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论文文献综述)
詹丽薇[1](2018)在《浅析中职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教学作为基础课程,应与实践之间紧密结合才是中职日语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可以将日语与相关专业实践之间的联系结合起来,使语言成为学生日后工作的重要工作,改变教学和评价模式,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刘芳芳[2](2013)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应该是最立竿见影的途径之一。因此,音乐欣赏课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音乐欣赏能力。但是,音乐教师对于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也还是怀有很大的困惑。音乐欣赏课之所以给音乐教师带来如此大的困惑的原因,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不同的人格、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家庭背景,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也是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大大超过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传统考试科目的差异。再加上,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专注倾听的能力尚在培养中,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中,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还未深入等等原因,小学音乐欣赏课常常会出现学生不能注意倾听老师所播放的音乐,有的学生沉醉其中有的却不能全情投入等等问题。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每个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至少拥有八种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空间视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之间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各项智能发展程度不一样。正是这各项智能的强弱不同形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尤其是音乐智能理论所蕴含的教育观点给予小学音乐欣赏课改革很大的启示。本论文着重根据目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所出现的问题,在音乐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的研究。
翟亚利[3](2012)在《中职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听力在外语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中职学生的听力能力在"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中普遍偏差。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听力能力是中职教师的一大课题。从学生情感,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听力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以期对今后中职日语听力的教学有所裨益。
韦薇[4](2012)在《元认知学习策略培训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综合考察了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成显着的正相关;(2)外语学习中,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即便是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学习策略也很难在实际学习中运用;(3)元认知策略培训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朱云[5](2009)在《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积极作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改革作了深层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建玲[6](2008)在《以潜能开发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量的扩张,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课题。高职学生知能基础较差,存在着一定的素质缺陷,跟社会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科学而富有实效的班集体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汲取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运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正在开展的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抓手和目标的班集体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潜能开发型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阐述潜能开发型班集体建设目标。提出要以潜能开发作为高职班集体建设的切入口和载体,促进高职学生各种智能能力的发展;建设良好而富有特色的高职班集体;建立一支会做高职学生工作的班主任队伍;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第三部分,以两个实验班的实践为基础,阐述潜能开发型班集体建设理念——变“管理”班级为“建设”班集体;建构班集体建设模式:即班级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制定班级特色项目,作为班集体建设一个载体;班主任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系、学校积极为学生智能展示和发展提供保障平台。第四部分,进一步阐述对深化潜能开发型高职班集体建设的思考:高职院校应明确学校的性质和办学层次;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应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变革;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应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意识;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应结合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需建设好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队伍。
陶云武[7](2006)在《员工潜能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潜能开发伴随着人的一生和人类的始终。关于人的发展一直有两条平行的研究线路,一条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和人自身的发展,一条是从管理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实用角度挖掘人的潜能,而教育学则在两者中间,在不同的时期有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综合国内外有关员工潜能开发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局限:一是研究主题分散。由于潜能开发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主题,主要有从管理学中的激励,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教育、培训,心理学的潜意识,生理学的体能开发等不同的研究角度。目前,从这四个角度进行的潜能开发研究分别进行,没有一个有效的模型将上述研究进行整合。特别是在职业生涯这一人生的黄金时期,如何开发员工的潜能,目前还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脱节。理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了大量潜能开发的研究,但它的实际应用不理想;实践中,成功学代表人物的大量论述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三是潜能开发方法上,个体潜能开发方法研究多,团体、组织内潜能开发方法研究少。现有的大量研究和实践集中在脱离群体环境的抽象的个人身上,没有和个体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四是缺乏对员工潜能开发的量化研究,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还是个空白。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分实现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实,试图寻找能够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途径。本文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第二章从潜能的定义出发,参照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的模式,区分了四种潜能的类型,提出了潜能视窗(Potential Windows)的概念,提出了潜能开发可以通过实践(Practice)、学习(Learning)和潜意识开发(Awareness-building)三个维度进行。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由于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是从潜能的定义出发提出的,通过这三个维度的丌发,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自身的发展。