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饲料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

鄂尔多斯市饲料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1](2020)在《不同饲用燕麦和玉米品种在乌兰察布不同地区品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饲用燕麦和玉米,作为牲畜重要的优质牧草,在牧草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丰镇市和察哈尔右翼前旗,以5个品种的饲用燕麦(加燕、甜燕1号、甜燕2号、海威、牧乐思)和7个品种的饲用玉米(北农青贮208、石玉9号、9601、京科301、丰田9号、金岭377、文玉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乳熟期的植物功能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株高、鲜草产量、茎叶比、分蘖数、主穗长、DM含量、Ash、CP、ADF和不同饲用玉米的株高、鲜草产量、茎叶比、叶片数、叶宽、DM含量、Ash、CP间存在极显着差异。2.种植地区对饲用燕麦的株高、鲜草产量、茎叶比、分蘖数、DM含量、Ash、CP、NDF、ADF和对饲用玉米的株高、鲜草产量、茎叶比、叶片数、叶宽、DM含量、Ash、CP、NDF、ADF影响极显着。3.兴和县表现最好的饲用燕麦和玉米品种分别是:甜燕1号和文玉3号;丰镇市的为:牧乐思和文玉3号;察哈尔右旗前旗饲用燕麦表现最好为牧乐思(鲜草产量达39530.00kg·hm-2,CP含量为12.88%),饲用玉米表现最好的是:丰田9号和文玉3号(鲜草产量为82920kg·hm-2)。4.察哈尔右翼前旗是饲用燕麦和玉米的适宜种植区。

王晶[2](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孙平立[3](2018)在《内蒙古阿荣旗玉米生产调查报告》文中指出阿荣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基地之一,近些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阿荣旗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超过大豆和马铃薯,产量在全旗粮食总产中占70%。玉米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被称为“铁杆庄稼”,能够在各种土壤环境条件下生长,在阿荣旗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发展畜牧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对文章的理论部分进行分析,在阿荣旗农牧业局、统计局相关单位调查阿荣旗玉米生产上的主要数据。包括阿荣旗玉米种植分布情况、玉米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玉米机械数量及化肥农药用量等情况。在阿荣旗各乡镇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全旗农资经营单位调查经营的玉米品种、肥料、农药种类价格,农民购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如下:(1)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选择玉米品种上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全旗施用配方肥面积和大型机械数量不断增加,玉米总产在阿荣旗粮食总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玉米种植效益与其他作物相比,种植效益稳定,这也是农民选择种植玉米的原因。(3)阿荣旗玉米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机械设备等方面都需要改进。农户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水利设施差,机械化效率不高,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阿荣旗玉米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阿荣旗玉米发展的对策: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郝家田[4](2018)在《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1]。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品牌化战略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农产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内蒙古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其粮食产量居于我国各省份前列,是国家的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2]。内蒙古作为一个少数名族地区,其人文资源优势也比较明显,为其建立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内蒙古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与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发达的省份相比,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问题成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以特色农产品品牌为对象,全面地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之后对国内外农产品品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领域现有的研究状况及未来研究趋势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接着对与特色农产品品牌紧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而后,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找出了存在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同时,本文选取国内较为成功的农产品品牌作为介绍对象,对这些品牌的发展和创新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从中寻找出对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值得借鉴的启示。最后,论文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农畜产品民族特色,制定实施品牌农牧业发展规划、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品牌农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5](2018)在《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青贮饲用玉米新品种合饲4号是以L0823为母本、L98-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7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了解其栽培特性以及加速该品种的推广,在详细介绍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品质以及抗性表现的同时,又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以及灌浆期光合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饲4号青贮产量高,收获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8.0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6.37%、粗蛋白8.34%,营养品质高,饲用价值优良,且具有较强抗病抗倒能力;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逐渐减小,初始荧光F0逐渐增加,最大量子数Fv/Fm与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逐渐减小,且回归分析表明,合饲4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9 043.3株/hm2左右,该密度下其生物产量可达87 008.5 kg/hm2。

