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扑热息痛泡腾颗粒鉴别反应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晶[1](2021)在《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表/界面调控及其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有前途的可见光催化剂,在污染物降解和产能方面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但通过传统方法制备的块状g-C3N4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快和电子传导性差等内在缺陷,导致其光催化性能受限。为了克服g-C3N4固有的缺陷,提高其光催化活性,采用形貌调控、元素掺杂、构建异质结结构、碳材料负载等策略是较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本论文通过构建异质结和离子掺杂来提高氮化碳的光催化活性,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延长光生电子空穴的寿命。异质结的构建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提高了光催化活性;离子的掺杂缩小了氮化碳的带隙宽度,使其吸收和利用更多的可见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制备了g-C3N4/(101)-(001)-Ti O2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IR、TEM、HRTEM和XP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证实了g-C3N4/(101)-(001)-Ti 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基本结构。TEM和HRTEM结果表明,该锐钛矿Ti O2纳米晶体含有12.6%的(001)面和87.4%的(101)面,并原位生长在氮化碳的表面。在模拟太阳光的氙灯辐射下,不同比例的g-C3N4/(101)-(001)-Ti O2杂化材料均对扑热息痛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活性。其中比例为g-C3N4/(101)-(001)-Ti O2=2:1的样品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其反应速率常数是单纯g-C3N4和(101)-(001)-Ti O2的1.69和4.14倍。光辐射6 h内,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效率达到66.49%。猝灭试验表明,在复合光催化反应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团是·O2-和·OH。结合半导体能带理论分析,g-C3N4与Ti O2的(101)面形成了Z型异质结,Ti O2本身的(101)与(001)面是Ⅱ型异质结。此外,g-C3N4/(101)-(001)-Ti O2=2:1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g-C3N4和(101)-(001)-Ti O2复合形成的双异质结结构,使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速率加快,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优化,进而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质。(2)采用热聚合法制备了g-C3N4、不同比例的K,P,O-g-C3N4-x以及K,P,O,S-g-C3N4光催化剂。K,P,O,S四个元素的掺杂不仅缩小了g-C3N4的带隙宽度,从2.69e V降低到2.46 e V,吸收和利用更多的可见光,还增加了反应活性位点的密度,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重组。在氧饱和并存在少量异丙醇的酸性(p H=3)的光催化体系中,杂元素修饰的g-C3N4对光合成过氧化氢的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K,P,O,S-g-C3N4的产量最高,产生的过氧化氢达到6231μM,分别是单纯g-C3N4(485μM)和K,P,O-g-C3N4-3%(5246μM)的12.85和1.19倍。活性自由基捕获试验证明超氧自由基(·O2-)是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并提出了相应的电子转移机理。通过稳定性试验,证明了该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是一种绿色的光催化剂。(3)在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K,P,O,S-g-C3N4对磺胺甲恶唑和四环素均表现出高效的去除率。对于磺胺甲恶唑而言,光辐射180 min内,K,P,O,S-g-C3N4对其降解率达到97.22%,是单纯g-C3N4(57.04%)的1.7倍。30 min内,K,P,O,S-g-C3N4对四环素的降解率可达到64.07%,是单纯g-C3N4(46.12%)的1.39倍。通过考察环境中存在的干扰离子对K,P,O,S-g-C3N4光催化体系的影响,发现干扰离子的存在或多或少会影响降解效果,或提高或抑制。但在实际环境中,对磺胺甲恶唑和四环素的降解效果均轻微降低,这是环境中存在的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光降解四环素的降解产物,本论文推断出了四环素降解的具体的可能降解路径。
刘元元[2](2020)在《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简称KMPS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体消毒剂,在国内外畅销30多年,因技术垄断及行政保护的原因,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无类似产品上市。由于粉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涨袋,流动性不佳,水产应用中不易沉入水底,影响了粉剂的使用。颗粒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小,稳定性更好,因此更安全和更方便临床使用。本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临床试验等研究,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现对其总结如下:1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的验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稳定性,确定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六偏磷酸钠20.9%,包被氯化钠2%,氨基磺酸8.0%,TX-10 4%,苋菜红指示剂0.1%,酸碱成分分开制粒后混合,中试成品率可达95%以上,质量稳定,可用于大生产。2质量研究开展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产品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和起草说明。通过对三批次中试产品的质量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药物稳定性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同时遵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放置6个月,长期放置24个月,性状、p H值和溶解性基本无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部符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表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2年。4临床试验与评价4.