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聂芳容[1](2021)在《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文中认为文章基于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的分析,提出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可考虑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系,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修复生态湿地,同时对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提出建议,以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发展格局。
庄杭[2](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跃龙[3](2014)在《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 05堤垸垦殖和湿地开发》文中认为5.1长江大堤长江流经洞庭湖区的南岸江堤,以其省属的不同,分为湖北部分(即荆南长江干堤、南线大堤)和湖南部分(即岳阳长江干堤、界牌河大堤)。因荆江河道形成的时间有先有后,江堤的始修时间也不一致,湖北部分较早,湖南部分较晚。5.1.1湖北境内江堤荆南长江干堤,简称"荆南干堤",上起松滋县灵钟寺,下迄石首市五马口,与岳阳长江干堤相接。其间,因有穴口间隔而分为四段,即灵钟寺至太平口为一段,太平口至藕池口为一段,藕池口至调弦口为一段,调弦口至五马口
袁博[4](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胡光伟[5](2014)在《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洞庭湖的水沙演变是引起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来水来沙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江湖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系统研究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洞庭湖研究的前沿课题。全面分析洞庭湖水沙演变与变异规律,重点探讨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为洞庭湖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论文立足于地理学和水文学,以水文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工程水文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滤波器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充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以及ArcGis、MapInfo和CorelDraw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江湖关系即将发生新的调整过程。洞庭湖区河流水系发达,江湖关系复杂,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后,三口入湖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洞庭湖区的连锁反应,湖区蓄洪能力、江湖生态系统稳定性、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和泥沙淤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江湖关系面临新的调整过程。(2)基于时间序列变异理论,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入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过程与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洞庭湖冲淤时空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Ⅰ)湖南四水入湖水沙变化。四水入湖水量除湘水有增加趋势外,其余均呈微弱的衰减趋势,而入湖沙量则均呈较显着衰减趋势,入湖水沙量均处于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且输沙量变化呈强持续性;四水径流量分别有23a、23a、24a和33a的周期性,输沙量有21a、20a、22a和13a的周期性;四水入湖水量和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特征较明显,特别是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径流集中于5~7月,输沙集中于6~7月。(Ⅱ)荆江三口入湖水沙变化。三口入湖水沙量均呈显着衰减趋势,输沙量衰减趋势更为显着,入湖水沙量均处在一个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均表现为强持续性;三口径流周期分别为16a、31a、31a,输沙周期分别为33a、31a、31a;三口入湖水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在90%以上,径流输沙均集中在每年的7月份,三口分流洪道萎缩速度加快,枯季三口断流天数显着增多。(Ⅲ)城陵矶出湖水沙变化。出湖水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径流序列分为1951~1970年多水期和1971~2011年的少水期,输沙序列分为1951~1982年多沙期和1983~2011年少沙期;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序列分别在1971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分别具有35a和31a的周期性特征;径流输沙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别集中在每年的7月和4月。(ⅣV)湖泊冲淤变化。洞庭湖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形成、扩大、破碎和解体的过程变化。1951~2011年洞庭湖淤积泥沙总量627173×104t,年均淤积量为10282× 104t,洞庭湖平均淤积厚度达1.56m,年均淤积厚度约为2.56cm。淤积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洞庭湖,七里湖现已淤平。(3)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江湖关系先后发生了多次较大调整过程。探讨了水沙变异识别的系统流程和方法,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水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诊断。