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灰霉病测定方法在新化合物筛选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园园[1](2021)在《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选育抗性较强的葡萄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以23个葡萄品种(优系)为研究对象,鉴定了其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抗性水平的葡萄叶片感染灰葡萄孢后防御酶活性、内含物含量、叶片中基因表达差异及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为探究葡萄抗灰霉病分子机制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23个不同葡萄品种(优系)进行叶片、果实灰霉病抗性鉴定,发现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综合叶片和果实的抗性水平,共筛选得到1个高抗品种(巨优2),5个中抗品种(烟葡一号、新雅、红宝石、小芒森、巨峰),1个感病品种(马瑟兰),2个高感品种(玫优3、红地球)。2、通过测定不同抗性(高抗:巨优2;感病:赤霞珠;高感:玫优3)葡萄品种(优系)叶片被灰葡萄孢侵染后叶片内酶活性和内含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防御酶SOD、PPO、PAL、POD、CAT活性和信号分子JA、SA的含量以及H2O2上升速率与抗灰霉病水平呈正相关,影响力:JA>PPO>H2O2>PAL>SA>POD>SOD>CAT。3、对被灰葡萄孢侵染后的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巨优2能够在侵染初期比巨峰更快的响应灰葡萄孢的入侵,表达更多的信号转导等差异基因(包括唯一差异表达基因)调动后续的生物学过程以提高自身对灰霉病的抗性。4、对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接种灰葡萄孢后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基因在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中相对表达量差别很大,在灰葡萄孢侵染初期高抗品种巨优2较巨峰表达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更少,表达信号转导和供能、抗逆性相关的基因更多,其可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增强抗病性,以抵抗灰葡萄孢的侵染。5、对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接种灰葡萄孢后不同时间点通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高抗品种巨优2被灰葡萄孢侵染后,会表达一些巨峰未表达的与疾病通路、环境信息通路(如FOXO信号通路)、次生产物代谢通路(如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等相关基因。
燕银芳[2](2021)在《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真菌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强的病害之一,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导致病原真菌产生了抗性、造成了药剂残留,引起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天然源杀菌剂与环境相容性好,低毒且易降解,故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这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选取传统中草药厚朴与啤酒花,采用生长速率法,结合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评价了所选中草药中的活性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灰葡萄孢、禾谷镰孢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两者的抗菌机理。最后评价了厚朴中的活性化合物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现将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本章采用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从厚朴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因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可达2.18μg/m L,明显优于商业化杀菌剂戊唑醇(EC50=3.07μg/m L),故探究了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机制。形态学研究表明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和线粒体。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造成了线粒体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上下调,特别是影响了ATP的合成。最后,用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和厚朴酚通过促进活性氧的大量产生,破坏了细胞膜电位,进而破坏线粒体的功能。这一过程影响了菌丝细胞的呼吸作用,并破坏了TCA循环,最终抑制ATP的生成。此外,和厚朴酚还会损坏菌丝细胞膜,从而加速菌丝体的死亡。2.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机制研究本章评价了药食两用植物啤酒花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异戊烯基黄酮异黄腐酚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了异黄腐酚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体内抗菌活性。因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均很强,其对菌丝生长的EC50可达4.32μg/m L,故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的抗菌机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通过破坏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来发挥抗菌作用。最后,用RT-qPCR、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异黄腐酚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方式,其通过影响呼吸作用,破坏了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导致ATP合成受阻,影响菌丝的生长。另外,其通过产生氧化胁迫,造成了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破坏细胞膜,加速了菌丝体的死亡。3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本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在质量比为1:1时对五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Wadley(1967)公式评价了复配效果,结果表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复配效果较差,但对其他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灰葡萄孢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另外,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的复配效果优于厚朴酚的复配,其中,和厚朴酚与萜烯的复配效果最好,这为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倪婕[3](2020)在《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对草莓极具破坏力的病害,其感染机制复杂、寄生范围广、易发生遗传变异。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抑菌物质对指导草莓采后灰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Macrolactin类大环内酯为暹罗芽孢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有基础研究表明其对灰葡萄孢等植物病原菌抑菌作用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对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防治作用。但野生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产量较低,相关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所以,本研究采用人工诱变育种手段以提高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产量并且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相关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硅胶柱层析、TLC、Semi-HPLC等纯化手段对B.siamensis YB304发酵产物中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进行分离纯化,经LC-MS、13C-NMR、1H-NMR谱图鉴定,确定化合物NJ08-3为24元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结构式为C30H44O10。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在p H5-7、低于80℃下可保持较长时间稳定,对大部分常规有机试剂不敏感。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部分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2)采用UV-ARTP复合诱变,结合抑菌圈活性初筛及HPLC复筛,得到一株突变菌株Mut-K53,其发酵性能相比之野生菌株得到显着提高,Macrolactin R产量提高3.95倍,即156.5μg/m L,且具有遗传稳定性。