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验证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可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灭;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可达100.0%;1:600以及1:8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及以上杀菌率可达90.0%。试验结果证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与virkon基本一致,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4.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抗有机物干扰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内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消毒剂杀灭含有机干扰物的悬液中细菌繁殖体所需剂量,以验证其实际不受有机物干扰杀菌剂量。由试验结果可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杀菌效果可不受有机物干扰,1:400稀释浓度作用30 min不受有机物干扰。同稀释度的杀菌效果优于卫可和自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4.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对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4.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畜禽舍的地面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min后,中浓度(1:200)消毒3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溶液(1:200)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99%以上;对畜禽舍的空气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配成的溶液(1:200)消毒1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陆旭[3](2020)在《基于UV-LED的光催化氧化乙酰苯胺类药物的效能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地表水以及水处理工艺中检出频繁的问题,本文以波长为365 nm的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Light-Emitting Diode,UV-LED)作为紫外光源,通过活化双氧水(H2O2)、自由氯(Free Activated Chlorine,FAC)以及过二硫酸盐(PS)三种氧化剂,对典型NASIDs药物非那西汀(Phenacetin,PNT)和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CT)药物污染控制开展研究。考察了氧化剂投量、光照强度及p H等因素分别对UV365-LED/H2O2,UV365-LED/FAC和UV365-LED/PS三个系统降解NSAIDs的影响。结果表明:UV365-LED/H2O2系统中,在p H 3.0时ACT在60 min内去除率和kobs最大,分别为29.2%和5.9×10-3min-1。在p H 5.0时PNT的60 min去除率和kobs最大,分别为31.2%和6.0×10-3 min-1。UV365-LED/FAC系统中,p H 8.5时对污染物去除效能最大,15 min时PNT和ACT的去除率均达到100%,对应kobs分别为2.3×10-1和4.7×10-1 min-1。UV365-LED/PS系统中,p H 8.5时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最好,60 min内PNT和ACT均完全降解(100%去除),对应kobs分别为1.8×10-1和1.2×10-1 min-1。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法(ESR)和醇类抑制实验法对各系统中活性氧组分(ROS)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结果表明UV365-LED/H2O2系统中主要ROS种类为羟基自由基(·OH);UV365-LED/FAC系统中主要ROS种类为·OH、臭氧(O3)和活性氯自由基(RCS);UV365-LED/PS系统中主要ROS种类为·OH、硫酸根自由基(SO4·-)、单线态氧(1O2)和超氧自由基(O2-·)。在UV365-LED/FAC系统中,降解PNT时,RCS所占的平均贡献率最大,为57.4%,而在降解ACT时,FAC贡献率最大,平均为51.3%。但在UV365-LED/PS系统中,SO4·-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在降解PNT和ACT时分别为52.9%和53.0%。进一步对系统的矿化率研究,发现三个系统中矿化率均远小于污染物去除率。UV365-LED/FAC系统在p H 8.5的情况下,经预氧化后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和毒性均明显下降,而p H 5.5和7.0时,经过UV365-LED/PS系统预氧化后,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和毒性均有大幅下降。通过经济性分析,在UV365-LED/H2O2、UV365-LED/FAC和UV365-LED/PS系统中EE/O值的范围分别为1.80~2.97、0.046~0.086和0.089~0.137 k Wh/m3/order,表明UV365-LED活化氧化剂工艺可以很好的运用在实际的水处理工程中。
刘志友[4](2020)在《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制备工艺改进及质量研究》文中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及手术后止痛。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片剂、注射剂、口服溶液等剂型被广泛使用,在液体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不稳定。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原处方及制备工艺生产出的产品检验结果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要重新确立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媒种类及用量,并且达到提高对乙酰氨基酚在系统中稳定性的目的,优化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使其适合工业化生产。该课题通过对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研究,对处方、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重新确定处方及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自制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研究,此课题要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使产品在有效期内质量稳定。参考原处方及制备工艺,通过实验又重新确定了新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先将丙二醇、聚乙二醇400加热至80℃,再用适量80℃纯化水溶解焦亚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将上述两种液体混合,然后将处方中规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加入到混合液体中,待对乙酰氨基酚完全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苯甲醇,搅拌药液至均匀,用相应的滤材过滤后进行灌装,进行全项检验,制得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药液。