(Ⅰ)趋势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均呈衰减趋势,且输沙衰减趋势更为显着;(Ⅱ)突变点:三口入湖径流输沙序列分别在1977年和1990年附近发生了突变;四水径流序列未发生突变,输沙序列在1996年附件发生了突变;城陵矶径流序列在1971年发生了突变,输沙序列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Ⅲ)持续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输沙均表现出正持续性;(Ⅳ)周期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3a和35a,输沙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1a和31a。(4)在对荆江—洞庭湖河网结构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江湖联合水沙数学模型对洞庭湖区水沙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分别构建多变量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洞庭湖入出湖水沙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SVM模型模拟径流量的最大误差百分比为2.84%,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输沙量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5.22%(2007年),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SVM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信度较高,可以用来对洞庭湖出湖水沙进行预测。(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从防洪安全(水多)、缺水安全(水少)、水质安全(水脏)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面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并对影响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Ⅰ)水量安全的影响:水量安全包括防洪安全和缺水安全两个方面,三峡水库建成后洞庭湖的防洪形势有所好转,但三峡并不能完全解决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问题,湖区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随着三口入湖水量的减少,洞庭湖的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a)防洪安全:①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库对长江上游洪水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洞庭湖的防洪压力有所减轻;②但三峡水库并不能够完全解决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问题,洞庭湖区一直是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洞庭湖自身的防洪作用依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③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减少了荆江三口入湖沙量,有利于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④但三峡运行初期将会对长江干流河道造成冲刷,进一步加剧湖口出流顶托作用,不利于湖区的防洪排涝,且水库调度作用使后洪水过程历时延长,对湖区防洪造成不利影响。(b)缺水安全:三峡水库拦截了上游的大量泥沙,坝下游清水下泄导致长江干流冲刷,河床下切,枯水期时间延长,流量减小,枯水位显着下降,不利于洞庭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至475×108m3/a(2003~2010年),导致湖区连年季节性缺水,枯季荆江三口断流天数逐年增加,2006年藕池河西支断流天数达336d,刷新了历史断流天数记录。洞庭湖近几年持续出现水位偏低、湖泊面积不断萎缩,致使洞庭湖区严重的缺水形势。(Ⅱ)水质安全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入湖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受到较大影响。①湖区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体TN和TP的浓度呈上升趋势,湖区各水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以入湖口水域最大,湖体水域次之,出湖口水域最小;湖体水质表现为东洞庭湖劣于南洞庭湖,南洞庭湖劣于西洞庭湖。②2007年以前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以后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各年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为100.0%,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洞庭湖水质的水期变化较为明显,汛期水质较好,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状况均为优,而非汛期水质较差。③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从1991~2007年的中营养化到2008~2010年的轻度富营养化。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对洞庭湖富营养化带来影响:一方面,洞庭湖来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从而TN、TP、CODMn等浓度上升;另一方面,来沙量减少导致SS减少,进而导致SD提高和Chla增加。④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洞庭湖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经检验,TN、TP、CODMn、Chla、SD模型均能够满足预测要求,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⑤洞庭湖CODMMn、TN、TP的多年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963740t、699935t、50073t。枯水期:11 月份CODMn、TN、TP 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衰减10757t、289t和24t;1~4、12月份水环境容量在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水期:10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变化最大,主要是因为10月开始蓄水,洞庭湖的净化能力受到影响。