
2.2.7 水凝胶溶胀实验 |
2.2.8 PB/PAM复合水凝胶对Cs~+的吸附实验 |
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3.1 多孔复合材料的辐照制备机理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征结果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分析 |
2.3.5 PAM水凝胶力学性能研究 |
2.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2.3.7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8 吸附等温线研究 |
2.3.9 p H值和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10 不同p H的吸附稳定性和循环吸附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冻与γ射线辐照交联法制备海绵状超孔水凝胶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PEGDA/Agar/PAM水凝胶的制备 |
3.2.4 PEGDA/Agar/PAM水凝胶形貌和结构表征 |
3.2.5 PEGDA/Agar/PAM水凝胶吸水与失水性能测试 |
3.2.6 PEGDA/Agar/PAM水凝胶力学性能测试 |
3.2.7 PEGDA/Agar/PAM水凝胶细胞毒性测试 |
3.2.8 T47D细胞在水凝胶表面的生长情况 |
3.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3.3.1 冷冻干燥法制备海绵状超孔水凝胶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分析 |
3.3.4 含水率和失水率研究 |
3.3.5 力学性能研究 |
3.3.6 细胞毒性研究 |
3.3.7 细胞在水凝胶表面的生长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集成微流体振荡器的大范围梯度稀释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流控系统概论 |
1.1.1 微流控系统的材料 |
1.1.2 微流控系统的制作工艺 |
1.1.3 微流控系统中的集成阀门技术 |
1.1.4 微流控系统的接口 |
1.1.5 微流体控制系统 |
1.2 微流控系统中的混合技术 |
1.2.1 被动式混合技术 |
1.2.2 主动式混合技术 |
1.3 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 |
1.3.1 .流动式梯度稀释芯片 |
1.3.2 自由扩散式浓度梯度芯片 |
1.3.3 梯度稀释芯片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性 |
第二章 微流控系统中的接口及硬件搭建 |
2.1 研究背景 |
2.2 基于电子排针标准的微流控排针接口 |
2.2.1 材料与设备 |
2.2.2 基于电子排针标准的微流控排针接口制作方法 |
2.2.3 一次成型芯片接口制作方法 |
2.2.4 接口功能验证:并行微液滴生成器 |
2.3 微流控排针接口的扩展接口 |
2.3.1 微量样品进样器 |
2.3.2 芯片内排气泡和肿瘤细胞捕获 |
2.4 微流控阀门控制设备搭建 |
2.4.1 气源和压力调节器 |
2.4.2 Arduino微型控制器及放大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体振荡的主动式微混合器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耗材与仪器设备 |
3.2.2 微流体振荡混合芯片制作工艺 |
3.2.3 微球免疫芯片制作工艺 |
3.2.4 芯片内流体振荡过程的图像识别方法和数据处理 |
3.2.5 芯片混合效果测试的荧光图像处理 |
3.2.6 免疫微球荧光检测方法 |
3.2.7 微球上抗体固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流体振荡混合器的设计 |
3.3.2 单个振荡周期中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 |
3.3.3 多个振荡周期中的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 |
3.3.4 微流体振荡混合器的混合效果研究 |
3.3.5 振荡混合方法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的研究 |
3.3.6 微流体振荡混合方法在微球免疫芯片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范围梯度稀释的药物筛选芯片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和设备 |
4.2.2 芯片制作工艺 |
4.2.3 荧光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
4.2.4 线虫培养基的配制 |
4.2.5 线虫的培养条件 |
4.2.6 线虫的同步化 |
4.2.7 线虫行为观察及图像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范围逐级稀释芯片 |
4.3.2 半乳糖苷酶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3.3 秀丽隐杆线虫急性氧化应激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5)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定量流行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丽轮枝菌型黄萎病的发生及危害 |
1.2 黄萎病的病害循环 |
1.2.1 大丽轮枝菌的存活结构 |
1.2.2 萌发和侵染 |
1.2.3 定殖 |
1.2.4 症状表现 |
1.2.5 新微菌核的形成 |
1.3 黄萎病的流行学 |
1.3.1 单循环病害 |
1.3.2 接种体的存活 |
1.3.3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密度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
1.3.4 环境因素与黄萎病的发生 |
1.3.5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检测技术 |
1.4 微菌核的时空分布研究概况 |
1.4.1 大丽轮枝菌的传播 |
1.4.2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空间分布 |
1.4.3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动态分布 |
1.5 大丽轮枝菌型黄萎病的防治 |
1.5.1 选育抗病品种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物理方法 |
1.5.4 生物方法 |
1.5.5 拮抗微生物 |
1.6 土传病害的防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7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 |
1.7.1 传统方法 |
1.7.2 BIOLOG鉴定系统 |
1.7.3 脂肪酸甲酯分析 |
1.7.4 基于DNA分析的方法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菌核的定量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供试菌株 |
2.1.3 供试培养基及溶液 |
2.1.4 供试引物 |
2.1.5 真菌DNA提取 |
2.1.6 供试土样 |
2.1.7 土样处理 |