共试制了三批样品,对三批样品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对其中微生物限度和含量测定进行了检验方法学验证。对样品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通过对连续三批中试生产产品的稳定性考察研究,采用改进后处方和制备工艺生产的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各项考察指标与0月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该课题解决了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性差且不稳定、容易被氧化的问题,确定了溶剂的名称和用量,达到了使对乙酰氨基酚增溶的目的,并且使对乙酰氨基酚在溶液体系中保持稳定,进而使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质量稳定。按现行的国家药品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产品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说明处方及制备工艺改进可行,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杨辉[5](2019)在《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制定其质量标准,为制剂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补肾固表方中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黄芩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于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2根据补肾固表方的功能主治及有效成分特性,确定以水为溶媒的提取工艺路线。分别以6种活性成分和多糖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同时以单因素实验法确定浸膏干燥工艺。以吸湿率为指标,优选辅料种类与用量,确定颗粒成型工艺。并依据《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验证3批补肾固表颗粒中试工艺。3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补肾固表颗粒中的补骨脂和防风,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6种指标成分含量。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颗粒剂项下相关要求进行检查。4对3批补肾固表颗粒中试产品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1建立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补肾固表方中6种成分的含量,蒽酮-硫酸比色法可用于测定其多糖含量,方法学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良好。2优选的水提工艺和浸膏干燥工艺为:按处方称取饮片,加8倍量水,微沸提取3次,每次1 h,浸膏采用真空度-0.085 MPa-0.095 MPa的60℃真空干燥。成型工艺为:按干膏粉与蔗糖粉1:0.68比例混匀,以88%(mL/mL)乙醇搅拌,用一号筛制粒,70℃干燥。3批中试工艺验证结果分别为:浸膏得率分别为64.1%、69.2%、64.7%,干膏块得率分别为34.9%、37.3%、33.1%,蔗糖粉/干膏块的比值分别为0.7、0.6、0.8,成品颗粒得率分别为95.2%、97.6%、98.8%。3批中试产品的性状、粒度、溶化性、水分、装量差异、定性鉴别、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3所建立的2种饮片薄层色谱鉴别法和HPLC法同时测定6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可行,并暂定了含量限度,各检查项目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4初步稳定性研究表明:补肾固表颗粒在加速试验、中间条件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3种储存环境下,8个考察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说明本研究确定的中试制备工艺和纯铝复合膜包装可行,初步确定补肾固表颗粒有效期为18个月。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针对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的各分析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定的质量标准可控,中试产品稳定,为该制剂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余彬[6](2019)在《中水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分析及潜在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日益紧张,中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和含水层补给等。中水回用虽能缓解一定的供水压力,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的制约,一些有毒有机污染物,比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不能有效去除,导致其最终进入环境介质,长期暴露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PPCPs在中水中被频繁检出,是引起中水回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论文研究中水中典型17种PPCPs的污染特征,以及中水处理工艺对典型PPCPs的去除效率,并评估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典型PPCPs对水生动植物和人群健康带来的风险。研究结果为污水处理与中水再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污水中典型的17种PPCPs为研究对象,包括消炎止痛药、抗生素、广谱抗菌剂、激素等。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样中典型PPCPs的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对典型PPCPs的回收率在60%110%之间,检出限为0.11.63ng/L。对厦门市某中水处理站进出水中典型PPCPs的浓度进行监测。进水中17种PPCPs的浓度范围在ND5485.0ng/L之间,扑热息痛(ACE)和咖啡因(CAF)的浓度最高,平均浓度达到1784.5ng/L和1622.0ng/L,其中12种PPCPs在进水中的检出率为100%;在出水中典型PPCPs的浓度范围在ND279.0ng/L之间,安替比林(ANT)、双氯酚酸(DF)、吲哚美辛(IND)和甲芬那酸(MA)在出水中检出率为100%(N=10),浓度最高的为炔雌醇(EE2)。随着季节变化,中水站进水中典型PPCPs浓度发生变化,夏季PPCPs总浓度高于冬季2倍以上。中水处理工艺对扑热息痛(ACE)和咖啡因(CAF)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为98.06%和97.28%;对卡马西平(CAR)的去除效果差,甚至出水浓度高于进水浓度。生物工艺是去除典型PPCPs的关键单元,消毒工艺对炔雌醇(EE2)和磺胺甲恶唑(SMX)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中水中典型PPCPs的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4种物质(炔雌醇EE2,雌酮E1,磺胺甲恶唑SMX,三氯卡班TCC)对水生生物有高度风险,4种物质(扑热息痛ACE,双氯酚酸DF,布洛芬IBP,三氯生TCS)对水生生物有中度风险,受影响较大的生物种群为鱼类和软体动物。对人群风险系数较高的是炔雌醇(EE2)、双氯酚酸(DF)、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P)、雌酮(E1)和吉非罗齐(GEM),其HQ均小于10-6,所有物质的健康风险系数都远小于1。但由于暴露浓度与暴露时间的变化以及长期累积效应,长期暴露PPCPs对生物和人类健康仍具有潜在风险。
