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苏振晖[1](2021)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以某农村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美琪[2](2021)在《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间的贸易交流不断增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商务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企业迫切需求能够掌握一定词汇量,能够胜任对外贸易交流活动的人才。词汇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外语人才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日语学习初级阶段的中职生来说,掌握大量的日语词汇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以六所中职学校的日语专业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调查了现阶段中职生的日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学生在日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帮助学生找寻到适合中职生的日语词汇学习策略。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提出本研究想要探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学习策略的含义和分类以及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调查设计与实施。本研究基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及情感策略三个变量设计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并根据调查问卷的项目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观察量表。第四部分为调查结果和分析,旨在了解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成因。第五部分为在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提出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职生总体均有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整体呈中等水平;中职生对日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程度排名依次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及情感策略;三项词汇学习策略与学生日语成绩存在相关性,其中认知策略对学生日语成绩呈显着影响;高分组同学对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程度显着高于低分组同学,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三项学习策略对成绩的影响对教师学生提出以下建议。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多样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策略;丰富课程资源;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要有计划的进行词汇学习;加强日常的预习和复习;加强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合作学习;树立日语学习自信心。
李雪婷[3](2020)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听,说,读,写,翻译”是英语教学的五个主要方面,其中写作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事实证明,学生的作文中总会出现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将学生犯下的各种错误系统化,并使之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宝贵资源,是学者和英语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写作错误的整理、归类以及分析错误成因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英语A班的218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收集了学生英语作文218篇(共计42662个单词),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并以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以及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本文主要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此次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文本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是什么,写作错误与成绩呈何种相关性?(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是什么?(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作文文本中的写作错误成因是什么?(4)问卷调查中的四个维度(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写作难点、教师批改方式)与学生英语写作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就错误量的总体分析而言,两个年级的词汇(wd)错误最多,词形(fm)错误量位居第二,句子(sn)的错误量位居第三。大一、大二英语作文中的错误量与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存在着极高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大二年级在词形(fm)、词汇(wd)、动词短语(vp)、名词短语(np)、搭配(cc)、介词(pp)和副词(ad)这七个维度上的错误量多于大一年级,在其余如句子(sn)、代词(pr)和形容词(aj)这三个维度上,大二年级的错误量少于大一年级。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很感兴趣,并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写作有难度,体现在词汇量不大,语法运用能力不足,句子结构比较单一,中式英语反复出现等。此外,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学生写作错误出现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不良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造成了写作的错误,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写作难点导致了写作错误的产生。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笔者通过从以上调查中得到的反馈,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教师应增加并强化目标语言的输入,使学生深入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2)教师要重视语言基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目标语规则,降低语内迁移的影响;(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交际策略,避免过度使用回避策略;(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5)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指导与训练。此外,笔者建议教师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还为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供如下建议: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卷面整洁和书写规范;注重英语思维训练;鼓励广泛阅读;加强写作训练,利用批改网批改等。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少,目标学校单一等,本文以上结论尚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林惠美[4](2020)在《动态评价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英语写作评价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多年来,学者们就如何利用评价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做了许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在不同的维度上具有有效性。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建立结合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的多元反馈模式,通过实验探索有效的反馈模式。在动态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的高一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采用写作多元反馈模式,旨在探讨以下的几个问题(1)多元反馈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否有积极作用?在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2)多元反馈模式是否能够充分结合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的优点并弥补其不足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反馈模式?(3)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多元反馈模式的接受度是否有区别以及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本文采用实验法和半结构访谈结合的混合研究的方法,研究发现该反馈模式对写作成绩的提高、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写作反馈素养的提高有积极作用;通过搭建教学支架的写作多元反馈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并弥补同伴反馈的语言局限性;虽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该反馈模式持积极的态度,但是收获各不相同。