2.1.8 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法定量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 |
2.1.9 微菌核的离体产生 |
2.1.10 引物特异性验证 |
2.1.11 土壤总DNA提取 |
2.1.12 质粒标准品制备 |
2.1.13 质粒标准品的稳定性 |
2.1.14 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IGS基因拷贝数的关系 |
2.1.15 水筛+qPCR方法与常规水筛平板法的相关性 |
2.1.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引物特异性 |
2.2.2 标准曲线 |
2.2.3 质粒标准品保存的稳定性 |
2.2.4 水筛+qPCR检测与传统方法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微菌核阈值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和仪器 |
3.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1.3 土壤样品的处理 |
3.1.4 土壤DNA提取 |
3.1.5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密度评估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qPCR检测 |
3.2.2 微菌核密度与病害级别的关系 |
3.3 讨论 |
第四章 棉田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和病株的空间分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和仪器 |
4.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1.3 土壤样品的处理 |
4.1.4 土壤DNA提取 |
4.1.5 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密度评估 |
4.1.6 黄萎病病株的空间分布调查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棉花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空间分布 |
4.2.2 棉田病株空间分布 |
4.2.3 土壤中微菌核密度与黄萎病发生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五章 土壤熏蒸对微菌核活力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试剂 |
5.1.2 供试仪器 |
5.1.3 供试熏蒸产品 |
5.1.4 供试培养基 |
5.2 试验设计 |
5.2.1 生物熏蒸杀菌效果评估 |
5.2.2 土壤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试验 |
5.3 数据处理 |
5.3.1 生物熏蒸杀菌效果评估 |
5.3.2 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3 测序结果的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生物熏蒸产品对土壤中微菌核密度的影响 |
5.4.2 测序质量评估 |
5.4.3 OTU生成和注释 |
5.4.4 土壤熏蒸对α多样性的影响 |
5.4.5 土壤熏蒸对β多样性的影响 |
5.4.6 不同处理间单个OUT丰度的不同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土壤线虫多样性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土壤线虫的生活史及营养类群 |
1.2 土壤线虫的功能 |
1.3 土壤线虫与其他土壤动物的关系 |
1.4 土壤线虫群落计算 |
1.5 土壤线虫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1.5.1 土壤pH值 |
1.5.2 土壤温度和湿度 |
1.6 土壤线虫作为土壤健康的指示生物 |
1.7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壤线虫研究 |
1.7.1 土壤线虫的分类学 |
1.7.2 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
1.7.3 土壤线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云南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样地的设定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土壤采集 |
3.2 线虫分离与鉴定 |
3.3 土壤线虫功能结构特征和群落多样性计算 |
3.4 土壤性质测定 |
3.4.1 药品与仪器 |
3.4.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4.3 土壤温度的测定 |
3.4.4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3.4.5 土壤PH值的测定 |
3.4.6 土壤N的测定 |
3.4.7 土壤全磷的测定 |
3.4.8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性质 |
4.2 土壤线虫的密度与群落结构 |
4.3 土壤因子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
4.4 土壤线虫群落参数与海拔关系 |
5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自然保护区土壤线虫采集及保存技术规范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阿维菌素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阿维菌素的应用现状和缺陷 |
1.2 农药微胶囊的发展概述 |
1.2.1 农药微胶囊发展的历史 |
1.2.2 农药微胶囊剂型的特点 |
1.2.3 微胶囊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4 农药微胶囊发展的展望 |
1.3 国内阿维菌素微胶囊研究进展 |
1.4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现状 |
1.4.1 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 |
1.4.2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现状 |
1.5 阿维菌素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和试剂 |
2.2 试验仪器 |
2.3 脲醛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
2.3.1 脲醛树脂预聚物的合成 |
2.3.2 预聚物合成过程中反应物量的变化分析 |
2.3.3 电导率的测定 |
2.3.4 相分离pH 的测定 |
2.3.5 脲醛树脂的红外分析 |
2.4 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
2.4.1 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制备 |
2.4.2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2.4.3 阿维菌素微胶囊性能表征 |
2.5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生物活性测定 |
2.5.1 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