潘晓艺[7](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扑热息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全球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饮用水中不断检测到非甾体抗炎药——扑热息痛的存在。扑热息痛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对喷雾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扑热息痛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究了外加氧化剂对非甾体抗炎药扑热息痛和双氯芬酸钠的适用性,实验表明:使用空气作为放电气体处理扑热息痛溶液时,必然会形成活性氧物质(ROS)和活性氮物质(RNS),进而在溶液中检测到·OH、O3、H2O2、NO2-和NO3-的产生。其中,·OH、O3和H2O2的形成提高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氧化能力;NO2-的形成导致扑热息痛被氧化为3-硝基-4-乙酰氨基酚,且延缓了3-硝基-4-乙酰氨基酚的降解,从而不利于TOC的去除;而NO3-的形成对扑热息痛矿化过程没有影响。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液体循环流量、处理时间和放电功率对TOC去除率具有显着影响,减小液体循环流量、延长处理时间、增加放电功率可以提高TOC去除率。考虑到反应器的能量产率,实现扑热息痛矿化的最优参数为处理时间30 min、放电功率500 W、液体循环流量50 mL/min,在此条件下扑热息痛实现47.4%的TOC去除率。在喷雾式DBD反应器中,扑热息痛被降解为3-硝基-4-乙酰氨基酚、亚硝基苯酚/乙酰胺、N-甲基乙酰胺、乙酰胺和小分子有机酸,这些中间产物最终被彻底氧化为CO2、H2O和NO3-。分别向溶液中投加2.00 mmol/L的过硫酸钠和1.35 mmol/L的过氧化氢两种氧化剂时,非甾体抗炎药扑热息痛和双氯芬酸钠的TOC去除率分别各提高了 9.6、26.2倍和0.6、1.7倍。外加氧化剂对DBD处理污染物具有协同作用,且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污染物矿化率增加。
张谷羽[8](2018)在《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降解水中扑热息痛的研究》文中提出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简称APAP),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自从1877年问世以来,它迅速风靡全球,在一个多世纪的广泛使用中,APAP缓解治愈了无数人的病痛。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APAP既不能被人体完全代谢,也不能被市政污水厂完全降解,残留的APAP及其代谢产物最终进入自然水体,以较低的浓度持久存在。APAP在生物体内具有较长的代谢周期,会在生物体内累积并富集到一个较高的浓度,最终经由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本论文以APAP为降解的目标污染物,首先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TiO2纳米光催化剂,然后将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与制备的纳米催化剂进行耦合用于对APAP的降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论文首先以密闭氧化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简称GO),然后以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简称RGO)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并对该复合催化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PS),比表面积仪(BET)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TiO2成功负载在RGO片层上,并与RGO以共价键紧密结合。论文随后利用RGO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协同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APAP,并从等离子电源的放电电压、能源利用效率、溶液的初始pH值、催化剂添加量、复合催化剂中GO与TiO2的质量比、催化剂多次循环后的稳定性等方面探讨了该复合体系用于水中APAP降解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和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耦合纯TiO2,该复合体系可以大幅提高水中APAP的降解效率。此外,提高等离子电源的放电电压,增加催化剂添加量,提高溶液初始pH值都能提高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为18kV,APAP初始浓度为20mg/L,溶液初始pH值为9,催化剂添加量为0.25g/L,GO/TiO2质量比为1:20时,经过18min放电反应,APAP的降解率可达92%。同时,论文探究了 RGO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协同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降解APAP的反应机理。具体来说,论文分别研究了在反应过程中复合体系的H2O2和O3积累浓度、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TOC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能显着增加H2O2的生成,加快O3的分解,并促进APAP苯环的断裂,提高矿化率。最后,论文结合前线分子轨道理论(Frontiermolecularorbital theory)和液质联用(HPLC/MS)检测结果,推导出了 APAP在RGO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协同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复合体系中可能的降解路径。
金超[9](2014)在《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的合成、表征及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洛芬(Ibuprofen,IPF)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扑热息痛(Paracetamol,PCM)也称之为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因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退热,而被广泛应用于感冒的辅助治疗,是治疗感冒及镇痛类药物中最常用的成分。