(3)采用TMT蛋白质组学结合PRM验证技术,分析差异蛋白引起的大环内酯Macrolactin代谢通路变化及相关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Mut-K53对蔗糖等碳源的利用加强;糖酵解途径积极上调;芳香族氨基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显着上调,产生的各种酰基辅酶A和氨基酸等前体物质是Macrolactin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的关键蛋白多为上调蛋白,这是导致Macrolactin R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4)通过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EC50值为2.88μg/m L,对孢子的EC50值为1.93μg/m L,其抑菌效果与纳他霉素、嘧霉胺等杀菌剂相当;且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可通过破坏灰葡萄孢细胞膜结构造成细胞凋亡及内容物渗漏。综上,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宋文欣[4](2020)在《六株拮抗芽胞杆菌对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植物土传病害因其隐蔽性、滞后性、流行性等特点,难以根治,危害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收效甚微,化学防治虽然效果好,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前期研究中,我们获得了6株对桑树细菌性枯萎病菌和桑枝枯菌核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芽胞杆菌(Bacillus spp.)菌株(NN01、NN02、NN04、NN05、NN88和NN95),本文在完成其鉴定工作,明确其分类地位的基础上,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测定其对7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胞外酶活性的测定、菌丝形态的观察、产抗生素相关基因的扩增研究其拮抗机理;测定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初步了解这些拮抗菌株的基本生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培养性状及形态学观察结果,结合16S r RNA以及gyr B基因序列分析,将六株拮抗菌均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平板对峙法研究结果显示,NN01、NN02、NN04、NN05和NN88菌株对桑白绢病菌(Scleritium rolfsii)、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桑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6.67%~76.11%;NN95对所有测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均低19.26%;所有菌株对烟草疫霉(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Tucker)和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离体叶片接种的试验结果显示,6个菌株均能较好桑白绢病和莴苣菌核病病斑的发展,对桑白绢病病斑抑制率在53.40%~71.32%之间,均高于化学药剂对照(嘧霉胺)的抑制率(52.50%),其中以NN01抑制效果最好,达85.71%;对莴苣菌核病病斑抑制率在43.57%~65.68%之间。3、透明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六株拮抗菌都能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经平板对峙培养后,拮抗菌能够使菌丝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原生质浓缩、菌丝破裂、原生质外泄和菌丝颜色加深等现象;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含有yndj、伊枯草菌素、抗霉枯草菌素合成酶和溶杆菌素等与产抗生素相关的基因,NN01、NN02、NN04、NN05和NN88等菌株还有丰原素合成酶基因。4、生物学特性的测定表明,NN01、NN04最适p H为7.0,NN02、NN05最适p H为6.0,NN88最适p H为8.0,其中NN01、NN02、NN05、NN88、NN95的最适生长盐浓度为1%,NN04最适盐浓度为5%。本文研究结果为主要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拮抗菌的抑菌机理奠定基础。
吕秀秀[5](2020)在《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化肥和农药都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农药在我国果蔬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农药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草莓灰霉病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蔬菜、水果生产和储藏等农业产出过程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生产中嘧霉胺的普遍利用,导致了嘧霉胺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和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在不同地方的草莓灰霉病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莓的产量受到影响,农户遭受沉重的损失。为了解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现状及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本论文以对嘧霉胺产生抗性的灰霉菌株为实验材料,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监测草莓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的降解过程,探究产生抗性的原因,为合理使用嘧霉胺提供依据。(1)本研究建立了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从80.0﹪90.0﹪,在70.0﹪120.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从0.10﹪7.50﹪,嘧霉胺在草莓灰霉病菌菌液中发生了降解,降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完全满足农药环境行为试验的要求。还构建了QuEChERS-HPLC法测定嘧霉胺在灰霉病菌中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草莓灰霉菌对嘧霉胺两种浓度即50.00 mg/L和100.00 mg/L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降解作用。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在50.00 mg/L的菌液中,草莓灰霉菌降解嘧霉胺的降解率,经过21d,达到了55.62%,而在100.00 mg/L的菌液中的降解率为46.98%。(2)研究草莓灰霉对嘧霉胺的降解过程中嘧霉胺产生的代谢物;本论文建立了在草莓灰霉病菌中嘧霉胺代谢物的代谢组学技术测定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嘧霉胺代谢物及活性化合物的分布和转化动力学,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和结构解析工具进行代谢物鉴定。在间隔的特定时间点和最终产品中确定了在草莓灰霉病原菌中鉴定出的嘧霉胺代谢物,主要降解产物经鉴定为:2,4-二叔丁基苯酚、2-苯乙酰胺、环喷托酯、2-(3,4-二羟基苯基)乙胺、对羟基苯乙胺、苯酚、对甲酚;中间降解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苯甲酸、邻羟基苯乙酸。本论文对草莓灰霉病菌生长过程中嘧霉胺的降解及代谢物进行研究,为果园农药的安全使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张帅帅[6](2020)在《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分布较广、侵染普遍、危害较大的一类植物病害。不合理施肥和植物长期连作种植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失衡,产生土壤酸化、盐渍化、病原菌积累和有益微生物减少等系列问题,是诱导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本论文针对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现状,以真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为主要目标,筛选具有耐酸、耐盐、拮抗多种病原真菌的功能菌株,探索了功能菌株对几种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菌株其它功能的探索及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为生产中真菌性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首先,进行耐酸、耐盐、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菌株筛选。从酸性土壤、盐性土壤和喜酸耐盐植物中,采用酸性高盐培养基筛选耐酸耐盐菌株,获得90株耐酸耐盐菌。然后,针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Athelia rolfsii、Fusarium、I.mors-panacis G3B、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Glomerella cingulata、Botrytis cinerea Pers),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7株拮抗菌,其中10株为Bacillus属,2株为Pseudomonas属,2株Lysinibacillus属,Rhizobium属、Agrobacterium属和Burkholderia属各1株。耐酸耐盐检测结果表明,17株菌均可耐5%Na Cl和p H值为2的酸,其中菌株Pseudomonas LG-1和SH8-4可耐7%Na Cl,菌株Bacillus HZMJW1-10、HZMJW1-11、ZJTZ2、SH8-2、SH8-5、SH8-6和Burkholderia SH8-3可耐11%Na Cl;Lysinibacillus HZLJC2-2和HZLJC2-9可以在p H为2的耐酸培养基中生长。