彭娟[5](2020)在《高三英语学优生与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普晓艳[6](2020)在《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学生由中学的初级英语学习水平过渡到中高级水平的关键转折期,大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英语,效果却差强人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词汇记忆是词汇记忆策略的综合运用的结果。本文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和词汇量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一采用质化研究法,对30名大学新生进行访谈;研究二编制《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的《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三用《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接受性词汇测试卷和产出性词汇测试卷对云南大学7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新生词汇量及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研究四制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预,分析词汇记忆策略对大学新生词汇记忆效果和词汇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如下:1.编制《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策略观念得分最高,认知策略得分最低。3.实验组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前后测存在显着差异,词汇记忆策略前后测认知策、社会情感策略、管理策略、策略总分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前后测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后测存在显着差异,产出性词汇量在3000、大学词汇表、5000、词汇均值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词汇记忆策略,认知策略、管理策略、策略均值存在显着差异。5.实验组词汇记忆策略对接受性词汇量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词汇记忆策略对产出性词汇量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
张惠[7](2020)在《初中级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东干族留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影响词汇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以及它们与词汇量之间呈何种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西北师范大学2018级东干族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现状如何?2.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呈何种联系?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通过SPSS25.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1.东干族留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处于中等水平,通过运用来学习词汇的观念最强,通过记忆背诵学习词汇观念最弱。2.东干族留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处于中等水平,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为社会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为元认知策略。3.东干族留学生在词汇量高低分组下,词汇学习观念、记忆背诵观念、运用观念都呈现出显着性差异,上下文观念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词汇量高低分组下词汇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都具有显着性差异。4.东干族留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之间呈两两显着正相关的关系。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词汇学习观念与词汇量的相关性最弱。说明初中级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词汇量。根据上面的结论,本文从教师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有效提高他们的词汇量以助力汉语的学习。
段梦杰[8](2020)在《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动词错误分析 ——以K大学为例》文中指出英语写作是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动词的错误使用。这些错误是学习者学习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本研究收集K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的101篇写作文本作为研究的语料,以错误分析为理论基础,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动词错误有哪些?频率具体如何分布?(2)动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动词错误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动词错误有搭配错误、主谓一致错误、非谓语错误、省略错误、冗余错误、拼写错误、及物性错误、词汇选择错误、时态错误和情态错误等10类错误。按照错误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搭配错误占27.02%,非谓语错误占14.09%,词汇选择错误占13.16%,主谓一致错误占11.78%,省略错误和冗余错误各占8.08%,拼写错误占7.39%,情态错误占3.93%,及物性错误和时态错误各占3.23%。(2)对于动词错误的产生原因除了语际迁移、语内迁移、交际策略和诱导因素外,不当的学习策略也会造成错误。(3)动词错误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从写作教学和词汇教学两个层面提出启示。在写作教学层面,笔者提出教师应该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写作习惯、减少母语的干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采用多种反馈方式。在词汇教学层面,笔者建议教师应该培养学习者正确的词汇学习理念、加强动词教学和培养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
侯宇[9](2020)在《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基本成分,它的学习既包括词汇的习得也包括词汇的磨蚀。外语词汇磨蚀是指外语使用者经系统学习后由于一段时间不使用该词汇而导致词汇应用能力退化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会发生在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身上,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随着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学习风格是影响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与词汇磨蚀的过程有着某种关联。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不同学习风格和词汇磨蚀的之间的关系。它将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清楚了解不同学习风格导致词汇磨蚀的现象,从而有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抵御词汇磨蚀,提高外语词汇学习的效率。本文基于Kolb学习风格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理论,针对在职小学英语教师的学习风格和词汇磨蚀情况展开调查,旨在探索以下三个问题:(1)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现状如何?(2)小学英语教师词汇磨蚀和学习风格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词汇抗磨蚀水平?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104位年轻的小学在职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和方法,选取三种研究工具(词汇测试卷、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半结构式访谈)全面并多角度地数据。所有被试均要求参加本次词汇测试和问卷调查,并且对其中的5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其中问卷是基于Kolb学习风格问卷汉化而来,词汇测试形式采用Wesche和Paribakht的词汇测试量表,目标词选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词汇手册》。经过问卷调查、词汇测试和访谈收集而来的数据全部通过SPSS 23.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小学英语教师大学时学习的大部分英语词汇受到了磨蚀,其中受蚀词汇并非被受试着完全遗忘,大部分是暂时的提取困难,绝大部分除错误提取外都能正确提取出来。(2)小学英语教师的学习风格总体上呈单一状态,聚合型>同化型>发散型>顺应型。(3)词汇磨蚀程度与聚合型学习风格呈负相关关系,与同化型学习风格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师词汇磨蚀程度不同,顺应型教师和同化型教师更耐磨蚀,而聚合型教师比较容易受到词汇磨蚀。(5)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师在词汇磨蚀上有显着差异,耐磨蚀组和易磨蚀组在知觉维度下的学习风格有显着差异,易磨蚀的教师更加倾向于抽象概括能力,耐磨蚀的教师更加倾向于具体经验能力。