邵志琴[6](2018)在《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剖析》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使得其农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对于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分析很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丰富研究,细化结论,对生产实践也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内蒙古农作物生产现状进行剖析。

林真[7](2017)在《华北地区玉米秸秆可饲化品种筛选及粮饲兼优栽培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采用饲料相对值法(Relative feed value,RFV)、隶属函数法(Subordinate function)、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美国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等四种方法对不同品种玉米秸秆的饲用品质分别评估,并对不同评价体系之间所用的方法和分析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初步确定主成分分析法在粗略评估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时,能兼顾多种影响因素,可操作性强,效率相对更高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粗略评估了华北地区34个玉米品种的秸秆品质,并对不同品种秸秆的饲用品质进行了排序。此外,为探讨华北地区主推的两个国审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伟科702“粮饲兼优”的最佳栽培模式,分别设置了不同梯度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比较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秸秆生物量和秸秆综合饲用价值等指标,分别筛选出了郑单958和伟科702“粮饲兼优”的最佳栽培体系,此结果可为本地区玉米种植户在籽粒相对稳产的基础上,实现“粮饲兼优”,在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同时,也可适度提高农业附产值,有效减缓秸秆焚烧等环境问题。试验一针对华北地区种植的15个玉米品种,采用饲料相对值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CNCPS法分别对其秸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经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四种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是相对简单但又能较好的粗略评估玉米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试验二以华北地区规模化推广种植的34个玉米品种秸秆为材料,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范氏纤维分析法等测定其营养品质,采用SPSS软件对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4个玉米品种秸秆的饲用价值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NK718>裕丰303>隆平206>联创808>郑黄糯2号>屯玉808>蠡玉97>秋乐218>登海605>联玉618>天泰16>华农138>滑玉14>先玉335>浚单26>漯单6号>豫禾988>迪卡667>漯单9号>先科338>蠡玉35>浚单20>浚单29>阳光98>金玉1233>蠡玉16>阳光99>濉玉1691>蠡玉86>吉祥1号>滑玉12>郑单958>伟科702>联玉58。聚类分析发现,NK718、裕丰303、隆平206为一类;联创808、郑黄糯2号、屯玉808、蠡玉97为一类;秋乐218、登海605、联玉618、天泰16、华农138、滑玉14、先玉335为一类;濉玉1691、蠡玉86、吉祥1号、滑玉12、郑单958、伟科702为一类;联玉58单独为一类;浚单26、漯单6号、豫禾988、迪卡667等13个品种聚为一大类。综合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可知,NK718、裕丰303、隆平206、联创808、郑黄糯2号、屯玉808和蠡玉97等品种秸秆的饲用品质相对较高,若遵从华北地区现有的耕作模式和栽培习惯,而又“粮饲兼顾”,则可优先种植这七个品种,以提高本地区秸秆的饲料化水平,增加农业附产值。试验三以两个国审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伟科702为对象,参考华北地区现有的栽培模式,分别设计并构建研究了两个品种籽粒高产和秸秆饲用品质兼顾的丰产农艺技术体系。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万株/公顷、6.75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和8.25万株/公顷共4个密度水平和5个施肥梯度,底肥:0kg/公顷、600kg/公顷、750kg/公顷、900kg/公顷和口肥750kg/公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并结合籽粒产量和秸秆生物量,构建并初步验证了郑单958和伟科702在商丘和焦作等地区“粮饲兼优”的最佳栽培模式。