然而员工是处于特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员工潜能丌发的目标和其所在组织的目标即组织绩效的提升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在第三、四、五章中,作者试图在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上,找出那些既能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又能促进员工所在组织的绩效提升的因素。只有那些能够同时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提升的因素,才是在当前历史发展阶段开发员工潜能的现实选择。第三章“员工潜能的实践开发”,分析了员工潜能实践开发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跨国公司激发员工实践案例,探讨了实践影响组织绩效的方式,最后归纳了既激发员工实践、又促进组织绩效提升的四个影响因素。第四章“员工潜能的学习开发”,分析了不同学习理论对员工潜能开发的指导作用,不同种类的学习对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探讨了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问题,并提出了学习维度的两个影响因素。第五章“员工潜能的潜意识开发”,分析了潜意识开发问题,提出了潜意识开发可以分为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组织层面的潜意识开发对个体潜意识开发也具有影响,最终提出了六个影响因素。第六、七章将第二至第五章的理论分析通过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396名员工中开展的调查进行了验证。第六章验证了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并开发了由15道题目组成的员工潜能开发问卷。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第七章验证了:1、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是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途径;2、员工潜能开发的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维度上分别有3个、1个、4个因素对员工潜能开发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员工潜能丌发的三维模型;3、员工发展的体验、收入保障、组织共同愿景、组织深度汇谈、个体内心的宁静五个因素既对员工潜能开发、又对组织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是促进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应作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方向。由于作者视野的有限,本文对员工潜能开发三个维度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得出的同时影响员工潜能开发与组织绩效提升的因素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同时由于调查样本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需要更广泛样本调查的支持。
卢洁[8](2005)在《外语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关系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该研究综合考查了外语学习者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习者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呈显着正相关;2)高自我效能组倾向于使用元认知和记忆策略,低自我效能组倾向于使用情感和元认知策略;高自我效能组各项策略使用均强于相对应的低自我效能组;3)学科的策略选择差异性显着;学科和性别在自我效能水平上均差异显着。
王焕玲[9](2002)在《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文中研究指明作者对与外语教学有内在联系的一些潜能进行探索和研究 ,试图启示人们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尚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待开发。文章主要运用相关理论 ,通过跟踪调研 ,定量测试、统计分析、信息反馈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方法 ,归纳整理 ,提出了新观点和自己的看法
二、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中职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职日语教学目标分析 |
二、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
(二) 推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三) 创设情境, 拓展教学空间 |
三、总结 |
(2)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研究与分析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问题 |
2.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背景 |
2.1.1 时代背景 |
2.1.2 理论背景 |
2.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2.2.1 智能的定义 |
2.2.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三章 音乐智能和小学音乐欣赏 |
3.1 音乐智能的内涵与构成 |
3.2 音乐智能与音乐欣赏能力 |
第四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内涵 |
4.1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
4.2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以及在教材中的体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课教材为例 |
4.2.1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欣赏”的要求 |
4.2.2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小学音乐课本中音乐欣赏曲目分析 |
4.3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义 |
4.4 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历史发展、现状与问题 |
4.4.1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历史发展 |
4.5 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 |
5.1 差异化教学的内涵 |
5.2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
5.2.1 了解学生的差异性 |
5.2.2 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
5.2.3 教学方法的差异化 |
5.2.4 教学评价的差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3)中职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学生听能薄弱的原因 |
2 改革措施 |
2.1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 |
2.2 文化的适当导入 |
2.3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
2.4 关注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恐听”心理 |
2.5 在听力训练中进行分层教学 |
3 结语 |
(4)元认知学习策略培训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问题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2.1 元认知策略使用调查问卷 |
4.2.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4.2.3 访谈 |
5 研究步骤 |
6 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具体操作 |
1) 自我计划。 |
2) 自我管理。 |
3) 自我监控。 |
4) 自我评估。 |
7 结果与讨论 |
7.1 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
7.2 学习者培训前的自主学习情况 |
7.3 元认知策略培训对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8 结论和意义 |
(5)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现状分析 |
2. 等级考试的积极作用 |
3. 教学改革的思考 |
4. 建议 |
(6)以潜能开发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一、潜能开发型高职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三) 多元智能理论 |
(四) 相关教育学理论 |
二、潜能开发型高职班集体建设目标 |
(一) 通过开发学生潜能,促进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
(二) 通过开发学生潜能,建设良好而富有特色的高职班集体 |
(三) 通过开发学生潜能,建立一支会做高职学生工作的班主任队伍 |
(四) 通过开发学生潜能,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
三、潜能开发型高职班集体模式的试验 |
(一) 潜能开发型班集体建设总构想 |
(二) 实验班的实践过程 |
(三) 系、学校为潜能开发型班集体建设搭建富有实效的平台 |
四、深化潜能开发型高职班集体建设的思考 |
(一) 高职院校应明确学校性质与办学层次 |
(二) 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应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变革 |
(三) 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应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