⑥洞庭湖区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洞庭湖的N、P元素超标主要是面源污染引起的。(Ⅲ)饮水安全的影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等对湖泊水体的污染,湖区水质性缺水形势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饮水安全的人口已达350.3万人,占全省的24.5%,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①洞庭湖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人畜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湖区降水持续偏少也加剧了湖区的旱情;另外,湖区改水工作步履维艰是农村饮水困难的现实情况。②三峡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下泄流量比多年平均流量减少7890m3/s,枯水期1~3月份流量增加1170~1760m3/s,4月份流量减少370m3/s,5月份流量增加3760m3/s,洪水期6~9月份流量变化不大。荆江三口入洞庭湖的水量显着减少,湖区潜水位下降,尤其是枯水期水位下降明显。③最后提出解决湖区饮水安全的措施。首先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做到取水与治污相结合,加大湖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饮水安全的管理。
聂芳容[6](2013)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顶层设计的设想》文中提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湖南人民多年的殷切期盼,也是国家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确定要把洞庭湖生态经济作为发展重点,争取将其列入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多次深入洞庭湖区调查和召开论坛讨论,研究发展方案。湖南省各厅局和湖区的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政府提出很多设想和建议,规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因为受条件限制,其中也遇到许多难解之题。过去洞庭湖做出过四大贡献:四口分泄长江,保护荆江防洪安全;1998年高洪水位时还有4 000多km2湖泊面积和300多亿m2蓄洪库容,以保障长江中下游安全;建成1 000万亩商品粮基地,为
李慧[7](2013)在《洞庭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自古以来威胁着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国家新的治水思路的提出以及三峡工程的兴建运行,洞庭湖的治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洪水灾害的基本理论出发,以历史观和哲学观为指导,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洞庭湖区自远古时期至建国以来的历代防洪思想和措施进行剖析,将历史时期湖区防洪理论、治水思想、水利方针与政策、机构设置与立法、防洪措施、以及区域内城市防洪等史料进行梳理,并根据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特点,划分出洞庭湖区人类防洪史的四个阶段,即明朝以前时期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民国“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防洪思想体系的形成时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防洪思想方略的总结归纳,探讨洞庭湖区自古以来的防洪思想与措施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当前洞庭湖区防洪发展现状,提出洞庭湖区今后防洪减灾的方向和途径,旨在为今后洞庭湖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参考。经过以上史料整理工作和个人反思,在学习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洞庭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建议,即:①妥善处理江湖关系;②提高湖区防洪能力与防洪标准;③加快蓄洪区安全建设;④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
代艳莉[8](2010)在《湖南省洞庭湖城西垸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分析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区蓄洪垸在长江中下游防洪局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结论,作为10个洞庭湖重点蓄洪堤垸之一的城西垸堤防标准低,只能防御一般性洪水,同时存在明显的堤身渗透变形和穿堤涵闸水管破损断裂等严重问题。一旦溃垸将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各项建设成就也将毁于一旦。为使堤防工程建设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为了保证有计划、有秩序的分蓄洪水,充分发挥城西垸的蓄滞洪作用,加强堤防建设也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从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工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进行城西垸堤防加固工程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并通过各种方案比较、分析,制定了针对治理各种堤防险情的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实施了堤防加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移民和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做出资金估算和效益分析,由此做出工程的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和敏感性分析。城西垸堤防加固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的提高该垸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实现有序分洪,减少分洪时的经济损失,有效的保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王红[9](2010)在《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古以来,水利就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两湖平原水土资源大规模的开发源起于明代,一直持续至今。