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蟑螂毒饵的研究与应用

杀蟑螂毒饵的研究与应用

一、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邱文毅,钱进,何德雨,郭峰琦[1](2011)在《德国小蠊生物诱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德国小蠊,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医学媒介生物之一,其近年来对人的危害日趋严重。传统德国小蠊控制方法存在缺陷,大部分杀虫药物的成分会引起对蟑螂的驱避作用,影响杀虫效果。发展利用聚集信息素对德国小蠊的高诱集引诱特性,与杀虫剂配合使用以抵消杀虫剂对靶虫的驱避作用,均可有效提高防制效果,对灭蟑产业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谢庚发,赖学文,陈卫军,刘国武[2](2011)在《国际航行船舶蟑螂防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指导国际航行船舶蟑螂防制,保护人们健康。方法: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蟑螂栖息特点以及防制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结果: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蟑螂的种类主要以德国小蠊为主,栖息的场所以厨房、餐厅、伙食库以及船员房间为主。防制方法有环境防制、物理防制、以及化学防制等。结论:国际航行船舶蟑螂防制要根据蟑螂的密度、不同场所、靠泊时间等情况依法采取有效综合防制措施。

范新天,张建,刘力群,石敏雄[3](2010)在《新型电子灭蟑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寻找新型的灭蟑方法和评估电子灭蟑器对德国小蠊的诱杀效果。方法参照国标GB/T17322.8—1998规定模拟现场试验方法。结果室内实验对德国小蠊的致死时间为3.73 d(>2 d),试虫在第10天的死亡率为100.0%;模拟现场实验第12天的死亡率为90.5%;通过10 d对A、B、C 3趟列车实验点的实际应用,对其使用范围内德国小蠊的密度下降了83.3%。结论新型电子灭蟑器是一种设计新颖、灭蟑效果好、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国内首创的新一代灭蟑器械,值是推广应用。

蒋洪,胡远扬,蒋明森[4](2009)在《蟑螂取食行为及灭蟑饵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谢秀霞[5](2007)在《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拟除虫菊酯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作为一种世界性分布,危害极大的室内病媒昆虫,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对我国侵害的程度日益严重。其繁殖能力强,有文献报道,在适宜条件下,一只雌虫一年可繁殖4代或更多。目前我国对德国小蠊的主要防制方法是化学防制,但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剂,造成其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药性已成为制约德国小蠊化学防制的主要因素之一。确定病媒昆虫抗性的发生及抗性水平的发展是提高防制效果的关键,而对杀虫剂毒性机理的研究和快速准确的抗药性检测方法是这项工作的基础。因此,对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毒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德国小蠊为实验动物,首先对其生物学特性——不同饲养密度与性比对其生殖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以山东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昆虫饲养室饲养的德国小蠊敏感品系为实验材料,设置5种密度、3种性比,研究两个因素及交互效应对生殖力的影响,观察并记录了不同饲养条件下虫体交配、产卵、孵化、低龄期若虫重量、单雌羽化成虫的数量及子代性别情况。其次对毒理学方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确定了二氯苯醚菊酯对于敏感品系的半致死浓度,并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高致死率不超过35%的五种亚致死浓度的药物溶液。实验室测定了施用五种亚致死浓度的二氯苯醚菊酯24h、48h、72h、96h、120h时,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对酶活性做了聚丙烯酰胺电泳,进一步探讨二氯苯醚菊酯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德国小蠊体内不同酶活性间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再次用德国小蠊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较,观察两种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及同工酶谱的区别,探讨在实际抗性监测中,这两种指标的可操作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增高,密度抑制效应越来越明显。表现为卵孵化率随密度上升而下降,低龄期若虫重量随密度上升而下降,重量与密度关系呈现逻辑斯谛方程曲线。单雌的子代数量随密度增加而显着下降,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子代数目随密度增高而降低的速度变缓,保持一定范围。说明德国小蠊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性,在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当密度很大时也能保持一定的生殖能力。实验室模拟实验,德国小蠊的生活史为80天左右,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年可繁殖3~4代。在毒理学方面,实验结果显示,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对AChE表现为显着的抑制效应并有一定的浓度—时间—效应关系,对CAT也有抑制效应但随时间变化呈现的规律性不大。聚丙烯酰胺电泳图发现,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不同时间酯酶与过氧化氢酶酶谱有差异,酶带亮暗度不同,表达量不同,说明我们在施用二氯苯醚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由此引起的德国小蠊抗药性和耐药性变化问题,应合理控制用药浓度和科学制定施药时间,延缓抗药性的出现和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对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实验结果显示,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AChE活性有显着性差异,电泳图显示,两种品系的酯酶同工酶不但表达量上有差异,质上也发生了变化,抗性品系比敏感品系多了一条酶带;两种品系CAT活性差异不显着,同工酶只有表达量的不同。在实际抗性监测中,酯酶能够较好的指示德国小蠊的抗性状况,能够作为监测指标的有效指标,过氧化氢酶只能作为参考指标,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德国小蠊这种高繁殖力害虫密度与性比对生殖力影响的系统研究和其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表种类二氯苯醚菊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德国小蠊的生物学及毒理学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分子毒理学指标在抗性监测中的研究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实际监测工作提供了快速、便捷和准确的方法学参考。本研究还针对我国目前德国小蠊的危害现状,探讨了有效控制德国小蠊种群密度的防制策略。

