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教育面对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枭[1](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李建楠[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李文俊[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劳动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应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该部分在阐释劳动、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意义,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第二,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该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培养理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包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个尊重”的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包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勤劳风尚,“宁俭勿奢”的节俭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品质。第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劳动观培养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四,运用实证调查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艰苦奋斗和创新的劳动精神缺失、诚信和生态劳动理念欠缺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第五,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为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认知,热爱劳动的情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诚实、守法、生态的劳动信念,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生态劳动理念教育。第六,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一是坚持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二是重视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创新劳动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四是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总之,本文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周青青[4](2021)在《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民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幸福思想。儒家孔孟幸福思想作为其中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时代价值,是中华儿女宝贵的思想财富,是大学生群体追求幸福人生的价值指引与精神食粮,是构建幸福社会、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源泉。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着手,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中探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幸福自由与儒家以“仁”为核心、以“道德”为原则的幸福思想,揭示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孔孟幸福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其中蕴含着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有益教育资源。孔子幸福思想从幸福根本原则层面奠定了其德性幸福的总体基调,在修身养性的幸福实现基础上确立弘道之幸福实现方式,进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幸福境界。孟子幸福思想从本质上来看与孔子幸福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对其德性幸福思想进行了扩展。孟子幸福思想以“君子之乐”的现实幸福、“心性向善”的道德幸福与“内圣之道”的幸福境界充实、拓展了德性幸福观的内容,展现出儒家德性幸福的新形态。孔孟幸福思想的深刻价值意义与时代、现实实践中的“国学热”、网络传媒的发展等时代要求与可行条件为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应结合时代特征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际,引导大学生坚持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修身与奋斗以及追求幸福与升华境界相统一。在融入过程中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兼顾计划性与实效性等原则,科学融入,方达融入效果。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最终落脚为构建融入的路径系统。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应汇聚融入合力,凝聚高校教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校园社团、文化环境的融入与教育力量,并结合社会资源、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网络资源以及大学生主体的学习、自修、内化力量,通过多方教育力量与教育环境影响,实现孔孟幸福思想有机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并发挥实效,从而引导大学生领悟幸福真谛,投身幸福实践,追求幸福人生。孔孟幸福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不仅对大学生群体的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现实存在的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思想导向性。大学生群体的幸福观教育需不断丰富、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观。我们应充分利用有益教育资源,发挥协同育人的力量,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注入思想智慧,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以科学健康的幸福思想观念与正确的方式方法追求人生幸福,实现幸福愿景。
刘丽丽[5](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倩[6](2020)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层字词句和文章大意的理解,与真实生活情境脱离,零散问题和封闭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浅层化”问题,为语文教师提供实施教学策略的新思路,有利于重构语文的学科价值。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问题。因而,文言文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探讨的重要领域,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目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是通过整合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作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高投入、高认知和高参与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促使高中生传承民族文化并培育民族精神,带动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探究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涉及到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围绕这三个问题,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筛选出的文言文关键能力作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手段,分析一般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然后选取“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班按照“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对照班按照人教版教材进行传统教学,搜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分数和访谈资料等,采用准实验研究论证其效果。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别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的设计过程展示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即“内容进阶-目标聚焦-情境运用-反馈建构”,“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收到良好效果,呈现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即“深度阅读-阶梯目标-认知冲突-输出检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理念体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本质,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加强教研组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杨天[7](2020)在《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教育的急剧转型,催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但时过境迁,有些当时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教育家,却很少为后世所了解、知晓乃至研究,袁希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通过个人努力,借助江苏省教育会等平台,在近代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充分挖掘和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发生学方法,对于袁希涛在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探讨,对其当代价值予以揭示,并希望以袁希涛为个案,深入分析袁希涛所代表的部分教育家,为后世所忽视、遗忘的原因,以期洞察教育家长久生命力的影响因素。