本文以减小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对胃肠道刺激为设计思路,将扑热息痛和布洛芬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前体药物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4-(乙酰基氨基)酚性羟基-异丁苯丙酸,PHI),并对其结构、理化性质、体外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以DCC/DMAP为催化剂合成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并通过重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通过UV、HPLC、R、H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合成工艺和结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合成条件为:扑热息痛/布洛芬配比为1:1.5,反应时间为8h,溶媒体积为70ml,平均收率达66.53%。体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PHI在37℃和60℃条件下,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与温度正相关,温度越高,降解越快:PHI在pH值为4.0~6.0之间最稳定。通过小鼠热板试验和耳郭肿胀试验考察孪药的镇痛和抗炎效果,并通过SPSS19.0分析其差异,结果显示:低复方组的镇痛和抗炎效果明显低于其他组,说明低复方的药物剂量还没有达到治疗所需的剂量:PHI的镇痛和抗炎效果与PCM、IPF、中复方组和高复方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说明PHI的药效与原药和当量的物理混合药物相当;中复方组和高复方组的镇痛和抗炎效果也没有明显差异,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减少药物使用剂量,以中复方当量的剂量为孪药的使用剂量。初步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HI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效果,并且与原药和当量的(中剂量)物理混合物没有差异。初步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PHI对胃部的刺激明显低于当量的PCM、IPF和物理混合物,证明了将PCM和IPF合成为孪药能够屏蔽他们的酸性集团,减小对胃部的刺激,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的应用范围。本研究根据前体药物设计原理,成功合成了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其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物收率和纯度较高,反应要求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相比,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药效没有明显变化,并且明显降低了对胃部的刺激。本实验研究结果为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好地发挥扑热息痛和布洛芬解热镇痛抗炎的性能和进一步开发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褚晓凌,王洪燕,郭永建[10](2014)在《英国急性输血反应调查和处理指南解读》文中研究表明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The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新近发布了《急性输血反应调查和处理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针对急性输血反应(acute transfusion reaction,ATR)的发现、初步处理、进一步调查和后续处理与报告等方面提出20条推荐意见。这些推荐意见是临床医师调查和处理ATR的重要参考依据。《指南》以循证输血医学为基础,是英国的国家输血指引。鉴于我国目前尚无针对输血反应的调查处理指南,《指南》值得学习和借鉴。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二、扑热息痛泡腾颗粒鉴别反应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扑热息痛泡腾颗粒鉴别反应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表/界面调控及其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1.2.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研究背景 |
1.2.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基本原理 |
1.2.3 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
1.2.4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发展趋势 |
1.3 石墨相氮化碳简介 |
1.3.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
1.3.2 石墨相氮化碳的结构和性质 |
1.3.3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方法 |
1.3.4 石墨相氮化碳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第2章 g-C_3N_4/(101)-(001)-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测试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3 g-C_3N_4/(101)-(001)-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3.1 g-C3N4 的制备 |
2.3.2 (101)-(001)-Ti O2 的制备 |
2.3.3 g-C_3N_4/(101)-(001)-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g-C_3N_4/(101)-(001)-T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红外光谱分析(IR)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
2.4.6 电子自旋共振(ESR) |
2.5 g-C_3N_4/(101)-(001)-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2.5.1 光催化活性测试 |
2.5.2 自由基捕获试验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XRD分析 |
2.6.2 IR分析 |
2.6.3 TEM和 HRTEM分析 |
2.6.4 XPS分析 |
2.6.5 UV-Vis DRS分析 |
2.6.6 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
2.6.7 活性自由基分析 |
2.6.8 ESR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K,P,O,S修饰g-C_3N_4的制备及其用于光合成过氧化氢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3 K,P,O,S修饰g-C3N4 的制备 |
3.3.1 K,P,O修饰g-C_3N_4的制备 |
3.3.2 K,P,O,S修饰g-C_3N_4的制备 |
3.4 K,P,O,S修饰g-C_3N_4的表征分析 |
3.5 K,P,O,S修饰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3.5.1 光合成H2O2 性能测试 |
3.5.2 光催化H_2O_2分解的测试 |
3.5.3 催化剂稳定性能测试 |
3.5.4 活性自由基捕获试验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XRD分析 |
3.6.2 FESEM-EDS(Mapping)分析 |
3.6.3 XPS分析 |
3.6.4 UV-Vis DRS分析 |
3.6.5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分析 |
3.6.7 光合成H_2O_2性能的研究 |
3.6.8 H2O2 分解的测试 |