根据相关结论,笔者得出一些启示来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抵御词汇磨蚀,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大学外语教育实现学习风格和外语教学风格的匹配、拓展外语教学方法,并且要提高抗词汇磨蚀策略的科学性,在注重培养自身英语语言意识的同时大学融合大学英语课程,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教师要匹配不同的抗词汇磨蚀策略,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理论和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陆野[10](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来华留学预科生这一特殊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预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个案跟踪研究、归因分析、认知诊断、构建模型、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规律、特征、成因、认知、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是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先导调查、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编撰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深入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具体展开研究(1)关注预科学生个体因素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选取成功预科生作为个案,对其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取跟踪、记录、访谈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追溯研究对象运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时的心理活动和使用轨迹。(2)归因分析重点关注预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教材、课外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揭示外部因素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因果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文献法确定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编制出反映这些认识属性的测验题目,并使用特定的认知诊断模型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定量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4)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征模型。本研究将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静态描写转换为动态模型,通过对特征模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论证进一步考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行机制和体系。(5)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假设—设计—实施—观察—结果—论证”等一系列环节验证该模型是否能有效提高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水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建议。本研究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对比现行的预科词汇教学大纲,着重探讨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标准、任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并组建由预科教育、预科生、预科教师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机制。本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谈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词汇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的研究综述 |
2.关于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学习策略的定义 |
2.学习策略的分类 |
(二)理论基础 |
1.认知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的设计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访谈设计 |
3.观察量表设计 |
(三)调查工具的实施 |
1.调查实施步骤 |
2.调查问卷的二次效度检测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及现状分析 |
1.词汇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及分析 |
2.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及现状分析 |
3.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及现状分析 |
4.社会及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及现状分析 |
(二)词汇学习策略对成绩的影响 |
1.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间的相关性分析 |
2.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间的回归分析 |
3.词汇学习策略对成绩影响的总体特点 |
4.高低分数组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1.词汇学习策略总体使用频率呈中等程度 |
2.认知策略对成绩呈显着影响 |
3.高分组更擅长使用各项词汇学习策略 |
4.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建议 |
1.基于认知策略的建议 |
2.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建议 |
3.基于社会及情感策略的建议 |
4.基于资源策略的建议 |
(三)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错误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对比分析理论 |
2.2.2 错误分析理论 |
2.2.3 中介语理论 |
2.3 关于国内外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研究综述 |
2.3.1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证性研究回溯 |
2.3.2 关于国外英语写作相关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的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错误的分类 |
2.4.4 错误的层次 |
2.4.5 错误产生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本分析法 |
3.2.2 语料库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语料库检索软件 |
3.3.2 统计学分析软件 |
3.4 研究过程 |
3.4.1 预分析 |
3.4.2 数据收集 |
3.4.3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写作样本调查结果与讨论 |
4.1.1 不同种类错误的总体情况和不同维度的错误分布情况 |
4.1.2 两个年级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3 同年级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4 错误量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英语写作错误的实例分析 |
4.2.1 词形层面 |
4.2.2 词汇层面 |
4.2.3 句子层面 |
4.2.4 动词层面 |
4.2.5 名词层面 |
4.2.6 错误的原因 |
4.2.7 小结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问卷调查总体分析 |
4.3.2 大一、大二问卷调查的显着性差异分析 |
4.3.3 问卷的线性回归分析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写作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
5.1 错误成因分析 |
5.1.1 文本分析下的错误成因 |
5.1.2 问卷调查下的错误成因 |
5.1.3 可能导致错误的其他因素 |
5.2 教学启示 |
5.2.1 重视语言基础学习 |
5.2.2 加强英语写作训练 |
5.2.3 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5.2.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 |
5.2.5 正确使用交际策略 |
5.2.6 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其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写作语言失误分类标注表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动态评价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创新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阐述 |
2.1.1 反馈 |
2.1.2 反馈的分类 |
2.1.3 多元反馈的定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写作反馈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外反馈的研究情况总结概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动态评价的定义 |
3.2 动态评价理论的特点 |
3.3 动态评价理论的实践效果 |
3.4 动态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反馈模式的设计特点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反馈评价标准的设计 |
4.3.2 三轮反馈研究步骤设计 |
4.4 数据的收集 |
4.4.1 写作成绩前测 |
4.4.2 实验过程中访谈数据的收集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多元反馈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是否有作用 |
5.2 多元反馈是否能够充分结合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的优点并弥补其不足 |
5.3 不同水平的学生对多元反馈模式的接受度 |
5.3.1 不同水平的学生对多元反馈模式的态度 |
5.3.2 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多元反馈模式中的收获 |
第6章 讨论 |
6.1 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对英语水平的提高的具体表现 |
6.1.1 写作多元反馈对英语写作成绩的提高 |
6.1.2 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 |
6.1.3 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反馈素养的提高 |
6.2 写作多元反馈模式的有效构建 |
6.2.1 写作的多元反馈模式的优势分析 |
6.2.2 写作的多元反馈模式需要教学支架的搭建 |
6.3 写作的多元反馈模式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关系 |
6.3.1 写作的多元反馈模式需要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优化组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2.1 研究的局限 |