2.5.2 对甘薯茎线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
2.5.3 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生物活性测定 |
2.6 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对几种环境生物的毒性测定 |
2.6.1 对斑马鱼的毒性测定 |
2.6.2 对鹌鹑的毒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脲醛树脂合成的影响 |
3.1.1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预聚物合成反应的影响 |
3.1.2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预聚物电导率的影响 |
3.1.3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相分离pH 的影响 |
3.1.4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结构影响 |
3.2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影响 |
3.2.1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树脂沉积和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
3.2.2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3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微胶囊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 |
3.3 溶剂对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影响 |
3.4 分散剂对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影响 |
3.5 消泡剂对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影响 |
3.6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微胶囊 |
3.7 阿维菌素微胶囊的红外分析 |
3.8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配方筛选结果 |
3.8.1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3.8.2 增稠剂的选择 |
3.8.3 防冻剂的选择 |
3.9 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贮存稳定性测定结果 |
3.10 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释放性能测定结果 |
3.11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3.11.1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小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 |
3.11.2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甘薯茎线虫的活性测定结果 |
3.11.3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活性测定结果 |
3.12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几种环境生物的毒性测定结果 |
3.12.1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测定结果 |
3.12.2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鹌鹑的毒性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甲醛-尿素摩尔比对阿维菌素微胶囊的影响 |
4.2 形态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 |
4.3 分散剂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
4.4 介质对微胶囊释放和活性的影响 |
4.5 微胶囊悬浮剂对环境的影响 |
5 结论 |
5.1 阿维菌素微胶囊制备体系的建立 |
5.2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体系的建立 |
5.3 阿维菌素微胶囊具备缓释性能 |
5.4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几种有害生物的活性 |
5.5 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能够降低对环境生物的毒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概述 |
1 生物地理学发展简史 |
1.1 生物地理学形成 |
1.2 生物地理学发展历程 |
1.2.1 第一个历史时期 |
1.2.2 第二个历史时期 |
1.2.3 第三个历史时期 |
1.3 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
2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的关系 |
3 中国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
4 生物地理学在植物检疫中的地位和应用 |
4.1 生物地理学是植物检疫的重要理论基础 |
4.2 生物地理学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科学依据 |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5.1 目的 |
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3 意义 |
6 本课题研究重点 |
第二章 伞滑刃属线虫的检疫与种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线虫样本采集与分离、处理 |
1.2 线虫形态学观测、种类鉴定 |
1.3 标本制作 |
2 结果 |
2.1 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 |
2.1.1 拟小松伞滑刃线虫,新种Bursaphelenchus parapinasteri sp. nov. |
2.1.2 树皮象伞滑刃线虫B. hylobianum ( Korenchenko,1980 ) Hunt, 1997 |
2.1.3 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B. rainulfi Brassch & Burgermeister, 2002 |
2.1.4 泰国伞滑刃线虫B. thailandae Braasch & Braasch-Bidasak, 2002 |
2.1.5 伪伞滑刃线虫B. fraudulentus Rühm,1956 |
2.1.6 食菌伞滑刃线虫B. fungivorus Franklin & Hooper, 1962 |
2.2 重要检疫性种类和常见种的鉴定 |
2.2.1 松材线虫B. xylophilus ( Steiner & Buhrer, 1934 ) Nickle, 1970 |
2.2.2 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 Mamiya & Enda, 1979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多样性 |