张翼超[8](2017)在《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并引发多种衍生、次生灾害,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利用东胜国家基准气候站(现已更名为东胜国家基本气象站)及7个旗区1957—2015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局地气候变暖的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力求经过分析所得的结论能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在今后的天气预报制作、防灾减灾、预警发布等多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赵婧[9](2016)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使得其农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很大,并将持续增加,因而研究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以期为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生产效益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促进内蒙古农业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且目前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人口与土地关系日益紧张,更应大力发展各地农作物比较优势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只有努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区内地形复杂,使各农业区生态条件、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而目前学者们更注重将全国或全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从农作物本身出发系统的,区域的比较分析较少,因此对于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优势产区分析很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细化结论,对生产实践也将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体系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进行国内比较优势分析,最终得出: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内蒙古地区主要农作物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有:玉米、豆类、马铃薯、向日葵和甜菜此5种农作物。而稻谷和烤烟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小麦则不具有比较优势。再从具体农作物角度出发,对内蒙古12个盟市此5种农作物的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各盟市农业生产条件及相关政策,最终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合理的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内蒙古农业的发展有所贡献,促进内蒙古地区农业实现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

申宇[10](2016)在《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历来重视农业问题,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对农业本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在中国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最需要关注的是粮食问题,而粮食价格又是粮食问题的关键。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粮食市场风云变幻,粮食价格波动频繁且复杂。粮食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了生产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福利,也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易于种植、产量稳定且附加值高,可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能源等多种用途,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粮食作物。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和较高的产量,许多农民以种植玉米为生。玉米价格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百姓生活和广大玉米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对加工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整个玉米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冲击,甚至会波及到内蒙古经济发展。本文在充分了解内蒙古玉米产业发展情况基础上,通过与全国和其他地区对比,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内部传导和外部冲击理论深入研究了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应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饲用燕麦和玉米品种在乌兰察布不同地区品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饲用燕麦和玉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主要植物功能性状和营养品质
    1.3 评价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来源
    2.3 试验设计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4.1 植物功能性状的测定
        2.4.2 植物营养品质的测定
        2.4.3 综合评价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饲用燕麦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1.1 兴和县饲用燕麦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1.2 丰镇市饲用燕麦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1.3 察哈尔右翼前旗饲用燕麦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2 不同品种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2.1 兴和县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2.2 丰镇市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2.3 察哈尔右翼前旗饲用玉米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
    3.3 饲用燕麦和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3.3.1 兴和县饲用燕麦综合评价
        3.3.2 丰镇市饲用燕麦综合评价
        3.3.3 察哈尔右翼前旗饲用燕麦综合评价
        3.3.4 兴和县饲用玉米综合评价
        3.3.5 丰镇市饲用玉米综合评价
        3.3.6 察哈尔右翼前旗饲用玉米综合评价
    3.4 不同地区饲用燕麦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方差分析
        3.4.1 不同地区饲用燕麦植物功能性状的方差分析
        3.4.2 不同地区饲用燕麦营养品质的方差分析
    3.5 不同地区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及营养品质方差分析
        3.5.1 不同地区饲用玉米植物功能性状的方差分析
        3.5.2 不同地区饲用玉米营养品质的方差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地区的饲用燕麦性状变化
        4.1.1 不同地区的饲用燕麦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化
        4.1.2 不同地区的饲用燕麦的营养品质性状变化
    4.2 不同地区的饲用玉米性状变化
        4.2.1 不同地区的饲用玉米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化
        4.2.2 不同地区的饲用玉米的营养品质性状变化
    4.3 综合评价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标准化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内蒙古阿荣旗玉米生产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世界玉米生产现状
        1.2.2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1.2.3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概况
    1.3 阿荣旗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气候特点
        1.3.3 社会经济概况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内容
    2.2 调查方法
        2.2.1 文献调查法
        2.2.2 实地调查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阿荣旗玉米生产概况
        3.1.1 玉米种植面积概况
        3.1.2 阿荣旗玉米单产概况
        3.1.3 阿荣旗玉米总产概况
    3.2 阿荣旗玉米生产现状
        3.2.1 阿荣旗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3.2.2 阿荣旗耕地及肥力条件
        3.2.3 阿荣旗水资源
        3.2.4 玉米肥料使用
        3.2.5 种植的玉米品种
        3.2.6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3.2.7 阿荣旗玉米生产栽培技术
        3.2.8 阿荣旗农业机械现状
        3.2.9 阿荣旗玉米秸秆利用现状
        3.2.10 阿荣旗玉米收储流通加工现状
    3.3 阿荣旗玉米生产成本及种植效益分析
        3.3.1 玉米生产成本分析
        3.3.2 土地流转费用
        3.3.3 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3.3.4 阿荣旗粮食补贴现状
    3.4 阿荣旗玉米科技推广创新与能力建设
        3.4.1 科技推广创新与能力建设现状
        3.4.2 科技推广创新与能力建设需求
    3.5 阿荣旗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3.5.1 种植布局不合理
        3.5.2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有效灌溉面积少
        3.5.3 农业机械落后
        3.5.4 玉米种植户整体素质不高
        3.5.5 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3.5.6 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产量提高
        3.5.7 施肥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
    3.6 阿荣旗玉米产业发展相应对策
        3.6.1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3.6.2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3.6.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6.4 提高耕地质量
        3.6.5 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3.6.6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6.7 增强气象部门预测能力
    3.7 小结
4 讨论
    4.1 玉米品种
    4.2 玉米收获机械
    4.3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4.4 农药使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特色农产品品牌概述
    2.1 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
    2.2 品牌
    2.3 农产品品牌
    2.4 农产品品牌作用
    2.5 农产品品牌建设要素
    2.6 “三品一标”
第三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存在问题
    3.1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总体概况
    3.2 存在问题
    3.3 原因分析
第四章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知名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4.2 对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充分挖掘农畜产品民族特色
    5.2 制定实施品牌农牧业发展规划,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
    5.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产地环境
    5.4 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5.5 着力培育品牌创建主体,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5.6 强化农畜产品品牌认证、保护与市场监管工作
    5.7 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品牌农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选育过程和方法
    1.3 品种比较试验
    1.4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1.5 密度试验
    1.6 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特征特性
    2.2 物候期及发病情况
    2.3 生产性能
        2.3.1 品种比较试验
        2.3.2 区域试验
        2.3.3 生产试验
    2.4 营养品质
    2.5 密度试验结果
        2.5.1 不同种植密度对净光合速率以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2.5.2 不同密度下合饲4号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2.5.3 不同密度下合饲4号生物产量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6)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农业生产条件基本概况
2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及分布现状
3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特征分析