西罔史雄,宫崎护,李士荣[6](2003)在《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为更有效控制蟑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最新研究开发了特效灭蟑毒饵制剂——灭蟑百特。

徐秀菽,黄茵[7](2002)在《抗药性测定指导合理应用杀虫剂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林立丰,徐火周,张紫虹,刘礼平,蔡松武,卢文成,冯鎏祥,庄道荣,邓平,黄湘东[8](2000)在《广东省主要媒介害虫抗药性现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广东省主要媒介害虫的抗药性现状及其防制对策。方法 :生物测定法、酯酶滤纸法、PCR技术及药激法。结果 :经系统监测 ,广东省各监测点主要媒介对常用杀虫剂大部分都产生抗性 ,个别品系株已产生高度抗性。采用酯酶滤纸法快速检测家蝇抗药性及应用PCR技术监测家蝇抗药性的研究 ,发现家蝇个体α -Na酯酶活性频率分布 (EF50 值 )与家蝇对DDVP、巴沙的敏感性 (LD50 )呈一定的相关关系。DDVP、巴沙对家蝇酯酶活性的抑制率随着家蝇对其抗性的增大而下降 ;或随着抗性增大 ,抑制浓度需增大。家蝇抗菊酯类特异性基因CYP6D1的扩增阳性率与抗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r=0 .834 4 )。研究菊酯类对抗性蜚蠊的驱赶 (Flushing -out)效果及防制效果 ,发现菊酯类杀虫剂对其抗性蜚蠊的驱赶效果明显减弱或失效 ;当蜚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大于 10时 ,使用溴氰菊酯胶悬剂按 30~ 4 0mg .ai/m2 滞留喷洒 ,实际防制已失效。结论 :针对我省主要媒介害虫抗性现状 ,引入国际先进的抗药性防制策略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采取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措施、发展新的监测方法、合理使用药物、开发应用新的杀虫剂、新剂型及新处理方法等 ,并将监测和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疫情应急杀虫、除四害达标、创建卫生城镇和指导企业开发生产新杀虫

唐萌,张应阔,徐峰,陈来宝,谈伟君,吴江北,查洪武,郭中,虞秀珍,滕蔓[9](2000)在《旅客列车不同剂型灭蟑药物的药效及成本效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旅客列车蜚蠊侵害情况及化学防制效果 ,筛选高效、廉价杀虫剂。方法 :用药激法调查蜚蠊密度 ,再用 4种药物杀灭 ,并比较其成本效益。结果 :调查 12列列车 ,有蜚蠊侵害的占 58.3%。侵害场所包括硬座、软座、硬卧、软卧、餐车 ,以餐车密度最高。所用气雾剂、喷雾剂、毒饵及烟雾剂 4种剂型药物 ,杀灭率均在 93%以上。结论 :列车蜚蠊侵害较为严重 ,4种剂型药物均有良好灭蟑效果 ,以毒饵所耗人力、成本最少

董桂蕃[10](1996)在《卫生杀虫剂应用的有关问题》文中指出卫生杀虫剂应用的有关问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董桂蕃在卫生害虫化学防治中合理恰当地使用杀虫剂至关重要。关系到杀虫效果和对人畜与环境的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卫生杀虫剂种类多、剂型多,其应用涉及多种技术和方...

二、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小蠊生物诱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蜚蠊和德国小蠊在我国危害及防制效果现状
2 蜚蠊生物诱集
3 聚集信息素的研究现状
4 前景展望

(2)国际航行船舶蟑螂防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航行船舶蟑螂的种类及栖息特点
    1.1 种类
    1.2 栖息特点
        1.2.1 普遍性
        1.2.2 选择性
2 防制对策
    2.1 环境防制
    2.2 物理防制
    2.3 化学防制
        2.3.1 杀虫剂滞留喷洒及应用
        2.3.2 毒饵及其应用
        2.3.3 烟雾剂及其应用
        2.3.4 熏蒸剂及其应用