3.6.9 光合成H_2O_2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3.6.10 稳定性分析 |
3.6.11 活性自由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K,P,O,S-g-C_3N_4光催化剂对抗生素类物质的降解及降解路径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抗生素类污染概况 |
4.2.1 抗生素类污染现状、来源及特点 |
4.2.2 磺胺类抗生素简介 |
4.2.3 四环素类抗生素简介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2 光降解磺胺甲恶唑性能的测试 |
4.3.3 光降解四环素性能的测试 |
4.3.4 地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光降解磺胺甲恶唑结果分析 |
4.4.2 光降解四环素结果分析 |
4.4.3 四环素降解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消毒剂概述 |
1.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方法 |
2.各种消毒剂的发展历程及功能概述 |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发展展望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消毒剂研究概况 |
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概述 |
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的抗菌作用 |
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的抗菌作用机制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安全性 |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国外应用现状 |
6.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
7.开发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研究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模拟杀菌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表面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UV-LED的光催化氧化乙酰苯胺类药物的效能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布及危害 |
1.1.1 水中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来源,种类及分布 |
1.1.2 NSAIDs的毒性及危害 |
1.1.3 NSAIDs的去除效能 |
1.2 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发展及应用 |
1.2.1 基于紫外的多相催化氧化技术 |
1.2.2 基于紫外的均相催化氧化技术 |
1.2.3 基于UV-LED的紫外技术 |
1.3 不同波长下紫外催化氧化法的特点 |
1.3.1 长波紫外线 |
1.3.2 中波紫外线 |
1.3.3 短波紫外线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装置构建 |
2.4 实验步骤 |
2.4.1 污染物去除实验 |
2.4.2 计算量子产率实验 |
2.4.3 二级反应速率试验 |
2.4.4 O3 浓度检测试验 |
2.4.5 游离氯浓度检测试验 |
2.4.6 过硫酸钠浓度检测试验 |
2.4.7 DBPs浓度检测试验 |
2.5 检测方法 |
2.5.1 污染物浓度检测方法 |
2.5.2 PNA浓度检测方法 |
2.5.3 BZD浓度检测方法 |
2.5.4 游离氯浓度检测方法 |
2.5.5 PS浓度检测方法 |
2.5.6 原位活性组分ESR检测方法 |
2.5.7 TOC测定方法 |
2.5.8 DBPs浓度测定方法 |
第三章 UV365-LED/H2O2 氧化降解NSAIDS的研究 |
3.1 不同影响因子对NSAIDS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1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3.1.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3.1.3 pH的影响 |
3.2 活性氧组分鉴定及TOC矿化情况 |
3.2.1 自由基种类鉴定 |
3.2.2 TOC矿化情况 |
3.3 经济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365-LED/FAC降解NSAIDS研究 |
4.1 不同影响因子对NSAIDS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1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4.1.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4.1.3 pH的影响 |
4.2 UV365-LED/FAC动力学计算 |
4.2.1 活性氧组分种类鉴定 |
4.2.2 O3 生成浓度测定 |
4.2.3 活性组分贡献率计算 |
4.3 TOC矿化及DBPS生成情况 |
4.3.1 TOC矿化情况 |
4.3.2 DBPs生成 |
4.4 经济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V365-LED/PS氧化降解NSAIDS的研究 |
5.1 不同影响因子对NSAIDS去除效果的影响 |
5.1.1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5.1.2 光照强度的影响 |
5.1.3 pH的影响 |
5.2 UV_(365)-LED/ PS 动力学计算 |
5.2.1 活性组分鉴定 |
5.2.2 不同活性组分的贡献率计算 |
5.3 TOC矿化及DBPS生成情况 |
5.3.1 TOC矿化情况 |
5.3.2 UV_(365)-LED/PS预氧化后DBPs生成情况 |
5.4 经济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建议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制备工艺改进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对乙酰氨基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药理毒理研究情况 |
1.2.2 药代动力学 |
1.2.3 临床应用情况 |
1.2.4 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研究情况 |
1.3 对乙酰氨基酚灌肠剂的特点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处方及制备工艺改进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
2.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内容 |
2.3.1 原处方及制备工艺 |
2.3.2 溶媒系统的改进筛选 |
2.3.3 工艺处方改进 |
2.3.4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
2.3.5 制备工艺参数优选 |
2.3.6 中试生产 |
2.4 结果分析 |
2.4.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2.4.2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结果 |
2.4.3 小试检测结果 |
2.4.4 中试检测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质量标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
3.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验用菌株 |
3.2.4 试验用培养基 |