(7)华北地区玉米秸秆可饲化品种筛选及粮饲兼优栽培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
    1.2 玉米等作物秸秆类粗饲料品质的研究
    1.3 粗饲料原料饲用品质的评估方法
    1.4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等作物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2 四种粗略评估玉米秸秆饲用价值方法的比较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2.2.2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2.3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2.4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2.2.5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测定
        2.2.6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测定
        2.2.7 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2.2.8 粗淀粉含量的测定
        2.2.9 磷含量的测定
        2.2.10 钙含量的测定
        2.2.11 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的测定
        2.2.12 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的测定
        2.2.1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2.14 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
    2.3 四种粗略评估玉米秸秆饲用价值方法的计算公式
        2.3.1 饲料相对值法(RFV法)
        2.3.2 隶属函数法
        2.3.3 主成分分析法
        2.3.4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15 个玉米品种秸秆的营养品质
        2.5.2 饲料相对值(RFV)分析结果
        2.5.3 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
        2.5.4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结果
        2.5.5 聚类分析法分析结果
        2.5.6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法)分析结果
    2.6 讨论
    2.7 结论
3 华北地区34个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的分析评价
    3.1 实验材料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玉米品种秸秆的营养品质分析
        3.2.2 主成分分析
        3.2.3 聚类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4 密度和复合肥对玉米籽粒产量与秸秆饲用品质兼顾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
    4.2 实验方法
        4.2.1 秸秆各营养指标的测定方法同 2.2.1
        4.2.2 玉米产量的测定方法
    4.3 数据分析同 2.3.2-2.3.4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密度和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4.2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玉米秸秆饲用品质
    4.5 讨论
    4.6 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谢