挑选对6种病原真菌抑制率为50%以上的5株菌(Bacillus HZMJW1-10、Bacillus HZMJW1-11、Pseudomonas LG-1、Bacillus ZJTZ2和Burkholderia SH8-3)进行抑菌谱测试,发现这5株菌对其它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由此获得5株耐酸耐盐多抗细菌。其次,从5株多抗细菌中选择4株不同种拮抗菌进行抗病和其它功能测试。离体实验采用葡萄果实、番茄幼苗、番茄根部、三七块根和西瓜幼苗为材料,结果表明,4株拮抗菌对葡萄炭疽病、葡萄灰霉病、番茄白绢病、根腐病和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5%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土壤(p H为6.8,盐为0.22g/kg)和设施土壤(p H为5,盐为0.45g/kg)中,HZMJW1-10、LG-1和SH8-3对西瓜枯萎病和番茄白绢病的生防效果均达到了100%,ZJTZ2的拮抗活性为66.67%。接下来通过特异PCR对4菌株抗生素合成酶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4株菌均具有合成依枯草菌素(Iturin A)的潜能。对菌株产铁载体、IAA及ACC脱氨酶等功能进行检测,发现4株菌株均可产生IAA;菌株LG-1和SH8-3可以产生铁载体,其中菌株SH8-3产量最高,为21.97μg/m L,菌株LG-1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由此可见这4株菌不仅具有耐酸、耐盐和高拮抗活性的功能,还具有促生的作用。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4株功能菌的培养基成分、配比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MJW1-10、LG-1、ZJTZ2和SH8-3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2%),最佳无机盐是氯化钾(0.4%),菌株HZMJW1-10和ZJTZ2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1%),菌株LG-1和SH8-3的最佳氮源是硝酸钾(1%);4株菌的最适培养条件是28℃、220 r/min、初始p H为7和3%的接种量。通过响应曲面试验探索功能菌最优发酵条件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菌株LG-1对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率为优化前的1.38倍,其它菌株发酵条件在优化后,抑制率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可以通过优化功能菌发酵条件来有效提高抑制率,达到最优水平。综上,本研究获得5株耐酸耐盐可拮抗1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同时具有促生功能的多功能细菌,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有效提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由土壤酸化和盐渍化诱导的真菌性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李如男[7](2020)在《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其生产和施用未区分对映体的差异,可能导致农药过量施用、不可预测的生态风险及风险评估不准确。本研究从对映体水平系统开展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对映体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为手性农药应用风险准确评价及开发高效低风险手性农药单体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完成氟恶唑酰胺、抑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R14821(抑霉唑-M)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单个对映体,明确了其旋光性及绝对构型,揭示了在不同溶剂和土壤中的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的稳定性。2.发现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4种典型靶标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朱砂叶螨)、抑霉唑对映体对7种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晚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苹果炭疽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柑桔绿霉菌)存在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活性差异。S-(+)-氟恶唑酰胺生物活性分别为R-(-)-氟恶唑酰胺和rac-氟恶唑酰胺的52.1-304.4和2.5-3.7倍。S-(+)-抑霉唑生物活性分别为R-(-)-抑霉唑和rac-抑霉唑的3.0-6.6和1.4-2.2倍。3.明确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意大利成年工蜂、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对水生生物的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发现S-(+)-氟恶唑酰胺对意大利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是R-(-)-氟恶唑酰胺的30倍以上,rac-氟恶唑酰胺是S-(+)-氟恶唑酰胺急性毒性的4.3倍。S-(+)-抑霉唑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的1.2和2.2倍;而R-(-)-抑霉唑对斑马鱼的毒性是S-(+)-抑霉唑的1.2倍,S-(+)-抑霉唑-M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M的2.2和1.7倍。4.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结合蛋白的序列比对解析了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差异机理。发现S-(+)-氟恶唑酰胺与γ-氨基丁酸受体的疏水和静电力作用比R-体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60.12 kcal/mol)绝对值比R-体(-56.59 kcal/mol)高。S-(+)-抑霉唑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P450结合位点的结合使构象能量比R体低而疏水作用比R体更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41.17kcal/mol)绝对值比R-体(-39.93 kcal/mol)高。5.揭示了氟恶唑酰胺在露地甘蓝、大白菜和湖南田间土壤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抑霉唑对映体在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和田间土壤(河北、辽宁、河南和山东)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S-(+)-抑霉唑在山东嘎啦苹果中优先降解,在辽宁黄元帅苹果、番茄和黄瓜的果实和叶片中优先富集。在辽宁黄元帅苹果、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黄瓜、番茄叶和黄瓜叶中约有1.0%-27.3%的抑霉唑代谢转化为抑霉唑-M;在辽宁、河南和山东土壤中约有2.8%-7.3%转化为抑霉唑-M。综上所述,建议开发S-(+)-氟恶唑酰胺既能提高药效并且可以降低对蜜蜂的风险,开发S-(+)-抑霉唑可减少农药使用同时降低对斑马鱼的风险。
胡嘉宇[8](2020)在《黄瓜灰霉病生防菌S-35的筛选及其免疫防病机制初探》文中提出灰霉病作为黄瓜一种主要病害,侵染黄瓜后,会对黄瓜叶、茎、花和瓜条产生危害,可导致黄瓜品质下降和严重减产,从而对黄瓜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对灰霉病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手段,然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安全、无毒且可有效对植物病害产生防治作用的有益微生物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旨在从土壤或植物样品中筛选对黄瓜灰霉病菌有免疫作用的生防菌,解析其免疫效应,开展了验证该生防菌的基本防治效果及其激活植物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筛到的280株菌株中,筛选出了7株对黄瓜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为菌株AY-2-37、AY-2-40、AY-2-43、AY-3-3、AY-3-4、AY-3-49以及S-35,其中菌株S-35相对抑制率最高且超过50%,且拮抗实验显示S-35无明显拮抗作用,表明S-35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是通过诱导抗性来实现的,即菌株S-35能激活黄瓜对灰霉病的免疫效应。2.16S rDNA测序、S-35菌株形态培养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显示,菌株S-35与Staphylococcus sciuri ARD50(KX 023250.1)序列相似性较大,且形态特性较为接近,确定菌株S-35为葡萄球菌属。3.通过评估菌株S-35诱导黄瓜对灰霉病抗性的能力,明确菌悬液免疫效果更好,诱导持效期为9d,处理后第3d抗性最强,且在菌悬液原液浓度下诱导效果最好。4.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黄瓜相关抗性基因PR-1、NPR-1、LOX-1、ETR-1、EIN-3表达量的情况,对S-35介导的黄瓜植株免疫反应的信号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得知S-35诱导的抗病性与黄瓜水杨酸途径和乙烯途径密切相关。5.对葡萄球菌S-35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菌株S-35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于“低毒”级,供试菌株S-35大剂量处理对小鼠的生长活动影响不明显,对动物机体不产生毒害作用。