3.3 实验内容 |
3.3.1 性状 |
3.3.2 鉴别 |
3.3.3 pH值 |
3.3.4 装量 |
3.3.5 微生物限度 |
3.3.6 含量测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性状 |
3.4.2 鉴别 |
3.4.3 酸度 |
3.4.4 装量 |
3.4.5 微生物限度 |
3.4.6 含量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
4.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内容 |
4.3.1 影响因素试验 |
4.3.2 加速试验 |
4.3.3 长期试验 |
4.4 结果分析 |
4.4.1 影响因素试验 |
4.4.2 加速试验 |
4.4.3 长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补肾固表方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HPLC同时测定6 种指标成分方法的建立 |
2.2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优选及中试工艺验证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水提取工艺优选 |
2.2 浸膏干燥工艺优选 |
2.3 补肾固表颗粒成型工艺优选 |
2.4 补肾固表颗粒中试工艺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补肾固表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4 补肾固表颗粒中6 种指标成分含量HPLC同时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补肾固表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初步稳定性试验及考察指标检测方法 |
2.1 加速试验方法 |
2.2 中间条件加速试验方法 |
2.3 长期试验方法 |
2.4 考察指标检测方法 |
3 结果 |
3.1 加速试验结果 |
3.2 中间条件加速试验结果 |
3.3 长期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水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分析及潜在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PPCPs简介 |
1.1.1 PPCPs的主要种类 |
1.1.2 PPCPs来源、归趋及危害 |
1.2 中水回用的环境风险评价 |
1.2.1 中水使用现状 |
1.2.2 PPCPs对中水回用造成的风险 |
1.2.3 环境风险评价简介 |
1.2.4 中水回用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及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中水中典型PPCPs的分析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药品和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标准溶液配制 |
2.2.2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2.2.3 仪器分析方法 |
2.3 分析方法优化 |
2.3.1 仪器方法的优化 |
2.3.2 前处理方法优化 |
2.4 方法性能评价 |
2.4.1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定量限 |
2.4.2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述 |
3.2 典型PPCPs在厦门市中水处理站的污染特征分析 |
3.2.1 厦门市某中水站的基本水质参数 |
3.2.2 典型PPCPs在厦门市某中水处理站的检出情况 |
3.2.3 典型PPCPs在厦门市某中水处理站的时间分布特征 |
3.2.4 典型PPCPs在中水站污泥中的检出情况 |
3.3 中水站对典型PPCPs的去除效率 |
3.3.1 中水站对典型PPCPs的去除 |
3.3.2 中水站主要水处理单元对典型PPCPs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PPCPs的环境风险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RQ商值法 |
4.1.2 风险表征法 |
4.2 水环境中典型PPCPs的环境风险评价分析 |
4.2.1 典型PPCP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
4.2.2 典型PPCPs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扑热息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扑热息痛概况 |
1.2.1 扑热息痛污染现状 |
1.2.2 扑热息痛研究现状 |
1.3 DBD低温等离子体概述 |
1.3.1 低温等离子体简介 |
1.3.2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
1.3.3 低温等离子体产生形式 |
1.3.4 DBD作用机制 |
1.3.5 DBD反应器结构设计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原料 |
2.2 DBD实验装置 |
2.2.1 DBD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2.3.1 放电功率的测定 |
2.3.2 扑热息痛浓度的测定 |
2.3.3 臭氧浓度的测定 |
2.3.4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
2.3.5 硝酸根和亚硝酸根浓度的测定 |
2.3.6 pH和电导率的测定 |
2.3.7 总有机碳的测定 |
2.3.8 中间产物的测定 |
第三章 DBD反应器工作模式探索 |
3.1 DBD气液接触方式优化 |
3.1.1 液电式DBD研究 |
3.1.2 降膜式DBD研究 |
3.1.3 喷雾式DBD研究 |
3.2 喷雾式DBD处理纯水研究 |
3.3 扑热息痛初始浓度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雾式DBD反应器参数优化 |
4.1 DBD参数优化 |
4.1.1 以臭氧浓度为指标 |
4.1.2 以硝酸根浓度为指标 |
4.1.3 以亚硝酸根浓度为指标 |
4.1.4 以TOC去除率为指标 |
4.1.5 以P1峰面积为指标 |
4.2 降解过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D与氧化剂的协同效应 |
5.1 过硫酸盐影响研究 |
5.1.1 臭氧作用研究 |
5.1.2 过氧化氢作用研究 |
5.1.3 亚硝酸根作用研究 |
5.1.4 pH及电导率变化 |
5.1.5 TOC去除分析 |
5.2 过氧化氢影响研究 |
5.2.1 臭氧作用研究 |
5.2.2 过氧化氢作用研究 |
5.2.3 硝酸根作用研究 |
5.2.4 pH及电导率变化 |
5.2.5 TOC去除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附录 |
(8)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降解水中扑热息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PPCPs的污染现状 |
1.1.2 APAP的特性分析 |
1.2 APAP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1 Fenton及其改进方法 |
1.2.2 UV催化H_2O_2方法 |
1.2.3 臭氧氧化法 |
1.2.4 光催化方法 |
1.3 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概述 |
1.3.1 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简介 |
1.3.2 气相介质阻拦放电降解污水的原理 |
1.3.3 气相介质阻拦放电降解污水的现状和展望 |
1.4 纳米TiO_2光催化剂 |
1.4.1 TiO_2的理化性质简述 |
1.4.2 TiO_2光催化降解污水的作用原理 |
1.4.3 TiO_2光催化剂降解污水的现状和展望 |