(8)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各站点地理信息
    1.2 农牧业界限温度
2 结果分析
    2.1 各站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2.2 1957—2015年鄂尔多斯地区气温距平分析
    2.3 气候变暖对鄂尔多斯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2.3.1 气温上升,造成农作物减产
        2.3.2 气温上升,影响农作物分布及结构
        2.3.3 气温上升,导致农业成本增加
3 结论
    3.1 总体趋势
    3.2 对保证农业生产提出了新要求

(9)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比较优势
        1.2.2 农作物比较优势
    1.3 文献综述
        1.3.1 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1.1 国外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1.2 国内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2 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2.1 国外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2.2 国内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现状
        1.3.3 评价
    1.4 研究思路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理论依据
        2.1.1 绝对优势理论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哈伯勒的机会成本说
        2.1.4 要素禀赋理论
    2.2 方法介绍
        2.2.1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2.2.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2.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3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剖析
    3.1 内蒙古农业生产条件基本概况
    3.2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及分布现状
    3.3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特征分析
4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4.1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国内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值分析
    4.2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国内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值分析
    4.3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国内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值分析
    4.4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结论
5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1 内蒙古玉米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2 内蒙古豆类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3 内蒙古马铃薯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4 内蒙古向日葵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5 内蒙古甜菜比较优势产区分析
    5.6 内蒙古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产区分析结论
6 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对策
    6.1 加强对优势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技术研究
    6.2 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6.3 保护耕地
    6.4 发展特色农产品
    6.5 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业销售现代化
    6.6 提升品质,做高端农产品
    6.7 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方式
    6.8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扶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安全有关概念
        1.2.2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
        1.2.3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方法
        1.2.4 关于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5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1.3.1 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内蒙古玉米主产区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2.1 供需状况分析
        2.1.1 种植分布情况
        2.1.2 近年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
        2.1.3 需求情况
    2.2 内蒙古玉米流通状况
        2.2.1 收购主体
        2.2.2 收购价格
        2.2.3 储备数量与仓储设施
        2.2.4 销售与运输
    2.3 本章小结
3 价格波动理论与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态势
    3.1 价格波动的内涵
    3.2 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
        3.2.1 劳动价值论
        3.2.2 供需价格论
        3.2.3 制度政策论
    3.3 内蒙古玉米价格的波动态势
        3.3.1 内蒙古历年玉米价格与全国平均价格比较
        3.3.2 内蒙古与其他玉米产区历年价格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4.1 内部传导因素
        4.1.1 玉米作物的生长周期
        4.1.2 生产成本
        4.1.3 产量与库存变化
    4.2 外部冲击因素
        4.2.1 天气因素
        4.2.2 宏观政策影响
        4.2.3 玉米能源化
        4.2.4 收入
        4.2.5 替代品价格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
    5.1 对经济的影响
    5.2 对社会的影响
6 对策建议
    6.1 引导最低收购价政策向目标价格制度过渡
    6.2 推广完善补贴制度
        6.2.1 鼓励市场收购主体入市
        6.2.2 实施农民直补政策,保证农民利益
    6.3 加工企业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延伸产品精深加工
    6.4 关注市场与政策动向,积极参与改革进程
    6.5 加大科研和基础设施投入
    6.6 强化对全球玉米供需市场的监测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饲用燕麦和玉米品种在乌兰察布不同地区品比研究[D]. 王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3]内蒙古阿荣旗玉米生产调查报告[D]. 孙平立.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问题研究[D]. 郝家田. 长江大学, 2018(12)
  • [5]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J].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北方农业学报, 2018(01)
  • [6]内蒙古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剖析[J]. 邵志琴. 现代农业, 2018(01)
  • [7]华北地区玉米秸秆可饲化品种筛选及粮饲兼优栽培体系构建[D]. 林真. 郑州大学, 2017(12)
  • [8]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变暖的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J]. 张翼超. 内蒙古气象, 2017(01)
  • [9]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研究[D]. 赵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10]内蒙古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申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鄂尔多斯市饲料玉米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