7.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半结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前后测的作文题目 |
附录三 学生前后测英语作文成绩 |
附录四 学生在多元反馈过程的反馈案例 |
致谢 |
(6)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词汇记忆策略 |
(一)词汇记忆策略的定义 |
(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分类 |
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一)国外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二)国内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
(三)词汇记忆策略与英语词汇量关系研究 |
三、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访谈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的认知现状 |
二、大学新生对是否使用词汇记忆策略的看法 |
三、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是否会影响词汇记忆效果的看法 |
四、大学新生对是否有必要进行词汇记忆策略的培训的看法 |
五、大学新生对词汇记忆策略培训的建议 |
六、访谈小结 |
第三章 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编制 |
第一节 问卷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二、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统计方法 |
(五)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和词汇量调查 |
第一节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 |
五、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使用现状总体情况 |
(二)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管理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社会情感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五)策略观念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新生词汇量测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接受性词汇量测试 |
(二)产出性词汇量测试 |
(三)接受性词汇量与产出性词汇量的差异检验 |
第五章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实验流程 |
五、研究工具 |
六、策略培训讲师 |
七、干预时间地点 |
第二节 实验方案制定 |
一、第1次培训:培训动员主题讲座 |
(一)培训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二、第2次干预——管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三、第3/4次干预——词根词缀记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四、第5/6次:上下文记忆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五、第7次干预——活用策略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后要求 |
六、第8次干预——主题活动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实验组对照组前测词汇量分析 |
(一)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前测分析 |
(二)实验组对照组产出性词汇量前测分析 |
(三)实验组对照组前测词汇记忆策略分析 |
二、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分析 |
(一)实验组前后测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分析 |
(二)对照组前后测词汇量和词汇记忆策略比较 |
(三)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性词汇量后测分析 |
(四)实验组对照组产出性词汇量后测分析 |
(五)实验组对照组词汇记忆策略后测分析 |
(六)实验组词汇量和词汇策略的相关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一)大学新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词汇记忆策略观念 |
(二)加强大学新生进行词汇记忆策略培训 |
(三)词汇记忆策略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大学新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问卷 |
附录三 :RECEPTIVE VOCABULARY LEVELS TEST(部分) |
附录四 :THE PRODUCTIVE VOCABULARY LEVEL TEST(部分) |
THE2,000-WORD LEVEL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初中级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问卷 |
二、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策略问卷 |
三、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量测试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文献整理阅读阶段 |
二、数据收集阶段 |
三、研究数据比较分析阶段 |
第二章 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被试者的基本特征描述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一、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情况分析 |
二、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情况分析 |
三、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量情况分析 |
四、小结 |
第三节 不同组别间差异检验 |
一、汉语词汇量高低分组下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差异性检验 |
二、汉语词汇学习策略频率高低分组下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量的差异性检验 |
第四节 汉语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相关性分析 |
一、词汇学习观念与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
二、词汇学习观念与词汇量的相关性 |
三、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 |
第五节 结果讨论 |
一、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现状 |
二、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现状 |
三、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观念、策略和词汇量的相关性 |
第三章 词汇量高低分组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策略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词汇量高低分组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策略对比分析研究设计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提纲 |
第二节 词汇量高低分组下词汇学习观念、策略的对比分析 |
一、词汇学习观念 |
二、元认知策略 |
三、认知策略 |
四、社会情感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学建议 |
二、学习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策略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词汇测试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动词错误分析 ——以K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英语写作现状 |
(二)动词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错误分析 |
一、错误 |
二、错误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
三、错误分析的步骤 |
第二节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研究 |
一、国外英语写作错误研究 |
二、国内英语写作错误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英语写作动词错误研究 |
一、国外英语写作动词错误研究 |
二、国内英语写作动词错误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工具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工具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动词错误主要分布和类型 |
一、动词错误分布 |
二、动词错误类型 |
三、总结 |
第二节 动词错误原因 |
一、语际迁移 |
二、语内迁移 |
三、交际策略 |
四、诱导因素 |
五、学习策略 |
六、总结 |
第三节 动词错误与英语写作水平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二、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习者写作要求以及文本 |
附录二 :写作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自我报告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写作评分标准 |
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习风格 |
1.3.2 词汇磨蚀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学习风格相关研究 |
1.4.2 词汇磨蚀相关研究 |
1.4.3 小结与展望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KOLB经验学习理论 |
2.2 心理语言学基础 |
2.2.1 回归假说 |
2.2.2 倒置假说 |
2.2.3 阈值假说 |
2.2.4 检索失败假说 |
2.3 遗忘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工具 |
3.4.1 学习风格量表 |
3.4.2 词汇测试卷 |
3.4.3 访谈提纲 |
3.5 研究过程 |
3.5.1 编制问卷 |
3.5.2 预调查 |
3.5.3 发放问卷 |