袁希涛是一位较早对我国近代义务教育做出系统讨论并付诸实践的义务教育办理专家,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依据城乡差异主张实施义务教育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因事为制,并强调义务教育的法令、经费、师资保障,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强对学生职业的陶冶。在师范教育领域,袁希涛是清末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民初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高师改大的中立者以及乡村师范的倡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袁希涛对复旦公学、同济医工学堂以及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建校与发展都有着极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却几乎为后人所遗忘,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与其缺乏独特的思想体系、教育思考与实践“博而不精”以及时代、生命长短、性格因素给予的局限等不无关系,这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深思。
王睿[8](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刘大榕[9](2019)在《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王阳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中国思想史上基本将其划归“心学”领域。然而,王阳明的思想中虽然有“心即理”等心学内容,但其思想中至始至终都存在经世致用、实体达用等事功实学。为此,关于阳明心学一直以来都有诸多争议。王阳明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真圣人,立德是他注重内在道德修养的心学思想的突出表现,立功是对王阳明追求外在功业的肯定,其事功精神具有浓厚的实学成分。王阳明明显地融合了心学和实学,是一种“心性实学”思想。其别具一格的“心性实学”,将偏向事功的“实学”与偏向内在的“心学”两大思想学说进行综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然而王阳明思想中实学成分往往都被忽略,笔者结合阳明立言的教学活动,以实学的视角,探究王阳明兼具心学和实学的“心性实学”思想,为阳明思想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王阳明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教育实践和事功意识,研究王阳明的“心性实学”思想。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王阳明“心性实学”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围绕实心、实政的两大核心要义展开,实心以学为圣人、明伦教育和良知之学为切入,探究王阳明正心诚意、明德立心的实心教育,肯定其实心在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挽救世弊的教育目的。实政以王阳明德治仁政为逻辑起点,以经世致用和救世济民为落脚点,突出其学以致用和实体达用的思想特征;第三部分以王阳明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研究王阳明的“心性实学”,提炼出其力行实学和尊重客观实际教育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结论和影响,对本文进行总结,对阳明思想做客观评价,并就该思想在国内外传播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人内在道德涵养的修炼,另一方面也从未放弃对外在事功的追求,强调政治功业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为根基,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外在政治功业的建立。很明显,王阳明具有心学思想的同时也含有浓厚地实学成分,其囊括心学与实学的“心性实学”,是他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内圣外王精神的价值体现。但总体而言,王阳明的内在修养是为其外在事功服务的。王阳明在“心性实学”思想主导下的教育实践,打破了不符合明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方式,以经世致用为出发点,培养务实创新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也促进了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型。他在教育教学上的革新是对古代教育的改革与尝试,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价值,突出其教育实体达用和实用实学的特点。阳明思想有独特的精神价值,虽有受到时代阶级的束缚,但也有明显的思想启蒙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为突破封建桎梏产生积极作用。
蔡宝来[10](2004)在《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抉择》文中指出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将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惯例行事,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中国教育也面临着新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具体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由此促动并昭示出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抉择:1.开展教育科研,加强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2.更新思想,转变观念;3.加快教育立法,完善法规体系;4.扩大教育市场开放,推进教育的国际交流;5.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6.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
二、中国教育面对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教育面对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
2.2.1 劳动能力提升 |
2.2.2 劳动形态变化 |
2.2.3 劳动范围拓展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 劳动的内涵 |
2.1.1 劳动的基本含义 |
2.1.2 劳动的特征 |
2.1.3 劳动的作用 |
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界定 |
2.2.1 劳动观的基本含义 |
2.2.2 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
2.2.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含义 |
2.3 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价值 |
2.3.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3.2 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2.3.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
3.1.1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
3.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
3.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1.4 倡导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态度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 |
3.2.1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 |
3.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3.2.3 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
3.2.4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 |
3.2.5 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 |
3.3.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3.3.2 “宁俭勿奢” |
3.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3.3.4 “夙夜在公”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 |
4.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 |
4.2.1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4.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4.2.3 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 |
4.2.4 劳动观培养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积极向上 |