1.5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光催化剂 |
1.5.1 石墨烯概述 |
1.5.2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5.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5.4 石墨烯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目标污染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3.1 表征方法 |
2.3.2 APAP浓度的测定 |
2.3.3 能量产出 |
2.3.4 溶液TOC浓度测定 |
2.3.5 H_2O_2浓度测定 |
2.3.6 O_3浓度测定 |
2.3.7 pH测定 |
2.3.8 APAP降解过程中降解产物的分析和测定 |
第3章 RGO负载TiO_2光催化剂制备和表征 |
3.1 引言 |
3.2 RGO负载TiO_2光催化剂制备 |
3.2.1 GO制备 |
3.2.2 RGO负载TiO_2复合催化剂制备 |
3.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1 TEM分析 |
3.3.2 BET分析 |
3.3.3 XP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相介质阻拦放电耦合RGO-TiO_2降解水中APAP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放电电压对APAP去除效率的影响 |
4.3 溶液初始pH值对APAP去除率的影响 |
4.4 添加RGO负载TiO_2光催化剂中对APAP降解效率的影响 |
4.4.1 催化剂的吸附作用 |
4.4.2 复合催化剂中GO/TiO_2质量比例对APAP降解效率的影响 |
4.4.3 催化剂添加量对APAP去除效率的影响 |
4.4.4 催化剂循环次数对APAP去除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PAP的降解机理研究及路径分析 |
5.1 引言 |
5.2 APAP降解过程中H_2O_2浓度的变化 |
5.3 APAP降解过程中O_3浓度的变化 |
5.4 APAP降解过程中溶液矿化程度的变化 |
5.5 APAP降解产物及降解路径的分析 |
5.5.1 APAP分子的结构优化计算和前线电子密度计算 |
5.5.2 APAP降解产物的检测 |
5.5.3 APAP降解路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的合成、表征及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
1.1 解热镇痛药简介 |
1.2 解热镇痛药配伍应用 |
1.2.1 呼吸系统药物 |
1.2.2 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 |
1.2.3 中枢兴奋药 |
1.2.4 解热镇痛药 |
1.3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
1.3.1 联合用药 |
1.3.2 缓控释制剂 |
1.3.3 靶向制剂 |
1.3.4 孪药 |
2. 扑热息痛的研究概况 |
2.1 扑热息痛的理化性质 |
2.2 扑热息痛的作用机制 |
2.3 扑热息痛不良反应 |
3. 布洛芬的研究概况 |
3.1 布洛芬的理化性质 |
3.2 布洛芬的作用机理 |
3.3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扑热息痛布洛芬孪药的合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合成工艺 |
2.2 产物精制 |
2.2.1 硅胶柱层析法 |
2.2.2 重结晶法 |
2.3 目标产物鉴别 |
2.3.1 光谱鉴别 |
2.3.2 色谱鉴别 |
2.3.3 氢谱鉴别 |
3. 理化常数的测定 |
3.1 熔点测定 |
3.2 溶解度的测定 |
3.3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制备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合成工艺优化 |
2.1.1 单因素考察结果与分析 |
2.1.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3 优化工艺重现性结果与分析 |
2.2 结晶工艺优化 |
2.2.1 单因素考察 |
2.2.2 结晶工艺的正交设计 |
2.2.3 验证实验 |
3. 讨论 |
第三章 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体外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 回收率试验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最低检测限 |
2.6 降解动力学研究 |
2.6.1 缓冲液的配制 |
2.6.2 降解动力学试验 |
2.6.3 60℃条件下pH对布洛芬-扑热息痛孪药降解速率的影响 |
2.6.4 降解速率常数与pH的关系 |
3. 讨论 |
第四章 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初步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药液配制 |
2.2 小鼠热板试验 |
2.3 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
2.4 病理学试验 |
2.4.1 试验方法 |
2.4.2 检测指标 |
2.4.3 统计学处理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创新 |
1. 全文总结 |
1.1 PHI的合成 |
1.2 PHI的制备工艺优化 |
1.3 PHI理化常数的测定 |
1.4 PHI的体外稳定性研究 |
1.5 PHI的初步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PHI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
四、扑热息痛泡腾颗粒鉴别反应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表/界面调控及其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的研究[D]. 孙晶晶.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刘元元.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UV-LED的光催化氧化乙酰苯胺类药物的效能及机制[D]. 陆旭. 东南大学, 2020(01)
- [4]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制备工艺改进及质量研究[D]. 刘志友.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5]补肾固表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 杨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中水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分析及潜在风险评价[D]. 余彬. 华侨大学, 2019(01)
- [7]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扑热息痛的研究[D]. 潘晓艺.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8)
- [8]气相介质阻拦放电等离子体协同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TiO2纳米催化剂降解水中扑热息痛的研究[D]. 张谷羽. 南京大学, 2018(01)
- [9]扑热息痛与布洛芬孪药的合成、表征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 金超.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6)
- [10]英国急性输血反应调查和处理指南解读[J]. 褚晓凌,王洪燕,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