由于降雨丰沛,且年内分配不均,河湖密布,地势低洼,洪涝渍灾害频仍,在此地发展农业,防洪和排涝是必须面临的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难题。为防洪和排涝,两湖平原的人们沿江河两岸修筑了绵长的堤防,将江河洪水束缚于两岸大堤之间的主河床内,并发明了独特的农田水利工程——垸田。垸田仰赖于垸堤,垸堤可以起到二次防洪的作用。垸田颇类似于长江下游平原的圩田,各有闸剅,可灌可排,是适宜两湖平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独特农田水利工程型式。江河堤防和垸田在两湖平原的经济崛起过程中可谓功勋卓着,明中叶,“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已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然而,事物总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在总体“湖广熟”繁荣的表象之下,实则掩盖了环境问题。江河堤防和垸田的修筑,虽保证了丰收,却干扰了两湖平原河湖水系自然演变的规律,改变了泥沙的淤积规律,以前呈面状散漫地在两湖平原平均落淤的泥沙,则呈线状地淤积在主河床之中。于是,江河便频频溃口,垸田则积水难消。当人们更加努力地坚筑江河堤防、更加完善垸子的防洪和排水功能之后,仍无法改变洪水、泥沙、地势低洼、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自然现象对两湖平原洪涝渍灾害的侵袭之时,人们被迫“饮鸩止渴”,即通过筑塞江汉各分流穴口或支河港汊以阻止洪水进入己境,如此来,江汉主河床的淤积进一步加速,河湖水系环境更加恶化,江河防洪压力继续加大,决口泛滥更加频繁。两湖平原陷入了“河湖水系生态失衡——洪涝渍灾害——以邻为壑——河湖水系以剧变的方式寻求新的生态平衡——再破坏河湖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洪涝渍灾害加重——再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之中。每当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时,惟一的出路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以邻为壑,水事纠纷不可避免。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压力的增大,两湖平原的环境愈加不堪重负,愈往后水事纠纷愈加频繁复杂,两湖平原的垸田经济发展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两湖平原不同水利利益群体之间水利利益的争斗史。两湖平原的水事纠纷种类繁多,如按河湖水系的自然布局和人工修筑的江河堤防划分,可分为左右岸之间的水事纠纷、同岸上下游之间的水事纠纷、堤外洲滩与堤内广大平原之间的水事纠纷;如按行政区划划分,可分为湖北省与湖南省之间的水事纠纷,湖北省内部各级行政区划之间的水事纠纷;如按垸子划分,可分为垸与垸之间的水事纠纷和垸内水事纠纷;如按血缘划分,可分为宗族间与非宗族间的水事纠纷;如按行业划分,有航运业、水产业、种植业、商业等不同行业间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水事纠纷;如按工程类型式划分,可分为疏堵纠纷(或称开塞纠纷)、围垦纠纷、协修纠纷和排渍涝纠纷。此外,平原和山区之间也曾发生过协修纠纷。以上这些水事纠纷往往群发,即交相发生,各类水事纠纷相互纠结,难分彼此,某个或某类水事纠纷往往历经数朝数百年的时间反复地长期地发生,足见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的密集程度和复杂程度。面对如此密集和复杂的水事纠纷,欲理出头绪,异常困难。本文尊重水事纠纷的客观史实,抽像出水事纠纷的共同特性——地缘特征、行政区划特征、以邻为壑特征和宗族血亲特征;将水事纠纷按照其依托的水利工程分成四类——疏堵纠纷、围垦纠纷、协修纠纷和排涝渍纠纷;通过查找大量文献、档案等资料,在弄清大量水事纠纷的基础上,将两湖平原水事纠纷中的当地人群关系进行了较为切合实际的界定,即居住在同一个地缘的人们拥有共同的水利利益,他们别无选择地(不分贵贱贫富、不计恩怨情仇、不论宗族血亲)组成一个利益群体(也称利益同盟,或称利益共同体),此群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共同保卫着他们的水利利益不被他方侵害,同时,还争取他们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水利利益;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是水利管理部门,享有水事纠纷协调权,本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协调水事纠纷,但由于官僚阶层的管理模式和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或者迫于对河湖水系环境的变迁的无奈,或者是迫于民生问题,或者是迫于政治局势等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导致官员在协调解决水事纠纷时会有失公允。总之,水事纠纷是两湖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水事纠纷的发生和发展又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两湖平原自然河湖水系的干扰和破坏,水事纠纷势必升级,人群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两湖平原河湖生态更大程度上的破坏。如何顺应自然规律,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当是摆在两湖平原人们面前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在两湖平原的人们与水环境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才会出现两湖平原各水利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
周廷[10](2005)在《洞庭湖治理的多重关系和工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洞庭湖治理中面临着多重关系体系,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江湖、人湖、山湖、河湖垸环境下,寻求稳定江河湖泊体系的手段和方法,使湖泊走向良性循环。目前复杂的关系体系和日益恶化的洞庭湖环境须通过工程体系来改善。洞庭湖治理是以水工程系统为主体、以非工程系统为保障、以水环境系统为特征的水利体系建设过程。在治理思路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过程中,要注意两者兼顾、标本兼治。要改善泥沙淤积严重的状况,除了治本措施治山兴林外,眼前还得采取一些治标措施,如三口建闸、扫障清淤等。从湖南的实践来看,还是开辟蓄洪垦殖区优于废田还湖,既提高了利用率和质量,也缓解了人湖关系,通过“与水让路”和“与水共路”,实现人与洞庭湖的和谐共存。建议尽快实施三口建闸、四水建库、堵支并流、干流河段疏浚结合簰洲裁弯等工程建设,缓解洞庭湖严峻的防洪形势。
二、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 |
1.1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 |
1.2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减轻长江中小洪水威胁 |