5.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认知 |
5.1.2 热爱劳动 |
5.1.3 具有积极的劳动精神 |
5.1.4 劳动信念坚定 |
5.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
5.2.1 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 |
5.2.2 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 |
5.2.3 艰苦奋斗及创新劳动精神缺失 |
5.2.4 诚信与生态劳动理念欠缺 |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培养 |
5.3.2 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 |
5.3.3 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
6.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 |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6.1.2 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
6.1.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6.1.4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6.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内容 |
6.2.1 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 |
6.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 |
6.2.3 劳模精神教育 |
6.2.4 创新创业教育 |
6.2.5 劳动法律法规教育 |
6.2.6 生态劳动理念教育 |
第7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 |
7.1 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7.1.1 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
7.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 |
7.1.3 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 |
7.1.4 增强就业及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 |
7.2 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7.2.1 创新劳动实践教学 |
7.2.2 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
7.2.3 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 |
7.2.4 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 |
7.3 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
7.3.1 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
7.3.2 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 |
7.3.3 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 |
7.3.4 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 |
7.4 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 |
7.4.1 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 |
7.4.2 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 |
7.4.3 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选题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
1.幸福观 |
2.幸福观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儒家幸福观 |
二、孔孟幸福思想的基本解读 |
(一)孔子幸福思想的基本内涵 |
1.道德至上:幸福之根本原则 |
2.修身养性:幸福之实现基础 |
3.乐而弘道:幸福之实现方式 |
4.与道合一:孔颜幸福境界 |
(二)孟子幸福思想的基本内涵 |
1.“君子之乐”的现实幸福 |
2.“心性向善”的道德幸福 |
3.“内圣之道”的幸福境界 |
三、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 |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
2.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的需要 |
3.纠正大学生幸福观误区的现实要求 |
4.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构建幸福中国的时代风尚 |
(二)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可行性 |
1.孔孟幸福思想蕴含鲜明的时代价值 |
2.“国学热”氛围的有效推动 |
3.大学生对孔孟思想认同感较强 |
4.网络传媒的引导影响 |
四、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原则 |
(一)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核心内容 |
1.坚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 |
2.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 |
3.坚持修身内省与入世奋斗相统一 |
4.坚持追求幸福与升华境界相统一 |
(二)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原则 |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2.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4.计划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五、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路径 |
(一)发挥高校融入主阵地作用,加大融入力度 |
1.各类高校要不断增强融入认同感 |
2.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加强孔孟幸福思想教育 |
3.组建优秀教师队伍,提高融入教育能力 |
4.开设相关校园社团,搭建融入活动平台 |
(二)发挥社会教育力量,推进融入进程 |
1.积极营造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社会认同氛围 |
2.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
(三)利用网络融入阵地,发挥网络教育的引导性作用 |
1.充分利用网络融入平台 |
2.整合网络资源,优化融入内容 |
(四)大学生应成为孔孟幸福思想的自觉践行者 |
1.自觉学习孔孟幸福思想精华,增强融入主体意识 |
2.结合自身实际,自觉树立正确幸福观 |
3.注重自我修养,提升幸福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困境:高中语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 |
(二)学科诉求:语文学科价值的重构 |
(三)理论启示: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 |
二、研究问题 |
(一)问题选择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深度学习 |
(二)教学策略 |
(三)文言文教学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语文学科本质及语文教育的演进 |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 |
(二)语文教育的演进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及困境 |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及理论基础 |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
(三)教学策略转变的理论基础 |
四、深度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
(二)深度学习的本质及特征 |
(三)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
(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
五、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
(三)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
(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
六、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的阐述 |
(二)论文框架 |
二、质化为主的研究取向 |
三、研究方法的确立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准实验研究法 |
四、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一、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结果分析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结果分析 |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结果分析 |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 |
二、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
(一)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分析 |
(二)学生学习课堂观察分析 |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浅层分数目标,忽视语文素养的深层目标 |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范畴,缺乏文言关键能力的总体设计 |