杨慧慧[9](2020)在《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文中指出枇杷是我国东南部的特色水果,在采收和运输中极易遭受病原菌的侵染,从而导致果实腐烂。大量文献证实拮抗酵母菌能够有效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本课题筛到一株能有效抑制枇杷灰斑病的拮抗酵母菌,并对其生防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之后将其制成冻干粉并应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腐烂的枇杷果实上分离出一株镇江地区枇杷灰斑病的致病菌P2,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从枇杷枝叶和土壤中筛到一株可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酵母菌E1,经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酵母菌属于实际无毒级;对该酵母菌抗菌谱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该酵母菌抗逆性研究,发现其抗逆能力较强,能耐低温、较耐高温、耐氧化、耐酸和较耐渗透压等逆境胁迫。(2)通过对M.pulcherrima E1控制枇杷采后灰斑病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M.pulcherrima E1抑制P.vismiae的最佳浓度为1×108 cells/mL;M.pulcherrima E1能抑制P.vismiae孢子的萌发;M.pulcherrima E1能在枇杷果实伤口和表面快速生长和定殖;M.pulcherrima E1能与P.vismiae竞争铁离子,且能在果实伤口形成生物膜,抑制病原菌的入侵;M.pulcherrima E1能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P.vismiae生长,CG-MS分析VOCs的主要成分包括醇类和酯类,并证实正己醇和苯乙醇等单成分的抗菌活性;M.pulcherrima E1能诱导提高果实抗性相关酶,如PPO、POD、APX、CAT和PAL的活性。(3)通过转录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M.pulcherrima E1处理的枇杷果实共有144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111个,下调333个。对其进行GO和KEGG分析表明,M.pulcherrima E1通过影响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中重要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发生超敏反应,增强细胞壁和影响气孔关闭过程等防御反应;诱导枇杷果实木质素和类黄酮等抗性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果实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枇杷果实的抗病能力。(4)通过代谢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别鉴定得到25和23个显着差异代谢物,主要分为糖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类脂质分子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涉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苯丙烷的生物合成等与植物抗性相关的代谢途径。(5)对M.pulcherrima E1菌液的离心参数优化发现,6000 rpm,10 min条件下酵母菌离心得率最高;对M.pulcherrima E1冻干保护剂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保护剂的适宜浓度,通过PB设计找出对酵母菌存活率影响显着的4个因素,然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响应值范围,之后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乳糖3.13g/100mL,谷氨酸钠5.97g/100mL,山梨醇0.94g/100mL和菊粉5.95g/100mL,此条件下酵母菌存活率为95.02%;冻干粉生防效力评价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表明,冻干粉仍保留较高的生防效力,且冻干粉更适合贮藏于-20℃。(6)将M.pulcherrima E1活性冻干粉以浸泡和喷洒两种方式处理枇杷果实,研究其对枇杷采后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粉的两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减少果实的水分流失,对果实的硬度、TSS含量、T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维持作用,对枇杷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存在积极作用,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童志超[10](2020)在《基于硫同化作用途径的灰霉菌对反式-2-己烯醛抗性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灰霉菌是一种广谱型病原真菌,可以侵染许多作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反式-2-己烯醛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本文通过灰霉菌转录组学,研究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硫同化通路影响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作用,旨在探究反式-2-己烯醛的抑菌机理以及更好的利用反式-2-己烯醛作为果蔬抑菌剂提供应用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反式-2-己烯醛处理能够抑制灰霉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24μM,最低杀菌浓度(MFC)为1048μM。反式-2-己烯醛MFC浓度处理30 min会引起灰霉菌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尤其是Bcglr1(fold changes值13.9)表达显着上调,还能影响灰霉菌硫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硫同化途径的基因Bcmet3(22.6倍)、Bcmet16(12.3倍)、Bcmet10(2.47倍)表达量显着上调。2、利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利用抗性筛选、PCR验证,获得了硫同化基因Bcmet3和Bcmet16缺失突变体ΔBcmet3和ΔBcmet16以及回补菌株p Bcmet3和p Bcmet16。敲除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显着下降,回补菌株无差异。灰霉菌对于硫的利用与抵抗反式-2-己烯醛密切相关,培养基中无硫源或者无法利用硫源(敲除硫同化基因)时,对反式-2-己烯醛抗性下降。反式-2-己烯醛处理会导致灰霉菌ROS分子积累、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提高以及谷胱甘肽含量升高,同时与Bcmet3和Bcmet16基因相互关联。3、反式-2-己烯醛熏蒸对于贮藏期间番茄和草莓采后灰霉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敲除菌株ΔBcmet3、ΔBcmet16对番茄及草莓的致病性显着低于野生型灰霉菌,且在反式-2-己烯醛熏蒸下敲除菌株菌斑均更低,耐受能力明显下降。硫代谢有助于灰霉菌抗逆性,2 g/L的硫酸钾浸泡果梗能够显着提高番茄以及草莓果实的硫酸根含量,硫酸钾处理草莓后菌斑直径高于对照组,硫酸根含量的升高会有助于灰霉菌的侵染和抵抗反式-2-己烯醛。
二、几种灰霉病测定方法在新化合物筛选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灰霉病测定方法在新化合物筛选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写说明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葡萄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葡萄灰霉病的起源与分布 |
1.2.2 葡萄灰霉病的危害与症状 |
1.2.3 葡萄灰霉病的病原菌 |
1.2.4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
1.2.5 葡萄灰霉病的预防与治理 |
1.2.5.1 化学防治 |
1.2.5.2 生物防治 |
1.2.6 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研究 |
1.2.7 植物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
1.2.8 植物抗灰霉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8.1 PAMP/DAMP信号及识别 |
1.2.8.2 灰葡萄孢信号识别后的转导 |
1.2.8.3 抗灰葡萄孢转录后再编程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葡萄灰葡萄孢的培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的配制 |
2.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
2.1.3 病原菌的鉴定 |
2.1.3.1 形态学鉴定 |
2.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4 致病性测定 |
2.1.4.1 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
2.1.4.2 果实离体接种 |
2.1.4.3 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性状及其形态特征 |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2.3 灰葡萄孢致病性测定结果 |
3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叶片灰霉病抗性鉴定 |
3.1.3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果实灰霉病抗性鉴定 |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叶片对灰霉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2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果实对灰霉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3 不同葡萄品种叶片、果实(优系)灰霉病抗性鉴定的结果与讨论 |