1.3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洞庭湖旱情严重加剧 |
1.3.1荆江10月多年平均流量减少42.5% |
1.3.2荆南四口10月至次年3月入湖水量减少80% |
1.3.3荆南四口入湖抗旱水源减少80%,使洞庭湖旱灾严重 |
2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 |
2.1从长江恢复抗旱水源方案不可靠 |
2.2优化湘资沅澧水库调度,抓好汛末储水,是恢复洞庭湖抗旱水源的最可靠方案 |
2.2.1湘资沅澧干流大型水库有充足的储水库容 |
2.2.2抓住湘资沅澧8月末水量也可增储水100多亿m3 |
2.2.3大型水库储水措施 |
2.3江垭水库、皂市水库优化调度,可解除藕池河流域和东洞庭湖冬春干旱 |
2.4水府庙水库优化调度可解决娄底市区干旱和优化水环境 |
2.4.1基本情况 |
2.4.2水库运行效益及问题 |
2.4.2.1效益 |
2.4.2.2存在问题 |
2.4.3提高水府庙水库正常水位设想 |
2.4.4扩大效益措施 |
3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道,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 |
3.1为什么要上移进水口 |
3.2需改建进水口和改善渠系的灌区工程 |
3.3新建环洞庭湖浅丘陵区灌区工程 |
4修复洞庭湖湿地生态 |
4.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 |
4.2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
4.2.1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
4.2.2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的原因 |
4.2.2.1生态水面积减少 |
4.2.2.2生态水位降低 |
4.2.2.3生态水量减少,湿地缺失灌溉水源 |
4.2.2.4外河生态流量变小,湿地难以取得水源 |
4.3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
4.4洞庭湖湿地公园建设必先搞好顶层设计 |
4.5南洞庭湖生态水利工程推荐报告 |
4.5.1南洞庭湖范围 |
4.5.2南洞庭湖自然面貌 |
4.5.3南洞庭湖自然资源 |
4.5.4南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 |
4.5.4.1南洞庭湖形成 |
4.5.4.2南洞庭湖生态环境损伤和衰退 |
4.5.5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急需修复措施 |
4.5.5.1 2018—2019年生态保护措施初见成效 |
4.5.5.2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 |
4.5.6南洞庭湖湿地公园六项综合工程 |
4.5.6.1十湖连通,引水灌溉 |
4.5.6.2万子湖出口控制工程 |
4.5.6.3南洞庭湖航道疏浚工程 |
4.5.6.4甘溪港河道改造工程 |
4.5.6.5黄土包河引水储水工程 |
4.5.6.6下塞湖湿地修复工程 |
4.5.6.7目平湖垸、新胜垸、永胜垸等垸蓄水养鱼工程 |
5希望继续优化三峡水库调度 |
5.1三峡水库调度需进一步优化 |
5.1.1三峡水库主要特征 |
5.1.2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 |
5.1.2.1三峡水库防洪目标 |
5.1.2.2三峡水库调节方式 |
5.1.3三峡水库运行实际发现的调度困难 |
5.2 2020年洪水说明需要增加20%~99%中等洪水调度库容 |
5.2.1 2020年7—8月长江从上游至下游相继发生多次大暴雨洪水 |
5.2.2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可减少中下游洪水威胁和洪水灾害 |
5.2.3三峡水库2020年优化调度意义重大 |
5.3保留荆江分洪区原调度方案,完善保安措施,解除后续洪水风险 |
6全面了解江湖变化,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 |
6.1长江中下游泄蓄能力在减少,蓄洪区在减少 |
6.1.1泄洪能力减少 |
6.1.2蓄洪能力减少 |
6.2全面分析螺山站水位抬高原因 |
6.2.1螺山站洪水抬高是泄洪能力减小所至 |
6.2.2充分了解洞庭湖1998年蓄洪削峰作用 |
6.3应高度重视保护城螺河段泄洪和蓄洪能力 |
7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 |
7.1洞庭湖存在特大洪水威胁 |
7.2为什么要建设高质量堤防 |
7.3高质量堤防有哪些要求 |
7.4挖湖修堤筑台,实现防洪安全和生态保护 |
7.4.1为什么要挖湖修堤 |
7.4.2挖湖修堤有利于洞庭湖生态修复 |
7.5洞庭湖区具备挖泥船修堤经验和设备 |
7.5.1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 |
7.5.1.1吹填筑堤的基本方法 |
7.5.1.2几处堵口复堤施工 |
7.5.1.3关于泥沙沉淀池设计 |
7.5.1.4关于排水固结 |
7.5.1.5开仓取土试验情况 |
7.5.2洞庭湖区挖泥船队能力和设备 |
7.5.3挖泥船吹填堵口成功实列 |
7.5.3.1常德安乡县书院洲堵口 |
7.5.3.2长沙市丰顺垸堵口 |
7.5.4汉寿沅南垸堵口复堤 |
7.5.5岳阳华容团洲堵口复堤 |
7.6重点加固堤防布局 |
7.7修建洞庭湖中心防洪救生大道 |
7.7.1建防洪救生大道的必要性 |
7.7.2救生大道的高程 |
7.7.3救生大道路线选择原则 |
7.7.4线路初步设想 |
7.7.5优点 |
8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
8.1进一步明确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布局 |
8.2洞庭湖区耕地利用方式和生产结构需调整和改革 |
8.3保护内湖蓄水容量,综合利用内湖资源 |
8.4科学利用湖洲芦草资源 |
8.5大力发展湖泊大水面养鱼 |
8.6目前养鱼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
8.7扩大部分天然湖泊水域和堤垸的蓄水经营 |
9发展旅游,弘扬洞庭湖文化 |
9.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精神文化先进 |
9.1.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 |
9.1.2洞庭湖资源和物产丰富 |
9.1.3洞庭湖文化古迹和精神文明为世人歌颂 |
9.2沿大堤修建观湖和旅游带 |
9.3恢复和增建观湖楼台,弘扬洞庭湖文化 |
9.3.1修缮和增建楼台及旅游场所 |
9.3.2弘扬文化措施 |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
2 区域自然地理 |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
2.1.3 荆州古城 |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