(四) 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应结合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
(五) 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需要建设好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队伍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员工潜能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
二、组织的发展vs人的发展 |
三、员工潜能开发: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
第一章 员工潜能开发文献综述 |
1.1 潜能的定义及分类 |
1.1.1 潜能的定义与性质 |
1.1.2 潜能的分类 |
1.2 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潜能开发 |
1.3 潜能开发的方法 |
1.3.1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
1.3.2 心理分析学派 |
1.3.3 行为主义学派 |
1.3.4 人本主义心理学 |
1.3.5 成功学代表人物对潜能开发的论述 |
1.3.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与潜能开发 |
1.4 以往有关潜能开发研究的不足以及本文的目的 |
第二章 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 |
2.1 潜能视窗(Potential Windows) |
2.2 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 |
2.2.1 实践 |
2.2.2 学习 |
2.2.3 潜意识开发 |
2.3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的理论支持 |
2.4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
第三章 员工潜能的实践开发 |
3.1 员工潜能实践开发方法的理论研究 |
3.1.1 自我实现与高峰体验 |
3.1.2 激发工作本身的兴趣 |
3.1.3 组织气氛 |
3.2 跨国公司激发员工实践案例 |
3.2.1 GE公司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行动" |
3.2.2 3M公司的激励员工实践 |
3.2.3 关于TQM的研究显示员工参与是TQM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
3.3 实践影响组织绩效和员工潜能的方式 |
3.3.1 自发行为(discretionary behavior) |
3.3.2 工作生活质量(QWL)研究 |
3.3.3 更多的研究证明了关注员工福利、促进员工工作/家庭和谐有利于员工潜能开发 |
3.4 激发员工实践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员工潜能的学习开发 |
4.1 不同学习理论对员工潜能开发的指导作用 |
4.1.1 学习的不同定义 |
4.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在职培训: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4.1.3 认知学习理论与讲授法:强调学习过程 |
4.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体验培训:强调学习与潜意识开发相结合 |
4.1.5 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与行动学习:强调学习与实践、潜意识开发相结合 |
4.2 不同种类的学习对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
4.2.1 无意识学习 |
4.2.2 情境学习与非情境学习 |
4.3 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
4.3.1 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 |
4.3.2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了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高度正相关 |
4.4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 |
4.4.1 Swieringa and Wierdsma对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研究 |
4.4.2 Kim和Hayes and Allinson对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研究 |
4.4.3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方式 |
4.4.4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转化的条件 |
第五章 员工潜能的潜意识开发 |
5.1 个体潜意识开发 |
5.1.1 奥图归纳的激发潜能的八种方法 |
5.1.2 坦诚团体训练 |
5.1.3 人类潜能运动 |
5.1.4 个体潜意识开发的大量做法有待检验 |
5.2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 |
5.2.1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之间直接关联的现有研究 |
5.2.2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与员工潜意识开发 |
5.2.3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联系 |
5.2.4 潜意识开发在潜能开发中的作用 |
5.3 开发潜意识、促进个体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
5.3.1 潜意识开发的基础:静心 |
5.3.2 潜意识开发的重点:反思 |
5.3.3 充分利用积极暗示促进潜能开发 |
第六章 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 |
6.1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的验证 |
6.1.1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形成 |
6.1.2 样本的来源、特征及施测过程 |
6.1.3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6.1.4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6.1.5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6.2 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 |
6.2.1 理论测定法与间接测定法 |
6.2.2 员工潜能开发指数EPDI |
6.2.3 员工潜能开发测量的展示 |
第七章 实现员工潜能开发与组织绩效同步提升 |
7.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研究工具 |
7.3 研究结果 |
7.3.1 员工潜能开发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7.3.2 假设的验证 |
7.4 分析和讨论 |
7.4.1 员工个人变量对潜能开发各维度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
7.4.2 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7.4.3 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外语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关系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
2.0 研究目的 |
3.0 研究问题 |
4.0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2.1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 |
4.2.2 学习策略量表 |
4.2.3 访谈 |
5.0 研究步骤 |
6.0 结果与讨论 |
6.1 学生者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关系 |
6.2 自我效能高低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性 |
6.2.1 量表 |
6.2.2 访谈 |
6.3 学科和性别在自我效能和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性 |
7.0 结论和意义 |
(9)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情感智慧的激励 |
2. 通感的诱发 |
3. 外语思维的锻炼 |
4. 潜伏学习的开发 |
5. 外语学能的培养 |
四、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中职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詹丽薇. 中华少年, 2018(17)
- [2]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研究[D]. 刘芳芳.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4)
- [3]中职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翟亚利. 广东科技, 2012(13)
- [4]元认知学习策略培训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J]. 韦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 [5]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 朱云. 考试周刊, 2009(39)
- [6]以潜能开发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班集体建设研究[D]. 李建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08(S2)
- [7]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 陶云武. 复旦大学, 2006(02)
- [8]外语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关系研究报告[J]. 卢洁. 山东外语教学, 2005(05)
- [9]外语教学的几种潜能[J]. 王焕玲.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1)