1 伞滑刃属线虫的物种多样性 |
1.1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的分类 |
1.1.1 伞滑刃属的建立 |
1.1.2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形态鉴别特征 |
1.1.3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分类和鉴定技术 |
1.2 世界伞滑刃属线虫物种丰富度 |
1.3 伞滑刃属线虫分种检索表 |
1.4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多样性组群结构 |
1.4.1 分组依据 |
1.4.2 伞滑刃属线虫物种多样性的组群结构 |
2 伞滑刃属线虫生态多样性 |
2.1 伞滑刃属线虫多样化的生活类型 |
2.1.1 第一种生活类型(Ⅰ型) |
2.1.2 第二种生活类型(Ⅱ型) |
2.1.3 第三种生活类型(Ⅲ型) |
2.1.4 第四种生活类型(Ⅳ型) |
2.2 伞滑刃属线虫类群生态学进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地理学 |
1 世界伞滑刃属线虫的世界地理分布格局 |
1.1 伞滑刃属线虫各物种的地理分布状况 |
1.2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伞滑刃属线虫物种 |
1.3 伞滑刃属线虫世界分布区图的建立 |
2 世界伞滑刃线虫属地理区系 |
2.1 伞滑刃线虫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 |
2.2 伞滑刃线虫属世界地理区系分析 |
2.2.1 伞滑刃线虫属的广布种 |
2.2.2 伞滑刃属的特有种 |
2.2.3 伞滑刃属地理区系共有种 |
2.3 中国伞滑刃属区系情况 |
3 伞滑刃属线虫起源与自然扩散探讨 |
3.1 关于伞滑刃属线虫的起源 |
3.2 关于伞滑刃属线虫的自然扩散 |
3.2.1 欧美途径 |
3.2.2 欧亚途径 |
3.2.3 古白令途径 |
3.2.4 南美途径 |
4 伞滑刃属线虫地理演变探讨 |
4.1 不同生活类型伞滑刃属线虫在世界的地理分布 |
4.2 伞滑刃属线虫进化过程中的地理分化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松材线虫的生物地理学 |
1. 松材线虫生物入侵、危害与检疫 |
1.1 松材线虫的世界分布现状 |
1.2 松材线虫的生物入侵与危害 |
1.2.1 在起源地的发生与危害 |
1.2.2 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生物入侵与危害 |
1.2.3 对中国的生物入侵与危害 |
1.3 松材线虫检疫的必要性 |
2 松材线虫病的生物地理学特性 |
3 中国松材线虫病的生物地理学 |
3.1 中国的地形特征 |
3.2 基于GIS 上的中国地形图的建立 |
3.3 中国松材线虫病分布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
3.4 基于地形的中国松材线虫病理论分布及发生区划 |
3.5 松材线虫在中国发生蔓延与中国地形特征的关系 |
3.5.1 松材线虫为害的4 种地形类型 |
3.5.2 中国的地形特征决定松材线虫在中国发生为害格局 |
3.6 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发生的过程及其今后的趋势 |
3.6.1 中国松材线虫病发生扩散过程 |
3.6.2 中国松材线虫病未来发展趋势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
1.1 生物地理学形成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
1.2 对伞滑刃属线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
1.3 对伞滑刃属线虫的生态多样性研究 |
1.4 划分伞滑刃属线虫的分布、区系、起源、扩散和演化研究 |
1.5 对松材线虫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以及在中国的应用 |
2. 创新点与应用前景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问题 |
3.1 生物地理学理论有待于进一步应用到植物检疫的实际工作中 |
3.2 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多样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认识 |
3.3 有待对我国松材线虫病作进一步深入认识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博期间已发表相关的论文 |
攻博期间已发布的专利 |
致谢 |
(9)一株蝗虫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菌株分离、复壮及其毒力测定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病原菌分离纯化 |
3.2 回复感染 |
3.3 毒力测定 |
3.4 鳞翅目昆虫毒力实验 |
3.5 杀虫物质初步测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菌株分类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形态特征 |
3.2 培养特征 |
3.3 生理生化特征 |
3.4 16SrDNA序列分析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一.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9.5%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亚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2]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D]. 吴平. 江苏大学, 2020(01)
- [3]PAM复合水凝胶的辐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洋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集成微流体振荡器的大范围梯度稀释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D]. 赵世坤.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5]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定量流行学研究[D]. 魏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6]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 凌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7]阿维菌素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定[D]. 韩志任.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8]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D]. 王宏毅.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2)
- [9]一株蝗虫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研究[D]. 丁秀琼. 四川大学, 2007(05)
- [10]土壤线虫气泡悬浮法快速分离提取装置研制[J]. 王宏毅. 检验检疫科学,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