(3)新型电子灭蟑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虫
        1.1.2 蟑螂信息素引诱剂
        1.1.3 电子灭蟑器
    1.2 方法
        1.2.1 室内试验
        1.2.2 模拟现场试验
        1.2.3 现场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2.1.1 室内及模拟现场试验
        2.1.2 现场应用

(4)蟑螂取食行为及灭蟑饵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蟑螂信息素和取食行为研究进展
    1.1 蟑螂的信息素与聚集行为
    1.2 蟑螂搜寻食物的行为
    1.3 蟑螂对毒饵的驱避行为
    1.4 蟑螂取食行为研究在防治中的应用
2 灭蟑饵剂研究进展
    2.1 灭蟑饵剂相关专利综述
    2.2 胃毒灭蟑新化合物研究
3 环境友好型灭蟑饵剂研究进展
    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灭蟑饵剂
    3.2 伏蚁腙灭蟑饵剂
    3.3 微生物病原体应用于灭蟑饵剂
4 结语

(5)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拟除虫菊酯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1、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
    2、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及研究现状
    3、德国小蠊抗药性检测的主要方法
    4、抗药性治理的主要策略
正文
    第一部分:饲养密度与性比对德国小蠊种群生殖力的影响
    第二部分:德国小蠊毒理学的研究
        (一) 二氯苯醚菊酯对德国小蠊的急性毒性试验
        (二) 二氯苯醚菊酯对德国小蠊分子毒理学指标的影响
        1、二氯苯醚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2、二氯苯醚菊酯对德国小蠊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三) 分子毒理学指标在实际抗性监测中的研究
    第三部分:德国小蠊防制策略的探讨
        1 生态环境防治法
        2 化学防制方法
        3 生物防制方法
        4 注重IPM在防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7)抗药性测定指导合理应用杀虫剂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药性测定提示我们要合理应用卫生杀虫剂
2 速效与持效杀虫剂的合理使用
3 单剂与混剂的混配原则
    3.1 混剂不降低单剂的药效。
    3.2 混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应高于单剂, 尤其是不能增毒。
    3.3 混剂中各有效成分在混配中不能起化学变化, 应性质稳定。
4 老药与新药的合理选用
5 喷雾技术与其它应用技术

(8)广东省主要媒介害虫抗药性现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媒介生物抗药性现状
    1.1 蚊虫抗药性
    1.2 家蝇抗药性
    1.3 德国小蠊抗药性
2 抗药性防制对策
    2.1 抗药性监测方法的研究
    2.2 蜚蠊防制失败阈值的研究
    2.3 坚持、推广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2.4 合理使用杀虫剂
    2.5 新杀虫剂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研究
3 抗药性监测研究成果的应用
    3.1 疫情应急杀灭病媒昆虫
    3.2 除四害达标应用
    3.3 指导企业开发生产新杀虫剂

(9)旅客列车不同剂型灭蟑药物的药效及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蜚蠊侵害
    1.1 试验车底
    1.2 方法
    1.3 结果
2 防制方法探讨
    2.1 试验车底
    2.2 药物
    2.3 施药方法
    2.4 效果观察
3 结果
    3.1 施药前、后蜚蠊密度
    3.2 统计分析
    3.3 4种药物施用过程中所耗费人力, 投入经济成本比较
4 讨论

四、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小蠊生物诱集研究进展[J]. 邱文毅,钱进,何德雨,郭峰琦. 旅行医学科学, 2011(03)
  • [2]国际航行船舶蟑螂防制对策[J]. 谢庚发,赖学文,陈卫军,刘国武. 旅行医学科学, 2011(01)
  • [3]新型电子灭蟑器及其应用研究[J]. 范新天,张建,刘力群,石敏雄.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04)
  • [4]蟑螂取食行为及灭蟑饵剂研究进展[J]. 蒋洪,胡远扬,蒋明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9(04)
  • [5]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及拟除虫菊酯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 谢秀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6]灭蟑毒饵的研究及其应用[J]. 西罔史雄,宫崎护,李士荣.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3(04)
  • [7]抗药性测定指导合理应用杀虫剂的探讨[J]. 徐秀菽,黄茵. 贵州医药, 2002(03)
  • [8]广东省主要媒介害虫抗药性现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J]. 林立丰,徐火周,张紫虹,刘礼平,蔡松武,卢文成,冯鎏祥,庄道荣,邓平,黄湘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0(05)
  • [9]旅客列车不同剂型灭蟑药物的药效及成本效益分析[J]. 唐萌,张应阔,徐峰,陈来宝,谈伟君,吴江北,查洪武,郭中,虞秀珍,滕蔓.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0(05)
  • [10]卫生杀虫剂应用的有关问题[J]. 董桂蕃. 中国公共卫生, 1996(07)

标签:;  ;  ;  ;  ;  

杀蟑螂毒饵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