(三)教学活动固化于串讲和分析,难以形成文言整体语感 |
(四)教学评价囿于知识评判,缺乏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的指导 |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策略提炼 |
一、尝试和探索:“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一轮设计 |
(一)第一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
(二)第一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
二、调整和改进:“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二轮设计 |
(一)第二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
(二)第二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
三、提升和应用:“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三轮设计 |
(一)第三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
(二)第三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策略的提炼 |
(一)内容设置层级点 |
(二)目标挖掘能力点 |
(三)情境统摄探究点 |
(四)评价贯穿表现点 |
第六章 “择生与择死”单元教学效果分析及实施策略提炼 |
一、“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调查 |
(一)访谈结果分析 |
(二)学生习作改进过程分析 |
二、A班与B班教学效果的对比情况调查 |
(一)测试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情境性测试结果 |
三、教学效果分析 |
(一)学生探究文本价值,实现文言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
(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迁移能力,逐步实现文言文关键能力目标 |
(三)学生在积极言语活动中学习兴趣增加,明确文言文古为今用的价值 |
(四)学生总结创设整体语境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提炼 |
(一)阅读探寻着力点 |
(二)目标针对阶段点 |
(三)对质激发兴趣点 |
(四)输出注重思维点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 |
(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归纳 |
(三)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提炼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建议 |
(一)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 |
(二)加强教研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
(三)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 |
1.1.2 开拓教育史学科研究视角的需要 |
1.1.3 深入拓展研究袁希涛的有益尝试 |
1.1.4 个人思考与兴趣指引的研究方向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有薄弱环节 |
1.2.2 对民国教育家的研究尚集中在少数知名教育家上 |
1.2.3 对袁希涛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有待深入 |
1.2.4 我国关于教育人物研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个案研究法 |
1.5.4 发生学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产生背景 |
2.1 时代背景 |
2.1.1 社会背景:寻求救亡之路的强动力 |
2.1.2 社会思潮:明确教育救国的催化剂 |
2.1.3 清末教育改革:激发思想实践的大环境 |
2.2 个人成长背景 |
2.2.1 家庭环境塑造思想肌骨 |
2.2.2 教育经历丰盈思想血肉 |
第三章 袁希涛与近代义务教育 |
3.1 袁希涛的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 |
3.1.1 远见卓识:重视义务教育 |
3.1.2 通权达变:酌谋义务教育 |
3.1.3 虑无不周:保障义务教育 |
3.1.4 敦本务实:注重实用技能 |
3.2 袁希涛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3.2.1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
3.2.2 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强化普职融通 |
3.2.3 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发挥民间力量 |
第四章 袁希涛与近代师范教育 |
4.1 袁希涛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
4.1.1 初识师范: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 |
4.1.2 重视师范: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 |
4.1.3 改革师范:高师改大的中立者 |
4.1.4 普及师范:乡村师范的倡导者 |
4.2 袁希涛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4.2.1 对我国当代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
4.2.2 对我国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启迪 |
第五章 袁希涛与近代高等教育 |
5.1 袁希涛的高等教育实践 |
5.1.1 仗义疏财:协助马相伯另建复旦公学 |
5.1.2 急公好义:扶危救困“同济”于水火之中 |
5.1.3 鞠躬尽瘁:尽一己之力协办东南大学 |
5.2 袁希涛高等教育实践的当代价值 |
第六章 反思: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 |
6.1 袁希涛被时代“遗忘”的原因 |
6.1.1 德、功、言的抗衡:思想是永恒的力量 |
6.1.2 “狐狸”与“刺猬”的角力:专业是根本的支撑 |
6.1.3 现实与理想的对峙:无法应对的不可抗力 |
6.2 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教育家应当具备的因素 |
6.2.1 志存高远与坚守初心 |
6.2.2 思想建树与实践成果 |
6.2.3 既是“刺猬”,也是“狐狸” |
6.2.4 强健体魄与高尚人格 |
6.3 重提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的意义 |
6.3.1 袁希涛具有普遍性 |
6.3.2 袁希涛具有特殊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袁希涛大事年表(1866-1930) |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及其研究现状 |
(一)对王阳明心学的研究 |
(二)对王阳明“心性实学”的研究 |
(三)对王阳明教育的研究 |
三、王阳明“心性实学”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学术背景 |
一、儒学的积淀 |
二、家学渊源 |
三、佛道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的核心 |
第一节 力求实心 |
一、学为圣人 |
二、明人伦 |
三、致良知 |
第二节 务求实政 |
一、经世致用 |
二、济世救民 |
第三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讲求实效的社会教育 |
一、制定乡约以教化民众 |
二、兴建社学书院推动文化教育 |
第二节 主张“实地用功”的实功教育 |
一、重视“立志”的教育内容 |
二、实地用功的教育途径 |
三、主张结合日用的教育原则 |
第三节 强调“践履之实”的实行教育 |
一、事上磨炼 |
二、实践实行 |
三、知行合一 |
第四节 突出“个性”的实体教育 |
一、儿童教育 |
二、个性教育 |
第四章 结论与影响 |
第一节 结论 |
一、对宋明世风的修正与改良 |
二、对古代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
三、对人才培养的务实及创新 |
第二节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对国内外的影响 |
一、对阳明后学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的影响 |
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WTO与教育开放 |
二、 入世后中国教育的生存环境 |
(一)外部环境 |
1.市场竞争。 |
2.政策规范环境。 |
3.教育主权。 |
4.人才竞争与流动。 |
(二)内部环境 |
1.思想和观念环境。 |
2.体制环境。 |
3.教育服务贸易。 |
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抉择 |
(一)开展教育科研,加强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 |
(二)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
1.全球观。 |
2.产业观。 |
3.服务观。 |
4.发展观。 |
(三)加快教育立法,完善法规体系 |
(四)扩大教育市场开放,推进教育的国际交流 |
(五)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
(六)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 |
第一,培养新型人才。 |
第二,抓好外语教学。 |
第三,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
四、中国教育面对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D]. 李文俊. 辽宁大学, 2021(02)
- [4]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 周青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刘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杨天. 江南大学, 2020(01)
- [8]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D]. 刘大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抉择[J]. 蔡宝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