4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葡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2 葡萄叶片中植物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3 葡萄叶片中植物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4.3.4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4.3.5 葡萄叶片中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4.3.6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氢的测定 |
4.3.7 葡萄叶片中植物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
4.3.8 葡萄叶片中植物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
4.4 细胞防卫反应特征 |
4.4.1 仪器 |
4.4.2 材料与试剂 |
4.4.3 DAB、NBT染色 |
4.4.4 叶片中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的测定 |
4.4.5 结果与分析 |
4.5 防御酶和信号分子在葡萄抗灰霉病过程中的影响力 |
4.5.1 方法 |
4.5.2 影响力分析 |
5 葡萄叶片与灰葡萄孢互作的转录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内容和方法 |
5.2.1 叶片接种试验 |
5.2.2 RNA的提取和转录组的测序 |
5.2.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和比较 |
5.2.4 样本间关系的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与富集 |
5.2.5.1 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析 |
5.2.5.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
5.2.5.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片侵染灰葡萄孢后的表现 |
5.3.2 RNA-Seq分析 |
5.3.3 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分析 |
5.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分类 |
5.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5.3.6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注释分类 |
5.3.7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然源活性物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中草药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1 中草药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2 中草药精油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3 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 天然源杀菌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
1.4 天然产物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厚朴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 |
2.3.2 厚朴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
2.3.3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
2.3.5 和厚朴酚抗菌作用机理验证 |
2.3.6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
2.3.7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厚朴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2.4.2 厚朴提取物中抗菌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与含量测定 |
2.4.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2.4.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2.4.5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2.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
2.4.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和厚朴酚抗菌机理验证 |
2.4.8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
2.4.9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
3.3.2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3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
3.3.4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
3.3.5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
3.3.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及异黄腐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3.4.2 异黄腐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3.4.3 不同浓度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
3.4.4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5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
3.4.6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
3.4.7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8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
3.4.9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药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单剂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3.2 药剂混合后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2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核盘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3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灰葡萄孢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4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4.5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及防控 |
1.1.1 草莓灰霉病的危害 |
1.1.2 草莓灰霉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
1.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类化合物的概况及活性 |
1.3 暹罗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 |
1.4.1 化学诱变 |
1.4.2 物理诱变 |
1.4.3 等离子体诱变 |
1.4.4 复合诱变 |
1.5 蛋白质组学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
1.5.1 蛋白质组学TMT标记定量技术 |
1.5.2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验证技术 |
1.5.3 蛋白质组学在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B.siamensis YB304 菌株的发酵培养 |
2.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粗提物的制备 |
2.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检测 |
2.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
2.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光谱分析和结构测定 |
2.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抑菌谱测定 |
2.2.7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化合物的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的分离纯化 |
2.3.2 化合物NJ08-3 的结构解析 |
2.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抑菌谱 |
2.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的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ARTP诱变选育高产Macrolactin R的暹罗芽孢杆菌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
3.2.2 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 YB304 菌悬液的制备 |
3.2.3 野生菌株B.siamensis YB304 的紫外诱变及筛选 |
3.2.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筛选 |
3.2.5 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3.2.6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
3.2.7 野生菌株和UV-ARTP复合诱变高产菌株的发酵曲线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标准曲线的测定 |