2.3 本章小结 |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1.2 水利建设 |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2.2 水利建设 |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3.2 水利建设 |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4.2 水利建设 |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3.5.2 水利建设 |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
4.1 城南荆江大堤 |
4.1.1 荆江大堤 |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
4.3 古城水系 |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
5.2.1 垸田兴筑 |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
5.3.1 运河与航线 |
5.3.2 城市商贸发展 |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
5.4.1 荆州军事地理 |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
5.5 本章小结 |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
6.4 风景的诗意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
7.1 现代水利建设 |
7.1.1 堤防加固 |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
7.2 保护发展 |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流域水系 |
2.4 气象水文特征 |
2.5 土壤植被 |
2.6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7 生态环境 |
2.8 洞庭湖历史演变与江湖关系变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区水文泥沙特征与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1 洞庭湖入湖水文泥沙条件变化 |
3.2 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3 洞庭湖出湖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与影响机理分析 |
4.1 水沙序列及其变异 |
4.2 水沙序列变异识别与诊断 |
4.3 洞庭湖区水沙变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水沙交互作用模拟分析 |
5.1 面向复杂系统的水文建模技术 |
5.2 长江与洞庭湖水沙交互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三峡建库后的洞庭湖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
6.1 洞庭湖区的洪旱灾害形势 |
6.2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量安全的影响 |
6.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制分析 |
6.4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防治措施 |
6.5 洞庭湖区缺水安全防治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质安全的影响分析 |
7.1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 |
7.2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7.3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分析 |
7.4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的形成机制分析 |
7.5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分析 |
8.1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的影响 |
8.3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治理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洞庭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气候 |
2.1.4 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洞庭湖区历代洪水概况 |
2.3.1 明代以前时期 |
2.3.2 明清至民国时期 |
2.3.3 建国以来 |
2.3.4 小结 |
3 洞庭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方略 |
3.1 明朝以前时期 |
3.1.1 防洪思想 |
3.1.2 防洪措施 |
3.1.3 小结 |
3.2 明清时期 |
3.2.1 防洪思想 |
3.2.2 防洪措施 |
3.2.3 小结 |
3.3 民国时期 |
3.3.1 防洪思想 |
3.3.2 防洪措施 |
3.3.3 小结 |
3.4 建国以来 |
3.4.1 防洪思想 |
3.4.2 防洪规划 |
3.4.3 防洪措施 |
3.4.4 城市防洪 |
3.4.5 小结 |
4 洞庭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
4.1 洞庭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经验启示 |
4.2 洞庭湖区防洪对策分析 |
4.2.1 妥善处理江湖关系 |
4.2.2 提高湖区防洪能力与防洪标准 |
4.2.3 加快蓄洪区安全建设 |
4.2.4 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南省洞庭湖城西垸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城西垸概况 |
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 水文气象 |
2.1 区域水系概况 |
2.2 气象 |
2.3 水文 |
2.4 堤防设计水位 |
2.5 施工期洪水 |
3 工程地质 |
3.1 地质概况 |
3.2 已建堤防概况 |
3.3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
3.4 堤防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 |
3.5 建议处理堤段 |
3.6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3.7 天然建筑材料 |
3.8 结论及建议 |
第二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
1 蓄滞洪区以往治理概况 |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1 本垸在洞庭湖蓄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洪灾和险情 |