3.5.4 实施访谈 |
3.5.5 数据收集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和词汇磨蚀现状 |
4.1.1 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总体情况 |
4.1.2 不同群体的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分类情况 |
4.1.3 小学英语教师词汇磨蚀总体情况 |
4.1.4 不同群体的小学英语教师词汇磨蚀分类情况 |
4.2 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相关情况 |
4.2.1 英语教师不同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偏相关分析 |
4.2.2 不同维度下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偏相关分析 |
4.3 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差异情况 |
4.3.1 不同群体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差异分析 |
4.3.2 英语教师耐蚀组和易蚀组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4.4 对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关系的归因 |
4.4.1 行为实践内化知识,让顺应型教师在词汇磨蚀表现中整体占优 |
4.4.2 理性作用主体意识,让同化型教师在词汇提取成功上表现较好 |
4.4.3 封闭自我学习环境,让发散型教师在词汇磨蚀程度中处于中等 |
4.4.4 缺失个性实践机会,让聚合型教师在词汇提取失败上占据更多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关注教师学习风格的自身差异 |
5.2.2 提高教师抗词汇磨蚀的科学性 |
5.2.3 匹配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策略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习风格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学英语教师词汇磨蚀调查测试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10)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缘由及目的 |
1.2.1 选题缘由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1.5.2 认知理论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综述 |
1.6.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1.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调查工具 |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4 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2.3.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
2.3.2 来华留学预科生个体差异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
2.3.3 不同汉语水平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
2.3.4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4 结论 |
2.4.1 主要发现 |
2.4.2 研究结果对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三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个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3.1.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2 个案研究的实际应用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实施 |
3.2.3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1 记忆策略 |
3.3.2 认知策略 |
3.3.3 补偿策略 |
3.3.4 元认知策略 |
3.3.5 社交/情感策略 |
3.4 结论 |
3.4.1 研究对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 |
3.4.2 个案研究结果对预科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归因分析 |
4.1 预科汉语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1 预科强化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2 预科分层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3 预科阶段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1.4 预科课后辅导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2 预科考评体系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2.1 每两周一次的单元测试及反馈 |
4.2.2 预科教师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 预科教材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1 预科教材的编排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4.3.2 预科教材的使用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五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
5.1 认知诊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对象 |
5.2.3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2 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整体认知情况 |
5.3.3 预科生词汇习得的认知掌握模式的基本情况 |
5.4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及教学建议 |
5.4.1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 |
5.4.2 教学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用法”的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构建 |
6.1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与预科教育 |
6.1.1 “基于用法”的理论基础 |
6.1.2 预科教育对于“基于用法”语言理论的现实需要 |
6.2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
6.2.1 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研究背景 |
6.2.2 “基于用法”的词汇学习策略理论 |
6.2.3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
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教学实验 |
6.3.1 实验目的 |
6.3.2 实验对象 |
6.3.3 实验设计 |
6.3.4 课堂教学实录 |
6.3.5 课堂教学记录 |
6.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
7.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
7.1.1 预科汉语词汇的教学任务 |
7.1.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7.2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研究 |
7.2.1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背景 |
7.2.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
7.2.3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展望 |
7.3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
7.3.1 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
7.3.2 利用语言环境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
7.3.3 注重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
7.4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
7.4.1 词汇的展示 |
7.4.2 词汇的讲解 |
7.4.3 词汇的练习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 |
附录2: 预科生汉语词汇测试 |
附录3: 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认知诊断测验 |
附录4: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5课单元测试卷(词汇部分) |
致谢 |
四、谈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以某农村中学为例[D]. 苏振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 王美琪.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 李雪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动态评价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多元反馈模式实验研究[D]. 林惠美. 西南大学, 2020(05)
- [5]高三英语学优生与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对比研究[D]. 彭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6]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量实证研究[D]. 普晓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初中级东干族留学生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研究[D]. 张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动词错误分析 ——以K大学为例[D]. 段梦杰. 喀什大学, 2020(07)
- [9]小学英语教师学习风格与词汇磨蚀的关系研究[D]. 侯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陆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