3.3.2 紫外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
3.3.3 紫外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
3.3.4 等离子体诱变的致死率及正突变率 |
3.3.5 等离子体诱变高产菌株的筛选 |
3.3.6 突变株的Mut-K53 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3.3.7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生长曲线 |
3.3.8 野生株 YB304 和突变株 Mut-K53 的发酵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产Macrolactin复合诱变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收集 |
4.2.2 蛋白质的提取和肽段的酶解 |
4.2.3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测定 |
4.2.4 PRM靶向蛋白质组学测定 |
4.2.5 数据库搜索与分析 |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质组数据质量评估 |
4.3.2 野生菌株 YB304 与突变株 Mut-K53 的蛋白质变化 |
4.3.3 差异表达蛋白质聚类分析 |
4.3.4 差异蛋白的GO功能分类与KEGG通路分析 |
4.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合成代谢通路分析 |
4.3.6 PRM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
5.2.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孢子的影响 |
5.2.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菌丝的影响 |
5.2.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实验 |
5.2.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灰葡萄孢细胞渗漏的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野生菌株 YB304 和突变菌株 Mut-K53 对草莓灰葡萄孢的拮抗效果 |
5.3.2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孢子的抑制能力 |
5.3.3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的抑制能力 |
5.3.4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草莓感染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 |
5.3.5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6 大环内酯Macrolactin R对灰葡萄孢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六株拮抗芽胞杆菌对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
1.1.1 生防微生物种类 |
1.1.2 生防芽胞杆菌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
1.1.3 生防芽胞杆菌在植物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1.4 贝莱斯芽胞杆菌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
1.2 生防菌拮抗机理 |
1.2.1 竞争作用 |
1.2.2 拮抗作用 |
1.2.3 诱导抗病性 |
1.2.4 促生作用 |
1.2.5 重寄生作用 |
1.3 土传病害 |
1.3.1 土传病害概述 |
1.3.2 植物菌物性土传病害 |
1.3.3 植物土传病害防治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与拮抗细菌的活化 |
2.2.2 拮抗细菌的保存 |
2.2.3 拮抗细菌的鉴定 |
2.2.4 拮抗细菌抑菌谱的测定 |
2.2.5 拮抗细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2.6 拮抗细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2.2.7 拮抗细菌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
2.2.8 拮抗细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9 拮抗菌抗生素基因的克隆 |
2.2.10 拮抗菌离体叶片接种病斑抑制效果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六株拮抗芽胞杆菌的鉴定 |
3.1.1 拮抗芽胞杆菌的培养形状及形态特征 |
3.1.2 六株拮抗芽胞杆菌的分子鉴定 |
3.2 六株拮抗菌对主要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2.1 六株拮抗菌对病原菌在培养平板上的抑制作用 |
3.2.2 拮抗菌无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2.2.1 拮抗菌产拮抗物质培养基的初步筛选 |
3.2.2.2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枯草芽胞杆菌常用培养基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 |
3.2.3 离体接种病斑抑制效果 |
3.3 六株拮抗芽胞杆菌的拮抗机制 |
3.3.1 六株拮抗菌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3.3.2 拮抗菌胞外酶活性 |
3.3.3 拮抗菌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扩增 |
3.4 拮抗菌生物学特性 |
3.4.1 拮抗菌生长曲线 |
3.4.2 不同pH值对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3.4.3 不同盐浓度对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3.4.4 六株拮抗菌好氧性与运动性的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杀菌剂抗药性的现状 |
1.2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
1.2.1 抗药性的产生原因 |
1.2.2 抗药性机制 |
1.3 微生物对杀菌剂的降解 |
1.4 代谢组学研究农药降解的进展 |
1.5 嘧霉胺的研究进展 |
1.5.1 嘧霉胺的简介 |
1.5.2 嘧霉胺在农产品中的降解 |
1.5.3 嘧霉胺的环境显微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 |
2.1 实验背景 |
2.1.1 几种菌的筛选 |
2.1.2 抑菌率分析 |
2.1.3 嘧霉胺对草莓灰霉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2 供试培养基 |
2.3 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
2.4 实验处理 |
2.4.1 菌悬液的培养 |
2.4.2 供试菌液的处理 |
2.4.3 样品前处理 |
2.4.4 色谱条件 |
2.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嘧霉胺降解产物的分析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药品与仪器 |
3.1.2 GC-MS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仪器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草莓灰霉菌的培养及样品前处理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果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土传病害概况 |
1.1 病害种类 |
1.1.1 真菌性病害 |
1.1.2 细菌性病害 |
1.1.3 病毒性病害 |
1.2 病害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农业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生防机制 |
2 土壤理化失衡 |
2.1 土壤酸化 |
2.1.1 土壤酸化危害 |
2.1.2 土壤酸化成因 |
2.1.3 土壤酸化防治 |
2.2 土壤盐渍化 |
2.2.1 土壤盐渍化现状 |
2.2.2 土壤盐渍化危害 |
2.2.3 土壤盐渍化成因 |
2.2.4 土壤盐渍化防治 |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真菌植物病害功能菌株的筛选及拮抗活性检测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实验样品 |
1.3 筛选培养基 |
2 方法 |
2.1 功能菌株的筛选 |
2.1.1 耐酸耐盐菌株筛选 |
2.1.2 拮抗菌株筛选 |
2.2 功能菌株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
2.2.1 抗酸活性检测 |
2.2.2 抗盐活性检测 |
2.3 功能菌株鉴定 |
2.3.1 形态鉴定 |
2.3.2 分子鉴定 |
2.3.3 PCR扩增 |
2.3.4 序列分析 |
2.4 抑菌谱测定 |
2.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
2.5.1 离体实验 |
2.5.2 盆栽实验 |
2.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
2.6.1 抗性基因 |
2.6.2 产铁载体能力检测 |
2.6.3 激素调节 |
2.6.4 ACC脱氨酶 |
3 结果 |
3.1 功能菌株筛选 |
3.2 功能菌的抗酸抗盐活性检测 |
3.3 菌株鉴定 |
3.4 抑菌谱实验 |
3.5 拮抗菌的拮抗活性检测 |
3.6 耐酸耐盐拮抗菌的其它功能探索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功能菌株的培养及发酵条件优化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种子发酵液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生长曲线和pH的测定 |
2.2 发酵培养基优化 |
2.2.1 碳源优化 |
2.2.2 氮源优化 |
2.2.3 无机盐优化 |
2.3 正交试验 |
2.4 发酵条件优化 |
2.4.1 温度优化 |
2.4.2 转速优化 |
2.4.3 初始pH优化 |
2.4.4 接种量优化 |
2.5 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生长曲线和pH值 |