2.4 建设的必要性 |
3 工程目标与任务 |
4 防洪标准 |
5 工程规模 |
5.1 工程防护范围 |
5.2 工程规模 |
第三章 工程设计及电气 |
1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
1.1 工程等别和标准 |
1.2 设计基本资料 |
1.3 工程布置 |
1.4 堤身加固设计 |
1.5 堤基渗控处理设计 |
1.6 穿堤建筑物设计 |
1.7 进水涵闸防螺工程设计 |
1.8 观测设计 |
1.9 主要工程量 |
2 金属结构及电气 |
第四章 工程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 |
1 工程管理 |
1.1 工程管理现状 |
1.2 工程管理设计依据 |
1.3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
1.4 工程建设期管理 |
1.5 工程运行期管理 |
1.6 工程安全监测 |
1.7 管理设施 |
1.8 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
1.9 管理经费及来源 |
2 施工组织设计 |
2.1 施工条件 |
2.2 料场规划与开采 |
2.3 施工导流 |
2.4 主体工程施工 |
2.5 施工总布置 |
2.6 施工血防措施 |
2.7 施工总进度及技术供应 |
第五章 工程占地处理及移民安置 |
1 工程占地影响范围 |
2 主要调查成果 |
3 农村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
3.1 规划原则 |
3.2 规划目标 |
3.3 移民安置任务 |
3.4 移民安置去向 |
3.5 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
3.6 耕地占补平衡及临时用地复垦规划 |
4 专项迁建初步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2 初步规划方案 |
5 工程占地处理投资估算 |
5.1 补偿标准 |
5.2 分项投资 |
第六章 水土保持 |
1 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 |
1.1 水土流失现状 |
1.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1.3 水土流失预测 |
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 |
2.1 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与目标 |
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 |
2.3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评价 |
2.4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2.5 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 |
2.6 水土保持监测 |
2.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2.8 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
1 投资估算 |
1.1 编制说明 |
1.2 工程投资 |
2 经济评价 |
2.1 概述 |
2.2 国民经济评价 |
2.3 财务评价 |
2.4 综合评价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工程特性表 |
(9)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述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水事纠纷的特征 |
一、地缘特征 |
二、行政区划特征 |
三、以邻为壑特征 |
四、宗族血亲特征 |
第二章 疏堵纠纷 |
一、开口疏河纠纷 |
二、塞口断河纠纷 |
第三章 围垦纠纷 |
一、洞庭湖区洲滩的占垦与禁围纠纷 |
二、江汉平原、江汉堤外洲滩的围垦与禁围 |
第四章 协修纠纷 |
一、请协与拒协 |
二、协修份额之争 |
第五章 排涝渍纠纷 |
一、上垸盗决下垸之堤以泄上垸积水纠纷 |
二、上垸借道下垸排水纠纷 |
三、下垸阻止上垸排水入公河纠纷 |
四、垸田排泄积水与湖利纠纷 |
五、大垸内部各子垸之间的排涝渍纠纷 |
第六章 水事纠纷与地方社会 |
一、地方水利利益的一致性与本土官绅民的精诚团结 |
二、各级官员与水事纠纷的协调 |
三、地方士绅——官员协调水事纠纷的阻力和助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0)洞庭湖治理的多重关系和工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 |
2.1 秦汉以前的洞庭湖 |
2.2 秦汉以后至1860年逐步扩大的洞庭湖 |
2.3 1860年至今逐步衰退的洞庭湖 |
2.4 灾难深重和不断治理的洞庭湖 |
2.5 洞庭湖区演变的思辩 |
第三章 洞庭湖治理的多重关系体系 |
3.1 总体分析 |
3.2 江湖关系 |
3.3 人湖关系 |
3.4 山湖关系 |
3.5 蓄泄关系 |
3.6 河湖垸关系 |
3.7 治理开发关系 |
第四章 洞庭湖治理的工程体系 |
4.1 整体思路 |
4.2 三口建闸 |
4.3 簰洲裁弯 |
4.4 四水建库 |
4.5 堵支并流 |
4.6 其它工程措施 |
第五章 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的对策 |
5.1 基本原则 |
5.2 水资源配置体系 |
5.3 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
5.4 防洪减灾体系 |
5.5 综合治水投入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J]. 聂芳容. 湖南水利水电, 2021(02)
-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 05堤垸垦殖和湿地开发[A]. 李跃龙. 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 2014
- [4]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D]. 胡光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顶层设计的设想[A]. 聂芳容. 2013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 2013
- [7]洞庭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研究[D]. 李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8]湖南省洞庭湖城西垸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D]. 代艳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9]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D]. 王红. 武汉大学, 2010(10)
- [10]洞庭湖治理的多重关系和工程体系研究[D]. 周廷. 河海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