3.2 培养基优化结果 |
3.2.1 碳源选择 |
3.2.2 氮源选择 |
3.2.3 无机盐选择 |
3.3 正交试验结果 |
3.4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3.4.1 培养温度优化 |
3.4.2 培养转速优 |
3.4.3 初始pH优化 |
3.4.4 接种量优化 |
3.5 响应面分析及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二 引物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分离及制备研究进展 |
1.1.1 晶体法 |
1.1.2 色谱法 |
1.1.3 化学拆分 |
1.1.4 酶和微生物转化法 |
1.1.5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 |
1.1.6 其他方法 |
1.2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1 杀虫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2.2 杀菌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2.3 除草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
1.3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毒性研究进展 |
1.3.1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活体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
1.3.2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体外细胞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
1.4 手性农药在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研究进展 |
1.4.1 手性农药在动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
1.4.2 手性农药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
1.5 手性农药在土壤和水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进展 |
1.5.1 手性农药在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
1.5.2 手性农药在水中的选择性降解 |
1.6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研究进展 |
1.6.1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研究进展 |
1.6.2 手性农药抑霉唑研究进展 |
1.7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计划 |
第二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分离、制备及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 |
2.2.2 化学品及试剂 |
2.2.3 标准溶液配制 |
2.2.4 手性分离及制备条件 |
2.2.5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分离 |
2.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分离 |
2.3.3 对映体制备 |
2.3.4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 |
3.2.2 化学品及试剂 |
3.2.3 光解稳定性实验 |
3.2.4 水解稳定性实验 |
3.2.5 土壤中稳定性实验 |
3.2.6 样品前处理 |
3.2.7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3.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光解稳定性 |
3.3.3 抑霉唑对映体水解稳定性 |
3.3.4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在土壤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活性差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 |
4.2.2 化学品和试剂 |
4.2.3 生物测定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活性差异 |
4.3.2 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 |
5.2.2 化学品及试剂 |
5.2.3 供试生物 |
5.2.4 毒性测定方法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蜜蜂的选择性急性毒性 |
5.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选择性急性毒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及毒性差异机理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2.1 同源模建方法 |
6.2.2 分子对接计算方法 |
6.2.3 蛋白序列的保守性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及毒性机理 |
6.3.2 抑霉唑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仪器 |
7.2.2 化学品和试剂 |
7.2.3 田间实验设计 |
7.2.4 样品分析方法 |
7.2.5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
7.2.6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分析方法优化及评价 |
7.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黄瓜灰霉病生防菌S-35的筛选及其免疫防病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黄瓜灰霉病概况 |
1.1.1 我国黄瓜灰霉病发生现状 |
1.1.2 黄瓜灰霉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及发病症状 |
1.1.3 黄瓜灰霉病防治现状 |
1.2 生防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内生细菌 |
1.2.2 根际细菌 |
1.2.3 生防细菌的作用机理 |
1.2.4 生防细菌的应用 |
1.3 葡萄球菌简述 |
1.4 植物免疫及其信号网络 |
1.4.1 植物免疫 |
1.4.2 植物免疫反应信号传导途径 |
1.5 生防菌毒理学安全性 |
1.6 研究目的及技术方案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防细菌分离、筛选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分离材料、供试菌株及植物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菌株S-35 的筛选 |
2.2.3 菌株S-35 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分离纯化 |
2.3.2 菌株筛选结果 |
2.3.3 菌株S-35 的鉴定 |
2.4 讨论 |
第三章 菌株S-35防效及其防病分子机理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菌株、病原菌及植物材料 |
3.1.2 实验仪器、试剂及引物 |
3.1.3 葡萄球菌S-35 发酵液的制备、灰霉病菌的培养和黄瓜植株的培育 |
3.1.4 葡萄球菌S-35 在黄瓜植株的定殖能力研究 |
3.1.5 葡萄球菌S-35 诱导黄瓜抗灰霉能力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葡萄球菌S-35 定殖能力 |
3.2.2 葡萄球菌S-35 诱导黄瓜抗灰霉能力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葡萄球菌S-35安全性试验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葡萄球菌S-35 发酵液的制备 |
4.2.2 Ames体外试验 |
4.2.3 急性毒性试验 |
4.2.4 精子畸形试验 |
4.2.5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4.2.6 小鼠30 d喂养试验 |
4.3 数据统计分析及毒性评价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体外试验 |
4.4.2 体内试验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枇杷概述 |
1.1.1 枇杷简介 |
1.1.2 枇杷主要采后病害 |
1.2 枇杷采后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方法 |
1.3 拮抗酵母菌概述 |
1.3.1 拮抗酵母菌的特点和种类 |
1.3.2 拮抗酵母菌主要生防机理 |
1.4 拮抗菌生防制剂 |
1.4.1 液体制剂 |
1.4.2 固体制剂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及其拮抗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3.2 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
2.3.3 拮抗酵母菌的鉴定 |
2.3.4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试验 |
2.3.5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试验 |
2.3.6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试验 |
2.3.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4.2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2.4.3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 |
2.4.4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分析 |
2.4.5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pulcherrima E1 抑制枇杷采后灰斑病机理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确定 |
3.3.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确定 |
3.3.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
3.3.4 M.pulcherrima E1 寄生作用的试验 |
3.3.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
3.3.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 |
3.3.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
3.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分析 |
3.4.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 |
3.4.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 |
3.4.4 M.pulcherrima E1 的寄生作用 |
3.4.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析 |
3.4.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转录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RNA的提取及检测 |
4.3.2 枇杷果实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
4.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4.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4.4.5 差异表达基因RT-q PCR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代谢物的提取 |
5.3.2 代谢物LC-MS检测 |
5.3.3 代谢组分析方法 |
5.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主成分分析(PCA) |
5.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5.4.3 差异代谢物筛选和鉴定 |
5.4.4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5.4.5 转录组与代谢组的联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pulcherrima E1 活性冻干粉的制备及其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生防制剂制备技术路线 |
6.3.2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选择 |
6.3.3 单因素试验 |
6.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与最陡爬坡试验 |
6.3.5 响应面优化设计 |
6.3.6 冻干粉生防效力的评价 |
6.3.7 冻干粉贮藏期间活性的变化 |
6.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确定 |
6.4.2 单因素试验分析 |
6.4.3 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 |
6.4.4 最陡爬坡试验分析 |
6.4.5 响应面优化分析 |
6.4.6 冻干粉的生防效力 |
6.4.7 冻干粉贮藏期间的酵母菌细胞活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酵母菌生防制剂对枇杷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对贮藏枇杷果实的不同处理 |
7.3.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测定 |
7.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的腐烂情况 |
7.4.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基于硫同化作用途径的灰霉菌对反式-2-己烯醛抗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挥发性物质研究概况 |
1.1.1 植物挥发性物质 |
1.1.2 植物挥发性物质抑菌性 |
1.1.3 反式-2-己烯醛研究现状 |
1.2 灰霉菌简介 |
1.2.1 灰霉菌致病性 |
1.2.2 灰霉菌的主要防治措施 |
1.2.3 灰霉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转录组学 |
1.3.1 转录组学概述 |
1.3.2 RNA-seq技术 |
1.3.3 RNA-seq在灰霉菌的应用 |
1.4 灰霉菌硫代谢通路 |
1.4.1 真菌甲硫氨酸合成代谢途径 |
1.4.2 灰霉菌甲硫氨酸合成途径研究 |
1.5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机理 |
1.5.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作用及转录组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所用菌株 |
2.2.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浓度测定 |
2.3.1.1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最低杀菌浓度测定 |
2.3.1.2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
2.3.2 反式-2-己烯醛处理对灰霉菌抑菌转录组学分析 |
2.3.2.1 样品制备 |
2.3.2.2 RNA提取与检测 |
2.3.2.3 文库构建与质检 |
2.3.2.4 上机测序 |
2.3.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3 关键基因RT-qPCR验证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浓度测定 |
2.4.2 转录本测序结果分析 |
2.4.3 转录组分析反式-2-己烯醛处理灰霉菌的差异基因 |
2.4.4 反式-2-己烯醛改变的关键代谢通路分析 |
2.4.5 硫同化途径关键差异基因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抑菌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所用菌株与载体 |
3.2.2 实验培养基及相关溶液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4 引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Bcmet3和Bcmet16基因敲除 |
3.3.2 Bcmet3和Bcmet16基因回补 |
3.3.3 硫营养对敲除菌株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4 反式-2-己烯醛处理对灰霉菌突变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5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理化指标影响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灰霉菌基因Bcmet3和Bcmet16缺失突变株以及基因回补菌株的获得 |
3.4.2 硫营养对灰霉菌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3 反式-2-己烯醛处理对灰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4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理化指标影响 |
3.4.4.1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活性氧的影响 |
3.4.4.2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
3.4.4.3 反式-2-己烯醛对灰霉菌谷胱甘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含量影响反式-2-己烯醛抑制灰霉菌侵染番茄及草莓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果实硫含量改变 |
4.3.2 果实硫酸根含量测定 |
4.3.3 硫含量影响反式-2-己烯醛抑制灰霉菌侵染草莓 |
4.3.4 硫含量影响反式-2-己烯醛抑制灰霉菌侵染番茄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硫酸根浸泡对番茄及草莓硫含量的影响 |
4.4.2 硫含量影响反式-2-己烯醛抑制灰霉菌侵染番茄 |
4.4.3 硫含量影响反式-2-己烯醛抑制灰霉菌侵染草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表 |
四、几种灰霉病测定方法在新化合物筛选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D]. 田园园. 烟台大学, 2021(12)
- [2]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D]. 燕银芳. 兰州大学, 2021
- [3]大环内酯Macrolactin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对草莓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D]. 倪婕. 广西大学, 2020(07)
- [4]六株拮抗芽胞杆菌对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 宋文欣. 广西大学, 2020(07)
- [5]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D]. 吕秀秀.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6]耐酸耐盐多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几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D]. 张帅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7]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D]. 李如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黄瓜灰霉病生防菌S-35的筛选及其免疫防病机制初探[D]. 胡嘉宇.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9]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D]. 杨慧慧. 江苏大学, 2020(02)
- [10]基于硫同化作用途径的灰霉菌对反式-2-己烯醛抗性机制的研究[D]. 童志超. 浙江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